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喜犒师
齐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 【注释】
1、齐孝公:齐桓公的儿子。鄙:边远地方。 2、公:指鲁僖公。犒:慰劳。 3、竟:同“境”。
4、县:同“悬”。罄:中间空虚的乐器。
5、周公:周文王的儿子,名旦,鲁国的始祖。大公:即吕望,姜姓,通称姜太公,齐国的始祖。大同“太”。
6、股:大腿。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意为得力的助手。这里作动词用,意为辅佐。
7、载:载言,指盟约。盟府:掌管盟约文书档案的官府。 8、职:动词,掌管。
9、旧职:从前的职守。即指齐始祖姜太公股肱周室的事业。 10、率:遵循。桓:指齐桓公。 【翻译】
齐孝公攻打鲁国北部边境。僖公派展喜去慰劳齐军,并叫他到展禽那里接受犒劳齐军的外交辞令。齐孝公还没有进入鲁国国境,展喜出境迎上去进见他,说:“寡君听说您亲自出动大驾,将要光临敝邑,派遣下臣来犒劳您的左右侍从。”齐孝公说:“鲁国人害怕吗?”展喜回答说:“小人害怕了,君子就不。”齐孝公说:“你们的府库空虚得就像悬挂起来的磬,四野里连青草都没有,仗着什么而不害怕?”展喜回答说:“依仗先王的命令。从前周公、太公辅佐周室,在左右协助成王。成王慰问他们,赐给他们盟约,说:‘世世代代的子孙,不要互相侵害。’这个盟约藏在盟府里,由太史掌管。桓公因此联合诸侯,而解决他们之间的不和谐,弥补他们的缺失,而救援他们的灾难,这都是显扬过去的职责啊。等到君侯登上君位,诸侯都给予厚望,说:‘他会继承桓公的功业吧。’我敝邑因此不敢
保城聚众,说:‘难道他即位九年,就丢弃王命,废掉职责,他怎么向先君交代?他一定不会这样的。’依仗这个才不害怕。”齐孝公于是收兵回国。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1.“展喜从之”的“从”的意思是 [ ]
A.听从 B.参与 C.从属 D.跟随
2.“将辱于鄙邑”的意思是 [ ]
A.将要羞辱鲁国 B.将要使鲁国感到羞辱 C.将要在鲁国受到羞辱 D.将屈尊来到鲁国
3.“何恃而不恐”省略的主语是 [ ]
A.我 B.鲁僖公 C.小人 D.君子 E.尔
4.“先王之命”的具体内容是 [ ]
A.使受命于展禽
B.世世子孙无相害也
C.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
D.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
5.“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的正确翻译是 [ ]
A.过去周公、齐大公是周王室得力的助手,一起辅佐成王,成王认为他们十分劳累。
B.过去周公、齐大公辅佐周室,在左右协助成王,成王慰劳他们。
C.过去周公、齐大公与周王室关系非常密切,在左右辅佐成王,成王使得他们十分劳累。
D.过去周公、齐大公是周王室非常倚重的大臣,一起辅佐成王,成王认为他们劳苦功高。
6.“昭旧职”指的是 [ ]
A.发扬光大周公、大公辅佐成王的事业
B.发扬光大周成王的事业
C.发扬光大大公辅佐成王的事业
D.发扬光大周公辅佐成王的事业
7.“展喜犒师”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 ]
A.“展喜犒师”的行动本身使齐孝公意识到阴谋被揭露和对方已有准备,同时还因为展喜巧于辞令,义正辞严地批评了他有违“先王之命”的不义行为。
B.主要是鲁国实力强大,早有准备,严阵以待;其次是展喜揭穿了齐国的阴谋后,齐孝公见无便宜可占,只得班师而还。
C.展喜擅长外交辞令,向齐孝公晓以利害,又以鲁国的强大实力为后盾,使齐孝公不得不撤兵。
D.齐孝公见阴谋被揭露,鲁国又坚壁清野,偷袭已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齐孝公只有率兵回国。
8.把“展喜犒师”和“弦高犒师”的主要异同点进行比较,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展喜和弦高犒劳敌国军队的目的都是为了探听虚实,显示己方的实力
B.齐孝公撤兵的原因和孟明还师的依据同中有异。相同点都是因为偷袭不成,不同的是齐孝公还担心诸侯国帮助鲁国
C.展喜与弦高都针对对方心理展开攻势,展喜主要是针对齐孝公不能不依仗周王名号称霸的心理,以“先王之命”给他当头一棒;弦高则主要是针对秦军意图偷袭的心理,含蓄地告诫对方郑国已有准备。
D.展喜与弦高都非常擅长外交辞令,展喜面对齐孝公咄咄逼人的问话,刚中有柔,层层紧逼,使齐孝公无辞可对;弦高则委婉中透露锋芒,显示郑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齐孝公伐我北鄙 鄙:边境 B.其率桓之功 率:率领 C.载在盟府,太师职之 职:掌管
D.而匡就其灾,昭旧职也 昭:表明,发扬光大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 B.小人恐矣,君子则否 C.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 D.载在盟府,太师职之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齐侯未入竟 竟:通“境”,边境 B.小人恐矣,君子则否 否:通“不”,不害怕
)
C.室如县磐,野无青草 县:通“悬”,挂
D.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 大:通“太”,身份或辈分高的
1.结合具体语境,用代入法,瞻前顾后,从逻辑上去检测词义解释是否准确,A、C、D选项代入原文都能讲通,只有B项句意不通,“率”应解释为“继承、遵循”。
2.A项中的“受命”古义为“领教、请教”,今义为“接受命令或任务”;B项中的“小人”古义为“平民百姓”,今义为“人格卑鄙的人”,贬义词;D项中的“太师”古义为“太史官”,现代汉语没有这个词条。
3.“否”不是通假字,现代汉语依然有“不”这个义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