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重阳节与王维的资料。
为了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我整理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
人教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设计
设计),希望大家喜欢,更多内容请关注!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第二首古诗
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解释理解诗意。
4、想象画面,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受诗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后两句是从\"兄弟'的角度来抒发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诗眼,从\"心'出发
1、师:读一读诗题,你能得知什么?
2、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重阳节和王维的资料。(重阳节的起源,
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
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到了东汉,民间又有了重阳登高的风
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3、师:怎样记住\"忆'?竖心旁表示什么?
回忆源于内心,回忆往事,免不了融入个人的情感。诗人在重阳
节回忆起亲人,会有着怎样的情感呢?我们到诗中去发现。
【读诗题,了解创作的来由。交流资料,为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第 1 页 共 5 页
本篇文档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进行任意编辑
打下基础。抓住诗眼\"忆',从偏旁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写这首诗时会有着怎样的情感,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理解诗意,以\"意'铺陈
1、师:圈出生字,多读几遍。放声读古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给出评价,尤其注意生字的读音。 3、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4、师:小声读,将自己未读懂的字词做上记号。 5、组内交流,讲讲自己已经读懂的,以及还没读懂的。 6、结合生字教学,由字及词,解决\"不懂'。 重点引导:
(1)\"异'\"异乡'\"异客'
推荐识字方法:与形近字\"导'区别 学生口头组词:异国、异地
师:什么叫\"异国'?(其他的国家)那\"异乡'\"异客'是什么意思?
(2)\"逢'
推荐识字方法:换偏旁(峰、蜂、锋) 学生口头组词:逢年过节、相逢
师:联系生活实际,想想\"逢年过节'是指什么时候?
师(范写):应先写里面,再写外面,把走之儿写得长一些才美观。 (3)\"遥'\"遥知'
师:诗人身处长安,而家乡在华山以东,近两百公里。这么远,他怎会知道兄弟登高处,还遍插茱萸呢? (4)\"插'\"遍插'
师范写,引导学生注意右半边的笔顺。
师:\"遍插'到底插哪儿呢?(提供资料: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形成解释:异:别的,其他的;逢:遇到;遥知:远远地推想;遍插:
第 2 页 共 5 页
本篇文档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进行任意编辑
身上到处插满。
7、师:再读古诗,借助书上的解释和大家讨论后形成的解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
【以\"多读'为基础,每一次读都有明确的目的,从读通,至读准,到读出\"懂'与\"不懂'。教学侧重\"不懂', 结合生字教学,由字及词,理解词意。生字教学,侧重难点字,回顾多种识字方法,注意字的笔顺,指导把字写美观。理解词意采取多种方法,或由熟词入手,或联系生活实际,或根据相关资料,或联系上下文。基于本课解释较少,将难点形成解释,为学生自主理解降低坡度。学生刚刚接触解释,给予充分时间,鼓励学生自己读懂诗意。】 三、想象画面,由\"意'入心 (一)领:想象\"独',体会\"思亲'
1、师:读一读,想一想:17岁,王维身处\"异乡'作为\"异客'是什么滋味呢?(\"独')
2、师:\"独'的背后隐藏着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近王维当年的生活,寻找一幕幕中他那孤独的身影。 来到大街,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而他 路过大院,亲朋相聚,举杯痛饮,而他 出门远游,游人结伴,互帮互助,而他 3、师:诗人的心中在想什么?(\"思亲')
4、指导朗读:再怎么想念亲人,你仍在\"异乡';再怎么孤独,你仍为\"异客'。
5、揭示学法:古诗的语言精炼,学习时可以结合诗句,想象文字后的一幅幅画面。身临其境,自然能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 (二)扶:想象\"佳节',体会\"倍思亲'
1、师:反复地读一读,第二句诗让你看到怎样的画面? 2、全班交流,统一意见:佳节,往往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目睹周围人家的其乐融融,诗人势必会想起与家人团聚的情景。
第 3 页 共 5 页
本篇文档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进行任意编辑
3、师:你知道有那些佳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4、师:把你们想到的画面与大家分享,一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提供句式:每逢 节,我便想起 )
5、指导朗读:平时也就罢了,而佳节来临时别人家举杯畅饮,庆祝团圆,而诗人却只能孤独地回忆这一幅幅画面,你能说说他此时的心情吗?(\"倍思亲')
(三)放:想象\"少一人',体会\"兄弟情深'
1、师:读一读后两句,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组内交流。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略作点拨:兄弟们会说些什么?(\"少一人')会祝愿些什么?(联系茱萸的资料: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3、静静地默读,这幅画面最令人遗憾的是什么?(\"少一人') 4、余音式朗读:\"少一人'是诗人此时最大的痛,\"少一人'在诗人的心中不断地撞击着,我们共同来表达诗人心中无奈的呐喊。一组读后
两句诗,其他三组接连重复\"少一人'。
5、师:表面上写兄弟们想念诗人,但这一切都是的推想,你能看出什么?(诗人想念兄弟,兄弟想念诗人,可见\"兄弟情深'啊!) 【教学呈现一\"领'二\"扶'三\"放'的思路。学法的设计,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设计为从形象可感的画面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古诗词犹如浩瀚的海洋,是巨大的宝库,教学的重点应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才能自如地在诗词的海洋中汲取营养。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样有\"路'可循,由\"思亲'到\"倍思亲',再到\"兄弟情深'。】 四、回扣诗眼,感悟诗\"心'
1、师:学完整首诗,再来看看\"忆',单单只是回忆吗? \"忆'怎样解释才更为贴切?(思念)
2、师:王维既然如此思念亲人,为什么不回去呢?(了解创作背景:诗人当时只有17岁,正在长安想取得功名,实现个人的理想。)
第 4 页 共 5 页
本篇文档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进行任意编辑
3、师:好男儿志在四方,不是不想回,而是不能回,这是一种深深的无奈。思念如美酒越酿越深,才会写出思乡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才会诞生思乡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练读全诗,力图表达诗人思乡的情感。
【教学回到诗题中的\"忆',与课堂初始的质疑遥相呼应,使教学完整。通过对\"忆'的再认识,引领学生整体把握诗人的情感。了解创作背景,对诗人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体会诗人的无奈,才能体会那浓得化不开的思念。在此基础上,学生练读全诗才有深厚的感情基础。】 五、指导背诵,学法迁移
1、再现三组画面,依托画面,练习背诵。
2、师:通过反复吟诵来想象诗中蕴藏的画面,体会诗人情感,这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好方法。希望你们在学习其他古诗的时候,也能学到用到。
3、推荐学习:王维另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借助形象可感的画面,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提高学生背诵的效率。教学结尾,回顾学法,引导学以致用。推荐学习《杂诗》,给学生提供现炒现卖的机会,再次走近王维的心灵深处,以此来检验学生对学法的掌握情况。学生能学到用到,才是我们教学最终的目的。】 六、布置作业
1、找一找王维写的其他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2、尝试用想象画面的方法自学一首古诗。
注意:引导学生走出文本,拓宽学习的广度,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鼓励学生运用学法自主学习古诗,在实践中检验学法的实效性。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