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第三课时说课稿(附板书及教学反思)

2022-05-14 来源:步旅网
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第三课时

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1.“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是部编教科书的一大特色,其目的是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量,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根据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目标与内容要求,以及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快乐读书吧”应该打造成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型相类似的活动体验性质的课,实现让学生能持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目的的课,从而培养阅读的兴趣和形成阅读习惯的课,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而不应该上成课堂指导阅读课。

3.本次“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十万个为什么”,紧贴单元课文的文章体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科普作品,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愿望。题目的提示语、文章片段和插图,释放了两个信息:(1)阅读科普作品,能了解更多身边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世界的奥秘(提示课外阅读内容);(2)阅读科普作品要试着运用学到的方法理解不理解的科技术语,读后还可以查一查一些科学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提示阅读方法)。

4.本册教科书把“快乐读书吧”安排在第二单元,而第三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从优化教学安排的角度考虑和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活动的承受力思考,第一次的“快乐读书吧”活动的准备课宜在《纳米

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后进行,在其他课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在本单元课文学习完进行交流分享课。第二次“快乐读书吧”活动可安排在第六单元或第七单元学习过程中进行。

二、说学情

1.学生经历了七次的“快乐读书吧”活动,对如何开展“快乐读书吧”活动有了较多的认识和实践,这是开展这次“快乐读书吧”活动的有利条件。

2.四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开始逐步形成,这有利于学生课外开展阅读活动,培养阅读兴趣,也为交流分享的形式与内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三、说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会阅读的乐趣。

2.引导学生体会《十万个为什么》中的科学奥秘,读懂《十万个为什么》中蕴含的道理,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人物特点,读懂《十万个为什么》中蕴含的道理,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针对快乐读书吧的特点,我釆用的主要有引导、讨论交流、 归

纳总结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活动,检测能力

1.师引导:有位作家曾经说过,能够从自己细心整理过的书架上找到自己想找的书,是件很棒的事。如果能够把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介绍给别人,也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这个学期,我们阅读了不少科普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的世界,分享书中的精彩片段,分享你的读书收获吧!

2.知识竞猜。 (1)连一连。 课件出示:

李四光 高士其 贾兰坡

房龙 比安基

《森林报》 《地球的故事》 《细菌世界历险记》 《穿过地平线》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

(2)猜一猜。 ①看插图,猜书名。 ②读片段,猜书名。 (3)比一比。

生展示思维导图,比较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与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在内容、写法等方面的异同。

(4)考一考。

生展示课前设计的试题,指名答题,并相机解答。

【设计意图】对比阅读同一主题的作品,自主设计阅读试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比较、鉴赏等一系列高阶思维能力,使阅读不断向纵深推进。

板块二 梳理结构,统整信息

1.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结构。

(1)师以《森林报》为例,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2)生自主绘制选读书目的思维导图,可以绘制整本书的,也可以绘制某个章节的。

(3)全班展示交流,对照思维导图,介绍所选书目或章节的主要内容。

2.“采访”作者,感知内容。

(1)师引导:展开想象,对你所读书目的作者进行采访,你可以问他关于书的内容,也可以问其他相关问题。用你自己的语气提问,然后用该作者的语气回答。

(2)生模拟采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用思维导图,将书本的结构“可视化”,以把握整本书的结构脉络。引导学生穿越时空采访作者,统整整本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板块三 自主交流,分享成果

1.交流读书方法。

师模拟记者采访:能说说你是怎样读这部书的吗?(师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2.分享读书成果。

(1)小组交流,推选优秀成果,全班展示。 (2)全班交流。

师引导:我们分小组交流读书成果,展示的内容及方式可以多样。 活动预设:制作作家名片;配乐诵读精彩片段;看图讲述书中故事;实验演示科学原理;小品表演某个章节;展示优秀读后感;展示科普手抄报;展示优秀读书笔记。笔记可以是读书记录单,也可以是在书中写的批注。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阅读、思维、表达等多元的语文实践活动,展示读书的过程与方法,有创意地分享、交流阅读成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板块四 多元评价,持续阅读

1.师引导:有位作家曾经说过,能够从自己细心整理过的书架上找到自己想找的书,是件很棒的事。如果能够把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介绍给别人,也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这个学期,我们阅读了不少科

(1)课件出示阅读评价表。 课件出示:

评价标准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阅读习惯 阅读量 阅读成果 评价等级 ☆☆☆☆☆☆☆☆☆☆☆☆☆☆☆☆☆☆☆☆☆

☆ ☆ ☆ ☆ (2)师生评议:评价各小组阅读情况,评选“优秀读书小组”。 (3)小组评议:组内评价个人阅读情况,推选“阅读之星”。 2.课件出示名言,生齐读。

【设计意图】对读书的过程、方法及成果进行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阅读方向,找到阅读能力的提高点,杜绝课外阅读泛化、虚化的不良倾向。 七、板书设计

理解科学术语的方法 明白书中道理

创造新的研究成果 学习写作方法

八、教学反思

在本学期“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中,教师准确把握课外阅读课程化的编写理念,重点抓好整本书阅读的三个关键点——读前指导、读中推进、读后分享。

1.读前“引趣”。

一是采用提问策略,引导学生面对平常的事物提出有趣的问题,并尝试解答,激发其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二是采用预测策略,让学生读诗句,猜测整本书的书名,读目录时,猜测章节内容,利用已知

推测未知,从而体验自主发现的乐趣。

2.读中“品趣”。

一是感知科普作品的有趣。通过品读精彩的章节、讲述有趣的故事等,引导学生发现作品内容与语言的有趣,巧妙渗透阅读方法。二是阶段性交流形式的有趣。采用知识抢答、猜谜语、角色扮演、看图配音等游戏形式,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交流。三是阅读实践过程的有趣。阅读活动富有趣味性、挑战性,如比较阅读中外的《十万个为什么》、为选读书目设计一套试卷等,突出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不露痕迹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和推动。

3.读后“生趣”。

一本书读完后,鼓励个人、小组用有创意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分享。采用角色朗读、情节讲述、表演、绘制思维导图、实验演示等方式,从作家介绍、全书梗概、精彩内容、读书笔记等方面,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成果,并通过评选“阅读之星”,对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进行多元评价。此过程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读一本书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