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在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中,教师要遵循相关原则,以确保实验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在合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改进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必须积极渗透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在新课程理念要求下,除了对学生实施生物学科素养教学外,还要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进行观察,以实现生物学知识理论的活学活用。
目前的高中生物实验多是验证式实验,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大致包括十六个实验教学安排,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验证式实验。为什么教师不愿意实施生物实验呢?教师认为实验是浪费时间,更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实际教学意义不大。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为了响应学生素质教育号召,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转化成探究式实验,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植物细胞得失水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将原本的高浓度溶液浸泡失水实验与低浓度浸泡吸水实验变成学生自主探究式实验。教师创设探究问题:植物得失水与浸泡溶液浓度的关系?如此一来,学生们首先需要对实验结论进行猜想,之后再进行验证。在实验过程安排、实验仪器选择上,放手给学生,实现学生自主设计安排实验。
1.在原实验基础上进行实验创新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实现创新。现有的高中生物实验课程,尽管具有一定的创新内容,但是在众多辅助教材的影响下,学生对实验的过程以及会产生的结果都可以做到“了如指掌”。如果单纯地遵循教材进行教学的话,将会缺乏新意,并且只能算作是验证性实验。因此,教师在进行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要
尽量将原实验加以调整,让学生感到结果是未知的,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整理分析、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以及表达与交流等。这样
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2.将课本实验转变成生活化实验,培养学生运用能力
生物学科是注重实践运用的生活化学科,最早的科学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应用科学。对于高中生物知识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将课堂中的生物知识回归到生活运用中。采用生活化的实验教学,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实验现象,也更容易激发学生们生物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注意生活化渗透、建立生活化生物教学情境、采用生活用品实施生物实验教学。这样一来,学生便会树立知识来源于生活,也会回归作用于生活的学习理论。学生学习不再是应付考试,更多的是为了生活。教师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更要时刻灌输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理论,注意对生活中生物现象的教学。
一、生物实验的探究式教学实施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主要策略是创造性地构建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给学生大胆猜测的机会;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帮助他们透过现象探索本质。在民主、自由和信任的环境中学生就会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并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时,我们不仅用语言描述,还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挂图、多媒体、实物等,尽可能使所创设的情景形象化、真实化。
2.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大胆而科学地假设
假设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所探究问题的答案作出设想,预测可能的结果,确定探究的总体方向。提出假设前,我们应积极通过各种教学媒体,提供相关内容或让学生自主地搜集资料,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思考问题。同时,重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
作,鼓励标新立异观点的充分阐述,使多种假设碰撞,相互修正和补充,最终形成科学的假设。有时候不宜直接指出一些同学假设的不足之处,那就很难形成和谐、民主和合作氛围,甚至某些同学的积极性还会受到打击。于是,我就将他们分组,相互讨论,相互补充。在这过程中,我还提出一些问题加以引导。
二、结语
在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中,教师要遵循相关原则,以确保实验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在合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改进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必须积极渗透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在新课程理念要求下,除了对学生实施生物学科素养教学外,还要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进行观察,以实现生物学知识理论的活学活用。
【参考文献】
[1]韦玉红.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行动研究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田巧云.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08(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