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概述
温湿度控制器,主要应用于需要对被测环境进行自动温湿度调节的场合, 用户可通过按键分别调整温湿度的上、下限值来控制加热或排风实现自动控制, 显示方式为数码管显示。
二、基本功能:
2.1 温度测量范围:-25℃~+80℃ ±1℃;
2.2 湿度测量范围:相对湿度RH: 0%~99% 精度±3%RH;
2.3 控制方式:温度采用上、下限和回差控制,湿度采用上、下限控制,所有参数均可设置;
2.4 输出控制类型:两组继电器触点,分别为加热和排风,每路最大负载AC250V /3A,均为有源输出。
三、技术指标:
3.1 电源:AC 220V±20%
3.2 工作环境:温度:-25℃~+55℃,相对湿度:<95%RH
3.3 控制设定范围:温度:0℃~80℃,相对湿度:50%RH~99%RH 3.4 本机功耗:<3W 3.5自检功能:若数码管显示“–––”,则为检测到传感器故障;若加热或排风运行过程中相应指示灯熄灭, 则检测到加热或排风故障。
四、工作原理:
4.1 温度控制:
当被测环境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本仪器启动电加热设备开始加温,此时加热指示灯亮,温度升至比下限温度设定值高回差值时,即:W测≥W下限+回差,停止加温。
当被测环境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上限时,本仪器启动降温设备(如风机或空调)开始降温,此时排风指示灯亮,温度降至比上限温度设定值低回差值时,即:W测≤W上限-回差,停止降温。 4.2 湿度控制:
当被测环境湿度超过设定湿度上限时。如果当前温度较高,即:W测≥W下限+(W上限-W下限)×3÷4,采用降温(或排风,视具体地区采用不同设备)抽湿,此时排风指示灯亮;抽湿过程中,如果温度低于下限温度+2度后,自动转为加热降湿;当降湿过程中温度高于上限温度-2度后,自动转为降温抽湿,直至湿度低于设定下限值为止。
当被测环境湿度超过设定湿度上限时。如果当前温度较低,即:W测<W下限+(W上限-W下限)×3÷4,采用加热降湿,此时加热指示灯亮,降湿过程中,如果温度高于上限温度-2度后,自动转为降温抽湿;当温度低于下限温度+2度后,自动转为加热降湿,直至湿度低于设定下限值为止。 4.3 手动/自动控制:
当按下“手动/自动”按键后,本控制器无条件执行加热操作;再次按下该按键,控制器切入自动控制
状态。
4.4 指示灯:
面板上四个指示灯依次为:温度指示灯、湿度指示灯、加热指示灯、排风指示灯;数码管显示哪项值时对应的指示灯会亮起,加热或排风动作时相应的指示灯亮起。 4.5 固定/循环显示:
上电后产品默认显示温度值,按“上键”或“下键”切换到显示湿度值,若要自动循环显示温湿度值,
需连按三次“下键”,即切换到循环显示状态,退出循环显示时需连按三次“上键”,即可退出。
五、面板及操作
本仪器接通电源后,自动延时约10秒后开始正常工作,这是由于温湿度传感器需要一个稳定时间才能正常反映被测环境的温湿度。开机后面板
设置 代码 参数值 显示的是温度,此时温度指示灯亮,单位为℃。 5.1按键使用功能
“设置”键:进入设置菜单,按键依次进行5项设置;
“下翻”键:显示湿度值,在设置中则为改变所选数字大小,即减1; “上翻”键:显示温度值,在设置中则为改变所选数字大小,即增1; “手动/自动”键:手动/自动投切加热器,在设置中则为保存设置参 数并退出设置。 5.2参数设置
本仪器提供5项用户设定参数,参数序号依次代表的是: 代码 表示参数 设定范围 单位 1 2 3 4 5 温度上限 温度下限 温度回差 湿度上限 湿度下限 1~80 0~79 1~10 50~99 48~97 ℃ ℃ ℃ %RH %RH 出厂设置值 40 0 5 85 75 备注 被测环境温度大于温度上限,启动排风。 被测环境温度小于温度下限,启动加热。 启动排风后,温度降低值低于回差值,停止排风; 启动加热后,温度升高值高于回差值,停止加热。 被测环境湿度大于湿度上限,启动加热;若此时温度值大于温度上限,则启动排风。 被测环境湿度小于湿度下限,停止加热或排风。 注意:1.不可将温度下限值设定比温度上限值高。
2.温度控制回差设定范围是:1℃~10℃,仪器出厂缺省设置是5℃,值越大,被控温度振幅越大,启停次数越少、通常越省电,反之易然。
3.湿度上限设定时尽量选择合适的控制上限,避免能源浪费。湿度下限决定着停止排湿的终点,从节能的角度看,选择合适的湿度下限是非常重要的。
六、使用注意事项
本仪器属室内安装产品,不能户外无防护安装,不允许连接超负荷负载; 本仪器应远离具有强电磁辐射设备,无法避免时,当予以适当屏蔽; 本仪器壳内有较高电压,未经授权不可擅自拆开。
七、安装及接线
外形尺寸:面板式48×48×90(mm) 导轨式50×70×100(mm) 开孔尺寸:面板式45×45(mm) 导轨式35mm导轨
面板式接线图 导轨式接线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