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7分)
爷爷是一位慈(cí chí)祥的老医生,一生过着朴素( sù ..shù)的生活,从没有奢侈 (chǐ chì)过。这次国内发生新型冠(ɡuà..n ɡuān )状病毒疫情,他带头捐款,动员亲眷(juān juàn ),筹..(chóu shòu)集资金,购买物资,奔赴(fù hù)武汉灾区,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nián línɡ zhǎn xīn cí xiáng shī shě kǒnɡ hè ( ) ( ) ( ) ( ) ( ) tǔ fěi bēnɡ dài shěn shì shī xínɡ chàn dǒu ( ) ( ) ( ) ( ) ( ) 三、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的。( ) 2.《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以毛岸英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 3.《军神》课文按照“求治——术前——术中——术后”的线索来叙述的。( )
4.《清贫》文中的方志敏一直过着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 ) 5. 我们读句子时,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
四、选择题。(10分)
1.关于下列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仞”字右部“刀”的左边要加点。
B. “龄”字右部是“令”,不是“今”。 C. “祥”字左部是“礻”,不是“衤”。 D. “炼”字是左右结构,右部第三笔是横。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特殊 拟定 永别 中南海 B.奔赴 眷念 鉴字 燃烧弹 C.踌躇 慰问 按葬 志愿军 D.黯然 视意 苏联 防空洞
3.下列词语的意思与词语不对应的一项是( ) A. 不慌不忙,沉着镇静。(从容镇定) B. 恭敬地产生敬仰或钦佩的感情。(肃然起敬) C. 一声不响,不说话。(沉默寡言) D.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若有所思)
4. 对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5.下列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岸英!岸英! ’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从“紧锁的眉头”“ 情不自禁地喃喃”可以看出毛主席对儿子的深切思念。 B.“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句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了毛主席面对艰难抉择时的复杂心情。
C.“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这一句通过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毛主席无比悲痛的内心,以及身边的秘书无比悲痛的心情。
D.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毛主席作为慈父对儿子无限的爱与眷念,体会到他强烈的失子之痛。 五、填空题。(28分)
1. 找出下列对应的近义词。(6分) 齿冷 娴熟 惊疑 和蔼 庄重 渴望 矜持 企望 慈祥 熟练 耻笑 疑惑
( )—( ) ( )—( ) ( )—( ) ( )—( ) ( )—( ) ( )—( ) 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4分) 积蓄 储蓄
这次疫情之中,一位环卫工人拿出了他全部的( )支援武汉。 爸爸送给我一个存钱筒鼓励我( )。 威吓 恐吓
他常用( )的手段欺负小同学。
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 )地吼道。
3.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8分) 肃( )起( ) ( )有( )思 舍( )为( ) 青筋( )( ) (1)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让人( )。
(2)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 ),汗如雨下。
(3)我们要学习雷锋( )的精神。
(4)看到他拿着一本书,( )的样子,我们都笑了。
4. 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认真读一读,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4分)
(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 . (2)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 . 5. 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4分)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
(2)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指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 (3)他皱着眉毛,脸上露出一种厌恶的神情。( )
(4)“你是军人!”活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
6. 照样子写一写“焦急地等人”这一情景。(2分)
例: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
. . 六、阅读理解。(15分)
同情的眼神
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yòu)。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刺骨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啼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行?你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骑者勒住了自己的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驮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当他们走近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你却留住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里,结果会是什
么?”
老人慢慢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老人继续道,“我仔细观察了那几位骑手,立即便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
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所以我对别人安慰和怜悯(mín)的帮助太少了。”
说完这些,那名骑手——托马斯·杰斐逊总统调转马头,踏上了通往白宫的路。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3分)
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 因为……所以…… (1) 骑手( )把老人驮过河,( )驮到他要去的地方。 (2)( )老人想求他们帮忙,( )当老人仔细看他们的眼神,立即看出他们没有关心老人的处境。
(3)托马斯·杰斐逊告诉老人,( )自己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 )他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
2.从第一自然段里找出写老人被冻的样子的词句,写在下面。(2分) . 3.“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句中“美好的品德”指的是 ,“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的依据是 。(2分)
4. 请写出文中与“同情的眼神”相照应的句子。(2分)
. 5. 老人为什么情愿等最后一个骑手?(3分)
. 6.“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的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这句话表达了托马斯·杰斐逊总统对今后的想法,你认为今后他会怎样做?(3分)
. . 七、习作展示。(25分)
请以“那一刻,我真 ”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高兴、后悔、伤心、难过、激动等。
2.写出真情实感,写出内心活动。 3.书写工整美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爷爷是一位慈(cí√ chí)祥的老医生,一生过着朴素( sù√ ..shù)的生活,从没有奢侈 (chǐ√ chì)过。这次国内发生新型冠(ɡu..àn ɡuān√)状病毒疫情,他带头捐款,动员亲眷(juān juàn√),筹(chóu..√ shòu)集资金,购买物资,奔赴(fù√ hù)武汉灾区,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二、看拼音,写词语。
年龄 崭新 慈祥 施舍 恐吓 土匪 绷带 审视 施行 颤抖
三、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的。(√) 2.《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以毛岸英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3.《军神》课文按照“求治——术前——术中——术后”的线索来叙述的。(√)
4.《清贫》文中的方志敏一直过着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 5. 我们读句子时,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四、选择题。 1. D 2. A 3. C 4. D 5. C 五、填空题。
1. 找出下列对应的近义词。
(熟练)—(娴熟) (惊疑)—(疑惑) (慈祥)—(和蔼) (矜持)—(庄重) (企望)—(渴望) (齿冷)—()耻笑 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积蓄 储蓄
这次疫情之中,一位环卫工人拿出了他全部的(积蓄)支援武汉。 爸爸送给我一个存钱筒鼓励我(储蓄)。
威吓 恐吓
他常用(恐吓)的手段欺负小同学。
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 3.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肃(然)起(敬) (若)有(所)思 舍(己)为(公) 青筋(暴)(起) (1)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让人(肃然起敬)。
(2)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3)我们要学习雷锋(舍己为公)的精神。
(4)看到他拿着一本书,(若有所思)的样子,我们都笑了。
4. 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认真读一读,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1)沃克医生由“从容镇定”变成“颤抖、汗珠滚滚”,前后对比,衬托出刘伯承镇定、勇敢。
(2)把平时遇事“一笑而过”和这件事的“无法释然、心神不宁、无法入睡” 对比,突出了“我”纠结、烦躁。 5. 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心理描写)
(2)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指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动作描写) (3)他皱着眉毛,脸上露出一种厌恶的神情。(神态描写)
(4)“你是军人!”活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语言描写) 6. 照样子写一写“焦急地等人”这一情景。
示例:我从石凳上站了起来,在原地来回踱着步子,两眼不停地朝站台望着,车子怎么还没有来,到站的时间早已过去了,爸爸的车子什么时候到呢? 六、阅读理解。 1.
(1)不仅……而且…… (2)虽然……但是…… (3)因为……所以……
2.寒冷的冬季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刺骨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3.仁慈与同情,肯帮助别人 凭眼睛里流露出来的仁慈和同情之状 4. 但是当我仔细观察你度的眼睛时,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问明显的。 5. 因为老人知道让其他骑手帮忙也是无济于事。
6.我认为他已感觉到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以后他会在工作之余,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七、习作展示。
略。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总分 4.不要在昏暗的灯光下读书,那会伤害你的眼晴。 ( ) .五、选词填空。(5分)
严峻 严厉 严肃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zhàn yì qíng yì è hào páo xiào ( ) ( ) ( ) ( )
fàng sì shēn yín chān fú yōng dài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消( ) 篮( ) 咛( ) 簇( 硝( ) 蓝( ) 狞( ) 族( 搪( ) 呻( ) 棵( ) 嫂( 塘( ) 神( ) 裸( ) 搜(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9分)
深( )厚( ) ( )中送( ) 同( )( )尽 含( )茹( ) ( )出望( ) 赤( )( )心 百( )不( ) ( )躬尽( ) 赴( )( )火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昏: A.天刚黑的时候 B.暗而无光 C.惑乱 D.神志不清楚或失去知觉1.当我们找到老班长的时候,他已经昏.迷不醒了。 ( )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 3.这样昏.
庸无道的帝王,哪个忠臣肯保他! ( ) 1.望着他那十分( )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2.老班长最后这句话是( )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3.文夫、女儿、儿子全鸦雀无声,屋子里比法庭还( )一些。
衰弱 脆弱
4.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 )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 5.老班长说:“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 )。六、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5分)
) 1.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 ) ) 2.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 ) )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 ) ) 4.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 ) 5.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 ) 七、判断下列句子类型,并将序号填入括号内。(4分)
A.感叹句 B.陈述句 C.疑问句 D.祈使句 1.老班长,您怎么不吃鱼啊? ( ) 2.大娘,快回家休息吧! ( )
3.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瑞恩筹齐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 ) 4.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 ( )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改为陈述句)
2. 老班长说:“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改为转述句)
3.瑞恩把辛辛苦苦挣来的70元钱交给了募捐项目的负责人。(改为“被”字句) 4.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缩句)
九、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7分)
1.为了志愿军,大娘失去了 ;为了志愿军,小金花失去了 ;为了志愿军,大嫂失去了 。为了朝鲜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的土地上 。所以说,中朝人民的友谊 。(5分) 2.“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这句话在课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填序号)。(2分)
A.设置悬念 B.为下文埋下伏笔 十、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9分)
再见了,亲人(节选)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菜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分)
坎珂——( ) 情深义重——( ) 2.用“ ”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写成陈述句。(2分)
3.对于“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几十里”对于架着双拐、背着孩子的大嫂来说,是那么艰难。 B.几十里的崎岖山路,足以说明大嫂与志愿军之间的情谊深厚。 C.大嫂对志愿军依依不舍,送了这么远仍不肯离去。 D.大嫂顺道送了志愿军几十里的山路。
4.选文中“这样高的代价”指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2分)
5.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志感军又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呢?结合课文和自己所知道的,展开想象写一件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的事情。(2分) 十一、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12分)
我站在公共汽车站的车棚里,缩着脖子焦急地等着车。
车终于来了。车门开了,我迫不及待地往车上挤,生怕自己没座位。我用两只手把着车门,唯恐别的乘客抢了先。乘客们非常不满,用异样的眼光盯着我,可我却毫不在乎。
我上了车,找了一个舒适的座位坐下来。我刚坐下来,看见前边的座位没人坐,有一位解放军叔叔站在座位前的窗口旁。他衣帽整齐,尽管穿了很多,但脸还是冻得发紫,一位好心的老大爷让他坐下,他却推辞不坐。我很纳闷儿,心想:这人真怪,有座位都不坐。
东门到了,解军叔叔下了车。猛然,一降冷风吹进车厢,雪花也随着飘进来。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往前面窗口一看,啊!原来玻璃破了一个大洞。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向那
位解放军叔叔望去,他正逆着风雪走在人行道上,衣服后面粘了一团雪冻成的冰碴儿,顿时我一切都明白了。此时此刻我觉得脸上火辣辣的。那个战士为了把温暖留给别人,自己用身体挡住了风雪严寒,而我是一个少先队员,上车却……我猛地站起来,把座位让给别人,自己像个小战士似的直着身子挡住了那个玻璃洞。顿时,车厢里的人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我脸上也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雪不停地下着,风不停地刮着,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冷,浑身充满了温暖。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舒适——( ) 焦急——( ) 2.根据汉语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成语。(3分)
(1)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 ) (2)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 ) (3)形容丝毫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 ) 3.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手法。(3分)
(1)我很纳闷儿,心想:这人真怪,有座位都不坐。 ( ) (2)他衣帽整齐,尽管穿了很多,但脸还是冻得发紫。 ( )
(3)我猛地站起来,把座位让给别人,自己像个小战士似的直着身子挡住了那个玻璃洞。 ( )
4.“此时此刻我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一句中“我”的脸为何“火辣辣的”?(2分)
5.“我一切都明白了”一句中“我”明白了什么?(2分)
十二、写作。(25分)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感谢的人,像体贴入微的长辈,循循善诱的老师,
朝夕相处的同学……有时,即使是一次失败、一点儿挫折、一句批评,也给予我们向上的动力,也让我们心存感激。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感谢”为题写一篇习作,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战役 情谊 噩耗 咆哮 放肆 呻吟 搀扶 拥戴 二、消失 篮球 叮咛 簇拥 搪塞 呻吟 一棵 嫂子 硝烟 蓝天 狞笑 民族 池塘 神色 青稞 搜索 三、略
四、1.D 2.A 3.C 4.B
五、1.严峻 2.严厉 3.严肃 4.衰弱 5.脆弱 六、1.设问 2.反问 3.拟人 4.比喻 5.夸张
七、 1.C 2.D 3.B 4.A 八、1.你不算个党员。 2.老班长说不要紧,他身体还结实。 3.辛辛苦苦挣来的70元钱被瑞恩交给了募捐项目的负责人。 4.孩子死去了。
九、1.小孙孙 妈妈 双腿 抛头颅、酒热血(浴血奋战) 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2.拟人 B
十、1.崎岖 深情厚谊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您为我们付
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D 4.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
5.示例:罗盛教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2年,为救朝鲜落水儿童英勇献身。 十一、1.舒服 着急 2.(1)迫不及待 (2)不约而同 (3)毫不在乎 3.(1)心理描写 (2)外貌描写 (3)动作描写 4.感到惭愧。
5.解放军叔叔为了挡住那个大洞,把温暖留给别人,才一直站着,有座位也不坐。十二、略
2020春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bì pì chuī pò fén ( )让 偏( ) 野( ) 紧( ) ( )烧
fá ɡé zhí xuē chè 军( ) ( )命 ( )行 皮( ) ( )底 二、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8分)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李鼎铭提出来的。( )
2.“精兵简政”是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出来的。( ) 3.《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
4.《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星华于1927年4月28日写的。( ) 5.《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个故事。( ) 6.即兴发言由于时间紧迫,事先没有太多的准备时间,需要快速组织语言,临场发挥。( )
7.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 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名言作者是苏轼。( ) 三、填空题。(27分)
1.找出下列对应的反义词。(6分) 轻松 凶恶 焦躁 严峻 温和 慈祥 严厉 耐心 沉重 沉着 冷静 温和
( )—( ) ( )—( ) ( )—( )
( )—( ) ( )—( ) ( )—( ) 2.用合适的词语填空。(6分)
( )地回答 ( )的喊叫 ( )的小屋 ( )的工作 ( )的眼光 ( )的情绪 3.照样子,正确地搭配下列词语。(5分) 例:(遵守)—制度
( )—勇气 ( )—成绩 ( )—困难 ( )—缺点 ( )—工作 4.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竹石》一诗表现出诗人 的性格和 的高傲风骨。
(2) , 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 。 (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 。 5. 写出下列名言警句的意思。(2分)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句子的意思: . 6.回顾下面的课文开头和结尾,你有什么发现?(2分)
《匆匆》的开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的结尾: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的发现: . .
四、连线题,将下列名言警句前后部分连起来。(5分) 有意栽花花不发 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 莫把无时当有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 无心插柳柳成荫 常将有日思无日 子欲养而亲不待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五、阅读理解。(20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从片段中找出和它相照应的语句。(2分)
(1)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 (2)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闫振三。
. 2.“我哪能离开呢?”把这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2分) . 3.“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父亲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2分) . 4.片段中对于“我”的提问,父亲为什么是这种态度,表现了父亲怎样的特点?(2分)
. 5.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结合课文,说说有什么作用。(4分) (1)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 (2)我看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 (二)课外阅读。(8分)
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 ) A 面对,面临 B 靠近,挨近 C 到来,来临 D 照着,根据
2.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 ) A 梅花艳丽俊秀。 B 公鸡画得生动别致。 C 想临摹《梅鸡图》。 D 《梅鸡图》太有味道。
3、“这画太有味道了。”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 A 酸甜苦辣等味 B 香、臭等味 C 画的意境 D 意思
4、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 A 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 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 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D 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六、习作展示。
题目:我喜欢 .
提示:摄影、书法、绘画、雕塑......这些艺术形式,你最喜欢哪一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写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艺术形式,以及自己学习这门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字数450以上。 【参考答案】 二、 看拼音写词语。
bì pì chuī pò fén (避)让 偏(僻) 野(炊) 紧(迫) (焚)烧
fá ɡé zhí xuē chè 军(阀) (革)命 (执)行 皮(靴) (彻)底 二、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李鼎铭提出来的。(× )
2.“精兵简政”是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出来的。(× ) 3.《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
4.《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星华于1927年4月28日写的。(× ) 5.《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个故事。(√ )
6.即兴发言由于时间紧迫,事先没有太多的准备时间,需要快速组织语言,临场发挥。(√ )
7.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 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名言作者是苏轼。(× ) 三、填空题。
1.找出下列对应的反义词。
(慈祥)—(凶恶)(耐心)—(焦躁)(严峻)—(温和) (严厉)—(温和)(沉重)—(轻松)(沉着)—(冷静) 2.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含糊)地回答 (纷乱)的喊叫 (僻静)的小屋 (有益)的工作 (恐怖)的眼光 (饱满)的情绪 3.照样子。正确地搭配下列词语。
(提高)—勇气 (提高)—成绩 (战胜)—困难 (改正)—缺点 (改进)—工作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竹石》一诗表现出诗人正直倔强的性格和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2)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5. 写出下列名言警句的意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句子的意思: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6.回顾下面的课文开头和结尾,你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匆匆》这篇文章的开头运用了排比手法列出可以复返的一些自然现象,而后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和前面形成对比,突出时间的宝贵,引发读者的思考。结尾再次提出这一问题,引人深思,首尾呼应。
四、连线题,将下列名言警句前后部分连起来。 有意栽花花不发 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 莫把无时当有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 无心插柳柳成荫 常将有日思无日 子欲养而亲不待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五、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1)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2)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2.我不能离开。
3.父亲的这段话说明了父亲对工作高度负责。
4.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峻,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表现了父亲对待工作认真严肃的特点。
5.(1)动作描写,写出了李大钊面对险境时的从容不迫。
(2)外貌、神态描写,“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父亲在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父亲对“我”的慈爱。 (二)课外阅读。 1. D 2. D
3. C 4. A
六、习作展示。 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