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整十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3、使学生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养成验算的习惯;学会一些除法的简便算法。 4、在教学计算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掌握正确的计算法则,形成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
难点:初商过大或过小,是学生首次接触,学生较难掌握,是教学的难点。此外,商的定位、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加整十数除法、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以及商的定位基础训练,落实计算法则。
课时安排:30课时
1、 口算除法
第1课时 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
2、通过对多种口算方法的探索,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通过对口算方法的概括,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创设情境 1、三年级有学生80人,分组进学生确定每组的人数,并口答 行活动,你打算( )人为一算式。 组,可分多少组? 2、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 选取80÷10、80÷20、80÷40 板书。提出:像这样的式子怎样 口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80÷10等于几,你是怎样生交流结果与口算方法 口算的?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8个十÷1 个十=8,因为8个十是80,所 以80÷10=8 (2)小组讨论80÷20怎样口 算? 师板书:80÷20=4,8个十÷2个十=4,因为4个20是80,所以80÷20=4 (3)练一练80÷40、30÷10、40÷20、60÷30 (4)观察分析,揭示课题: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 2、教学例2 (1)若有160个学生,每40人为一班,可分几个班? (2)反馈板书。 (3)练一练150÷50、210÷70、240÷80、360÷90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例2与例1的异同,补充课题,小结方法。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 的口算方法是通常把被除数和除数看作几个十来计算。 三、练习检测 1、口算P41页练一练习1,找找上下两题的联系,并说说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P41页练一练4 3、口算并思考: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有怎样的关系?P41页练一练3 4、□里可以填哪些整十数,商各是几?720÷□=□ 5、P41页练一练7,同桌互评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 自制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卡片,与家长、朋友进行比赛 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反馈交流 学生练习、互评 学生尝试练习、小组交流 学生口答计算结果与方法 学生练习评析 观察比较小结方法 学生练习 学生活动 学生小结 第2课时 练习九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 2、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1、口算方法训练 (1)看卡片写得数 91÷7 98÷2 70÷10 学生口算写出得数 270÷90 540÷60 76÷4 84÷7 60÷20 350÷70 360÷40 学生比较计算方法的异同,口(2)比较练习P42练习九1 算结果,再比较结果并谈体会 (3)一题多算:用一同的方法 口算450÷50 2、口算速度训练 (1)看卡片抢答 72÷2 280÷40 560÷80 学生抢答 350÷70 720÷4 48÷3 960 ÷8 560÷40 400÷80 500学生练习 ÷10 (2)比一比看谁算得快练习九2 3、变式练习 (1) 匹配题。把算式和得数连 起来 320÷80 2 910÷70 10 280÷40 4 600÷50 2 (2)练习九4-8 4、发展练习:填数找规律 10 50 学生填数找规律 20 100 30 150 480÷ □= 200÷50= □ □ □ □ 5、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学生活动 习,你有什么收获? 6、作业 学生交流各自收获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并口算结 果。(至少3种,看谁填得多) 960÷0 =( ) 720÷0 =( ) 学生作业 2、 笔算除法
第1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学会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掌握商的定位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1、复习铺垫 (1)口算 30×3 6×30 90÷3 180÷3 学生抢答 320÷80 350÷70 (2)( )里最大能填几? 学生口答 60×( )<200 30×( )<75 (3)笔算:24÷6 1624÷4 学生板演并说计算方法 2、导入新课。 (1)出示:2080 40210 (2)提出学习目标:“学会笔算 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学生观察分析 3、新课教学 (1)做尝试题,指名板演。 (2)反馈。师生共同研讨例题, 引导学生思考尝试题的计算方学生练习 法: 自学课本例1与例2,讨论计算方法,思考除数是整十数,2080想:80里面有几个20?商是个两位数,应该怎样想?商4表示什么?4写在哪里?为什写在哪里,为什么? 么? 讨论方法,明确算理 (4)尝试练习。 想想:40210又是怎样算的?2040 306070365 40210 小结笔算方法 4、巩固练习 (1)、P44页练一练1-3 练习巩固,做后同学交流评析 6、布置作业 (1)练一练2、5、6 学生练习 (2) 自编除数是70,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并计算。 第2课时 练习十
教学目标:
1、巩固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
算。
2、培养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引导活动 教学思考 一、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提出目 标: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认真 地计算。 学生根据课题,自己设定目标 二、基本训练 1、听算。 30×2 15×4 12×5 13× 30 65÷5 70÷10 240÷80 150÷学生进行口算、笔算训练并进50 行解题评析。 2、直接写得数,练习十1 三、专项训练 1、练习十3,在( )里最大 能填几。 2、在竖式上写商。 90360 70460 四、变式练习 1、当个优秀的小医生。诊断下列学生自己进行发展练习: 算式是否正确,把不对的改正。 1、练习十7 2、在下列里□填上合适的数764030260 50310 40180 字。120÷□0>3 □□0÷30<7 210 30 160 50 10 20 2、比一比,看哪一组先到最高峰 800÷90 355÷40 298÷30 560÷80 560÷70 60÷60 60÷10 3、练习十5 五、小结。 第3课时 用四舍五入取除数接近的整十数试商
教学目标:
1、理解用“四舍法”试商,可能需要调商的除法。
2、掌握初商过大时调商的方法,并能运用调商方法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结合练习,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等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引导活动 教学思考 一、复习铺垫 1、直接说出得数 学生口答 6×3+2 7×7+4 240÷3 43×8 6×7+2 6×8+3 540÷90 42×7 2、( )里最大能填几? 80×( )<572 40×( )<92 20×( )<171 70×( )<280 学生板演,说方法 320-80×( )320-70×( ) 二、新课教学 1、改题将289÷72改为283÷72,421 ÷52改为421÷53。 2、尝试计算283÷72。 学生尝试练习 3、讨论除数是72,看作( )来试讨论计算时出现的问题,商?在计算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问得出:除数接近整十数,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与它4、反馈 接近的整十数时,可能会5、尝试练习421÷53 292÷42 出现“商*除数>被除数”6、讨论:除数的个位有什么特点?计的情况,这说明“初商”算时要注意什么? 过大,需要“调商”,把商三、总结、揭题。 调小后再除。 今天我们研究的除法有什么特点?根 据这个特点给今天学习的起个课题。 学生归纳所学内容的特点四、巩固练习 并提出研究课题。 1、比较练习:328÷40 328÷41 328÷42 328÷43 学生练习 讨论第3、4两个式子为什么商8会过 大? 2、课本52页练一练1填在书上,同桌互批。 3、练一练3,同桌进行口算比赛。 4、练一练4、5,比一比,看谁做得好。 第4课时 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1、巩固用四舍法取除数接近的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3、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引导活动 教学思考 一、出示课题,提出目标 学生提出目标 二、基础训练 口答。练习十一1、2 三、计算方法训练 1、列竖式计算215/43 618/91 指名板演,然后共同讨论方法。 2、直接在竖式上写商 217/31 258/43 504/72 108/52 209/83 326/51 四、变式练习 1、练习十一4算后互评,思考: 为什么除数没有变,而商变了?学生练习、互评、探讨方法,被除数和商有怎样的关系? 得出规律。 2、判断对错,并把不正确的改正。 78 72570 23191 560 161 10 30 3、结合四则混合运算进行练习,练习十一5 4、应用题练习,练习十一7、8 五、发展练习 1、计算下列各组题,找一找规律。 45/9 42/21 120/30 (45+9)/9 (42+21)/21 150/30 2、练习十一思考题 六、总结,检查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第5课时 用五入法取除数接近的整十数试商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五入法取除数接近的整十数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
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引导活动 教学思考 一、基本训练、导入新课。 学生口答 1、( )里最大能填几? 30×( )<84 40×( )<376 60×( )<478 70×( )<485 20×( )<165 50×( )<480 2、下列各数分别接近哪个整十数? 92 38 23 29 58 67 3、先说出下面各题的除数可以看做几学生计算,说出试商方法,试商,再进行计算。 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78÷23 443÷52 364÷60 数 二、联想引入 1、将443÷52、364÷60改为443÷ 58、364÷69 2、观察:除数有什么变化?它有什么 特点? 3、联想:像这样的除法该怎样试商? 揭示课题:用“五入”法试商的两位 数除法。 三、教学新课 观察比较,得出除数也接1、教学例5 近整十数,也可把它看作(1)尝试计算443÷58,指名板演 整十数进行试商。 (2)反馈讲评 2、尝试练习 学生尝试练习,并说出试364÷69 250÷39 278÷88 商方法。 3、反馈订正 5、小结方法 观察比较,得出除数也接四、运用方法 近整十数,也可把它看作1、P50页练一练1 整十数进行试商。 2、练一练2 3、判断对错,说明理由,然后改正 469 95 6 36 4、练一练5、6 学生尝试练习,并说出试五、课堂总结 商方法。 第6课时 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用五入法取除数接近的整十数的试商的
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引导活动 教学思考 一、 专项训练 1、试商方法训练 (1)说说看作整十数来试商的数学生练习 的个位上的数有什么特点? (2)说出下列各式用几十试商,学生回忆小结看作整十数来商是几? 试商的数个位上的数是1、2、360÷58 226÷28 174÷29 3或7、8、9 730÷91 2、五入法试商的除法练习 144÷18 164÷29 301÷59 学生口答试商时除数看作几,526÷68 并说出各题的商 3、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练习 。 320÷80 492÷60 425÷50 学生练习巩固各种类型的除190÷30 数是两位数除法 4、用四舍法试商的除法练习 154÷22 252÷31 498÷83 学生讨论补充类型与相应的208÷61 试商方法 二、 综合训练 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612÷70 373÷39 221÷28 学生练习 250÷48 427÷61 三、 小结:我们所学的两位数 除法有哪些类型?在试商上 有什么关系? 四、 变式练习 81、改错 524328 79645 416 632 26 3 2、练习十二4
第7课时 初商过大需调商的除法
教学目标:
1、理解用“四舍法”试商,可能需要调商的除法。
2、掌握初商过大时调商的方法,并能运用调商方法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结合练习,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等思想。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引导活动 教学思考 一、复习铺垫 1、直接说出得数 学生口答 6×3+2 7×7+4 240÷3 6×8+3 540÷90 42×7 2、( )里最大能填几? 80×( )<572 40×( )<92 学生板演,说方法 320-80×( )320-70×( ) 3、计算:289÷72 421÷52 二、新课教学 1、改题将289÷72改为283÷72,421学生尝试练习 ÷52改为421÷53。 讨论计算时出现的问题,2、尝试计算283÷72。 得出:除数接近整十数,3、讨论除数是72,看作( )来试商?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与它在计算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问题? 接近的整十数时,可能会4、尝试练习421÷53 292÷42 出现“商*除数>被除数”5、讨论:除数的个位有什么特点?计的情况,这说明“初商”算时要注意什么? 过大,需要“调商”,把商三、总结、揭题。 调小后再除。 今天我们研究的除法有什么特点?根 据这个特点给今天的内容起个课题。 学生归纳所学内容的特点四、巩固练习 并提出研究课题。 1、比较练习:328÷40 328÷41 328÷42 328÷43 讨论第3、4两个式子为什么商8会过 大? 学生练习 2、课本52页练一练1填在书上,同桌 互批。 3、练一练3-5 4、28□÷72□里填几可以商4?□填几 商4过大?288÷7□,□填几,可以商 4?□填几,只能商3 五、总结交流 六、作业:练一练2 第8课时 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掌握初商过大时调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比较、分析、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引导活动 教学思考 一、口算训练 学生抢答 1、练习十三1 2、练习十三2 二、笔算训练 1、重点练习 (1)集体练习,指名板演。 学生通过计算,集体讨论思63488 31245 43254 考,掌握初商过大时调商的方(2)讨论算理 法。 议一议:488÷63用四舍法试商,学生思考得出,如果改变除该商( )为什么商7? 数,可以改个位:60、61;十想一想:要想商8,该怎么办? 位、个位同时改:59、58、57、2、比较练习 56、55, (1)504÷72 502÷72 学生算后比较这三道题之间 502÷71 的联系与区别,并说明为什么(2)422÷72 432÷72 商会相同或不同? (3) 小结:在用四舍法试商时, 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我学生练习、交流 们该怎么办? 三、变式练习 练习十三4、6 四、发展练习 练习十三7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或体会吗? 六、作业 1、练习十三2、5
第九课时 初商过小需调商的除法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用五入法试商时,有时会出现初商过小的情况,掌握
初商过小时的调商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复习准备 1、看卡片口算 4×8+6 7×3+6 4×5+4 开小火车口答 39×7 48×8 48×7 68×6 2、在里填上>、<或= 78×0 639 28×9 250 独立完成 49×5 149 58×6 358 说说思路 62×7 415 97×4 388 1、竖式计算 382÷51 382÷48 请生板演,其余自练 二、新课教学 1、改题引入 将382÷48改为392÷48 2、计算392÷48 尝试计算 小组讨论 3、讨论 反馈:除数是48,看作50试① 除数是48,看作()来试商 商。商7后余数比除数大,说② 商“7”会出现什么情况? 明商小了,改商8。 ③ 余数是“56”说明什么?该怎么办? ④ 结合学生汇报,板书:余数大于除数,说明商小了,改商8。 4、揭示课题 5、议一议 为什么会出现初商过小的情况? 6、试一试:276÷39 489÷68 7、小结:今天学习的除法有什么特点?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三、巩固练习 1、在( )里填最大的数 58×( )<350 49×( ) <248 37×( )<154 68×( )独立完成 <492 2、比一比,看谁算得对 比赛 48/446 48/446 48/446 48/446 3、文字题 练一练第3题 第(1)题,要求:列出算式计算,列式计算,并读出算式 用不同读法读出算式,并复习各部 分名称、 4、应用题练习 独立完成,说说数量关系 练一练第5题 5、讨论下列各题,哪些可能初商 过小? 哪些可能初商过大?再计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48÷52 638÷78 639÷78 652÷82 639÷81 264÷60 378÷63 359÷61 249÷47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学思考 第十课时 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初商过大,初商过小时的调商方法,提
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口算训练 1、听算 3×8+7 7×8+7 120×5 80÷40 7×9+8 集体口答 800÷7 120÷20 120÷30 420÷60 2、口答:()里最大能填几? 指名说思路 80×( )<572 60×( ) <530 50×( )<380 90×( ) <380 40×( )<273 70×( ) <476 3、在里填上>、<或= 67×8 536 46×9 372 独立完成 57×4 239 32×8 252 指名回答说思路 32×9 271 41×9 369 二、笔算 1、按P56第4题指定的顺序和例独立计算,请生板演 子 指名说说试商方法 计算:271÷32 635÷79 同桌讨论后交流 说一说试商的方法 议一议:为什么初商过大或过小? 2、判断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说判断并交流 明理由,并改正。 说说错在哪里 8 9 3 指名板演改正 38/324 52/454 78/313 304 458 234 2 6 79 教师引导活动 2、比较练习 练习第3题,计算后思考: 283÷39 273÷39 都可以看作除数是40来试商,但试商结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83÷39商7,273÷39也商“7“?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试商? 三、变式练习 1、比一比,看谁做得最正确? 练习十四第2题 2、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 P56练习十四第6、7题。 四、提高练习 1、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 344÷口口=口 审题: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 思考:要使商是一位数,除数至少是几?最大是几?一共有几种填法? 五、课堂总结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独立计算第3题 小组讨论交流 思考结果,集体反馈 比赛,错的集体指正 第6题独立完成 第7题说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小组讨论, 交流思考结果。 第十一课时 除数个位是4、5、6的除法
教学目标:知道除数个位是4、5、6的两位数,可以用口算试商的方法试商,并能正
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复习引入 1、看卡片口算 15×2 15×3 15×4 15×5„15×集体口答 9 25×2 25×3 25×4 25×5„25× 9 思考后指名回答 2、计算下列各题,可以把除数看作( ) 来试商? 154÷22 245÷81 144÷18 301÷59 202÷67 3、观察下列各式中的除数,看看有什思考反馈:除数个位是4、么特点? 5、6的除法。 70÷14 162÷24 140÷16 91÷15 209÷26 145÷35 84÷16 145÷25 378÷54 二、揭示课题 三、尝试探究,学习新知 (一)教学例8 独立解题 1、出示 70÷14 做完后四人小组讨论,反 小组讨论一下: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试馈,请一生讲述试商过程 商?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试商? 试商方法 讨论时,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了解 名层次学生的不同思路主。 1、把14看作10来试商, 商7后和14相乘,积是 98,98比70多28,28是2 个14,直接改商5。 2、口算14和5相乘,积 是70,直接商5。 3、14接近15,把14看作15,5个15就是75,所以商5。 教师引导活动 2、小结: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口算练习,这样试商的速度就能提高,试商方法多样。 同学们做题时要根据除数的不同情况选择最佳的试商方法。 3、试一试 91÷15 84÷16 (二)教学例9 1、出示 209÷26 2、比较:你认为哪种方法好?自己尝试一下,写在作业本上。 3、试一试 162÷24 145÷35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3题 2、先说试商方法再计算。练一练第2题 3、应用题练习 练一练第5题 4、分组比赛 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独立完成,说试商方法。 让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自己的计算思路。 比较后写下认为了的方法。 独立完成,说试商方法。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说说试商方法,同桌交流。 说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 比赛 第十二课时 练习十五(一)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除数是15、25(或接近15、25)的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教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基本训练 完成在课本上,集 1、直接写得数。练习十五(一)第1题 体校对 2、计算方法训练 ①直接在算式上写商。练习十五(一)第2独立练习后, 题。 说一说是怎样找到比一比 横向比较:第1组和第2组的除数商的? 各有什么特点?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 方? 纵向比较:各列的被除数和除数、 商有怎样的关系? 综合比较:这12个算式有什么共同 特点?哪些可以用“折半商5”的方法试商? ②计算 独立计算,请生板14/89 15/105 16/164 24/220 演, 25/180 26/182 26/144 34/176 集体讲评。 二、变式练习 1、填表 课本P59第4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 流讲评 2、过彩桥 小组比赛,看谁完 ÷24= 成得快。 ×28= ×30= 96÷16= ÷14= 3、文字题练习 第5、6题 ,第6题补充问:被除数、除数、独立完成,请生板商和余数的和是多少? 演,讲评,第6题4、把下列算式按商的要求填写 要求说说思路。 144÷18 162÷18 117÷13 126÷14 136÷17 104÷13 108÷18 135÷15 独立练习,小组内商8: 交流。 商9 三、发展练习 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和除小组讨论,集体反数的和是244,已知商是8,余数是1,除数馈。 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十三课时 练习十五(二)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能根据除
数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试商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16×7 25×8 25×9 15×7 指名口答 24×3 15×9 24×5 25×7 2、()里最大能填几? 直接完成于课本上,要求说解练习十五第7题 题思路。 二、指导性练习 1、观察下列各题的被除数和除数 有什么特点?再计算。 独立计算 80/480 16/128 24/120 交流反馈: 38/196 四舍法、五入法、口算法、口1、汇报、比较,商各是几?试商诀法、折半法。 的方法什么不同?这些试商方 法的数有什么规律? 2、小结:计算时,要认真观察正 确运用试商方法细心计算。 三、 专项训练 小组讨论,反馈交流。 1、课本P60第8题 讨论:说说各题怎样试商? 四、综合练习 独立计算,比较反馈。 1、课本P60第9题 比较不同的试商方法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比赛 课本P60页第11题 3、四则混合运算 指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课本P60第12题。 五、发展性训练 小组讨论,集体讲评。 一个除法算式的被除数比除数多64,商是5,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作业 (何泳海 2004-2-17)
第十四课时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总结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 复习准备 1、口算÷ 28×20 42×7 15×30 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32×10 63×7 18×20 4×7+1 8×2+4 2、计算 计算后,说说试商的方法和计7/644 4/644 算过程,比较两题的不同点, 说说为什么要在十位(百位) 上写商。 二、 猜想引入 1、回忆以前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思考反馈。 数除法的笔算除法,商有什么 特点? 2、猜想: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反馈:商是两位数或三位数。 也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该怎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前样计算?在什么情况下要在两位。 十位或百位写商? 被除数是三、四位数, 且前两位够除。 3、揭示课题。 4、猜想较完整的计算法则。 独立计算 三、 验证猜想,探索法则 1、改题:244÷28改为644÷8 小组合作讨论,再集体交流。 2、尝试计算 3、讨论明理 644÷8,先看被除数的前几 位?64表示什么?商2写在哪学生尝试练习 里?为什么? 教师引导活动 四、 教学例11 1、出示例11 2、比较与例10的不同点。 3、自学课本 4、试一试 5、总结法则。 五、 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2、练一练第2题 观察、讨论:这三组题的被除数各有什么特点?商为什么不同? 3、练一练第3题 4、练一练第4题 5、练一练第5题 六、 课堂总结。 七、 布置作业 <作业本>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尝试计算后,汇报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并请学生板演。 学生填完整课本中的计算法则。并同桌交流。 说出各式的商的最高位是什么位,再计算反馈。 小组讨论反馈。 独立完成后再交流 第十五课时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教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 导入 1、出示准备练习 你能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 独立完成后交流,观察说接写出下面算式 里的数吗? 说每组两题之间的联系。 2、计算 3594÷58 9724÷34 1766÷7 复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 法则。 二、 设疑展开 1、设疑:怎样知道计算结果是否 正确? 2、揭示课题 3、验算第3小题,复习多位数除 以一位数的验算方法。 4、尝试验算第1、2小题。 5、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学生独立尝试,反馈。 除数是一位的除法的验算方 法是否相同?是怎样验算小组合作讨论,集体交流反的? 馈。 三、 自学课本并质疑。 四、 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计算并验算 每生选做3题,板演交流。 2、验算方法练习。练一练第2题 3、应用题练习 分析数量关系后列式解 练一练第4、5题 答,再进行验算。 4、发展性练习 练一练第6题 五、 课堂总结 说说解题思路。 六、 布置作业 <作业本>
第十六课时 练习十六(一)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巩固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按法则比较熟练地进
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 口算练习 840÷70 27×4 960÷40 独立完成,指名反馈 36×5 24×3 720÷60 18×5 320÷20 650÷5 46×2 420÷30 25×7 二、()里最大能填几? 指名回答 46×()<378 74×()<310 27×()<132 69×()<512 83×()<442 35×()<284 要求说说解题思路 三、 计算 指名反馈 992÷16 8157÷51 6216÷28 315÷45 1472÷32 2298÷39 (第2坚列要求验算) 1、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 2、指名说说试商的思路。 3、指名说说验算方法。 同桌合作完成。 四、 先说出商是几位数, 再 在 里填上商。(课本第4题) 1、先请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再 计算。 独立改错,全班交流。 2、检验判断的正确性。 3、总结规律。 反馈思路:用“被除数=除数五、改错题(课本第5题) ×商”来解题。 六、发展性练习 ÷34=48„„26 ÷29=51„„14 思考: 里共有几种填法。 七、课堂总结 八、布置作业
第十七课时练习十六(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 要求学生细心计算、自觉验算,不断提高正确率,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口算 15×4 25×4 4×7+3 学生口算,反馈。 6×7+5 7×7+4 1200÷10 120÷5 80×9 二、计算 学生板演,其余自练。 1、计算并验算 反馈说说分类依据(按525÷25 4598÷38 3108÷42 除数的特点和试商方法6544÷31 990÷15 9016÷49 分为三类,按被除数的把上题分类。 数位可分为两类,按商小结除法的计算方法。 的数位可分为两类。) 2、不计算,判断下列各式的商是几位 数。 思考后同桌交流互说理472÷42 780÷60 367÷23 由。 4088÷56 4248÷73 3、用递等式计算 8425÷25×16 687+6474÷78指名回答运算顺序 (543+128)÷24 2576÷(86-63) 独立计算,并板演 三、文字题练习 集体校对。 1、86除6278,得多少? 2、4488是88的多少倍? 3、3822里面有多少个26? 独立列式计算,小组互4、把378平均分成14份,每份是多批,订正。 少? 四、应用 1、一个饲养场养鸡2080只,是 2、养鸭只数的16倍。养鸭多少只?鸡 和鸭共有多少只? 3、木工组要做1268张课桌,已经做了小组讨论反馈。 540张。还要做多少张?剩下的要在 28天完成,平均每天做多少张? 4、50个同学去划船,每条大船可以坐 6人,租金10元。每条小船可以坐 4人,租金8元。如果让你安排,准小组讨论。 备怎样租船? 五、布置作业 第十八课时 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
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知识准备 1)看算式,口答商是几位数。 576÷42 576÷59 独立计算,讨论思考的问2)计算 题并集体交流。 648÷6 817÷4 4907÷7 9081÷9 思考:第1、2、3题为什么商的十位 上是“0”? 9081÷9为什么商的百位、十位上都 是“0”? 二、创设情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会出现“被除 数某一位上不够商1”的情况,除数 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否也可能出现这样 的情况? 三、探索研究 尝试分析,独立解答。 1、出示问题 学生板演,分析、质疑。 学校买来46套课桌椅,共9338反馈:在计算过程中,发元,每套课桌椅要多少元? 现某一数位有不够商“1”说说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的现象。 为什么商的十位上是“0”? 在一个数位上不够商“1”2、尝试练习 就商“0” 1) 改题为“9292÷46” 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尝试计算。交流计算2) 计算: 过程。 6688÷22 9861÷49 3、自学课本例题,质疑。小结方法。反馈:今天我们研究的除今天我们研究的除法有什么 特法商中间都 有 “0”。要点?该怎样计算? 注意哪位上不够商“1”就四、巩固练习 在那一位上商 “0”。 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练一练1 2、判断。(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3、练一练第4题 4、应用题与混合运算练一练4-5 独立计算,同桌校对。 五、布置作业 集体交流。 第十九课时 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720÷30 400÷2 960÷8 2、准备题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列坚5040÷8 7200÷6 450÷5 式计算,复习计算方法。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猜想:两位数除多位数,也可能会 出现什么情况?我们该怎么办?今 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商末尾有0除 法”。(出示课题) 2、教学例14 出示 7920÷33 ① 尝试计算 尝试练习,请生板演 ② 讨论:商的个位为什么写0?这小组讨论,反馈:按数位判个0能否不写? 断,商是三位数,如果不写③ 小结:被除数的末尾是0,前一0,商只有两位。 位又没有余数,在末尾商0。 3、试一试 7280÷56 7290÷56 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9876÷47 7206÷24 比较:这三道题有什么共同点?商小组讨论,反馈:第1题 被末尾的0怎么得到的?有什么不除数的个位是0,除以任何同? 不是0的数得0;第2、34、小结:末尾商“0”的除法有几题被除数末尾上的数除以种不同的情况? 除数,不够商1用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口答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全班交流商是几位数, (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计算。 2、计算。练一练第2题 讲评、分析:什么情况下商的 独立完成 中间有0?什么情况下商的末讨论反馈 尾有0? 先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再说3、练一练第3题 明理由,并把不正确的改4、比一比练一练第4、6题 正。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十课时 练习十七(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比较、分类、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 基本训练 1、口算 49×3 840÷7 61×7 320÷80 120÷40 570÷30 65×5 510÷3 4800÷8 52÷13 96÷16 24×5 2、先说说商是几位数 8505÷17 8355÷83 8160÷34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练习, 9045÷45 7816÷26 8232÷56 练习后反馈、校对。 二、 重点练习 指名说说分类依据。①按1、计算上面6题。 除数的特点和试商的方法观察比较,给算式分类,要求说分为三类。②按商的特点说分类依据。 分有“0”的与没有“0” 的两大类; 小结:按不同的分类依据有不同的按余数的特点分为有余数分类方法。 和没有余数的。(只要学生复习除法法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分类有依据,且比较合是按怎样的方法计算的? 理的均可。) 三、 变式练习 指名说说。 1、在 里填得数。练一练3 2、文字题练习。练一练5 3、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练一练4 独立完成 四、 发展练习 1、3 ÷13 要使商的末尾有两个0,里可以填那些数? 要使商的末尾有一个0,里可以填那些数? 要使商的中间有一个0,里可以填那些数? 要使商的中间有两个0,该怎么办? 五、 课堂小结 六、 布置作业 第二十一课时 练习十七(二)
教学目标:通过两步计算式题和应用题的练习,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为学习
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做铺垫。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计算练习 1、口算 26×40 960÷60 35×20 900÷18 520÷13 17×30 独立口算,比一比看谁做得又240÷48 16×50 (8-8)÷8 对又快。 8-8÷8 (12+6)÷3 27÷(3× 9) 27÷3÷9 23×(25×4) 指名说说 结合口算训练,说一说四则混合 运算的顺序。 2、计算并验算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3284÷36 4608÷18 2176÷32 让学生分析计算方法,看谁说9900÷45 3854÷82 9536÷得好。 68 指名说运算顺序。 3、式题 600-9520÷28 460+45×27 (3532+208)÷44 (4494-1470)反馈:先面容符号,确定运算÷63 顺序;然后认真计算、验算。 指名板演,要求说说运算顺序。 说说计算式题的注意点。 判断后小组之间交流。 4、判断对与错 7800-1800÷60 450÷5×2 =6000÷60 =450÷10 =1000 =45 二、应用 1、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⑴汽车3小时行288千米。 ⑵一台录音机275元,一台彩色电视机3100元, 教师引导活动 2、根据问题口答数量关系。 ⑴一台彩色电视机比一台黑白电视机贵多少元? ⑵这条路不剩下多少米没修? ⑶ 这些零件可以装多少盒? 3、少年宫买16台录音机用去4400元,一台录音机是多少元?买一台彩色电视机用去3100元。一台彩色电视机比一台录音机贵多少元? 4、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3小时行了288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在普通公路上的多少倍? 5、电器厂上午生产零件5024个,下午生产零件4048个。一共生产了多少个?如果每盒装零件28个,可以装多少盒? 6、东林乡修一条长1984米 的水渠,每天修48米,修了31天,还剩下多少米没有修? 三、发展练习 小龙和小燕住在同一幢楼里,这幢楼相邻两层间的楼梯级数相同。小燕住在5楼,回家要走72级楼梯,小龙回家要走108级楼梯。小龙住在几楼?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学生口答 独立完成3、4、5题,比较三题之间的共同点,说说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什么? 列式计算并说说解题 思路。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第二十二课时 连除应用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两种方法正确地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引入 1、口算 144÷4 4800÷8 12×8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24×3 1505÷5 42×2 15÷5×3 3600÷3÷4 2、看条件,补问题。 有6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根据所补问题说数量关系。 4、解答:准备题。 反馈:两种解题方法 36×4×6 36×(4×6) 5、改题导入 把准备题改编为求“平均每层放 多少本?”的应用题,引出例题。 二、展开 出示例15 学校图书馆买来 864本新书,平均放在6个书架上,独立列式尝试 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多反馈解题思路: 少本? 想:已知每个书架有4层,要1、读题 ,形成线段图分析 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可以先2、尝试解答 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放 多少3、说说解题步骤和算式。 本。 ⑴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 本? 864÷6=144(本) ⑵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144÷4=36(本) 综合算式: 864÷6÷4 =144÷4 =36(本) 想:要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需要知道什么?要求一共放 了多少层,需要知道什么? 教师引导活动 4、小结:像这样的应用题,我们可以怎样解答? 试一试 3 个小组计划加工零件1200个,每组有8个。平均每人加工多少个?(用两种方法解答) 要求说说解题思路。 三、总结 观察例题与尝试题 ,有什么共同点?与准备题 进行比较,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解答这灯应用题有什么方法? 四、巩固 1、练一练第1—3题 2、练一练第4题 要求:认真审题,分析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 3、练一练第5题 五、布置作业
学生学习活动 ⑴一共放了多少层? 4×6=24(层) ⑵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864÷24=36(本) 综合算式: 864÷( 4×6) =864÷24 =36(本) 小组讨论反馈 独立解答,说思路。 各自发表意见互相补充。 独立解答,分析数量关系。 讨论交流 补充条件,列式计算。 教学思考
第二十三课时 练习十八(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区别连除、连乘应用题,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180÷60 980÷70 640÷40 780÷20 650÷50 810÷30 独立口算,全班校对 2、根据条件或问题说数量关系。 ⑴平均每箱装多少盒? ⑵大象体重是牛的9倍 指名反馈 ⑶3台碾米机平均每小时碾米多少千克? ⑷平均每台碾米机4小时碾米多少千克? 二、对比练习 课本第3题 要求:分析应用题,并比较两题 有什么 异同?有什么联系? 三、指导性练习 反馈:第1小题是连1、一个工厂加工120个零件,需要3工人乘,第2小题是连除。4小时才能完成 。平均每个工人每小时两题 互逆。 加工零件多少个? 2、将第4题改为连乘应用题。 板书分析过程。 独立列式解答,用两3、2只大象重9000千克,平均每只大象体种方法解。 重是牛的9倍。一头牛重多少? 四、综合练习 1、把2400支钢笔,每6支装一盒 ,再把 这些盒子分装在8只箱子里,平均每箱小组交流 装多少盒? 2、皮鞋厂8个工人6生产皮鞋2160双, 平均1个工人1天生产皮鞋多少双? 各自审题,分析数量3、三年级有4个班,一共做好事752件,关系。再列式计算。 平均每个班做好事的件数是二年级的2 倍。二年级做好事多少件? 学生各自审题,独立五、课堂总结 完成。 六、布置作业 多分析各题的数量 关系。 第二十四课时 练习十八(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正确地列式解答不同类型的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基础训练 1、根据条件或问题说出数量关系。 ⑴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拖拉机的4 倍。 ⑵二月份比一月份每天我生产260 盒 。 ⑶平均每人装配多少台电视机? ⑷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多生产多少 盒? 二、专项练习 1、对比练习 独立解答 反馈:分析不同列式的中间 6匹马8天共吃草576千克,平均问题。 1匹马1天吃草多少千克? 比较,寻找两题之间的联系。 1匹马1天吃草12千克,6匹马 8天共吃草多少千克? 2、先从括号里选择条件和问题,把 应用题补充完整,再解答。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百货商场运来4箱热水瓶,每 箱有8 只, , ? (每只热水瓶84元。 共值2688 元。 每只热水瓶多少元?一共值多少 元?) 3、填补条件,再列式计算。 少先队员参加劳动,( )人 ( )次运青菜( )千克。( )独立解答再集体讲评, 人( )次运青菜多少千克? 说说解题思路。 三、综合练习 1、组题 玩具厂一月份12天生产积木 9360盒,二月份比一月份每天多生 产260盒。二月份每天生产积木多 少盒? 教师引导活动 玩具厂一月份12天生产积木9360盒,三月份比一月份每天少生产260盒。三月份每天生产积木多少盒? 2、电视机厂3个装配小组,装配电视机3456台,每个装配小组有18人。平均每人装配多少台? 3、校办工厂计划每小时生产粉笔90盒,实际24小时生产粉笔2550盒。平均每小时比计划多生产多少盒? 根据应用题,判断下列算式是否正确,并说说理由。 ⑴2辆汽车装化肥7800千克,1辆汽车的载重量是一辆拖拉机的4倍。1辆拖拉机能装化肥多少千克? ①7800÷2×4 ②7800÷(4×2) ③7800×2×4 ④7800÷4×2 ④ 7800÷2=3900(千克) 3900÷4=975(千克) ⑵在“环保”书画大赛中,三年级平均每班有16件作品参赛,二年级4个班共有48件作品参赛。二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独立解答,讲评订正。 独立完成,反馈:第1小题正确选项是②⑤。第2小题正确选项是② 年级平均每班比三年级少多少 件? 小组合作讨论。 ①15×4-48 ②16-48÷4 ③48+16×4 ④48÷(6-4) 四、发展性练习 1、2个小朋友2分削2支铅笔。照这样计算,4个小朋友削4支铅笔要多少分? 2、3只猫3天吃3只老鼠。照这样计算,6只猫6天吃几只老鼠?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十五课时 除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除法简便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通过实例,感悟规律。 1、举出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连除的应小组合作 用题,并要求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进行解答。 反馈:发现“一个数连续2、观察,所举例子的算式和结果,你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人 除能发现什么? 以这两个数的积。” 二、计算算式,验证规律 1、举出这类算式。 汇报算式 2、通过计算来验证以上的发现的正 确性。 反馈:估计有 3、能否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 a÷b÷c=a÷(b×三、运用规律,小结简算 c)a÷b÷c÷d=a1、练一练第1题 ÷(b×c×d) 2、填空(在下面的 里填运算符号, 里填上适当的数)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① 480÷20×6=480 ② 750÷25÷3= 750 ) ③ 570÷57×4= 试算汇报。 ④ ( ) =280÷7÷5 3、将上面的④式改为280÷35想一小组交流计算,讨论运用想怎样简便计算? 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算后说一说为什么35要写成(7×方法。 5)? 4、课本练一练第3题。 四、巩固 独立解答再集体讲评 3、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①700÷28 ②1890÷45÷2 ③693÷(33×3 ) ④9600÷15×4 2、小华的集邮本有( )页,每页帖( )行,共帖邮票384张。平均每行帖多少张?你想补上怎样的数据? 五、课堂总结 3、复习
第一课时 复习(一)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与试商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复习口算 1、看卡片写得数。 30×40 17×50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13×70 240×5 150×6 16×50 60÷30 490÷70 750÷50 510÷30 900÷60 800÷50 80÷20 960÷60 640÷40 870÷30 结合870÷30等说说口算过程。 板演,自练结合。 小结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 方法。 二、复习笔算 反馈: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1、 计算下列各题,带*的题列出算法则及验算方法。 验算式子。 3440÷80 *379÷24 4992÷52 1175÷25 9648÷48 *7766÷31 2、 小结计算法则。 通过计算,说一说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按怎样的方法进行计算的?怎样进行验算? 3、观察除数,思考:按除数的特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共有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除法,它们的试商方法有什么不同?在试商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情况? 教师引导活动 反馈 口答 做在本子上再小组交流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4、总结商的规律。商会出现哪些 情况? 5、计算题练习 直接把得数写在书上。 ⑴说说下列各题的除数看作几来 试商550÷63 440÷78 4852÷52 764÷24 ⑵判断下列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 计算7344÷68 8360÷44 7800÷75 2158÷26 ③课本第2题。 审题,列式计算。请生板演, 结合自练 6、文字题练习 ① 甲数是4408,乙数是76,甲数 是乙数的多少倍? ② 一个的26倍是7904,这个数 是多少? ③ 甲数是6936,是乙数的17倍。 乙数是多少? ④ 一个数是224,另一个数是它 的15倍。另一个数是多少? 反馈: 三、发展性练习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除数 ÷35=42„„16 3504÷ =73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复习(二)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简便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引入 1、( )里最大能填几? 57×( )<340 ( )×33<100 直接做在课本上。 26×( )<120 ( )×46<255 指名回答 71×( )<485 ( )×66<430 说说解题思路。 2、口算 3520÷70 3500÷10 6600÷60 3500÷50 25×4×6 910÷70 210÷7÷5 210÷35 针对210÷7÷5 210÷35说说你是怎 样想的? 二、回忆整理 交流,再现字母公式。 1、回顾课本第78页的例16、17,回忆a÷b÷c=a÷(b除法简便运算的方法。 ×c) 2、小结:有时速需要先把一个除数分解 成两个数的积再进行简便计算。 3、用简便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3740÷5÷2 480÷(24×4) 演。 400÷16 集体讲评,订正。 练习后,要求学生叙述解题思路。 4、说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280÷18 540÷3÷2 直接口答。 9600÷(15×4) 三、巩固训练 4、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890÷45÷2 1702÷9÷7 9600÷(15×4) 1242÷(18×3) 5、用简便方法计算 490÷35 7700÷28 8100÷45 9450÷18 学生自主完成。 3、408++966÷23 8160÷24-49 小组交流后再汇报。 24×(439-393) (4528+46070÷87 四、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 复习(三)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答方法和加(减)除应
用题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复习指导 1、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口答算 式。 ① 食堂有大米600千克,是的10 倍, ② 有12只熊猫,体重共7680千 克, ③ 小刚有邮票114张,爸爸又给 他68张, 2、根据问题想条件,说出数量关 系。 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① 平均每辆汽车运货多少吨? 讨论解题思路。 ② 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第1题:说出中间问题;第23、解答各题 题:分析两种不同解法的中间商场4箱运动衫,每箱24件,问题和数量关系。 这些运动衫共可卖9216元,一件第3题:分析中间问题和列综运动衫售价多少元? 合算式的方法。 3个工人24小时加工零件 3888人上,平均每个工人每小时 加工零件多少个? 反馈:都是两步计算应用题,小则有邮票114张,爸爸又给都有一个中间问题。 他68张。他把这些邮票插入一本区别:第1、2题是连除应用14页的集邮本中,平均每页插多题,第3题是先求和再平均少张? 分,先加后除。 比较这三种应用题的共同点。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解答这样的应用题,要看样做? 二、组织复习练习 1、根据应用题说出下列算式分别求什么? 客机每小时飞行900千米,是火车的11倍,火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6倍,自行车每小时行多少米? ①990÷11 ②6×11 ③ 990÷11÷6 ④990÷(11×60) 2、选择正确的算式 一头鲸鱼的质量是一只大象的28倍,一只大象的体重相当于7头牛的质量。一头牛生588千克,一头鲸鱼重多少千克? ①588÷28÷7 ②588×7×28 ③588÷(7×28) ④588÷28×7 爸爸今年36岁,比妈妈大4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芳的4倍,小芳今年多少岁? ①(36+4)÷4 ②36-4÷4 ③36÷4+4 ④(36-4)÷4 3、先提出问题再解答。 课本第20题。 4、完成课本第13、16、18题。 5、观察思考:刚才复习的应用题,有哪些共同点?你能将这些应用题分类吗?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在哪方面有了提高?
反馈: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中 间问题。 独立完成, 小组内交流后,再集体讲评。 独立解题,集体校对。 独立作业,分析数量关系。 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设计者 林华美 2004/2/17)
四、千米、吨的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熟记1千米=1000千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 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熟记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难点:建立1千米、1吨的概念。 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 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是1000米,并能进行简
单的化聚。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窨想像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课前布置学生走(哪里到哪里大约几步````) 一、揭题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想知道一支铅笔有多长,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你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呢? 1、千米与米的关系 师生同到操场量出100米长的距离,观察100米长度。得 1000米=1千米 2、1000米有多长?出:10个100米是1000米 (1) 走10次100米就是1000米(2)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一千米? 3、千米与米的简单化聚: 学生学习活动 指名回答 口答并说明原因 同学会说:1千米=1000米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丈量100米。 四人讨论 学生估计 教学思考 一千米=1000米,那么2千米=( )米,你知道吗? 学生独立思考 2千米500米=( )米 400米=( )千米 4350米=( )千米( )米 五、巩固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52页 相互交流 完成作业 第2课时 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千米和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并能比较
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化聚。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复习 二:练习 学生通过回忆长度单位 1、 回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 进行计算。 2、 实际进行换算 学生思考、反馈。 学生先读题,再分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4、 样 二、 1、 课堂作业第2页 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5单位分合练习,你是怎 完成作业 如:1米=( )分米 10毫米=( )厘米 3、
第3课时 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观念,知道1吨是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化聚。
2、 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 谈话引入: 同学们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 (出示课本第88业的桥梁、汽车、火车图)要计算很重的物品、大批货物或轮船装货量、桥梁的载重量``````如果也用千克作单位,会产生什么现象?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千克还要大的质量单位吨。 二、 学习新课 指名回答 38千克、32千克、37千克`````` 指名回答(数字很大,读起来写起来不方便) 1、 有关吨,同学们最想了解学生回答 的是什么?(出示大米图) 1吨有多重,吨与千克有什 一袋大米100千克,10袋大么关系`````` 米就是10个100千克,就是1000 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 学生初步感受到1吨大约有 板书:1吨=1000千克 多少? 1吨重吗? 刚才同学说到自己的体重,**学生讨论 同学是我们全班最重的,想想几 讨论回答 个**的同学才是1吨? 例3:5吨=( )千克 板书:5吨=5000千克 (吨,我们用字母 来表示) 1、 例4:2000千克=( )吨 2450千克=( )吨( )千克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认真完成作业 五、巩固练习 1、 课堂作业第54页 第4课时 练习二十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质量单位吨,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质量间的简单化聚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 说一说1、 我们已学过的1、 学生独立思考、回 质量单位。老师提示。 答。 二、 练习 学生独立做再校对 2、 质量单位换算。 3、 填写合适的质量单位。 4、 如:7000千克=( )吨 1吨340千克=( )千克 这样的题你会做吗? 学生观察思考 指名说解题思路 学生观察思考 5、 在下面的圆圈里填上〉、 〈或=。 6、 7、8是应用题,你会做完成作业 吗? 7、 思考题:你能独立完成吗? 三、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1、课堂作业第55页。
五、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用递等式计算三步计算式题。 2、使学生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解答 步计算应用题。
3、结合应用题的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步计算式题和两步计算应用题。
难点:两步计算应用题数量关系和分析及分析方法。
课时安排:22课时
1、 式题
第1课时 三步计算式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用递等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认真计算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准备练习 1、 投影出示准备题(P93) 要求学生用文字题形式叙 2、 变式准备,揭示课题 (1)如果在复习后一题后面添上“+1030”后变成了几步计算式题? (2)谈话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三步计算式题”。(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 教学例1 (1)指名读题,并说一说这述读题,再说说先算什么。 指名说说 道题包含哪几种运算?应该先算 小组讨论 什么?根据什么?接着按怎样的 顺序算? (2)学生说,教师板演。 (3)请学生说说书写要求。 全班交流 反馈练习“试一试” 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做在书2、 教学例2 上 (1) 读题,并说说这道题 包含哪几种运算?应 先算哪一部? 1250÷25×7中按怎样的顺 序计算? (2) 教师讲评,重点围绕 计算顺序、书写格式 指名尝试计算 3、 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了 什么内容?计算方法怎 样?计算中在书写上注 意什么? 反馈练习:“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2题。教师巡视,完成后有针对性地讲评。 3、 改错题“练一练”第4题,完成后指名说一说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四、课堂作业 1、“练一练”第3、5题。 五、布置作业 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2题。 独立完成于算术本
第2课时 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复习准备: 1、投影仪出示(P95)口算 题。 指名说说每组题有什么特4×(4-4) 16÷4÷4 6+6÷6 4×4-4 16÷(4÷4)(6+6)÷6 点?为什么计算结果不一样?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例3:(投影仪出示) (1)题中小括号表示什么 意思?(表示先算部 分) (2)指名尝试用文字叙述 题目。 (3)指名用线划出先算部尝试练习 分,并尝试计算。 完成“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3、4题, 先请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2、“练一练”第1、2题。 后各自计算。师讲评。 四、总结和课堂作业 1、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 什么内容?有括号的算 式要先算什么? 2、课堂作业: (1) 课本“练一练”第5在算术本上独立完成 题 (2)《作业本》
第3课时 练习二十一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带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正确地进行 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揭示课题,提出练习要求。 二、基本练习: 题的口算顺序。 1、口算第1题,要求说说每开小火车 小结:虽然每题的数字相同, 但用了不同的运算符号或括 号所在的位置不同,计算结果 也就不同了。 2、第2题的第1、2小题。 请三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在草稿纸上完成,练后讲评。 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 算顺序。 三、重点训练 3、请学生回忆并说说带有小指名回答 1、第3题(投影出示)鼓励方法一:可以先分别算出O学生用多种方法比大小。 两边算式的得数,再进行比2、文字题和应用题练习。 竖对照”确保无差错。 四、课堂作业 1、教材 第4题 2、《作业本》 较。方法二:分析推理。 板演、独立完成相结合,然 在算术本上独立完成。 3、小结:要做到“横分析、后反馈交流。
第4课时 两步计算文字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并初步掌握分析方法。 2、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准备练习 1、出示准备题。 2、观察提问: 什么? (2)你还学过哪些类似的数学术语? 3、导入揭题。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4: 1200加840除以35的商,和是多少? 么?必须知道什么? (2)指导审题标注方法。 (3)指导列式。 2、出示例6。 想:1200+商=和 840÷35=商 学生尝试进行计算。 集体练习,然后校对 (1)准备题中“商、积、和、差”表示指名回答 (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问,要求什 (1)、要求读题分析,划出相关术语, 写出简缩算式,讨论如何列综合式计算 合作完成 (2)提问:(1287-247)÷26中为什么尝试练习 1287-247要添加括号? 三、巩固练习 1、专项训练:练一练第1、3题 2、指导练习第4题 二、课堂小结 什么时候要添括号? 三、课堂作业 1、 《作业本》 独立完成,反馈 指名板演、独立完成相结合,然后反馈交 算术本上独立完成 两步计算文字题在列式中要注意什么?流。
第5课时 练习二十二(一)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和两步计算文字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 基本练习 1、 口算(口算练习本) 开小火车 2、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 掌握正确的四则混合运 算顺序,能正确、迅速 计算。 (2) 掌握两步计算文字题的 计算方法,能正确地列 式计算。 二、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1、 练习二十二 第1题 2、 复习运算顺序,比一比,看合作完成 ,讲评。 谁做得快。 (1) 提问:说说不带括号和带 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顺序? (2) 练习: 练习二十二第2指名回答 题 (比一比)看谁做得快。 三、 文字题练习 1、练习二十二第3题 练后比一比这两题有什2、文字题(练习二十二第4题) 么不同?说明(小括号四、 课堂小结 有什么作用)。 这节课我们重点练习什么?解答 文字题及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各需要注要审题,强调算式与题意相对应保证列式正确 意什么? 独立完成 六、作业《作业本》 第6课时 练习二十二(二)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和两步计算文字题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基本练习 1、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教书讲2、练习第7题,教师讲评时先独立完成第一组,评后再独立完成第2组。 注意三题之间的异同。 独立完成后讲评 3、练习第8题,讲评强调第 四小题不忘加小括号。 二、文字题练习。 练习第10题,引导学生进行 比较,每道题中的两小题有什么 独立完成列式后教师讲评相同?有什么不同?解题要注意然后计算 什么? 三、思考题练习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 么? 五、课堂作业 1、第11、12题 2、《作业本》 在算术本上独立完成
2、应用题
第1课时 几倍求和(差)应用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掌握几倍求和(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 课前准备 二、 新课教学 同桌互相说说 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 学生反馈: 要求共运来集装箱多少只=新甬轮运来的只数+东方轮运来的只数 反馈 (1) 东方轮运来多少只? 250×6=1500(只) (2) 一共运来多少只? 250+1500=1750(只) 学生反馈 尝试列出综合算式,并反馈 250×6+250 =1500+250 =1750(只) 答:(略) 1、教学例1 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出示例1 引导学生分析新甬轮运来集装箱的已知数和东方轮运来集装箱的未知数。 启发学生根据题意列出解题步骤。 (3)让学生独立分步解答例1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第二个算式中的“1500”表示什么?它是怎样得到的? (6)列出综合式 (1)复习求几倍数、求和(差)指名说说 教师引导活动 (7)还可以怎样计算? 三、 课堂小结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学生尝试,并比较例1与试 一试 问题变了 同桌互说(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反馈: 说相同点、不同点 解题时可先分类列式计算,再 根据两个分步算式之间的关 系,列出综合算式。 四、 巩固练习 1、出示试一试(分析数量关 系) 2、出示练一练1 独立完成 3、出示练一练2 4、出示练一练3、4 五、 课堂总结 (几倍求和,几倍求差) 六、 课外作业 完成作业本P、62(1)
第2课时 练习二十三(一)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几倍求和(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 复习回顾 1、提问:我们上节课学了哪 两种类型的应用题? 学生反馈 2、这类应用题是先求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 再求什么? 二、 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二十三 1 2、出示练习二十三 2 (1)指名说说先算什么?再(2)(3) 算什么? 3、出示练习二十三 3、4 4、出示练习二十三 5(1)各自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找出相同点,不同点。 (2) 5、出示练习二十三 6、7 尝试列式计算,并反馈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分析条 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中间关系。 问题 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三、 作业: 系, 完成作业本P、63(2) 说说相同点,不同点。 独立完成。
第3课时 练习二十三(二)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以求和、求差为基本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结构特征,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 复习练习 1、出示练习二十三 (二) 第 8题。 指名说说,先算什么?2、出示练习二十三 (二) 第再算什么? 9题(1)、(2)。 独立完成 分析数量关系,比较3、出示练习二十三 (二) 第(1)、(2)两题 (几倍求10题(1)、(2)。 和,几倍求差) 4、出示练习二十三 (二) 第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中11、12题。 间问题,尝试列式。 二、 重点练习 1、出示练习二十三 (二) 第 13题(1)(2),先补充 不同的问题,再解答。 2、完成第14题,根据线段图让学生自由回答,可以编题。 有几种补法。 300棵 桃树 独立完成 ? 梨树 三、作业:作业本P、64(3) 指名回答编应用题,尝试列出算式,反馈。
第4课时 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数多(少)几”这句话的含义,掌握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思考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2、 结合应用题的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 课前准备 二、 新课教学 学生互相讨论 同桌互相说说图意。 学生尝试练习后反馈。 义。 (3)根据已知条件对照线段图 思考。 180个 同桌讨论 学生反馈 ?个 分析数量关系,理解关键句 (2)你能根据线段图编题吗? “比几倍多几”这句话的含1、准备题教学 2、教学例2 (1)根据线段图列式 ? 改变 ? 原来 多100个 现在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反馈:“比几倍多几”这句教师提问:现在每小时生产零件多话的含义。 少个,是由哪两部分合成的? 3、出示试一试 线段图该怎么改?如何解答? 三、 小结 学生尝试,并说说理由。 指名说说例2与试一试的解题区别。 分析数量关系,说出解题步骤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巩固练习 尝试练习 反馈 把单名数化成复名数 让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讨论 反馈 作业:作业本P、65(4) 解“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思考方法。” 四、 1、出示练一练1 2、出示练一练2 3、出示练一练3 4、出示练一练4 5、出示练一练5 教师提问:如果“橘树比苹果树的30倍多100棵”怎样列式?为什么? 五、
第5课时 练习二十四(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和(差)、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2、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 式题练习。 指名说说运算顺序,独立完1、出示练习二十四(一)成。 1 二、 应用题练习。 反馈:分析数量关系,比较1、出示练习二十四(一)2①②③不同词语,独立完成,并说找出各题中的不同词语,进行比出属于哪种类型。 较。 三、 重点训练。 1、分析数量关系,说出理由,独立完成。 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独立完成,说说理由。 1、出示练习二十四(一)3、4 2、出示练习二十四(一)5、6 分析数量关系式,比较两类应用题的异同点。 3、出示练习二十四(一)7 四、 作业。 《作业本》P66(5)
第6课时 练习二十四(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进上步掌握几倍求和(差)、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复习练习。 1、出示练习二十四(二)8①② 教师出示①,然后再解答② 学生分析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2、出示练习二十四(二)9①② 分析数量关系。 尝试练习,反馈。 3、出示练习二十四(二)10、学生分析对比,找出不同词11①②③。指名启发补问题,补语,进行比较,列式计算。 条件。 让学生观察比较两类应用1、出示第十二题,根据线段图编题的异同 题。 120人 男工人 女工人 ?人 ①如果算式是120×3-60,线段图应该怎么改?应用题该怎么编? 二、作业。 《作业本》P67(6) 学生独立作业 多60人 同,说说理由,独立完成。 分组讨论。 分析数量关系,说出理由,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编题,并列出算式。 学生分组讨论,并编出应用题。 第7课时 以等分为基本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以等分为基本数量关系(和等分、差等分)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口算复习训练。 1、口算。 (20+16)÷4 (75-15)÷6 36÷4 60÷6 (25+20)÷5 (21+19)÷4 45÷5 40÷4 2、小结:这些都是先加减,再除的口算题。 二、出示准备题。 三、新课教学。 1、教学例3。 一年级招新生,男同学21人,女同学19人。排座位时,王老师把他们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组有多少人? 让学生补问题,独立完成。 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学生反馈。 列式计算:
指名学生口算。 教师引导活动 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根据学生表述,教师画线段图。 3、指导列综合算式。 问:21+19这一步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小括号?不加括号可以吗? 五、 六、 七、 1、 2、 小结(略) 小结(略) 巩固练习 出示试一试。 出示练一练1 ① ② 学生学习活动 ①一共有多少人? 21+19=40(人) ②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40÷4=10(人) 学生分组讨论列综合式。 学生反馈,说说理由。 让学生说一说试一试与例3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独立完成。 让学生对比,说说理由。 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尝试列出算式,并反馈。 学生尝试练习,反馈。 独立完成。 教学思考 3、出示练一练2 ① ② 认识这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 4、出示练一练3 5、出示练一练4 6、出示练一练5 7、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了点什么内容? 8、布置作业
第8教时 练习二十五(一)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差)等分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
教 师 引 导 活 动 一、 复习:口算训练。 18+32= 800-160= 19+16= 50÷5= 640÷4= 35÷5=(18+32)÷5=(800-160)÷4= (800-160)÷4=(19+16)÷5= 二、 重点讲练。 1、 要求第一个问 题,必须知道什么?该怎么算?(学生表述,教师板演) 上 午 + 下 午 180+300=480 (盆) 2知道了第一个问题,对解答第二个问题有什么帮助? 3学生独立完成,并师生校对。 1读题,讨论,指名讲解题思路。 2指名一人板演,师生校对。 反馈。 1四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草稿本上做。 2同桌互批改。 练习二十五第2题。 1根据条件分别回答问题。 (1) 上、下午一共浇花多少盒? (2) 平均每组一天浇花多少盒? 总盆数÷组数=每组一天浇的盆数 480÷4=120(盆) 2讲练第2题第(2)小题。 3比较:这两题的异同。 三、 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五第3、4题。 2式题训练。(第1题) 8528÷41+38-904 264+318-8280÷69 (174+209)×26-9000 814-(278+322)÷15 四 、小结。 结合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 五 、课堂作业。 1练习二十五第5、6、7题 2《作业本》第69页(8)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1、 让学生看一 下,再想一想。观察有什么规律。 2、 独立完成口答。 教学思考 第9教时 练习二十五(二)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差)等分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熟练地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一、 复习。 (1) 420比140 多多少? (2) 把4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3) 3个400是多少? 二、 讲练第8题。 1、出示第(1)小题。 (1) 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2) 教师板演完成此题。 用题。 2、出示第(2)小题。 (1) 这道题与第(1)小题有什么 指名学生口头回答。 1 学生读题、讨论,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2学生表述。 1学生读题,讨论。 2指名回答问题。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3) 小结:这是一道“和等分”应 不同?得出这是一道“先求相同3学生表述。 加数之和,再求剩余的应用题。” (2) 教师板演。 三、 独立练习。 1、第9题 两小题练习。 2、教师出示第13题。 四、 重点练习第14题。 1、 出示线段图。 五、 作业: 练习二十五第10、11、12题。 1由学生独立练习。 2师生讨论,比较两小题有什么不同? 1各自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完成。 2指名板演,校对,订正。 1指名一人口头编题。 各自的应用题,评比谁编得最好。 2、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线段图。 2每人在草稿本上,编出第10教时: 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掌握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2、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一、新课引入。 1、创设情景。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1)、三2班第一小组有图书131、指名读题, 回答问题 本,第二小组有7本,要使两个组1、把多的一组的图书的图书同样多,怎么办。 拿出几本给,,少的(2)、小结:对,这就叫移多补少。 那一组。 2、揭示课题。 到底要移几本给第二组,两组的 图书会同样多呢?这节课,我们就要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操作铺垫 (1)、摆两行,每行10个。 教师在黑板上把硬纸贴好。 提问:从第一行移1个到第二行,这时第二行比第一行多几个?如果 1、同桌讨论,从表上你发现每次移动的个数和相差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移2个呢?移3个呢?填表。 2、反馈时指名回答。(每(3) 第一行摆15次移动的个数是相差个个,第二行摆7个,问: 数的一半),还可以怎么(1) 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几说?(相差个数是移动个个? 数的2倍)。 (2) 从第一行移几个到第二3、四个小组讨论交流。 行,两行的个数同样多。 4、指名学生回答:你是(3) 你是怎样移的? 怎样移的? 2、归纳方法:要使两部分的个数5、让学生边操作边叙述同样多,要先算出相差多少,再将移的方法。 相差数除以2,就得到移动的个数。 3、教学例4 (1)出示例4 (2)提问:题目告诉我们那些已知条件?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线段图。 (3)分析:要求第一小组借给第二小组多少本,两组的图书同样多,应该先求什么,再什么?(先求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多几本,再求第一小组借给第二小组多少本?) (4)小结:引导学生复述解题思路。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 (2)提问:从“借给第二小组3本,两组的图书同样多”可知道什么?(可以知道两组的图书相差多少本)从这里可以看出,要解答这道题,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巩固练习。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表述思路。板书: (1)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多几本? 13 – 7 = 6 (本) (4) 第一小组借给第二小组多少 本? 6 ÷ 2 = 3 (本) 答:(略) (3)尝试练习:“练一练” 第1题 1指名读题,讨论,分析。 2学生回答问题。 3学生计算后,复述解题思路。 4尝试练习“练一练”第2题 四、课堂总结。 1、指名板演“练一练” 解“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的第3题 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要分两步进(1)学生观察比较这两行。 小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先求两数的差。 的地方? 2、将差额除以2,就是移动的数量,2、练一练 第4题。 大数减去差就是小数,小数加上差 就是大数。 五、作业。 1、练一练 第3、5题。 2、《作业本》第71页(10)
第11教时 练习二十六(一)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 教 师 引 导 活 动 一、复习回顾。 1、出示讨论题。 一个问题。(出示小黑板) 题的突破口, (3)引导学生得出学过的规律。 2、填表。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六第2题第1小题。 2、出示第2题第2小题。 3、比较两小题的异同。 三、重点练习。 1、练习二十六第3题。 2、练习二十六第4题 3、小结。 4、练习第1题。 1406+735 9 45 3168-7828÷ 38+504 285+(3000-372) 36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了“移多步少使两部分物体同样多的应用题。 五、作业。 2、《作业本》第72页(11) 1、读题,回答讨论题。 的问题,进行解答。 校对。 4、学生按规律填。 1、指名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2、学生表述,板演,完成此题, 3、指名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4、指名表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5、指名板演,师生共同校对。 1、读题,讨论解题思路。 2、板演,其他练习本上做。 2、集体校对,同桌互改,订正。 互改。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教学思考 (1)今天老师要请同学们帮我解决2、学生练习,找到关键 (2)分析讨论,使学生找到解决问3、按规律完成讨论题,1、‘练习二十六(一)第5、6、7题。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第12教时 练习二十六(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解答。
2、培养学生有根有据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 师 引 导 活 动 一、复习。 1、 口算: 88 –80 ÷ 10 (87 – 17)÷2 18 -(18 ÷ 3) 250 - (250 ÷5 ) 2、文字题。 10倍,乙数是多少? 学生口头回答。 1、指名读题,表述板演。 多少?第二道是先求一倍数是学 生 学 习 活 动 教学思考 (1)甲数是80,是乙数的 2、小数:第一道是求一倍数是 (2)甲数是80,是乙数的多少?然后求差的文字题。 10倍,甲数比乙数多多少? 二、巩固练习。 1、讲练习第9题。 2、讲练习第10题。 3、独立练习第11题 4、练习第8题,计算 7035 ÷35 ×46 +154 (6130 – 5960 )×40 三、作业 《作业本》第73页。 1、指名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2、学生表述解题思路。 3、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1、指名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分组讨论解题思路。 2、每组派代表表述各自的分析结果。(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学生各自练习本上做。 1、指名四人板演,其他练习本上做。 改。 3、小结。 546 ×(210 – 195 )÷ 30 2、一人上黑板改,其他同桌互第13教时 练习二十六(三)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
教 师 引 导 活 动 四、 复习 1、 口算训练。 18+32= 800-160= 19+16= +32)÷5=(800-160)÷4= 五、 重点讲练。 2、 要求第一个问 题,必须知道什么?该怎么算?(学生表述,教师板演) 180+300=480 (盆) 2知道了第一个问题,对解答第二个问题有什么帮助? 3学生独立完成,并师生校对。 1读题,讨论,指名讲解题思路。 2指名一人板演,师生校对。 反馈。 1四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草稿本上做。 2同桌互批改。 练习二十五第2题。 1根据条件分别回答问题。 (3) 上、下午一共浇花多少盒? 总盆数÷组数=每组一天浇的盆数 480÷4=120(盆) 2讲练第2题第(2)小题。 3比较:这两题的异同。 六、 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五第3、4题。 2式题训练。(第1题) 8528÷41+38-904 264+318-8280÷69 (174+209)×26-9000 814-(278+322)÷15 四 、小结。 结合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 五 、课堂作业。 1练习二十五第5、6、7题 2《作业本》第69页(8)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3、 让学生看一下, 再想一想。观察有什么规律。 独立完成口答。 教学思考 50÷5= 640÷4= 35÷5=(184、 (4) 平均每组一天浇花多少盒? 上 午 + 下 午 3、复习
第1课时 复习(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进一步掌握连除、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揭示课题: 1、口算(第一题) 2、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混合运算 及两步计算应用题,今天我们要复 习这部分内容。通过复习,要使同 学们更好地熟练地进行解答。 二、复习运算顺序 学生归纳:(运算顺序及小1、提问:有哪几种计算?先括号) 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2、练习复习(一)第2、3、独立完成后讲评(指名板演) 4题。 (1)各自独立完成。 (2)校对,讲评2、3题,校 对后讲评第4题。 三、复习应用题。 1、第5、6题。 各自分析,解答完成后,说2、引导归纳:解两步计算应说分析思路解题步骤。 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四、小结延伸: 1、说说混合运算顺序和应用题的 解题方法 2、小组合作解答第7题 五、作业《作业本》 独立完成
第2课时:复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会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所学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一、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复习本单元的两步计算应用题,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学会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所学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二、练习第8、9题的题组练习。 观察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强调解题时认真审题 三、练习10、11、12题。 独立完成,逐题讲出思考过 程,讲评。 明确题意,用移多补少的方四、练习第13题,。 法解答。 五、第14题是移多补少的逆向应想:从“调6人到二班,两用题。师生共同探讨完成。 班的人数相等”,可以知道什么?(两班原来相差12 人)然后得出:一班人数减 去12人就是二班原有的人 数。 六、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 容?应注意什么? 七、作业《作业本》 学生独立完成
第 3课时 复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1、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渗透对应的思想, 教学过程:
教 师 引 导 活 动 一、引题。 我们继续复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使学生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自己解答应用题。 二、出示第18题。 1、读题后提问: 1、读题,审题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教学思考 (1)这道题要我们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分析数量关系。 (下午售出鸡蛋多少只?) (2)怎么求? (下午售出的箱数× 每箱的重量 = 下午售出的只数) (3)列式并解答。 3、指名回答问题。 4、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 35 – 8 )× 42 =27 × 42 =1134 (只) (4)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做吗?(有) 5、用其他方法计算。 (5)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三、出示第18题 1、出示小黑板第18题。 2、教师 1、学生自行列式解答。 (1)现在每天生产多少条? 240 × 18 = 4320 (条) (2)现在每天比原来增加多少条? 4320 – 3780 = 640 (条)
六 总复习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牢固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并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个数乘两位灵敏的乘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能正确地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3、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四则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应用题。 难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 课时安排:5课时
第1课时 总复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数乘两位数乘法和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 复习一个数乘两位数的乘 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 1、 2、 复习题 1口算 2、3、4摆竖式计算 指名学生口算 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看谁做指名学生板演 得又对又快。 3、 4、 〈 先计算得数再比大小。 5、 三、 给学生练习。 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作业本》P78
5用简便方法计算。 6在下面的圆圈里填上〉、 学生独立做再校对 教师把收集的部分习题供学生观察思考、练习 独立完成
第2课时 总复习(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有关计算。
2、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 知识整理 1、 二、 1、 基本练习 总复习第7、9两题,看谁 做在算术本上 直接做在课本上 学生仔细分析文字题,独立习作 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 说一说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混合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 方法。 说说做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1、要做到看题目的全貌,即数字与运算符号。 3、 确定先算什么,后2、 算什么。 4、 5、 认真计算。 边算边查数据和运算符号有没有错,脱式时要查有没有漏项。 算得又快又对。 反馈检查 2、 3、 三、 《作业本》P79 完成第10题 完成第11题,文字题。 先算得数再比大小 先读题分析,再摆算式。
第3课时 总复习(三)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化聚。 2、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 知识整理 1、 说说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全班齐背 后指名学生口述 长公式,回忆计量单位的化合。 基本练习 二、 1、 2、 总复习 第12题计量单位 学生自主完成。 的化合习题,看谁最拿手。 完成第13题,计算长方形学生用长方形周长公式来的周长。 完成。 3、 完成第14题,计算长方形学生用正方形周长公式来的周长。 完成。 4、 完成第15题 5、 练习第16、17、18、19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首先读题分析,然后利用相应的公式做题。 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
应用题。 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三、 《作业本》P80 第4课时 总复习(四)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找中间问题的方法。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 知识整理 1、 回顾两步计算应用题分析学生进行复习回顾 学生应弄清各题之间的联 同桌讨论并练习的方法,然基本练习 后汇报。 完成总复习题第20、21、 数量关系,用综合算式解答两 步计算应用题。 2、 二、 1、 思路。 谈谈做时应用怎样的解题系和区别,掌握解题思路。 22题,这三题是以题组的形式学生独立思考,再列式计呈现。思考各题之间的练习和算。 区别,理清思路。 2、 做第23题。 小组讨论,问题当中相应的淆。 布置作业 独立完成 抓住关键问题“比什么什么问题找相应的数据,不能混多”,就是求什么? 3、 完成第24题 此题条件相同有三种不同问题,主要分析问题。 三、 《作业本》P81
第五课时 总复习(五)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见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 复习整理 1、 进一步掌握常见 的两步学生听、想 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 分析问题的方法,明确应用题 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 2、 再补题时,该注意什么? 在补题时,应把知识串成 二、 1、 2、 3、 基本练习 完成总复习第25、26应用完成第27、28、29、30块,发挥自己的想象。 独立做在书上。 同桌讨论,并列式计算。 题,反馈、讲评。 应用题。 先补充条件问题,使它成小组讨、尝试、汇报 为两步计算应用题,再解答。 服装厂第一车间生产服装960 件, —————,—————— —? 这是一题开放题,你喜欢用 什么样的方法呢? 三、 《作业本》P82 独立完成 布置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