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夜不闭户的理想
1.“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诸葛亮是个治国有方而能实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政治家。不管你信不信,《三国演义》上写着呢。他是古典文学创造的智商超常者。隆中对,说三分,神;草船借箭,祭坛借风,神;写他治蜀,也神。八十七回书上讲,诸葛亮在成都,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结果是,“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请勿小看这句话的分量。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古人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提出“大同”与“小康”两概念,所设想的大同社会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一幅天下为公的太平治世图,描绘出方方面面,比如人们自觉地为社会尽力,各种人都会得到社会的保障,无不足不赡之忧,广泛和睦而无盗窃乱贼。如此太平盛世,反映于门户:“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关门时,掩上门扇即可,不必横闩上键,因为世无“盗窃乱贼”,不需设防。
《礼记》的这番理想谈,后来凝为四个字:夜不闭户。 这是一代代中国人的美好理想。
“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史记·循吏列传》以此赞扬子产的政绩。说的是,春秋时代,子产治理郑国,一年一个变化,第三年已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了。
子产何以成功?从《史记·郑世家》看,“子产仁人”,相信为政以礼,又讲“为政必以德”。他还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诸于众。看来,“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好世风的形成不仅靠“礼”,也需要其它——例如,实行法制。《后汉书·东夷传》有论:“昔箕子违衰殷之运,避地朝鲜。始其国俗未有闻也,及施八条之约,使人知禁,遂乃邑无淫盗,门不夜肩”。门不夜扁,同如夜不闭户,这是“施八条之约,使人知禁”的结果。
晋代《华阳国志》中有个王涣,字稚子,曾作地方官,政绩斐然。书中写其政绩只八个字“路不拾遗,卧不闭门”。这已是极高境界,从所录民歌可证之:“王稚子,世未有,平徭役,百姓喜。”
敦煌遗书中有篇说唱伍子胥故事的变文,歌颂他“治国四年,感得景龙应瑞,赤雀咸(衔)书,芝草并生,嘉和(禾)合秀。耕者让畔,路不拾遗。三教并兴,城门不闭。”夜不闭户,城门也可大开了。说的是春秋故事,但这显然是唐代人心目中的太平世界。唐代有过社会安定、民众舒心的日子。“贞观四载,天下康安,断死刑至二十九人而已。户不夜闭,行旅不赍粮”,《隋唐嘉话》这样称颂唐太宗的太平天下。
清代袁枚志怪小说《子不语》有无门国故事,讲常州商贩航海舟没,漂至一国。小说的描写,宛如“海市”景象:“人民皆居楼,……有出入之户,无遮闹之门。国人甚富,无盗窃事”。真是高妙的设计。有出入之户,门户的出入口功能并不扔掉;无遮挡之门,门户的保卫功能则要摒弃。随园先生所语,其实是一种理想中的境界。对此,他缀以两个条件,一是国人富,二是无盗窃,似乎意识到据此两条,前者做社会物质基础,后者为社会道德风尚,才可望宇内无大门。 这样的两条,有很重的分量。 2.锁门闭户
夜不闭户固然好,可是那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道德的,风尚的,治安的,等等。唐代的贾岛写了句“僧敲月下门”,拿不准这月下门,该是敲好,还是推好。这样在驴上苦苦琢磨着,不
觉冲撞了韩愈出行的仪仗队,被左有拿下。贾岛对韩愈讲自己正“推”“敲”不定,韩愈说:“用‘敲’字佳。”
推、敲之间,推门而入总有点唐突,而敲则温文尔雅礼貌些。同时,月下门可推,那必是夜不闭户的;而敲呢,是不是锁门闭户了,所以要叩门?韩愈时为“吏部权京兆”的官员,也许他选择“敲”,还考虑到了治安的状况。 另有一段诗话,道士李伯祥诗句“夜过修竹寺,醉打老僧门”,被苏东坡称赞为可爱的奇语,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七。醉态里还是在打门,而没有破门而入,这大概已不是出于礼貌的原因吧。
“柴扉夜未掩”,这不是夜不闭户吗?就请读全诗。明代张岱《西湖寻梦》录宋时杭州梵天寺的题壁诗:“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柴扉夜未掩,片月随行履。惟闻犬吠声,又入青萝去。”蝉鸣于树,月淡风清,归人独行,寺门来掩,自是幽静氛围;然而,狗叫了,在这夜静时分。人们养狗于什么呢?看家护院守门户。这首题壁诗没有漏掉这一笔,该算是写实之作。
做为一种美好的憧憬,“夜不闭户”不绝于经史子集。可是,它似乎很少实现过。“静夜家家闭户眠,满城风雨骤寒天”,宋代诗人范成大《夜坐有感》写的就是别一番景象。旧时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朱子治家格言》,开篇讲:“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居家过日子,每日要做好这两件事。而关锁门户,一须有时间观念,既昏便息,不是深更半夜才想起大门未闭;二须精心谨慎,要做到亲自检点。看那刊册里的附图(图 52),治家主人闩门之状,确是毫不马虎的。
防闲。《旧唐书·李益传》记,进士李益,诗歌广为传诵,“然少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谭闻于时,故时谓妒痴为‘李益疾’;以是久不调,而流辈皆居显位。”防闲妻妾,以至于白日里门户上锁,门前撒灰,表现出一种病态心理。这是没有普遍意义的锁门闭户的事例。 再来说锁门之锁。
理想与现实,它们相互依存的前题,是两者之间由距离间隔着。自古以来,人们并不拒绝夜不闭户的理想,也不肯放弃每晚关门闭户,以此换得一觉到天亮的安全感。如果要量一量这中间,理想同现实隔着多远,可借宋代《芝田录》之说——“门钥必以鱼者,取其不瞑目守夜之义”。这反映了古人的想法:夜须闭户,、且要上锁;那锁钥仿鱼形,是希望门上铁锁像夜不闭眼的鱼一样,时刻警醒着,将门户锁闭得牢牢的。
仿鱼形锁钥,并非仅是口头说说。其在宋代以前就大量使用,如今遗存不少,成了文物。一实一虚相呼应,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描述了一个虚幻之物:“护门草,常山北,草名护门,置诸门上,夜有人过,辄叱之。”此草显然出于想象,而生发这一妙想的土壤,则是现实生活里的心理需求。
其实,护门草的神奇功能,不过是看门狗的本分而已。狗列六畜中,主要靠了看门守夜的本领,这是其它家畜不能取代的。十二生肖戌属狗,明代《七修类稿》、清代《广阳杂记》等都说,戌时方夜,而狗为司夜之物,故戌属狗。在关于十二属相的种种解释中,戌时夜、狗守夜的解说,最易被人们所接受。
司夜的狗,于关锁门户的物质、心理屏障之上,叠加了一道保平安的门闩户锁。 3.钟鼓楼与开关门
门、户的开与关之间,就是如此丰富地包含着古人的心理、古代的观念。 《南史·齐高帝诸子传》,萧道成第十子、始兴王萧鉴“性聪警”,“有高士风”。在蜀,他曾同长史虞棕谈城门的开和闭:
州城北门常闭不开,鉴问其故于虞棕,惊答曰:“蜀中多夷暴,有时抄掠至城下,故相承闭之。”鉴曰:“古人云,‘善闭无关键’。且在德不在门。”即令开之。戎夷慕义,自是清谧。
“善闭无关键”是句很有哲理的话,萧鉴作了发挥:“在德不在门”。一反往常,城门大开,反倒清静无扰。原因在于城外人对此举的反映——“慕义”。城门紧闭是一种充满歧视的屏障,随着城门的打开,屏障已除,所谓“在德不在门”的“德”。城门里边取“在德”的姿态,城门外边有“慕义”的感想,于是矛盾化解,城里城外也就相安无事了。
《南史》这段故事,通过城门的启阖,反映了古代关于治、乱的思考。唐末罗衮《门铭》:“金枢玉键何足牢,止盈修德后必昌。”立意也是重修德而轻门关。
中国的古城大多是曾有钟鼓楼的。钟鼓楼辖制着全城公共大门的开关。
唐代都市里实行城坊制度,改古代的里为坊。坊之义,在于防,如《说文》所言,“防,或从土”。里门也随之称坊门。坊设坊正,由他“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治安防范之严,不但城门夜闭,坊门也要听鼓而开听鼓而关。
唐代传奇中,自行简《李娃传》,荥阳生初会李娃之日,写到了暮鼓:“久之,日暮,鼓声四动。……姥曰:‘鼓已发矣。当速归,无犯禁。’”黄昏时分,鼓声响起,这是闭门鼓。唐代沈既济的《任氏传》写及闻鼓开门:“将晓,……约后期而去。既行,及里门,门扈未发。门旁有胡人鬻饼之舍,方张灯炊炉。郑子憩其帘下,坐以候鼓。”《唐会要》卷八十六所载奏文,则说一些大户出入不走坊门,将大门开在街上,不受坊正制约,“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造成治安问题。
世代生活于严格门禁之中的人们,习惯成自然。因此,当唐代那么几个年份,在新年第一次月圆时,欢乐取代了门禁,给人们给历史何等强烈的新鲜感。宋代《事物纪原》“夜放”条说: 唐睿宗光天二年正月望,初弛门禁。玄宗天宝六年正月十八日,诏重门夜开,以达阳气。朱梁开平中,诏开坊门三夜。《国朝会要》曰:乾德五年,诏:“朝廷无事,区宇咸宁,况年谷屡丰,宜士民之纵乐,上元可更增十七、十八两夜。”自后至十六日,开封府以旧例奏请,皆诏放两夜也。
这是许多史籍都曾谈及的开了先河的事。正月的上元节期间,里坊之门通宵不闭,四面城门通宵敞开,与平日的宵禁形成对比强烈的反差。于是,在那没有公共夜生活的岁月,有了彩灯照耀、百姓同乐的夜晚。夜夜被门禁捆绑的生活,因此有了起伏,有了欢乐的小高潮,这便是张灯结彩、火树银花的节日。
松弛门禁的最初动机,着眼于“重门夜开,以达阳气”,——在寒冬已尽,新春开始之际,以此表示开门纳春,迎接春天气息的涌来。这虽然纯粹出于联想,但它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燮理阴阳、融汇天地的大胸怀,体现了华夏传统思维方式的大视野。
由唐宋时代对于上无节期间放松门禁的记载,联系《吕氏春秋》有关仲夏之月“门闾无闭”之说——门,城门;闾,里门,可以进而推想:仲夏之夜不关闭城门里门的古风,至唐宋似已不传,所以人们对于城门坊门的三夜不闭,表现得那样的兴高采烈。
在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里,元大都的钟楼和门禁制度,是一并谈及的: 城之中央有一极大官殿,中悬大钟一口,夜间若鸣钟三下,则禁止人行。呜钟以后,除产妇或病人之需要外,无人敢通行道中。纵许行者,亦须携灯火而出。每城门命千人执兵把守。
每一城门守卒千人,显然是夸张之词。然而,所记元代时的宵禁制度当不是向壁虚构。 4.封门
为了保密,秦汉时代盛行封泥。例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竹筒,用绳捆扎着,绳结处用封泥,封泥上盖着印。若打开绳子,封泥必然被破坏。不掌握原先所铃的印章,封泥也就不可能复原了。
将此思路移植到门户上,就是封条。纸条兼具绳和泥的作用,铃印变为封条上的字,除了字之外,还可在封条上盖上大印。就像封泥要封在横绑竖捆的绳子的打结处一样,封条贴在门扇上一般都是两相交叉的。小说《水浒传》明万历年间刊本,有插图表现封门的情景(图53),两扇门板关闭,封条交叉贴于门上,封条上均有“府封”字样。
其实,在封条之前,泥封也曾被施诸门户。旧题汉代刘向所撰《列仙传》有条材料,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
方回者,尧时隐人也,尧聘以为间士。炼食云母,亦与民人有病者。隐于五柞山中。夏启末为宦士,为人所劫,闭之宝中,从求道。回化而得去,更以泥作印,掩封其户。时人言“得回一九涂门户,终不可开”。
方回为传说里的仙人。他被人劫持,禁闭起来,却能够变化脱身。他“以泥作印,掩封其户”,这不就是将封泥用于门户吗?方回的神异之事,不足信;然而,用封泥来封闭门户的思路,还是具有史料价值的。可以设想,把原本用来封物件的封泥,移用于封门户,并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由此,不妨说在封泥派生出封条之前,曾有这样一种封门方式。
门加封条,主要取其标识意义。就阻止开启的功能来说,封条并不如门锁门闩之类。封条上门扇,往往意味着不得开启的权威性警示,足以令人望而却步;同时,封条一经被毁便不可复原,它的用途不在增加关闭的强度,而在于这它能够证明这门已被打开过。并且封条的这种证明是不可掩饰的。这就如同封泥,封泥所封的物件通常可以整体移走,加封只起证明是否曾被打开的作用。
上锁加封条,门便开不得了——不是打不开,而是开不得。这通常有几种情况。
官府封门是常见的。如汤显祖《牡丹亭·仆侦》:“南安府大封条封了观门”;《水浒传》里的“府封”,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
自家封门。例如明末小说《玉娇梨》第十五回故事:
不多时,到了卢家门首。只见大门上一把大锁锁了,两条封皮横竖封着,绝无一人。苏友白心下惊疑不定,只得又转到后园门首来看,只见后园门上也是一把锁、两条封皮,封得紧紧。 封皮即封条。横竖封着,当是十字交叉状。卢氏举家外出,“空宅封锁于此”,这是自家封门。 封条也为门文化增添些许花絮。
金兵攻入汴京,宋朝大臣张邦昌被迫僭位,为楚帝。“然邦昌不御正殿,不受常朝,不山呼及称圣旨。……禁中诸门悉缄锁,题以‘臣邦昌谨封’。”见《大金国志》。张邦昌本不愿意做那个傀儡皇帝。他不享受皇帝的种种礼仪,并将皇宫里许多器物封存起来,封条上写的字是“臣邦昌谨封”。这样的封条,大概可以说是千古奇观了。这封条,浓缩着特定时期里的一段宫廷故事,贴在宫闱。
闹八国联军那年,慈禧光绪仓皇出京。随扈西行的吴永,后来口述《庚子西狩丛谈》,言及至太原时,行宫“略有宫廷气象”。帘帷茵褥、陈设器件,均系嘉庆年间所备行宫御用。嘉庆御驾未至,准备下的东西一直存在太原藩库。“历任藩司,均不敢启视,但于门上更加封条一道,前后重叠,殆已至数十层”。——官员换了一任又一任,启封入库的麻烦事谁也不干,因为一经启封,倘若发现毁失,对前任已无法追究,对继任还须交代说明。于是相沿不问,每任新官都在 封条上再加一封条,一种躲避责任的尽职尽责。积年累月,库门上的封条重叠至数十层。这库门上封条的奇观,难道不是对封建时代为官之道的讽刺吗?
第二节 门第门阀
1·闾左闾右
“闾右作威福”,明代宋濂《朱府君谒》的话。以“闾右”指代富豪,是由 “闾左”派生出来的。司马迁写大泽乡的揭竿而起,留下许多典故,包括:“二 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
闾,古代里巷的大门;又以门面而称谓整体,即二十五家为一闾,闾就是聚 居的里巷。一闾之内,贫富不均,便有了“闾左”。唐代司马贞说这闾之左、右 :“凡居以富为右,贫弱为左。”古代以右为上,富豪大户占了进阀门的右侧方 位。这是关于“闾左”的一种解说。
2.第:“出不由里门”
如果说,闾左闾右有贫富贵贱之别的话,那么,进一步的话题是:闾里之内 的等级差别,并不止左、右之分。
《文选·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注:“ 《魏王奏事》曰:出不由里门,而面大道者名曰第。”院门直通街衢,出入不走 间里之门,这是王侯第宅才能享有的出入口。
第,向街开门。这是等级标志。《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王嘉之,自 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淳于髡 博闻强记,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齐王尊敬他,给予特殊的礼遇:在通衢大道上建 造大门,筑起高高的第宅之门。
《汉书·于定国传》,于定国的父亲于公为县狱史、郡决曹,他自信子孙可 望做更大的官。他所住里巷的闾门坏了,里中父老商议修闾门时,于公说:“少 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后 来,于定国官至丞相。如果当年于公住在筑有通衢的城里,如果于公的自信很充 分的话,那就不光是“少高大闾门”的问题了——丞相之家难免要在大街上开门 的。
古代城镇布局,以闾、里、坊为封闭的小区单位,设门。里门坊门,平头闾 闾出入由之。那门昼启夜闭,便于治安防范。达官贵人们则可以不受此制约,把 自家府第的门开到大街上。
白居易《伤宅》设问:“谁家起第宅,朱门大道边?”诗中自答:“主人此 中坐,十载为大官。”大门漆朱已临通衢大道,这很是一种特权。 《唐会要》卷八十六载,太和五年七月,左右巡使上奏文说:
伏准令式,及至德长庆年中前后敕文,非三品以上,及坊内三绝,不合辄向 街开门各逐便宜,无所构限,因循既久,约勒甚难。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 深,犹未闻。致使街司巡检,人力难周,亦令奸盗之徒,易为逃匿。……如非三 绝者,请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唐代的左右巡使,负责纠察京城内外官员违法失职等事项。他们就宅第大门 的开向问题奏了一本。这篇奏文至少具有两方面的史料价值。首先,唐代时,三 品以上官宦的宅第虽也被纵横的大街划分在城坊里,但那些达官显贵享有“向街 开门”的特权,出入不经过坊门,不受坊门启闭的制约。其次,左右巡使为“向 街开门”的事打扰皇帝,提出“如非三绝者,请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 塞”的建议,所针对的状况是,向街门户“无所拘限,因循既久,约勒甚难”。 够不上级别者也要向街开大门,向街宅门多了,又不按时启闭,使得坊门的控制 作用被削弱,造成治安问题。
“出不由里门”、院门开在街上,在唐代依然是一种特权,并且,有人虽无 资格享此特权,却硬是要把大门开在街道上。 3.门的高矮大小
左思《咏史》,“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峨峨,高貌。王侯哪去找? 峨峨高门内。
门楼高显,可壮观瞻。高大门楼立着,便是一种言语。《旧唐书·马周传》 载,太宗时,监察御史马周上疏:
臣伏见大安宫在宫城之西,其墙宇门阙之制,方之紫极,尚为卑小。臣伏以 皇太子之宅,犹处城中,大安乃至尊所居,更在城外。虽太上皇游心道素,志存 清俭,陛下重违慈旨,爱惜人力;而蕃夷朝见及四方观听,有不足焉。臣愿营筑 雉堞,修起门楼,务以高显,以称万方之望,则大孝昭乎天下矣。
李世民玄武门杀兄,又逼父亲李渊让位,从而当上皇帝。马周上疏,是在这 一切平息之后。他说李渊所居,关涉着“大孝昭乎天下”也就是皇帝的声望,并 为此出谋献策——所言修高祖之宫,实在是为给太宗脸上刷色儿。马周指出大安 宫尚欠气派,而他的建议是“营筑雉堞,修起门楼,务以高显”。门楼高显,为 了给人看,以示太上皇仍在养尊处优,李世民也就“大孝昭乎天下”了。唐太宗 采纳了马周的建议,修父亲的门楼,做关乎自己形象的文章。
在等级社会里,宅门的高矮大小,同尊卑程度成正比。《新五代史·赵囗传 》载:赵囗“幼与群儿戏道中,部分行伍,指顾如将帅,虽诸大儿皆听其节度, 其父叔文见之,惊曰:‘大吾门者,此儿也!’及壮,善用弓剑,为人勇果,重 意气,刺史闻其材,召置麾下。”这里,从孩子的游戏中,父亲看出儿子是统军 领兵做大官的材料,一句“大吾门”,说的是使赵家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唐 昭宗以陈州为忠武军,拜囗节度使”,——这是后话,赵囗真的实现了其父“大 吾门”的希望寄托。
以门的大小来体现地位尊卑,这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由此,本可高大其门 的官僚,如若并不那样做,有时也就似乎成了美德。
宋代周密世代为官,曾祖随宋室南渡,定居湖州。周密《癸辛杂识》称“大 父廉俭”,说杨伯子到湖州作官,“尝投谒造门,至不容五马车”,杨伯子下车 端详,感叹说:“此岂侍郎后门乎?”周密记此一笔,绝非是自惭形秽地讲门脸 寒酸。
容车之外,还有个标准:要能容轿子。对官宦人家说来,“门不容轿,世俗 以为耻”。这在清代《茶香室丛抄》中有所反映。该书摘录的材料说,因门小, 客人及门而下轿。主人出迎,笑着说:“父辈在时,并不这样。门不容轿,是因 如今的轿子大于旧时。”来访者也笑着说:“轿子不过略大数寸,你的门扉是不 是太狭了点?”言虽似谑,实是称赞其“不变于俗”,即不流俗。《茶香室丛抄 》撰者说:“门不容轿,世俗以为耻,不知昔贤转以为美也。”
贫富看大门,这种门脸意识,不仅属于上层社会,也是社会底层人们的一种 生活经验。在尚有地主老财的年代,沿门讨饭的乞丐唱乞歌,流行于陕北的一段 这样唱:“进了村,观吉祥,财主家门楼比人强。看门狗儿狮子样,叫鸣鸡儿赛 凤凰……半天不给半个馍,我把这家歌儿为改过:进了村,不观祥,塌塌门楼烂 垣墙。看门狗儿死不下,叫鸣鸡儿没翅膀……”
乞讨先奉承,夸吉祥就从“门楼比人强”唱起;若这户人家竟无施舍,乞者 也不是好惹的,把奉承的词改过来,褒变贬,仍从门楼唱起,变为“塌塌门楼烂 垣墙”了。编这乞歌的人,聪明地运用了宅院大门的象征性。
在山东鄄城一带,旧时民间房舍院大门有三种样式,反映着住户经济状况的 三个档次。据1991年1期《民俗研究》载文,起脊门楼,富殷之家派头。门楼砖墙 瓦顶,脊上置陶兽,脊中央插钢叉旗;两扇大门,上悬金字匾额。中等之家建“ 鸡架”门楼,已不求起脊门楼的壮观。垒两个砖垛,架上横木,上砌三行青砖, 整个大门状若鸡架。两扇简易的黑色板门,用锅底灰染色。至于贫寒人家,院门 采用“墙豁口”样式,土墙围院,豁口为门,编枝成扉。
老年代里,北京人对于富实之家呼之为“大宅门”。这样的人家,不仅宅门 大,并且通常设门房,有看门人。1937年东北《海城县志》:
城中大门多盖门楼,圆杉列脊,上用瓦覆,门用木板,下包铁叶;亦有用角 门者。大门之内,复有建二门、砌花墙,隔院为二进者。乡间编柳为门,上置横 木,古谓“衡门”,亦有建门楼者,角门极少,以农家大车出入不便也。世家大
门、二门多悬匾额。清制,如系进士出身,映壁用三台,上置钢又、吻兽,屋脊 亦置之,门两旁树旗杆。举人亦树旗杆,但用单斗,进士双斗,各有差异。其有 孝子节妇,或热心公益之人,则由官府题额褒奖,悬诸门上,亦古人表宅旌闾之 义。
在青海乡间,院大门被视为财力的象征,砖大门与土大门,门不当户不对。 婚姻讲门户,当地的惯用语是:“砖大门对砖大门,上大门对土大门”。 唐代《朝野金载》记,冀州长史吉懋要强娶南宫县丞崔敬长女为儿媳,崔敬 因有事故不敢拒绝。花车到了门口,崔敬妻抱着女儿大哭:“我家门户低,不曾 有吉郎。”女儿则躺着死活不起来。小女儿对母亲说:“父有急难,杀身解救。 设令为婢,尚不合辞;姓望之门,何足为耻。姊若不可,儿自当之。”说完,登 车而去。这故事,颇有知难而上、见义勇为的味道。此味道所由来,在于面对“ 姓望之门”的姻缘,一家人的心理定势——“我家门户低”,尽管这还是县丞之 家。门当户对是怎么回事,这个故事可做出解释。 4.门的等级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高高在上、低低在下,尊早大小,各有名分。并且,于 大门之外便见分晓——“天子诸侯台门。此以高为贵也”,《礼记·礼器》说得 分明。这一篇儒家经典又说:“诸侯以龟为宝,以圭为瑞。家不宝龟,不藏圭, 不台门,言有称也。”家,指卿大夫。相对诸侯,其等而下之。诸侯以龟为宝, 他不能;诸侯以圭为瑞,他不能;卿大夫门前还不能设台门。台门,大门两旁筑 士为台。台上起屋即是门阙。
《古今图书集成》引《稽古定制》,在唐代规定官员屋舍,三品以上门屋不 得过三间五架,五品以上含五品门屋不得过三间两架,六品七品以下门屋不得过 一间两架。
《明会典》载,洪武四年定出王城制度,如“王宫门地高三尺二寸五分”, “正门、前后殿、四门、城楼饰以青绿点金……四门、正门以红漆、金涂、铜钉 ”。后又规定,“亲王宫殿门庑及城门楼,皆覆以青色琉璃瓦”。甚至连门名也 划一:“四城门:南曰端礼,北曰广智,东曰体仁,西曰遵义”。虽为王府,也 不许连制。明嘉靖二十九年,伊王府因多设门楼三层,“奏准勘实,于典制有违 ,俱行拆毁”,没有可商量的余地。
宋代规定“非品官毋得起门屋”,即宅院大门只能建为墙式门。封建社会里 的等级制度,于此可见一斑。
富和贵的区别,则是等级制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1935年《阳原县志》讲当 地的四合院:“若科第举人者,门前多置旗杆二,上下马石二;商人则不敢为之 ,分别贵富如此”。人前显贵与财大气粗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这在宅门前就有不 同,走仕途者门前置旗杆,“商人则不敢为之”。商人不是没有那个财力,而是 不敢立杆——怕的是舆论,在等级观念等级制度主导着社会的时代,硬要违反社 会普遍认可的规范,无疑是会碰钉子的。
这种等级观念,甚至对庙宇里的偶像也是一把尺子。历代礼奉关羽,不断加 封号,清朝锦上再添花,衔封得更高了,使得关圣帝君庙的大门也升了格,—— 大门“易绿瓦为黄”,《清史稿》有载。门上黄瓦,帝王的待遇。 5.从兰钅奇到门戟
十八般兵器配上十八般武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等。单说这戟能勾能 刺,集戈与矛的杀伤效能于一体,商代青铜始铸,至战国、汉晋而大盛,《史记 ·项羽本纪》“自被甲持戟挑战”,《后汉书·马武传》“被甲持戟奔杀”,楚
霸王、汉战将,冲锋陷阵均以戟杀敌。这是戟做为兵器的辉煌期。这辉煌,还使 戟成为当时仪仗的器物。南北朝以后,戟渐被枪所取代,由沙场上真勾实刺的家 伙,演变为门前的摆设。做为兵器,戟不再辉煌了,但却成了显示官位品阶的符 号。这就是门戟。
《周礼·天官·掌舍》记有“棘门”,汉代郑玄解释:“棘门,以戟为门。 ”《墨子·杂守》讲城门守卫,“各四戟,夹门立,而其人坐其下”。坐于戟下 者是卫兵,夹门而立的戟大约是需要兵器架的。这类兵器架,古人送它个名称: 兰钅奇。
门戟的由来,就形式来说,又同兰钅奇相关。兰钅奇:兰,用来放戟、矛、 刀等,也可称其为兵兰、兵阑;钅奇,用来放弩。汉张衡《西京赋》道:“武库 禁兵,设在兰镐。”洛阳纸贵的《三都赋》:“陈兵而归,兰钅奇内设。”关于 兰镐,隋末唐初人张铣说:“兵架也。陈列于甲第之门,若今戟门。”
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上,兰钅奇并不稀见,兵兰插列的兵器通常必有戟。如 ,河南唐河针织厂汉墓,墓门内壁两侧所刻兵器架;四川成都曾家包汉墓,壁画 兵兰图;徐州青山泉白集汉墓画像石刻画的兵兰(图54)。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 的兰镐石图案,架上间隔均匀地插放着两戟三矛,另有两弩分别挂在两戟、两矛 之间。戟和矛头上套着囊套,囊套饰花纹并垂着流苏,表明其更多地着眼于摆设 ,而不是取用。并且,戟上套罩,古人称其为囗戟,具有仪仗意义。
就内容的因袭而言,门戟是达官贵人出行时前导仪仗的凝定。《汉书·韩延 寿传》说:
延寿衣黄纨方领,驾四马,傅总,建幢囗,植羽葆,鼓车歌车。功曹行车, 皆驾四马,载囗戟……延寿坐射室,骑吏持戟夹陛列立,……
这是韩延寿的政敌搜罗的材料,说他出出进进摆非分的排场,以证他的上僭 不道。那其中包括用戟。“骑吏持戟”,是兵器之戟。同时还用仪仗之戟——囗 ,颜师古释:“囗,有衣之戟也,其衣以赤黑缯为之。”
“持囗戟为前列”,倒不是皇帝的专享,可见《后汉书·舆服志上》。这里 不再引述。
说门戟,前引《汉书·韩延寿传》的材料更重要些。其涉及两种戟,兵器戟 和仪仗戟。前者派生了后者,又经由后者,衍生出摆在门前的戟——用于行进中 的前导仪仗,变为立于门前的身分标识,即《隋书·柳或传》所谓“时制三品以 上,门皆列戟”,《旧唐书·张俭传》所谓“唐制三品以上,门列囗戟”。 门设戟,做为一种显贵的象征而被社会接受,是隋唐以前。北周的达奚武“ 居重位,不持威仪,……外门不施戟,恒昼掩一扉”,《周书》为其立传特书一 笔。意思是说,达奚武具备在自家大门外设戟的身分,却避开本该享受的待遇。 这是南北朝时期的人和事。
能设门戟而不设,是佳话,再来说一段。唐代时,三品以上官员邸院门前可 以立戟。《旧唐书·崔从传》:“从少以贞晦恭让自处……阶品合立门戟,终不 请。”终不请,用了个“请”字。
“不请”是佳话,立戟更光荣。在唐朝,张俭兄弟仁均列囗戟,人称“三戟 张家”;崔琳兄弟仨也以同样的形式光宗耀祖,被誉为“三戟崔家”。
因是荣耀,有人请求京宅、故乡两立之,获皇帝恩准。见《唐会要》卷三一 十二:
玄宗朝,卫尉卿张介然为河陇行军司马,因入奏上言曰:“臣今三品,合立
囗戟。臣河东人,若得本乡立之,百代荣盛。”上曰:“卿且将戟归故乡,朕更 别给卿戟,列于京宅。”本乡立戟,介然始也。
京官外放,也请求带着门戟赴任。唐长庆二年,礼部尚书韦绶,被任命为山 南西道节度使,辞行之日,请门戟十二柄,自持赴藩镇。他的请求,得到应允。
门戟陈列在大门前,难免日晒风吹雨淋,油漆褪色、缯衣失艳。开元八年朝 廷定了个范围,给予“官易”的待遇,“其门戟幡有破坏,五年一易”。 门列囗戟的数目,有严格的品阶规定,不可乱来的。《唐会要》载: 天宝六载四月八日,敕改仪制,庙社门、宫殿门,每门各二十戟;东宫每门 各十八戟;一品门十六戟;嗣王郡王,若上柱国、柱国带职事二品,散官光禄大 夫已上,镇国大将军已上,各同职事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护,门 十四戟;上柱国、柱国带职事三品,上护军带职事二品,若中都督、上州、上都 护,门十二戟;国公及上护军带职事三品,若下都督、中下州,门各十戟,并官 给。
可见门前列戟,宫门最多,为二十戟,以偶数递减,最少为十戟。门戟的有 无,是显贵与否的标志,门戟的数目,则将官阶几品表现在门前了。
五代时,后晋天福三年五月皇帝下诏:“应中外臣僚,带平章事、侍中、中 书令及诸道节度使,并许私门立戟,仍并官给及据官品依令式。”见《五代会要 》卷六。官员们在自家门前立戟,要“据官品依令式”,因为门戟本来就是官品 的标志。
宋代门戟定制,见诸《宋史·舆服志二》:
门戟,木为之而无刃,门设架而列之,谓之囗戟。天子宫殿门左右各十二, 应天数也。宗庙门亦如之。国学、文宣王庙、武威王庙亦赐焉,惟武成王庙左右 各八。臣下则诸州公门设焉,私门则府第恩赐者许之。
武成王即姜太公吕尚。唐代追封其为武成王,列入祀典。宋时依然祀奉,与 文宣王孔庙并列。因为其掌武事的缘故,庙门立十六戟。这说明,尽管门前戟早 成为礼仪的符号,木质无刃,摆设而已;可是,人们毕竟没有忘记它的当初,它 是冲锋陷阵的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它属武。据清《国朝宫史续编·宫 殿二》,社稷坛戟门“列戟七十有二”。
门戟之为用,正在于天子宫门需要威加四海的帝王霸气,达官显贵需要抖一 抖门前威风。
6.表闾
周武伐纣,克殷后采取了一系列争取民心的措施,其中之一是《尚书·武成 》所说“式商容闾”。此事,《史记·周本纪》记为“表商容之间”。司马迁并 且介绍其人:“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一个受到百姓爱戴的人,为商 纣所不容。周武王反其道而行之,以表闾的方式来表示礼贤之意。 从司马迁写下表闾开始,旌表门闾的记载不绝于史。
如何表闾?《后汉书·百官五》:“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 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旌表的对象及方式均涉及。“扁 表其门”,形式并不很复杂。表闾方式,还见《南史·周盘龙传》:“孝子则门 加素垩,世子则门施丹赭”。南朝虽多战乱,但《南史·孝义传》记榜门表闾之 事却并不少。如:
董阳三世同居,外无异门,内无异烟。诏榜门曰“笃行董氏之间”,蠲一门 租布。
严世期,会稽山阴人也。性好施,……宋元嘉四年,有司奏榜门曰“义行严 氏之门”。
益州梓潼人张楚,母疾,命在属纩,楚祈祷苦至,烧指自誓,精诚感悟,疾 时得愈。见榜门曰“孝行张氏之间”,易其里为孝行里。
霸城王整之姊嫁为卫敬瑜妻,年十六而敬瑜亡,父母舅姑欲嫁之,誓而不许 ,乃截耳置盘中为誓乃止。……雍州刺史西昌侯藻嘉其美节,乃起楼于门,题曰 “贞义卫妇之间”。又表于台。
依上所记,受朝廷表彰的人家,除了门加素垩、门施丹赭,还有“义行严氏 之门”、“孝行张氏之间”这类的标榜,且可起门楼,建高台。
到五代时,大概因为表闾的形式越来越奢华,搞得过了头,后晋王朝的户部 官员上奏皇帝,就表闾的样式问题,讨个可以因循的章程。此事见《五代会要》 卷十五:
晋天福四年间七月,尚书户部奏:“李自伦义居六世,准敕旌表门间,当司 元无令式,只先有登州义门王仲昭六代同居,其旌表有厅事步栏,前列屏树、乌 头,正门阀阅一丈二尺,二柱相去一丈,柱端安瓦桷黑漆,号乌头,筑双阙一丈 ,在乌头之南三丈七尺,夹街十有五步,槐柳成列。今举此为例,又不载令文。 ”敕:“王仲昭正厅乌头门等事,既非故实,恐紊彝章,宜从令式,只表门间。 于李自伦所居之前,量地之宜,高其外门,安绰楔。门外左右各建一台,高一丈 二尺,广狭方正,称台之形,圬以白泥,四隅染赤。行列植树,随其事力。同籍 课役,一准令文。”
户部的奏本举了个例子,是登州表彰六代同居的“义门”的,门前设影壁, 立阀阅,筑双阙,树木成行。这规模大了些,规格高了些,奏本说找不出依据来 。当时的皇帝是名声欠佳的石敬塘。敕令下来,“宜从令式,只表门闾”。所批 准的表闾规格样式也是挺醒目的,要高大其门,大门外建双台,污白染赤,门前 植树成行。
如此这般,比周武王时代的表闾气派多了。表闾的主旨也早就完成了质的改 变。周武王表闾,礼敬社会贤达,做出一种政治姿态;而后世的表闾,表彰贞节 孝义等等,传达着封建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
表闾很荣耀。得此荣耀,付出的代价往往很大。付出青春为代价,如《南史 》中那个割耳守节,赢得“贞义卫妇之闾”的十六岁女子。有时,荣誉是生命换 来的,像《元史·列女二》:李赛儿为免受屏,先杀女儿后自杀,其家门被写上 “王士明委李氏贞节之门”字样。
旌表为社会较为低层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机会。世家可以门前阀阅,科举使读 书人光耀门庭,官品能够换来门前列戟;而表闾,相对说来,最为贴近普通人的 日常生活,它所要张扬的,是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累世同居事迹。统治者着意 打开一扇平民获得荣誉的门,旌表不仅体现了对于世风的倡导,同时也是在社会 荣誉方面的一种平衡措施。唐朝初年即用此,《旧唐书·孝文·宋兴贵》:宋兴 贵累世同居,躬耕致养,唐高祖闻而嘉之,武德二年颁诏称赞其“立操雍和,志 情友穆,同居合爨,累代积年,务本力农,崇谦履顺。弘长名教,敦励风俗,宜 加褒显,以劝将来。可表其门闾,蠲免课役。布告天下,使明知之”。明代万历 年间重修《明会典》载:
国初,凡有孝行节义为乡里所推重者,据各地方申报,风宪官核实,奏间即 与旌表。其后,上许布衣编民、委巷妇女得以名闻,其有官职及科日出身者,俱 不与焉。
明代重视旌表,洪武二十一年曾榜示天下,“本乡本里有孝子顺孙、义夫节 妇,及但有一善可称者,里老人等,以其善迹,一闻朝廷,一申有司,转闻于朝 。若里老人等已奏,有司不奏者,罪及有司”。邻里可以推荐旌表对象,有关部 门若是耽误失职,要被追究责任的。
如此重视,却又限定了旌表对象的范围,只表彰平民,这不妨归为一种政治 眼光。明代中期仍坚持这一原则。正德十三年,“令军民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 ,事行卓异者,有司具实奏闻。不许将文武官、进士、举人、生员、吏典、命妇 人等,例外陈清”。几年后,换了个皇帝,对此有所放松,《明会典》载:“嘉 靖二年奏准:今后天下文武衙门,凡文职除进士、举人系贡举贤能,已经竖坊表 宅,及妇人已受诰敕封为命妇者,仍照前例不准旌表外,其余生员、吏典一应人 等,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志行卓异,以激励风化,表正乡间者,官司俱仍实迹 以闻,一体旌表。”旌表对象的社会阶层稍有扩大,扩进来的,依然是社会地位 相对较低的那一部分人。
明代的表闾,尚有一项“不许”,值得录下。洪武“二十七年诏:申明孝道 ,凡割股或致伤生、卧冰或致冻死,自古不称为孝。若为旌表,恐其仿效,通行 禁约,不许旌表”。朝廷提倡,往往形成效应。齐桓好服紫,百姓皆衣紫,形成 风气;更有甚者,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孝顺既可表闾,割股伤生、卧冰冻 死,在所不惜。若表彰此种孝行,实在是对生命的漠视,是一种残忍。朱元球下 诏,说一句“不许”,当是有针对性的。
明初对于立牌坊的范围限制,不失为一种政治智慧。然而,到了明朝中期, 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一些显官也热衷于门前牌坊。当时的一位官员陆容对此有所 微言,写在《寂园杂记》一书中:
今旌表孝子节妇及进士举人,有司树坊牌于其门,以示激劝,即古者旌别里 居遗意也。闻国初惟有孝行节烈牌,宣德、正统间,始有为进士举人立者,亦惟 初登第有之。仕至显官,则无矣。天顺以来,各处始有冢宰、司徒、都宪等名, 然皆出自有司之意。近年大臣之家,以此为胜,门有三坐者,四坐者,亦多于求 上司建立而题署,且复不雅,如寿光之“柱国相府”,嘉兴之“皇明世臣”,亦 甚夸矣。近得《中吴纪问》阅之,见宋蒋侍郎希鲁不肯立坊名,深叹古人所养有 非今人所能及者。吾昆山郑介庵晚年撤去进士坊牌,云无遗后人笑也。
陆容批评那些刻意经营门前风光的大臣,牌坊立了三座四座之多,追求溢美 ,请上司题写夸大其辞的语句,榜于坊上,以为荣耀。陆容慨叹,宋朝侍郎蒋希 鲁“不肯立坊名”,古人的修养真是今人所比不上的。他还称赞一位姓郑的同乡 ,“晚年撤去进士坊牌”的做法。
门闾一经旌表,便成了人们远瞅近瞧的光荣之家。可是,门前若被立一块“ 记恶碑”该如何呢?确曾有过这等事,请看五代王仁裕《开元大宝遗事》所记:
卢奂累任大郡,皆显治声,所至之处,畏如神明,或有无良恶迹之人,必行 严断,仍以所犯之罪,刻石立本人门首,再犯处以极刑。民间畏惧,绝无犯法者 。明皇知其能官,赐金五千两,玺诏褒谕焉。故民间呼其石为记恶碑。
门前立起“记恶碑”,罪犯敢不洗心革面?立了碑后,再犯处以极刑,谁敢 再犯?实行这种治安措施的地方官,得到了唐明皇的赏识。
仍来说表闾。表闾既然荣耀,为此处心积虑的人,沽名钓誉的事便在所难免 。、唐代《朝野佥载》记以“孝”欺世盗名之事:“东海孝子郭纯丧母,每哭则 群鸟大集,使验有实,旌表门闾”。表闾之前挺谨慎,去察验了一番,但还是上
当了。后又访,方知“每哭,即散饼食于地,群鸟争来食之。后如此,鸟闻哭声 以为度,莫不竞凑,非有灵也”。一哭就有饼食,鸟儿形成条件反射,于是有了 哭声起鸟群来的景观。
表闾通常是朝廷官府的事。老百姓借用这种形式,不事褒扬,而示贬斥,可 谓表闾这一事物的副产品。例如,以“世修降表李家”表门,见《新五代史·孟 昶传》。这个被鞭答嘲讽的人名叫李吴,曾为前蜀翰林学士,前蜀亡时,他草表 以降;多少年后,仍在成都,李吴在后蜀为官。宋师兵临城下,后蜀孟昶的降表 ,又出自李吴的笔端。李吴的降表,前后送走了王姓的前蜀、孟姓的后蜀。这自 然不是文采飞扬的体面事。“蜀人夜表其门曰‘世修降表李家’,当时传以为笑 ”。表彰的形式,被人们用为讽刺的形式。当然,形式已是简化了的,不过门上 加几个字而已。
表闾,中国古代门文化的一大景观。对于门的重视,对于门功能的开发,产 生了这一文化景观。通过对一些人家大门前的美饰,统治者向社会广而告之,提 倡什么、反对什么,都写在那门闾之上。至于大门内形形色色的故事,则是对门 上字的活生生的诠释。
7.阀:世家门前立阀阅
门第门阀,在封建时代里,一种不可小视的社会存在。门第之第的来源,是 大门开在通衢的特权,前已述;那么,门阀呢?阀,即阀阅。
阀阅是资历和功绩。祖先立下的功业,后人当作资本,言家世,称世家,“ 阀阅”二字可备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 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日勋,以言日劳,用力日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 ”阀阅,也作伐阅。
为将功业张扬于门前,仕宦人家在大门外树柱子,题记功业。这柱子的名称 ,就叫阀阅。《玉篇·门部》:“在左曰阀,在右曰阅。”阀是大门左边的柱子 ,阅是大门右边的柱子。
阀阅与乌头门,请读宋代李诫《营造法式》的表述:
《唐六典》:六品以上仍通用乌头大门。唐上官仪《投壶经》:第一箭入谓 之初箭;再入谓之乌头,取门双表之义。《义训》表揭阀阅也。
《营造法式》为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其书载有乌头门图形。乌头 门的两根立柱是大有讲究的。这讲究在于阀阅——世宦门前表示功绩的柱子。宋 代《册府元龟》:“正门阀阅一丈二尺,两柱相去一丈,柱端安瓦确墨染,号乌 头。”
明代方以智对前人的说法做了总汇,他的《通雅》写道:
士大阀阅之门,亦谓之阙。唐宋敬则以孝义世被旌显,一门六阙相望。又杨 炎祖哲,父播,三世以孝行闻,门树六阀。阙言额也。又尹仁智曾祖养,祖怦, 父慕先,一门四阙。《史记·功臣表》:“明其等日代,积日日阅。”《汉书》 :“赍伐阅上募府。”后因作代阅。元之品制,有爵者为乌头阀阅。《册府元龟 》言:“阀阅二柱,相去一丈;柱端安瓦筒,号为乌头染,即谓之阙;柱端之筒 谓之扌沓头,又曰护朽。”
因都是在家门口张扬美名的事,所以,官宦世家记功的阀阅,同孝悌之家的 表闾,也就往往被混为一谈。如宋代《鸡肋编》:“襄阳尹氏,在唐世以孝弟四 经旌表,今门阅犹存。”王安石诗“四叶表闾唐尹氏”,所言即此。
门之阀阅,本是物件;阀阅被视为一种世代因袭的家族地位的标志,同中国 封建社会的等级划分融为一体,便产生了门阀之说。世族大姓,自矜门第,累世
为官,如《晋书》所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唐庄宗任用冯道为掌书 记,世族门阀出身的卢程,自己虽无起草文书之才,却对此大为不满:“用人不 以门阀,而先田舍儿耶?”
婚姻讲究门当户对,门第不等不通婚。《南史·贼臣传》载,侯景请娶于王 、谢,梁武帝说:“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门高,门阀高。 《新五代史·崔居俭传》:崔氏自后魏、隋、唐以来为世族,“吉凶之事,各著 家礼。至其后世子孙,专以门望自高”。崔居俭“拙于为生,居显官,衣常乏, 死之日贫不能葬”。以门望自高,世代硬撑门阀的空架子,最终的结果很是可悲 。
8.光大门楣和倒楣
世族门阀要维护优越的社会地位,使高门不衰;尚未跻身上层社会的人们, 望子成龙,光宗耀祖。将攀升的愿望,形象地表达出来,古人选择了门户。《南 史·垣护之传》,垣崇祖年方十四,有干略,伯父垣护之说:“此儿必大吾门。 ”同书《王茂传》,王茂才几岁就受夸奖:“此吾家千里驹,成门户者必此儿也 。”所言“大吾门”、“成门户”,均是光耀门庭、光宗耀祖的意思。
封建时代里,出人头地的途径之一,是读书入仕。走科举之途,求得金榜题 名,此时也就替祖宗门庭增了光,或者说叫做光大门楣。那一番光景,请看宋代 吴自牧《梦粱录》的描述:
临安辇级之下,中榜多是府第子弟,报榜之徒,皆是百司衙兵,谓之“喜虫 儿”。其报榜人献以黄绢旗数面,上题中榜新思铨魁姓名,插于门左右,以光祖 宗而耀间里,乞觅搔搅酒食豁汤钱会外,又以一二千缗犒之。此其常例也。 黄绢旗——须知这黄可不是寻常颜色,插于大门左右,“光祖宗而耀间里” ,是何等的风光。明代叶盛《水东日记》,“孙状元贤未第时,尝梦金甲神人持 黄旗插其门上,有状元字”。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孙贤梦见“黄旗插其门上, 有状元字”,这不仅反映了他的梦寐以求及良好的自我感觉,还反映了当时科举 成功者所得到的礼遇:黄旗插门。
插旗于门,满门荣耀,表示对于寒窗苦读者的报偿和嘉奖,也表明社会的价 值取向,因此,这种喜庆方式被长久地沿用。可惜的是,那些并不曾苦读的人, 靠了钱财,买得身分,也照样门悬黄旗以炫耀,使得这种喜庆方式泥沙俱下。明 代《野获编》引《觚不觚录》:
士子乡会试得隽,郡县始揭竿于门上,悬捷旗。至申吴门拜相,地方官创状 元宰辅以揭其门,谓为异事,不知近日此风处处皆然。富室入赀为中书舍人者, 及诸生冒摩纳准贡生者,皆高竿大旗,飘飘云汉。每入城市,弥望不绝。南宫报 得鼎甲及庶常者,另植黄竿,另张黄旗,比乡会加数倍。
应考的读书人,乡试、会试榜上有名时,门上揭竿悬旗报捷。富有的人家花 钱买得官爵功名,秀才纳捐取得贡生资格——付银子,换“学位”,也都“高竿 大旗,飘飘云汉”。旗虽多,已是真真假假的了。朝廷传报得中状元、榜眼、探 花及庶吉士者,要几倍于乡试、会试的数量,插黄色竿,悬黄色旗。“每人城市 ,弥望不绝”的旗子,形成景观。旧时河北《新河县志》记:“通显之家,门前 立石起旗杆,乡人又多恭颂匾额,气象雄壮。”所反映的则是乡镇间的景观。 “倒楣”一词也出现了。清代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讲到俗语“倒楣”的 来由:“明季科举甚难得,取者,门首竖旗杆一根,不中则撤去,谓之倒楣。” 这名落孙山的“倒楣”,实在是令人不愉快的事,是不走运的事。
为何称“倒楣”,似稍显费解。如果结合《水东日记》“黄旗插门上,有状
元字”,以及《觚不觚录》“揭竿于门上,悬捷旗”,并将这些记述理解为也在 门楣上插旗竿——请注意,旗竿与旗杆是有区别的——那么,将落榜者未能“悬 捷旗”于门楣之上,称为“倒楣”,其“倒”倒是同“楣”沾边的。
明代人造出“倒楣”一词,大约还受到唐朝杨贵妃故事的影响。唐代史学家 陈鸿《长恨传》描写杨贵妃得玄宗宠爱,杨家沾光,荣华富贵,“叔父昆弟皆列 位清贵,爵为通侯。姊妹封国夫人,富埒王宫,车服邸第,与大长公主俟矣。而 恩泽势力,则又过之,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并录下颇能反映社 会舆论的“当时谣咏”:“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还有:“男不封侯女作 妃,看女却为门上楣。”《资治通鉴》记此为:“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 门楣。”生男本该欢喜的,喜什么?喜男儿能争个功名,光大门楣。杨家有女初 长成,一下子弄得整个家族显贵荣华。于是,民间不无嘲讽地唱“生男勿喜女勿 悲,君今看女作门楣”。随着故事与民谣的流传,门楣同功名求取、门第荣耀紧 密地联系起来。
门上楣,门框上端的横木,具有支撑门户的作用,又是挂门匾、署门额的地 方。门楣硕大,则门户壮观。因此,仅就门楣的建筑结构作用来说,门楣的塌倒 也是不顺心、不遂意、不走运、不吉利的。
那个时代,人们习惯于将建功立业的孜孜以求,表达为光大门楣、改换家门 。无杂剧《薛仁贵》讲的就是这些。剧开始,薛仁贵志在从军,对父母说:“孩 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但博得一官半职,回来 改换家门,也与父母光彩些……”剧结尾,真的实现了“改换家门”。《薛仁贵 》最后的台词是:“降丹诏全家封赠,改门闾荣耀非常,若不是徐茂功辕门比射 ,怎显得薛仁贵衣锦还乡。”这唱的正是封建时代人生理想。 9.柴门与衡门
古典文学作品里,同高门大户、朱门彤扉相反衬的,是蓬门荜户、柴门柴扉 ,是衡门即民间所谓“光棍大门”,是挂席为门。社会分为阶层,这是反映;思 想意识、价值取向的不同,也反映于门户。
杜甫逢离乱,成都流寓一草堂。当年建的是茅屋,曾被秋风所破。后人纪念 这位诗圣,立祠宇,再不是占地一亩、茅屋一间的规模,大廨、诗史堂、工部祠 ,屋瓦鳞鳞。然而,在这堂祠之间,柴门一座,也被列为主要建筑。那柴门的功 用,实在在于象征意义。
《礼记·儒行》形容小官吏的生活:“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 日而食”。筚门,荆竹编织成门;圭窬,门旁穿墙如圭形;蓬户,编蓬为户。儒 者的品行,就在这简朴的生活中,安贫自守,得到体现。
柴门蓬户,可以是一种社会等级的标志,是贫贱者的住处。这样的门脸,不 起楼,不列戟,门左无阀,门右无阅。平头百姓以此为居,习以为常。
然而,有时却偏偏有达官贵人居柴门。后汉的杨震为官清廉,对趁夜黑叩门 行贿者,曾有“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拒贿名言。关于他的府宅,《后汉 书·杨震传》记为“柴门绝宾客”。这“柴门”二字,便不是闲笔。
事实上,若是有点“来头”,有什么家世、什么履历的人进出柴门下,就难 免生出些说法。比较著名的,是《晋书·儒林传》里面的话,叫“清贞守道,抗 志柴门”。明代《艺林伐山》说,“诗人多用此,‘柴门’二字原出于此”。 柴门,被作为一种符号,代表着品行情操,高风亮节,入诗入文。当然,对 此也不能一概而论。《汉书》上讲,汉中之俗“蓬户柴门,食必兼肉”。食不可 无肉,却并不怎么讲究门面,民风如此,就是这么一种生活方式,那是与“抗志
柴门”不搭界的。
以柴门标榜“儒行”清高,这同在传统文化中颇有影响的《韩诗外传》有些 关联,请读书中这一段文字: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瓮牖,揉桑而为枢,上漏下湿,匡坐 而弦歌。子贡乘肥马,衣轻裘,中钳而表素,轩车不容巷而往见之。原宪拄黎杖 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跟踵决。子贡曰:“嘻!先生何病也 ?”原宪仰而应之曰:“宪闻之,无财之谓贫,学而不以行之谓病。宪贫也,非 病也……”
“无财之谓贫”。《韩诗外传》描写原宪之贫,着笔于他的居住条件和服饰 。其屋门“蓬户瓮牖,揉桑而为枢”,很是简陋;可是,原宪并不因此而自卑, 他自恃精神世界的富有。《史记·陈丞相世家》写陈平发迹前穷得叮当响,家居 陋巷,挂破席为门,门外却多有长者车辙,有人就此判定会鸡窝飞出凤凰来。挂 席为门的陈平,门户寒酸,却怀治国之才。原宪的言辞,陈平的事迹,体现着一 个古老的话题:清贫不碍品行才华,矮门小户藏君子,出能人。
鉴于这种观念,同时又由于柴门不事修饰,具有返璞归真、接近大自然的情 趣,与隐士风尚相合拍,柴门为古代的归隐者所乐道。陶潜有言:“翳翳柴门, 事我宵晨”。他的《归去来兮辞》道:“乃瞻衡宇,载欣载奔。”陶渊明写到了 衡宇——横木为门的简陋房屋。
衡,指衡门。《诗经·陈风·衡门》:“衙门之下,可以栖迟。”朱熹释: “衡门,横木为门也。门之深者,有阿塾堂宇,此惟横木为之。”《汉书·韦玄 成传》,韦玄成佯装病狂,不愿承袭爵位,其友人上疏:“圣王贵以礼让为国, 宜优养玄成,勿枉其志,使得自安衡门之下。”颜师古注:衙门,谓横一木于门 上,贫者之所居也。这衙门,东北乡间称为“光棍大门”,很是简陋。依《汉书 》所记,韦玄成并没有能安居衡门,还是做了高官。可见“抗志柴门”,着个“ 抗”字,不是虚用。
出入衡门,衣着随便,被用来渲染远避仕途者生活氛围。《晋书·外戚传》 :何准为穆章皇后的父亲,其兄何充“充居宰辅之重,权倾一时,而(何)准散 带衙门,不及人事,唯诵佛经,修营塔肩而已”。“散带衡门”以其生动形象的 表现力,传为成语。唐代杜牧《送陆氵夸郎中弃官东归》诗:“少微星动照春云 ,魏阈衡门路自分。”魏阙,以宫禁前的阙门指代朝廷;井以栖迟衡门来称代弃 官者的去处。“魏阙衡门路两分”,两条不同走向的人生道路,用两种不同的门 来表示。而这两种门,早已被赋予远远超过其物用价值的文化含义了。
“衡门”“柴门”“柴扉”,成为古代诗文的高频率用词。描写清贫可用它 ,它还被用作清高的象征,用作隐居的、不仕的标志——尽管隐士未必真隐于柴 门之内。这样一来,本来挺好的形象,被用滥,甚至生出陈腐之感。元代时,终 身隐居未仕的吾丘衍,对此有一段评论,写入《闲居录》:
晚宋之作诗者多谬句,出游必云“策杖”,门户必曰“柴扉”,结句多以梅 花为说,陈腐可厌。余因聚其事为一绝云:“烹茶茅屋掩柴扉,双耸吟肩更捻髭 。策杖逋仙下山去,骚人正是兴来时。”或可为作者戒也。
在一定的条件下,词的使用会发生泛化乃至虚化的情况。门户必曰“柴扉” ,未必都真的住柴门,诗里这样写,倒不是有意骗人,而是借用“柴门”为符号 ,或表示心迹,或自标清高,或用为自谦。
说到自谦,熟语中有“蓬荜生辉”,多用作谦词。“蓬荜”即“蓬门荜户” 的省语,字面意思是,草和树枝为材料的门户——局部代整体,用以形容清贫人
家的简陋房屋。然而,对于“得兄光顾,蓬荜生辉”之类的客套话,大可不必较 真,去指出人家并非蓬门荜户,因为那是用“蓬荜”来称代自家陋室;当然,也 没有人会站出来说,他家不是陋室是华屋,因为人家称“蓬荜”,是自谦的用法 。
传统文化形成古人的一种心理,君子固穷,称穷而不夸富,安贫乐道成美德 ;这种心理又同自谦及客套融汇在一起。古典诗文里,“柴门”之类成为常见词 ,正反映了这种情况。
10.花门柳户猖妓家
花门柳户娼妓家,社会的一种病态的畸形怪物,在语言中留下了“门”的“ 户”的印痕。明代《说略》:“门户二字,使院名也。”门户人家即指娼家。 这类词语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如:
私门,指暗娼。《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这女人眼见的也是私门了,却 挂起一个招牌来,岂不可笑!”
半掩门,暗娼。也指不贞,清代《乡言解颐》:“谓妇人之不贞者曰半掩门 ”。
市门。《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虽市门之游,豪客不废”。市门 ,妓院的代称。倚市门,即倚门卖笑之谓。
百楣门(木呈)。(木呈),门槛。明代朱有燉《神仙会》第一折:“躲离了七 真坛院,撞入这百楣门程。”
风月门庭。元代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休占风月门庭闹”。
花门柳户。明代康海《王兰卿》第一折:“做一个三从四德的好人妻,不强 如朝云暮雨花门妇。”又:“谁想这妮子情性贞良,全无花门柳户之气。”花门 、柳户都指娼家。还有“柳户花门”,元代马致远套曲《青杏子·悟迷》:“柳 户花门从潇洒,不再囗,一任教人道情分寡。”
批把门巷。唐代王健《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批把花里 闭门居。”后来称妓女所居为“批把门巷”。
语言是社会的聚焦镜头。封建时代,一方面把阀和阅树在门前,门第门阀, 显示家族的荣耀;一方面又造就花门柳巷,藏污纳垢,做社会的污水桶。前者系 着男人们的功名利禄,后者系着女人们的血泪屈辱。等级社会里的社会不平等, 在这对比中形成强烈的反差。 ------------------ 亦凡图书馆扫校
第三节 城门——社会活动的特殊空间
1.巍巍城门楼
朱元璋打天下,谋士朱弁献计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高筑墙,指城墙。中国古代城市,周边围以厚厚的高墙,形成相对封闭的空 间。若是都城,城中又有森严的宫墙,将君王宫殿建筑群围成更为封闭的空间。 城墙是阻隔,宫墙是阻隔。居于墙内的人需要以墙体做为屏障,对城墙或宫墙之 外表现出一种戒备。然而,这并非作茧自缚。城中的居民,宫里的帝王,并不圃 于墙的封闭,因为墙体还有门。城门对外开放,实现着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城市 的交通往来。城墙加城门,它们分割与通联空间的意义之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 历史内容。
城郭之郭,象形文字写做“囗”或“囗”。两字中部的圆形部分,表示城墙
围起,如城的平面图;两字上、下部分,表示城门上加筑的楼台,如城门的立面 图。城门建楼,对于城池守备具有实用价值,可驻兵卒,可供瞭望。同时,门楼 高高,也壮观瞻。
据《周礼·考工记》,周朝制度,都城要辟十二座城门: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 市。
“十二”,被古人视为“天之大数”。城门取数十二,正应十二辰之数,而 十二辰是具有神秘意义的。
城市的平面为正方形,四面各设三座城门,每座城门又有三个门洞。城里的 主要街道或东西向,或南北向,直通这些城门洞,形成经纬交叉状。这样一来, 城中干线道路与城市的出入口衔接一体,城门不仅同城墙互为依存,还做了道路 塞、行的卡口。这成为历代尊崇的古制。宋代聂崇义《三礼图》将这一形制描画 得规整匀称(图55)。
古代的城墙,不管是夯土筑成,还是包砌砖石,通常都很厚实,以求固若金 汤。与城垣的浑厚体量相适应,城门自然也是高大的。汉代长安城,每面设三个 城门,每个城门开三个门道。《水经注·渭水》:“凡此请门,皆通逵九达,三 途洞开,隐以金椎,周以林木。左出右入,为往来之径;行者升降,有上下之别 。”考古发掘汉长安霸城、宣平等四个城门,每门三个门道,居中门道宽7.7米, 两侧的门道宽81米,门道之间相隔4.2米。城门之上建有重楼,城门整体巍峨壮观 。汉代班固《西都赋》写长安“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是计数准确的 写实之笔。
城门,俗称“城门楼子”,其重楼高耸,体量庞大,确是一座楼。城门上的 高楼可以望远,称为谯楼。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描写区超人晚上点 起灯来,“批了五十篇,听听那谯楼上,才交四鼓”。计时的鼓角、更点也在谯 楼上吹打。
城门既用来御敌于城外,也用来辖制城内,那笨重的大门,开开阖阖,伴着 几千年的朝代兴衰,载负着多少升平与战乱、平淡与离奇的故事。 2.出入交通
华夏早期城市的空间布局,可以举为三大构件,即宫、市、门,后者为城门 。先秦名著《管子·大匡》说:“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周礼·地官·司门》,城门守卫者要负责启闭城门、检查携带物、征税、 应时到节地祭门、迎宾,等等。
城门最主要的功能是出入交通。人来车往,城门下辙印深深。《孟子·尽心 》说,这难道只是几匹马拉车轧出的吗?
倡导“兼爱”、“非攻”的墨翟,对于城门功用多有研究。《墨子》一书存 “备城门”等篇章,除了战时退敌守卫城门外,还讲到了平时的城门治安防范。 《墨子·号令》说,城门黄昏关闭、清晨开启,应击鼓为号令。大鼓设在守城主 将的大门里。黄昏击鼓十声,各个城门一律关闭。犯禁的行路人,要抓起来审问 。“有符节者不用此令”,符节是特别通行证。晨鼓响时,各个城门的守门吏自 官署取出钥匙,打开城门,再将钥匙交还。城门打开了,“诸城门著亭,谨候视 往来行者符”,查验往来行人的凭证。
城门之禁是冒犯不得的,比如讲,曹操的五色棒就煞是威严。《三国志》开
卷说曹操,二十岁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初试锋芒就是管理四个城门。你看他 ,“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汉灵帝 宠幸宦官蹇硕的叔叔夜行犯禁,在五色棒下丢了性命。结果如何?“近习宠臣咸 疾之,然不能伤,于是共称荐之,故迁顿匠令”。宠臣们虽不舒服,却奈何不得 。可见城门那些五色棒,悬得在理,犯禁棒杀也是没有可什么也挑剔的。当时城 门之禁的力度有多强,这个例证可以让人触得到软硬的。
当然,曹操悬棒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后世效法,未必成功。《隋书·刑 法志》记,北齐文宣帝曾“令守宰各设棒”,后都官郎中宋轨上奏:“昔曹操悬 棒,威于乱时,今施之太平,未见其可。”于是此事废止,撤了棒。
古代的都市生活,是圈在城垣里的。城门控制出入,像是阀门,制约城里的 ,同时也就影响了城外的居民。城门开开关关,令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成为 城乡生活节奏的调节器。为了在同一时刻开启城门,通常击鼓为号。因此,我国 的许多古城里建有鼓楼。如《水经注·湿水》记:北魏神瑞三年,平城内建白楼 ,楼甚高竦,加观榭于其上,表里饰以石粉,世谓之“白楼”,“后置大鼓于其 上,晨昏伐以千椎,为城里诸门启闭之候,谓之戒晨鼓也。”这包括城门的开关 。
《扬州画舫录》载,扬州城“南门置鼓,东门置梆,北门置锣,西门置钟, 有警则击之”。鼓、梆、锣、钟,四门各异,便于区别,这是为了在兵临城下之 时报警所用,与晨开昏闭的鼓作用不同。
城门的启闭闻鼓为号,在平常是守时的。但一遇变故,城门便不再守常。唐 传奇《无双传》描写当时一次政变,有些场景着笔于城门:
一日,(刘)震趋朝,至日初出,忽然走马入宅,汗流气促,唯言:“锁却 大门,锁却大门!”……良久,乃言:“泾、原兵士反,姚令言领兵入含元殿, 天子出苑北门”……谓(王)他客曰:“汝易衣服,押领此物出开远门,觅一深 隙店安下。我与汝舅母及无双出启夏门,绕城续至。”仙客依所教。至日落,城 外店中待久不至。城门自午后扃锁,南望目断。遂乘(马忽),秉烛绕城至启夏门 。门亦锁。守门者不一,持白囗,或立,或坐。仙客下马,徐问曰:“城中有何 事如此?”又问:“今日有何人出此?”门者曰:“朱太尉已作天子。午后有一 人重戴,领妇人四五辈,欲出此门。街中人皆识,云是租庸使刘尚书。门司不敢 放出。近夜,追骑至,一时驱向北去矣。”仙客失声恸哭,却归店。三更向尽, 城门忽开,见火矩如昼。兵士皆持兵挺刃,传呼斩斫使出城,搜城外朝官。 因发生了变乱,运财物出长安西门——开远门的王仙客要换一身衣服,混出 门去。长安各城门午后便提前关闭了。当时,朝官刘震想从南门——启夏门出城 ,被人识出,滞留在城门。到晚间,被叛乱者的兵卒追获。半夜三更,城门忽然 打开,手持刀枪的兵士呼叫着出城门,去搜捕逃官。总之,时局动乱,社会正常 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了。此时,城门这一特殊的场所,真的充当了反映政治气候的 晴雨表。
城郭有门,门设卫兵把守,这就具备了关门抓人的条件。《淮南子·人间训 》,“阳虎为乱于鲁,鲁君令人闭城门而捕之”。阳虎眼看自己出城无门,欲举 剑自刎,有个守门人放他逃出城门。自然,事后要追究所守门人的责任。 明嘉靖年间,洛阳的伊王典模为了强夺民女,竟“将河南府城四门尽闭,遍 索人家子女十二岁以上者七百有余,尽纳府中,留其妹丽九十人,其余悉令具金 取赎”。这简直胜过剪径的强人、砸明火的土匪、绑票的歹徒。他可以令城门四 闭,肆意抓人。此事见《明世宗实录》卷五三○。
如此黑暗腐朽的统治,该来结束它。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势如破竹之 际,“李岩复造童谣,唱云:‘开门迎闯王,不当差,不纳粮。’穷民云霓亻奚 后。”这个著名的农民起义军口号,见《怀陵流寇始终录》。开门,打开城门。 当兵临城下的时候,城内人可以有几种选择:或闭城拒守,或开门迎降,或开门 遁去。李自成起义军推翻明王朝的进军中,这几种情况都遇到了。“开门迎闯王 ”的情形很是不少。
说过非常时期,再来说日常出入城门的规矩。明代陆容《寂园杂记》谈及出 丧过城门和空棺进城门:
南京洪武门、朝阳门、通济门、旱西门,皆不许出丧。北京正阳门无敢出丧 者,余皆不禁。大明门前,虽空棺亦不许过,各门空棺亦不许异入。尝有不知此 禁者,文臣家住阙西,买棺阙东,已而不得过,乃从北上门过,绕宫墙而至其家 。亦有带寿梓上京,知有禁,寄门外而止。古人入国问禁,良有以也。
关于北京的城门,老话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这实际上说的是这座 古城的三套周边系统。其中,“皇城四”指大清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这是皇城的出入口,四门连成古城的核心层次。“内九”门,即明代叶盛《水东 日记》所言“九门:朝阳、东直、西直、阜成、正阳、崇文、宣武、安定、德胜 ”。这九门,南面三座,其余三面各两座,围成又一四方周边。这九门,对于当 年的京都是至关重要的。那时有个要职叫“九门提督”,为掌管京师警卫和九门 门禁的高级武官。这九个城门名称,在如今的地名称谓中保持着极高的使用频率 。“外七”,西便门、广安门、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广渠门、东便门。这 七座城门,处于与内城相连的外城。七座城门南面三座,东西各两座,形成拱北 之势。
内九门由于各自的地理位置,似乎各有了“分工”。朝阳门内多粮仓,是粮 道。东直门是柴道,通行运柴炭的车辆。阜成门离京西门头沟最近,运煤车走此 门。西直门是从玉泉山进城的近路,成了运水车的入城之门。自古军旅走北门, 所以安定门为出征之门,班师回朝进德胜门。崇文门是酒道,当年佳酿美酒多从 涿州等地运来,要走南路,运酒的车进步安门,再到崇文门上税。清代《听雨丛 谈》:“都城崇文门税课司,俗称税务司,又曰务上。”那时京城卖酒的招牌写 “南路烧酒”,意思是上过税了。清末杨柳青年画有幅《秋江晚渡》画面有酒幌 ,上写着“南路”“于酒”字样,即反映了这种情形。宣武门居西,西属金,主 杀,菜市口行刑,死囚由此门押出。至于悬着“正阳门”匾额的前门,就不必说 了。在那时,这一座座城门,就是这样为居住于宫里的人物、为生活在城内城外 的民众,各有用途、各具特色地充当着交通往来的出入口。 3.四门告示
城门一开,来者熙熙,往者攘攘。人流熙攘,正是发布信息的好地方,比如 ,古时官府贴告示。
《墨子·号令》:“为守备程而署之曰某程,置署街街衢阶若门,令往来者 皆视而放。”这是说将出入城所要遵守的若干条款,制定为章程,公布于大街、 高台和城门处。
居延汉简:“五月甲戌,居延都尉德博,丞岂兼行丞事,大庚城食用者,书 到令相丞候尉,明白大扁书市里门亭显见。”陈直《居延汉简解要》释,所谓大 扁书者,谓大如扁额,类似于后代张贴街衢之告示。告示贴在市门,也贴在城门 。
元代杂剧《包龙图智勘后庭花》的落幕戏,案情大白,有台词:“……两个
都不待秋后取决,才见的官府内王法无情。便着写榜文去四门张挂,喻知我军民 ……”这当是反映了古代“广而告之”的常用形式——四门告示。
古代甚至还出现了“游门”之说,借城门的公众空间,游街示众。请听笔者 慢慢道来。
明代末年,在太和县当县令的吴世济,汇辑他在崇祯七年和八年写的公文, 名曰《太和县御寇始末》。所言之寇,指从陕西挺进河南、江北地区的以闯王高 迎祥为盟主的农民起义军。书中言及“游门”。
崇祯八年正月,“寇急”,县令发《分信守城》,分兵把守县城北门、东门 、小南门、大南门、西门。吴世济领亲兵一百名,往来五城门提督策应。城门的 开闭,安排为“五门除南二门、西门照常垛闭外,其东北二门止开半门,以便讥 察非常”。瓦片砖块,挑运上城,“以备抛打之用”。到了正月十六日“流寇伤 败远去”,二月初三日连发两纸《开城申饬》。先示“北门已开,凡城内外居民 人等,一切搬柴运米各项行走,通取北门出入,不许仍在各门缒程上下,违者以 军法从事,并治守门人役”;又示,凡进北门者,要经东门吊桥转过北门,盘洁 明白,方许赴北门奔走。四天后,再发告示:
流寇之去无多日,开北门以便往来同薪水。值此寇患初夷之日,门禁不可以 不严。如有盘诘不答应,答应不明白,指东话西者,坐门官自擒治不贷。再有倚 恃势要强梗不听事者,密切报县,飞签擒拿。轻者重责枷示,重则以军法捆打, 插箭游门。
且不评论当年太和县的风风雨雨。只说当城外起义军兵临城下之时,城内的 守城人拼死守着四面五门;当围城兵退去之际,城门张贴着严肃门禁的告示。如 有冒犯门禁者,处罚的措施也在城门地带——“插箭游门”。游街是一种身心的 惩罚。这里又生出个“游门”,受惩罚者被人捆绑着,押解着,背上插着箭,在 城门前行走示众。
告示和游门,前者为周知,后者要示众,两者都利用城门一带的区位特点。
4.属于大众的“传媒”
城门可以说是古代“大众传播媒介”之所在。因是属于大众的“传媒”,也 就很难总是被“城门告示”所占领,做官府的“一言堂”。 统治阶层的不同见解,有时会借这一特殊场合散布开来。
春秋时,伍子胥辅佐吴王阖闾伐楚奏凯,是大功臣。后来,吴王夫差伐越, 打败越王勾践。伍子胥谏:“越王为人能吃苦,不可留后患。”吴王不听其言。 其后四年,吴王将伐齐,伍子胥谏:“越国是吴王的腹心之病,不宜伐齐。”夫 差不听忠言听谗言,赐剑迫伍子胥自杀。《史记》记,伍子胥死前说:“抉吾眼 悬吴东门之上,以见越寇之入灭吴也。”伍子胥所忧成真,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灭了吴国。忠臣忧国,千古传诵。元代杨帧《城门曲》写越王勾践灭吴:“谍报 越王兵,城门夜不扃。孤臣睛不死,门月照人青。”
为表示对于国家的一种忧患意识,伍子胥发悬国城门之愿。他的见识,他的 挣言,并没有人去而声暗,至今民俗端午吃粽子,仍存纪念伍子胥一说。 城门挂冠,汉代人的作为,则反映了对于时局的洞察力。《后汉书·逢萌传 》:王莽杀子,逢萌对友人说:“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于长 安城东都门。归家,带家人泛海去辽东。这逢萌,人穷志不短,精通《春秋经》 ,并非等闲之辈。他挂冠于城门,以特殊的方式,向大众出示了自己的宣言。 《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载,盖州刘璋听从张松的话,欲迎刘备入蜀,
“漳主薄黄权陈其利害,从事广汉王累自倒悬于州门以谏,璋一无所纳”。刘璋 手下的黄权向刘璋陈述利害得失,刘璋听不进去;王累为了表示忠心进谏,将自 己倒挂在盖州城的大门上,希望以此促使刘璋改变主意。选择在城门上,不外乎 两条,一因城门为一方安全所系,二是城门为公共活动空间,便于形成舆论。 出入城门的平民百姓,也不总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老百姓有时也情不自禁地 要借城门的区位优势,发布一些什么,那往往是不鸣则罢,一鸣甚至可以惊人的 。周密《癸辛杂识》记,“束元嘉知海陵,醋禁甚严,有大书于郡门曰:‘束手 无措’。”姓束的地方官严厉禁醋,引起不满,城门上出现了“束手无措”四个 大字,——“措”与“醋”,你说是束老爷手中无醋呢,还是捆尽百姓手才能禁 了醋?选这四字成语实在高明,书写的地方又恰如“新闻发布会”,禁醋的官老 爷该品品“醋”的滋味了。
城门处由于交通往来的环境特点,还在许多时代成为商肆聚集的地方。北宋 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京城汴梁的繁华景象,长长的画卷如摄像机拍下 的长镜头,从郊外村树推移向城里街市,图卷中画了巍峨的城门楼子(图56)。 出入城门的,有挑担人、骑马人,有骡马车,有骆驼队,人流熙攘。城门下沿街 两旁排满了商家店铺,道边还有货摊。
当代学者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引《鸿一亭笔记》:“正阳门前搭盖棚房 居之为肆,其来久矣”,讲的是如今北京前门商业街的渊源。该书还谈到明时开 封城角门外、大门下是摊贩集中的场所。
这样一来,城门处不仅出入往来行人多,而且行的人还可能停下来,购物、 娱乐、吃饭、住店,做为信息传播的公众空间,城门口更是锦上添花了。 ------------------ 亦凡图书馆扫校
T○ 第四节 看门者与守关人
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汉代《风俗通义》的一段佚文,使“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故事拥有了两 个“版本”。其一是:“俗说,司门尉姓池,名鱼,城门火,救之,烧死”。另 一引《百家书》:“宋城门失火,回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见 ”。
淘水灭火,池水尽而鱼遭殃,这是后一个故事。前一故事则大不同,说是有 人奋勇灭火,以身殉职,此人名叫池鱼。池鱼的岗位就在城门,他是司门尉。 社会公共生活的需求,产生了城门建筑,社会分工也就为“司门”立了项。 司门,《周礼》地官之属,负责守卫京城十二门。
司门的职责是,掌管钥匙和锁,开关城门;查验携带物品,征税;城门栓着 备用祭祀的牛,负责喂养;岁时祀门的典礼;迎宾。
汉代设城门校尉,主管京师城门十二所,并设城门候十二人。以后,隋称司 门郎,唐宋称司门郎中,明代也曾置城门郎的官职。清代设九门提督,主管京师 正阳、崇文、宣武、安定、德胜、朝阳、阜成、东直、西直九座城门的内外门禁 。
2.贱士守门
《吕氏春秋·音初》记,夏朝的君主孔甲外出打猎,遇大风,避入一民宅。 那人家刚得一子,有人说这孩子将来必大吉,有人说这孩子必有大殃。孔甲带走 那个婴儿,说:“让他做我的儿子,看谁敢使他遭殃?”孩子长成人,却被劈柴
斧断了足,只好去做守门者。东汉《论衡·书虚》引述了这个故事,并说:“守 者断足,不可贵也”。
瘸脚人守门,曾是一种常例,古籍屡见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孔 子相卫,弟子子皋为狱吏,刖人足,所囗者守门”。囗通刖,断足。同书《内储 说下》有故事,齐国的中大夫夷射在齐王那里饮醉了,出门时,倚在走廊门口的 “门者刖跪”向他讨剩酒,夷射喝斥:“叱去!刑余之人,何事乃敢乞饮长者? ”可见醉大夫的鄙视。刖跪,受过刖足之刑的人。《晏子春秋·杂上》: 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 非吾君也。”……晏子对曰:“……今君有失行,刖跪直辞禁之,是君之福也… …”
齐国王宫的守门人,见齐景公带着后妃出宫门,便上前阻止。守门者也是“ 刖跪”。齐景公觉得受到了羞辱而不视朝。晏子去说,刖足的守门人都能直言, 这是国君的福气呀。
刑残之人守门,《汉书·刑法志》记为“昔周之法”,始于周朝;并载: 五刑,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所谓刑平邦 用中典者也。凡杀人者囗诸市,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别者使 守囿,……
诸刑之中,“杀人者囗诸市”是死刑。唐代颜师古逐一注释说:墨者,“墨 ,黥也,凿其面以墨涅之”,让受过墨刑的人守门,曰为“黥面之人不妨禁卫” ;受过劓刑的人守关,“以其貌毁,故远之”——“劓,截鼻也”;宫者使守内 ,宫刑是“男子割腐,妇人幽闭”,受宫刑的男人“人道既绝,于事便也”,所 以守内;“刖,断足也”,让刖足的人看守帝王的园囿之门。受过墨、劓、宫、 刖刑的人,分别去守门、关、内、囿,初见于《周礼·秋官·掌戮》。《礼记· 祭统》说:“阍者,守门之贱者也。古者不使刑人守门。”郑氏注,谓夏、商之 时。
看来,刑人守门是始自周代的事。这类守门守关守园囿的差事,着眼于行刑 之后的罚。其实质,是一种人格的污辱。
对待守门人人格的不尊重,清代《扬州画舫录》卷六有则材料:以盐务暴富 的人竞尚奢丽,“有喜美者,自司阁以至灶婢,皆选十数清秀之辈”。这是选漂 亮妞守门;“或反之而极,尽用奇丑者”,为出风头,不择手段,门前专用丑八 怪。守门人持镜自照,丑得不够,就“毁其面以酱敷之”,如此立于大门前,谁 能说不是景观?只可惜,这是社会的病态景观。 3.好厉害的守门人
刖跪者守门,《晏子春秋》描写了一个敢于直言批评齐景公的人,被晏子誉 为“君之福也”。福的对立面是祸,却也难免。祸人者,《韩非子·内储说下》 有一例:
齐中大夫有夷射者,御饮于王,醉甚而出,传于郎门。门者刖跪请曰:“足 下无意赐之余沥乎?”夷射曰:“叱去!刑余之人,何事敢乞长者饮?”刖跪走 退。及夷射去,别跪因捐水郎门囗下,类溺者之状。明日,王出而诃之曰:“谁 溺于是?”刖跪对曰:“臣不见也。虽然,昨日中大夫夷射立于此。”王因诛夷 射而杀之。
这守门的刖者,讨剩酒遭到喝叱,便寻机报夏,说那位醉大夫的坏话,把他 自己倒的水,说成是夷射撤尿,又说得很策略。国君偏听偏信,开了杀戒。借句 方言,这个守门刖者可不是个“善碴”。
守门人的称谓,单一字可称“阍”,如《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双 字者多得很,如门丁、门上、门人、阍人、门子,等等。清代梁章短《浪迹续》 考证“门子”:
今世官廨中有待僮,谓之门子,其名不古不今。《周礼》:“正室谓之门子 。”注云:“此代父当门者,非后世所谓门子也。”《韩非子·亡征篇》:“群 臣为学,门子好辨。”注云:“门子,门下之人。”此稍与传憧相近。《唐书· 李德裕传》:“吐蕃潜将妇人嫁与此州门子。”《道出清话》:“都下有卖药翁 ,自言少时曾为尚书门子。”则竟属今所谓门子矣。
“门丁曰大爷”,1927年《广安州新志》特记一笔;如今,当面称“大爷” ,不当面称“看门大爷”很是普遍。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看门人的年龄状况。 清代《燕京杂记》:“仆役有司阍者,谓之门上”。此书写达官贵人府宅的看门 人,留下了多侧面的材料——
首先,看门人是仆。但“其价倍于常奴”,高收入,说明其地位优于一般仆 役。
这类“门上”也要有些本事,守在门前要让人怕。书中说,“杂项人等有喧 嚣于门前者,主人虽达官,叱之亦不避去,惟司闻者一挥便退”。
看门虽是仆人活计,守在那里却是主子的耳目,“权”很不小。有来访、来 谒者,通报与否,留下的名刺,呈递与否,全看他的心气。他若瞧着不顺眼,一 梗脖子一绷脸,来者就吃上了闭门羹。自然,所以惹他不高兴,往往是因为上门 者不晓事,没能意思意思。“遇有徒客,薄其穷酸,竟不传刺。又或客称有事欲 面语,彼懒于伺候,主人在家亦说外出”,说的即是这回事。
由此产生了一个词:门包。其清初为人们所使用。《后汉书·梁冀传》“客 到门不得通,皆请谢门者,门者累千金”,顾炎武《日知录》说,“今日所谓门 包,殆囗于此”。其实,索门包的看门人大约并不在意东汉故事,他守着入口, 处于那个位置,也就存在着欺客的机会。
他们又欺主。例如,有沿街叫卖的,守门人先同小贩商定好贿金,再让小贩 抬高价格,引进门去。吃亏多花钱的,是主子;商贩和“门上”都得好处。《燕 京杂记》作者曾有验证。他偶然站在大门前,见卖蟹者,一问价,很贵,回到大 院里,“唤仆人买之,则前价一半”。他做了一番调查,得知串街的贩子与自家 的门人早串通一气,主子自买,绝不会售以常价,为的是避免“破仆役浮开之价 ”——卖者和经买者的默契,使真正掏钱的人永远被蒙在鼓里。
《燕京杂记》作者对此等把门人深恶痛绝。他感叹,士子初入京,拜谒显贵 ,尝过遭白眼之苦,及至自己成为显官,又将这种人当做心腹,安排在门前,是 “顿忘前苦”。
老年代北京城里,富厚之家的大宅门一般都有门房。那时专上大宅门收买旧 货的人,看货给价时,要打算进“底子钱”——为进出方便,给看门人的提成。 自然,这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损失的是雇着看门人的卖主。
清代《燕京杂记》载,以征税为名,京师城门“门役不论货之有无,需索甚 奢,谓之讨饭食钱”。对不常进城的乡下人,“其勒索更不可言”,甚至“阴窃 阳夺”。作者写道:“入都者亲友问候,必先问入门易否。甚矣,都门之难入。 ”守门者如此嘴脸,真是好个厉害!
“好厉害的守门人”,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忠于职守,铁面无私。《汉书· 周亚夫传》记,汉文帝先后到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劳军,唯细柳营门禁严肃:
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 驱曰:“天子五至!”军门都尉曰:“军中闻将军之令,不闻天子之诏。”有顷 ,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使使持节诏将军曰:“吾欲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 门。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中 营,将军亚夫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 乎,此真将军矣!向者霸上、棘门如儿戏耳,其将因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 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军门都尉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军中闻将军之令,不闻天子之诏。”硬是把 御驾挡在营门外。当群臣皆惊于周亚夫的轻慢时,汉文帝刘桓表现得很开明。细 柳劳军成为关于门禁的著名故事,为后人所乐道。明嘉靖年间编刻的话本小说《 枕集》,集中有篇《老冯唐直谏汉文帝》即讲此故事。 《晋书·石勒载记》有一段类似的材料:
勒尝夜微行,检察营卫,赍缯帛金银以赂门者求出。永昌门门候王假欲收捕 之,从者至,乃止。旦召假以为振忠都尉,爵关内侯。
后赵石勒是个有作为的帝王。他微服出行,检察都城夜间的警卫情况,还行 贿赂以考验城门候。结果,差点被守永昌门的问候王假所收捕,多亏侍从及时赶 到,才救了驾。转天早晨,石勒召见王假,加官进爵。 4.关尹子与关云长
看门者,门前收发接待,看家护院而已;这与把守城门、把守关门、把守营 门的人,其实是很难相提并论的。
《周礼·地官》载司关之职,其职责的“社会化”程度,远远高过看门者:
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司货贿之出入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廛。凡货不 出于关者,举其货,罚其人。凡所达货贿者,则以节传出之。国凶札,则无关门 之征,犹几。凡四方之宾客叩关,则为之告。有外内之送令,则以节传出内之。
守关者的职责是,出入境货物的验关,征税,惩罚走私,迎宾客,为因公出 关的人发放类似于通关文牒的“节”。
“劓者使守关”,大约并不是绝对的。不可想象,有那么一个关隘,关之门 前都是被割掉鼻子的人。同样,今人也很难想象那个大名鼎鼎的关尹子,是个丢 了鼻子的把守关门的人。
关尹子,何许人?《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名著吧,这不朽名著如何 写出来的?还不是全赖那位关尹子的索求和督促。关尹子本名尹喜。因他是守关 人,得关尹子之称。《史记》写道: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 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 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尹喜望见紫气浮关,老子乘青牛来到关前,他就利用守关的职权之便,要老 子留下著述,才肯开关放行。自然,这是崇敬者的善意的“要挟”;而老子因此 写出千古名篇——上篇《道经》和下篇《德经》,为中华文化留下璀璨的瑰宝。 发生这一重大文化事件的关隘,有说是散关,有说为函谷关。
尹喜是个非凡的守关人。《列仙传》说:“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 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
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尹喜)亦著书九篇,名 《关令子》。”
这位守关人的著作也流传下来。《吕氏春秋·不二》列举诸家学派:“老耽 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伊贵清,子列于贵虚,陈骄贵齐,阳生贵己,孙 胺贵势,王廖贵光,儿良贵后。”这中间包括了一些很有影响的人物,道家、儒 家、墨家之后,关伊的学说被排在序列第四的位置上。“关伊贵清”,他的学说 被归纳为贵“清”倾向。
如今能见到的《关尹子》一书篇幅不很长,九个篇目是:一宇、二柱、三极 、四符、五鉴、六匕、七釜、八筹、九药。书中讲到五行金木水火上,讲到五德 仁义礼智信,等等。其中《七釜篇泻道:“人之力有可以夺天地造化者,如冬起 雷,夏造冰,死尸能行,枯木能华,豆中摄鬼,杯中钓鱼,画门可开,土鬼能语 ,皆纯气所为,故能化万物。”画门可开,自是一种神奇事。
为城关守卫者增光的人物,关尹子之外就要推关羽了。关羽被奉为关圣帝君 ,拥有诸多封号头衔,那是由历代王朝陆续加上去的。顾炎武《日知录》说“关 壮缨之词至遍天下,封为帝君”。
民间传说关羽本不是“红脸关公”,他姓冯名贤,脸色也非红若重枣。解州 恶霸名熊虎,为非作歹。冯贤打抱不平,在公堂上杀死熊虎及袒护恶霸的县令, 亡命在外。逃至潼关,官府缉拿他的公告贴在城门上,上面画着他的图像。危急 之际,观音点化清泉,冯贤洗面,脸色变红。又指关为姓,蒙混过关。戏剧《关 公出世》搬演这一故事,使其家喻户晓。
或许与这传说有些牵连,明清城门往往立关将军庙。那庙,同当时各地遍设 的关帝庙在“立意”上是有区别的——至少,关羽之“关”,取诸城关,于此建 庙,正得其所。
北京正阳门下设关庙。明代《长安客话》:“正阳门庙者,把汉前将军关侯 。侯庙把遍天下,而称正阳门者,为都城作也。”而根据清李调元《新搜神记》 的材料,在明朝尚未迁都北京时,洪武年间已在正阳门的瓮城内建立关羽庙。清 代《柳南续笔》也记,“京师前门有汉前将军庙,颇著灵显。前明大司马杨博过 之,必投一‘乡晚生’名刺”。“乡晚生”何意?那杨博是蒲州人,在同关公攀 同乡呢。
清代戴璐《藤阴杂记》载录一段关于前门关庙的传闻:
天启时宫中塑关圣像二尊,一大一小。有日者推算小者福寿绵长,香火百倍 ;大者不及。熹宗遂以小者弃置正阳门右侧小庙,而供大像于后宫,增其祭品, 以穷日者之言。未见闯贼入宫,毁像,而前门香火极盛。
明代末期皇宫里塑了一大一小两个关圣像,占候卜筮的人推断小像的命运好 。天启皇帝不信此言,故意冷落小像,将其弃置于正阳门的关庙里,宫中只供大 像。结果小像反倒真的“福寿绵长”,长久地安享香火。供奉于宫里的大像,在 李自成进宫时,被毁掉了。这条史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时城门关帝庙香火繁 盛的情况。
正阳门关庙不单是守门者的庙。当年,每逢正月“初一日,正阳门前关帝庙 香火最盛,自五更即有香客前往烧香求福者、抵暮不绝”。见于清代《道咸以来 朝野杂记》。
香火盛,相关的传言也很邪乎。清代《竹叶杂记》的一段故事讲,京城外有 一蟒精曾对人说,其只能进外城,进不得内城,原因是“正阳门有关圣守之,各 门皆有神”。你看这关帝庙神不神!
清代扬州。“南门关帝庙在子城内,有周将军灵异最著”,《扬州画舫录》 记。关羽被尊为神而“称”帝,关平、周仓也被塑为将军像。周仓的显灵云云, 据传是降服了狐妖。大约此等小事、不必惊动关帝,求周将军出马即可手到擒来 了。
------------------ 亦凡图书馆扫校
第五节 前后门·公私门
1.“走门路”和“走后门”
北京的地安门又称北安门、玄武门,而更广为人知的俗称叫“后门”,这是 相对于午门、天安门、前门楼子而言的。中国古代的帝王们讲究“圣人南面而听 天下”,坐北朝南为正,这也就规定出了前后。由此,地安门被以“后门”呼之 。
后门总是背于正门或者说前门的。因此,后门的朝向便要由正门的坐落方向 来决定。深宅大院往往开着后门。一般宅院规模小,门也少,可能没有后门,但 主人要在后面开个便门,谁又能本准许他开?
这就好似世象,总是有人“开后门”,为着些许好处些许便宜;也总有人“ 走后门”。于是,“走后门”传为大众熟语。
“走后门”一语出现得很晚。它所概括的意思,原本由“走门”、“走门子 ”、“走门路”、“走便门”等来以表达。“走后门”成为语汇中的后起之秀, 确有其自身的优势。它更富有形象性——区别于进出前门的光明磊落,后门更可 容阴暗、鬼祟、见不得人的勾当。“走门路”与“走后门”虽是同义词,也还存 在着差别。
《后汉书》载入《文苑列传》的祢衡,“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建安初 年,他初到颖川,怀里偷偷揣著名刺,也是希望求谒权势名流的。可是,又生性 高傲,这一个屠夫一般,看不上眼;那一个大腹便便像是饭桶,不肯去拜。怀里 的名刺揣得久了,“至于刺宇漫灭”。祢衡这样的怀刺求谒的动机,我们宁肯称 之为“走门路”。
同样,唐代时兴的于谒,我们也宁可称它为“走门路”。
唐代有诗的鼎盛,也有诗的干谒。此二者,均与那个时代选拔人才的一个途 径相关,即以诗取士。诗成了进入仕途的敲门砖。由此,公平竞争夹杂着不公平 的竞争,总有些举子想走走捷径,敲前门也敲后门,拿着诗稿去走达官贵人的门 路。白居易《见尹公亮新诗偶赠绝句》:“袖里新诗十余首,吟看句句是琼据, 如何持此将于谒,不及公卿一字书?”其实,白居易十六岁来到京城,也曾投谒 名人。那位接待干谒者的顾况,先是拿小伙子的名字开玩笑:“米价方贵,居亦 不易。”待读到他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加赞赏,又说:“道得个 语,居亦不难。’讲到处夸奖这个年轻人。这故事载于唐张固《幽亲鼓吹》,被 历代传为文坛佳话。然而,它又是一个走门子获成功的例子,尽管白居易的诗确 实不同凡响,尽管在那时这种走门路似乎并未被划入耻不可言的境界。
以诗干谒,门路并非那么容易走。万彤云《献卢尚书》:“荷衣拭泪几回穿 ,欲谒朱门抵上天。”尚书家门是不大好进的。诗人杜甫的名作《自京赴奉先咏 怀五百句》有两句:“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所言干谒,已超出掖着诗稿 拜名流的特定内容,泛指各类“后门”事项。所以,也就该言耻了。
这类并不怎么光彩的“后门”交易,后来由“走后门”一语所概括。而此前 ,“后门”的比喻意义,只在于后路和退路。例如,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留
后门》说:“銮辂亲征,事大体重,固宜进退有据。若论兵法,则置之死地而后 生矣,岂预留后门哉?留后门,则士不死战矣。”是破釜沉舟,还是进退有据? 罗大经认为,后者“留后门,则士不死战”——留后门即留退路。 2.孔—拱—公:公生门的失落
明万历时蒋—葵《长安客话》说:“东西长安门外有通五府各部处总门,京 师市井人谓之孔圣门。或以为本名公生门,并无意义。其有识者则曰拱辰门之误 ,近是。”孔圣、公生、拱辰,三个名目哪个为是?《长安客话》选“拱辰”, 有误。
大约此前百年,明成化年间进士陆容,在其所著《菽园杂记》中就曾说到这 个有关门名的问题:
东西长安门,通五府各部处总门。京师市井人谓之孔圣门,其有识者则日拱 辰门。然亦非也,本名公生门,子宫南京时,于一铺额见之。近语兵部同僚,以 为无意义,多哗之。问之工部官,以予为然。众乃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绘制的《明北京复原图》,标出了两座公生门的 位置。在明宫承天门外,长安左门之东,有东公生门,通向吏部、户部、礼部、 兵部、工部等机构;长安右门之西,设西公生门,通往五军都护府和太常寺、锦 衣卫等机构。东文西武,各有一座“公生”之门。
通向官署重地的公生门,被以讹传讹叫走了音。市井百姓错着叫,文武百官 也不晓正误。陆容对兵部同僚讲,应为“公生”,人家说“无意义”。去请工部 官员证实,才算找到正根。工部是主管工役营造的部门,在认定门名方面具有权 威性。
公、拱、孔,音相近,义相异。“公生”语出《荀子·不苟》:“公生明, 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 禹、桀所以分也。”其中前两句,在封建时代是被当做官场箴规的。尽管如此, 门名的“公生”也还是失落了。陆容“较真”,有了结论,写进书里;可是,到 万历年间,官员们仍在把“公生”误为“拱辰”。
公生门之名目,直接来源是宋朝的戒石。清代朱象贤《闻见偶录》说: 今凡府、州、县衙署,于大堂之前正中立一石,南向刻“公生明”三字,北 向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宫每升堂,即对此 石也。予考旧典,此名戒石。所刻十六字,乃宋太宗赐郡国以戒官吏,立石堂前 ,欲令时时在目,不敢忽忘之意。先是后蜀孟昶撰戒官僚二十四句,至宋太宗表 出四句,元明以至国朝,未有更易。
戒石碑两面刻字,一面为“尔俸尔禄”等16字,一面为“公生明”三个大字 。对此,宋代古籍确有记载。张端义《贵耳集》记:宋哲宗“书《戒石铭》赐郡 国曰:‘尔漆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用《蜀祷机》中所载孟 王昶文”。据《容斋续笔》载,孟昶的二十四句是:“腾念赤子,吁食宵衣。言 之令长,抚养惠绥。政存三意,道在七丝。驱蝗为理,留犊为规。宽猛得所,风 俗可移。无令侵削,无使疮痍。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役是切,军国是资。朕 之赏罚,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尔为戒,体 朕深思。”宋太宗从中摘出四句十六字,以戒官僚,刻为“戒石”。宋代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颁黄庭坚书太宗御制《戒石铭》于郡县”。这是戒 石碑镌字多的那一面。
至于“公生明”的铭字,清代学者俞樾《茶香室丛抄》引宋代马永卿《懒真 子》说,“温公私第,在县宇之西北数十里,诸处榜额皆公染指。书字亦尺许大
,如世所见‘公生明’字”。这显然讲的是戒石碑的另一面。
戒石碑演变为牌坊门,俞樾分析了其中原委。他写道:碑石立在那里多有不 便,官员们“或恶其中立,出入必须旁行,意欲去之而不敢擅动,欲驾言禀于上 台,又难措词。曾见易以牌坊者,南北两向照依石刻字样书写以代立石。按此知 ‘公生明坊’旧时本是立石,犹有古人中庭立碑之遗制,今则无不易以牌坊,无 复有立石者”。建一座牌坊门,两面分别榜书戒石上的字句,既方便,也壮观瞻 。这就是清代的公生明牌坊。保存较好的保定府街被称为“清代第一衙”,其大 门上立匾“直隶总督部院”,门内大堂前建有公生明坊,牌坊前面书“公生明” ,背面书十六字戒语。这是如今能够见到的公生明牌坊。 采用牌坊门的形式,明代紫禁城前的两座公生门也属此类。
明朝以“明”为国号,慎用“明”字,所以立门称“公生”。明代田艺蘅《 留青日札》说:“我朝立石于府州县两道中,作亭覆之,名曰戒石。镌二大字于 其前,其阴刻‘尔俸尔禄,民青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明代的 刻石,将宋时的“公生明”三字,易为“戒石”二字。这使得人们淡忘了“公生 明”的箴规。京城里的公生门,也只是口头上叫,并没有门名匾额,人们以同音 讹传,把“公生”传丢了。
3.公门与私门 接着“公生门”的话题,再来说“公门”。
《荀子》里有一篇文以《强国》名题。篇中记述秦国见闻:“入其国,观其 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 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秦的官吏有一种敬业精神,每天 里只出入于公门,闲事少,效率高。这也是“秦王扫六合”的实力来源之一。 《礼记·玉藻》:“宾入不中门,不履阈,公事自囗西,私事自囗东。”囗 是立在门中的短木桩。进门由左还是由右跨越门槛,都有公私之别——为何事能 来?
走后门的浊风恶习,比“走后门”这个词的历史还要长。即使在封建时代, 社会也需要有措施来抑制它。这就是所谓“谒禁”和“禁谒”。
宋代赵升《朝野类要·杂制》说:“百司门首谒禁者,不许接客也。若大理 寺官,则又加禁谒,及亦不许出谒也。”清代《茶香室丛抄》卷六引录这条材料 ,并说:“按此条,似谒禁、禁谒有别。谒禁者,人来谒见则有禁;禁谒者,禁 其谒人也。今京官官都察院,辄署门曰:‘文武官员私宅免见。’似即谒禁之遗 制。”
谒禁和禁谒,其核心都是公事公办,避免将私人感情牵扯其间,杜绝询私枉 法。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
皇祐、嘉祐中,未有谒禁,士人多驰骛请托,而法官尤甚。有一人号“望火 马”,又一人号“日游神”,盖以其日有奔趋,闻风即至,未尝暂息故也。 《青箱杂记》写于北宋元祐二年,距嘉祐年不过十几年,其时该是已申明“ 谒禁”制度。
同历来有走门路者一样,历来有主张公事公办的官员,他们讨厌别人走门子 、求私情,来敲自家的宅门。《太平广记》采录的故事说,胡(王睿)做豫州刺史 ,他门前写出告示:“我单门孤立,亦无亲表,恐有擅托亲故,妄索供拟,即获 时申报,必当科断。”往来商旅都传说胡(王睿)清白,走后门者也就绝迹了。 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题屏谢客》,所记人物更具性格:
三宝柱,字延珪,色目人,颇以才学知名。虽湛于酒色,而能练达吏事,刚
正有守。为浙省郎中日,大书于门屏之上曰:“逆刮蛟龙鳞,顺捋虎豹尾,若将 二伎论,尤比干人易。”其意盖于杜绝人之求请耳,然普隘矣哉。
为了将走门路的人拒之门外,他在大门影壁上写了四句话,语气很重,意在 使来者望而却步。
清代昭(木连)《啸亭杂录》记,乾隆年间久居相位的刘统勋“性简然,不蹈 科名积习,立朝侃然,有古大臣风”。请看他的门户事:
有货郎昏夜叩门,公拒不见。次早到政事堂,呼其人入,责曰:“昏夜叩门 ,贤者不为。汝有何禀告,可众前言之,虽老夫过失,亦可箴规也。”其人嗫嚅 而退。薨时,上亲奠其宅,门闾湫隘,去舆盖然后入。上告近臣曰:“如刘统勋 方不愧真宰相,汝等直法效之。”
“昏夜叩门,贤者不为”,有事要说,不避大庭广众,所谓“明人不做暗事 ”。
当权之际,最容易惹来干谒者,他们来送礼,来说话,民间有句夸张语,叫 做客人挤破门,门庭若市,好不风光。《三垣笔记》作者在阮大铖的大门前,问 守门人曰:“主人在否?”对方回答:“若主人在,车马阗咽矣,怎么会如此寂 寂!”阮大铖为南明权臣。
待到时过境迁,与门庭若市形成强烈反差:门可罗雀。司马迁《史记·汲郑 列传》,感叹世态炎凉,有段“太史公曰”:“夫以汲(黯)、郑(当时)之贤 ,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同马迁还举了翟公的例子: 下囗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 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 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宋代李弥逊《春日即事》“车坐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记的是门 前冷落。其实,如果有一位官员,曾经着力杜绝门庭若市的麻烦,对他来说,也 就无所谓门前冷落车马稀,也就不会有失落感生出了。 4.从牙门到衙门
衙门的称谓,局部代整体,是以门脸称代一组建筑,及那砖木结构所容纳的 政权机构。
在“衙门”之前,曾有“府”和“署”的名目;并且,府、署之称,一直同 衙门并用,用至衙门的废止。天津旧城厢有条运署西街,设在这的清代运署,当 地人们叫它衙门。如今,运署衙门旧址早改为学校和公园。周围居民称谓那公园 时,仍习惯于一个非官方的名字:“衙门花园”。
衙门,原本是牙门。牙,牙旗,旗杆上饰有象牙的大旗。古代有天子出建大 牙之说,即竖牙旗为门。《宋史·仪卫志六》:
牙门旗,古者,天子出,建大牙。今制,赤质,错采为神人象,中道前后各 一门,左右道五门,门二旗,盖取周制“树旗表门”及“天子五门”之制。 天子宫门巍峨;出行之时,也要有气势不凡的门,于是立牙旗以表门。这种 仪仗用旗,后来为三军将帅所用。因武将牙旗立于门外,有了牙门。《南史·贼 臣传》,侯景“之为丞相,居于西州,将率谋臣,朝必集行列门外,谓之牙门” 。这牙门,同后来意义上的“衙门”,尚有区别。
隋唐时,牙门之称开始宽泛起来。当时封演的《封氏闻见录》“公牙”条记 :
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称讹变,转而为衙也。 唐代是个崇文且又尚武的时代。将帅们门前牙旗衙衙,门称牙门;文职官员
也心随意附,喜欢人家称他理事的地方为牙门,赶那个时髦。重要的是,唐代掌 握兵权的节度使,同时主宰一方的军政等大权,他们立着牙旗的大门,谁能说得 清是文牙门还是武牙门?这在促进“衙门”成为通称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唐代李匡人《资暇集》讲到押牙、押衙,提供了衙门来源的材料:
押牙,武职今有押衙之目。“衙”宜作“牙”。此职名,非押其衙府也,盖 押牙旗者。今又有押节者之类是也。案兵书云,牙旗者,将军之旌,故必竖牙旗 于门。是以史传成作牙门字。今者押牙即作押衙,而牙门亦为衙门乎。
这告诉我们,牙门变衙门,还有一副产品,即武职官名押牙变为了押衙。而 它们的共同本原,都是竖于将军门前的牙旗——本初的牙门。 到了宋代,周密《齐东野语》说衙门:
《诗》曰:“王之爪牙。”故军将皆建旗于前,曰“大牙”,凡部曲受约束 ,禀进退,悉趋其下。近世重武,通谓刺史治所日牙。缘是从卒为牙中兵,武吏 为牙前将。俚语误转为衙。
《珩璜论》云:“突厥畏李靖,徙牙于磺中。牙者,旗也。”《东京赋》: “竿上以牙饰之,所以自识也。太守出有门旗,其遗法也。”后人道以牙为衙, 早晚衙,亦太守出则建旗之义。或以衙为廨舍,儿子为衙内。《唐韵》注:“衙 ,府也。”亦讹。
周密谈及三点,一是尚武风俗,一是门旗变迁,一是同音讹传,使得中国古 代“衙门”这一称谓,由无到有。
同衙门之称来源相似的,是辕门。《周礼·天官》“设车宫、辕门”,汉代 郑玄注:帝王出行止宿,“次车以为藩,则仰车以其辕表门”。竖牙旗以表门, 传承演变而有牙门——衙门。用车围起禁地,出入口处两车相对,两车辕相向仰 起,称为辕门。后来,辕门成为领兵将帅的营门。《三国演义》“吕奉先射戟辕 门”,吕布的辕门离中军一百五十步;京剧有出《辕门斩子》,杨家六郎要把临 阵招亲的杨宗保推出辕门,军法从事,多亏了穆桂英前来。两处辕门均是军事首 领的营门。再后来,由军队转“地方”,辕门被用来指称官署大门。元杂剧《梧 桐雨》“太平时世辕门静”,是说幽州节度使的官署大门。节度使统辖一方军民 政务,并不仅仅是带兵的将领。节度使的辕门,已有了地方官署的色彩。这些, 同所谓“近俗尚武”一样,也可以用来解释“衙门”之称的广泛使用。
与“衙门”相关的熟语,流传最广的是“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或说“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40年代河北《固安县志》记为“ 衙门口儿向南开,有理无理拿钱来”,并加按语说:“衙门有黑大门之称,以其 非使黑钱不可也。”朝南开,说明衙门坐北朝南向阳开门。这样的开门方向,是 古代统治者所讲求的。
县衙门在古代为各地所常见,那是最为百姓所知所晓的“县老爷”——旧称 父母官坐衙的地方。县衙建筑通常沿南北中轴线排开。县衙大门前建影壁,大门 两边八字墙,所谓“八字衙门朝南开”。置红漆大鼓,以供击鼓鸣冤。大门内设 仪门,仪门两侧开有旁门。仪门开时,或是为了迎接上级官员,或是大堂审理要 案,让百姓进到堂前旁听。平时仪门关闭,进出走仪门东侧的旁门。西旁门开时 更少,因为此门专供押出死囚,送死刑犯上刑场,这门称为“鬼门”。以西旁门 为参照物,东旁门也就被称为“人门”。仪门往里,立着“戒石坊”,一面为“ 公生明’《三大字,一面是“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 字戒语,这是给县官大老爷瞧的,也是做出样子给百姓看的。中轴线上的主体建 筑是大堂。集行政权、司法权于一身的知县,在这里升堂理案,也做行政长官所
要办的事。大堂后边设宅门,为县官内宅的入口,里边依次建有二堂、三堂,是 知县办公会客的地方。
衙之门,向南开。向明而治,这中间的寓意其实本来并不黑暗的。
县衙门建筑格局的种种讲究,如同京城皇宫的建筑格局一样,具有象征意义 ,可以说,县衙门的建筑形制就是紫禁城的缩微。当代哲学家冯友兰《三松堂自 序》,写到清朝末年曾跟着父亲在衙门里居住,后来将当时的观察同北京的皇城 做了比较。例如,县衙大门上挂匾,上写“崇阳县”,这就如同明朝北京前门之 内的大明门,大明门清时改匾大清门,清灭亡后改叫中华门。“大明”、“大清 ”的门匾,表示皇城的主人就是王朝的统治者,县衙大门匾额表示衙门的主人即 是这个县的统治者。县衙仪门内大堂前,两侧各有一排房子,东边一排三房是吏 、户、礼,西边一排三房是兵、刑、工,所谓六房办公之所;明清天安门前设六 部衙门。县衙大堂,相当于皇宫里的太和殿。大堂后边是宅门,在故宫里也能找 到相对应者,那便是乾清门。乾清门外是外朝,门内是皇帝的私宅,即内廷。 ------------------ 亦凡图书馆扫校
第六节 门前礼仪
1.拥彗迎宾
迎来送往到门前,自古是一种礼貌。为了表示好客与友好,古代迎宾之礼讲 究“三揖三让”,见《周礼·秋官·司仪》“宾三揖三让,登,再拜授币”,郑 玄注:“三揖者,相去九十步揖之使前也。至而三让,让入门也。”三揖三让, 客进大门。进大门后,还要再让。《礼记·曲礼上》:“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 客”,“主人入门而右,客人入门面左”。每到一层门前要让客,表现出礼貌教 养。
为了表示对贵宾的欢迎,自古有拥彗迎宾的礼仪风俗。《史记·孟子荀卿列 传》载,阴阳家邹衍受到各国诸侯的礼遇,他到燕国时,“昭王拥彗先驱,请列 弟子之座而受业”。彗,扫帚。燕昭王为表示对于邹衍的尊师般的敬意,“拥彗 先驱”,不一定要带头洒扫,而是在贵宾来临时,执帚门前,候立于最前边,表 示门里门外已经打扫干净,恭候莅临。汉代《汉纪·高祖纪》也记:刘邦“朝, 太公拥彗,迎门却行”。
山东和江苏出土的汉画像石,常见“拥彗门吏”或“拥彗奴婢”图案,奴仆 或小吏躬身持帚于门前,帚头向上,帚柄朝下,反映了当时的迎宾礼俗。 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写道:“甫人宾至不迎, 相见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人迎送并至门,相见则揖,古之道也,吾善 其迎揖。”他注意到南方北地间的风俗差异。北方人更近于淳朴古风,迎宾送客 都到门前,作揖为相见礼。颜之推说,他认为还是北方的礼节好。 2.正门偏门
迎宾者最忌在自家门前给客人出难题。像那个陪同晏子的楚人,待客失礼, 为人们所不取。这便是《晏子春秋》里的《晏子使楚楚为小门晏子称使狗国者入 狗门》,故事为人们所熟悉: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 。
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身材矮小,但机敏练达,足智多谋。晏子出使楚国,楚 人嘲弄他,请他由小门进入。这显然是不顾迎宾礼仪,存心轻蔑来使。晏子拒绝
走小门:“出使狗国的人,才由狗门进入;现在我出使的是楚国,不该进这样的 小门。”话说得颇具外交语言的策略,既避免箭拔弩张,又含机锋。负责礼宾的 楚人,只好请他进大门。晏子维护自尊,不辱使命,成为千古佳话。门前失礼的 楚人则因自己不友好举动,被奚落了几千年。
正门高大,旁门较小,筑大门又建小门,主要是出于礼仪方面的需要。清代 方氵睿师《蕉轩随录》:“外官衙署正门左右各有门一,谓之东角门、西角门, 属官参谒,均由角门入也。”旧时的县衙,仪门两侧设旁门。仪门开时,迎接上 级官员,或大堂审理要案。平时进出只走旁门。
出入由哪个门,成为一种规格、一种待遇。徐珂《清稗类钞》第五册: 文勤为清。恰侧室所生。文勤通籍,生母尚未(贝也)封即谢世,以侧室不得 由正门出表,虽文勤力争,未能通融允行。最后文勤乃言曰:“将来我死,应由 何门出丧?”家人咸云必出正门无疑。文勤乃跃登母柩,坚卧不起,卒由正门而 出。
康熙朝陈清恪、陈文勤父子相继入阁,所谓“一邑巨族”。这样的人家深宅 大院,门多,礼仪说法也多。陈文勤的生母因是妾,生时住偏房,死后灵柩也不 能出正门。陈文勤要为亲娘争一争,于是有卧棺拼争的一幕,结果是“由正门而 出”。当时陈清恪夫妇已逝,不然,那次出丧会出由哪门,还真不好说。 3.进进出出
进门不下马,若以此做谜面,打汉字一,谜底不妨猜为:闯。有读者会说, 还有“人”呢。高头大马进得门来,即使旁人看见马上还有个人,那人的脸面又 往哪里搁?闯门而入,往往是失礼的。
闯门之事,《史记·万石君传》记录了一段:
内史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 举宗及兄建肉袒,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人间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 坐车中自如,因当!”乃谢罢庆。庆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
万石君是受汉朝皇帝尊重的朝臣,他年老致仕,由长安徙居茂陵,住在陵里 巷内。他的四个儿子都在朝廷为官。最小的儿子万庆,一次醉酒,入里门而不下 车。万石君得知后,对儿子不礼貌的行为很是生气,拒绝进食。经过这一次教训 ,万庆及诸子弟归家,都规规矩矩地走进里门。 进进出出,讲究规矩,自古已然。
就说囗——大门口的中央,为固定两扇门而置的木桩,这木桩也被赋予礼仪 意义。《礼记·玉藻之二》:“君入门,介拂囗,大夫中枨与囗之间,士介拂枨 。”大门入口处的宽度,囗居中,帐——门两旁的长木,一左一右立在端点。于 是,这宽度就形同尺子,标出礼仪的度数。两个国君相见入门时,依礼走在正中 ,上介近君,所以拂囗;大夫介要靠边一些,在枨与囗之间进门;士介卑,离囗 远,所以说上介拂枨。这一章说到聘客,规定“宾入不中门,不履阈,公事自囗 西,私事自囗东”。不中门,说的是大门口的宽度像把尺子,面对那个尺子,该 从哪个尺度上进门;阈,是门槛。
进门、入户,别踩门槛。踩门槛历来为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礼记·曲礼 上》:“大夫士出入君门,由囗右,不践阈。”不履阈、不践阈,都说的是不要 踩踏门槛。《礼记》此篇还提到“入门问讳”,孔颖达疏:“门,主人之门;主 人祖先君名”。避讳是礼貌,犯讳则失礼,因此去人家作客,进门先问讳。 清代《吴下谚联》录一俗语“臀哪先出门”,并写道:
凡人出入,皆面向前,而举足以往,臀必在后。奈何有先出者乎?盖尝见夫
进谒贵官者矣。踵门挟刺,授之门者,具道景仰,求见若渴,浼达名柬。门者曰 :“少坐!”乃进门房,臀少即席,门者入内,其人忽坐忽起,不能即安。门者 出,传谕:“不必见。”复因恳之,其臀频坐频起。贵官固不纳,垂头强步而退 。是头足先出,而臀哪在后也。《易》曰:“臀无肤,其行趑趄。”此之谓也。 或幸而贵官纳之,传见起进,北面稽首再拜,命之坐,不敢坐,又不敢不坐。臀 稍稍坐,有问即起,贵官入耳不欲烦,乃禀辞,贵官送之出,因辞,头俯至地, 腰屈不伸,足在槛内,惟其臀已仆仆尔出诸宅门之外矣。谚曰:“臀哪先出门。 ”此之谓也。
在等级社会里,达官贵人之门“门槛高”,不好进。前去拜谒的人,往往表 现毕恭毕敬,民谚“臀哪先出门”为此态画像,不无讽刺意味。然而,话说回来 ,你起身告辞,人家送客,你固辞,以至背向门,也合乎礼貌。若非过分的谦恭 ,以至人格平等的天平大倾斜,也还是无可厚非的。
入自家门,还有什么规矩要讲吗?《韩诗外传》讲了一段孟子的故事: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 “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 “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 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孟子向孟母提出要休妻,原因是妻子踞而无礼,由此引出母子俩的对话。孟 母引用了《礼记》之语,“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 ”,批评孟子有失礼的地方。从跨进大门,到登堂、入室,这些讲究着眼于避免 贸然,体现了对于他人的尊重。《礼记·曲礼》还有“入户奉肩,视瞻毋回”的 要求,以表示恭敬。
《礼记》成书已两千多年。它的许多内容,体现了封建等级社会的条条框框 ,反映着那个早已逝去的时代的道德规范,其中的一些繁文缛节也是不足取的。 然而,讲礼仪、有礼貌这样一种基本要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礼仪之邦说来,仍 不失为好的传统。
4.门前礼贤
古代有作为有建树的君王往往是礼贤下士的。《大戴礼》录有武王的《门铭 》:“敬遇宾客,贵贱无二。”这《门铭》,了不起。
门前礼贤,著名的故事是曹操《短歌行》所咏:“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姬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他曾辅助武王灭商纣。武王死后,成王年幼 ,他摄政。据《韩诗外传》载,周公曾说过:“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 失天下之士”。停止沐浴,吐出口中的饭,赶快迎接前来的贫贱之士,可见其礼 贤下士的诚心。
周公吐哺之后,又有蔡邕倒屣。汉末蔡邕,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又做着 大官。《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说他“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 客盈坐”。车骑填巷,门庭若市,但他敬重才学,“闻(王)粲在门,倒屣迎之 ”。十几岁的王粲初到长安,蔡邕视其少年奇才。听说他来到自家门口,急忙离 座相迎,忙乱中穿倒了鞋子。
吐哺倒自己,只为门不停宾。《晋书·王浑传》记,王浑“虚怀绥纳,座无 空席,门不停宾,故江东之士,莫不悦附”。这也是礼贤下士的例子。《颜氏家 训·风操》说:“门不停宾,古所贵也。失教之家,阁寺无礼,或以主君寝食嗔 怒,拒客未通,江南深以为耻。”阍寺指看门人。不尽职的恶阁,嫌麻烦或是索
“门包”而不得,便以种种理由拒客人于门外,不通报,还恶语相加,败坏了主 人的名声。让这样的人守门,礼贤下士就成了一句空话。 5.程门立国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学问有门径,技术有门径,为师之 道就是引领进门。入得门里,方可言深造。
为此要拜师,要先进得先生的门。师门,古人称以“门墙”、“门仞”。此 二项,还有贤者之门称“墙仞”,同出自《论语·子张》的一段话:“夫子之墙 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论语》 有许多形象生动的话,凝为词语,纳入古今语汇。这“不得其门”与“得其门” 即是一例。孔夫子渊博的学识如一座深宅大院,那“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站 在门外,隔着数仞高墙,怎能见到?须要进得门来。可是,“得其门而入”并不 容易。
如何叩开老师的门?师门之前要敬师尊师,那或许正是要考验考验求学者的 诚意呢。
说到这类话题,人们总爱讲程门立雪。在尊师故事中,立雪程门是很著名的 ,其事见《宋史·道学二》。杨时、游醉二人侍学于程颐,大约是讲学讲得目困 神乏了吧,程颐闭目养神,竟睡了一觉。杨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 外雪深一尺矣”。这个故事,本书有关匾额的部分曾引叙。
那两位宋代人立雪程门,其实不是立于门外,以求“入门”做弟子的。《宋 史》记以“侍立不去”、“门外雪深”,说得很明白。他们是登堂入室的弟子, 先生盹睡,二位侍立在旁。他们的立雪——尊师之诚,表现在时间上:门外降雪 已积了一尺深。
立雪程门能够传为熟典,在于故事里的师生都是历史名人,事因人而传;同 时更在于,“立雪”做为这一故事的主体,是由另一个著名故事借来的。那便是 “立雪传经”——地点:千年名刹少林寺;教派:禅宗,中国独有的一个佛教大 宗派;师:面壁十年、影入石中的禅宗初祖达摩;徒:后来做了禅宗二祖的神光 和尚。这是不折不扣的门前故事。
一切都发生在达摩门前,先是立雪拜师,任凭大雪落在身上,只是伫立门前 坚持着。如果说立雪不过是尊师的一种极致,那么,随后的断臂求法,已然是充 满着宗教精神了:
(达摩)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 罗门。时有僧神光者,旷达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叹曰: “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闻达摩大士住止少林,至 人不遥,当造玄境。”乃往。晨夕参承,师常端坐面墙,莫闻诲励。光自惟曰: “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着此,我又何人 ?”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 “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师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 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光闻师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 前。师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 。”师遂因与易名曰慧可。
《景德传灯录》的这段拜师故事,历来流传很广。十二月正是数九寒天,下 着大雪,神光通宵达巴地站立在达摩门前,到了第二天积雪埋过了膝盖。那位达 摩大士终于到门口与他搭话,为表诚心,又有断臂求法的一幕。
6.望门投刺 门前的礼仪,还有投刺一项。
南宋画家李嵩所作《岁朝吉庆》,描绘新年往来贺岁的情景,堪称珍贵的民 俗史料。其画面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表现屋内饮酒、庭院揖客、门外投刺这三 种年俗事项。请看:大门上画着武士门神,门前骑马的投刺者已下马,石阶下有 人双手递上贺岁的名刺,台阶上有人正欲接过名刺。
宋时的名刺为纸制,区别于信札,刺上主要写名字,就像如今的名片。《后 汉书·文苑列传》,年轻气盛的祢衡“初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 至于刺字漫灭”。弥衡的名刺,是不拘于非要投给哪个人的。你看他,将名刺揣 在怀里,一俟有了乐于投刺的大门,随时准备派用场。然而,这个达官他瞧不起 ,那位贵人他不屑一顾,名刺也就只是怀揣着,以致名刺字迹被弄得模糊了。 这类交际用品,在尚无纸张的年代已经开始使用了。木简竹简充当书写材料 的年代,削木削竹制做名刺该是很自然的事。宋代孔平仲《孔氏谈苑·名刺门状 》:“古者未有纸,削竹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以纸书,故谓之名纸。唐李德 裕为相贵盛,人务加礼,改具衔候起居之状,谓之门状。”这段话里给出名片发 展三个阶段所使用的三个名称——刺、名纸、门状。此外,它还叫门刺、名帖、 拜帖、名柬等。
名刺纸色本用白,明代开始使用红纸。当时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他少 年时所见还是白纸,不过两寸宽。他批评一张名刺不过写五个字,却用“大红销 金纸,长有五尺,阔过五寸,更用一绵纸封袋递送”,太浪费了,是“暴殄天物 ”。
可见名刺用纸的变化,由本来用白,到出现红纸名刺,始自明代。清时《茶 香室续抄》引《寄园寄所寄》:“海瑞晋南家宰,以币物为贺者,俱不受;报名 纸用红者,亦以为侈而恶之。”清官海瑞闲居多年后被启用,出任南京吏部右侍 郎。有人送钱送物表示祝贺,海瑞拒收;有人投刺用红纸,这位“海清大”表示 厌恶,认为“红名片”太奢侈了。保留至今的海瑞名刺,纸幅不大,是白纸。 《岁朝吉庆》画卷上门前投刺的风俗,明清仍在沿袭,逐渐流于礼节形式。 明代《菽园杂记》卷五:
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 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 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送名帖者 。遇黠仆应门,则皆却而不纳,或有闭门不纳者。
拜年的时候,送上一张名刺,表示人到了。便有人投刺并不下马,甚至派人 各处分发名片。这样,投刺的诚心与情谊也就大打折扣,故有“泛爱不专”云云 。
名刺之为用,本来是基于通姓名的需要;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一功能似乎降 为次要,投刺者更希望用自己的名片来联络感情。这也就强化了名刺的礼仪功能 。海瑞复出,收到那么多“白名片”“红名片”,投刺者绝不仅仅是自报家门。 明代陈宏绪《寒夜录》记:“嘉、隆以来,往还名刺居上者做而无礼,处卑者逊 而可笑。”明代嘉靖、隆庆之际,也就是海瑞那个时代,名刺往来之中存在着一 种欠儒雅的风气,地位高的人把傲气写到了名刺上,而地位低的人毕恭毕敬,近 于献媚,名片好似一副可笑的嘴脸。
名片之名,晚清已广泛使用。俞樾于光绪年间写《茶香室丛抄》,有“今人 所用名片”之语。而那时运用名刺一类物件的场所,仍然主要是在门前——“属
官见长官,辕门外降舆马,自左门入。初见具名柬,呈履行”,这是《清史稿》 写入《礼志》的。 ------------------ 亦凡图书馆扫校
第七节 宫门内外
1.“天子五门”
汉代初年,刘邦征战在外,萧何在长安营建未央宫,东也筑阈、北也筑阈。 刘邦回,眼见不但修了宫中殿,还修了宫门阈,殿壮丽,门壮丽,怒而责问:天 下成败尚未可知,为何有此大兴土木的过分之举?萧何自有道理,他对刘邦说: “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亡以重威。”刘邦闻言,化怒为悦。其中道理,正如 唐诗所云:“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家建筑气势磅礴的空间大组合,在古代,可以“宫阈”“宫闹”称之。宫 与阙、宫与闱,这阙指的是皇城的门,这闱说的是宫内的门。深宫九重,可望而 不可及,那造成距离感、生出帝王威的深不可测,不仅在宫之殿,也在宫之门。 唐代诗人的笔触写到这种神秘感。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 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如九重天门一样,宫门打开一道又一道。杜 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虽是骊山行宫, 宫门却也是层层叠叠。此外,更为民间所熟悉的模式,那被舞台搬演、被艺人说 唱的午门,一声“推出午门”,带给艺术的矛盾冲突还小吗?
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大筑郭邑”,然而仍被南朝人讪笑。《南齐书 ·魏虏传》讲到两条,说“妃妾皆住土屋”,再是说到宫城大门——“门不施屋 ”,后来“宫门稍覆以屋,犹不知为重楼”——没有高大的城门楼。历史是发展 着的。到后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易风俗,吸收汉文化,举措之一是大兴 上木。其中引人注目的一项,是建门楼。《洛阳伽蓝记》:“高祖在城内作光极 殿,因名金镛城门光极门,又作重楼飞阁,遍城上下,从地望之如云也。”高祖 即孝文帝。北魏统治者改革图强,又肯兼收并蓄,郭邑宫城大改观。巍然壮丽的 金镛门楼,不仅表示在建筑文化方面的不甘示弱,也显示着北魏王朝的威仪。 这就是宫门。南朝人曾以“门不施屋”、“不知为重楼”相奚落,迁都洛阳 的北魏王朝建起高大门楼,看你南朝人如何轻蔑?南北朝,南方人、北方人都那 么看重宫门建筑的规模,其中自有道理。
皇宫大门的故事不胜枚举。宫阙宫门,称孤道寡者的门户,它的启闭开阖, 进进出出,占了“二十四史”多少的篇幅……
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初,在汴京修宫城,诸门及宫殿在一条线上,唯大庆殿与 端门少有偏差,“宫成,太祖坐福宁寝殿,令辟门前后,召近臣入观,谕曰:我 心端直正如此,有少偏曲处,汝曹必见之矣!”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有载。 《邵氏闻见录侧记,“既成,帝坐万岁殿,洞开诸门,端直如引绳”,那位太祖 皇帝感叹:“此如吾心,小有邪曲人皆见矣。”
一条中轴线,串起诸多的门,——包括宫殿的门,和那些称为门的建筑。这 是中国皇家建筑的传统格局。
中轴线是子午线。《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这就 区别了中轴线的首和尾。老年代里,北京人称地安门为“后门”,便因为它处于 中轴线的末端,且坐南向北。
与南面称王相对应,是北面称臣。《水经注·浙水》:“《吴越春秋》所谓
越王都埤中,在诸暨北界,山阴康乐里,有地名邑中者,是越事吴处,故北其门 ,以东为有,西为左,故双阙在北门外。”越王勾践向吴称臣,为表示降服,北 面开门;双阙建在北门外,更强调了甘心“北面”的样子。然而,“北其门”的 勾践却在卧薪尝胆,“北面”为了争取“南面”。门的开向,竟如此生动形象地 凝聚了吴越争霸的历史一页。
中国古代皇宫建筑南北纵向排开的平面布局,早在《周礼》中就列出了。它 是建筑群的组合模式,也是宫廷礼俗的格式,是凝定了君主专制精神的一种铺张 排场。
外朝、治朝、燕朝,“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周礼》未明写,汉代的郑玄 予以注出。燕朝连着“寝”。这样纵列成串,长长一串建筑群,既阻隔又连通, 既利用门的出入口功能,又赋予它标志性功能。宋代聂崇义《三礼图》,画出皇 家建筑布局的框架,六宫六寝之前,是五道大门(图57)。
“天子五门”,讲的不是偏门角门,而是指中轴线上的五段分割。汉代郑玄 为《周礼·天官·阍人》作注:“王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 四曰应门,五曰路门。”对于五门的解释,《古今图书集成》载有一段文字,其 与郑玄排列的顺序略有不同:
周制天子有五门,曰皋,曰库,曰雉,曰应,曰路。释者谓:皋者远也,门 最在外,故曰皋。库门,则有藏于此,故也。雉门者,取其文明也。应门者,居 此以应治也。路门者,取其大也。五门各有其义。
五门的基础上,又有九门之说。《礼记·月令》注:古天子九门,一路门, 二应门,三雉门,四库门,五皋门,六城门,七近郊门,八远郊门,九关门。这 是在皇城五道大门的序列之外,再续以城门、郊门和关隘之门。
五门之制,被历代帝王视为古制。明清两代,皇帝将北京宫禁的规模发展到 了极致,那恢宏浩大的建筑群,仍可见“天子五门”的影子。天安门(明宫承天 门)为紫禁城正门,向进深,端门、午门、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乾清门。 乾清门内是后宫生活区。乾清门相当于“天子五门”中的路门。出乾清门向前, 至太和门,这一段中轴线上排着保和、中和、太和三大殿。太和门相当于五门之 制中的应门,应门意谓应治。再向前是午门,相当于雉门。再向外,相对应的是 ,端门与库门、天安门与皋门。
皇城建筑凝固着封建社会的政治仪礼。其中轴线上,门、殿及宫的排列,正 如古老象形字的竖写铭刻,它写着:“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这 《易·说去》著名的话。
“天子五门”。门之为用,且听以下分解。 2.天安门金凤朵云颁诏书
天安门,明代叫承天门。这是明清皇城的正门。《明宫史》:“紫禁城外向 南第一重曰承天之门。”其当合于“天子五门”的头一道,即所谓皋门。每遇大 典,在此举行颁诏仪式。
日本冈田玉山等编绘的《唐土名胜图会》牌画集,刻成于日本文化二年,时 值我国嘉庆七年(1802年)。书载天安门颁诏图两幅,其中一幅(图58)画面是 ,礼部官擎朵去于城楼下,宣诏官于城楼上,绳系衔诏金凤。书中说:在此门的 堞口设金凤朵云。颁诏时,宣诏官身穿朝服,领耆老行礼,用朵云接过来,诏书 由金凤含在口中而下降。
天安门颁诏,沿袭了宫门阙上颁布法典的传统。东汉高诱注《淮南子》:“ 王者门外,阙所以县(悬)教象之书于象魏也。”举行隆重的颁诏仪式,可烘托 出一种庄严的气氛,显示帝王气象,天安门以其雄伟,又系皇城门户,“九重宫 门”之内的天子“诏曰”,正可以在此宣示天下。
金凤朵云之说,所出有据。《事物纪原》“凤诏”条“后赵石季龙置戏马观 、观上安诏书,用五色纸衔于木凤口而颁之。宋大礼御楼肆赦,亦用其事。自石 季龙始也。”
石季龙是个暴虐而奢华无度的帝王。《晋书·石季龙载记》写他搞木凤衔诏 的新花样,近似于游戏取乐:
季龙常以女骑一千为卤簿,皆著紫纶巾、熟锦裤、金银镂带、五交织成靴、 游于戏马观。观上安诏书五色纸,在木凤之口,鹿卢回转,状若飞翔焉。 石季龙之举,本非庄严,却启迪了后代王朝的思路,为把宫廷礼仪编排得繁 文缛节,以示威加四海的帝王气派,这木凤颁诏的形式不妨用一用。再没有游乐 寻开心的味道,它成为一种庄严的盛典了。
颁诏仪,有清一代发展到了极致。《清史槁》说,颁诏之日,太和殿前具卤 簿,丹埠内植黄盖、云盘。午门外备龙亭、香亭。天安门楼雉口预置朵云金凤, 其东筑宣诏台。王公百官朝服集午门。内阁学士奉诏书至乾清门用宝讫,铺黄案 。皇帝到太和殿,一番礼仪毕,将诏书置于云盘内,覆黄盖。礼部官奉盘出太和 门,百官从至午门外,置龙亭。再至天安门外,奉诏书置高台黄案上。宣读官在 台上,众官员跪听宣,行三跪九叩礼。奉诏官取朵云承诏书,系以彩绳,自金凤 口中衔下。礼部官接受,仍置龙亭。出大清门,赴礼部,望阙列香案,尚书率属 员行礼。
天安门也曾颁布遗诏。清顺治帝崩,“颁遗诏天安门,群臣素服,三跪九拜 。宣华,举哀。礼部誊黄,颁行各省”。 3.好厉害的午门
明清故宫中轴线上一座座巍峨大门,除天安门外,论知名度要数午门为最了 。午门建筑平面呈凹形(图59)。刘敦帧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指出,故宫两 则凸出,用廊庑连接,是门阙形式的最后的残余。从成都汉画像砖上的双阙(见 图14),经河南禹县宋代石幢表现的凸出于城门的双阙(图60),到故宫午门的 造型,可见宫门阙的发展脉络。午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此前朱元璋在南京建阙 门,叫午门。北京故宫午门含有门阙结构,这可视为直接来源。
午门在高大的砖石墩台上建楼五座,俗称五凤楼,煞是壮观。两侧凸出的阙 ,形成相对围合的空间,使人产生压抑感,更觉高大午门的威严气象。正如美国 现代建筑师摩尔菲的评论,午门体现了“一种压倒性的壮丽和令人呼吸为之屏息 的美”。
午门在天安门和端门之后,依“天子五门”的古制,午门相当于雉门。“雉 门者,取其文明也”。明代《明宫史》:“居中耸然而向明者午门也,钟鼓在焉 ,旗纛有焉”。午门城楼上设钟鼓亭,每当太和殿举行大典时,午门上钟鼓齐鸣 。
午门是举行献俘受俘礼的场所。《清史稿》记:
帝御午门楼受俘,正中设御座,檐下张黄盖,卤簿陈阙门南北,仗马次之。 辇辂陈金水桥南,驯象次之。王公百官咸集,解俘将校立金鼓外,俘后随。班位 既序,帝御龙衮乘舆出宫,至太和门,大乐铙吹,金鼓振作。登楼升座,赞“进
俘”,《丹陛大乐》作,奏《庆平章》。鸿胪寺官引将校入,北面立,赞“行礼 ”,俘入匍伏。兵部官跪奏,平定某地所获俘国,谨献阙下,请旨。制曰:“所 献俘交刑部。”刑部长官跪领旨讫,械系出。《丹陛大乐》作,王公百官行礼如 常仪。若恩赦不诛,则宣旨释缚,俘叩首,将校引出。
清帝受俘的场面,何等风光。献俘礼因午门而益发气势如虹,午门因献俘礼 而更添天阙帝阍的壮丽气象。同为军礼,御驾亲征时,皇帝征衣佩刀,乘骑出宫 ,午门上鸣钟鼓,军士鸣角螺;命将出征时,出师前一日,午门前颁衣马弓刀, 行日,在午门外颁大将军敕印。
行嘉礼,讲排场,午门也是展示繁褥礼节、张扬皇权尊贵的地方。乾隆帝86 岁归政嘉庆,授受仪的重头戏唱在太和殿。午门外五铬、驯象、仗马、黄盖、云 盘,檐下设《中和韶乐》,门外《丹陛大乐》。清同治十二年正月,两宫皇太后 归政,同治帝亲政仪式的关键场面安排在慈宁宫。午门外设龙亭、香亭,三品以 下大臣集午门外。宫内典礼,同治帝率群臣三跪九拜,实况由鸣赞宫接续外传, 午门外各官随同行礼。后来,光绪帝亲政,午门前又上演了这样一幕典礼。 太和殿的常朝,是重要的宫廷仪礼。如果逢常朝之日,皇帝不到金銮殿上坐 龙椅,官员们要行礼午门外,算是象征性地有所表示。《清史稿》记,“外藩来 朝暨贡使,亦常朝日行礼,如速返测不拘朝期,即赴午门行礼,外官应速赴任者 亦然”。一道午门,坐北朝南,以一座门而代宫廷、代帝王。其实,午门的建构 ,本身即有“九五之尊”的含义——午门正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正合《易经 》“九五,飞龙在天”的帝王数字。
午门的威严,在于它宏伟的体量、尊贵的含蕴,在于它所据中轴线的位置, 还在于它的功能。其所派用场,除已讲到的外,另有一项在民间流传甚广,即“ 推出午门”云云,——这实际上是对于廷杖的添油加醋的传说。
把宫廷中轴线上的一座门称为午门,始于明代。在午门下棒打朝臣的廷杖, 也始于明。《明史·刑法志三》列举“刑法有创自明、不衷古制者”,首先列举 的就是廷杖。明代皇帝在奉天门(清代名太和门)御门听政。奉天门与午门相望 ,皇帝要杖责朝臣,行刑在午门下,就距离而言挺便当。
廷杖由明朝著名的锦衣卫大打出手。明代朱国恢《涌幢小品·廷杖》记:“ 成化以前,凡廷杖者不去衣,用厚绵底衣,重毡叠帕,示辱而已,然尤卧床数月 ,而后得愈。正德初年,逆瑾用事,恶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者。”逆瑾指太 监刘瑾。刘瑾曾侍奉的东宫太子继了位,是为明武宗,年号正德。刘瑾恃宠而骄 ,陷害忠良的种种恶行,其一是廷杖去衣,往死里打。从此,不断有死于午门杖 下者,“推出午门斩首”的传说,由此发端——“推出午门”是真,斩首之刀虽 不曾血刃,“推出午门”而断了命,也不假。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德五年,权奸刘瑾本人末日到时,也着着实实地尝了 尝午门棍棒的滋味。邓之诚《骨董琐记》:
明代廷杖,每于午门下行之,不知其杖法若何,何以每每致死?据《张文宁 年谱》所记,逆瑾在午门前打问情形云:旧例午门前,只于锦衣卫直房门首。是 日拿才定,不知何官,传言上御门,拿瑾上前,拿到午门御道东跪。又云:锦衣 卫掌卫事指挥刘璋出班跪奏:请旨打多少?亦不闻传语,须臾即起云:“有旨打 四十!”当值官校齐声答应讫,有一官大声云:“打四十!摆著棍,五棍一换打 !”每一宣言,则各官校齐声答应如前,响振殿庭。刘瑾则洗剥反接,二当驾官 揪其脑发,一棍插背挺直,复有一阔皮条套其两膝扣住,一棍压定,用棍打其前 腿,名曰拦马。五棍毕,一官叫唤,邀喝答应,一一如前。打四十后,方问。
究竟是明武宗御门临朝,发下了旨意,还是锦衣卫们要用棍棒,在午门下“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上记述似乎有些模糊。但其对廷杖的场面描写, 倒是细致的。
午门下,禁军林立,加上廷杖行刑时的厉声吆喝,气氛可怖;每打五下换一 棍,再吆喝,声振殿庭。被吆喝声淹没了的,还有那痛苦的呻吟。廷杖,封建专 制时代公然展示在朝廷门前的一种酷刑。酷刑为午门更增森严,关于这一酷刑的 传说也为午门增森严。午门,好厉害的皇宫大门口! 4.御门听政
明清故宫有巍巍三大宫殿,然而,却又有御门之典,皇帝听政在“门”。 这门,是“天子五门”之一。就说故宫的太和门,其建于明永乐年间,初称 “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叫“太和门”。它堪称我国古代规格最高 的门。它的门内,是俗称“金銮殿”的太和殿。在“天子五门”的序列中,它该 相对于应门。“应门者,居此以应治”,明代皇帝就在这座奉天门早朝,处理政 务,所谓御门听政。
明万历年间重修《明会典》载有“常朝御门仪”。此仪,朱元璋南京开国时 即已制定。后迁都北京,奉天门即是极门是御门听政的场所。《明会典》记: 近仪,凡早朝鼓起,文武官各于左右掖门外序立。候钟鸣开门,各以次进, 过金水桥,至皇极门丹墀东西相向立。候上御宝座,鸣鞭,鸿胪寺官赞入班,文 武官俱入班,行一拜三叩礼,分班侍立。鸿胪寺官宣念谢恩见辞人员,传赞午门 外行礼毕,鸿胪寺官唱奏事。各衙门应奏事件以次奏讫,御史序班纠仪。鸿胪寺 官跪奏,奏事毕,鸣鞭驾兴,百官以次出。
明代的御门听政,隆庆六年时定为每旬三次,逢三、六、九日为期。 清代皇帝御门听政,顺治时在太和门,康熙时改在乾清门。震钧《天咫偶闻 》:“盖国初御门之典,在太和门。后改御乾清门,因亦移入,即唐代之常朝也 。常朝五日一举,故御门五日为期。”
乾清门相当于“天子五门”中的路门,是五门中最靠里的门。郑玄说:“路 门者,大寝之门。”其门内是廷,皇家生活区;门外是朝,依次排列三大殿。御 门之典于乾清门,又符合治朝在路门之外的古制。清代设军机处,在乾清门前右 侧。
《清史稿·礼志七》:
御门听政仪,清初定制,每日听政,必御正门,九卿科道齐集启奏,率以为 常。雍正初,始定御门典礼,几部院所进本有未经奉旨者,折本下内阁,积若干 ,传旨某日御门办事。是日,乾清门正中设御榻、黼囗、本案一。黎明,部院奏 事大臣暨陪奏官属毕集庭内。帝升座,侍卫左右立,记注官升西阶,部院官升东 阶,各就列跪,尚书前,侍郎后,陪奏官又后。尚书一人奉本匣折旋而进,诣本 案前,跪陈于案,兴,少退,趋东楹,转入班首。跪,口奏某事,毕,兴,少退 ,率属循阶左降。
御门听政在“门”前广庭举行,只将皇帝的宝座摆在门厅内。清末户部官员 崇彝《道成以来朝野杂记》:“每月逢五、十两日,皇上出至乾清门门罩之下, 居中而立,所谓当宁也。”所以,御门听政实际上可算露天听政。露天的形式里 面包含着“天人感应”的内容。天子有所谓“奉天承运”的套话,喜欢“天意” 的标签,有所“圣明”,也希望上达于天。
至于“御门五日为期”,是后来的事。《清史稿》记,“清初定制,每日听 政,必御正门”。康熙二十三年,御史卫执蒲建议御门听政以五日或二三日为期
,皇帝说:“政务在精勤,始终不宜有间。”这个为皇帝减负担、谋清闲的主意 ,没有被采纳。乾隆帝的诗:“御门折本待纶宣,例事亦为勤政先。了识安民在 察吏,未能去慝且求贤。”便是以御门自夸勤政的。
清代御门大典的时间,起先是春夏季卯正、秋冬季辰初开始奏事。上朝的时 刻,在康熙二十一年向后推迟,春夏改为辰初,秋冬改为辰正,仍是早朝。君、 臣早朝,在封建时代里,是统治集团的重要的施政方式,而这却在宫门进行。“ 天子五门”,那重重大门不仅仅是用来显示威严的摆设;帝王御“门”,以君临 天下,这设计,在制定《周礼》的时代已经存在了。
御门听政,“自同治初两后垂帘,此典遂废”。御门之典先于封建王朝的终 结而废止了。
5.紫禁城的“禁”字
京师宫城称为紫禁城。“紫”,取诸紫微星之“紫”。《晋书·天文志上》 :“紫宫垣十五星,其西蕃七,东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坐也,天 子之常居也”。望星空的人们,依据人间世事命名星辰天区,想象紫微垣是天上 帝王所居的地方。
注释紫禁城的“禁”字,可借蔡邕《独断》之语:“禁中者,门户有禁,非 侍卫者不得入,故曰禁中。孝元皇后父大司马阳平侯名禁,当时避之,故曰省中 。”
皇帝居住的地方,“门户有禁”当是至关重要的事。《周礼·天官》载有王 宫守门者的职责:“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丧服凶器不入宫,潜服贼器不 入宫,奇服怪民不入宫。几内人、公器、宾客,无帅则畿其出入。以时启闭。凡 外内命夫命妇出入,则为之辟。掌扫门庭。大祭祀、丧纪之事,设门燎,跸宫门 庙门。凡宾客,亦如之。”阁人守卫宫门,执行门禁。丧服葬器不准擅自带进宫 门,暗藏杀器、衣服内穿着销甲的人不可放入,擅自携器物出宫者也不放行,等 等。阍人负责按时开关门,洒扫门庭,等等。阁人职责,最主要的是执行门禁, 将不轨之徒拒之门外。
宫禁门前也设门棍。清代福格《听雨丛谈》卷十一:
禁门两傍,皆列朱棍二根,长三尺余,围圆六七寸,上圆下方,俗称榔头, 清语曰穆克申。谨按天命五年六月,命树二木于门外,有欲诉者,书而悬之木, 览其颠末而按问焉。然则此棍乃纳言之标,非御侮之械也。按禁门司启闭稽出入 者,太和门用亲军营,顺贞门及内廷各门用内府护军营,紫禁城以内用上三旗护 军营,皇城及外栅门用五旗护军营。各门列木棍处,俱有护军二人席地跌坐,虽 王大臣出入,亦不起立,惟祝版、实录、玉牒百官望阙谢恩,则鸿胪预唱穆克申 起立,然后兴起,其谨严之制如此。
这俗称“榔头”的朱红色门棍,据说具有纳言的意义,而实际上,更表示一 种威慑。先于《听雨丛谈》,清嘉庆年间《国朝宫史续编》载“紫禁城门禁令” :“每门设红杖二,以护军二人更番轮执,坐门下,亲王以下经行,皆不起立。 有不报名擅入者,挞之”。这种被称为“榔头”的红色棍杖,各门均有设置,是 备以打人的——如有胆敢冒犯宫禁者,挞之。“榔头”下席地而坐的阍人大模大 样的,遇亲王大臣出入仍旧坐着不动,只在一些礼仪场合,要经礼仪官唱“穆克 申起立”,这才屁股高地站起身来。“谨严之制如此”,就在于他们是皇家的守 门人,可以说,他们与二根红棍一同,是构成那个“禁”字里边的笔画。 白天里,把门者维护着那个“禁”字,到夜晚皇城诸门紧闭,宫门钥象征着 那个“禁”。南朝梁《殷芸小说》:“晋成帝时,庾后临朝,南顿王宗为禁旅官
,典管钥。诸庾数密表疏宗,宗骂云:‘是汝家门阁邪?’诸庾甚忿之,托党苏 峻诛之。”皇帝年幼,庾太后临朝称制,诸庾恃势擅权。当时司马宗为禁卫军长 官,“典管钥”——掌管紫禁城城门的启闭。诸庾要挤掉他,暗中上表进谗。司 马宗得知,斥骂道:“这难道是你们庾家大门吗?”结果,司马宗还是被借故除 掉了。“典管钥”,是宫禁要害。
皇宫的大门多,朝启夜闭,门钥的管理自然须有章可循,形成制度。清嘉庆 十一年编成的《国朝宫史续编》卷四十八:
门钥之制:恭遇皇上乘舆出入,各门均启中门。每夕,景运门直宿司钥长率 官军至后左门、后右门、中左门、中右门、左翼门、右翼门、太和门、昭德门、 贞度门以次验视扃囗。午门,以隆宗门护军参领;东华门,以苍震门护军参领; 西华门,以启祥门护军参瓴领;神武门,以吉祥门护军参领,分视扃囗华,各遣 护军校纳钥于司钥长,受验诸门钥,汇贮于筐,复加扁钥。诘朝,各门校领钥以 次启门,日以为常。
每到闭门锁扃时分,有关人员各司其职,负责锁闭指定的宫门,各门的钥匙 要汇总一处,装入箱子,加上锁。严格的门钥规章,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紫禁城“ 禁”字的分量。
自然,门禁虽严,但所要禁而止之的只是通行,并非禁止出入。住在宫禁里 的人要出出进进,住在宫外的官员也不免要入得门,去朝请。守门者凭什么决定 放行与否,自然是入门的凭证。《史记·魏其武安侯传》:“太后除窦婴门籍, 不得入朝请。”门籍,即进入宫门的证件。
进入宫禁,就需“通籍”。唐代人的《三辅黄图》注解说:“通籍,为记名 于门,通出入禁门也。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悬宫门,案省相 应,乃得入。”清代平步青《霞外捃屑·通籍》:
今人作文,每云通籍为某官,盖本谢跳《始出尚书省诗》“既通金闺籍,复 酌琼筵醴”,注云:金闺,金马门也;籍者,为二尺竹牒,纪其年纪、名字、物 色,悬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李善此注,盖据《汉书·元帝纪》“令从 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应助注也。金马门当作司马门, 李注似误一字。《随团随笔》则云:汉制,司马一人守宫门,记公卿之年貌,号 日门籍,以通其出入。太后除窦婴门籍,使之不得奉朝请。王嘉为郎,坐户殿门 失阑免,不知何本。今无此制,似未可率用。然今制内外官引见,部院各堂官带 领者,先以粉牌,俗称“绿头签”进御。签书某官、某姓名,背书年若干岁、某 省某县人、由某出身、历某宫,一一开列,盖即古竹牒之遗。新进士亦然。 门籍有名,可进出宫门,这是一种身分的象征。由此,“通籍”被用来表示 初入仕途,自然是容易理解的。平步青还言及清朝的门籍,俗称“绿头签”,正 反两面写有不少内容。清《国朝宫史续编》载“紫禁城门禁令”,“凡三公、官 员、执事人等,各有限制,不得擅行”。官员等“准由禁门行者,均将姓名及所 隶旗分、佐领、内管领造册咨送登籍,于经由之门各置一通。工匠服役人等,则 由该管衙门各给人烙印腰牌,书姓名、工作差役,持为出入符验”。
《明会典》载“入朝门禁”,洪武十一年规定,“朝参文武官给领牙牌,悬 带出入。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及借与者罪同”。成化年间,“文武大小官员入 朝,跟随办事官吏人等照出午门例,于长安左右门承天门端门,各下小木牌进入 ,出则收回”。
请病假,要注门籍。明朝时,一京官为躲避赴楚之差,称病注门籍,结果误 了官运前程。清《巢林笔谈》有记,并言“门籍者,京朝官例书名簿置长安门,
有病则注明其下,免朝参,谓之注门籍”。据《明会典》,“患病若上系咳嗽等 小疾于朝仪有碍者,量许注门籍五日;若病非旦夕可愈者,必须堂上官印信手本 ,开写明白”。皇宫的大门,不可随便进,也不可无故不进。
官员被停职,门上贴“注籍”。清代《广阳杂记》:“明时,群僚被劾者, 自衙归私毛,则下轿帘以障之。于门揭‘注籍’二字,闭门以待命。”这“注籍 ”,当是由注门籍的形式变异而来。请假,为主动,需去长安门注门籍;停职是 被动的,“注籍”贴在自家门上,带有闭门思过、听候发落的意思。 6.“勘箭”:天子进皇城大门的礼仪
有一个问题提出来了:帝王出宫入宫,是否可以完全凌驾于门禁制度之上呢 ?宫门卫士是不是可以验明真天子,再大开其门呢?
就有这么一种制度,叫勘契;另有一种礼仪性的制度:勘箭。
唐宋制度,开启殿门要核对鱼契,称为勘契。鱼契用檀木刻成鱼形,两相契 合,一存宫中,一存门使处。鱼契相合时才开大门。这种勘验的信物,所以取鱼 形,是因为在古人看来,鱼白天黑夜从不瞑目,——“门钥必以鱼”,钥匙要取 鱼造型来寄托严谨门禁的意思,鱼契也有此含义在。
宋代沿袭唐朝制度。此外,还以箭代鱼,用在皇帝郊祀礼毕,回宫时的礼仪 ,称为“勘箭”。
北宋僧人文莹《玉壶清话》载,宋太祖赵匡胤郊祀,“大礼毕,銮格还至阙 门,则行勘箭之仪”。《玉壶清话》又称《玉壶野史》,撰于元丰元年,距宋初 虽已八、九十年,但所记仍不失为珍贵材料:
勘箭者,其箭以金铜为镞,长三寸,形若凿枘,其囗香檀木为之,长三尺, 金镂饰其端,以绛罗泥金囊韬之,金吾仗掌焉。其镞以紫罗泥金囊贮之,驾前司 掌焉。每大驾还,阖中扉,驻跸少俟,有司声云:“南来者何人?”驾前司告云 :“大宋皇帝。”行大礼毕,礼仪使跪奏曰:“请行勘箭。”金吾司取其苛,驾 前司取其族,两勘之。罢,即奏曰:“勘箭讫。”有司又声曰:“是不是?”赞 喝者齐声曰:“是。”如是者三,方开扉分班起居迎驾。大铬方进,勘契者以香 檀刻鱼形,金饰鳞鬣,别以香檀板为鱼形,坎而为范。其鱼则驾前司掌焉,其范 则宫殿门司掌焉。銮舆过宫殿门,以鱼合范,然后开扉迎驾。其赞唱喝迎拜,一 如勘箭之式。
箭镞、箭杆,一卯眼、一榫头,分别由驾前、金吾掌握。皇帝车驾到宫门, 要掩门验证——勘箭,箭族和箭杆卯、榫相契,还要高声唱和,然后开宫门,侍 立两侧,銮辂启动。勘箭仪式,在进皇城大门时举。进了宫,至殿门还有一番勘 鱼仪式,《玉壶清话》也讲到了。
沈括《梦溪笔谈》说:“大驾卤簿中有勘箭,如古之勘契也。其牡谓之‘雄 牡箭’,牝谓之‘辟仗箭’,本胡法也。熙宁中罢之。”宋神宗赵顼当皇帝第四 年,有人上言请罢勘箭之礼。礼院查考论证,认为唐朝勘契验鱼符,“用之车驾 所过宫殿城门,所以严至尊、备非常”;而勘箭“当是师行所用,施于宫庙,似 非所宜,诚可废置”。于是,废止勘箭;这之后十三年,礼院上言废上勘契,说 是扈从的仪仗前队已从门入,天子将至,却又关闭中门,这种礼仪不可取。还是 那个神宗皇帝,又废除了勘契,鱼符也不必合对了。 7.牙门:“天子出,建大牙”
“天子五门”,为了体现至高无上的威势,要以巍峨宫门来壮脸面。 天子五门说的是帝王居。这以外,扬帝王威风,也还借助“门”。
《周礼·天官·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设囗囗再重,设军官辕门,为
坛宫棘门,设旌门。无宫,则共人门。”囗囗即行马,又叫挡众。王者会诸侯之 时,对于大门是很讲究的。临时设立的宫门前,要置双重的囗囗。用兵车相连做 围墙,两车车辕相对做出入口,这就是辕门。平地起坛为宫舍,竖戟为门,叫棘 门。以上条件都不具备时,“无宫,则共人门”,由一些身材高大者站立两旁, 形成出入口,叫人门。
武士把门,夹道而立,“人门”同样可以铺张帝王的排场、张扬帝王的威风 。这为后世所借鉴,衍生出所谓镇殿将军。宋代《事物纪原》“牙门”条引《宋 朝会要》:古者,天子出,建大牙;今制,错彩为神人像,中道前后各一,左右 道五门,门二旗,盖取周制“立旌表门”及“天子五门”之制。
沈括《梦溪笔谈》言及“殿门文武官”,也说:《周礼》“无宫,则供人门 ”,今谓之殿门文武官。极天下长人之选八人,上御前殿,则执钺立于紫宸门下 ;行幸则为紫闱门,行于饮马之前。又有衡门十人、队长一人,选诸武力绝伦者 为之。上御后殿,则执挝东西对立于殿前,亦古之虎贡、人门之类。 有趣的是,传统民间年画中的门神,许多地方画的就是镇殿将军图案。 清代《啸亭续录》,清帝每岁秋猎,除行宫外,驻跸牙帐,称为御营。“中 建帐殿御幄,缭以黄漆木城,建旌门,覆以黄幕。其外为纲城,正南暨东西各设 一门,正南建正白,东建镶黄,西建正黄。护军旗各二,东西门侧三”。旌门, 以旌旗示门。
8.“叩阍”击响登闻鼓 皇宫门前置登闻鼓,是封建社会的一种直诉形式。
宋代《事物纪原》:“昔尧置敢谏之鼓,即其始也。用下达上而施于朝,故 曰登闻。”登闻鼓的首创之功是否该记在尧的名下,已无从详考。《周礼·夏官 ·大仆》:“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以待达穷者与遽令,闻鼓声,则 速逆御仆与御庶子。”这宫门外的大鼓,与后来的登闻鼓制度虽不尽相同,但其 中已见“登闻”之端倪,则是不假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讲洛阳宫阙,言及 阙前登闻鼓:“今阙前水南道右,置登闻鼓以纳谏也。”也是着眼于臣民的进谏 。
正史记载敲鼓申冤的事,最早为《晋书·卫灌传》。惠帝重臣卫囗冤死,其 女儿给大保主簿刘繇等人写信,“于是繇等执黄幡,挝登闻鼓”,向皇帝直诉。
《隋书·刑法志》:“有枉屈县不理者,令以次经郡及州,至省仍不理,乃 诣阙申诉。有所未惬,听挝登闻鼓,有司录状奏之。”
后来,封建王朝设专司此项事务的机构,就叫登闻鼓院。宋代吴曾《能改斋 漫录》:
高承《事物纪原》著登闻鼓院之始,云《国朝会要》曰,鼓院旧日鼓司,景 德四年五月九日,诏改为登闻鼓院。予案《资治通鉴》魏世祖悬登闻鼓,以达冤 人。乃知登闻鼓其来甚久。第院之始,或起于本朝也。 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录有登间鼓院事:
今登闻鼓院,初供职吏,具须知单状,称:“本院元管鼓一面,在东京宣德 门外,被太学生陈东等击碎,不曾搬取前来。”
周密说这是件“可资捧腹”的事。因为,登闻鼓院没有登闻鼓,是不是形同 虚设呢?登闻鼓曾有人去敲响它,以至被太学生击碎。然而,未能再置一面新鼓 ,对登闻鼓院说来,实在是具有讽刺意义的缺憾。
明代的几位皇帝重视登闻鼓,明朝开国的当年,就在皇宫午门外设置登闻鼓
,“一御史日监之,非大冤及机密重情不得击,击即引奏”。后来,改置登间鼓 于长安右门外,离午门稍远。但对鸣冤者来说,似乎反倒容易击得到鼓——这只 是就空间处所而言;实际上,若要敲响登闻鼓,还须过了监鼓官员那一关,并非 有冤便能敲鼓闻达于皇帝的。《明史·刑法志》记载了有关的几件事:
龙江卫吏有过,罚令书写,值母丧,乞守制,吏部尚书詹微不听,击鼓诉冤 。太祖切责徽,使吏终丧。永乐元年,县令以赃戍,击鼓陈状。帝为下法司,其 人言实受赃,年老昏聩所致,惟上哀悯。帝以其归诚,屈法宥之。宣德时,直登 闻鼓给事林富言:“重国二十七人,以奸盗当决,击鼓诉冤,烦读不可宥。”帝 曰:“登间鼓之设,正以达下情,何谓烦读?自后凡击鼓诉冤,阻遏者罪。” 第一件,击鼓之后,明太祖朱元璋亲自过问,责备吏部尚书詹微处置不当, 满足了击鼓直诉者的请求。第二件,一个受赃的县令被发配戍边,击鼓陈状,既 供认不讳,又以老眼昏花哀求宽恕怜悯。明成祖朱棣“以其归诚,屈法宥之”, 给予了超越法律的宽大处理。第三件,宣德年间,二十七个重罪囚犯击鼓诉冤, 有关官员认为他们烦扰朝廷,更加罪不可恕。明宣宗朱瞻基说:“设置登闻鼓的 目的,正是为了下情上达,怎么能说这是烦扰朝廷?对于击鼓诉冤,从中阻遏, 是罪过。”
仅就以上记载而论,明代的几个帝王,尚称明智,他们把登闻鼓做为“以达 下情”的一种渠道;经他们过问的案子,结果也圆满。
到了清朝,国都里仍设登闻鼓。《清史稿·刑法志》载“叩阁”,方式之一 :击登闻鼓。所记:“登闻鼓,顺治初立诸都察院。十三年,改设有长安门外。 每日科道官一员轮值。后移入通政司,别置鼓厅。”右长安门在金水桥右侧,距 天安门尚不算很远,但毕竟不是真正地在皇城门前“叩阍”。话又说回来,若那 鼓真的摆在右长安门之内、皇宫大门之前,离平民百姓也就更远了——这讲的是 心理距离。而实际上,右长安门也确如同是个关口。
“叩阍”的组词,挺妙。阍,宫门。叩,既有敲打之义,又有叩头拜见之义 ,用于“叩阍”,可谓字尽其用。架在宫门外的大鼓,鸣冤者去敲,也就如同在 拍打皇帝的大门,是叩门;同时别忘了,伸冤屈,告御状,向着皇宫的大门,你 敢不叩拜!
关于登闻鼓的历史,不可忽略它的早期形式——击石鸣冤。那石色赤,形状 如肺,故名肺石。肺石设置于朝廷门外,民有不平,击石上达。《周礼·秋官· 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凡远近囗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 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于上而罪其长。”直到宋时,长安唐故宫门前还 残存着旧时的肺石,写《梦溪笔谈》的沈括描述“其制如佛寺所击响石而甚大, 可长八九尺,形如垂肺”。为什么取形如肺呢?“肺主声,声所以达其冤也。”
9.居中那个门洞
不管是居于宫里的人,还是居于宫外的人,出入哪个门,走哪个门洞,都不 单是个行路问题。因为它受着封建等级观念的制约。
唐高宗李治要在宣政殿会百官及命妇,并设九部乐。太常博士袁利贞上谏言 认为不合礼法,其中一条是“象阙路门,非倡优进御之所”。唐高宗采纳了。事 见唐代刘肃《大唐新语》。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清宫秘闻,慈禧不喜欢同治帝后阿鲁特氏,一 次有了借口,欲废掉她,便召惇亲王来说这事。惇亲王不买账,召对之际,竟对 慈禧说:“欲废后,非由大清门入者不能废大清门入之人,奴才不敢奉命。”
这是“讥两后皆由妃正位”,说两个垂帘的太后是“非由大清门入者”,论 身世名分还不如阿鲁特氏。平素颐指气使的慈禧,碰了这么个钉子,虽恼怒,却 不便发作,休儿媳妇的图谋也落空了。进由哪门,即是名分,其分量之重已不必 赘言了。
再说那居中的门洞。唐代长安城的正门明德门,与皇城正门朱雀门、宫城正 门承天门同在中轴线上。明德门辟五门,正中者为天子驰道,供皇帝出入。《大 金国志》记宣阳门“上有重楼,制度宏大,三门并立,中门常不开,唯车驾出入 ”。
北京天安门五门,午门三门。皇城的门楼,门洞概取奇数。门洞的规模,居 中者大于两侧者。这便分出君臣尊卑。清朝嘉庆年间《国朝宫史续编》载,“遇 皇上乘舆出入,各门均启中门”。居中的门洞是为皇帝预备的。“午门,为门三 ,文武官出入由左,其右门惟宗室王公得行之”。两侧的门也不是可以随意穿行 的。
皇后之尊,是母仪天下的角色。可是,皇后从居中的门洞入宫,也不过一次 而已,那是在帝后大婚之时。大婚迎娶皇后的“九凤金顶百子喜轿”,由大清门 进入,经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内左门、乾清门,一路正门,在乾清宫 前落轿。至于嫔妃,则由神武门迎接入宫。同是嫁给皇帝,后妃等级区分之森严 ,通过入由何门体现得鲜鲜明明。
做为特别的恩宠,科举高中的状元、榜眼、探花可以从居中的门洞走一走, 自然仅此一回——进士殿试后,皇帝在太和殿召见,退出时,按依照“胪唱之制 ”:“礼部官承以云盘,十人前引,张黄盖,出太和门中门,一甲三名进士随出 ,诸进土左出昭德门,右出贞度门。”注明由太和门中门出,但只是前三名,其 他人则要走两侧的门。中间门洞被渲染得如此尊贵,反映了中国古代为首者居中 的礼仪传统。
门前的下马碑,又一景观。来到帝王大门口,乘轿者下轿,骑马者下马,这 是规矩,冒犯不得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 止车门,皇宫的外门。百官上朝,至此停车,步行进宫。《晋书·石勒载记》:
勒宫殿及诸门始就,制法令甚严,讳胡尤峻。有醉胡乘马突入止车门,勒大 怒,谓宫门小执法冯翥曰:“夫人君为令,尚望威行天下,况宫阙之间乎!向驰 马入门为是何人,而不弹白邪?”翥惶惧忘讳,对曰:“向有醉胡乘马弛入,甚 呵御之,而不可与语。”勒笑曰“胡人正自难与言。”恕而不罪。
羯人石勒自立为帝,要提高羯人的社会地位,严禁称“胡人”。石勒“宫殿 及诸门始就,制法令甚严”。有羯人醉酒骑马闯入止车门,石勒见后大怒,责问 守门官:宫阙之间,驰马入门,是什么人如此无王法?因那骑马者是羯人,《晋 书》也就没了下文。封建社会虽然长达几千年,但这样犯门禁而不被治罪的例子 ,很少见。
显示帝王尊严,也为给臣子们提个醒,有牌碑立在那里。《明会典》说,“ 官员人等至皇城四门下马牌边横过俱下马”。下马牌即下马碑。昔日的下马碑, 如今在北京故宫东华门外还能见到。据清《国朝宫史续编》,皇城四面设下马碑 多处。“东华门,门下有下马牌石,紫禁城之东门也”;“西华门,门外有下马 牌石,紫禁城之西门也”;再加上神武门,“门外有下马牌石,即紫禁城北门也 ”,这是东西北三面。南面为正门,下马碑也多。在都城正阳门内,处于中轴线 上的大清门为皇城第一门,门前左右石狮,下马石牌各一。这是进入皇城的正面
大门。天安门两侧的东西长街,东出为长安左门,西出为长安右门,“门外下马 石牌各一,趋朝者由此出入”。天安门以里有端门,端门内,辟阙左门、阙右门 ,门外下马牌石各一。各个入口都把住了。这些下马碑也标示出皇城的大致范围 。
门前下马是规矩,特准例外——不下马,便体现了一种礼遇。这种优待主要 是给予年老者的,叫“赏朝马”。清俞樾《茶香室丛抄》: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云:“庆历初,吕许公在相位,以疾甚求罢,仁宗疑 其辞疾,欲亲视之,乃使乘马至殿门,座椅子英王殿陛。”按此今制赏朝马之始 。又今时赐朝马者率座椅子舆,观此如宋时亦已有之也。
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记,大臣年六十五岁以上,可骑马入紫禁城者,先 列名俱奏。准骑者由东华门入至箭亭下马,由西华门入至内务府总管衙门前下马 。清王世祯《分甘余话侧记:“大内南书房在乾清门内西廊下,内直翰林官居之 ,其出入皆奉旨由某门侍卫某人导引伴送。壬戌后,特旨内直官许于禁中乘马至 所出入之门”。
“赏朝马”,骑马入宫门,座椅子舆至殿陛,体现了皇帝对于中国尊老传统 的态度,给满朝文武大臣们看,也是给天下百姓做样子的。 10.“玄武门之变”与“夺门之变”
唐朝都长安。长安唐宫最有名气的建筑,怕是要数玄武门了。玄武门,长安 宫城北门。唐武德九年,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白热化。六月四日,李世民伏 兵于玄武门,在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入宫时,杀了自己的兄和弟。
鲜血淋淋的一页历史在宫门前写就,史称“玄武门之变”。这是一次兵变。 李世民收买了守卫玄武门的将领常何,——常何本是以李建成的心腹人物,来守 这要害位置的。
新旧《唐书》的《太宗本纪》简略地记载此事。前者记,“太宗以兵入玄武 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高祖大惊,乃以太宗为皇太子。八月甲子,即皇帝 位于东宫显德殿”。后者记,“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 宗率长孙无忌、慰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 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被后世奉为门神的尉迟敬德和秦叔宝,在玄武门之变中,都为李世民抢夺皇 位出力建功。特别是尉迟恭,事前进劝,劝说“犹豫未决”的李世民。起事前, 带着李世民的佩刀,去召房玄龄、杜如晦到秦王府密谋,李世民授权:“观其无 来心,可并斩其首持来”。
在整个事变中,尉迟敬德是最卖力气的打手,所谓“论功为第一”。对于玄 武门发生的那场大厮杀,如果说,《太宗本纪》只以“诛”、“杀”一句带过的 话;那么,新旧《唐书》的《尉迟敬德传》场面的描写,就反映出血腥味来: 隐太子死,敬德领骑七十趋玄武门,王马逸,坠林下,元吉将夺弓窘王,敬 德驰叱之,元吉走,遂射杀之。宫、府兵屯玄武门,战不解,敬德持二首示之, 乃去。时帝泛舟海池,王命敬德往侍,不解甲趋行在。帝惊曰:“今日之乱为谁 ?尔来何邪?”对曰:“秦王以太了、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不安,遣臣 宿卫。”帝意悦。于是南衙、北门兵与府兵尚杂斗,敬德请帝手书诏诸军听秦王 节度,内外始定。
以上录自《新唐书》,较《旧唐书》的记载简短。先被斩杀的是太子李建成 。尉迟敬德率骑兵七十骑,杀向玄武门。这期间,李世民坠马,险些遭齐王李元 吉的毒手。幸亏尉迟敬德马到,一声怒喝,救了驾。元吉逃,被尉迟敬德追杀,
中箭殒命。玄武门前展开激战,尉迟敬德以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血淋淋的首级示 众,大有效果。尉迟敬德又披甲执矛去见高祖李渊,高祖大惊。此时,双方士兵 仍在混战。尉迟敬德请高祖写了一道诏令,令诸军兵均要服从李世民的指挥,战 事方才上息。
李世民选择玄武门伏兵,这里是出宫入宫的咽喉要道,他要斩杀的政敌兄弟 经此入宫;同时,占据了玄武门,也就控制了李渊所居的唐宫。正因为此,李世 民先夺皇位继承权,再逼李渊让位,靠玄武门成功的兵变,很快便君临天下了。
受到宫廷政变浓墨重彩的渲染,而醒目于史册的皇宫大门,这里再举明朝东 华门的例子。
《明史》记天顺年间事,常见“夺门”字样。如,《英宗后纪》“论夺门迎 复功”,“复论夺门功”;《孙镗传》“英宗复辟,以‘夺门’功封怀宁伯”; 《石亨传》“部曲亲故窜名‘夺门’籍得官者四千余人”,事隔两年“议革‘夺 门’功”,——还有《英宗后纪》:“石亨以罪罢。诸夺门冒功者许自首改正” 。等等。
“夺门”成了功名,相关的事件史称“夺门之变”,也叫“南宫复辟”。明 英宗先当了十四年皇帝,被宦官挟持亲征,做了北方瓦刺军的俘虏。后被放回, 他的做了景泰帝的弟弟,把他软禁在东华门东南不远的小南城,名义上尊为“太 上皇”,其实是囚犯般的处置。景泰帝很信任武将石亨,景泰八年正月,按惯例 要祀天地于南郊,景泰帝病不能行,密召石亨代办其事。石亨见景泰帝病重,便 与人密谋,迎太上皇英宗复位。夜间举事,英宗被囚的南宫宫门不开,硬是破门 而入。随后,拥英宗取东华门而进宫,登上奉天殿。“夺门之变”后,明英亲又 做了八年天顺皇帝。
“玄武门之变”与“夺门之变”是两个著名的史例。它们说明,封建皇帝的 宫禁之门,不仅要防备可能揭竿造反的平民,防备拥兵自重的外姓官僚,还须要 提防同姓的皇亲。宫门重重深似海,为安全设防,为心理设防。大门深几重,皇 帝的宝座才稳,后妃的美梦才香。
“天子五门”所铺张的,不只是帝王的排场。 11.“黄门”“门下”
封建王朝的机构设置,其名出于皇宫之“门”的,“黄门”、“门下”是也 。宋代《事物纪原》说:
门下侍郎,秦官。秦有黄门侍郎,历代不改,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凡禁门 责阔,故号黄门,其官给事于黄闼内,故云。唐天宝元年,改曰门下。《唐百官 志》云二年也。
“禁门黄闼,故号黄门”,黄门,以门而代宫,本指宫禁。《汉书·霍光传 》,武帝时霍光为奉车都尉,“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宫闼二十余年”。颜 师古注:“宫中小门谓之闼。”这闼,漆染为黄色,称黄闼。仍来说霍光,其侍 奉武帝二十余年,甚见亲信。汉武未年,“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 光”。颜师古释此:“黄门之署,职任亲近,以供天子,百物在焉,故亦有画工 ”。黄门之署,是“职任亲近,以供天子”的机构。有机构设置便有办事者,秦 汉有黄门侍郎官职,简称黄门郎。东汉设给事黄门侍郎,充任侍从,传达诏命。
晋朝始设门下省,其属官之一,即是给事黄门侍郎。门下省简称门下。纵观 历代官署名目,可以说,“黄门”与“门下”所司事务,有一个两相重叠的范围
,那就是为皇帝服务。到了唐代,改元的皇帝们,将“门下”、“黄门”改来改 去,以至黄门省成了门下省的别称。《唐会要》卷五一十四:
武德初,因隋旧制,为门下省。龙朔二年二月四日,改为东台。咸亨元年十 二月二十三日,改为门下省。光宅元年九月,改为鸾台。神龙元年二月四日,改 为门下省。开元元年十二月一日,改为黄门省;五年九月六日,仍改门下省。至 今不改。
唐初高祖时,因循隋朝旧制,设门下省。唐高宗时先改称东台,后又恢复门 下。武则天当政,改门下省为鸾台,直到这位女皇末年,又恢复称门下。唐明皇 又改,《新唐书·玄宗纪》:“改中书省为紫徽省,门下省为黄门省”。此番易 名,不但颇见色彩,而且在“黄门”与“门下”之间画了个等号。然而,看来还 是“门下”好,只经过五年,又改回来。
门下省的长官门下侍郎,相当于秦汉时的黄门侍郎之称。据《唐会要》,咸 亨元年改为黄门侍郎,垂拱元年改为鸾台侍郎,神龙元年复为黄门侍郎,天宝元 年改为门下侍郎,乾元元年再改称黄门侍郎,大历二年复称门下侍郎。一次次为 “侍郎”易名,改来改去,排除垂拱年那一次,不外乎是考虑冠以“黄门”还是 “门下”。
将秦汉的黄门与后来的门下相比,隋唐的门下省更具有政务性质,唐代的谏 议大夫隶属门下省,职掌侍从规谏;门下省还和中书省同掌机要,负责审查诏令 、签署奏章。宋朝仍设门下省。宋代张氵昊《云谷杂记·门下》:“门下省掌管 诏令,今诏制之首,必冠以门下二字,此制盖自唐已然。”
“黄门”也好,“门下”也罢,此间彼门,都是皇家的门。这些“门”,本 是宫官机构,后来演变为朝官机构,成为朝廷的组织构件,成为中央政府的重要 部门,影响着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2.北门南牙和北门学土 “门下”之外,唐代又凭添“北门”文章。
宫城的平面布局,内廷居北,官衙设在宫城之南。由“玄武门之变”而改变 了的唐朝帝王政治史,似乎给予宫城北门特别的关注。这关注可以归纳为文、武 两方面。斥武力于太极宫北门,杀兄弟而登上皇位的太宗李世民,开始书写唐王 朝的“北门”篇章。
刘肃《大语新语》卷二:“房玄龄与高士廉偕行,遇少府少监窦德素,问之 曰:‘北门近来有何营造?’德素以间太宗。太宗谓玄龄、士廉曰:‘卿但知南 衙事,我北门小小营造,何妨卿事?’”北门的土木工程,看来是太宗皇帝亲自 筹划组织的“天字第一号工程”,并且,不高兴朝臣来过问。尽管魏征就此进谏 ,认为房玄龄应该问,唐太宗并未再固执己见,但“南衙”、“北门”之间的种 种瓜葛奥秘,已于这个故事中透露出些许信息来。南衙、南牙,“衙”与“牙” 通。唐太宗说,南衙别干涉北门事,其实并非仅指宫门营造。北门有学士,李世 民时即已开始应召草制。
李世民之后,渐有“北门学士”之称,这些常从皇宫北门出入的学士,参与 中央政府机构的运转,皇帝借此分“南衙”宰相之权,成功地耍了个小权术。《 资治通鉴》记唐神龙年间事,有“北门南牙,同心协力”的话。同心协力,正是 因为这本是需要拧成一股的两股力量。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
唐翰林院在银台之北。乾封以后,刘衤韦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其间 ,因名“北门学士”。今学士院在枢密院之后,腹背相倚,不可南向,故以其西 廊西向,为院之正门;而后门北向,与集英相直,因榜曰“北门”。两省枢密院
皆无后门,惟学士院有之。学士朝退入院,与禁中宣命往来,皆行北门,而正门 行者无几。不特取其便事,亦以存故事也。
因为“北门学士”的故事,学士们走北门即后门,很少有人出入走正门,这 不仅仅是为了路程的远近——学士与北门,讲的就是这个,直到唐以后的宋。 清朝再无此种特殊意义的“北门”。清代尤侗《民斋续说》卷八:“唐宋翰 林院皆在禁中,故当直学士,朝夕视草,有时天子临幸,或召人饮宴……今翰林 院在长安门外,虽得乘轿马入衙署,而其体则已疏矣。”讲的就是这种不同。然 而,清代俞樾《茶香室丛抄》则指出:“今翰林院在东长安门外北向,犹存北门 遗意。”翰林院坐落的地点,虽已不再宫内北门,而是设在皇宫之外,但它仍旧 北向,算是保留了学士“北门”的一点影子。 ------------------
亦凡图书馆扫校
第八节 门名的文化含蕴
1.门名与方位
古城多城门。就说北京,如今城墙已无,但城门的影子却保存于地名中。有 个故事讲,明代修建京城,所依蓝图为“八臂哪咤城”。正阳门居中,是哪咤的 头;瓮城东西开门,是哪咤的耳朵;正阳门里两眼井,是哪咤的眼睛;东城的崇 文门、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是哪咤半边身子的四臂;西城的宣武门、西便 门、阜成门和西直门,是另半面身子的四臂;安定门、德胜门是哪咤的两只脚。 这无疑是缘于空间布局的联想。
其实,从整体把握这些门,那相互呼应的门名,不妨说是将一种治理天下的 理想写在大地上。
中国古代以地支标方位。这被门名所包容。如开封,据《历代宅京记》,五 代时后周世宗帝曾命名城门,以方位取名:在寅者叫“寅宾门”,在辰者叫“延 春门”,在巳者叫“朱明门”,在午者为“景风门”,在未叫“畏景门”,在申 者名“迎秋门”,在戌者名“肃政门”,在亥者叫“玄德门”,在子者叫“长景 门”。以上所列一组城门名称,涉及地支十项,门名的意义分别与方位、四季、 五行、色彩等观念相关。例如,申在西方,故称“迎秋”。寅在东,“寅宾”又 有迎接旭日的含意。亥在北,北色黑,所以叫“玄德”。
十二地支配上十二种动物为属相,形成绚丽多彩的生肖文化。与此相关的门 名,有个“铁牛门”,见脉乐大典》三五二七卷:
《宣城志》:铁牛门在府治东北城内。前志双牛冶铁为之。俗传郡无丑山, 故象大武以为厌镇。谚云:“丑上无山置铁牛。”自五代林仁肇更筑罗城,旧门 关皆改革。今惟一牛存。里人即其地为司土神庙,号铁牛坊云。
十二地支标示方位,子午纵南北,卯西横东西,东北为丑位。十二生肖丑属 牛。“俗传郡无丑山,故象大武以为厌镇”,大武即牛,在城的东北方位处铸铁 牛,用来弥补丑位无山这一风水上的缺憾。城门采录之,就有了“铁牛门”。这 门名颇具中国古代文化特色。
汉代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叫霸城门,又叫青门。据《三辅黄图),“民见 门色青,名曰青城门,或日青门”。《汉书·王莽传》:“天风三年七月辛酉, 霸城门灾,民间所谓青门也。”又据《述异记》,“景帝元年,有青雀群飞于霸 城门,乃改为青雀门;更修饰刻木为绮寮,雀去,因名青绮门”。汉长安城的这
座霸城门几个别称,青门、青城门、青雀门、青绮门,所以总离不开“青”—— “门色青、青雀群飞”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城东面的门。五行五方五 色的搭配模式,东方色青。
《牡丹亭》第六出“下看甲子海门开”,据屈大均《广东新语》:“甲子门 ,距海丰二百五十里,为甲子港口,有石六十,应甲子之数。”甲子门之名,也 是颇具中华文化特色的。
有些门名虽并未标出方位,但却是取诸方位的,如北京的崇文门、宣武门。
北京内城南面三城门,正阳门居中,东边有崇文门,西边有宣武门。东崇文 而西宣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方位观念。古人认为,东主长育万物,四时 东为春,文武东为文;西方主肃杀,属秋,主武事。这种观念源远流长,影响广 泛,以至对于文相武将,也有“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的俗谚。《太平广记》引 《续玄怪录》故事,讲唐朝的开国功臣李靖未能正式拜相的原因,说是李靖逐鹿 ,迷途而入龙宫,代龙行雨后,主人以两奴相赠,可选一个,也可两个都要。书 中描写“一奴从东廊出,仪貌和悦,恰恰然;一奴从西廊出,愤气勃然,拗怒而 立”。李靖选了出自西廊的那一个。书中写道:李靖“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 ,而终不及于相,岂非取奴之不得乎?……向使二奴皆取,即极将相矣。”这故 事编得很有趣。李靖如果既取出自东廊文质彬彬的那一个,又取出自西廊武气赳 赳的那一个,那么,他的命运便会“文”“武”兼备,兼任将、相了。这宣扬的 虽是宿命论,但故事的构思借助于传统的方位观念,因此不失文化色彩。 崇文宣武两门名,取名于方位,包含着丰厚的文化蕴藏。 2.《南史》中“白门”故事
古代的城门名称,选取哪些词藻,回避哪些字眼,往往被弄得很神秘。《南 史·宋本纪下》有段“白门”故事,堪称典型:
宣阳门谓之白门,上以白门不详,讳之。尚书右丞江谧尝误犯,上变色曰: “白汝家门!”
南朝宋明帝“末年好鬼神,多忌讳”。他听到有人称宣阳门为“白门”,认 为“白”字属于“祸败凶丧疑似之言”,不准用那个名称。有一次,右丞江谧误 犯忌讳,出语“白门”,宋明帝勃然色变,喝斥道:“白你家的门!”
据宋代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白门”之称不是因为门色,大约同附近 地名相关。江乘县有白石垒,“以其地带江山之胜,故为城于此,曰白下城,东 门谓之白下,正其往路也。”因为城东的白石垒,这城东门也沾上“白”字。那 位宋明帝讳“白”莫深,是大可不必的。
这里再说一个“鱼门”。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以吴王刘濞为首,吴、 楚是七国中较强的势力。《汉书·五行志》记:
景帝三年十二月,吴二城门自倾,大船处覆。刘向以为近金囗木,木动也。 先是,吴王濞以太子死于汉,称疾不朝,阴与楚王戊谋为道乱。城犹国也,其一 门名曰楚门,一门曰鱼门。吴地以船为家,以鱼为食。天戒若日,与楚所谋,倾 国覆家。吴王不寤,正月,与楚俱起兵,身死国亡。
城犹如国,城门自倾,被说成是天之戒。吴王刘濞所居之城,有两个城门, 一个叫“楚门”,而另一叫“鱼门”——吴国水乡,以鱼为食,鱼门即是吴门, 这是后来的解释。靠了这一解释,“七国之乱”被平息以后,有附会说,上天早 就以城门自倾的方式警告过刘濞了,吴王没能明白“鱼门”即是“吴门”,联楚 叛乱,结果像那自倾的城门一样,双双倒楣。
明清之际李明的《三垣笔记》“叹世事之来,必有其渐”,讲了几件所谓征 兆之事,未一件是:
曹司礼化淳建卢沟桥城,题其一门曰“永昌”,一门曰“顺治”,即闯贼年 号永昌,建州年号顺治之兆。
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开始称王,建国号为“ 顺”,年号“永昌”。建州年号顺治,是指清世祖福临年号顺治,也改元于这一 年。此前几十年,女真族的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备部。
明代的曹化淳建城,命名城门时用了“永昌”和“顺治”。后来,出现了李 自成进京,清兵入关,两者年号正与城门名称巧合。那门名,就被说成是谶语, 是这些变故的征兆。
这类话题,还见于《清稗类抄》:
京师于元为上都,明与国朝因之。或于正东西三门之命名,作一解云:“日 正阳,日崇文,日宣武,皆昔时旧称。而元之亡也,年号至正,则为正门之占验 焉。明社之亡,年在崇祯。今者国祚之移,号曰宣统。盖崇祯时以文臣庸暗而亡 ,宣统时以发难于武人而亡也。
谶纬谬种,汉代流传已广,在封建社会里颇能蒙骗一些人。比如吧,某人写 了许多诗,平素人们只是当诗读。待到他遇到了变故,从他那么多诗句中找出一 句来,附会出种种神秘的说法,那诗句便成了“谶”。仿佛很能预见,也挺应验 ,其实纯粹是“马后炮”,全在事后的解释了。有时偏偏能找到一点巧合的材料 ,借以做文章,也就更有蛊惑力。北京内城南面三门,正阳门与元未的至正年号 ,崇文门与明末的崇祯年号,宣武门与末代皇帝的年号宣统,都被说成是城门名 谶,仿佛元、明、清王朝的终结早就写在城门名称里了。
在城门名上大做诡秘文章,还有《吴越春秋》所记伍子胥设计建筑都城的故 事。吴国欲破楚,就命名了一个“破楚门”,另有“立蛇门以制敌国”之类,将 城廓设计与厌胜迷信融为一体。本书前已述及,此处不再赘言。 3.门名是文化的浓缩 廖廖几字的门名,可以是文化的浓缩。
《三辅黄图》记汉建章宫“正门曰阊阖”,唐代人注释:“阊阖,天门也。 宫门名阊阖者,以象天门也”。皇宫正门取名阊阖,就如同皇城称“紫禁”一样 ,是有讲究的。
皇帝贵为真龙天子,出入的门叫“阊阖”仿佛恰如其分。可是,宫中却有门 取了蝗虫的名字,是不是太践了呢?明代刘若愚《明宫史》讲到了这个门名—— 螽斯门:
说者曰:祖宗为圣子神孙,长育深宫,阿保为侣,或不知生育继嗣为重,而 宠注一人,未能溥贯鱼之泽,是以养猫养鸽,复以螽斯、千婴、百子名其门者。 无非欲借此感触生机,广胤嗣耳。
传一姓之天下,“生育继嗣为重”。明代宫里养猫养鸽,为着向未晓人道的 小男儿做出提示;又将其日常经过的门,命名为“螽斯”、“千婴”、“百子” 。螽斯是蝗虫的一种,古人传说它一次能生九十九子。以螽斯为喻,祝人多子多 孙,是古老的风俗,《诗经》中有此一篇:“螽斯羽,洗洗兮,宜尔子孙,振振 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螽斯振翅飞,后面跟着一大群,拥拥挤挤,闹闹嚷嚷,“宜尔子孙”——如 此大家族,正“千缨”“百子”之谓。这是门名的妙用。在故宫,螽斯门、百子 门在一条街上南北呼应。
在故宫中轴线上,御花园里有座天一门。天一生水。门名“天一”,是在呼 唤克火之水。这名称的得来,在明嘉靖年内几次大火后,重修钦安殿时嘉靖皇帝 题此,以命名南墙门,而钦安殿里供奉的则是玄武神。玄武是掌水之神。天一、 玄武,都在祈求祝融远远地走开。
4.改门名
门额标识门名,门名具有含蕴。改门名,有时被认为是关系重大的事。 篡汉的王莽曾为长安城门改换名称。唐代《三辅黄图》说:长安城东三门, 霸城门改为仁寿门无疆亭,清明门改为宣德门布恩亭,宣平门改叫春三门正月亭 ;城南三门,覆盎门更名永清门长茂亭,日安门改称光礼门显乐亭,西安门改为 信平门诚正亭;西三门,章城门改叫万秋门亿年亭,西直门改叫直道门端路亭, 雍门改叫章义门著义亭;北三门,洛城门改为进和门临水亭,厨城门改为建子门 广世亭,横门改叫朔都门左幽亭。
王莽的独出心裁,在于“门”、“亭”合用,两者间相对或相关,如“仁寿 ”“无疆”组对,“万秋”“亿年”相配,“春王”“正月”呼应,等等。王莽 是个政治家,他改城门名的动机并不只是附庸风雅。他的这一番改动,“新桃换 旧符”,同他的改朝换代是互为表里的。
据《历代宅京记》,唐朝末年皇帝迁于东都洛阳。昭宣帝天祐二年,对洛阳 的建筑一通改名,个中缘由不仅是因“法驾迁都之始,洛京再造之初”,还由于 “妖星既出于雍分”,说是“宜改旧门之名,以壮卜年之永”。延喜门改叫宣仁 门,宣政门改称敷政门,积庆门改为兴善门,乾化门改呼乾元门,等等,共有十 四座门换了新名称。结果如何呢?“天祐”用到第四年,李唐王朝便再无年号延 续了。
宋初仍改门名。据《宋朝会要》,太平兴国四年九月,诏改京城内外门名三 十有二,如南薰门、宣化门等。
《明史·舆服志》记载一段宫门遭灾改匾额的故事。嘉靖“三十六年,三殿 门楼灾,帝以殿名奉天,非题扁所宜用,敕礼部议之。”礼部官员会议的结果是 ,开国之初,“名曰奉天者,昭揭以示虔尔。既以名,则是吴天监临,俨然在上 ,监御之际,坐以视朝,似未安也。今乃修复之始,宜更定,以答天麻”。转年 重建奉天门,更名为大朝门。这以后,殿、搂、门的匾额,改名许多。好像匾额 “奉天”,老天爷便真的会接受奉请似的;皇帝御朝之际,头顶上有个老天爷在 监视,这怎么能安安稳稳地听政颁诏呢?有了礼部官员们的如此一番联想,于是 ,改名——奉天门易为大朝门。这样一来,皇帝坐龙椅时,心里该踏实了吧。 以上的门名更改,说起理由,均是振振有词。但真正该为城门改名的,却是 下面要说的这个。可是,偏偏又是该改而未改,闹了笑话,事见《新五代史》。 时在五代十国,当时军阀割据,唐末的(或五代的)节度使纷纷称帝。南汉刘囗 也当了皇帝。他“把天南郊,大赦境内,改国号汉”,像模像样的一通折腾,却 忘了把城门楼上的匾额改一改。《南汉世家》记:
刘囗初欲僭号,惮王定保不从,遣定保使荆南,及还,惧其非已,使倪曙劳 之,告以建国。定保曰:“建国当有制度,吾入南门,清海军额犹在,四方其不 取笑乎!”囗笑曰:“吾备定保久矣,而不思此,宜其讥也!”
刘囗原是五代后梁的清海军节度使。要称帝,似乎又有些心虚,怕手下的王 定保不从,就将其支开。南汉建立、刘囗称帝以后,王定保归来,刘囗挺策略地 做其的工作。王定保的反应是出乎预料的,只是说:国虽已立,可是南门上“清 海军”的匾额却仍在,岂不是要被四方取笑!
王定保的表态,卖了个乖,出言倒也在理:既然“改国号汉”,是一朝天子 了,南门上的“清海军”门额仍挂在那里,成何体统?请不要忽略,这说的是南 门之名。南门是正门。
城门名称要改,这改说起来也容易,换个匾额而已;若说难,也确不容易改 。因为,城门名不仅被用来称谓城门,它还被纳入地名之中,并像地名一样具有 相对的稳定性。明代《长安客话》的一则材料,反映了这种情况:
都城九门,正南日正阳,南之左曰崇文,右曰宣武,北之东曰安定,西曰德 胜,东之北曰东直,南曰朝阳,西之北曰西直,南曰阜城。今京师人呼崇文门曰 海岱,宣武门曰顺承,朝阳门曰齐化,阜城门曰平则,皆元之旧名,相沿数百年 ,竟不能改。
明取代元,新桃换旧符,北京的城门改了名,如“海岱”改“崇文”、“顺 承”改“宣武”,等等。然而,居京的人们仍习惯于叫元代的旧名,相沿数百年 而不能改。这便体现了城门名称的稳定性。
古城门名称能够顽强地保留在地名之中。据奉宽《燕京旧城考》的调查,北 京城辽代时城池在今城区之西,“鹅房营,有上城角,作曲尺式,幸存未铲;有 豁口俗呼凤凰嘴,当因辽城丹凤门得名”。辽代时有座城门名叫丹凤门,城门早 已不复存在,那么一个豁口,一代代人口口相传,称为“凤凰嘴”。豁口,北京 地名的一种结构元素,例如现今仍叫得颇响的“十条豁口”。嘴、豁口、门,在 这里,此三者所示略同,即门户的出入口意义。由此,可以讲“凤凰嘴”就是“ 丹凤门”余音,近千年而袅袅不绝的。丹凤城门虽已无,但“凤”仍在;早先的 门洞门扇全没有了,成了豁口,过过往往的人叫它“嘴”——以“凤凰”冠之, “丹凤”的门名未曾丢。 ------------------ 亦凡图书馆扫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