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的咸面,是顾美女跟我一起吃的,那次,我吃完后杯不离口连续喝下了两杯水。第一次做的,怕且是顾美女因为很饿,而十二月经济又异常紧张。恰逢那天听到娟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了,心情出乎意料地好持续到晚上,于是主动说给她做炒面,那一次个人认为很咸,但顾美女还是吃得很开心,只是说:“好吃,不过咸了点。”现在回想,估计是那时她太饿了。当时的我只认为我心情太好兴奋手多抖了两下就多下了盐。
第二次,也是做得咸了,小李吃了。直至今晚,我昨晚她们三晚饭没吃好,于是就到我显身手了。因为小朱听顾美女说我做的面好吃,所以,那晚就成了我的义不容辞,毕竟关系到三个女生的温饱问题。我先把开水烧开把面煮软,把面捞起来过几趟冷水,再用冷水泡两分钟。锅烧干水后放花生油把面放下去翻炒,快要装上盘子时一吃,居然没味道,于是再加酱油再加盐。待小李跟小朱一试吃,二人问:”小雅,怎么这么咸?”咸了吗?我赶快试了一下答:“面不觉得咸,只觉青菜咸。”“真的很咸,咸面。”小朱说。
我纳闷了。为什么我的味觉变化这么大,江苏分南北,苏州,昆山、太仓属苏南,小朱小李是徐州人,属苏北,苏北的口味相对重,可比山东。连重口味的人都吃着同样的东西认为咸,可想而知,我一个土生土长的、正宗广东人吃的能称为无盐级别的,变化能有多大就有多大了。我时常认为习惯是很强大的,根本就难改,根深蒂固的就如“江山移改,本性难移”一样,要多难,便有多难。公司厨房做菜的大姐是广东人,但是因为公司员工来自己各省各地,广东、山东、
四川、武汉、长沙、加上江苏本省,口味不尽相同。粤菜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但是大姐们却偏偏懂得,粤菜那种淡做出来他们肯定是食之无味的,于是把盐加重,让他们吃得有味道些。我初来的时候,真的受不了,天天吃了饭就一大杯水下肚,吃得饱不饱最后都是喝水饱。直到一周后的重感冒加之严重的水土不服,每天下班后吃加重盐加重油的粤菜,20多天的吃的还是青菜白饭。其实厨房真正不懂的是:认为重口味就是加多点盐。其实是多加香菜我加葱姜多加蒜多加调味料,甚至在饭桌上吃饭的同时生吃大蒜。
但,我要说的不是吃文化的问题。
七月份我才从大学的象牙塔里走出来,从学生摇身一变就成了实习生。实习生的本质还是学生,在外实习的学生。从文字上看来,这种过渡差别或许不大,但是从性质上,是质变了。实习生也需要在社会这个大炼场打滚,如果硬是要找到与实际正式参加工作者有那么的一小点不同,那就只是因为我还带着“实习生”三个字的头衔。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可以做错了不挨骂,我觉得我做得很好了,但是上头觉得还不够。另一方面好像代表,实习生什么都不懂,初入社会,初入职场,需要多加提点与耐心教导,需要多多关注以便更好地工作,可是,要明白的是,是好像。实习生因为什么不懂,所以错了,要骂;对了,不夸。
一个人在社会环境变化的问题,被同化了也不知道,就像吃,吃着吃着就咸了,最后还要别人来提醒。自己猛我然醒觉,可是,还得得及吗?只要一天还在工作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得接受这样的午晚餐。你不能像在广东,所到的小店洒店基本是粤菜,为了你的工作,你要改掉。表面是好
好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你要改掉不适应,慢慢适应以前没有试过的,慢慢适应,不能适应也要适应,毕竟,你在江苏工作。可是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在工作中生活却不知不觉起了坏变化:工作着工作着就变化了。最后还不知由谁来了一句:“你变了,变得陌生了,变得跟从前大相径庭。”人在环境中,潜移默化,慢慢会改变自己,但是这并不等于上学时同学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时时提点。就像微博上有一句很伤人却很励志的话:“没有谁在看不起你,大家都很忙的。”所以,没有谁发现你变了,大家都忙着自己的变化。做自己不愿意的事,一步一步地在一日一日一小变一小变中变变变,最后变得不像自己。习惯了本来不能习惯的习惯,看上去是好事,改变了不能改变的改变,实质却早已变质。
《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原来,孟母三迁为的是不让孩子吃咸面。
一杯清水会因为一滴污水而变脏 ,一杯污水却不会因一滴清水变净。要想永远不改变自己的初衷,不要去吃咸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