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最深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赏识。”这句话是美国哲学家威廉·杰姆斯曾经说过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而在我们的校园中班级里,总有这样一些个别的孩子更需要大家关注,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及思维能力都比较差,因而往往被大家称为“弱智”遗忘在角落里。大家可曾想到他们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同样是家长的希望,也同样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作为人民教师,更有必要多花数倍的时间与精力来培养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缩小他们与正常学生之间的差距。下面是我教学中的一件小事,给我的感触很深。
记得2010年9月开学的第一天,我一进教室就发现了异常。整齐的教室里,除了一个男孩子孤零零的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以外,其他学生都是两个人一张课桌,而这个男孩却面带微笑。我好奇地问大家,答案是这个学生成绩非常差,而且有些调皮,又不讲卫生,班主任就让他一个人在后面坐,免得打扰大家。在听着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讲述时,我一直看着这个学生,他的脸上依然挂着微笑„„
课后经过仔细了解,我知道了这个孩子的大概情况。他叫--,从一年级至今都是坐在最后一排。他在课堂上的自律性很差,不仅自己不学什么东西,还要影响别人。而且课间经常和其他男生打闹。原来,班主任这样安排也是良苦用心啊!开学一周了,在课堂上,我发现他确实是管不住自己,课本也不拿出来, 更不会认真听课了。自己一个人趴在那里,有时还会伸手拽前面女同学的辫子。当我提醒他时,他总是以微笑来回答我。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更何况是一个以微笑来回答你的孩子呢?我决定要帮助他,不能再这样让他“自由”下去。
首先,和他真心交谈,帮助他树立信心。告诉他,老师对他也是关心的,并没有放弃他。希望他上课能拿出相关的书本来学习,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希望他不打扰同学们,而是和大家一起学习;希望他下课时和同学们相互团结,不打闹„„
其次,全班通力合作,营造健康成长环境。告诉全班的同学不要歧视他,要把他当成我们大家庭中的一员。让大家明白,人人都拥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都
是平等的。我们不能孤立、疏远他,而是要一起来帮助他。并指定由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学生与他结成对子共同学习。
第三,克服心理障碍,让他融入到班集体中。以前的课堂上,同学们小组讨论问题的时候,他是不参加的。现在我把他编入小组里,让他也参加讨论交流,让组员们鼓励他发言,无论他说的对不对,都不要打击他,而是帮助他。记得有一次《口语交际》,主题是介绍自己。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是太简单了,但是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大的挑战。我鼓励他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他依旧是一脸的笑容,忸怩着断断续续的讲述了自己的年龄,爱好等。虽然没有什么条理性,但是也算很大的进步了,同学们也为他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时的他,笑容也灿烂了许多。
第四,学习要求有区别,抓住点滴闪光点。因为他学习基础弱,所以,在作业和测试等方面都比其他同学要求低一些。这样可以降低他对学习的抵触心理,慢慢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例如要求背诵的课文再默写的时候,我会让他自己来安排,不会写的字可以打开书看看再写,然后自己再多写几遍,争取能记得。在写作文上,一开始,他是一个字不写,经过一段时间的鼓励学习,他终于能写出完整的句子了。我还清楚的记得他写出来的第一个完整的句子:“今天开学了,我开心的来到学校。”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虽然他写的字比较难认,但是我还是欣喜万分,因为他终于能写出整句话了。为此,我在班级中好好的表扬了他,还让大家向他学习,学习他的刻苦认真。此时,阳光下的他笑容更加灿烂„„
可想而知,他的改变很大,经过大家的真心,细心,耐心的帮助,他的性格改变了许多,成绩也提高了许多。我相信,对于班级中的智障生只要“晓之以理”然后“动之以情”就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也许他们不能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但他们依然是家长的希望。在他们面前,我们要多一个信任的微笑,多一个激励的眼神,多一句鼓励的话语,少一些训斥,少一些歧视,少一些„„就让我们“捧着一颗心来”,用爱为他们的成长铺平道路吧!
作者简介:佘兴丽,连云港市浦南中心小学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10多年。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注重对特殊学生的关注和研究,特别是智障学生。曾获“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称号。在省师陶杯、市五四杯、市教育学会等发表过论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