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序言时,有隈研吾一下的一个观点,用我的理解和大家讲一下。
人生是不确定的,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认识到有一天我们的生命会消亡,在这种不确定的生命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有永恒的愿望,但这种永恒的愿望是痛苦和挣扎的,于是,我们开始寻找寄托~~隈研吾用这种观点,解释人们为什么钟情于 混凝土建筑。混凝土建筑,在表面上表现出一种坚固和永恒的感觉。人们寄情于此,来摆脱关于自己生命的不确定性。于是,木建筑和钢结构的建筑不在被人喜爱,人们可以看到钢的老化,木头的老化,从而可能想到自己也是如此~~
《自然的建筑》个人以为作者是在叙述设计中如何找到的一种与自然的联系,不仅仅是形态上,而且是精神层面上的,人类从未像现在这样与自然对立着,超高尺度的大厦,城市的无限制扩展,但是人类又离不开自然,就像建筑中的庭院便是一个自然的浓缩,正是有了庭院将风,雨,光,声等自然界的事物汇聚,但是作者却关心的更多,作者关心建筑是不是可以像自然一样是生长的,是与自然融合的
今天读了第二章,然后总结一下隈研吾的想法
石材美术馆——割裂的修复
讲到石材,首先说到的是西方的建筑,19世纪之前都是用石材砌筑的,作者认为,砌筑这种行为,用小的石块(粒子)通过人的手(柔软性的)垒砌成了墙体,这个过程中,把建筑注入了精神性。使建筑\"拥有人性化的个体与人类的关联性\" 这个时候,隈研吾又提到了混凝土~他觉得混凝土光滑,没有缝隙,完全是一个整体~~缺失了石材砌筑的内涵
~~~
然后作者提到了自己的一个项目,但项目没有预算,但可以提供工匠直接供建筑师指挥,作者觉得没有了“承包商”给他更大的自由度。
这个项目用的是天然的石材,隈研吾把“砌筑墙体”做出“透明性”
他认为这是一个革命,因为西方的砌筑墙体是厚重的,但在愁楚三分之一的石头后,镂空的墙体摆脱了原来砌筑墙体有的形式~现在人用钢和玻璃表达透明性,当用石头,这种天然石材时,“自然的建筑”以更好的方式体现了~~~
两个名词:
“渐变”~在1和2之间,有无数的数字,建筑的功能和建筑的其他,也是如此,建筑应该是小数点的数字,而不是确定的整数~
“割裂”一词择正好相反,隈研吾还是举了柯布的架空,他说这是与地面与自然的割裂~~
还有一个观点“建筑是社会的操作系统~”
第三章,讲的还是石头
文章首先说了赖特在 帝国饭店中最终选择了“表面有无数的小孔,很容易脏,材质软,很脆弱,很容易碰碎,上面还有土”的石头
然后隈研吾同样在自己的一个方案中使用了这种全是“孔”的石头。
作者说明了“孔”的作用
1,小孔具有弱化,软化物质,将环境与物质融为一体的作用(光滑的瓷砖显得“太强势”)
2,使物质和空气相互的融入,相互的交织
3,孔洞能够向我们展示物质的纵深感
4,“织物”可以慰藉身体,慰藉人类,就是因为织物多了“孔洞”
第四章
广重美术馆——赖特,印象派与多层次空间
作者要做广重美术馆的设计,在调研基地时发现一木质仓库。木质经过时间的洗礼已经腐坏了。但作者提出,这种腐坏却使其与山后的杉树林遥相呼应。
作者提出要“创造像后山的杉树林一样的建筑”,作者向往“森林中空气的质感和光的状态”。
广重是日本的画家。他的画法是平面的,(中国绘画的手法)。用不同的层次表达“远”与“近”。隈研吾对比西方传统的透视画法。他说,透视法“要求的是象征性的,纪念碑式的建筑物”(这正是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核心概念)
隈研吾引用赖特对浮世绘(中国非透视画法)与建筑空间的关系的看法,说明,这种“纵向构图”——“成就了建筑中的所作所为”
(PS,四,五章在公交车上看的,当天没有来得及趁热记下来~)
第五章——竹子 万里长城的冒险
隈研吾把竹子中间的间隔打通,向里面灌入混凝土,使竹子可以当做立柱来利用。并用“水煮法”减少竹子的糖分,提高竹子的耐久性。这种竹子建造建筑的方法在日本首先被利用。
然后,作者提到了“长城脚下的公社”的竹屋的建造过程。
他批评了中国的建筑“充斥着对美国20世纪80年代超高层建筑风格的二流复制”都是一些“在本国吃不上饭的欧美三流设计事务所”
之后的表达依然比较“感性”,批评了给的设计费太少,只要出一个草图,施工方就没有根据的建造。没有建筑师得现场参与。等等~
虽然比较感性,我觉得这的确是中国存在的问题~不是把设计当设计来做,而是生产和复制~~
根据第四,五章,我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1,在大家平常的作业的方案中,我会听到这样的看法。“我的建筑的取材于某某物体”,如果是“水”,然后大家就开始做曲线表达,如果是“书”,然后大家会把建筑的
平面设计成翻开的书的样子。
我认为这种“比喻”的手法是最低级的。即是使用,我们模仿的也应该是事物的本质。比如,隈研吾所说“森林中空气的质感和光的状态”。
2,设计的入题点不只是平面,大家依然停留在努力修改功能的层次。比如隈研吾就是由“竹子”这种材质开始了一个设计。
同时,在大家的设计中,极少的考虑建筑的构筑,建筑的材料。我觉得这应该是被重视的。
第六章 安养寺——土墙的民主
作者认为,土墙,任何人都可以建造,任何人都可以掌握的方式,体现了它的”民主性”。
我对第六章的想法
土墙在十年前的时候,在山东的农村还占大部分。人们用泥土混合麦秆做成土坯,然后再阳光下晒干,用这些土坯堆砌成墙体。这种民房的框架也是采用木头,同时,屋顶用芦苇和泥土来做成。厚实的你土墙的热工性能很好,有“窑洞”的性质,冬暖夏凉。
这样整个建筑都是天然的,泥土虽然容易流失,但人们会每年做一些修补(建筑成了有“新陈代谢”的建筑。生长的建筑)即使整个建筑被废弃,泥土继续回归大地,树木和芦苇还有麦秆也会在自然的作用下消失不见。这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自然的建筑”.
第七章 龟山瞭望台
隈研吾用把建筑的大部分做在地下的方式,表达对山体的尊重。
第八章 和纸最薄的纸币
用纸取代玻璃,表达对日本本土技术的尊重,同时表达这种自然的材料使建筑拥有亲切感。
(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