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学习的动力机制
1.什么是动机?它有何特征?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它不同于外界刺激的作用。人们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动机,也可能意识不到,但没有这种内部动力,人就不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
动机总是表现出与其它心理概念截然不同的显著特征。
(1)启动性。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功能,能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人类
各种各样的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没有行为动机就没有行动。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现代教育心理学不再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是教学过程初始的事情,而要象一条红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2)方向性。动机支配的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它象北极星一样指引着行人的方向一样,使活动朝预定的目标前进。
(3)持久性。动机具有使某项活动持续进行的特点。由动机发动的行为,在未达到目
的之前通常不会自行终止。
(4)强度。动机在发动行为和指导行为方向的同时,也决定着行为的强度,行为动机的强度与由其诱发的行为具有强度上的对应性。一般而言,强烈的动机会诱发持续时间较
长、频率比较高、强度比较大的行为;微弱的动机使人的行为持续时间较短、频率比较低、强度较小。
2.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有哪些种类?
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
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一定的指向性,而且也有一定的动力使学习过程中注意状态、兴趣水平保持下去,在遇到困难时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可见,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学习动机进行分类。从学习动机的来源上,可以划分为内部的动机(如认知动机)和外部的动机如(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动机)。在学校教育中,如父母的鼓励、教师的表扬,竞争的奖励等等,这些由外在力量激发产生的动机,可以称为外部动机。而学生本身的内部心理因素,如兴趣、信念、理想、好胜心、荣誉感等等,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推动学生积极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这种由内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的学习动机,可以称为内部动机。
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可以把动机区分为长远的动机和短暂的动机。
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可以把动机区分为正确的与错误的、高尚的与低下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那些符合并有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机就是正确的或高尚的;相反,那些违反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机就是错误的或低级的。
3. 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的关系如何?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有明显的区别,学习目的是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而学习动机则是促使学生去达到那个结果的某种动因。学习动机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学习结果回答的则是“为了什么?”的问题。
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又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因为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统一在某种具体的学习活动之中,没有离开具体活动的动机,也不可能存在没有目的的活动。其次,学习目的是学习活动的外在原因,是诱发学习动机的条件,往往是学习动机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存在没有学习动机的学习目的,也没有无学习目的的学习动机。再者,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可以是相互交替、彼此转化、共同促进。在学习过程中,在此一阶段为学习目的,在下一阶段可能变为学习动机。最后,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表现为一个学习动机不一定只有一个学习目的,一个学习目的也不一定只存在一种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原因,学习行为是学习动机的外在表现。但是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关系。表现在四个方面:
(1)学习动机不一定导致学习行为的发生。因为学习行为的发生还受制约于其它条件,
(2)有的学习行为没有学习动机,这是一种学习行为的假象。
(3)同一学习动机可产生几种学习行为表现。如在成就动机驱使下,学生可能表现出一系列的学习行为,如刻苦学习、锻炼身体、发展特长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优等生的学习动机较广,水平也较高,表现出较多类型的学习行为;而差等生的学习
动机范围比较窄,水平也较低,表现出较少种类的学习行为。
(4)同一学习行为受多种学习动机驱使。如努力学习可能受取得成就、获得奖赏、赞扬以及增长知识等多种学习动机驱使。
因此,对于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不一致的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不能因为有的学生表现出的学习行为就认为他们己具有一定的学习动机,也不能期待具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学生一定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分析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不一致的原因,使其渐趋一致,激发或培养良好、适度的学习动机,表现更多更好的学习行为,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三)学习效果是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学生可能达到的最终结果。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动机通过影响学习行为进而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一般而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关系。强烈的进取心、旺盛的求知欲与良好的学习效果是相辅相承的。然而,有时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表现为学习动机好,短期内学习效果差;学习动机不好,短期内学习效果好。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学习行为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中介变量,即学习动机通过学习行为影响学习效果。通过学习行为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学习动机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这就有可能使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一致。
另外,学习效果受学习动机特点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⑴学习动机的强度。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度越高,学习就越努力,越积极。但这并不能说明学习动机强度越高,学习效果也越好。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呈“倒U”型关系,即过高或过低的学习动机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⑵学习动机的清晰度。学习动机的清晰度指学习动机所指向的学习目标的明确程度。对学习目标认识越明确,说明学习动机清晰度越高,那么学习就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就有望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学习目标及如何实现学习目标不明确,即学习动机清晰度低,学习中就会犹豫不决,不能集中精力,就无望取得较好的效果。
⑶学习动机的力距。学习动机的力距是指个体目前状况与目标的距离。相对而言,个体目前的水平距离目标越近,学习动机力量越大;个体目前水平距离目标越远,学习动机力量越小。只有远大的理想,如果不与短期、切近的目标相结合,远大的理想就会成为空谈,不能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常教导学生说: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需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就是这个道理。
4.关于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一)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理论家们提出的。他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在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增强作用就叫做强化。在人类行为的习得过程中,强化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因素,它使外界刺激与学习者的反应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并通过不断重复使二者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中,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以巴甫
洛夫为代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以斯金纳为代表)和社会学习理论(以班杜拉为代表)对强化有不同的解释。(详细内容见教材)
(二)成就目标理论
成就目标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学业成就和成功的意义或目的的知觉”,简而言之,成就目标要回答:个体为什么从事某种成就行为,从事这个成就行为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埃姆斯、德威克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
个体对成就活动目的的认识决定了其判断成功的标准。一般而言,评价成功的标准有三个:(1)是任务标准,主要看个体是否达到活动任务的要求。(2)是自我标准,主要看个体是否比自己以前做得更好。(3)是他人标准,个体与群体中的其他人相比是否做得好。个体的成就目标不同,用以评价成败的标准也不同,反过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评价成败的标准,确定其成就目标的类型。
成就目标的类型(成就目标的定向)从大的方面来讲,可以分为两种:掌握目标(也叫自我卷入、学习目标、任务目标)和成绩目标(也叫任务卷入、能力目标)。掌握目标的是指从事成就活动的意义在于掌握、理解任务,提高自身能力,往往根据任务标准或自我标准来评价个体的表现;成绩目标是指以证明或显示自身能力为目标,努力完成任务的理由是要证明自己有胜任该项工作的能力,个体倾向于把自己和他人作比较,根据常模标准评价自身的表现,认为比别人做得好才算成功。成绩目标又分为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两种。成绩接近目标关心的是在完成任务中胜过别人,比别人聪明,使用的标准是获得最好或最高分数,在班上是最优的学生。成绩回避目标的特点是回避次等,防止使别人觉得自己愚蠢,使用的标准是避免获得最坏的分数,避免自己是班上最差的学生。总的来看,三种目标分类中,掌握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旨在获得积极的活动结果,是一种趋近的
目标状态,成绩回避目标旨在避免消极的活动结果,是一种回避的目标状态。
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对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的影响。(详细内容见教材)。
(三)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做,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内在心理过程。简言之,就是要求获得优秀成绩的欲望。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不同因素或相反倾向组成:一种是追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每当一个人面临任务时,这两种动机在个体身上同时起作用,每个人的成就行为是这两种动机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这个人就会努力去追求特定的目标;反之,他就会去选择那些减少失败机会的目标;当两种动机力量势均力敌时,便会产生心理冲突,体验抉择的痛苦。
追求成功的动机或倾向是由成功动机的强度、成功的可能性、成功的诱因值三个因素作用的结果。成功动机的强度、成功的可能性、成功的诱因值三者数值越大,则追求成功的动机或倾向也越强。
(四)归因理论
归因是人们对导致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的认识和评价。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韦纳,他把人们对行为成败结果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整合在一个理论模式中,认为导致个体行为的原因均可归入内外源、稳定性和可控制性三个维度中,内外源维度则分为外部控制与内部
控制两种类型。稳定性维度分为稳定与不稳定两种归因类型。可控制性维度把归因分成可控制和不可控制两种类型。这三个维度对情绪都有影响。
5.如何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习动机从无到有的过程,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习动机的激发是使学习动机从内隐向外显行为转化的过程,使学习中的动力因素真正发挥作用。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应注意以下五点:
(1)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点是在进行学习活动时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学习的需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意做到:①满足学生的需要。②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③教师有效地教学。
(2)设置有效的目标,掌握达到目标的方法。有效的目标设置有五方面的要求:①确定表现的目标,而不是结果的目标。②确定挑战性的目标,而非轻而易举的目标。③设置现实的目标而非非现实的目标。④设定具体的目标而非笼统的目标。⑤重在设置短期目标而非长期目标。
(3)成就动机训练。成就动机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可以通过训练加以培养。很多研究表明,对成就动机进行训练是有效果的。直接效果表现为受过训练的学生对取得成就更为关心,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所追求的目标。间接效果是能够提高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成绩。这些效果在原来成就动机低而学习又差的学生身上更为明显。
(4)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归因作为比较稳定的认知方式,能够诱发不同的情绪状态,
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要避免不期望的归因,形成期望的归因。
(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把喜欢的活动的学习动机迁移到他们不喜欢的学习活动上来。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
(1) 从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2) 基本需要提高到成长需要;
(3) 从需要满足发展到价值追求;
(4) 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经验;
(5) 善于利用教师的反馈激发学生士气。
6.什么是情绪?情绪与情感的关系如何?情绪由哪些成分组成?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所不同,它总是以带有某些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情绪。
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一般统称为感情,也就是说感情包括情绪和情感。一般用情绪概念主要说明感情过程,即是动物或人的需要发生的特定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它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因此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而情感经常用来描述具有稳定的、深刻
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因而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另外它还比较内隐,情绪更多地反映感情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而情感则偏重于感情性过程的体验和感受。同时情绪和情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的过程中蕴含着情感。
构成情绪的三种成分为:主观体验、外部表现(表情)与生理唤醒。
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每种具体情绪的主观体验的色调是不相同的,它们分别代表人们不同的感受,每种感受和体验是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或心理载体。人们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观体验与外部反应是共生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固定的关系。
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形式,通常称之为表情。它是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在这三种表情中,面部表情在交流中起主导作用,其他两种形式起辅助作用。
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反应。生理唤醒是一种生理的激活水平。情绪发生在一定的生理激活水平上,神经系统某些部位的激活为情绪的发生和活动提供能量。
7.情绪对学习有何影响?
情绪对学习具有激发其动机,组织学习行为的作用。
(1)动机功能
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同时,情绪对于生理内驱力也具有放大信号的作用,成为驱使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炽烈的情绪、情感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推动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
但是情绪和情感有时也有干扰作用。当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消极情绪时,这种情绪会干扰有序的动机性行为,妨碍学习活动的进程,降低学习活动的效率。
(2)组织功能
这种组织的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情绪的组织功能还表现在对人的行为影响上,当人们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方面,其行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而当人们处在消极情绪状态时,容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有时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
8.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情绪有哪些?
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情绪因素有好奇、兴趣、愉快和焦虑。
好奇是由新异刺激引起的一种生理唤醒水平或认知冲突的探究倾向。一般认为好奇是认知冲突的结果,个体有一种“发现的渴望”。当人的认知预期与现实相反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引起认知不平衡,导致为恢复认知平衡的探究行为。
兴趣是主要的正情绪之一,是个体力求认识、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分为个体兴趣和情景兴趣。个体兴趣是学生自身带入课堂的兴趣;情景兴趣是学生在一个特殊的
情景中,参加一种特殊活动时体验到的兴趣。
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重要影响。有学者认为一种缺乏兴趣的智力活动,相当于脑组织的损伤,甚至更严重。
愉快是一种正性情绪,是人或事物符合个体当前优势需要时的一种主观体验,愉快是幸福的最主要因素。愉快在体验上有强弱程度之分,过分的或强烈的愉快情绪会减缓思维,过低或过弱的愉快情绪会抑制思维。愉快在层次上也有高低之分。感官上的愉悦是低层次的。从探索、创造、孜孜不倦的学习中获得的,与求知欲、创造欲等高级需要相联系的愉快,是高层次的。低层次的愉快可以转化为高层次的好学情感,高层次的情感形成后又制约一个人在具体情境中的情绪体验。
焦虑是一种负性情绪,是对没有明确对象的恐惧或担忧,这种心理状态有明显的生理表现(如失眠,出汗),还会出现一些行为表现(如逃避,自责,自卑等)。
焦虑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它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还是起抑制作用,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包括学习者原有焦虑水平差异、学习材料难易的程度以及学习者本身的能力水平。高度焦虑,对于非常生疏或者对于需要依靠随机应变的技能的这类较为复杂的学习和解决问题具有抑制作用。就促进大多数人的学习而言,应当把焦虑控制在中等的程度才能有利于一般能力水平者的学习。
9.课堂教学中如何调节学生情绪?
(一)课堂教学中促使好奇心实现的策略
(1) 刺激性或情境变化。反复呈现的刺激将很快失去它的“新异性”,学生将很快忽视它。刺激必须以一种新的或不能预料的形式呈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样性、新奇、不可预测性使刺激产生变化,厌倦是课堂中经常出现的情绪,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教室的唤醒强度来克服冷漠和厌倦。
(2) 悬念或不确定性。人为地制造概念冲突、不确定性和问题困难等情绪性困扰是制造悬念的常用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在具有不确定性结论的竞争性假设和问题上,是把信息嵌入心理努力的背景上。
(3) 反馈。反馈是使教师行为前后相继的保证。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减少学生的“不知感”,增加“已知感”,使学生跨越焦虑驱策的回避动机,趋向好奇增强的探索动机。
(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
为了发展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围绕下列目标构造他的课堂:
(1) 新奇。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创造新奇的事物,无论是教具的使用,还是内容的讲解,力求做到新、奇、准。
(2) 组织多样性活动。如果符合教学目的的需要,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浏览以及郊游等活动,有生气的事物也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特定领域的知识。
(3) 让学生参与活动。
(4) 主观期待也易产生兴趣。
(5) 在提问上下功夫。教师的提问有助于引起学习兴趣,要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疑问和惊奇感,有助于加深理解和概括。当然,提问的形式应适合学生的性格和能力。
此外,“利用小组进行学习”、“适当表扬”、“让学生参加活动”、“让学生感到学习的重要性”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教师促进好奇和兴趣的努力是在学生身上产生较高的学习动机。学习者不仅需要信息的通道,也需要学习动机,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变得强而有力。
(三)调节焦虑的策略
降低学生的焦虑可以用以下策略:
(1) 学习指导。明确学习目的,使目标适应学生的能力;把复杂的困难的课题分成小的单元,而且从易到难逐步进行;给以鼓励,使其具有自信心;高焦虑型的学生用归纳——发现法教学较为有效,低焦虑型的学生用演绎——说明法较有效。
(2) 应付评价压力策略。用一种最大限度减少评价压力的方式营造考试情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那些高焦虑学生。如果在学校教育早期,教师努力使学生掌握这些应付评价压力的技能显示出更大的收益。
(3) 使用档案性评价。档案袋评价是一种自我比较的方法,它详细地记录了个人成长的有关信息,学生可以从自我比较中,增强自信和满足感。
(四)愉快教育的教学策略
(1) 把握愉快四因素。按照愉快产生的四个核心要素(任务完成、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技能挑战)设计安排教学内容。
(2) 明确挑战性任务。集中学生注意于挑战的、学习新东西的内部满足上,而不是与任务相关的外部压力。
(3) 形成灵活的教学方式。有时挑战学生的能力;有时从学生的卷入中退出,以便他们能体验他们自己的“流”——愉快。
(4) 强调掌握目标。发展一种集中学生注意于掌握目标而非成绩目标的教学方式。
(5) 专注于完成任务过程的评价。教师要努力淡化活动结果的重要性。当学生告知自己他们所完成任务过程的好坏程度时,那么这种信息帮助维持愉快的心境。相反,当学生使用反馈来诊断活动结果的成功或失败时,那么,这种评价就会干扰愉快的心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