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时期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3-05-28 来源:步旅网


新时期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为在新时期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在非公企业党建方面要立足实际,开拓创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效率组建,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现状

近年来,**区各级党组织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消除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有效性”为目标,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党在非公企业中的影响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扩大,全区非公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明显扩大,效益显著提升。目前,全区非公有制企业达到885家,其中员工30人以上的企业41 家,100人以上的企业 16家,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7家。共建立党组织75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67个,联合支部2个。已建立工会组织142个、共青团组织44个。有党员业主58名(兼任党组织书记19名),从业人员26780名,党员1057名,其中工人(营业员、服务员)25941人,工人党员993人。近三年来,在非公企业中发展党员14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86名;创建区级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15个,推荐上报市级党建示范点3个、省级党建示范点2个。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党建工作氛围基本形成,但党组织的工作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氛围日益浓厚,成立非公企业党工委、创建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构建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三级网络、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促成了符合建立党组织的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带动部分中小型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但由于党建工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其效果往往难以立竿见影,在体制转轨、竞争激烈、中小型非公企业存在的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由于自身的不规范,一些企业主存在党建工作好差无所谓、建不建党组织无关紧要、党的活动会影响生产经营等认识偏差。同时,受非公企业中重大问题决策权、人财物支配权等都集中于法人的治理结构影响,党组织开展工作容易受制于企业决策层,具体事务依赖于企业主的个人意愿,党组织的独立性和影响力受到限制。

(二)党建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但仍滞后于非公企业的迅猛发展。目前,仍有一定数量的非公有制企业因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人员少,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基本条件;同时,受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和企业用工的局限,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缺乏稳定性,“朝增暮减”,党组织难建立,即使建立了,也难以稳定。

(三)发展党员工作取得突破,但员工中党员的比例仍然较小。与新增非公企业从业人员相比,发展速度仍显滞后,党在中小型非公企业中的力量薄弱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非公企业职工流动性比较大,而发展党员时效性较长,程序较为繁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致使党员发展工作滞缓不前,影响了员工的入党积极性。

(四)党员先进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但党员教育管理仍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党组织活动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党员教育管理方法陈旧,组织工作难以到位;党员发展滞缓,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主要原因:一是大部分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是兼

职,党务工作是无偿的额外的工作,加之缺乏必要的激励保障机制,在开展党的工作上,或多或少会与业主产生分歧,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二是由于非公企业党员流动性比较大,不少“口袋”党员、“隐型”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受到较大限制。三是不少非股东的党员思想认识参差不齐,认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只能为“老板”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思想上不能摆正位置,行动上不愿“出头”。四是部分中小型非公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经过简单培训便可上岗,多数外来务工者普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大动机,追求思想进步的热情不高,党组织的教育引导收效甚微。这些问题虽然不是主流,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步伐,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在思想认识上提升高度,牢固树立“量上扩张 面上覆盖 点上突破 质上提高”的新理念

1、明确基本原则。一是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开展工作;二是要把加强党的建设与促进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要把关心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四是要讲求工作实效。在总体要求上,要以“有利于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有利于维护企业的正当利益,有利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原则;在活动方式上,要以“业余、小型、多样、务实”为原则;在工作效果上,要以“业主支持,党员拥护,员工欢迎”为原则。

2、科学制定标准。检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成效,一看党建工作氛围是否浓厚,业主是否支持;二看党员队伍是否发展壮大,党组织领导班子是否健全有力;三看党员教育管理是否明显加强,党内基本制度是否认真执行;四看党组织在企业中是否有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五看党的活动是否有效开展,党

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充分发挥;六看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否扎实有效,员工是否恪实职业道德;七看企业是否守法经营,党和国家的利益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维护。

3、创新工作理念。党建工作必须强化执政意识,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和“非公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党员队伍就发展到哪里,党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党组织组建必须强化阵地意识,坚持“哪种形式管用就采用哪种形式”和“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党员发展必须强化标准意识,即“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的原则;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必须强化需求意识,坚持按“企业需要、业主支持、员工欢迎、党员拥护”的原则开展党的工作。

4、理清组建思路。要确立以“支部建在规模企业上”为主导、“建、联、挂、靠”为重要组成部分、“大党建”为重要手段的党组织组建模式。要科学界定规模企业的衡量标准、摸清规模企业分布,着力做好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规模企业筛选、甄别工作,重点推进规模企业的党组织组建;以区域为单位,统筹抓好社区、工业园区或片区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领域;坚持“大党建”的工作方法,鼓励规模企业建立健全党群组织,中小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逐步组建党群组织。

5、理顺隶属关系。着力构建“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新型组织管理体系,对一些比较重要的、规模较大的非公有制企业,可根据情况,分几个层次,由上一级党组织管理,或辅之以归口管理和指定管理等。例如:单位管理,在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企业中单独组建党组织,管理本单位党员;社区管理,以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等为基本单位建立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实行统一管理;行业管理,在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对本行业的党组织和党员进行统一管理;挂靠管理,在劳动服务中心、

人才交流中心建立党组织,对部分有人事挂靠关系,暂时未能纳入其他管理渠道的流动党员实施挂靠管理。

6、巩固提高质量。通过开展示范点创建、规范化建设、“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标准化建设年”等活动,经常性的督促、检查、指导,采取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教育引导企业主、合理提高企业管理层党员比例、培训党组织负责人、健全活动阵地、提供活动经费等措施,确保组建一个、巩固一个、规范一个,全面巩固夯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

(二)、在组织领导上保持强度,切实坚持“完善机制 全面覆盖质量并重 扩大影响”的新举措

1、适应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律和特点,强化制度支撑。按照“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的要求,着眼长远,确保长效,建立组织部门牵头、以企业主管部门为主体、以街道社区为依托、以职能部门为补充的领导体系;落实党建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健全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分级负责制;健全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促使各有关单位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抓党建工作的合力;健全党建工作督查和通报制度,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难度较大等实际,进一步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建立宣传引导机制,以非公企业论坛、党务干部俱乐部、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等为载体,突出对企业主、党务干部、党员的宣传引导工作;完善党员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和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充分发挥挂钩联系领导和党建工作指导员的作用;落实经费保障机制,按照“财政下拨一点、党费全额返还、企业实报实销”的思路,多渠道筹措、落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经费。

2、以选派党建指导员工作为突破口,强化组织覆盖。按照“保证抓党建”的要求,超前谋划,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下大力气在非公企业中组建加强党的组织,发展壮大党员

队伍,拓展延伸党的工作;组织力量深入开展非公企业发展情况和党组织组建情况调查研究,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确立 “摸清企业底子、落实党的政策、争取业主支持、发挥党员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党工青妇联建”的工作思路;党建指导员要自觉当好“五员”:方针政策宣传员、党的活动指导员、组织发展联络员、排忧解难协调员、依法经营监督员,积极寻找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的最佳结合点,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3、着眼非公企业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同步提升,强化队伍建设。把握好党员发展“三个重点、一个试点”,即重点在员工50人以上的企业发展党员,重点在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骨干中发展党员,重点在优秀本地企业员工中发展党员;继续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试点工作。要针对非公有领域中从业人员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职业身份经常变动的实际,尽量简化程序。建议培养时间予以累计,不受就业单位、地点变更的影响。政审手续予以简化,着重审查发展对象的政治历史和现实表现,对于其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面貌、现在职业、政治表现等可不必进行审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形式要灵活,改集中培训为分散自学。学习期满后,党组织通过检查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和组织测试,检验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成效。支部大会讨论表决形式多样,可考虑采取召开在家党员会议与“圈阅”相结合的形式。

4、扩大党在非公企业党组织中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强化作用发挥。一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来拓展和深化党组织作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都必须自觉地围绕促进企业发展这一主题,使党的组织活动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统一起来,采取业余、小型、多样、务实的方式开展党的活动。二是围绕企业文化建设来拓展和深化党组织作用。必须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创新结合起来,重点抓好非公有制品牌企业的文化建设,为企业文化建设作出良好的示范,着力塑造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三是围绕维护各方权益来拓展和深化党组织作用。

要通过构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员工、党组织与企业的沟通平台,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员工三者的利益关系,公正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提升党组织的公信力。四是围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来拓展和深化党组织作用。要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开展“共产党员文明服务车”、“党员职工无次品”、“党员攻关小组” 、“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岗位能手”、“党员职工无事故”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去,做到目标同向、互促共赢。

(三)、在工作落实上加大力度,努力实现“发展提速机制优化 服务协调 企业稳定”的新跨越

1、夯实基础,抓好“四支队伍”建设。一是抓好党员队伍。要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激励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生产经营的行家里手,成为职工心目中的榜样,成为企业主可以依赖信任的职工。二是抓好党组织书记队伍。要把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来抓,选配推荐懂经营、善管理、会党务,受党员和职工拥护,善于与业主合作共事的党员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并赋予其与职务相适应的责任和权利。三是抓好企业主队伍。积极开展“三结合教育”活动,教育引导企业主把自身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四是抓好职工队伍。充分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引导职工积极投身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2、准确定位,发挥好党组织“四方面”作用。一是推动促进、参与参谋作用。对关系国家、企业、职工利益问题和关系企业发展方向问题以及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党组织要积极提合理化建议,帮助企业形成正确决策。二是自律自强、示范带头作用。鼓励和组织广大党员在本职岗位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团结凝

聚、协调维权作用。党组织要密切联系广大员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内在发展动力,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党组织要引导企业主与员工建立新型的关系,尊重员工的劳动创造,正确处理劳资矛盾,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四是宣传引导、监督协调作用。引导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3、抢抓机遇,努力实现非公经济领域“四个新突破”。一是要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创新党建工作理念、管理模式、活动载体及活动方式,全面提升企业党建工作水平,确保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加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要在为非公企业协调服务上实现新突破。要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信息服务和协调服务,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三是要在促进非公企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要努力帮助企业创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为企业生产经营、内部管理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帮助企业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运行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四是要在维护企业稳定上实现新突破。要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不断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机制,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加剧的形势下,要确保党的组织生活不断,党员组织关系不漏,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停,党员模范作用不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