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理想国》中善”的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2023-06-18 来源:步旅网
浅析《理想国》中善”的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姚怡倩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9期

姚怡倩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摘 要:柏拉图的《理想国》被认为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基于对当时希腊雅典社会政治的观察,看到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弊端,为了挽救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的危机,柏拉图提出建立一个正义的城邦,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他提出治国者掌握治国的最高知识——“善”的理念。“善”的理念在《理想国》第六、第七卷中得到了具体的阐述,柏拉图将太阳比喻为最高的“善”,太阳是世界万物的光明之源,从而“善”的理念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也是人类认识所能达到的最高的境界。在“善的理念”的指引之下,公民具备认识世界的能力,从而为建立一个“正义城邦”奠定基础。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正义;“善”的理念

中图分类号:B502.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053-02

《理想国》是柏拉图针对公元前5世纪雅典城邦出现的种种问题,虚构了一个自己理想的国家,包括了国家的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理想国》开篇就从正义切入,在苏格拉底与其他哲学家的辩论当中,搭建起一个有着具有哲学素养的统治者,有着良好音乐素养和身体素质的护卫者的城邦,在这里每个人安分守己,各司其职。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柏拉图提出治国者认识“善”的理念、掌握治国的最高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而《理想国》中对“善”的理念的论述,首先是从第六卷讲述“善”的儿子开始的,在第七卷中通过讲述”洞穴“理论,让我们对“善”的理念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不仅对于柏拉图理想城邦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如今我们的社会建设有启示作用。

一、“洞穴理论”

柏拉图在理想国的第七卷的开篇就讲述了一个著名的“洞穴”理论:假定有一些从小就被捆绑着不能转身的囚犯面朝洞壁坐在山洞里,洞口外面有一堆火在洞壁上照出一些来往木偶的影子,这些囚徒一直以为这些影子就是现实的事物;直到有一天一个囚徒解除了束缚,转身看到火光下的木偶,才知道以前看到的只是一些影子;等他走出洞口,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物,才知道那些木偶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不过是人与自然物的摹本。但他这时还不能直接看太阳,只能看太阳在水中的倒影,等到他逐渐适应了,他才能看见太阳,并且终于明白了这一切事物都是藉着阳光被看到的,太阳才是最真实的东西[1]。这就是柏拉图洞穴比喻的内容。

柏拉图在这里把世界分化为两重,他将“洞穴”比喻为“可见世界”即由可见的个别事物构成的世界,将“外面的世界”比喻为“可知世界”即由理念构成的世界,将太阳比喻为最高的“善”。囚徒一直以为自己在洞穴里见到的阴影就是真实的世界,但是直到他被强拉出洞穴,甚至被迫看向阳光,才知道洞穴里的一切只是虚幻,阴影来源于太阳,太阳才是真实的存在。可见囚徒们生活在“可见世界”中,从“可见世界”到“可知世界”,如果没有他人的引导,那么这个转化也许永远不会发生,从一开始不能直视太阳只能看水中倒影,到最后直视太阳,这一过程完成了从可见的现象世界上升到可知的理念世界,而这一过程是通过灵魂转向实现的,

从洞壁转向洞口,从洞口的火光转向外面的世界,从水中的倒影转向天上的太阳,这一步步的转向使囚徒最终认识到了理念世界。

二、“善”的理念

(一)什么是“善”的理念

早在第六卷的时候柏拉图就已经探讨过什么是“善”了,只不过那个时候柏拉图认为自己并没有办法给善下定义——“我担心我的能力也办不到;单凭热情,画虎不成,反惹笑话,要把我现在心里揣摩到的解释清楚,我觉得眼下还是太难,是我怎么努力也办不到的”[2],于是柏拉图先谈了“善的儿子”—看上去很像善的东西。柏拉图认为“光”将视觉和可见世界联系起来,而“太阳”的光使我们的眼睛能够很好地看见,使事物很好地被看见,因此柏拉图认为用这个通俗的比喻说明“善”的理念在“可知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就可以理解“善”的理念是什么了。人的灵魂被真理与实在所照耀的时候,便能知道了解它们,它是能够带给人类光明的,让人类看清世界的源泉。当转而去看暗淡的世界时,它便只有意见了,所以“善的理念”是一种能够让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的东西,“太阳不仅能够让我们看清世界,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虽然太阳本身不是产生”[3]。同样可以说,认识的对象不仅从善得到它们的可知性,而且从善得到它们自己的存在和实在,虽然善本身不是实在,而是在地位和能力上都高于实在的东西。

柏拉图以“善”的理念为基础提出了他的本体论思想。善理念是世界的本体,如果没有善理念那么一切也将是不会存在的。如果说太阳是可见世界存在的源泉,那么善理念就是理念世界的“太阳”,是整个理念世界产生和存在的根据和根源,善理念就如同一种“元理念”创生了可知世界的各种理念。柏拉图把世界分为由具体事物组成的“可见世界”和由理念组成的“可知世界”。在“洞穴的比喻”中,柏拉图通过“洞内”与“洞外”的划分,将世界二重化为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他认为,我们感官所感受到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就像囚禁者们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理念世界的一个影像,而他们却世世代代认为这就是真实的世界,而只有走出洞穴才能看见真正的理念世界。很明显地就可以看出,在柏拉图眼中“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并不具有等同的地位,理念是世界的本原,是万物之所以存在的原因,理念世界是永恒存在的不变的世界;而现象世界是暂时的,只是对理念世界的一种仿造。

柏拉图以“善”的理念为基础提出了他的认识论思想。如果说从本体论上柏拉图将世界分为“现象世界”、“理念世界”,那么相对应的“可感世界”、“可知世界”则是从认识论上来划分。可感世界又由“实物”和“影像”组成,“可知世界”由“数学知识”和“善的理念”组成。因此知识也按照真实情况被划分为四个不同等级:知识、思想、信念和想象。柏拉图认为只有可知的理念世界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而可见世界作为可知世界的摹本或影子只能形成意见[4]。

那么哪些人才能获得“善”的理念呢?在《斐多篇》中,柏拉图说:“灵魂在取得人的形态之前,就早已于个体独立存在了,并且还是具有知识的。”柏拉图认为,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曾经居住在“理念世界”里,因而早就具有了关于各种理念的知识当现世当灵魂与肉体相结合,那么在可见事物的提醒之下,对前世进行回忆,就具有了现世的知识。所以柏拉图认为“回忆”和“学习”使人能够重新获得天赋知识。柏拉图又认为人的本性即灵魂是由是三个部分组成的,理性、意志、与欲望。与个人灵魂的三部分相适应,人被划分成了三个阶级,受过良好教育的统治者,城邦保卫者和平民,柏拉图试图用“腓尼基人”的传说来欺骗世人,告诉世人人生而不平等,老天铸造人时在一部分人身上加入了黄金,于是成为统治者,在一部分人身上加入白银,于是成为军人,而在农民和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铜和铁,让其心甘情愿接受统治者的统治。而这所谓的被铸造时加入黄金的人,才能通过上文中所讲的灵魂的转向获得“善”的理念。

(二)“善”的理念照耀下的正义的城邦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写的洞穴困境更像是现实的人的困境。在他看来现实世界的大部分人都不过像洞穴中的囚徒一样,身处悲惨境地而毫不自知。所以,现实中不自由的人要想获得自由,自我解放,就必须努力使自己的肉体和灵魂摆脱束缚,从而达到对理念世界的认识和把握,以此使自己获得真正的自由。由此,柏拉图为人的自由与解放指明了道路,即实现灵魂的转向。

只有灵魂达到最高的善时,只有走出“洞穴”敢于直视阳光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成为统治者,而柏拉图认为只有那些具有良好的天赋能力品质并接受了良好教育的极少数人才能通过理性获知可知世界中的最高知识即“善理念”。所以只有灵魂中具有“理性”德性的人才能够最终认识善的理论,只有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节制的哲学家才能成为统治者。

柏拉图阐述“善”的理念,归根结底是为了建立一个“正义的城邦”做铺垫。他认为,城邦是依据一定的目的而建立的,个人作为城邦中的一部分,必须以城邦的目的和追求为依归。城邦的最高追求乃是真实的理念世界,是至善。因此,每个人都应致力于对至善的追求,这不仅仅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也是现实的城邦制度合理性的根据。而根据“品质天赋论”的思想,柏拉图认为只有掌握了“善”的理念的哲学家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因为在“洞喻”中,从“洞穴”走向外面世界的自由人即是哲学家,只有哲学家才能走出困境并认识至善的理念,哲学家拥有智慧,是最正义的,他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怎样才能实现正义。只要哲学家获得政治权力,将权力与智慧结合,就能更好地治理国家,有助于正义城邦的建立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5]柏拉图根据正义理念设计出理想的城邦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由最高理念“善”所统摄、普照的理念“王国”。

三、“善”的理念的现实意义

“善”的理念的提出是为“正义城邦”的建立奠定基础,同时也宣扬了一种追求至善的理念。不仅对于柏拉图时代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当今我国社会建设有借鉴作用。从“洞穴”到“洞外”的跨越,的确很艰难,这正是体现出追求真理的路是充满艰难险阻的,而且这种跨越一开始可能是被动的,压迫的,但是人不应沉浸在虚幻的世界中,而应该寻求虚幻的世界之外的更加真实的世界。“洞喻”中的囚徒走出洞穴,走向洞外的世界,即是摆脱现象的束缚和困扰,走向对至善的追求的过程。对于我国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政治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一方面使得转型期的矛盾与弊端日益暴露,另一方面民众民主意识觉醒,民众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对于社会发展的关注意识都在增强。在这样一个时期,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智慧,用“善”的理念治理国家。其实“善”的理念对于当今的中国来说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只有当我们高举毛邓三的旗帜,才能够明确方向,保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才能在人心浮躁,公众情绪高涨的今天保持理性。而对于个人来说,在个人生活中追求至善的美德,要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从我做起,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理性,追求至善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邓晓芒,赵琳.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2—53.

〔2〕〔3〕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63,267.

〔4〕李安乐.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柏拉图思想中的两分倾向—对柏拉图“洞穴的比喻”的解读[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4).

〔5〕方玮.浅析《理想国》社会问题制度设计及与当今我国政策对比[D].中国矿业大学,2010.

(责任编辑 徐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