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汉水流域的戏曲剧种对剧目有所选择,大戏主要以重构历史的宏大叙事为主,古代历史叙事、史
传文学为后世戏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叙事素材。先秦题材历史剧主要集中在商周的征伐故事和春秋战
国故事戏,秦汉三国戏中有关韩信、诸葛亮、曹操的剧作十分亮眼,隋唐戏主要集中于隋唐征战故事,有 关秦王李世民和隋末绿林好汉的剧目较为丰富。赵匡胤和身边名将故事、杨家将故事、包公的故事、岳 飞岳云故事是汉水流域宋代历史剧的主要题材,而以元明清历史为题材内容的历史剧优秀之作较少。[关键词]汉水流域;历史剧目;列国戏;三国戏;家将戏[中图分类号]1207. 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005(2019)05-0036-06明清、近代以来,汉水流域的戏曲演出十分繁盛。由于不同地域的不同声腔的碰撞、交流,产生了特
色各异的不同剧种,不断积累了数量惊人的地方戏剧目。但是,由于汉水流域的地方戏不为文人所重
视,不同剧种的剧目数量庞大,仅仅有个别的剧种剧目见之于零星记载,系统而专门的著录工作还未进
行。如果把汉水流域戏曲剧目作一梳理,可以看到其内容的时间跨度悠久而又漫长,几乎从传说中的上
古延续到现代,可以说囊括了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的历史、神话、传说、轶事。曾永义先生认 为,地方大戏剧目虽然众多纷繁,但主要以历史人物故事和传说故事为主,同一题材往往跨腔系跨剧种 演出1,1373 0盘古开天地,关公挂锦袍,包公钏世美……林林总总,上下五千年。可以说,在电影和电视岀
现以前,普通百姓对于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感悟大多来自戏曲曲艺等说唱艺术,廖奔先生说:
“戏曲渗透着对中华文化虽不精确但却更为逼真贴近的了解,,[2],29o中国历史悠久,历史叙事文本十分丰富。元杂剧、明清传奇和地方戏中的历史题材戏数不胜数。那 么,如何给历史题材剧剧或历史故事剧下个定义呢?童庆炳先生在《历史题材文学系列研究》“总序”中
就历史观问题、历史真实问题、价值判断问题阐述了对于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的独到见解⑶一\、 王瑜瑜在《中国古代历史剧的传统与经验》一文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剧的构成特征、创作观念和艺术风貌
进行了精妙的论述⑷询七7。笔者在学人们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于汉水流域历史剧阅读体验和分 类研究,认为历史戏应有以下特点:第一,就剧作的题材内容看,是以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为 主角,以较为真实的政治、军事和外交等历史活动为叙事重心。第二,就文献记载而言,历史剧中的人物
形象和叙说的历史事件、历史活动又有相应的文献依据,这包括正史、野史,亦包括历史小说、诗歌散文、 民间传说;这里涉及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以正史为依据而创作的历史剧可能为严正的历史剧,而以野[收稿日期]20194)7-08 [修订日期]2019-09-08[作者简介]王建科(1961—),陕西洋县人,文学博士,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
代叙事文学和汉水流域文化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水流域戏曲剧本整理与研究” (17XZW033)・36・史、历史小说、民间传说为依据而创作的历史剧亦可称为历史故事剧。第三,从审美特征而言,历史剧通 过对历史资料进行加工、剪裁和变形,通过多样化的艺术手段展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历史风貌,能 够使观众和读者感受到作品的“历史感”,引发人们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笔者结合寓目资料,以剧作所写历史先后为线索,对汉水流域的历史剧剧目和内容进行研究,以就
教于方家学者。一、 先秦题材历史剧1. 商周故事戏。汉水流域的历史故事题材除剧目较少的上古传说故事剧外,较早的故事题材主要
集中在商周的征伐故事上。故事本事来源一方面受《史记》等史书影响,另一方面来源于《武王伐纣平 话》和《封神演义》等小说。演出较多的剧目为《渭水访贤》(汉剧)、《百子兆》、《黄河阵》(湖北越调)、
《陈塘关》等。汉剧《渭水访贤》演叙周文王(西伯侯姬昌)在陕西宝鸡渭水河畔寻访智者姜子牙,请其 出山辅佐灭周的故事;该剧又名《文王访贤》《飞熊入梦》《渭水河》,故事见于《武王伐纣平话》及《封神
演义》第二十四回,湖北越调、汉调枇杭、秦腔、同州梆子、豫剧、川剧、京剧均有此剧目。2. 春秋战国故事。这一时期列国纷争,斗智斗勇,朝廷更替,世事沧桑,社会动荡,各种思想涌起,人
们思考社会人生,当时人们的事迹和遭际为后人提供了充分的经验和借鉴。古代卷帙浩繁的著作记载
这一时期波澜壮阔历史画卷,从《左传》《国语》《战国策》到《史记》《吴越春秋》,许多著作被作为古代读
书人的必读“教科书”广为传播,古代历史叙事、史传文学为后世小说、戏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叙事素
材,其中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被搬上汉水流域的戏剧舞台上。《临潼斗宝》①(楚曲,《临潼会》汉剧)、 《五雷阵》(汉剧、湖北越调)、《海潮珠》(汉剧、湖北越调)、《清河桥》(汉剧、湖北越调)、《过昭关》(汉
剧、湖北越调)、《反昭关》、《听琴摔琴》(汉剧)、《搜孤救孤》、《打芦花》、《困蔡》等剧作在汉剧、湖北越 调、汉调枕杭、汉调二黄等剧种中相互移植、传播。《临潼斗宝》(楚曲,汉剧前身)演叙叙春秋战国时伍 员力举千斤铜鼎的故事,分《说计进宝(宫)》、《晓谕(喻)各国》、《上山结拜》、《临潼斗宝》四出;元明杂 剧有《十八国临潼斗宝》和《伍子胥鞭伏柳盗跖》,故事情节亦见于《左传春秋鼓词》和《春秋五霸七雄列
国志传》o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中的春秋战国故事亦被汉水流域地方戏改编采用。二、 秦汉三国历史剧1 •秦汉时期的故事。秦代时间较短,但写秦朝赵高篡位的一个剧作《宇宙锋》十分有名,剧写秦二
世宠信赵高,赵高与其亲家匡扶之间的恩仇故事。《鸿门宴》《萧何月下追韩信》《霸王别姬》《取荥阳》《苏武牧羊》《昭君出塞》《朱买臣休妻》等是从 宋元戏文、元杂剧、明传奇到地方戏长期传承的剧目。《取洛阳》《白莽台》《上天台》《恶虎庄》等演叙东 汉光武帝刘秀及其功臣中兴之功。地方戏中对秦汉之际的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关韩信的地方戏
剧目众多。京剧中有《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黄金印》《陵母伏剑》《斩韩信》(《未央宫》)、《蒯彻装 疯》(又名《油鼎封侯》、《烹蒯彻》)等有关韩信的剧目。在汉水流域和邻近地区的众多剧种中,韩信成
为秦汉之际的重点描写的人物之一,汉水流域戏曲涉及韩信的剧作有20多种,主要演出剧种为汉调桃
枇、汉调二黄、汉剧、湖北高腔、湖北越调等⑸。韩信戏有《斩韩信》(汉调桃机传统剧目)、《油鼎封侯》 (汉调枇枇传统剧目,又名《烹蒯彻》)、《韩信拜将》(汉调机桃新剧目)、《张良访信》(汉剧)、《追信》(湖
北高腔)、《韩信算卦》(湖北越调)、《烹蒯彻》(汉剧)等。2.三国时期的故事。三国故事是皮黄、梆子系统剧种极为热衷采用的题材,也是汉水流域戏曲舞台
最为集中演叙的历史内容之一,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曹操、鲁肃、周瑜等人物是观众十分熟悉
的舞台形象。百姓市民在三国的斗智斗勇、人生选择中接受了智慧、仁义和历史的教育,领略了中国传 统文化中的谋略文化。武打等惊险的场面亦为百姓喜闻乐见。元杂剧中的三国故事就十分引人注目,
《单刀会》(关汉卿作)、《西蜀梦》(关汉卿作)、《襄阳会》(高文秀)、《三战吕布》(旧题郑光祖作)、《隔①汉口三元堂、文升堂、文雅堂刊行的《新镌楚曲十种》之一,现存楚曲剧本,藏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资料室。• 37 •江斗智》(无名氏)、《千里独行》(无名氏)、《博望烧屯》(无名氏)等剧作脍炙人口。明代传奇以生旦爱
情悲欢离合为主,三国戏较为消歇,仅见《连环记》(王济作)、《古城记》(无名氏作);清代有清宫大戏 《鼎峙春秋》(昆曲),而地方戏中的三国戏格外兴盛,汉水流域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积淀的原因,三国戏
耀眼剧坛。湖北越调中的三国戏有37种(本、出戏),如《三结义》《献貂》《凤仪亭》《辕门射戟、古城会》《祭东 风》《定军山》《扶汉图》《空城计》等。汉剧中的三国戏有70余种①,如《三结义》《捉放曹》《汜水关》(温
酒斩华雄)《虎牢关》(《三战吕布》)《白门楼》(又名《擒吕布》)《打鼓骂曹>[6]31-47<群英会》(《三国 志》)《临江会》《华容道》(《挡曹操》)《甘露寺》(《刘备招亲》)《定军山》(《取东川》)《取成都》《兴汉
图》(《扶大汉》)《出师表》《失空斩》等汉调机桃和汉调二黄中的三国戏存有30余种。清代在汉口刊印的《新镌楚曲十种》为“汉剧”前身的老皮黄剧本;仅存的六种剧本中就有两种三国
剧目:《英雄志》和《祭风台》,前者演叙三国时代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故事,共两册四卷二十五场;后者 演叙赤壁塵兵的故事。《英雄志》在剧前有“报场”,相当于传奇剧本的“副末开场”。《英雄志》中剧前
是这样开始的:报场(末上白)三国英雄魏蜀吴,鼎足列成。曹丕纠合五路,羌蛮二国练精兵。诸葛亮安居平五路,邓芝 巧计和江东。张温成都答礼,秦宓席筵辩天文。曹丕兴兵下蔡颖,徐盛破魏用火攻。赵子龙恢
复阳平关,君臣畅饮贺太平。来者,诸葛亮一(下)《祭风台》一剧影响较大,演叙三国时赤壁塵兵的故事,剧作从鲁肃邀请诸葛亮到东吴共同商议防
务起,到诸葛亮智取南郡、荆州、襄阳止。共分二十八场②,依次为《报场》《回朝》《舌战》《计议》《改阵》 《借刀计》《夜逃》《中计》《二用借刀》《妆呆献计》《借箭》《献苦计》《诈降》《献书》《押蒋》《荐庞》《献连 环》《妆病》《逃潼关》《看病》《祭风》《过江》《点将》《发兵》《挡曹》《请罪》《占城》《团圆》等卸叫,涉及
的主要关目为鲁肃过江、诸葛亮舌战群儒、群英宴、对火字、草船借箭、黄盖诈降、庞统献连环计、诸葛亮
观风得病、祭东风、火烧战船、华融挡曹、智取南郡荆州襄阳等,情节故事与《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 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到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的内容基本一致。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在军事上处于劣势的刘备孙权结成联盟,打败了拥有精 兵强将、兵力强大的曹操,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由此奠定。院本名目中有《赤壁塵兵》(《辍耕录》
载),元杂剧有同名剧目,但可惜剧本已不存。明代弋阳腔《刘玄德三顾茅庐记》第二十六出“鲁肃过江” 到第四十三岀“关羽请罪”中的情节,已与楚曲《祭风台》的关目大致相似,但弋阳腔更接近于小说演义。 清代京腔有《华容释曹》,与《祭风台•挡曹》更为接近。清代宫廷戏《鼎峙春秋》(昆腔)亦有赤壁之战
的情节,但与楚曲没有多大关系。现代汉剧、京剧演出的《群英会》(又名《三国志》,汉剧、京剧)、《临江 会》(汉剧、京剧)、《华容道》(汉剧、京剧))等,则是以楚剧《祭风台》为祖本,但又有所发展、丰富的。《捉放曹》汉剧剧本,存徐继声、张春堂演出本⑷73T2,共七场;演叙曹操为骁骑校尉,与司徒王允谋 杀董卓不成,畏罪而逃,在中牟县被擒。曹操向县令陈宫力陈董卓奸恶,陈宫感其忠义,弃官和他一同逃
走。天晚曹操与陈宫到父亲结义弟兄吕伯奢家,吕伯奢殷勤款待,外出沽酒;曹操闻听磨刀霍霍之声,疑 吕家人要杀自己,杀掉吕氏全家;出庄路遇吕翁打酒归来,曹恐事泄,又杀吕伯奢;陈宫认识到“只说他
是堂堂安邦将,却原来是人面兽心肠”,并质问曹操:陈宫:呸!(接唱摇板)再与孟德把话答。明公呀!你将他满门杀死,已是追悔不及,出得们来,又将老丈剑劈道旁,是何理也?
曹操:公台哪里知道,伯父归得家去,见他全家死得惨烈,岂肯与你我干休,必然邀约伙众,① 依据扬铎《汉剧传统剧目考证》统计,1958年印刷,内部资料,纪念武汉汉剧院建院二十周年资料之三,80年代重 印。杨德萱编著《汉剧图文志》例举15种三国戏,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1版。② 其中第十一、十四两场,缺目,现名为编者所加。参见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年4月第2版,第1004页。• 38 •前来捉拿,那时你我死无葬身之地。将伯父斩首,岂不斩草除根,干干净净!
陈宫:你明知故杀,乃为不仁不义。曹操:俺曹操出世以来,宁可俺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俺曹操!⑹观陈宫识破曹的奸恶后,在旅店题留诗句为:“鼓打四更月正东,心猿意马思归踪。误杀吕家人数口,
流水无情连落花。”后陈宫在万般痛苦中别操而去。陈寿《三国志》等正史无捉放曹之事,曹操与陈宫的 关系也不如《三国演义》所说的那样;剧中故事见于小说《三国演义》第四、第五回,但剧中曹操“奸雄” 之奸则更为突出和鲜明。据汉水流域的安康地区I960年调查统计,按题材分,汉调二黄剧目1032个,“有春秋战国故事208 个,秦、汉、三国故事216个,两晋、五代故事50个,隋、唐故事162个,宋朝故事162个,,t9]215o汉水流域
是三国文化和三国故事形成和传播的重要地理空间,创作和传播着大量的三国题材戏,现存剧目和剧本
90余种何。两晋、南北朝的故事戏较为著名的是《审刺客》(又名《九莲灯》《六部审》,汉剧)《摘花戏主》《周处 除三害》《梁山伯送友》(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南阳演出豫剧)。前者演叙周处除山中猛兽、水中蛟
龙,后又励志好学,改过自新的故事;周处故事见于《晋书周处传》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后者演叙西
晋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明代传奇《同窗记》写梁山伯与祝英台生离死合的爱情故事,但原剧本已佚,现 仅存《河梁分袂》《山伯千里期约》两出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戏不能说是严正的历史剧,只不过历史
背景为两晋南北朝而已。三、 隋唐五代历史故事剧隋唐征战故事是汉水流域戏曲乐于展现的又一题材。《说唐全传》《隋唐演义》《征西演义》等流行
小说影响甚大,其中一些英雄人物常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如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罗成、薛仁贵、尉迟 恭、秦英、罗章以及女英雄樊梨花等。演叙他们故事的剧目有《秦琼表功》(汉剧)、《李密投唐》(又名
《双投唐》、《断密涧》,楚曲)、《罗成写书》(汉剧)、《罗成显魂》(汉剧)、《斩雄信》(汉剧)、《贵妃醉酒》 (又名《百花亭》,汉剧)、《望儿楼》(汉剧)、《清风亭》(汉剧)、《摩天岭》(汉剧、湖北越调)、《临潼山》、
《卖马》等。秦琼、程咬金、罗成、单雄信等一方面是隋末瓦岗寨绿林好汉,另一方面又辅佐秦王李世民 平定天下,功分封王侯,受到民间百姓的爱好和崇拜,故事充满喜剧意味。《南阳关》为隋末故事。《李密降唐》为汉口刊印的《新镌楚曲十种》中的楚曲剧本,又名《断密涧》,题“文升堂真本”,未分
场,分《秦王打围》、《拾箭降唐》、《招官杀官》、《双带箭》四回(即四岀),演叙李密在瓦岗寨已经失去人 心,徐勣、魏征释放李世民后弃之而去,王伯当奉命追上魏、徐,却与其义结金兰后将他们放走;王劝李降 唐,密无奈从之,途遇李世民,得见李渊,受封后招赘河阳公主;李密后又居心反唐,公主责备,乃杀公主, 约伯当同逃,李世民率兵劝降,不从后皆被乱箭射中,李密至断密涧自刎而死。此故事散见《隋书•列
传》《旧唐书•列传》。《罗成写书》(又名《罗成修书》),汉剧,折子戏。演叙唐初李世民被诬陷囚禁狱中,李元吉欲剪除
李世民心腹罗成,故要罗随征苏烈;苦战归来,见城门紧闭,义子罗春告诉元吉要陷害于他,罗成于是咬 破指头,写血书交予罗春,又出阵杀敌,不幸中计,马陷淤泥河北乱箭射死。该故事见于《大唐秦王词
话》《说唐演义全传》(鸳湖渔叟校订)[\"]49°-492 o唐代的戏还有《李白吓蛮书》《太白醉写》,展现诗仙的落拓不羁和横溢才华;《打金枝》是一本奇特
的喜剧作品,写公主与驸马的矛盾,展现了民间对婚姻中孝道的理解。五代十国故事有《扎篱围滩》 (《又名《狗嘴滩》,汉剧》)、《万里侯》(又名《打龙棚》,汉剧)、《红鬃烈马》(又名《回龙阁》,汉剧)等。四、 宋代历史剧:四大故事为中心汉水流域地方戏中有许多宋代帝王将相和各类公案故事。宋代是小说、戏曲题材丰富而又集中的
时期。两宋时期,都市经济繁荣,叙事文学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叙事文学的主要门类小说戏曲获得成熟,
当时发生的诸多事件受到话本、说唱文学的格外青睐,并被详尽和大量地采入当时和后世的戏曲题材。
• 39 •宋代故事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与五代关联的北宋开国、征战故事,以赵匡胤和身边名将
为主;第二是杨家将故事,包括杨家三代先后保家卫国、献身边关的事迹;第三是包公的故事,展现了人 们对于清官的呼唤,对古代社会法律公正问题的思考;第四是岳飞、岳云故事。我们可以分别梳理和思
考。北宋开国、征战故事。朝代更替时期人物命运具有传奇性和故事性,便于叙事文学塑造形象,演绎 复杂的人生况味,从五代十国到北宋统一这一群雄崛起、相互征战的历史变迁亦被艺术家们关注。元末 明初的罗贯中创作了《龙虎风云会》杂剧,明代熊大木的《北宋志传》、《飞龙全传》和《残唐五代史演义》 演绎了宋太祖赵匡胤及其身旁名将功臣郑恩、赵普等北宋开国故事。这些前人的文学创作成为后来地
方戏取材的源泉。《闹金阶》(汉剧)、《送京娘》(《雷神洞》、《打洞结拜》(汉剧、湖北越调)、《二王图》 (又名《贺后骂殿》,汉剧)、《飞虎山》《龙虎斗》《陈桥兵变》等剧作活跃在舞台上。杨家将故事影响深远。北宋前期的北方威胁来自辽国的南下进犯,由于辽国的步步紧逼,宋真宗被
迫与辽国在瀆渊签订了屈辱的“瀆渊之盟”。于是抗辽将士的英雄业绩成为人们歌颂的主题,而焦点聚
集在对杨家将故事的传颂[2],34o元杂剧和小说《杨家将演义》的广为流传使杨家将故事深入民间,清代
清宫大戏《昭代箫韶》和《铁骑镇》、《雁门关》等连台本戏对地方戏亦有深远影响。汉水流域的杨家将 戏有《四郎探母》(汉剧)、《李陵碑》(又名《两狼山》,汉剧)、《状元媒》(汉调二黄、汉剧)、《辕门斩子》 (又名《斩宗保》,汉剧)、《打孟良》(又名《孟良搬兵》、《打火棍》(汉剧)。按照杨家三代先后为国抗敌
的事迹,杨家将戏的剧目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段以杨继业为主角,以演叙杨继业成亲的《余塘关》开
始,中间有《金沙滩》(汉剧)、《七郎八虎闯幽州》、《五郎出家》等,一直到杨继业殉难的《李陵碑》,最后 以将奸臣潘仁美正法的《阴审》作结。第二段变为六郎杨延昭为主角,从杨延昭镇守边关开始,内容围 绕抗击辽敌和遭受谗言展开,主要戏出有《天波楼》《三岔口》《寇准背靴》《青龙棍》《杨排风》《九龙峪》
《挡马》《孟良盗骨》《牧虎关》等;中间穿插《四郎探母》《三关排宴》的故事,演叙了降辽为驸马的杨四郎 在两处亲情中的痛苦心境,展现了外部民族矛盾与个人内在情感发生的强烈冲突。第三段以穆桂英等 女性为主角,展现了女英雄的飒爽英姿、豪迈气概,塑造了一批女性英雄群像,是中国叙事文学中少有的
女性参与战争并卓有贡献的灿烂画卷。穆桂英与杨宗保在《穆柯寨》里结亲,通过《辕门斩子》《大破天
门阵》《破洪州》《穆桂英挂帅》等戏,一个聪明智慧、爽朗大方、文武双全的女英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 以洗水浒戏中女性的恶浊形象。最后以余太君百岁挂帅的《杨门女将》结束全部故事。杨家将之后有
表现宋代名将狄青的《珍珠烈火旗》《延安关》。包公戏和岳飞戏各自形成系列故事戏,涉及较多的剧本
和剧目,当有专文再行论述。五、元明清历史故事剧和近现代新编的历史剧表现元末明初征战戏有《武当山》《取金陵》《战太平》等,表现明太祖朱元璋的神明武功,大多岀自
小说《英烈传》①。涉及明代的故事,主要反映明代激烈的党争和宫闱倾轧,展现法律与公案故事的,如《法门寺》《拾 玉镯》《一捧雪》(汉剧)《打严嵩》。明代明穆宗驾崩后,忠臣杨波、徐延昭为了正统的皇帝继承和社稷
安稳与李妃之父李良展开殊死搏斗,剧目《大保国》《叹皇陵》《二进宫》《御林军》等把这一故事加以叙
演。《珍珠塔》《铁弓缘》亦是常演剧目。清代背景的戏曲故事。《征台湾》(汉剧)、《反平凉》(汉剧)、《把总上任》(汉剧)、《叫人贩》(汉
剧)、《九龙杯》(汉剧)、《溪皇庄》(汉剧)、《杀子报》(汉剧)等剧作②。一些剧作所反映的故事是各个历史时期均有可能发生的家庭或者社会现象,时代印迹并不明显,剧
中人物无明确的朝代标识,人物故事亦不见于历史记载。而另一些属于民间传说故事,朝代并不明确,① 《英烈传》又名《皇明开运英武传》(万历中期杨明峰刊本)、《京本云合奇踪》(万历后期刊本),参见明郭勋初编 《英烈传》“未经雕琢的璞玉——《英烈传》”,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7月第1版。② 参见扬铎《汉剧传统剧目考证》,内部资料,1958年7月印刷,第209 - 212页。• 40 •把这些剧目剧作归为历史题材剧亦不妥当。汉剧中的新编历史剧为《屈原》(改编自话剧《屈原》)、《闯王旗》(取材于小说《李自成》)O汉水流域历史剧与中国古代历史叙事文本(史传文学)、历史演义小说存在着复杂的互文关系,而 汉水流域的历史剧亦和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其它地域的地方戏存在着密切的互文关系。“互文性是
文学艺术的重要属性,每一文学艺术文本文本都是独创性和互文性的统一。” U20研究汉水流域历史剧
既要关注剧作剧目与历史文本、历史小说的互文关系,又要关注这一地域剧目剧作与其它地域的同题材 剧作的互文性,还要关注这一地域对剧目剧作的特殊爱好和改编特点,三者结合,可以使我们看到汉水 流域历史剧在传播中华历史、传播传统文化中的互文性和独创性。[参考文献][1] 曾永义,施德玉.地方戏曲概论[M].台北:三民书局,2011.[2] 廖奔.中国戏剧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 童庆炳.历史题材文学系列研究:第一卷-历史题材文学前沿理论问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 李真瑜,郭英德.历史题材文学系列研究:第二卷-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传统与经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4.[5] 王建科.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中的韩信——兼论汉水流域戏曲中的韩信戏[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4).[6] 湖北地方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湖北地方戏曲丛刊:10[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9.[7] 杨德萱.汉剧图文志[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8]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冲国戏剧出版社,1992.[9] 戴承元,柯晓明.中国汉调二黄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10] 王建科.汉水流域戏曲中的三国戏[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1] 江苏明清小说研究中心•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提要[M].北京冲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12] 李玉平.互文性——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责任编辑:陈曦]• 4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