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呐喊》自序、《诗四首》北京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呐喊》自序、《诗四首》
二、本周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呐喊》自序达到两个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择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以及夹叙夹议的写法。
2、了解鲁迅写作《呐喊》的缘由,学习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通过讲解《诗四首》达到两个教学目标
1、分析《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的人物形象,学习寓言夸张幽默的语言。 2、理解《赠邬其山》、《无题》、《题三义塔》三首诗的深刻含义。
三、课文知识分析
《呐喊》自序
我们学过或将来要学的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故乡》、《一件小事》、《药》、《社戏》、《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除《祝福》(收集在《彷徨》)外,都收集在《呐喊》里,《呐喊》一共收集鲁迅小说14 篇。《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另外,还有两部小说集《彷徨》和《故事新编》。
写作《呐喊》这一时期,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高峰,经历了对中国长期深刻观察和思考的鲁迅,怀着强烈的反对旧文化、反对旧道德的激情,积极地投入到了这一划时代的伟大运动中,创作了杂文、诗歌、小说等许多辉煌的新文学作品,尤其是他的短篇白话小说,“多取材于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以其震撼人心的光辉思想和高超精湛的艺术技巧,充分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并使作者赢得了不朽的世界声誉。1922年12月3日,《呐喊》集结成书前,作者写了这篇《自序》。它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鲁迅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
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鲁迅在这篇序言中,通过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的经历、自己的思想发展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呐喊》的主题,也反映了作者的观点。
在艺术上,《〈呐喊〉自序》别开生面,独具一格,不同于一般书序的写法。娓娓而谈,侃侃有议,在夹叙夹议中述说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的社会观点和文学观点,成为一篇杰出的散文。
“自序”指作者为自己的著作所写的序文。 1、课文简析:
第一部分(1─10自然段)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历程。 第一层(1自然段)总括全文,点明创作《呐喊》的缘由。 创作《呐喊》的缘由是青年时代的许多“梦”。“梦”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即全文的“文眼”。是指鲁迅在青年时代对革命思想的追求,对社会前进道路的探求,对光明富强的中国的憧憬,而这些都像梦幻一样未能实现。回首往事,固然可因未荒废时光,内心无愧而“欢欣”,却也难免因无人理解而“寂寞”。但是,不管怎样,那救国救民的愿望在作者心中萦绕,
用心 爱心 专心
那“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壮志使作者心潮难平。当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号角吹响的时候,那长期埋藏在心底的理想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就成为投入新的战斗的动力,并凝结成为革命的文艺作品,这就是《呐喊》的缘由。
第二层(2─10自然段)回顾过去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迁,着重叙述弃医从文的经过,具体说明“梦”的产生和破灭的过程。
根据地点的变换,来整理作者的生活经历,从中看出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选用典型事例)
(一)绍兴父亲患病:反映作者饱尝世态炎凉,痛恨黑暗的社会,埋下后来学医的种子。(选用典型事例)
(二)南京求学:反映了作者学习西方科学,接受进化论启蒙,促成他选择学医,以医学治疗国民身体疾病,促进维新的思想。( 选用《全体新论》《化学卫生论》等课程)
(三)仙台学医:表现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认识到第一要著是要改变国民的精神,决心用文艺作武器唤起民众。(突出一次时事画片放映情景)
(四)东京治文:表现作者善于解剖自己,克服知识分子单凭热情只信自己轻视民众的思想,认识到救国救民的大业,需要团结很多的人。(选用《新生》杂志流产一事)
在这一部分中,先写父亲患病一事,再写上南京求学,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接受进化论思想的启蒙,促成他抉择学医,并由此而形成了一个美好的“梦”:平时治病救人,战时从军报国,一面又能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表现出他青年时代救国救民的热情。仙台学医只选了一个最集中、最强烈的镜头──一次时事画片放映情景,它是作者回忆中最不能忘却的一件事,正是这件事给了作者以强烈的刺激,形成了他对“国民性”弱点的认识,促使他弃医从文──第一个“梦”破灭了,第二个“梦”产生了。
弃医从文这一行动,标志着鲁迅思想发展的重大进步,说明他早期的爱国主义思想已经提高到更加自觉的阶段,他已经把人民群众的觉悟与祖国的前途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决心着手做提高人民群众觉悟的工作。按照鲁迅当时的认识,认为文艺对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的作用最大,于是他开始提倡新文艺运动。然而,那时社会上像鲁迅这样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还是少数,在一般知识分子中,如鲁迅那样决心从事新文艺运动的更是寥若晨星。因此,周围的空气是冷淡的,他得不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志,热烈的愿望得不到人们积极的响应。但他还是克服重重困难,筹办《新生》杂志,杂志的命名正表明鲁迅催促“新的生命”的诞生的希望。结果,《新生》杂志流产了,他的美好的“梦”又一次遭到破灭,使鲁迅感到寂寞痛苦。然而他并不怨天尤人。痛苦的经验,促使他严格地解剖自己,认识到“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救国救民的大业,要团结很多人,决不是一个人振臂一呼所能成功的,因此克服了知识分子单凭热情的弱点。
第二部分(从“S会馆里有三间屋”到结尾):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和他为革命而创作的文艺观、创作态度。
作者为什么具体叙述他当时那种寂寞悲哀的心情?
因为他当时的心情,与后来《呐喊》的创作密切相关。后来《呐喊》所反映的许多重大问题:旧社会的积弊、国民性的弱点、辛亥革命的教训等,几乎都在这种“寂寞和悲哀”的沉默之中进行了思考和探索。这是好“梦”破灭与勇猛战斗之间的过渡,是爆发前蓄积力量的沉默,正是《呐喊》创作的重要酝酿准备。着重记叙当时的心情,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把握《呐喊》产生的过程。 2、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在“绍兴县馆”(1912—1919)
1912年鲁迅抵京移入绍兴县馆。鲁迅最初住在绍兴县馆的藤花馆。藤花馆的居住环境十分恶劣:床板缝里臭虫成群,邻居半夜经常喧哗,有时甚至聚众赌博,吵得鲁迅彻夜不眠。
用心 爱心 专心
往往在遭到鲁迅的痛斥之后,他们才不得不稍加收敛。
1916为了“避喧”,鲁迅移入绍兴县馆西边一个院落里的补树书屋。补树书屋是一排朝东的正房,北边还有一棵大槐树。相传在槐树上曾经缢死过一个阔人的姨太太。鲁迅住在这里,可以说是与鬼神为邻了。补树书屋虽然寂寞冷清,但比藤花馆安静多了,鲁迅在这里可以潜心工作。
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陈设十分简陋:靠北窗下是一张床,旁边是一张书桌,一把藤椅,书架和方桌上堆满了书籍和金石拓本。鲁迅习惯于在夜晚工作,至深夜一两点钟才睡。夏夜,蚊子多,鲁迅有时也在槐树下纳凉。他摇着蒲扇,一边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一边思索着中国的前途和出路。从树上吐丝挂下来的槐蚕(俗称吊死鬼),每每冰冷地落在他的头颈上。在补树书屋期间,钱玄同来过一百多次,有时一月来访达七次之多。钱玄同来时喜欢靠在藤躺椅上跟鲁迅交谈,兴致高时能谈上五六个小时。那时钱玄同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常常催促鲁迅为《新青年》撰稿。 3、《〈呐喊〉自序》鉴赏 《〈呐喊〉自序》是鲁迅作品中一篇十分重要的作品。我们要理解鲁迅忧愤深广的思想和简括鲜明的艺术风格,都应该从这篇序文入手。
这篇序文,勾勒出了作者前期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对游荡在当时背景中的自我灵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因之,在艺术表现上,作者突出了在表达自我感受过程中素朴、简括而又丰富、深厚的艺术个性。
述说过去的事情,容易失之流散。而在这篇序文里,自己的故事、遭遇,被作者紧紧抓住。“医病”这一问题,成了作者用于表述过去的一个基本线索。首先是为父亲买药医病,结果,“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接着是上日本的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决心“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但作者看到的是“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的一群中国看客。作者从这群看客的身上,看到的不再是身体的疾病,而是精神上的病症。作者由关注身体的病痛到关注精神的病痛,展示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进程。同时,从艺术表现上,作者思想的这种转化,又仅仅是通过对并不曾为他人所注重的几则小事的表述来实现的,这显示出作者准确、精到的把握能力。
鲁迅显然意识到,要救治精神上的病痛,是多么的不易。他所走入的必将是一条寂寞孤单的路途。在序文里,作者不回避自己曾有的犹疑和孤寂,体现出了坦荡率直的艺术品格。而作为一篇序文,作品又恰当地提示了他所以要作小说的缘由:“铁屋子”作为作者对传统中国社会的象征,它既显现了鲁迅深居其中的寂寞孤苦,同时也昭示了作者要领着国人从精神上走出它的决心。于是,“呐喊”就成为作者从深寂孤苦中所喷射出的一腔激情孤愤。
通看这篇序文,我们体会到,作者的用笔素朴、简括,不事铺排。这种笔触,与他深沉冷峻的思想桴鼓相应;同时作者的素朴、简括,并不意味着作者思路的单调、狭促。我们还看到,作者在描述生活琐事的同时,总是把他的笔触,抵向我们的心灵和精神。至今,这篇序文仍以它简括深思的艺术个性和触目惊心的思想,给人们以强大的感召力。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1、关于《野草》 通读《野草》,里面有一个支配全书的主题,其中有三个影响比较大,第一就是韧性战斗的哲学,第二就是反抗绝望的哲学,第三就是向麻木复仇的哲学。这些人生生命体验的哲学,构成了鲁迅在《野草》中孤军奋战的一个启蒙思想家那种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因此有人说,你想走近鲁迅的深层世界吗?那么不一定看别的东西,比起看小说,看杂文来,多读几遍《野草》,你就更能了解鲁迅精神世界中最深的东西。《野草》是看鲁迅的一个窗口。
奴才卑劣谄媚,聪明人世故虚伪,傻子勇敢智慧,三个人物形象迥然不同。作者通过对
用心 爱心 专心
这些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中某些人的态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写作特点
(一)作品结构清晰,文字洗练。
文章以奴才的活动为线索,将两件相对独立的事情自然地组合在一起,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无需导引,没有铺垫,开篇便进入正文,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奴才的谄媚、聪明人的圆滑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以后,便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奴才依旧会不断的诉苦,依旧会不断地找机会表现自己的忠诚,而聪明人也会„„言已尽而意无穷。
(二)采用象征手法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这篇散文采用象征手法,用形象和比喻,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在用比喻中,鲁迅很注意类型性,这就是他所说的“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伪自由书•前记》)文中的“聪明人”、“傻子”和“奴才”就代表了对待旧社会抱不同态度的三种人,概括性很强。本文语言生动形象。通篇采用对话体,人物语言富有个性。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思想。如“傻子”为“奴才”打窗时,奴才大惊地说:“先生!你干什么?”“这不行!主人要骂的!”“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寥寥数语,将“奴才”的一副“奴才相”用其卑劣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3、主旨
聪明人象征着封建统治阶级的维护者,他表面上同情奴才的遭遇,其实是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麻醉。傻子则象征着封建统治的坚决反抗者。奴才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受害者,他象征着那些愚昧无知、不知反抗的病态社会中的人们,如阿Q等。
鲁迅在《野草》的《题辞》中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恨我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这“地面”就是产生野草的社会。《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就写出了对这社会的几种人的不同态度。作者批判了维护旧社会的“聪明人”,讽喻了对这社会不满而实际又在维护这社会的“奴才”,歌颂了和旧社会作坚决斗争,要毁坏这旧社会的“傻子”。本文短小精悍,明白晓畅,寓意深刻,是《野草》中的一篇佳作。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一月四日《语丝》周刊第六十期。
《赠邬其山》、《无题》、《题三义塔》
赠邬其山 (1931年)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 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
许广平说,在当面听到内山完造对“中国的军阀政客们”的看法的第二天,鲁迅就把它写成诗。现在从《鲁迅诗稿》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条幅上写有“辛未初春书请邬其山仁兄教正”的字样。此诗的内容表达了一个正直的日本人——内山完造 (后来成为日中友协副会长)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看法,因此这首诗对人们了解中国当时的社会历史,认识当时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很有参考价值。
附内山完造介绍
内山完造(1885年—1959年),日本岗山人,内山书店老板,鲁迅先生的挚友,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自起汉名邬其山。
1927年10月,鲁迅入住虹口,住在施高塔路(今山阴路)的大陆新村,此后与内山完造相识。从此,两人友谊甚深,过从甚密,鲁迅与内山书店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从1927年10月他首次去内山书店购书到1936年逝世止,他去内山书店五百次以上,购书达千册之多。内山书店不仅是鲁迅购书场所,也是鲁迅著作代理发行店,还是鲁迅躲避国民党反动派通缉
用心 爱心 专心
的秘密住所,以及鲁迅接待秘密客人的地方,甚至成为了地下组织的联络站,方志敏的狱中文稿、北平与东北地下党等转给鲁迅的信等都由内山书店转交。鲁迅逝世后,内山完造任治丧委员会委员,还发起募集“鲁迅文学奖”。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当局以敌国侨民为由,强令内山完造归国。内山完造回国,四川北路的内山书店作为敌产被没收,改作他用。至此,内山书店停业。
回到东京,内山完造致力于中日友好活动。1950年参加创建日中友好协会。1952年声明反对日本政府与台湾当局相互承认。1954年参加接待新中国第一个访日代表团。1959年,内山以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身份来华访问,因脑溢血病逝于北京。依其生前意愿,葬于上海万国公墓(今宋庆龄陵园)。
无题
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围是堆着的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正是春天时节,当时的中国社会是一片黑暗,“夜正长”。五位青年作家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此案牵及作者,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免于不必要的流血,作者就在“这一夜”,“烧掉了朋友们的旧信札”,“和女人抱着孩子走在一家客栈里”。这正表述了诗的首联内容。
对于作者的避难,“即听得外面纷纷”传说作者“被捕,或是被杀了”,使作者的母亲甚为焦虑,“在北京急得生病了”。这表述了诗的颔联内容。
“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三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身上中了十弹”。这很好地反映了诗的颈联的内容。
“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这正表明了诗的尾联的意思。
左联集合的是进步的文学青年,也可以说是反叛的青年知识分子。美国社会学家科塞在其关于知识分子的名著《理念人》中论述过这类知识分子,说:“大体上说,反叛就像个受苦受难的请愿团。这些反叛者倾向于聚在一起,以便得到相互支持与增援,志同道合的反叛者的伙伴关系,支撑着从事斗争的疏离的知识分子。这就是激进的政治宗派为那些摒弃他们时代主流观点的知识分子提供道德和感情支持的重要性„„政治宗派经常表现出相当古怪的特征,但这是不足为奇的。与周围社会的隔绝和疏离的痛苦、孤独感,即使因同伴关系而有所缓解,也经常是十分强烈的,这会导致一种——在这个世界安分守己的居民看来——近乎病态的生活和思想作风。这类宗派的成员之间的密切关系、高度的使命感,和为世界驱除邪恶的秘密教义的高尚意识,也时时强有力地激发着创造性的想像力。”左联可能增强了鲁迅的集体抵抗的意识,但是,他与集体的关系并不密切,仍然一如既往地作着他的“散兵战”。然而,左联盟员柔石等人的被杀害,把他推向极度的悲愤之中。
题三义塔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先生此诗作于1933年。
用心 爱心 专心
事情的原委是:在日军侵华时期,日本生物学家西村真琴博士为了救援战争中的受伤者,于1932年2月作为“服务团长”到中国。在上海郊外的三义里战乱的废墟里,发现了因饥饿而飞不动的鸽子,便带回日本,取名“三义”,精心喂养。为了表达两国人民的友善,他“期待生下小鸽子后,作为日中友好象征送回上海”。可惜这只带回日本的鸽子后来遭遇黄鼠狼的袭击死亡,博士及周围人在悲痛之余决定将其立冢掩埋。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景仰,西村博士修书一封细说原委,并将自己画的鸽子一并寄给在上海的鲁迅,表达了日中两国友好的愿望。鲁迅先生于是写成上述著名诗篇。据1933年6月21日的《鲁迅日记》:“西村(真琴)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原题注说“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之。”
诗中所表达的是鲁迅先生对中日友好的殷切盼望,然而,就在他去世的第二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全面侵华,神州大地满目疮痍,万千生灵惨遭涂炭。时值60年后的今天,抗战胜利纪念日,重读先生的诗作,不禁唏嘘。纵观历史,中日关系屡经波折,可谓劫波度尽,但一衣带水的地缘关系,又是两国绕不过去的鸿沟。近年来纷争迭起,从输油管道、教科书、靖国神社到东海油田,似乎可以预见的未来又被蒙上了一层阴影。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先生的意愿,不知在何时才能实现。
四、帮你总结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鲁迅:《答客诮》,1931年)
这首诗针对着鲁迅的为父之道,说出来的也还是那句老话:我偏要溺爱自家的孩子!此间值得注意的,首先还在于该诗的标题,它不仅说明当年确曾有人对此看不惯,也说明作者当年确曾因此而感到了压力。老来得子,原本就更觉珍贵,也难免有些流于溺爱,偏生这孩子的出身,又恐难为世俗所容,更疑心有人戳脊梁骨„„不过,这类心结只怕都是次要的,更加深层的刺激还在于:正像“怜子如何不丈夫”这一句所暗示的,其实日常语境中的周豫才、周树人等等,和公众形象中的迅行、鲁迅等等,有时完全可能是判然两个人的。唯其如此,才会有人指着作者精心打造的面具质问:像你这样的豪杰丈夫,竟也如此情长气短么?就算别人没有这样的疑虑,鲁迅本人也未必不会感到惶惑吧?
一方面,他无疑已从媒体中大大受益,就连自己的后期写作方式,包括下笔的对象、风格和文类,都已受到报纸花边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一旦媒体炒作到自己头上,他还不能像现在的公众人物那样,坦然地面对它那追求和制作卖点的规则,甚至欢迎一切能够吸引眼球的飞短流长。
五、高考链接
1、课文中的“傻子”“傻”在什么地方?与我们理解中的“傻子”有什么不同?课文中的“聪明人”“聪明”在什么地方?与我们理解中的“聪明人”有什么不同?
答案:课文中的“傻子”“傻”在他不圆滑、不虚伪,不看权势的脸色行事等,是一个敢说敢干的人。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傻子”是指那些头脑糊涂、不明事理的人。课文中的“聪明人”“聪明”在他圆滑世故,会逢场作戏,更会取悦于权势。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聪明人”是指那些智力发达、有智慧的人。
2、课文中的“奴才”可悲在什么地方?他该怎样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 答案:奴才的可悲之处在于他总是感觉自己处境很不好,感觉主子对自己很不公平,却又极力谄媚、一心巴结主子、陷害帮助他的人,如果他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就永远也改
用心 爱心 专心
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3、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课文中的那种“傻子”和“聪明人”?你怎样看待他们?
答案:我们欣赏课文中“傻子”的人生态度,鄙弃“聪明人”的圆滑、世故等。
六、课外拓展
自嘲(1932年)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日记》1932年10月12日:“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略)。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添成一律以请之。”按,10月5日郁达夫在聚丰园宴请兄郁华,请鲁迅作陪。诗中“破”作“旧”,“漏”作“破”。后来鲁迅为日本杉本勇乘题此诗于扇面,“对”作“看”。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自嘲》诗里的名句。长期以来权威性的解释是:“孺子”指人民,“千夫”指敌人。我认为诗中的“千夫”,是指当年为数甚伙的和鲁迅对立的人,不能说都是敌人,但也不好说都不是敌人。鲁迅“横眉冷对”的主要就是这些人们的无理指责、指摘和指斥。而被“千夫所指”的人,我认为鲁迅原意恰是说他自己。
首先,一个重要的话题应该是关于海婴。老朋友们偶一餐叙,见面寒暄,彼此问及各家子女情况,是最正常的事。郁达夫这次请客,许广平去了没有呢?王映霞有一篇回忆文章说是去了,她是当事人,所说应可信。但我认为许广平未去。理由有二:一是鲁迅外出活动,凡有许广平在,日记必记,此次则无;二是这天的日记记了上午和许广平一起带海婴去医院看病的事。那么许广平母子没有出席郁达夫的晚宴,应在情理之中。这样一来,鲁迅爱子海婴的病情和近况自然会成为大家关注的中心。
这样一来,不但“达夫请饭”有了着落,“闲人打油”也有了着落。“闲人”之“闲”即《三闲集》之“闲”,亦即“闲暇”、“有闲”之“闲”也。则鲁迅以“闲人”自谓,肯定也是“尚以射仿吾也”的吧。饭局三个月后,一九三三年一月十日鲁迅寄郁达夫自写诗二幅,其一为《答客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又九天后一月十九日,鲁迅收到郁达夫自写诗二幅,其为:“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群盲竭尽蚍蜉力,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二诗一和海婴有关,一和《三闲集》有关,也许都可看作饭局话题的余波荡漾了。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1、下列划线字词音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煨(wēi)用微火慢慢地煮 敷衍(fū yǎn)应付,勉强维持。 B. 窠(cháo)鸟兽昆虫的窝。 混帐 现也写作“混账”。
C. 困顿:(1)劳累得不能支持。(2)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愤懑: 气愤;抑郁不平。
D. 曲笔: 这里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一种写法。不名一钱: 没有一文钱。名: 占有。
*2、分析下面句与句之间的复句关系
(一)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时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
用心 爱心 专心
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二)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经验使我反省,看见了自己: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3、阅读《小议毛泽东对鲁迅诗句的理解》一篇文章,对划横线的句子发表自己的看法。 进一步说,即使在鲁迅为数不多的打油诗中,正如前文分析过的,《自嘲》一诗仍因“拼凑”的痕迹太重,而留下了特别的形式缺陷。在它的总共八行句子中,其余六句都是信口编出的,尽管平白寡淡,总还保有了语感的连贯;这就更把早已定型的“横眉”“俯首”一联晾了出来,使之显得突兀、生硬和不自然。在此意义上,不管这两句嵌到其他上下文中,会显得何等工稳、对仗和渊博,但仅就一首打油诗的应有格调而论,它们都更像是某种败笔。而由此说来,责任或许就并非都在毛泽东了——这首诗的前几句,都在叹息自家命穷运蹇,一副无可奈何的腔调,不料到了生硬插入的第三联,却横眉怒目地盯紧了外边,也难免就把阅读的注意力引向了外边。更其始料未及的是,正是这种风格上的不协调,才闪出了任由别人率性发挥的裂缝,而又正是这种任性的发挥,才使得这首小诗阴差阳错地成为自己最传世的名篇。鲁迅地下有知,怕亦只能哭笑不得了。
可话又得说回来。虽然谈不上什么艺术成就,但鲁迅的这首诗,尤其是他的那两句诗,仍然有助于去生动地还原一个执拗孤傲的个性。骨子里,这两句诗的弦外之音,无非是一个“索性„„偏不„„”的句式罢了——我居然已经犯下众怒了吗?那么我索性硬着头皮被你们骂死,偏不跟你们达成和解!我居然算是溺爱孩子的吗?那么我索性俯首下心地任他跨骑,偏不听从你们的劝诫!对于这种登峰造极的我行我素,仅仅套用所谓“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来解释,怕是远远不够的。生性孤僻的人古已有之,落落寡合的人古亦有之。(一)然而,在“道不孤,德有邻”的传统伦理范导下,无论一个人怎样的难相处和不合群,他也不会反以夸耀这种个性为荣,反以放纵这个秉性为高。所以,只有在西风裹来的现代性浪潮中,这种个性才会因其先对所属社会做出了总体的黑暗判决,连带着也把自身转变成刀枪不入的黑洞。就此而论,尽管从表面上看,是鲁迅站在外部文明的基点上,向着整个国民性及其背后的传统文化扔出了投枪,但从深层体会,倒是那个已被割裂的文化传统转而报复了鲁迅,使他原本就倔强孤傲的个性,愈发深陷于“社会化不足”的自闭状态,无法基于人际这一向度而超越出自身。
更有意思的是,行文至此应能想到,其实鲁迅的这首打油诗,本身并没有多少妙处,倒是毛泽东对它的创造性借用,显得相当精彩。尽管他对“横眉”“俯首”一联的辩证发挥,肯定属于诚心诚意的误读,但这却给了这位大政治家一个机会,把他对于革命分子的爱憎要求,响亮地和富于文采地表达了出来。毫不夸张地讲,把一首原本不阴不阳的打油诗,改造成铿锵有力的革命口号,这真可以被看作解释学原理的经典案例了。正因为如此,鲁迅的这两句诗——尽管夹带着其被大大曲解的释义——才会这样地深入人心,甚至教化过一个当时远在异国的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此外,行文至此还应能想到,经由毛泽东的创造性解释,鲁迅的这两句诗,与其是像俗常理解的那样,充分反映了鲁迅性格的两个侧面,毋宁是于无意之间,展示了毛泽东本人主观世界的两个侧面。(二)一方面,作为个体的他,出于对另一个个性的同情理解,表现得那样喜爱和尊重个性;另一方面,作为组织首领的他,出于对政治部落的维护,又表现得那样反感和抵制个性。我们基于这种《矛盾论》的法则,来反观中国革命中的许多对立的事实,大概比仅仅归咎为“伪善”或“钓鱼”,要更有解释力和说服力罢?
但无论如何仍需记住,误读终归还是误读。鲁迅这首皮里阳秋的自嘲诗,既已摆出了愤世嫉俗的姿态,那么说到底,作者虽在明文中嘲笑自己,暗地里却肯定是在讽刺别人——(三)他要讽刺这个由乌合之众组成的世俗社会,竟然容不下一个率真的性情。然而,假如依从毛
用心 爱心 专心
泽东的断章取义,鲁迅在这里就只能弄巧成拙了。假如他所谓的“俯首甘为孺子牛”,本意上并非针对自家的子嗣,而是针对着“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那么诗中煞有介事的引经据典,岂不是闹了天大的笑话么?岂不是把天下苍生都说成自己的儿子么?再说,假如他所谓的“俯首甘为孺子牛”,本意上是要表达某种热诚,他又为什么要冠以《自嘲》的题目,以不甘和无奈的情绪对之解构呢?这岂不是大煞风景和大不敬么?
很难确切搞清,毛泽东对鲁迅的不离不弃的文字缘究竟是何时发端的。比较合理的推断是,那应当是一个对他本人而言相对内外交困、心情比较灰暗的时期,比如在他写下“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类诗句的前后。当时的毛泽东,尚没有“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的自我扩张,也没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志得意满,倒有几分“英雄末路”的失意,因而心情上较易与平凡人亲近,于是也较易与鲁迅的苦闷与彷徨相通。说得更具体些,在那样一个时期,外部的世界还没有被高涨的主体精神所充溢所覆盖,相反倒往往要作为悲壮心境的外在背景,映衬着一个虽雄才大略却前途未卜的、正苦斗于希望与绝望之间的孤寂个性。
虽然很快就斗转星移了,但毛泽东对鲁迅的态度却表明,他仍在忠实于他自己的第一阅读印象。即使后来到了他强令鲁迅后学尽废武功的时候,他对于鲁迅本人的热情也仍然并非言不由衷的。或许可以这么说,在最开始,这是一个孤高个性跟另一个孤高个性之间的共鸣,而到了后来,这则转变成为惟一可以扩张的个性跟惟一得以留存的个性之间的唱和。
然而检讨起来,在毛泽东向鲁迅表达热情的时候,以及在他以鲁迅为由头来表达文学见解的时候,毕竟存在着一个极易造成被动的缺失——那就是当这位政治家闯入文学领地之后,却发现自己缺乏必要的美学批评话语。于是,他就只有利用自己最为擅长的政治话语,把真正成就了一位文学家的感性的深刻(此乃鲁迅之所长),误判成为他在社会历史方面的理性的深刻(此恰鲁迅之所短),从而给文坛带来了号令上的混乱。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对比一下马克思当年是如何表达自己对于莎士比亚的阅读感受的,或者列宁当年是怎样表达自己对于托尔斯泰的阅读感受的,就应当公允地承认,那些论说毕竟照顾到了更多的艺术独创性和历史复杂性,因而也就相对避免了不必要的操作困难。
美学话语在毛泽东那里的缺失,造成了从鲁迅评价问题到判定“利用小说反党”的一系列困扰。但此处仍然只处理本文追索的论题,即“鲁迅的《自嘲》诗与毛泽东的解读”之间的关系。坦率地说,不管毛泽东那样做有多少可被同情的理由,当听到竟有那么多人在违背着鲁迅的本意,把自己说成是别人的(包括全体人民的)“孺子牛”时,还是很难不感到别扭和可笑,因为这从其语义的正解而言,无异于在说“我是你的(或你们的)爸爸”!进一步说,毕竟就马克思的原意而言,本来是再不会有谁应当比共产党人更反对当什么“孺子牛”的了,除非又是哪个贪官因为纵容子女而锒铛入狱,令人联想起齐景公当年被儿子拉得满嘴喷血的笑料。
写到这里,再回想南大那尊名实不符的雕塑,感到诧异的就不再是命名者杨振宁,而是原作者熊秉明了——他居然就能同意这样一种冠名和诠释!这足以证明,当人们把图像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时,或者当人们把文学语言转换成政治语言时,总是在发生着这般不可思议的误读,而且每一次的误读,也都有可能落满浓重的历史烟尘。职是之故,就难怪会有如此之多的错上加错,沉积在意识的地平线以下,沉积在心理结构的底层,被人们当作天经地义脱口道出。我们真可能做点儿什么来改变这种积重难返的状况么?事实上,早在动笔之前,我就已经不无悲哀地意识到,无论自己论证得有理没理,都难以消解早已渗进现代汉语深处的误解。我相信,毛泽东那番别出心裁的解释,不管有没有学术上的根据,都仍会作为“孺子牛”一词的义项之一,甚至作为它最为主要的义项,长期地留存于口头上和心念中。政治对于文学乃至对于文字的笼罩性影响,由此也就可以略见一斑了。
但我终究还是进行了上面的写作。在我看来,别的误读或许都可以随俗,唯独在“孺子
用心 爱心 专心
牛”的语义问题上,却必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与其说是为了清算区区一个词语,毋宁说是想借助这个个案,来凸现理解文学事实的难度,以及造成这种困难的缘由。仍以鲁迅的《自嘲》这首诗、特别是“横眉”“俯首”这一联所披露的事实为例。本来,若不是毛泽东已然把鲁迅诠释成“全面”的,而这种判断长期以来又是不容商榷的,那么,就算最热衷鲁迅的读者也会承认,这位文学家的性格是偏执和狭隘的。关键在于,从文学研究的立场出发,对于这样一位已故的文学家来说,即使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也既不可能造成任何伤害,更谈不上什么故意贬低。相反,考虑到从尼采到梵高到叶芝的广泛例证,就算一位精神创造者被施以最透彻的心理分析,其文化建树也决不会因此而受到还原式的抹平。而由此真正受益的,则无疑是文学研究本身了——它可以借机察知更多的奥妙与规律,包括在个性缺陷与文学创造之间的微妙关联。
同样,再以“横眉”“俯首”这两句诗所披露的事实为例。本来,若不是毛泽东已然把鲁迅诠释成“火热”的,那么,这位文学家天性中的冷僻与多疑,根本就算不得什么秘密。但要害在于,这种在沟通与社交方面的障碍,原本只是他个人以及身边人的烦恼,只要不是附着于和借助于政治权力,弄得非要强以鲁迅的是非为是非,那就绝不会造成整个文坛的灾难。由此也就必须想到:㈣一方面,类似于鲁迅的那种极端个性,哪怕再显得褊狭和疑忌,也理应受到社会的宽容。既然创造性的工作原本就需要创造性的个性,那么,别说少数几位特立独行的人物了,就算独往独来之辈比比皆是,也只会为追求丰富性的文坛大大增容。可另一方面,我们却又万不可忘记,鲁迅式的性格当然是应被宽容的,但那种性格本身却又是决不宽容的,正如他本人临死前丢下的那句名言——“一个都不饶恕!”所以,㈤真要是有那么一天,政治的外力再次君临文坛,把这种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聊备一格推许为居于主流,它就有可能把周遭的一切全都黑暗化,从而为社会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
不待言,本文只是分析了鲁迅的一个用语,而不是鲁迅的全部。毋宁说,这是希望以分析一个用语的困难,来反映全面理解鲁迅的难度。㈥而究竟何时能拂去鲁迅身上的大量政治附着物,眼下根本无法设想具体的时间表。能够想象的只是,非得到了他既不因政治而高、也不因政治而低的时候,这位文学家才算是向我们露出了真相。
用心 爱心 专心
试题答案
1、B 2、(一)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 | 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时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所以有时候仍不 (转折) (因果)
免呐喊几声,||| 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并列) (并列)
(二)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 却也并不愤懑,| 因为经验使我反 (转折) (因果) 省,|| 看见了自己: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因果) 3、(一)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深刻的思想革命。对传统的旧文化猛烈地冲击,可以说五四运动造就了鲁迅先生。
(二)毛泽东有个人领袖的魅力,如果依此压制千千万万志士仁人的才华与智慧便是灾难。
(三)鲁迅先生的率真与执著是他文学天才形成的基础。 (四)我们要做天才下的一片泥土。
(五)文学天才是属于未来的,当然与政治不能划等号。
(六)文学天才死后不会寂寞,鲁迅先生还要被我们提起,还要被我们研究。无论是他的人品,他的个性还是他的文风,因为文学是人生存的精神食粮。
用心 爱心 专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