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暂无
来源:《环球慈善》 2013年第4期
文/品 君
图/森 好
抗日战场,已经变成某些影视从业者大秀下限的舞台;先辈们为民族自由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史实,变成了肥皂剧,甚至魔幻剧。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抗日题材就被搬上银幕。《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优秀抗日影片。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军事题材电影担负着文艺传播和军事教育的双重作用。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影片中的敌我角色被赋予了浓重的脸谱化特征,但这些影片依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和参考价值。影片的导演、编剧和演员经历过战争年代,使得他们的表演、情景的再现都可以很好地还原历史面貌。方化、葛存壮等老艺术家演绎的日本军人除了再现敌人的残酷以外还赋予了角色细节的再现,眼神、手势、坐姿乃至于抽出军刀的动作都经过了细致的观察和推敲,这样的日本鬼子形象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抗日剧:从肥皂剧到魔幻剧
近些年来,随着文艺市场的大繁荣,影视产业呈爆炸式增长。
2012年,中国电视剧的年产量达到1.7万多集,这其中不乏大量抗日剧的身影。在这个有限的题材下,剧本、剧集的数量泡沫化增长,有好本子可以拍,没有好本子也要拍。
看过小说《亮剑》的读者不难发现,原著和电视剧中的李云龙多少有些“拧巴”:电视剧《亮剑》中的李团长在残酷的军事斗争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只要肯“亮”剑就战斗力爆棚。而原著更接近真实的抗战,当时我军的训练水平、装备保障、作战素养普遍低于日军。尤其在白刃战中,日军在训练和心理上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多数日本军官自幼练习剑道,其佩戴的98式军刀在近战中左劈右砍使对手很难近身。普通日本士兵的拼刺技能更是日常训练的必修课目。当敌我混战时,日军士兵三人一组背靠背地防守每人面前120度角的空间,任何单独攻击的人都会被两个日军防守,除非在三个方向同时突刺才有可能杀伤日军。这需要我军士兵必须冒着与敌同归于尽的风险并且具有与日军旗鼓相当的拼刺技能。如果不是小说《亮剑》的精彩和李幼斌、张光北的优秀演绎,电视剧《亮剑》必然是一部烂片。更加离谱的是《亮剑》播出不久以后,《亮剑2》又杀了个回马枪,雷同的剧情和只会继续傻笑的李云龙倒真是剧如其名。
虽然李云龙现象是抗日战争史中的个案,但是“屠杀”鬼子电视剧的热播引得类似题材的影视作品纷纷跟风。抗日谍战片、国共合作片、抗日侠客片像树坑里的蘑菇一样密集成长。编剧们苦于挖不出第二个李云龙,只好闭门造车“变”出更多的抗日英雄。这些“英雄”身兼国军精锐、外国军校高材生、突击队长、卧底特工、武功高手、土匪头子、共产党员多重身份,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正是如此,涂脂抹粉的日本女兵端着21世纪的狙击步枪猎杀着国军狙击精英、身着黑色人造革紧身衣的抗日别动队员骑着沙滩摩托纵横在日军的腹地、大侠徒手撕碎日本兵之类的剧情层出不穷。台儿庄大捷、平型关大捷远远不如横店大捷来得容易,认知历史真相的速度怎么也赶不上某些影视从业者毫无底线地制造文化垃圾的速度,稍有历史常识的观众从惊叹、愤怒变成了无力吐槽。
日本战争片:反思就那么一回事儿二战后的日本一片破败,明治维新带来的荣光被彻底击碎。这种失败感不仅仅来自国家与政客层面,民间也开始对战争进行集体的思考。而人们最
深刻的感受是苦难,这种对苦难的呼喊发自内心,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苦难,正如东京人知道什么叫汽油弹,广岛人明白什么叫原子弹,塞班岛的居民更忘不了万岁崖!《野火》、《缅甸的竖琴》、《大曾根家的早晨》、《二十四只眼睛》等反映苦难的影片中,有忍不住饥饿吃掉战友的士兵,有亲人的生死别离,还有那段艰苦、青涩的童年岁月……这些影片被冠以反战影片的头衔,但是,电影反映的是谁的苦难?只不过是日本人自己的苦难!至于谁是战争的发起者,谁是真正的施害者,这些反战影片显然无力解释,或者干脆选择性无视。
随着日本的经济腾飞,一些人开始重温军国主义的旧梦,真正的日本战争影视作品粉墨登场。曾经在中国国内作为内参影片的《啊,海军》、《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大海战》、《大日本帝国》、《军阀》堪称当时的大制作。三浦友和、三船敏郎、宇津井健(电视剧《血疑》中大岛茂的扮演者)等明星以及东宝、东映、大映、松竹映画等影视公司均参与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将经济发展归功于军国时期的斯巴达式的军队文化,认为没有昔日棍棒教育培育出的人才,就没有现今纪律严明、全球发展的日本企业,得益于这种“一脉相承”的日本人必须懂得感恩。这一时期的影片,着重刻画历史环境,再现日本在军事上的成就,以及军民如何同仇敌忾消灭鬼畜美英。考虑到国内的左翼情绪,可能会捎带脚地把战败的事实轻描淡写一下。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日本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停滞期。随着右翼势力的抬头,战争影视成了他们宣扬政治主张的一大舞台。近年来的《独立》、《没有出口的海》、《男人与大和》、《吾为君亡》、新版《山本五十六》等影片无一例外地宣扬着“日本发起战争是为了解放被白人统治的亚洲国家”、“日本人应该有爱国心”这样的言论。这些高投入、大制作的影片比从前更具有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右翼势力借助战争影视作品从幕后走上政坛的前沿开始呼风唤雨。
这,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中日国民:难以认同的历史
当今的中国人能够享受世界顶级的奢侈品、最先进的数码产品,却鲜能欣赏到优秀的本土战争影视作品,这显然与世界大国的身份不大协调。某些影视从业人员用有限的现实知识杜撰严肃的历史话题,很长时间以来,影视作品对现实的考证始终是一个短板,只要在政治大方向上是正确的,细枝末节就不必在意,可谓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粗制滥造的抗日剧之所以可以大行其道就在于此。这些电视剧中的中国人必须是正面的、神勇的;日本人必须是邪恶的、猥琐的。总之,场面应该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结局应该是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这样的电视剧才是“好看”的。这些没有营养、不知所云的影视作品占据着电视节目频道,浪费着观众的时间,影响了观众对历史最基本的认知。如果说这种怪象还有一点点意义的话,那就是如此多烂片的“百花齐放”证明了有关部门对文化产业的管理是多么宽松。
反观日本的战争影视作品,则是认真精致且不怀好意。日方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为“满洲事变”、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为“支那事变”,1941年珍珠港事件至“终战”为“大东亚战争”,这三个阶段显然都与中国战场有关却刻意地分开对待。归其原因,日本人无法接受中国成为二战战胜国这一事实,只有将中国战场的历史进行弱化才是不二的选择,这也是日本诸多影视作品中描述中日战争题材的少之又少的原因。所以,联合舰队、神风特攻队等太平洋战争题材在这些年百拍不厌,观众们不厌其烦地看着零式战斗机凄美地撞在美国军舰上,对那些死在中国战场20余次大型会战中的“英灵”却几乎一无所知。
一边是天马行空戏说历史,另一边是悉心篡改无视历史,中日两国国民对同一个历史事件的认知相差得越来越远。我们可以选择朋友,但无法选择邻居,中日两国想要回归正常的交往道路,理性的文化交流必不可少。这需要中国的影视人和观众共同努力去伪存真,向文化垃圾说“不”。这样做不仅仅是对抗日先烈的尊重和纪念,也是一个文化大国起码的责任。引用一
部难得的国产抗日好片《鬼子来了》中的台词形容中日两国战争影视的乱象,那就是:“一手一个,掐死刨坑埋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