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注释】
1.孔文举:孔融(153-208),字文举,鲁(今山东曲阜)人。献帝时,任北海相, 时称孔北海。又任少府、太中大夫等职。恃才负气,因触怒曹操,被杀。建安 七子之一,原有著作,已散佚,有明辑本《孔北海集》。 2.父:孔融父名宙,曾为泰山都尉。洛:洛阳,东汉都城。 3.李元礼:李膺。
4.司隶校尉:官名,西汉武帝设。 5.诣:到。
6.俊才清称:杰出之士有高雅的名望者。中表亲戚:泛指内外亲戚。通:通报。 7.李府君:李膺曾为河南尹,故称。 8.仆:谦称自己。
9.先君仲尼:祖先仲尼。仲尼,孔子,字仲尼。孔融是孔子二十四孙,故称。伯 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师资之尊:孔子曾问理于老子,故老子是孔子的 老师。
10.弈世:累世,一代接一代。通好:通家之好,指世代交谊深厚,如同一家。 11.太中大夫:官名,主管议论政事。陈韪(wěi):曾任太中大夫。
12.以其语语(yù)之:把孔融的话告诉陈韪。后面的“语”作动词用,告诉。 13.了了:聪明伶俐,明白事理。 14.踧踖(cù jí):局促不安的样子。 【译文】
孔融十岁时,跟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膺有很高的名望,任司隶校尉;凡是登门造访的,只有杰出有高雅名声之士以及亲戚才能通报进门。孔融到了李府门前,对守门吏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进门后,孔融坐到了前面。李膺问孔融:“您和我是什么亲戚?”孔融答道:“过去我的祖先仲尼和您的先人伯阳有师生之谊,所以我与您世代为通家之好。”李膺及宾客听了孔融的话无不感到惊奇。太中大夫陈韪晚到,有人把孔融的话告诉他。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伶俐,
长大后不见得就很好。”孔融说:“想来您小的时候,必定是聪明伶俐的了!”陈韪听了感到非常尴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