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升本

2021-01-31 来源:步旅网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专升本(总

1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0~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学前儿童的心理。它属于心理科学,可以说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特点:(一)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按照从低级向高级的方向、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

(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虽然是循序渐进的,离不开量的积累、从出现小的质变,再积生大的质变。

新生儿期(0-1个月) 婴儿期(又称乳儿期)

婴儿早期(1-6个月)

婴儿期 婴儿晚期(6-12个

月)

学前期(广义) 先学前期(又称前幼儿期)(1-3岁)——早教机构

学前(幼儿)初期(3-4岁)小班

学前期(狭义) 学前(幼儿)中期(4-5岁)中班

(又称幼儿期)

学前(幼儿)晚期(5-6、7岁)大班

2

儿童期 (广义) 0-18岁

学龄初期(又称儿童期)(6、7-11、12岁)小学

学龄期 学龄中期(又称少年期)(11、12-14、15岁)中学

学龄晚期(又称青年初期)(14、15-18岁)高中

图1-1 儿童期各阶段的划分

发展虽有阶段性,但阶段与阶段之间有不是截然分开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发展的延续,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准备;前一阶段中总包含有后一个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

(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发展的不平衡性重要是对同一个体而言的。首先表现在心理的各个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是不完全相同的。

发展的不平衡性还表现在个体整个心理面貌变化的非等速性上。6岁之前,整个身心发展非常迅速,称为第一加速期(0-1岁发展最快的时期)。青春期是第二加速期。 *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认识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有规律地出现各自特有的质的特征,称为年龄特征。准确的说,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的

3

是各年龄阶段上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关键期(也称敏感期、临界期)

这一概念起初是从动物行为研究中提出来的。某一反应或者某种行为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形成或习得,如果错过这个“大好时机”,这种反应或 行为的学习就会变得困难,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人们把关键期的概念引进儿童心理学,意思是说,儿童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个大好时机或最佳年龄。 *危机期

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的要求等。有人认为,3岁、7岁、11-12岁都是发展的“危机年龄”。危机期一般处于两个发展阶段之间的过度时期。

(四)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每个儿童发展的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等都可能是不同的。 第三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

第一,学前儿童心理是由客观存在的事物引起的,他是通过一系列生理变化实现的,并表现在动作和活动之中。因此,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形象必须在儿童活动中进行。同时,必须充分考虑社

4

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及儿童生理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二,任何结论都要以充足的客观事实为依据。 (二)发展性

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更要注意哪些刚刚萌芽的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三)教育性

学前 儿童心理研究中贯彻教育性原则,是研究者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研究者必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负责。从设计法研究方案、安排时间到研究者的举止言行,都必须考虑到对儿童的心理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 (一)观察法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语言、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日记法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的、全面的观察法。首先,观察前要坐好准备,根据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研究题目确定观察目的和记录要求。其次,观察时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最好不让儿童意识到自己是观察对象。再次,观察记录要详细、准备、客观。

第二章 新生儿心理的发生

新生儿期属于婴儿期。

5

一、新生儿心理产生的条件 (一)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 出生意味着寄居生活的结束。 (二)新生儿的生理特征

软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突出特点。 1、身体特点

新生儿的体型很特殊,头大、身长、四肢短、皮肤有些皱,像个“小老头”。骨骼非常软弱,内脏器官也没有发育成熟。 2、神经系统的特征

与人体其他器官和组织相比,神经系统的发育相对来说是比较早的。新生儿睡眠时间很多,出生头几天,约有80%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

所以刚出生的儿童适应变化了的主要环境,主要依靠低级中枢实现的本能活动——无条件反射。 二、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式遗传得来的。 (一)无条件食物反射

这种反射包括觅食、吸吮、吞咽反射。 (二)无条件防御反射

眨眼,闭上眼睛或将头转向背光处,当刺激物触及眼睑或睫毛时,头会向后仰并眨眼。打喷嚏、呕吐也是无条件防御反射。 (三)无条件定向反射

6

当新异刺激出现时,儿童会自动把头朝向它,或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

无条件食物反射和无条件防御反射是新生儿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定向反射对认识世界有重要意义。 (四)抓握反射

以手指或小棍触碰新生儿的手心,儿童手立即紧握不放,力量之大,甚至可以将身体吊起来。这种反射均在出生后4-5个月消失。 (五)巴宾斯基反射

触摸新生儿的脚底,脚会向里弯曲,脚趾会成扇形张开。这种反应在其满6个月时消失。 (六)惊跳反射

当新生儿感到身体突然失去支持,会仰头、挺身、双臂伸直、手指张开、然后弯身收臂,紧贴胸前,作搂抱状。 (七)强直性颈反射

新生儿仰卧时,头常常偏向一侧,同时伸出该侧的手臂和腿,屈起对侧的手臂和腿,作出击剑状。 (八)行走反射

双手托住新生儿腋下,使光脚板触底,儿童就会做迈步动作。此种反射在其2个月左右消失。 (九)游泳反射

把新生儿肚子向下,横着唾弃,四肢便作类似游泳的动作。

7

这类无条件反射可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过适应生存环境的作用,但在后来的人类生活中已失去其生物学意义,可以作为诊断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是否正常的参考指标。 三、条件反射的出现和心理的发生

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生活实践中学会的反射。新生儿最先形成的条件反射,都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新生儿出生10天左右)。

新生儿的条件反射,有以下特点:

第一,形成速度慢,条件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结合的次数要多些。

第二,形成之后不稳定,如不继续练习,则易消退。 第三,不易分化。 四、教育应该从零岁开始 (一)新生儿的心理活动

早期的儿童心理学对新生儿的估计是偏低的。第一,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很大;第二,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未能捕捉到新生儿心理发展的许多表现。

研究发现,胎儿已经开始对外界某些事件做出反应。近年来,心理学家越来越认识到,新生儿已经具有不可低估的心理能力:能看、能听、能记忆,还能区别不同的感觉信息。他们不仅能接受许

8

多信息,还能主动发出信息,用不同的行为方式来反映周围事物,表达自己的状态。

基于对新生儿能力的这种新认识,人们开始思考新生儿的教养问题。

(二)从零岁开始教育

首先要保证他们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使他们生理上得到健康发展。应为他们创设一个心理发展的好环境,给予适量和合宜的教育训练。

在这个时期,注意观察儿童对事物所产生的反应,为促进这些反应而给予适当刺激,将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新生儿具有很大的潜力,通过适当的教育巡礼啊,这些潜力可以提早发掘。

第三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

第二节 婴儿的生理发展

儿童的动作发展包括躯体和四肢的动作发展。动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发展。因此,人们常把动作作为测定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一项指标。 一、动作发展的规律

婴儿的动作发展受身体的发育,特别是骨骼肌肉的发育顺序及神经系统的支配作用所制约。 (一)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二)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9

婴儿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头部动作,俯撑、翻身、坐、爬、站,最后才学会走路。这体现了身体动作发展的首尾方向。 (三)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大肌肉动作比小肌肉动作发展早,儿童躯体的动作比四肢动作发展早,手指动作发展最迟。 (四)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婴儿的动作起初是无意的,当他做出各种动作时,既无目的也不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以后逐渐出现有目的的动作。6个月以后,才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动作。 三、手的协调动作的发展

手是人进行的主要器官,也是人认识事物的主要器官。 (一)本能的抓握 (二)眼手协调

手眼协调动作,即看见东西并能抓住它,亦即眼睛控制手的活动,并把手准确地伸向物体所在的方位,可以作为婴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动作的发展经历以下3个阶段:第一,先学会看物体。第二,当婴儿看见物体之后,必须快速而准确地将手伸出,为了抓住物体,他必须决定将手张开还是紧闭,特别是五指的相互配合。第三,当婴儿拿到物体后,会用眼睛仔细地观察看它的颜色和形状,用手不断地玩弄,使其发出声响,还可能用嘴去咬,以便更详细地了解物体的硬度、重量、大小等特性。 儿童眼手协调动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0

第一,眼手配合,能按照视线去抓物体。

第二,既能无意地摇动物体,又能做出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动作。

第三,动作虽有目标,但还能伴随一些不相干的动作。 第四,不会用手分别抓取物体。 第三节 婴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亲子关系与婴儿心理的发展

(一)母子交往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没有成人的教育,不与成人交往,儿童的心理就不可能正常发展。母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母亲是婴儿生活环境中的核心因素。母亲不仅是他们一起生理需要的直接满足者,而且也是他们与客观物质世界的“中间人”。母亲也是婴儿心理发展需要的直接满足者。

1、婴儿失去与母亲的交往,也就失去了被爱与爱的权利

爱这种情感需要,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内部力量。同时,爱与被爱的体验,会使儿童产生一种安全感,失去它,儿童就会变得焦虑、烦躁、神经质,对这个世界产生恐惧。 2、母亲是婴儿与客观世界的“中间人”

婴儿虽已具有反映现实的感知能力。但如果没有母亲抱他们四处走动,没有母亲向他们呈现各种刺激,婴儿所能接触的事物就会极其贫乏。

11

3、缺少与成人的交往,婴儿的环境就变成了没有“应答性”的死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婴儿的自发行为(如微笑、发声、手舞足蹈等),由于得不到成人的任何反应就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当然,母子交往、亲子关系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这主要取决于母亲对婴儿的态度和养育方式。 (二)婴儿交往行为的发展

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二、婴儿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善于辨别婴儿发出的各种“信号”,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 (二)多和婴儿交往

成人 不要以为婴儿不懂事就不理他们,要和婴儿面对面地讲话。在婴儿期,母亲一方面要与儿童建立依恋关系,另一方面让他们接触更多的人,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他们对物质世界的兴趣,其方法就是让他们和其他儿童一起进行实物活动。 (三)鼓励和训练婴儿的动作

要多给他们自由活动的机会,一次发展各种动作,尤其要注意发展“爬”的动作。 (四)培养婴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12

在生活实践中,成人如果坚持赞许好的行为,抑制不好的行为,儿童逐渐就会懂得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