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
施工放样把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测设到实地上去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放样。
测图工作是利用控制点测定地面上地形特征点,缩绘到图上。施工放样则与此相反,是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尺寸,找出建筑物各部分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位置的几何关系,算得距离、角度、高程、坐标等放样数据,然后利用控制点,在实地上定出建筑物的特征点,据以施工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施工测量的目的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的建筑物、 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地面上标定出来, 作为施工的依据, 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 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之间的施工。
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从场地平整、 建筑物定位、 基础施工, 到建筑物构件安装等, 都需要进行施工测量, 以能使建筑物、 构筑物各部分的尺寸、 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1.2.2研究意义
(1)工程测量在建筑定位及基础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在工程开始施工前,首先通过测量把施工图纸上的建筑物在实地进行放样定位以及测定控制高程,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基准。这一步工作非常重要,测量精度要求非常高,关系整个工程质量的成败。假如在这一环节里面出现了差错,那将会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在施工行业里也发生过类似工程质量事故:图纸上建筑物的正北方向变成了正南方向,事故的处理结果是:把已经建好的房子重新砸掉,再从零开始。可见建筑物的定位测量是多么的重要。
在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桩位的施工更加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保证。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承台的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一旦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将会引起原承台设计的变化,从而增加了工程成本。严重的桩位偏差将会导致桩位作废,需要重新补桩等处理措施,一方面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另一方面,改变了原来的受力计算,对建筑物埋下了质量的隐患。
在土方开挖及底板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要求,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开挖是要尽量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因此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能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及部位,避免超挖及乱挖。从而能保证垫层及砖胎膜的施工质量,对与采用外防水的工程意义尤为重大。另外垫层及桩头标高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保证底板钢筋绑扎是否超高,底板混凝土施工平整度的最有效措施。
工程测量在基础施工阶段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在这一个环节里面,容不得有半点差错。否则将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发生。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只有周密、细致的进行测量放线方能保证墙柱插筋质量,避免偏位、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2)工程测量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墙柱平面放线、建筑物垂直度控制、主体标高控制、楼板、线条、构件的平整度控制等。其中墙柱平面放线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总体垂直度,对墙柱钢筋绑扎、模板施工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每次混凝土施工完毕后,第一道工序就是测量放线。通过了测量放线不但能够为下一道工序提供依据,并且能及时发现上一道工序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使得其他专业的施工人员及时处理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避免了问题的累积,最终导致质量事故。
在标高测量控制方面,能为模板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点,是模板施工平整度的保证。同时为混凝土施工提供标高控制线,保证砼后的混凝土平整度。精确的标高控制,是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施工的前提。对于施工面积较大的工程,如何保证模板施工的总体平整度、混凝土面的平整度,基本的前提就是测定一个准确、详细的标高控制系统面。
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是主体施工中的一个重点,除了作好每层楼的垂直度观测,为专业质检人员及时检查、调整提供控制数据以外,还为施工人员提供更详细的竖向控制线。由于垂直度控制的好坏是直接反映施工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特别在中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垂直度偏差过大,必须通过装饰阶段的抹灰等措施来弥补。除了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不说,还会埋下一个隐患:抹灰的厚度过大,容易造成墙面空鼓,从引发外墙渗漏等质量通病,更严重的情况会脱落,导致高空坠物的危险。
(3)工程测量在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建筑物经过装饰装修阶段将成为成品或半成品交付业主使用,前期主体所遗留的质量缺陷问题必须通过这一阶段进行整改、处理、隐蔽。所以这个阶段的测量工作的精度、质
量直接影响到该工程的总体质量。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室内外地面标高控制;外墙装饰垂直度控制;局部构件、线条的施工放线,内墙装饰平整度、垂直度测量等工作。其中室内外地面标高控制线是保证建筑装修地面整体平整度的重要依据;砖砌体平面放线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是按图施工的前提条件。外墙装饰垂直控制线的测量精度很大情度上决定外墙的整体装修质量,是外墙抹会、墙面砖、幕墙施工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4)工程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变形观测对工程质量的意义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观测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监测建筑物的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变形观测具体包括:基础边坡的位移观测;建筑物主体的沉降观测;高层建筑物的水平位移观测等。准确的观测成果为施工期间的工程质量、人民财产安全提供了最有效的保证。特别是在深基坑施工、填海区、地质断层构造带的施工工程显得尤为重要。而由于建筑物沉降、位移引起的边坡及道路坍塌、楼房及桥梁倒塌等安全质量事故屡见报端。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作好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5)工程测量对防治质量通病的积极意义
常见的质量通病不外乎钢筋、模板、混凝土等方面的问题,与测量放线有关的分别如下:钢筋偏位、模板平整度、墙柱垂直度、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楼地面平整度、外墙门窗工程垂直度等。要预防上述通病的发生,除了施工人员的主观原因之外,必须为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周到的、详细的测量控制水平线、平面控制线、垂直控制线等。如果测量工作方面出了问题,势必会引起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我们在施工中只要把测量工作做好,对防治质量通病就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精确、详细的测量成果为专业质量检查人员提供参考和依据,通过现场的检查和整改,能把很多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转变为积极,对防治质量通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3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在建筑施工放样的实际实践,归纳整理与施工放样方法及应用有关的理论知识。
大致分为,施工放样的传统放样与现代放样的比较,坐标放样的方法,民用建筑的简易放线以及注意事项,研究放线中容易出现误差,及避免或减小误差的处理方法,放样后的复测等。
1.4研究方案及路线
图1-1 流程图
1.5国内外研究现状
工程施工放样技术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 下面就工程的施工放样的方法简单叙述下它所经历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 以及每个阶段所用方法的优缺点。第一个阶段 : 传统
手段的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是指利用光学经纬仪 ,水准尺 ,和其他传统的仪器和工具 ,用于测量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点平面位置。 在传统的工程施工放样 ,由于使用钢卷尺测量水平距离 ,距离较长或地形复杂区 ,放样工作是相当困难的。而圆曲线或曲线的施工放样更为复杂,其测设大多采用偏角法和切线支距法 , 这些方法很容易产生累计误差 , 放样精度也不高 , 而且放样较慢。 不仅会有大量内业计算 , 而且还会受地形限制 , 放样速度慢 , 精度低。 但不可否认的是 , 它是工程施工放样原理的方法发展的基础。第二个阶段 : 全站仪坐标放样为主的阶段从传统的经纬仪放样方法到全站仪坐标放样的方法的发展 , 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 即不需做任何放样数据计算 , 放样过程简化 , 放样精度提高 , 且不受地形的限制。 但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 , 例如 : 堆叠建筑材料 , 通视差和其他因素 , 降低了劳动效率 , 而且放样一点往往需要反复移动的目标 , 必须 2 人~3 人参与操作。第三阶段 : 利用 RTK 技术来放样阶段RTK 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它可以提供实时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的三维定位结果 , 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在作用模式下 , 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观察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传送到流动站。 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基准站数据 , 还收集 GPS 数据 , 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察值并实时处理。 流动台处于静止状态 , 也可以在运动。 RTK 技术的关键技术是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技术。 RTK 技术使施工放样有了突破性发展 , 不仅克服了传统放样方法和坐标放样方法的劣势 , 而且具有观测时间短、 精度高、 无需通视、 即时给出精确坐标等优点。 经现场检验 , 在距离参考站约 3km 的地方 , 平面定位误差小于 5cm, 高程误差小于 10cm。放样技术的配合使用是当前满足高精度工程施工放样的最好方法。
第二章 放样方法的对比
2.1施工放样
建筑工程中所有的建筑物、构建物设计完成后,就进入施工阶段。各项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的工作,称为施工放样。在建筑工程中,施工阶段中的测量放样成果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质量等级、安全、结构及今后运行情况[1]。施工阶段的施工放样主要是运用专门的工程测量仪器,经过一定技术方案将设计图纸中的数据、位置及几何形状等真实放样于施工现场。
2.2传统阶段放样
2.2.1 传统仪器放样
在传统的工程放样方法中,必须要求设计图纸中的放样点或线相对于控制网或原有的建筑互相关系,即求出其间的角度及间距和高程,这些数据称为放样数据。
2.2.2 独立坐标系
工业建筑物的总图设计,是根据生产的工艺流程要求和建筑场的地形情况进行的,主要建筑物的轴线往往不能与测量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如果设计建筑物的坐标计算在测量坐标系中进行,则计算工作较为复杂。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往往根据现场情况选定独立坐标系,使独立坐标系的坐标轴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方法一致。这样,再通过旋转换算,把建筑物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
2.3坐标放样阶段
2.3.1 坐标放样法概念
随着光电测距仪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测滤头,可以直接安置到传统经纬仪上面,这样
的装置曾戏称“半站仪”。从而实现了同时测角和量距的任务,再结合计算机就可以即时计算出所测设点的坐标,出现了坐标放样法。
2.3.2 坐标放样的优点
坐标放样法克服了传统方法中的求取放样数据的麻烦工序。 直接获取放样点的坐标就可以放样出设计点。下面是结合CASIOF*4800计算机的里程偏距反算程序,说明圆曲线的放样步骤:首先将仪器置于控制点上;然后测出前视点坐标,把测出的坐标输入计算机中,反算出该店距线路中线的偏距和该点在中线上的正投影点的里程值;最后根据所要放样点对中线的偏距并结合现场情况,确定前视点需要左右移动的距离,再次安置前视点,直至精确放出前视点。
2.3.3 坐标放样的准备
在计算机普及和发展的同时,电子经纬仪即全站仪(Total Station)迅速发展取代了传统的光学经纬仪。计算机的普及使用为放样数据的求取精度和求取工序、速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全站仪则在具体的放样工作中简化了放样工作程序。现在各大厂商生产的全站仪,如徕卡、索佳、括普康、南方都配备有施工放样模式,使用方法简单易懂,下面简述南方全站仪的放样步骤:
(1)放样准备
①选择、录入放样数据文件。
②选择、录入坐标数据文件。可进行测站坐标及后视坐标数据的调用。
③置测站点。
④置后视点、确定方位角。
⑤输入所需的放样坐标,开始放样。
(2)实施放样
实施放样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都可以进行快速高效的放样。
①通过点号调用内存中的坐标值。
②直接键入坐标值。
第三章 民用建筑的简易放线
3.1施工放线的介绍与准备
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放样的阶段,大致分为建筑物定位、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和主体施工放样等阶段,另外在浅谈一下建筑物沉降。
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前的准备大致分为建筑物定位,土方开挖。
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
工具为“GPS”或“全站仪”。
图3-1 建筑物定位图
土方开挖阶段放线,一般分龙门板定位尺量放线和仪器测量放线,前者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在要放线的建筑物基础外四周一定距离打桩、架设龙门板,在龙门板上用施工线拉一个大至的直角线,尽量把线拉紧,然后用勾股定理采用钢尺合尺,尺寸要大一点,一般6、8、10m,这样比较准确,首先在两控制线上量取尺寸用红铅笔放点,然后两人拉尺,一人摆动可以任意那根线与钢尺的尺寸稳合,然后龙门板上固定施工线,用钢尺从头再校对一次,确认无误后四周挂线、钢尺校核,根据图纸上的轴线尺寸用钢尺量取放点,用铅垂垂于地面,这样就可以用石灰粉分别放开挖线了,用水准仪在龙门板上测放控制高程。 后者如果会用经纬仪或全站仪那就简单多了,只要根据图纸已知的控
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图纸上的距离、角度关系就可测量确定具体位置。
图3-2 土方开挖图
3.2基础的放线
3.2.1基础放线方法
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基础施工采用外控法,即打好控制桩,用经纬仪投测轴线。
图3-3 基础放线图
3.2.2基础放样注意事项
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放线工具:经纬仪、龙门板、线绳、线坠子、钢卷尺等。小工程可能没有测量员,就是施工员放线。
注意: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3.3主体施工的放线
3.3.1主体放线方法
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放线工具:经纬仪、线坠子、线绳、墨斗、钢卷尺等。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高层因层高高及有外脚手架,故线锤法及外控法均不适宜,可采用内控法。即用经纬仪将控制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首层平面在可通视的位置上预埋钢板,用经纬仪在钢板上找出交点,刻痕,作为竖向投测轴线的基点,然后用铅垂仪以此点向上可引测轴线n层. 高层放线普遍用的就是内控法。具体讲在建筑轴线附*行与轴线找一合适的距离我一班找1米左右这个位置预埋钢板,在钢板上找出交点,刻痕,作为竖向投测轴线的基点,然后用铅垂仪或激光经纬仪以此点向上可引测轴线n层. 比如你现在 从一层向二层引,你对准一层的点用激光经纬仪向上打,在二层用玻璃接住从下面传来的点就是了.然后从二层这个点往回量1米那就是建筑物轴线的位置了。
3.3.2放样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是在预先选好的内控点位置上预埋钢板,用经纬仪在钢板上找出交点,刻痕,做为竖向投测轴线的基点,然后用大线锤怎样往上吊比较方便。用线锤尖对准轴线的基点,当线锤对准基准点时,用对讲机通知楼层上人员定位。在对准下方吊锤时,对点人员要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观测吊锤尖部与钢板的点位差值,并通知楼上人员及时调钢丝线中的位置,当从两侧方向锤尖与十字中都重合时,可通知上层定点。
至于钢丝线的弹力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关键是在于楼层上的放钢丝线的绞线轮要经过特制,可以进行微小高度调整,并能可靠的锁定,这样放线时就比较方便了。
高层因层高高及有外脚手架,故线锤法及外控法均不适宜,可采用内窥法.即在每个楼层的同一位置留两个预留孔,通过这两个孔将下面楼层的轴线引上来,如留3个孔的话,经纬仪都可不用,仅线锤和钢尺就可完成放线。
+-0.000以下采用外空法,即打好控制桩,用经纬仪投测轴线.+-0.000以上采用内控法,即用经纬仪将控制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首层平面在可通视的位置上预埋钢板,用经纬仪在钢板上找出交点,刻痕,做为竖向投测轴线的基点,然后用铅垂仪以此点向上可引测轴线n层. 高层放线普遍用的就是内控法.具体讲在建筑轴线附*行与轴线找一合适的距离我一班找1米左右这个位置予埋钢板,在钢板上找出交点,刻痕,做为竖向投测轴线的基点,然后用铅垂仪或激光经纬仪以此点向上可引测轴线n层. 比如你现在从一层向二层引,你对准一层的点用激光经纬仪向上打,在二层用玻璃接住从下面传来的点就是了.然后从二层这个点往回量1米那就是建筑物轴线的位置了.
第四章 施工放样中产生的误差处理
4.1在放样工作中进行现场平差
4.1.1现场平差的方法
一般工程放样的平差工作都是在现场进行的。因此,常将这类在现场消除测量误差的方法统称为现场平差。如在测放一个方向线时,采用正、倒镜定点,而后在现场取两方向线的中点作为最后方向值等方法。
4.1.2现场平差的两个方便的特性
在所有建筑领域中,对测量放样的精度要求具有严密性和松散性两个方面的特征。严密性指工程建筑物必须保持其结构严密的互相关系,即在放样中具有较大误差时,则会有损于工程质量。松散性指松散的建筑部位,彼此间联系松弛。这类工程部位,虽在设计图纸上有三维尺度的规定,但在施工时,可予以不用程度的伸缩,因其放样后果对工程建筑建设的影响远比严密性的部位要宽松很多。
4.2导致误差的原因及降低误差的方法
4.2.1导致工程施工放样出现误差的原因
(1)仪器设备误差
测量员在楼层平面放线时主要利用垂准仪来得到控制点,再利用经纬仪和钢尺进行放线。但由于不同测量仪器的精度和使用要求存在的差异,其最终的放线结果也有着不同的准确性。在工程测量放线过程中应结合项目实际的技术要求来选用合适的仪器设备,若采用低等级仪器则难以达到高级测量的标准。在进行控制线竖向投测时,要以垂准仪和经纬仪水平作为其前提条件,仪器管水准器的精度决定投测出的控制点的精度。
(2)操作误差
①基准控制点对中误差
放线的第一步就是用垂准仪对中基准控制点并整平,对中整平的准确性严重影响测设出的控制点精度。
②投测施工楼层控制点误差
在基准控制点架设好垂准仪后,就要利用垂准仪的竖向激光发射器将基准点投测到施工层。但是由于仪器本身精度和外界因素影响,垂准仪不可能绝对垂直向上投测,所投测的点就不可能精确,这对于施工层的放线结果有直接影响。
③施工层经纬仪对中误差
由于从基准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的控制点不在实地上,而在垂准仪所配备的放线板上,这给测量员带来了比基准点对中更大的难度,容易产生较大误差。
④放线时操作误差
当经纬仪对中整平,照准后视控制点并置零后,开始放施工层主控制线,在划点的时候,操作者的精度、风力、大气折射也对放线结果产生影响。
⑤弹墨线误差
根据楼面划的控制点弹主控制线,在弹线过程中有的楼面有升降板,还有的清理不够干净,弹线人员的操作水平,直接影响所弹主控制线的精度。
4.2.2降低误差的主要原因
(1)仪器的检验校正
每隔一段时间对测量仪器和工具实施检查,进行校正,防止出现返工和重测的情况,以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
(2)仪器的维护保养
从箱内把仪器取出时应该记住其在箱内的位置,在使用结束后按照原位放回。在取出过程中要坚持轻拿轻放,先拿机座或下盘部分且禁止拿望远镜。仪器安装在三脚架上后需要立刻把仪器和三脚架的固定螺栓拧紧。在使用时缓慢的转动仪器,切记过快的转动仪器。尽量不要过于拧紧制动螺旋,仅稍微用力即可。对于仪器工作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立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禁止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表面,禁止使用粗布或毛巾以防破坏镜面。对仪器定期检查,确定仪器箱子锁扣是否稳定,防止设备使用时出现脱落。
第五章 放样后的复测
5.1设计图纸的复测
5.1.1校对相关数据
施工测量人员要对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进行全面的校核,校对总平面上的建筑物坐标和相关数据,检查平面图和基础图的轴线位置、标高尺寸和符号等是否相符,分段长度是否等于各段长度的总和。矩形建筑物的两对边尺寸是否一致,局部尺寸变更后,是否给其他尺寸带来影响。
5.1.2审核设计文件及施工图与现场核对
审核设计文件及施工图与现场核对是建筑施工放样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组织设计文件审核及其与现场核对,防止差、错、漏;了解设计意图、设计标准,熟悉设计内容,并结合现场实际对施工图纸进行核对,对其平、纵面位置,标高,几何尺寸,结构安全,
使用功能等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完善施工图设计,确保工点设置合理,强化使用功能。未经现场核对、优化的工点不能开工。
5.1.3审核设计文件与现场核对
审核设计文件与现场核对由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或指定的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并建立施工图纸审核责任制。对设计单位分批提供的设计文件,要及时审核、清理建档、登记造册,并有专人管理。重点难点工程由集团公司工程指挥部和各项目部共同审核,一般工程由各项目部组织审核。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由各项目部提供书面资料,集团公司工程指挥部审核汇总与监理、设计、咨询与业主单位联系解决。
5.1.4施工图纸审核与会审
(1)施工图纸审核
在施工前,施工图纸由各级技术部门组织指定专人进行审核。做到项目分专业、人员有分工、审核有记录。对审核有无问题均进行有效标识、汇总并记录。必要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
主要审核内容:
①各专业施工图的张数、编号等与图纸目录是否相符;是否为正式施工图并经设计单位正式签署。
②施工图纸、施工图说明、设计总说明是否齐全,规定是否明确,三者有无矛盾。
③平面图所标注坐标、里程和绝对标高与总图是否相符。
④图面上的尺寸、标高、预留孔及预埋件的位置以及构件平、立面配筋与剖面有无错误。
⑤各专业施工图的轴线、位置(坐标)、标高及交叉点是否矛盾,平面、大样图之间有无矛盾。
⑥图纸上构配件的编号、规格型号及数量与构配件一览表是否相符。
⑦设计资料是否符合现场地形、地质情况,设计要求的施工方法是否可行。
⑧线路平面位置和纵向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规范,构造物设计位置是否合理。
⑨分项工程数量是否遗漏,汇总数量有无错误,计算工程数量与图纸数量是否相符。
⑩所用的标准图、参考图是否作废或错用等。
图纸审核后,将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提出建议,提交图纸会审时进行研讨解决。
(2)施工图纸会审
施工图纸会审是进行技术论证的有效手段。当专人对图纸审核出的问题较多或依据不准确时,应进行会审。会审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写出书面报告报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咨询单位、业主单位共同研究解决。施工图纸会审由项目总工程师或施工技术部门负责组织,会审实施经过要详实进行记录,形成会议纪要。
主要审核内容:
①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规定,设计标准图、参考图是否作废或错用。
②审查施工图设计与地基处理有无问题,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
③审查建设项目坐标、标高与总平面图中标注是否一致,与相关建设项目之间的几何尺寸关系以及轴线关系和方向等有无矛盾和差错。
④审查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和清楚明确,核对建筑、结构等图纸是否相符,相互间的关系尺寸,标高是否一致。
⑤审查建筑平、立、剖面之间关系是否矛盾或标注是否遗漏,建筑图本身平面尺寸是否有差错,各种标高是否符合要求,与结构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
⑥建设项目与地下构筑物、管线等之间有无矛盾。
⑦结构图本身是否有差错和矛盾,结构图中是否有钢筋明细表。
⑧若无钢筋明细表,钢筋构造要求在图中是否说明清楚。
⑨施工图中有哪些施工特别困难的部位,是否便于施工,宜采用哪些特殊材料,构配件、货源如何组织。
⑩对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可能性和应采用的必要
措施进行商讨等。
(3)审核记录与审核报告
图纸审核要形成记录和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①审核报告。列出参加会审单位名称、人员姓名及会审地点并盖章,存在问题及疑点记录汇总表(要注明图名、图号,必要时附图说明),报设计部门进行审批。
②主要工程项目明细表及技术特点。
③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
④各种材料数量汇总表。
⑤工程所需定型图、通用图、参考图以及相适应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及法律法规一览表。
5.1.5施工图现场核对
(1)核对条件
在设计、施工单位完成现场交接桩,经现场贯通复核无误,且施工图(或施工资料)已到位的情况下,才具备现场核对条件,参加施工图核对的人员要求具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或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
(2)核对程序
首先按经审核无误的施工图进行现场放样。涵渠标出轮廓线及出入口标高;桥梁应标出墩台(特别是跨越重要道路及其他建筑物两侧的墩台)位置、轮廓线;隧道应标出隧道洞门位置,洞身开挖及边仰坡轮廓线,取(弃)土场位置;路基挡护构筑物轮廓线等,现场放样经复核正确无误后通知监理单位。
(3)会同监理单位对现场进行首轮核对。
(4)需重点优化的工点或部位,特别是需进一步优化的隧道洞口位置及防护、桥梁墩台位置及防护、路基挡护及排水系统、涵渠新增、取消、改孔、方向、标高和功能兼顾及建议、需进一步地质补勘的部位等上报监理单位,经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咨询单位、业主单位进行现场核对并形成现场纪要,涉及变更事宜按规定程序办理。
(5)经现场核对无须完善的工点并征得监理单位同意方可开工。
(6)在实施过程中需积极地配合各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核对,并将相关资料纳入技术管理文件。
5.2建筑物定位复测
建筑物定位后,要根据定位控制桩或者龙门桩,复测建筑物角点坐标、平面几何尺寸、标高与设计图纸上的数据是否吻合,是否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建筑物的方向是否正确,有无颠倒现象,有没有因现场运输车辆将桩碰动,造成位置偏移等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5.3水准点高程复测
施工现场引进水准点后,要进行复测并应往返观测两次。测设±0水准点时,一定要校核好图纸上的每一个数据,防止用错高程而造成整栋建筑物高程降低或者升高的严重后果。
5.4原始测量记录的复核
对外业实测记录,应换另外一名测量员进行全面复核。可用加法还原检查法,利用校对公式或者采取其他方法查原始计算项目,发现错误及时解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