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相关问题研究与应用

2020-09-17 来源:步旅网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相关问题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8-05-14T09:15:55.6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作者: 高明 李洪军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用电量不断增加,变电站的建设越来越多。变电站是电网工程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素。在实践模块中,变电站具有变压及分流的功能。

(国网葫芦岛供电公司 辽宁葫芦岛 125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用电量不断增加,变电站的建设越来越多。变电站是电网工程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素。在实践模块中,变电站具有变压及分流的功能。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的不断应用,电网的整体运作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在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有些新型材料、新型设备不断得到普及,有利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作质量及效率的增强,有利于提升电网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及安全性。该文就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展开分析,进行系统运作问题及管理问题的解决,满足我国现阶段电网工作的要求。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系统特点;现实意义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在技术上实现了升级与更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现代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技术进行综合统一管理,从而对不同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对变电站的运转进行有效控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决定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电网系统的稳定。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概念

整体来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由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电力管理技术等构成,通过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及装置的优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变电站各个设备的稳定性运行。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是构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关键结构。 1.1过程层

一次设备、二次设备是过程层的关键构造部分,智能化模式及网络化模式是过程层设备的重要工作方法,通过对过程层模块的应用,有利于实现电力模块的正常性运行,实现电力量的实时性检测,进行运行设备状态参数的动态化检测及设计,满足操作控制的执行及驱动要求。

1.2间隔层

通过对间隔层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处理及分析,有利于实现一次设备的保护及控制,有利于操作同期的正常开展,有利于实现间隔层设备的有效性管理,满足间隔层操作闭锁的要求,其具备良好的承上启下性,满足数据采集工作的要求,实现统计运算模块及控制模块的协调。

1.3站控层

站控层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有利于进行变电站各个模块数据信息的整体性监控、分析及处理,能够进行实时数据库的定时性刷新,实现在线编程模块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变电站内监控模块、人机互动模块等的有效开展。通过对站控层的应用,有利于实现相关工作数据信息的及时性传递,进行调度控制中心指令的及时性接收,进行间隔层、过程层间的信息共享及传递,通过对站控层的应用,有利于间隔层及过程层内设备的有效性维护及处理,满足工作参数在线修改的要求。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优势

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无功补偿电容器、有载调压变压器等的自动化控制,能够根据母线电压水平状况,进行电容器投退的调节,满足变压器调档的要求,实现电压整体合格性的增强,有利于增强电力系统内部各个设备的整体安全性,有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实现各类工作损耗率的降低。通过对这种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有利于促进电力量数据工作模块及信息传递模块的协调,实现这些工作数据的计算及判断,有利于值班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变电站系统整体供电性的增强。在变电站工作模块中,通过对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有利于缩减变电站的整体投资成本,有利于减少变电站的工作空间,该系统进行了通信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系统结构方案的优化,有利于增强资源的共享率及信息利用率,进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建立,进行变电站占地面积的减少,进行变电站投资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提升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运作安全性及可靠性,满足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的要求。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

当前,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许多系统都是根据微机形成的,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会具有相应的故障处理技能,使得变电多次操作设备的可行性得到巨大提升。因此,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电路运作的可行性,是为了延伸各种电设备的应用时间。变电站使用综合自动化关键技术以后,有关数据之间的记载测量等主要是由计算机来进行操作,从而有效降低认为造成的一些问题,这使得所收集到的数据可靠性得到很大提升,有效提高了整个电网运作的管理制度,减少了电网的电力消耗量,控制电能的流速。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变电站综合系统自动化在电网中的变电站里得到全面普及,通过系统对变电站的电压进行调节,来提高变电站运电的效率,保证了用电用户的电压质量。系统可以有效的收集电压运行的数据、对电压进行调控监视、保障电网运行安全、避免发生大停电等重大事故。但是有些地区的变电站由于设备的问题,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1)部分地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过于老化,没有及时进行系统升级与更新,部分设备质量参差不齐;(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很多是依靠通讯和网络技术,在数字化发展大潮的背景下,光纤是最合适的选择。但仍然有很多地方的变电站仍采用传统的电缆来进行数据传送,影响了用电的效率;(3)由于部分系统设备老化的原因,再加上使用传统的线缆的关系,使得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二次负担加重,导致设备发生故障,造成自动化无法继续运行;(4)由于设备和电缆出现老化的关系,使电力运动功能不够快速,而调控中心因为动力运动功能不够的原因导致无法及时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控,再加上设备要进行定期维修与实验,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变电站造成故障和系统的瘫痪,进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方案

为了确保变电站的稳定性运行,要对遥测采集方案进行优化,实现数据精确度的提升,满足采集遥测值的相关要求,进行变电站负荷

状况的真实反映,这需要进行双采样模式的应用,实现保护及测控交流采样的分开,实现其各自工作优势的发挥,提升电网运作的整体效益。在工程模块中,工作人员需要提升设备巡视质量,进行设备工作信息的实时性掌握。在变电站交接班中,需要进行监控系统网络通信的全面性检测,进行主接线及设备运行状况的动态性掌握,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在系统运作模块中,进行监控系统方案的优化是必要的,一旦出现监控系统问题,必须进行备用系统的启用,做好监控系统的及时性维修工作。监控系统需要退出时,需要进行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等的认真性调查,避免出现相关的工作事故。在值班模块中,未经允许不能私自退出监控系统,在监控环节中,如果出现故障,需要及时的上报,在系统运作环节中,值班人员不能擅离职守。通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工作方案的优化,有利于提升变电站运行的高效性及可靠性,这需要引起相关变电站工作人员的重视,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做好变电站系统的操作及控制工作,实现电力企业整体工作效益的增强。 结语

随着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对现有电力系统的供应需要可以基本上得到满足。但是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要求也是在随着我国大系统联网和电力市场的实现变得越来越高。我国对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技术还有待提高,并且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也将随着国内相关领域各种技术的高速发展而进步,并逐步扩大规模来满足我国对于电能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昶霖.智能变电站发展与未来[J].工程技术研究,2016,(6):241.

[2]张林涛.500kV智能变电站配电装置的优化布置[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77+180. [3]朱红波,周文枫.变电站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南方农机,2017,48(4):151. [4]黄鹏.关于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6,47(1):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