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 第25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L ̄'nal of Sichua ̄Normal Univers (N8h】ra】Selence) >.1ar.20o2 v r 25.No 2 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张果, 肖 莉 (四川师范太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 ̄66) 摘要: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特征,针对中国水 滞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 说明我国水 资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唯一选择. “ 县体发展模式. 关量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普水教I.^:‘1惑型 农业;环保型水利工程;凋水工程 中圈分类号:K9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8395(2oo2)o2 ̄o2ol一04 表1我国山脉基本情况 名称 山峰高程,m雪线高程,m冰川面积,k 1我国水资源特征 1.1时闰分布不均我国西起东经73 ̄40 至135 ̄5 , 南起北纬 至53"3l .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季节变化 较大.春季三、四月,南方普降春雨,五、六月可遍布 江南各地,六、七月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七、八月北方地区开始雨季,4—9月集中了全国降 水量80%以上,lO月以后.大部分地区逐渐进入少 雨季节.12—2月是全年降水最少的月份.同时.河 流补给状况也受季节变化影响:以冰雪融水补给为 主的河流,春季冰川消融.大量补给河流.形成春汛;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雨量比较集中,易形成 洪涝灾害.十月份以后,降水减少,河流补给由丰转 欠,大部分河流进入贫水期;冬季担4形成枯水期. 1.2空闻分布不均 寰2我国降水量基本分布情况 地区 台挎中部山区 年平均降水量/mm ≥4加O 华南}侍悔 长江流域 l 6∞~2 00O l加O~1 5∞ 400—800 l∞一2∞ 1.2.1水资源涵养地厦冰川分布不均匀 森林具 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森林可积蓄年降水 量的1/4.1 000 lu 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一个150 万 的水库 我国水资源涵养地和冰川主要分布 在西部,前者大多位于高山、草甸、沼泽和山地森林 中,后者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见表1),它们是我国 主要江河的发源地. 华北、东北 西北内陆 塔里术盆地.畦鲁番 盆地和紫迭术盆地 ≤2j 1.2.3地表径流分布不均匀 我国地表径流总量 为27 l15亿 ,但分布不均匀,如表3所示. 1.2.4地下水分布不均匀 我国平均多年地下水 资源为8 716亿 ,但分布不均匀.其中,山区和丘 陵地区深层地下水资源为6 743.79亿 .平原地区 仅1 872亿m ,可开采量只有2 943亿・ .如西北内 1.2.2降水分布不均 我国年平均降水量约629 一,全年降水总量超过6万亿 ,考虑地形和季风 影响,大致可分为两条等雨量线:400 m等雨量线自 大兴安岭起,经通辽、张北、呼和浩特、榆林、兰州、玉 树、那曲至日喀则附近;800m等雨量线基本上是黄 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分界线见表2.由此,我国通常以 陆沙漠地区蕴涵丰富的地下水,有些地方可形成绿 洲,但因埋深太大,难以刹用. 1.3总量大,人均量小.利用率低我国水资源总 量为2.8万亿 ,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2 340 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在世界第109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作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收稿日期:2ool一04一lO 作者简介 张果(1962-).男、副教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卷 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更严重的是利 展可以减缓人类进程中诸多问题和危机,发展已成 用率相当低下.以农业为例,生产1 t粮食耗水 为“十五”计划主题;第二,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发展 1 330 ,高出发达国家300~4O0 ,利用系数仅 必须同经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并非 0.3—0.4,不足发达国家一半.灌溉方式以落后的 片面追求某一方面发展,忽略或损害其他方面的发 大水漫灌为主,年用水量高达4 000多亿 ,占全 展;第三,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可持续发展,不仅是 国总用水量的70%一8o%. 船决当代人生存生活之需,更重要是留给子孙后代 一裹3我国主要河亩IE基本情况采 个美好的家园,要其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留给他 们一个满目疮孔的地球. 2.2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水资源发展有重要作用 2.2.1协调发展水资源 酋先,水资源的发展,要 与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协调.过多开发水资 源,高于经济发展需要,科技力量跟不上,会造成水 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水资源利用水平低下,天然 降水利用率仅10%,而地处沙漠的以色列高达 90%.可见,我国水资源利用水平大有潜力可挖,其 1.4供需矛盾突出 2OOO年人春以来,全国约有 途径就是协调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第二.与人 口发展相协调.现在我国城市居民每人每天用水量 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IOD多座城市严重缺水.这给 为90 L,而人口的增长又加大了水资源需求量,加 城市、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极大负面影响:华北平原城 剧了水资源危机.只有将船决人口闻题与实现水 市缺水造成每年高达两千亿元的损失,占全国生产 源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严格实行计划生育,重视人 总值的3%,因灌溉用水不足,每年约少收2 0D0万t 口的“质”和“量”,才能解决水资源发展问题. 粮食.1997年旱灾造成了建国以来对粮食生产最严 2.2.2可持续开发一切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都 重的损害.全国受旱面积达3351万l1 。成灾2001万 极大地依赖淡水供应的量和质,若用水无法保证,生 ,绝收约395万 ,粮食减产476亿k 旱情严 产生活就无从开展.历史证明:西亚美索不达米亚退 重时有1鳓万人、850万头大牧畜饮水困难 】. 化,楼兰古城没落,西部地区贫穷落后.从一定程度 1.5污染严重我国生产1 t钢材耗水1O一14t, 讲都是缺水造成.据预测,2O30年前后我国用水量将 生产1 t纸耗水260 t,1 t合成橡胶需水高达27 500 达到每年7 000—8000亿m],而我国实际可利用的水 t,每年排人江河的废水竟有416亿t.七大水系中,5 资源量约8 000亿一9 0D0亿 ,需水量已接近可利 个水系被严重污染:黄河大部分河段、松花江70% 用水量极限.由此,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保证 河段为Ⅳ类水质,珠江下游河段、广州附近、淮河 它的可持续性,保证子孙后代有足够的能源,这是水 一级支流一半以上河段竞出现超v类水质,近海水 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域海水Ⅳ类水质高达53.4% . 3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 2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水资源的关系 3.1总体上宏观把握 2.1可持续发麂理论的定义和本质可持续发展 3.1.1制定政策,扩大投资,加大打击力度 1988 是要求人们在发展经济,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标志着保护水环 必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土地、森林等 境已成为全民共同遵守的准则和应尽的义务,把水 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持续 资源的保护、节约和开发放在突出位置,加强规划, 发展 . 合理配置,努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相关政策的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包括3方面内容:第 台,做到有法可依,是实现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 一,该理论中心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任何国家都 要条件之一. 离不开发展,发展符合人类生存和进步的要求,发 3.1.2提高国民素质重经济,轻生态,水资源取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张果等: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思想仍占主导地位,这势 3.2.2发展环保型水利工程 必使本已危机重重的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因此, 必须着眼于提高人口质量,根除落后的传统思想, 普及节水教育,增强人们环保观念. 3.2区域内根据自身情况发展 3.2.1发展生态型工农业 所谓生态型工农业是 指不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 (1)保护水资源涵养地和源头冰川.加强河流 源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保持自身平衡,这是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被誉为“中华 水塔”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走势不容乐观.主 要体现在 :土地荒漠化加剧,草场严重退化:长江 源区已退化草地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7.8%,其中 的工农业.体现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即要做到 近10%已沦为裸地;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导致水塔地 节水、污染小. 区人民饮水难,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面积竞达l0.63 (1)调整工业布局,减少耗水量,实现污水达标 万km2,通天河水已浊如黄河;森林和植被水资源涵 排放.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用水量过大,废水 养功能下降致使1997年,黄河第一桥河段断流4个 达标排放率低下.解决这一问题应以此作为指导思 月,1998年,黄河在扎陵湖、鄂陵潮中间断流长达半 想.在区域内,将工矿企业统一规划,特别是把耗水 年.生物多样性迅速下降,一些不法分子对可可西 量大,污染严重的企业集中布置在城市下风下水 里地区的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等国家级保护动物 向,以缩小污染面,减轻对城市的污染.建立配套的 滥捕滥杀,对虫草等珍贵药材的挖掘,使其形势非 拓水处理厂,处理有毒有害富营养化水体,使净化 常严峻.雪线不断后退冰川持续消融,估计到2100 后的水可直接用于灌溉,以缓解农业用水危机,尽 年中国温冰川区冰川面积将减少75%,仅剩9 900 量使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率由55%提高到完全达标 km2左右,届时水源供给问题将不可想象. 排放. (2)合理开发地下水.首先应将开源与节流并 (2)改进灌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农业 举.我国地下水储量比较丰富,开采地下水能为社 是用水大户,其发展经历了传统农业一石油农业一 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因此,在自然条件允许下,可 集约农业一生态农业几个阶段,走生态农业之路是 适当开采地下水.而全球地下水仅0.1%可进行持 农业发展的必然.所谓生态农业,应准确定义为生 续开采,重新补足矿物地下水储备需花几千甚至几 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 万年时间,其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这一措施 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 的执行.第二,开采利用中对地下水进行科学的检 目前,我国农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灌溉 测和控制.这是因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一系列 方式大多采用浪费极严重的大水漫灌.若将漫灌改 社会问题:截至9o年代,上海、江苏等l6个城市和 为喷灌,每年可节水300亿 .因此,要大力推广滴 地区发生地面沉降总面积达4.8万b ;在西安、大 灌、喷灌和浸润灌溉,发展节水型农业,并采取低成 同等l7个省市发现地裂缝共434处,山东半岛海水 本高效益的节水工程技术措施,从而提高水资源利 入侵面积达701.8 .地面沉降、淡水盐化,造成 用率,达到节水稳产的目的.第二,我国农业生产极 土壤次生盐碱化,加剧地下水恶性循环.所以,必须 大依赖于化肥、农药等,粮食增产的60%来源于化 根据经济建设要求,加大投人人力、物力、财力,运 肥.产生的农田废水直接排人河流,形成流域内农 用先进技术对不同地区开展相应的监控和整治,形 田盐份上灌下排的污染循环,严重影响枯水期干流 成人与水间的良性循环. 的上、中、下游.从根本上讲,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 (3)觳水利工程.修建水利枢纽,应先对修建 减少甚至废除对化肥、农药等的使用,走生态农业 地区的水文条件进行全面和科学分析,在自然条件 之路,发展“三色农业”,即在改进传统的“绿色农 允许的情况下,均衡多方面考虑,运用经济、科技手 业”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的海洋中生产的 蓝色农 段,启动经济效益高的工程. 业”和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的“白色农业”, 第一,在丰水区中上游段,如长江黄河中上游 保持农业输出的自身生态平衡,依靠自身环境良性 地区,建设一系列水利枢纽,可有效拦截泥沙,缓解 发展,在平稳中发展,以兼顾农业发展的社会、生态 对中下游地区的洪涝威胁,也可解决周围地区用电 和经济效益. 问题.而河流中下游段多为水体污染严重的河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卷 这就需要相应地启动治枵工程,改善水环境.实现 口水库取水.利用自然落差,修建全立交、全衬砌引 水资源良性循环. 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145亿m]的丹江 第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该工程是我国水 水送到华北平原、黄准地区,并达津京.该线水源地 资源调配的主体,水资源空阃分布和时空分配极端 水质好.但需新建长大输水干管,工程造价较高. 不均匀决定了采用调水办法改善这种不均匀性的 (iii)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卅I附近取水,利用现有 必要性.对于调入区却水性质的分析,特别是在不 的湖泊、河道、水利设施,每年向北方调水180亿n , 完全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要对调水必要性作充分 输水沿线1 150 km的海河、淮河流域及胶东地区缺 论证后。分析调入区近远期水资源供需平衡.是否 水状况都将得以解决.但运营费高,取水地条件较 能发挥最大水效益.鉴于此,我国横跨长江、黄河、 差,可能出现“枵水北调”. 淮河与悔滦河四大流域,涉及l2个省、市、自治区 (4)建立现代化水利管理体系建立相配套的水 的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基本确定:(i)西线工程: 利管理体系是永资源开发利用不可缺少的后备措 从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到青、甘境 施.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科学测漏系统,加 内黄河上游干流。结合治黄工程,余水冲沙.解决黄 大与水利发展相关的科技研究.BI进发达国家现代 河下游河床淤积,以减少洪水威胁.缺点是工程条 化的水管理经验,优化水利管理制度.结合我国实 件十分艰巨,需在冻土区建造200—400 m以上高坝 际,运用经济杠杆,加速水利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以 和长大隧道工程.(ii)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 提高我国水资源协调气候变化和污染程度的弹性 参考文献 [1]郭超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1998.1105~1108. [2]郭超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圳.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518—557. [3]张果.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J].地理,1998,11(2);21. [4]陶宝祥,周长进,王国.“中华水塔”告急[J] 大自然探索,200o,(12):67~71 [5]刘昌明,何希吾.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M]北京:科学出敝社,1998. Study∞the Mod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 in China ZHANG Guo,XIAO Li ( I如恤 龇惴and且耐响聃 , ,H删Norm ̄ 嘶,口 f 610066, ) Ab醴rI吐;Acc棚diIlg协the pl吐d衄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 develolrnent in( a,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this paper p0if地out that搴I】曲血 e d芒州 r.暇Ⅱ,is the only out.,and advances pa cuI盯w y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kr s0urce in C}血a. Ir.ey研 ;Water脚啡;Sustainable d ̄elopmellt; 曲 zing the ̄lueadtm 0f savirIg wale ̄;.Agriculture and imlustry of ecotype; Water o0啮 n叮p・qect fo" 耶皿 毗al prolecfi ̄ ̄n。jecl fo allocating wal ̄ ̄ (编辑余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