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军
【摘 要】在纪录片中,人物采访通常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重现时空、联结叙事内容、补充故事细节、展现人物情感性格等重要作用.它可以完成解说词和纪实镜头无法完成的作用,也同时具有纪实镜头的真实感和解说词的可掌控性.因此,实际拍摄时,做好采访,将会对纪录片的叙事表达带来很大的帮助. 【期刊名称】《新闻前哨》 【年(卷),期】2016(000)006 【总页数】2页(P40-41) 【关键词】人物采访;纪录片;运用 【作 者】梁军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 【正文语种】中 文
采访作为一种叙事手段,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呈现方式。在专题性纪录片中,采访有加强内容可信度的作用,由于采访者在纪录片所涉及领域中有权威性。同样的内容,采访会比解说词在纪录片中会更有说服力。而在人物纪录片中,采访是思维的具体体现。在故事叙事中,纪实片段无法完全体现人物在故事中的所思所想;如用解说词描述人物的思想,则会造成观众的抽离感。而相比之下,在采访中由事件中的人物亲口说出自己的想法将会更有可信度。同时,由于采访时,是主人公亲口说出,在语言表达上带有一定的个人特征;有一些采访还可以捕捉到被访者说话时的习惯
性动作。正因为这些语言上和行为上的个人特质,采访可以体现出人物性格和个人特点,让人物不再是解说词中的平板化主角,反而变得真实可感;同时采访也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和画面内容。
除此之外,记录片中的采访还承担着叙事的功能。纪录片《一个作家和一座城市》把采访作为影片叙事的线索形式,运用大量的采访段落,讲述每一位作家对其所在城市的情感和心声。纪录片《音乐人生》中,采访又承担了辅助叙事的功能。影片在用纪实镜头讲述主人公黄家正在10岁和17岁的经历的同时,辅以对黄家正的采访。纪实镜头纪录了主人公生活面貌的改变,而这些采访恰好补充了主人公的心灵上的成长和变化。同时,也通过黄家正本人的叙述,补充了7年间,导演没有拍到的触发黄家正思想发生变化的转折性事件:父母离异。采访在此扮演了时空再现的作用。
纪录片所涉及的事件,尤其是历史事件,常常由于时间和空间原因,无法全部被拍摄到,有一些内容也无法通过画面体现。采访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缺。采访对历史过程的叙述往往大于对结论的判断,这一特质使它保留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还历史以真实。因此,采访是纪录片中,一种比较客观更接近真实的再现时空的方式。 采访在纪录片的叙事和情感表达上,都具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采访这种手法,纪录片从内容到表现手法都变得更加丰富且真实可感。好的采访可以为纪录片锦上添花。做好纪录片采访,运用恰当的采访技巧,在纪录片制作中变得尤为重要。 纪录片采访第一个原则真实性。因此真实性原则是纪录片采访的首要原则。纪录片的创作是一个对拍摄对象进行观察的过程,以纪实的手法为实现途径。在采访中,第一强调观察,尊重客观现实的存在和发展,以观察的角度去发现、尊重采访对象。导演可以在适当地刺激被访者,以记录到某些深藏在人物内心的记忆或情感,使事实的真相显露出来。但是,导演不可以过度诱导,过度诱导是对生活的干预,是远离真实的。
纪录片采访的第二个原则是尊重采访对象。认真倾听,以平等的心态与采访对象交流。只有以真诚之心对待采访对象,才能换取采访对象的信任。在拍摄过程中,从摄像机进入拍摄现场的那一刻起,采访对象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紧张,产生防御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采访者应当耐心倾听,在倾听中实现情感交流,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干预和主观因素,注重交流式的采访、谈心式的采访、倾听式的采访,只有耐心倾听才能鼓励谈话的积蓄,从回答中找到原来没有想到的问题的线索,并让被访者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可以得到帮助的朋友。只有这样,被访者才会在镜头前表现得真实、自然,毫无顾忌地展示他的喜怒哀乐,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人性。
纪录片采访的第三个原则是把握整体。由于人的激励具有选择性和复杂性,通过采访讲述出来的情况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隐秘的心理动机。人类处于保护自己的本能,讲述的往往是经过筛选的、对自己有利的答案。这就需要导演在纪录片创作中对人物访谈度的把握问题:既要发掘人物访谈的作用,同时还要保持一种冷静的影片文本的声音。而此时,导演的远见、清醒的头脑、整体把握的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只有这样,采访中才不至于陷入被采访者的牵引之中,才能“跳”出来深入了解事实真相。
首先,高质量的采访离不开采访前充分的准备。我们要采访的内容是什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被采访者知道什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能为我们的采访提供哪些内容?除了这些问题,纪录片导演还需要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多获取一些资料,多差、多看、多思考,明确采访的主题和内容。在前期准备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将问题细化、具体化,而非公式化地问“您遇到了什么困难?”“您的感受是什么?”“您的打算是什么”。将问题具体化,就应该将问题结合具体的情景,同样是问“您遇到什么困难”,采访修建青藏铁路的工程师时可以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您觉得高原上的气候对工程最大的影响是什么?”而采访一位创业青年时,类
似的问题就变成:“寻找种子投资和天使投资时,遇到了多少次拒绝?投资人们拒绝你们的理由都是什么?”采访时,前期对拍摄对象的调研、收集的资料,可以帮助编导将问题明确到拍摄内容的具体语境下,这样编导可以把控问题的走向,也有利于激发被访者的说话欲望。
其次,采访者应当注意提问的方式,对采访提问作精心的安排。采访者自己在提问时要清晰明了、言简意赅,让采访对象一听就懂,易于理解。同时,采访者在采访中要善于引导,要将采访对象的情绪和思路引入到你希望的方向上去。比如,采访者可以采取侧面打探的方式,即启发引导的技巧,旁敲侧击,使采访对象对以往新闻材料产生回忆,打开对方记忆的闸门。也可以采取反面刺激的方式,即采访者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促使采访对象有“要我谈”到“我要谈”。对一些比较尖锐或较难回答的问题,采访者在措词上要委婉亲切,使采访对象在心理上易于接受。此外在采访对象回答你的问题时,有时尽管滔滔不绝,但却有意无意地避实就虚,避重就轻,不肯正面回答或答不到点子上,这时你就要根据采访对象的谈话内容来加以巧妙地调整和引导,抓住他谈话中的漏洞适当地插话和质疑,以形成自己想要的谈话角度,使采访对象在自觉不自觉中谈出你所需要的内容。
第三,采访的环境和时机也很重要。恰当的采访时机和情景可以为采访提供一种氛围,让采访对象感到轻松、舒适,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真实的情感和思想。比如在《外国人在中国》栏目的《洋媳妇创业记》中,丈夫出门去银行贷款,婆婆把儿子送出门后显得很担忧,此时,导演立即采访了婆婆担忧的原因,婆婆说出了儿子几次三番贷款不成功的事情。这个情景中的采访,补充了画面外无法展现的故事,也由于它紧接在纪实场景中,从而真实地反映了妈妈对儿子儿媳的关心和担忧。导演选择在纪实场景中即时采访,而没有选择在事后专门的采访中再询问当时的感受,可以及时记录下拍摄对象当下最真实的反应和想法。如果事后再采访,被拍摄对象可能已经忘记自己的反应,或选择性地省略更改。因此,在恰当的时机,直接在纪
实环境中让采访,会使采访更加真实,更有代入感。从采访的效果来看,恰当的采访环境也可以暗示受访者的身份、职业、性格等等。如一个狂热的阅读爱好者可以在他摆满各式图书的书房中采访,他对书籍的采访就不言而喻;而采访一个科学家,如果也安排在他的书房中,就会削弱他科学专业的身份特点,不容易让观众记住;但如果能将采访安排在他的实验室,那么就能很快地让观众对环境和身份产生联想,从而对采访对象产生深刻的印象。
最后,纪录片采访不能忽视镜头外的隐形采访。 镜头外的隐形采访主要时指这一采访过程当中没有摄像机镜头的存在,这种采访是一种基础采访,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镜头前采访的效果。
镜头外的隐形采访一般在拍摄前、拍摄中和拍摄后都会进行。当纪录片确定了选题和人物后,导演要尽最大可能地去了解拍摄对象的活动和思想状况,赢得拍摄对象对导演/采访者的好感和信任。与选题相关的信息、故事,包括背景信息、人物性格、习惯,这些都需要在拍摄前通过采访了解。仔细了解拍摄对象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善于抓住其中的闪光点。拍摄前的采访是导演把握拍摄内容的重要收到,深入地、仔细地做好拍摄前的采访,可以帮助导演在拍摄前形成拍摄内容的框架,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拍摄中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拍摄过程中,大量拍摄之余的时间里,导演都需要进程与拍摄对象进行交流,以抓取在谈话中偶尔蹦出的一些更具有拍摄价值的线索。这些未经事先准备的内容,拍摄后的效果往往更真实、更出彩。而拍摄后,还需要通过隐形采访,对片中的包括地点、时间等背景内容进行核实,做到准确无误。由此可见,镜头外的隐形采访也在纪录片制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纪录片制作时不容忽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