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课程理论—通识部分(重点篇)

2020-08-14 来源:步旅网
精心整理 新

第一部分新课程设计的变革 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的变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义务教育在其性质上是公民基本素质教育,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任务构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中心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各科课程标准中是分层次地体现的,目标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可按三个层次分列:

知识与技能——————基础目标 能力(过程)与方法———核心目标

精心整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优先目标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目标;让学生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为优先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既作为后两项目标的基础,还要为实现后两项目标服务。三层目标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与包容性。三个层次的目标力求按照学生的发展进行立体的表述。它与传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个方面的目标具有相互对应,渗透和涵盖关系。 五育目标与三级目标的关系 各级目标在课程整体和学生发展中的价值,可以在对各级目标的具体描述中得到具体的论证。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1.理解和掌握适应社会进步和个性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初步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知识的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 3.注重综合化的学习,认识到各门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理解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逐步扩大知识范围。 (二)能力与方法目标 过程和方法目标实际上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能力发展和方法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能力与方法作为体现能力的目标,它应该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1.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初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精心整理

2.开发创造潜能,初步养成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科学思维能力,技术操作与运用能力。

4.发展团结协作能力和竞争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5.保持身心健康发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的培养目标上强调了课程在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提供发展平台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1.养成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 2.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树立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观念。 3.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树立科学精神,形成创新思维习惯,充分发展个性,自主性和独创性。 5.陶冶人文精神,正确认识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增进国际理解。 综合地看,新课程标准各学科在目标上以及与目标相关的方面发生了以下变化: 1.现行课程比较重视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和培养,如对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的能力,分类能力,归纳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想像能力,类比能力等各种能力,分别进行专门专项训练,但对这些能力的综合运用的培养重视不够。新课程标准在继续重视各种能力单项训练的基础上,特别注意了有计划,有系统,分步骤地逐渐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

精心整理

2.各学科要求不过分追求学科的完整性,不求面面俱到,注意点面结合。现行义务教育课程在选择各科学习内容时,比较重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各科适当删减了一些实际中很少用到的,过于理论性和学术性的学习内容。注意选择部分内容作为范例,或选取某个专题或角度,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尽可能深入透彻的学习或专题研究。

3.各学科要求加强探究学习活动课程的比重,从而更加强调关照学生个性和兴趣,使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得到发展。 4.各学科大力更新学习内容,大力增加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学习内容:①增加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宏观上拓展学习广度;②讲清知识的应用,强调各项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实例;③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讲清知识的来源,渗透\"利用环境学习\"的设计思想。

5.各学科在九年一贯的框架内制订课程标准,总体设计和分段设计相互配合,注重综合化的学习,注意各类知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课程的综合化:①有利于上述这些问题的解决,②有利于提高理解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6.各学科注意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创造性和个性化。 7.各学科要求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亲身从事思考,研究和创作,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经历发现学习的过程,获得主动探索的经验和创作个性化作品的体验。

8.各学科注意人文精神的培养,注意鼓励学生提出个人的创造性的意见,并注意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综合各科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可以按照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分为两大类,结果性目标大体可以包含知识和技能两部分,所以,也可以按照认知性目标,技

精心整理

能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划分为三大类。这三大类又可以各分为三种程度水平。

认知性目标(结果性目标)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技能性目标(结果性目标)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二、新课程结构改革的主要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一)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课程的均衡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 2.合理地设置各门课程或学习领域的比例 3.地方和学校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和调整权限

精心整理

4.依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设置不同的课程门类 5.按照九年一贯的整体考虑设置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新课程的选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和学校对分科和综合的选择 2.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 主要是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来对课程进行划分,但学校课程的管理是可以采用其他分类方式的,把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3.各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内的弹性内容 (三)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1.课程综合化的意义 与分科课程相比,综合课程可能具有以下的优点:第一:综合课程可以提供给学生考察世界的整体观念,使各类知识能够相互支撑,更为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上联系的,综合的方式和观念;第二:综合课程超越分科课程的学科局限,为课程提供了更大的包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具有更强的吐故纳新的能力;第三:综合课程提供了多学科的方法和视野,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整合的能力,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第四:综合课程强调各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可以提供学生更多地产生认知结构上相互沟通的机会;第五:综合课程的设计可能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开展探究,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

2.按照综合或整合的思想重建各门学科

如何才能在学科的框架之下真正打破学科体系的束缚?

精心整理

以整合的观点来看待各门学科,必须将学科的设计与知识的整体联系起来,与其他相应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牢固建立起科际联系的线索,将学科重建于现代知识结构之上;必须将学科的设计与更广阔的自然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和现实结合起来,将学科重建于社会发展之上;必须将学科的设计同学生的经验和生活联系起来,将学科和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融合在一起并促进这些需要和兴趣的保持和发展,将学科重建于学生生活之上。同时,我们在学科重建的过程中,对整合采用比较宽泛的定义,将综合,联系,沟通,衔接,交叉,渗透,关联等,纳入整合的范畴之中。从这样的宽阔角度和视野来理解课程整合的含义,也许更能探知整合的本质。 3.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综合方面的另一个新方向是设立了综合实践活动。它的目的和理念强调: 1.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在内容和结构上包括: 1.信息技术教育。2.研究性学习。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4.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线索有三种:

1.按学习者与自然的关系。2.按学习者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3.按学习者与自我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

精心整理

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像,反思,体验,等等。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性表现为:它是所有课程领域中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是所有课程领域中开放性最强的课程,实施过程蕴藏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关联性,实施过程涉及更加宽泛复杂的课程资源。

同时,我们也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理解为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一种有机的结合。 (四)校本化的课程结构设计 在体系结构上把学校课程划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三类,充分体现了改革和创新精神。 三、新课程内容改革的主要方向 课程内容的创新需要体现时代和社会的需求,我国基础教育在这一方面的不足明显表现在课程内容的更替大大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从而加大了由于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滞后性所带来的学校的课程内容的落后和僵化的面貌。所以,目前课程内容创新就是要以加强内容的时代性为主,在内容安排上体现一些基本的课程思想,如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体现人文精神的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养成等;体现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适当地处理减轻学生负担和社会对学生要求越来越高而课程时数却越来越少的矛盾;体现课程内容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并生成全新的内容载体;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带来的课程内容选择在价值观上的更新。

(一)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走向一种综合基础观

课程内容的创新首先要表现在课程基础的更新,表现在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更新,基本能力的更新和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态度的更新。

精心整理

基础知识是指那些最具迁移性,适应性,概括性,以及对了解和掌握一门学科最必需的知识。

我国基础教育在基础方面陷入的主要误区是学校课程教材统得过多;必修基础太多,并且主要是一种对每个学生要求相同的平均基础,没有建立起基础分流的机制;没有真正处理好\"双基\"和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抓双基实,抓能力虚,没有能够认真探索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指标和实施方式。 (二)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1.课程内容现代化的国际视野 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2.新课程内容现代化的主要方向 针对国际课程变化的潮流,新课程改革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其内容的现代化集中体现为课程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发展,面向科技进步。 课程面向学生生活,是指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中小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与领悟,课程中所包含的种族经验或人类生活经验要通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来加以组织,以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脱离生活,丧失生活意义和价值的倾向。

课程面向社会发展,需要课程关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各个层面,及时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领域面临的发展性问题。

课程面向科技进步,不仅是要使中小学课程内容紧跟科技进步的时代步伐,关注科技进步的价值和影响,更重要的是,要在当代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课程内

精心整理

容之间寻求认识论上的协调一致

课程内容现代化的另一层含义是,学科课程必须关注本门科学的研究和最新发展,研究并适当地吸收本门科学的新观点和新方法论,用新的观念指导课程内容体系的更新,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走向新的教材观

(一)教材改革的整体观:走向整合的境界 (二)教材改革的学生观:改善学习的教材设计 教材设计和开发必须考虑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智能,培养他们独立地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思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对教材设计者和教师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的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的实践创造的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 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造天性,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创造性和个性化,是教材设计以人为本的基本准则。 (三)教材改革的教师观:改进教学策略的教材设计 (四)教材改革的教育观:构建相应的大德育观 (五)教材改革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六)教材改革的技术观: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 五、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 (一)课程资源观的重建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

精心整理

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本章所要探讨的是广义的课程资源,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对课程资源进行划分的方式。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地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化资源。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 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首先是学生的发展。 (三)当前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面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在内容定位上应该涵盖两大方面: 一是对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课程资源,国家课程的实施除了需要相应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以外,还需要大量的教学辅助材料,如补充文字材料,录音,录像,电子,多媒体素材,以及社会自然资源等。尽管这些材料和素材可以有相应的出版和教育机构开发,但对开发出来的材料的选择在于学校和教师,并且,这些机构开发出来的材料也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和教师的需要,也不能取代教师在实施国家课程过程之中所需要的资源。教师参与开发的国家课程的实施资源,应该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学的需求。 二是学校需要对新课程中规定的由学校负责的课程领域进行相应课程资源的开发。新课程为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办出特色提供了一定的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空间,这种课程空间多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呈现。这类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涉及的领域和范围更广,需要调动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

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力求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教师和学生都

精心整理

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创造的主体。

(四)各科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规定

各科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要求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各科都尽可能地发掘学生,教师,班级,学校周围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扩展了课程资源的范围,这是积极的趋向。

2.大部分学科都将教科书或教材看作重要的或\"核心的\"的学科课程资源,强调依托教科书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3.大部分学科都重视对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相互配合,体现了将学科课程定位在课程整体的大课程资源观或整合的课程资源观。 4.各学科重视课程资源开发中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并在开发过程中培养相应的能力和态度。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也成为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实际上是现代的对话与交流,合作的课程观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反映。 5.家庭和学校所在的社区内的课程资源得到重视,学校,家庭,社区的课程资源成为利用上最便捷和经济,开发上最经济,效果突出的课程资源。 6.现代视听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课程资源从现实世界朝虚拟世界延伸。 7.各科从不同角度对学校设施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如实验室,语音室,专用教室,图书馆,计算机和局域网等,这些要求对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工作的效率将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第二部分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什么是学习方式 \"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

精心整理

从理论上说,\"学习\"是指由经验或练习引起(而非生理成熟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能够相对持久地保持(而非短暂保持)的变化。而\"学习过程\"就是指个体获得这种变化的过程。

从学习活动的构成上看,每一个学习活动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学习目标,二是学习过程,三是学习结果。其中,学习目标引领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又影响和决定了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又可分为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两大要素。在以上各个要素中,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是学习活动的核心要素。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直接目的,即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发生,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而这也同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学生的学习内容,二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对于学习方式,从学习过程中是否包含尝试,可以分为试误式学习和顿悟式学习两种方式。 从学习过程是否包含有理解,可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两种方式。而有意义学习根据学习过程中是否包含发现的环节,又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式:接受学习是指要学习的内容是以现成信息的形式存在的,学习者可以直接获取,不需要经历发现的过程;发现学习是指要学习的内容不是以现成信息的形式存在,而只存在有关线索或例证,学习者必须经历一个发现过程,自己得出结论,获得意义和理解,或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根据发现学习接受外部指导的情况,又可分为独立发现学习和指导发现学习两种方式。

根据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受到外部指导的情况,可以分为自主学习和他主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中,对于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活动与学习进度的设计,学习结果的评价等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学习者都有较大程度的参与决策甚至自主决策的权力。而在他主学习中,则主要由外部指导者决定

精心整理

学习任务,进度,评价方法及标准。

根据学习过程中信息是否由外部指导者直接提供或呈现,可以分为授受式学习(听讲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两种学习方式。授受式学习中,所学信息由外部指导者直接提供或呈现,主要表现为教师讲(讲授或演示),学生听,因此也可称为听讲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中,所学信息由学习者自主获取(探究式学习就是学习者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自主寻求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探究式学习中,如果学习者自主获取的信息是以现成观点或结论的形式存在,如学生直接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图书馆,互联网,科技场馆等)搜集或直接向有关人士询问,则为接受式探究(自主接受式学习);在探究式学习中,如果学习者自主获取的信息需要学生在观察,实验,调查,解读或研讨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而获得,也就是需要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则为发现式探究。 学习方式的分类还可以有其他多种维度。如根据学习过程中指导者指导的个别化程度,可以分为个别学习和团体学习两种方式;团体学习又可根据团体的大小分为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等。 从目前我国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更主要地是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从而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新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 (一)什么是探究式学习

我们把\"学校课程中的探究式学习\"界定为: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答案,意义,信息或理解的活动或过程。

(二)为什么要强调探究式学习

精心整理

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探究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珍贵的好奇心至关重要。 (2)探究是学生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的重要途径。

(3)探究过程本身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不仅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

(4)由于探究过程需要探究者综合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这对于增进和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将其融会贯通,十分关键。 (5)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

(6)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 (三)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 1.独特感受与个人体验(必做) (1)读完这篇课文后,你最强烈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 (2)这篇课文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就作品中你认为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有没有你不喜欢的地方什么地方最让你困惑说说理由。 (3)有什么疑问说说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 2.理解感悟与整体把握(选做)

(4)你理解或你觉得作者想传达的主要是什么思想或感情为什么

(5)从文中你体验到了什么你从中获得了(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哪些有益启示(当然,这启示不一定是作者想激发的,而且每个人的启示可能不同。)

精心整理

(6)你如何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尽可能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 3.课文分析与鉴别欣赏(选做)

(7)你认为这部作品的文字有什么特点作品中哪些语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推敲,体味重要词句)

(8)你觉得这部作品在写作思路上有什么特点

(9)这部作品表达上的这些特点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你认为它可借鉴的表达技巧是什么 4.反思评价与亲身实践(选做) (10)对这部作品你是否有修改建议,文中哪些语句你想替换成新的语句 (11)你生活中是否接触过类似主题,如果让你来写这个主题,你会怎么写(有什么不同写法) (12)分享了同学与老师的观点和材料后,再读一遍课文,你有什么新的感受,体验和想法想与同学们交流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学习收获(可以就某一个方面,也可以综合地说)。(此题必做) 过去我们如何上语文课 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注重课文分析。 学生主要在教师带领下阅读课文,除回答一些教师设计好的问题外,以倾听教师的讲解为主。 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是引导学生加深对某一篇课文的理解。

课堂教学计划性较强,基本上按照教案上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进程一步步进行。 一位教师在不同的平行班上同一篇课文,教学情形基本相似。 三、新的学习方式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

精心整理

学习活动的设计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强调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首先的一点体现就是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

(二)在生活中学习,通过生活学习,为了生活学习

强调学习要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除了表现为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外,更主要的是强调: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服务于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通过生活学习,为了生活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注知识的来源:通过实例和实际情境向学生表明\"知识产生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和实际问题\"(理论来源于实践),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实际问题和实际需要中引出理论知识的学习,渗透\"利用环境学习\"的设计思想。 二是强调知识的应用,强调各项知识(包括事实,规律和原理,规则,方法如科学方法)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实例,使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好地,更密切地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如了解计算机键盘设计中所用到的统计学知识。 三是强调发展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初步的数学建模能力。 (三)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学习的基础,前提和重要的课程资源 1.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原始观念非常重要,不能对之视而不见 2.如何对待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原始观念

一种做法是把新的概念直接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学习,同时强调指出其他观点(包括他原来所想的)是错误的或不准确的,这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

另一种做法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机会来清晰地,充分地讲出自己对这些问

精心整理

题的认识和理解,展开研讨或辩论,并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观察或实验进一步研究有关的事实,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发现各自原始观念不一致的地方,自相矛盾的地方,解释不通的地方(\"激发学习者现有观念中的冲突\"),从而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自己来改变和发展这些观念,形成科学的概念。尤其是小学课程,一定要注意研究和重视学生的已有认识或原始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在探究中的反思与重建,自主地,真正深刻地理解科学概念。 (四)课程与生活的距离 总之,面向生活,既要注意面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吸收世俗文化生活中合理的成分,又要有利于引导人们生活方式的进步与发展,提升人们文化生活的品位,格调,质量和水平;既不能取媚和迁就于世俗文化,又不能过于脱离日常文化生活而过于学院气。因此,面向生活,不是与生活合一,既要联系日常的世俗文化生活,又要与日常生活保持适当的距离,以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 四、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新的学习方式强调联系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强调给学生机会自主探究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种种 综合性学习(或跨学科学习)的设计模式丰富多彩,以下列举几种。 一是以科学概念,科学观点或观念为组织核心进行综合;

一是以各学科共同的研究方法或研究工具为组织核心,把各学科加以综合; 一是以重要现象或事物为组织核心,各学科相互联系的加以学习; 一是以重大社会问题为组织核心,综合各学科;

一是以现代化生产中的问题,综合性技术或某一历史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精心整理

为组织核心,联系各学科加以学习;

一是以具体的活动计划为组织中心,综合学习各科内容。

一是以日常实际生活的场景,情境为组织中心,综合各学科开展学习。 (二)强调综合要自然,适度

加强综合性的学习,各科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或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要做到两条:一是自然,二是适度。不能走过头,各科毕竟还要以本学科的教育任务为主。 五、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凸显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为什么要强调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因为这对学生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教育意义。 六、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选择性 新一轮课程教材要进一步删减现行课程内容,精选重点,进一步降低必修课程学习内容总量。在此基础上,必修课程要把部分内容作为范例,或选取某个专题或角度,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尽可能具体深入的学习或专题研究。这样,以\"点面结合\"代替\"面面俱到\"。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在限制必修课课时比例(75%左右)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大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比重,允许学生在自己的兴趣领域或某个兴趣点,或带领学生在教材的引导下,针对必修课程中某些具体内容(如某部文学作品),某个专题(如文艺复兴)或某个课题(如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什么到了近现代却落后了),进行深入透彻的充分学习和钻研,从而更加强调关照学生个性和兴趣,使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得到发展。这就要求大力加强选修课程教材和活动类课程的研究和建设。

第三部分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

精心整理

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次新课程改革顺应了当今时代精神的潮流以及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继承了以往推进素质教育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应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领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核心。

一、主动参与 主动参与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问题。根据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来源和学习过程的性质,把学习划分为\"接受—发现\"和\"机械—有意义\"两个维度,认为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依存的,并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观点:发现学习既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机械的;同样,接受学习既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机械的。也就是说,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是对学习活动进行划分的两个维度,这四种类型学习的不同组合可以产生以下几种亚学习类型——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机械的接受学习和机械的发现学习。 只要教师呈现的学习材料能够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任意性的联系,而不是形式的和人为的联系,并且学生具有内部学习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生的接受学习完全可以产生有意义的过程和结果。 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主要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类型;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主要有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两种状态。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四种基本类型:主动参与的接受学习,主动参与的发现学习,被动参与的接受学习和被动参与的发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判断学生学习方式好坏和优劣的标准并不在于是进行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而在于学生是否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否在积极独立地进行思考,是否在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如

精心整理

果学生没有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是在消极,被动地进行发现和探究,这种学习方式也不会有多大效果。

A.主动参与的接受学习B.主动参与的发现学习 C.被动参与的接受学习D.被动参与的发现学习

教师应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1.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 2.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3.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应该说,倡导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和热点,主要原因有:一是试图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二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显然比接受式学习更为合适。但是,这并意味着接受式学习就不重要了,相反,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其主要任务是掌握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离开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进一步说,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不仅使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这次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为什么要倡导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原因就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一个人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状态——相互对抗方式,相

精心整理

互独立方式和相互促进方式,或者称之为竞争型学习,个体型学习和合作型学习,这些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1.在竞争型学习中,个体的目标与同伴的目标之间具有对抗性和排斥性,一个人的成功是建立在他人失败的基础之上的,别人的成功意味着自己的失败,反之亦然。

2.在个体型学习方式中,个体目标与团体目标以及其他同伴的目标之间是彼此分离的,个体是否达到目标与其他同伴是否达到目标无关,个体注重的是自己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自身的进步幅度。 3.在合作型学习方式中,团体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个人目标,团体目标和其他同伴之间的目标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当所有成员达到目标时,个体自身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 小组合作学习中,在学习小组内部,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主要是一种合作关系,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之间主要是一种竞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如下。 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合作学习小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功能联合体,通常由4~5名在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点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的学生组成,尽可能地使小组的组成体现一个班级的缩影。由于在每个小组组内体现了合理差异,从而在全班各个小组之间组成了一个大体均衡,可资比较的小组联合体。组内异质保证了组内各个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和互补,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在同一起点和同一水平上展开公平,合理的竞争创造了条件。

精心整理

2.任务分割,结果整合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小组学习成绩的优劣与个人是否尽责密切相关——小组合作学习将小组的学习任务分解到个人,或者全班任务先分解到小组,小组再分解到个人的方法,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承担了小组任务中的特定部分,一个人完不成自己承担的任务,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成功,而且也会给整个小组或全班的任务完成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小组的学习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之间在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上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全体小组成员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一个人的成功并非真正的成功,只有在小组的其他成员也达到学习目标的情况下,自己才能达到目标。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单一的\"输—赢\"关系,在小组成员之间产生了\"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的\"荣辱与共\"的积极互赖关系。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在自己掌握了学习内容之后,就会积极地去帮助其他学生;而学习成绩较差的成员,由于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的作用,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以保证自己所在的小组不因个人的成绩不理想而失败,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3.分配角色,分享领导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一个学生往往都具有不同的个性品质——有的善于倾听,有的善于捕捉信息,有的善于澄清事实,有的善于分析问题,有的善于组织活动,有的善于缓解冲突,有的善于组外外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安排他们扮演适当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同时,在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课题研究之中,学生的角色可以轮流互换。这样,既保证了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

精心整理 调。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课桌椅的排列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理论认为,为了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必须改变传统的课桌椅排列方式,从空间结构上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体验成功 当代课堂教学必须积极创设条件,帮助学生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功和进步,改善他们的自我观念和自我效能感,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成功的学习体验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帮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在具有成功体验的基础来促进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呢? (一)树立\"人人经过努力都能取得成功\"的现代教学思想 (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1.同一问题,分类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应该适度,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是消极的,只有通过学生努力可以达到的期望和要求才是积极的。

(三)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实施鼓励性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选拔性评价,往往以考试和分数这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注重的是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激励功能和发展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关系,造成

精心整理

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失败者\"心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当代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从选拔性评价走向发展性评价,逐步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养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从\"一把尺子\"到\"多把尺子\",实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来全面,科学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使他们既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特长以及发展潜能和以后的努力方向。 2.实施鼓励性评价,充分发掘学生身上蕴藏的丰富的发展潜能 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对学生批评,否定得多而表扬,鼓励得少的弊端,当代课堂教学认为,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学生的自我观念,改变他们对自己的消极看法和失败体验,培养稳定健康的心理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为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创造条件,课堂教学评价应努力实现从否定性评价(以批评,惩罚为主)向鼓励性评价(以肯定,表扬为主)的根本转变。通过实施鼓励性评价,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蕴藏的丰富的发展潜能,帮助他们树立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成为一个好学生。

精心整理

所谓鼓励性评价,是一种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起点,以鼓励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性评价方式。

四、鼓励创新

(一)鼓励教师创新: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

1.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

2.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教师能否形成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关键因素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学习,探索和创新的结果。一般而言,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入格、立格、破格、无格之格。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呢? 第一,进行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刻的理论准备。 第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第三,扬长避短,发挥个人优势。 第四,学习,反思与创新相结合。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继承性\"\"守成性\"教育,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如下。 1.在教学观念上,往往持一种狭隘的创新观(认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是体现在教学活动的结果上,而不是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认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是少数精英才具备的能力,一般的学生则是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无缘的。因此,课堂教学主要是一个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现成的知识和结论的静态传递过程。

精心整理

2.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尊重,鼓励和保护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民主环境,个体的\"另类\"思维往往遭到歧视,致使学生盲目崇拜,服从权威,不敢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自己的\"独到见解\",学生和学生之间没有激烈的\"讨论\"与\"交锋\",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真诚,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更谈不上学生\"个性化\"选择的自由。

3.在教学活动的评价标准上,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核心,着重考查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的记忆和再现情况,注重答案的统一化和标准化,没有给学生的独特阐释和创造性理解留下必要的空间。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不只是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而应包括以下更多的内容和更丰富的内涵。 1.在学习兴趣上,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求知欲,表现出出众的意志品质,能够排除外界干扰而长期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 2.在学习动机上,对事物的变化机制有深究的渴望,喜欢寻找缺点并加以批判,力求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 3.在学习态度上,富有远大理想,耽于幻想,思考问题的范围和领域不为他人所左右。 4.在学习行为上,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喜欢出\"新点子\"和解难题,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喜欢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等。 (三)课堂教学是一个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自主发现和探究,独立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去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的观点与结论。在理想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一般有三种层次和水平:一是主动接受,二是自主发现,三是意义创造。

精心整理

1.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发现和自主探究

2.课堂教学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允许进行不同的\"解读\",倡导\"创读\"

课堂教学应该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1.延缓判断,不急于评论提出的看法孰优孰劣,更要严禁武断的否定。对产生的标新立异,思维闪光点要尽可能给以鼓励性评价。 2.允许学生从事试验,探究,对学生的偶然失误持宽容态度。 3.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 4.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和辩论,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使学生有心理安全感。 5.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容量,节奏和时段衔接,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独立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做到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需求,精心设计各种学习活动,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主动探索,独立思考,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激活他们的思维状态,打破学生对书本,权威,老师的迷信与盲从,鼓励他们向书本,教师和权威挑战,注重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不断地提升自己和超越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己,个人的主体性品质和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这种变革,实现自身角色

精心整理

和作用的根本转换——从知识的传授者到意义建构的促进者,从知识权威到创造性思维的启迪者,从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代言人\"到意义的\"对话者\",从领导者到\"平等者中的首席\",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意义创造的过程,\"在未来几十年中,发达国家的师生关系将会发生巨大变化。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自学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这样,教师的作用就不会混同于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他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第四部分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 一、我国课程评价实践中的问题及其认识根源 当前课程评价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评价主体单一,被评价者被排斥在评价活动之外,只能被动接受评价结果。第二:过于强调评价标准的统一性,造成被评价者墨守成规,千人一面,严重压抑人的创造性和个性。第三:评价内容单一,特别是只关注对学业成绩的评价,忽视对学生身心各方面发展的评价。第四:不顾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将所有学生放在同一评价尺度上相互比较,一方面造成对学生的误评价,另一方面又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学校主要是依据学科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以分数论英雄\",分数低的学生严重丧失自信心,无法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分数高的学生又容易被高分蒙蔽,看不到自己的薄弱之处,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第

精心整理

五:评价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忽略了思维过程,体验过程,感悟过程等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课程评价实践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从人的认识方面寻找根源,正是由于人们对一些重要问题认识不清或认识错误,才导致在实践上发生问题。

(一)将人与物等量齐观,把对人的评价完全等同于对物的评价。 (二)对学生发展的内涵认识片面。 (三)对知识性质的理解存在偏差。 (四)对评价功能的认识发生错位。 (五)对定量评价方法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二、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 新课程评价将在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第一:新课程评价强调要将日常课程评价与选拔性的考试评价区分开,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本体性功能,反对以评价的附加性功能取代本体性功能。 第二:新课程评价要求尊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提高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第三:新课程评价应该致力于对被评价者的理解而不是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评价应该成为一个充满人性关怀,充满同情与理解的过程。 第四:新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利于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

第五:新课程评价倡导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第六:新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而且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面成长。

第七:新课程评价要改变那种只顾结果不顾过程,只顾目的不顾手段的评价思

精心整理

路,积极倡导动态的,过程的评价,关注被评价者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方法和途径,关注被评价者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经历和体验,关注被评价者在获得结果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进步。

第八:新课程评价倡导采用情境化的,真实的评价方式,追求与教学相结合的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