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洋河镇中心校 吕本俊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面对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不仅需要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且要求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正是有机的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了统一。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理所应当肩负起传承文化的历史重任。我们要紧紧围绕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目标要求,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好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语文素养得以提高。那么如何指导好初中生的自主学习呢?我认为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新课程标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设计意图,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首先要学会整体把握。比如七年级语文共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单元设计思路及目标,各单元既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因此在每一单元新课前,要指导学生学习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整体安排及要求,为以后每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要学会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都是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文学作品。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在每一课的具体内容上要把握好“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
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明确好目标和方向。
二是解决“怎样学”的问题。
由于刚进入初中生活,考试课程由以前的两门突然增加到七门。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一下都很难适应过来。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和保证。首先要抓好预习环节。教师要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如:自己解决生字词,熟读文章,让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句子上课讨论等等;其次要抓好上课环节。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真正树立起“平等”的教学理念,要精心设计教学,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究质疑,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解疑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再次要抓好下课环节。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要认真进行反思,既要反思成功之处,也要反思不足的地方,总结经验以便下次改进。同时要广开方言路,对于学生在学习后有疑问的地方,可以与之探讨,以达到共识的目的。
三是解决“学怎样”的问题。
教师在重视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在对语言的理解上没有标准的答案可言,只要学生有自己的独特体会就行。如果学生能通过学习,理解了文章,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会,使他们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就算达到了语文学习的要求。教师绝不能以单纯的知识掌握多少,以考试的分数来确定语文学习的好坏。
总之,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语文的教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
指导,一定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语文教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