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几点思考

2021-10-21 来源:步旅网
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几点思考

刘清

(福建省泉州市仰恩大学管理学院,福建泉州

362014)

[摘要]随着对非营利组织的关注,人们发现并非只是政府和企业存在着信任危机,作为“社会良知”的非营利组织,并非天然具有维护

其公信力的力量,同样存在诸多缺失公信力的可能和事实。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是社会、被服务对象、政府、第三方专业机构以及捐赠方对其的认可及信任程度,是非营利组织的生命线。[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品牌四川地震第二天,希望工程的创意人、南都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上网搜索日本阪神地震和台湾9

·21地震的信息。他发现,1995年阪神大地震是日本NGO成长的一个里程碑,在日本救灾史上被称为“志愿者元年”,在9·21之后,台湾被称为“志工岛”。伴随着一次8.0级大地震到来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慈善总动员,全国的慈善基金、民间组织、普通公众史无前例地积极行动起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望之余,人们也发现了“网易变更捐赠合作方”、“万元帐篷”等事件,因此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现状分析

(一)非营利组织公信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日益倾向于依靠非营利组织去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信赖非营利组织的效率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对非营利组织的投入不断增加是对其价值的认同。因此,作为社会公器,非营利组织应对国家、社会及捐助人和受益人负责。公信力是企业长期、稳定利润和政府合法性的基础。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是社会、被服务对象、政府、第三方专业机构以及捐赠方对其的认可及信任程度,是非营利组织的生命线。企业以逐利为本质,政府在必要时可运用强制和暴力手段,而非营利组织一旦出现信任危机,就可能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不足的表现

有数据显示,中国现有32万家在册的民间组织和300多万家不在册的草根组织,但一个怪现象却经常发生,一方面是资金短缺、筹款艰难困住了数百万家民间组织和上千万满怀激情的社会工作者,甚至威胁到这些组织的生存;另一方面是中国的许多企业、富豪和广大有爱心的公民,常常不知道要把钱捐赠到哪里,不知道如何参加志愿活动。在四川地震的赈灾中,人们发现有人索性把捐款直接拿到灾区去分发;针对“万元帐篷”人们不断提出质疑。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们普遍找不到可以信赖的民间组织和公益品牌。

以公益为己任的非营利组织在现实运作中并不具有完全的免疫力,辜负公众期望的事件时有发生,使其公信力大打折扣甚至背上丑闻和陷入生存危机。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无效率的资金使用,组织完不成其既定使命或者与所花成本相比其成果与预定效果相差甚远;资金构成比例不协调,如组织资源用于公益事业的比例偏小或资金运营缺乏长远规划徒增组织风险;被市场运作机制所渗透,利用专业权威或垄断地位牟利,如原中国保健食品协会和中国国情研究会先后因乱排序、乱评比、乱收费以及擅自设立分支机构被注销登记或遭清理整顿;个人利用监管真空和无限权力谋取私利,如主要管理者诈取组织基金、获取高工资、奢侈消费。

二、公信力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生命线

公信力可以说是某个组织在社会上被接受和信任的程度。对于处于发展中的我国非营利组织来说,更是重中之重,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一)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的职责要求

有关非营利组织内涵和外延的研究,学者们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但无论从哪种定义中,我们都可以发现,非营利组织的独特性表现

在:慈善和志愿精神。公众把一项最重要的公共职责托付给了各种非营利组织,让它们担负着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扶贫济困等公益使命,发挥着在各类捐赠者与广大受益者之间传达信息、促进交流的重要作用。

2008年12月(上)

在公众的眼里,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非营利组织从事的是一项充满爱心、善行和诚信的事业,它的口袋是透明的,是让人可以放心的。因此,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的职责要求。

(二)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自我监督的前提

由于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质和地位,其监督机制的设置一直存在困难。首先,是对非营利组织的产出的质与量难以准确衡量。与公共部门一样,非营利组织的产出也属于非市场产出,缺乏公认的、精确的评价

标准。非营利组织服务的间接性,也增加了对其实施监督的困难。其次,非营利组织面临多样化的监督主体,在捐款者方面,小额度捐款者缺乏监督的动力和信心;大额度捐款者又因忙于自己的事务而无暇顾及。至于处于弱势群体地位的服务对象,其受惠者的不平等地位更使其难以发挥监督作用。从“希望工程款失落”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一向以自律、道德和使命感驱动的希望工程在外部责任和监督机制缺失的情况下,同样表现出一种无奈。

(三)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所在

企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而确立其核心竞争力,非营利组织同样需要在组织成立之初就开始规划和经营自己的公信力,公信力就是其品牌和核心竞争力所在。我们的项目和产品,是公共性的、公益性的,是为公众服务的,必须比一般的商业产品更加透明、更具有公信力更加具有品牌意识,才能为广大的公民认同、信赖,赢得社会大众的支持与参与。

首先,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赢得组织声誉和维持免税地位,吸引志愿者、获取社会资助和财政支持以及实现组织终极目标的必要前提。信誉度高的非营利组织更拥有在国内外施加影响和权威的相当的软权力———吸引和动员公众和社会资源,使局部环境下的舆论转化成为整体的社会舆论等,从而达成组织宗旨。现在许多非营利组织以“全球良知”为旗帜,将公信力发挥到淋漓尽致。

其次,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是企业寻找合作伙伴的重要标准。现代企业是公益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体,但是企业不可能亲自去完全从事这项工作,于是就会在现实中去选择一定的非营利组织与之合作。在选择公益项目时,他们也会考虑组织在社会上的整体形象是否与公司的品牌匹配。公司非常在意一个组织已有的形象,同时也要看是否与企业的需要匹配。所以,如果一个非营利组织没有一定的公信力,在社会上没有好的形象,也不可能有品牌。

三、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对策分析

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人们对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提升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笔者认为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以法律作为提升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保证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社会信用健康、规范发展的基础和必然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美国信用管理制度与运行模式”考察团的研究发现,美国的经验表明,《公平信用报告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出台和实施,大大推进了美国社会信用服务行业的发展进程,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使其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健康地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政府也制定了有关非营利组织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诸如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但信用立法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下转第145页)

130文化艺术的折磨”,“通过我,进入痛苦之城;通过我,进入永世凄苦之深坑;通过我,进入万劫不复之人群。”在书中,但丁从幽暗的森林走出来,经过一个走廊,一条波涛滚滚阴森恐怖的地狱河,然后依次游离了地狱的九层,上面宽下面窄,像一个大漏斗。地狱阴森恐怖,凄惨万分,鬼魂们按照生前的罪恶程度被安排在各自的层内,并根据罪孽的大小安排在不同的层次,罪孽越重,越在下层,所受的刑也越重。

而在但丁纪念堂里地狱的空间基本上是封闭的,只在屋顶上,通过板间的缝隙渗进些丝的光线照进昏暗的房间。这些光线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的无常。左手边一排的雕塑更在烘托出一种压抑紧张的气氛,七颗由粗到细的柱子在平面上呈螺旋式的排列,并各自划分出七个正方形的地块。而地块同屋顶一起是随着螺旋的路径而逐渐下沉。这样精确的构图实际是上贯穿整个方案的。当然我们并不能切身感受到体验这个空间的人是否真能察觉到这种精准及流动。但无疑过分粗大,显的不符合结构逻辑的柱子,以及光线的手法,都渲染出书中描写的罪恶与惩罚。

二、

“炼狱”

明的屋顶,还有通过墙间,地面间的缝隙透进的光,都刻画出一副强烈的宗教气氛。如同书里用自然界空灵的现象———光来表现精神喜悦的程度。进入这里的人体会不到重量,沉醉在这里,正如同书里故事一样,灵魂得到了洗礼。

四、

“帝国”

最后一个空间是帝国,从天堂的侧面进入。这是一条走廊,在地狱与炼狱的中间的上方。并且提供给两者以光线。帝国这个空间并不是特拉尼强加上去的,在特拉尼的《对但丁堂的报告》里他写到“这个房间最本质的精神意义代表了整个建筑学……它因此可以解释为整个庙宇的中心,它控制并提供了两侧空间的光线……但丁所预言的普遍性的罗马帝国必须作为最终的目的以及唯一的手段来解救于混乱和腐朽中的人性”和教会。

人们从帝国再次回到比邻的天堂空间,然后从角落里的一个长长的楼梯通道走出建筑。

在这个设计里,特拉尼延续并坚持了一些设计上的手法。第一,对于“透明建筑学”的研究,这个特点贯穿于他的全部的公共建筑当中,却在但丁纪念堂的天堂部分达到了极致的虚无。第二,双重性的运用。但丁纪念堂的整体是一个黄金分割比例的矩形,内部的两个矩形在平面上重叠错位,而产生丰富的空间体验。第三,建筑形式的自治,塔夫里(ManfredoTafuri)提到特拉尼的建筑中墙体自身表达了形式与结构之间的对话,埃森曼通过对特拉尼的研究,提出将形式作为一个具有批判性的文本并不用来体现古典主义的象征性价值,而仅表现形式自身、自身价值和内在体验。作为他理论的早期实践,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埃森曼发展的住宅系列(HouseX)中,建筑表皮作为建筑元素的一部分,呈现出一种充分的自治,并在2003年出版了《Giuseppe

Terragni:

Transformations,

Decompositions,

Critiques》一书,来论述对特拉尼长达40多年的研究成果。

特拉尼的这栋未建成的但丁纪念馆在后世影响了很多年轻的建筑师。这是一个理性主义建筑师设计的充满着感性色彩的传奇方案。1949年,也就是特拉尼去世的第六年,在科莫举办了一次这位意大利·科布西耶应邀为之剪彩,他在但丁纪念建筑师设计生涯的回顾展。勒

堂的设计展板前停顿了许久,激动的说“这,才是建筑师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意]但丁,黄文捷译.神曲.花城出版社,2000(7).

[2]张永和.作文本.三联出版社,2005.[3][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原山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编著,邓敬等译.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

“为了航行在较为平静的水面,我的才华之舟扬起风帆,它把惊涛骇浪撇在自己的后边;我将把这第二个境界吟诵讴歌,在那里,人的灵魂在涤净罪过,求得上升天堂的资格。”炼狱里的灵魂的罪孽比地狱中灵魂的罪孽轻些。炼狱是一座浮在海上的山,四周有美丽的海滩,山外有山脚,顶口是地上乐园。炼狱也分为七层,这里每一层分别住有犯过骄、妒、怒、情、贪、食七种罪孽的亡魂。他们的罪孽较轻,可以得到宽恕。经过烈火的焚烧,断除孽根后,他们可以升入天堂。

特拉尼把炼狱空间同地狱平行布置,人们从尽端的角度里登上三组各三级的台阶进入。而两个空间的大小和形状几乎是完全相同的,但又截然相反。炼狱的屋顶不再封闭,而是由七个由大至小的开敞的洞口组成,并且没有一根柱子。阳光大朵快颐的照射下来,显的宁静祥和,也正呼应了书中描写的,不同与地狱里的阴暗、凄惨、恐怖,是升入天堂的铺垫。

三、

“天堂”

“这个王国欢乐而安稳,拥有旧的和新的国民,视线与爱都朝一个—它闪烁晶莹,在他们眼中,只是唯一标的对准。哦,三合一的光啊——

的一颗星,它使他们感到心满意足,无比欣幸”。天堂是最后一章,这里庄严光辉,充满欢乐和爱,住着生前正直行善的人,他们享受着永远的幸福。天堂也分为九重,九重之上是上帝的天府。天府是上帝和天使们的住所,充满上帝的光和爱。但丁见到了圣父、圣母和圣子“三位一体”的奥秘诗人觉得,在那天府里才真正见到了人类最理想的境界而天堂在但丁纪念堂中也是最为高潮的部分,有压抑到安详的前叙。在这里,人们感受到一种极度的透明的虚无。33棵玻璃柱子,以及同样透(上接第130页)建议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非营利组织管理以及信用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先以地方行政管理条例的形式颁布,尽早建立非营利组织的信用体系。

(二)加强非营利组织的公开性与透明度

公开性和透明度是保障公信力的法宝。非营利组织要做好信息收集和处理工作,这是信息公开的前提,信息公开能提供“早期预警信号”。

非营利组织要对基本信息予以公开,如募集资金的拟开展公益活动和详细使用计划、剩余财产处理、主要管理人员的报酬等,尤其是完备的财务报表;还有义务接受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税务会计等专门机关、社会公众以及捐赠人的监督。

同时,非营利组织必须走出封闭管理运营的模式,加强与其他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在互动和博弈中壮大,还应加强对外交流程度及国际间合作,学习国外非营利组织成长和运作的经验,加快结构调整和改造,使管理和运作逐步规范化;还能取得国外的资源和资助,增强实力、提高地位、扩大影响。在第十五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协会等非营利组织首次高姿态亮相,启动了海外宣传中国防治艾滋病现状的“中国红丝带行,提高了非营利组织在国内外的声誉和“抗艾”能力。动”

(三)加强非营利组织的品牌建设

今天,民间组织决策者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虽然非营利性的公益事业本身不是市场行为,但是他们同样需要生存,需要更多的资源以帮

助更多的人。因此,非营利组织必须向市场学习,认同市场生活的法则:品牌决胜。通过提升非营利组织的品牌,维持其地位,吸引志愿者、获取社会资助尤其是企业的支持与合作。

(四)注重组织人员的选拔

从19世纪后期安德鲁·卡内基(AndrewCarnegie)到近期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都认为,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定义在于慈善和志愿性。因此,非营利组织的生存依赖于人们志愿的本性。非营利组织在选拔人员的过程要注重人员的素质,特别是志愿的本性。

作者介绍:刘清,女,1981年生,福建省仰恩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教研室。

参考文献[]

[1]里贾纳·E·赫茨琳杰.公众对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的信任可以恢复吗?非营利组织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T·戈伦比威斯基等.非营利组织管理案例与应用[M].中国人民[2]罗伯特

大学出版社,2004.[3][美]彼得·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的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TECHNOLOGYTREND1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