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文华
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15期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事业单位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其运营方式正向着“非盈利”方式转变。为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应加强内部控制力度,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本文将对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研究
事业单位作为非盈利部门,是政府用于资源配置的重要组成部门。就目前来看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若不及时解决便会对事业单位自身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将分别从: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一) 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目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相对片面,甚至有些领导对于内部控制的含义都缺乏了解,基于这种情况,事业单位职工更加无法理解相关内涵。部分事业单位领导甚至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会对事业单位办事效率造成影响,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理念无法融入现有的内部规章制度中。
( 二) 内部制度缺乏完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财政部2012 年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试行)》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自2014 年1 月1 日起施行,但至今大部分的事业单位还未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 三) 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够
实际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尽管目前有些事业单位已建立了内部控制部门,但内部控制并未落实,导致制度流于形式。
( 四) 无法建立有效监督机制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实施时间较短,控制系统中各方面技术不成熟,而内部控制涉及到单位各类经济活动,面广而又复杂,与之相对应的评价和监督机制更具有一定难度。目前的监督机制也都局限在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而非对单位的内部控制整体进行评价和监督。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力的有效对策
以上是对事业单位目前内部控制现状进行的阐述,为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结合本人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岗位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
( 一)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的增强
马克思说“理论指导实践”,而错误的理论指导出来的就是错误的实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试行)》明确指出“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是单位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如果单位负责人本身就对“内部控制”理念就浑浑噩噩,怎么可能将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因而,就我国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意识的增强而言,首先从单位领导层、负责人入手,自上而下推进单位内部控制观念的学习。确保领导层了解内部控制,并将内部控制观念与单位业务紧密相连,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将内部控制嵌入制度中。
( 二) 建立适合本单位内部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任何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都是与本单位内部管理息息相关,撇开单位内部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将无法顺利实施。事业单位首先梳理现有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对现在所执行的制度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进行修改和完善,如有缺失,应及时新增制度,将风险控制在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
( 三) 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与单位信息系统建设相结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业务量也逐年增多,就拿我工作的单位而言,近几年的在研项目多达上百个,涉及资金量达到几十个亿,倘若不利用电子信息系统,仅依赖现有的人员,内部控制的成本将会大幅度提高,其表面现象就是加强内部控制后,工作效率反而会大幅下降,这不是绝对不是好的内部控制。另一个方面,人为干扰因素,是使内部控制失效的最主要在因素之一。将单位内部控制嵌入信息系统建设内,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提高单位的内部管理绝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四) 对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机制加以完善
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内控考评机制作为一个重要的保证,主要包括:对现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断调整,此外对内部控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个人提出表扬,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效完善。此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检查工作需相关审计部门完成,为了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扩散,应将多种检查形式应用其中,确保检查结果与相关领导人福利挂钩。
( 五) 对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加以强化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主要从责任制度、监督制度等方面实施,其一从责任制度实施,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将内部控制部门的工作环节进行细致的划分,将每个工作环节的责任具体到个人,无论某一工作环节出现了问题所追究的责任就会具体到个人,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并且将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与管理人员自身的利益进行紧密的结合,使得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更加重视,比如设置奖惩制度,做到赏罚分明。另外就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制度的确立,首先将内控部门每个工作环节都设置相对应的监督人员,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态度进行监督,并且监督人员也具有相应的责任,设置责任连坐制度,如果某一工作环节出了问题,而监督人员在监督过程汇总没有及时的发现则需要责任连坐,管理人员与监督人员共同负有责任,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工作的管理,可有效提高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 六) 明确划分员工岗位与职责强化培训力度
会计人员作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重要保障,就目前来看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这一问题将会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落实造成直接影响。据此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管理能力及相关意识,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落实。新形势下,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不仅是专业胜任能力,而更加侧重于职业判断力、协调沟通能力以及创新拓展的能力。除此之外,财务工作人员还要在精通财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充分了解相
关法律,理解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以及政策法规相关的技术知识,方便解决各种可能会遇到难题。
另外,财务人员也应开拓眼界,不仅要了解财务及相关知识,而且更要学习本单位的业务,了解业务也就能了解风险控制点,对加强内部控制执行力,大有裨益。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内部控制建设水平落后、内部控制水平的制约因素过多等。解决策略则应从增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建立适合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与单位信息系统建设相结合、加强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机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明确划分员工岗位与职责强化培训力度六个方面入手。要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还要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强化,其目的在于提升资金利用率,确保事业单位各个经济活动得到有效开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