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及管理对策分析

2022-10-01 来源:步旅网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及管理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09T11:02:43.50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 作者: 陈振钢[导读] 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施工中的风险管理往往是工程管理中重要组成。

梧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摘要: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施工中的风险管理往往是工程管理中重要组成。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的几种风险,并提出市政道路施工风险的防范措施及策略,希望对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风险策略

一 前言

随着我国市政工程道路建设市场的逐步成熟和完善,公路建筑施工企业间的相互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国内公路建设市场正面临着过于饱和、供过于求的局面,面对当今公路建设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公路施工企业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依靠先进的机械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还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本文对市政道路施工风险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风险的预防措施及策略。 二.市政工程的特点

要分析市政工程的风险,首先要了解市政工程的特性。这里所指的市政工程,是指大中城市中心城区新建或改建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不包括新区、开发区等尚未城市化地区的市政工程建设。市政工程有以下几个特性。 1.执行政府意志

市政工程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是政府所有、全民使用的公共设施。这就意味着市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无条件执行政府意志。政府和代表政府的一方既掌握经济资源,又拥有行政资源,因此与其他工程参建单位之间的地位是不对等的,强弱差别是明显的。 2.占用公共空间

市政工程建设一般处于人口稠密区且大量占用城市公共空间。如地铁车站往往修在路口交叉处,高架道路一般都建在主干道路上,等等。处于人口稠密区,必然要与市民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交叉影响,而公共空间是供全社会共同使用的,大量占用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 3.带状分布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作业区域通常呈线状或带状分布。按照几何原理,平面物体中圆形的周长最短,正方形次之,矩形又次之。而带状物体的长宽比越大,其周长也越长;周长越长,意味着与社会公共空间接触面越大,相互间的影响、干扰也就越大。 4.动迁、搬迁量大

动迁是指对原住居民和单位的迁移,搬迁是指对既有设施的移位。动迁、搬迁量大,意味着建设成本的升高。而成本越高,动迁、搬迁难度就越大,速度就越慢,实际施工工期就越短,工程的施工难度也就越大。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5.标准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家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标准体系尚不完善。据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城乡规划城镇建设房屋建筑部分》的数据,现行标准只占规划体系中的37%,而在编和待编标准却占63%。换言之,有近三分之二的标准还没有编出来。标准的严重缺失和不配套,必然会导致工程建设管理的漏洞和技术、安全、质量无章可循,无据可依。 三.市政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市政工程项目主要有经营管理方面风险、技术方面风险、经济方面风险等。因此,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进行认真识别,这样才能分清主要风险和次要风险,才能有利于分析和防范。 1.经营管理方面风险

(1)建设单位带来的风险

市政工程项目大多属于交叉作业,作业点多且分散,施工中会涉及雨水、污水、电力、通讯等其他相关单位协同作业。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自始至终离不开与建设单位的配合。若建设单位管理水平差,导致征地、拆迁、交通疏导、施工手续办理等进展慢,各专业间不能及时协调,则会影响工期。

(2)施工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在施工进场前期,要组织正常的施工准备工作,是否需要征地拆迁,往往有很多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就组织开始施工,造成施工工作不能按计划进度进行,甚至是窝工,给承包商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五)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风险。施工现场存在的风险主要是安全性方面的风险,例如对在施工场所内的的材料和设施设备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摆放,而市政道路施工本身就存在着施工地点分散、环境变动性大、项目流动性强、易发生安全事故等等特点,这些多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或意外因素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等,不仅影响施工的进展,也影响着整个市政道路工程。 2.技术方面风险 (1)资料出入

市政工程项目多处于市区内,地下综合管线众多,工程发包人提供的管线资料、地质资料和地基条件,有时与现场实际出入很大,需要现场施工后才知道实际管线分布及具体走向,处理这些异常管线、地质情况或其他障碍物,都会增加工作量和延长工期,导致工程风险。

(2)设计图纸变更

市政工程项目大多存在交通影响大、工期短、部分属于抢修性质的特点,甚至存在“边设计边施工”现象,容易出现设计图纸供应不及时或出现设计变更,都会延误施工进度,导致工程项目的经济损失。 3.经济方面风险

经济方面风险主要是材料、劳动力、机械等,尤其是材料。材料费在市政工程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要占整个预算费用的70%左右,给该项目带来巨大的经济风险。 4.安全方面风险

安全风险是指在施工期间、施工场内外,临时设施内,由于不安全因素或意外因素造成的伤亡,疾病造成突然死亡,以及法律法规 规定的施工人员工伤事故等。市政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地点分散,流动性 大,发生 人员伤亡,从而影响工程施 工的顺利开展, 四 市政道路施工风险常见问题 1、路面出现裂缝

路面以下路基的稳定性不足,特别是不均匀沉陷,使路面在受荷时产生过大的弯拉应力导致破坏。大理市市政道路的重大工程事故,有80%是由此造成,例如建设东段,烟厂至火车站,就是在软土地基上处理不足造成,因此路基完全后必严格验收检查其强度、刚度和均匀性。我们常见的市政道路一般为混凝土道路或者表层铺了沥青的砂石路。这两种道路的表面经常出现一些裂缝。究其原因,大都是因为在购买材料时,没有选择合格的材料,或者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对施工质量进行很好的控制,所以导致市政道路在完工以后,质量出现问题,路面开始出现裂缝,然后经车辆的辗压,裂缝越变越大,或者有些裂缝周围的混凝土和砂石等开始出现塌陷,道路不能够正常使用。裂缝的产生,大大地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寿命,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2、路面不平整

路面的平整度非常直观,人们通过肉眼就可以观察到。路面的平整度对市政道路来说,也非常的重要。平整的路面,能够减少车辆的颠簸,提高行车的舒适度,同时还可以减少车辆的破损,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路面出现不平整不仅会增加车辆的破损,甚至有时还会导致一些交通事故,所以必须严格制。在市政道路中,路面不平整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在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没有对进行充分的振捣,对地基的处理不当,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不成熟,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不高等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市政道路的路面出现不平整的情况。 五 风险防范措施及策略

风险越来越大,这是一个事实。但并不意味着不搞建设,而是要正视风险,科学理性地对待风险,采取各种措施去化解风险。风险就是困难,人类社会就是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前进的。因此,要针对风险的实际情况,从思想、管理、经济、技术等各个方面, 1、做好施工组织计划,保证施工进度

要保障对市政道路施工的进程。施工组织是市政道路施工的前提基础,只有把组织计划事前做好对于工程的实施才能够得到确保。所以施工的企业应该在人员和材料以及机械设备上得以完备,在施工上要严格遵从组织计划上的程序,在质量以及速度上得到保证。在市政道路的施工中设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对于施工的设备以及仪器等要定期的进行维护和检修,并及时的进行养护和保养,把施工设备的工作效率在市政道路的施工中以最大化体现出来,避免因为设备问题而使市政道路施工受阻的现象发生。

还有就是对于施工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使用有效的手段,把这种向上的工作精神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要求企业要对施工人员定期的开展动员大会,把工作的积极精神得到加强,在激励机制方面要得到完善,把施工人员的积极性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并实行奖罚机制,这对提升市政道路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监督预警机制

市政道路施工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科学的工作,加强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监督对于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缺乏相应的企业风险管理监督机制,导致在实际的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存在盲目性、缺乏协调性的问题,导致风险管理漏洞百出,进而影响整个企业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监督预警机制,对于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保证企业风险管理的科学化、有效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管理监督预警机制,提高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安全预警与监督,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风险管理监督预警队伍建设,提高风险管理监督预警队伍管理水平与能力,保证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协调高效运转。 3、做好安全的应对措施

对于企业在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的机构建设上的进步是对市政道路施工的有效保障。由于施工过程中的程序比较繁杂,且流动性较大,环境多变,所以很容易发生事故,这就要求市政道路施工企业要制定一个安全策略,把现场的管理给抓好,对工程机械以及交通工程的管理要得到严格的加强,禁止那些违章的操作现象的发生,并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等。 4、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每一项分部工程、每道工序都做到严格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1)在各分项程开工之前,首先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机械配备和人员组织情况以及原材料检验报告、配合比设计成果、测量放样资料等,并依此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开工申请,经批准后,按照施工方案确定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试验和测量检测工作,依据试验和测量结果来检验所采取的施工工艺、机械配备、人员的配置、材料配合比是否达到工程设计质量要求,对不足之处及时予以调整和改进。3)在每一项工程和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中,都严格按照规范和监理工程师要精心自检,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质量检验表格,每道工序都经自检合格,再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4)施工全过程随时接受监理工程师抽检质量,以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和提高施工水平。5)采取“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办法。工程施工关键部位,施工薄弱环节,工程施工管理和工程技术质量负责人亲自负责其质量监督,提出更具有针对性,且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从项目经理开始层层落实到每个工人,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

5、加强企业绿色施工管理,以风险预防为主

市政道路绿色施工是市政道路事业的生命线,风险预防问题无小事,市政道路绿色施工安全不仅仅关系到施工企业形象、施工质量,而且还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做好市政道路施工项目绿色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因此,加强施工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并以风险预防为主。如今,绿色工程是任何一项工程不懈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建筑工程和市政道路工程。将绿色工程作为工程建设始终坚持的理念,不仅可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能够提升施工企业的品牌形象,更是推动我国建立绿色环保型社会的发展。市政道路绿色施工管理主要主要包括对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材料的管理、工程成本的控制管理、工程施工环境的管理以及对工程施工工艺的管理。要想做好这份绿色施工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管理意识,让他们明白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和意识,从意识上支配绿色施工管理,从而在行动上实施绿色管理施工;另外一方面是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的规范标准体系,即完善的过程质量标准,让施工人员在绿色施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时候有据可依,同时通过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约束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规范行为,并提高施工人员绿色施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积极主动性。 6、加强对人的因素的控制与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管理层及施工人员的管理。应当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以有效的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使其与工作岗位有高度的匹配性,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培训,以保证在出现安全事故的第一时间,施工人员可以实行有效的救护措施。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管理素质的培养,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计划,对施工过程中的指令发送要进行严密的控制,以保证指令发送无误,对于出现安全事故的工序,管理人员应当及时找出事故责任人进行纠正,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7、加强对材料因素的管理

工程材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被认为是整个工程的质量核心,是预防市政道路施工风险的重要部分。由此可见工程材料的重要性是非比寻常的。由于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行业的飞速发展,很多不法商贩乘此机会进入到道路市政工程行业里面来,通过对贩卖一些质量差的工程材料来满足自己的经济利益。因此,加强工程材料的监督就显得格外重要,相关施工单位一起对工程材料进行监督,如有发现不合格的过程材料,一定要立即对其进行清除。此外工程监督机构还要建立起举报奖励制度,如果发现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施工单位要及时向监督机构进行举报。

8、有效的推广新型工程技术

有效的推广新型的工程技术能够有利于工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使用,以此来提高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如今,随着市政工程的逐渐扩大,工程使用的相关设备、机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充分的利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的进展,同时使用一些质量检测设备能够有利于及时发现工程质量问题与及时解决,从而达到提高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和控制风险的目的。 9、注重工程验收

隐蔽工程是指那些在施工过程中上一工序的工作结果,被下一工序所掩盖,今后无法进行复查的工程部位。例如,湿软地基的换填层、挡土墙及涵洞的基坑和基础、钢筋混土工程中的钢筋等。因此,这些工程在下一工序施工以前,应由作业层技术员通知工程监理人员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并认真办好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手续。做好隐蔽工程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防止留下质量隐患的重要措施。结构中间验收是在分部或单位工程施工过程中,经由监理工程师逐道工序检查认可的基础上,待该项工程完工后,再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及时通知监理工师,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评定。中间验收的内容包括:感官检查,即检查工程结构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各项工程技术鉴定,包括原材料试验、试块强度、隐蔽工程验收、技术复核、质量评定,必要时需进行实测或复验。中间验收合格后,须由双方共同签字留证。工程竣工验收由建设业主、监理工程师和工程承包施工方共同组织,对所建项目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最终的检查验收。验收的依据是承包合同和有关的通用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办法及标准等。在交工过程中,若存在不合格的项目,应限期修复完工,到时再行验收,直至合格。竣工验收合格后,应评定质量等级,办理工程交接手续,存入技术档案,同时开放交通。这时,施工方应将工程使用管理权交还建设业主,但施工方仍负有一定期限的保修职责。 六、结束语

充分认识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特点和存在的风险,并通过技术的、经济的、管理的乃至政策法律的手段来降低和规避各种施工风险,不仅是当前市政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而且将是今后城市建设中长期面临、不断发展的基本课题,需要从政府管理部门到各个参建主体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伟珂.工程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吴贤国,王瑞.城市大型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社会风险评价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9 [3]高广军.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应对策略[J].建筑技术,20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