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源竹子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运用与价值---以剑河县磻溪镇幼
儿园为例
摘 要: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磻溪镇幼儿园本土资源竹子在幼儿游戏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观察、调研,了解本土资源竹子在游戏活动中的运用及价值。
关键词:本土资源、竹子、游戏活动。
前言
剑河县磻溪镇幼儿园位于剑河县磻溪镇街边,始建于2013年,是一所公办幼儿园,占地面积2576个平方米,建筑面积789个平方米,2015年投入使用。配套建设有教学区、厨房区、保健室、门卫室、户外活动区、种植区、玩水区、玩沙区、公共游戏区、多动能区、美工坊等。我园地处乡镇,特定的地域环境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何利用山区资源改变我园活动资源匮乏的状况、如何使农村幼儿教师意识到山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价值、又如何充分利用山区资源组织农村幼儿园丰富多彩的幼儿游戏活动,是我们所缺乏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说: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地制宜的创设游戏条件,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开展多种游戏。根据办园的理念“低成本、高质量”的口号,结合《纲要》精神,对我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其实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大大小小的竹子可以是孩子们的游戏材料,运用竹子作为游戏活动材料,帮助幼儿发展。著名的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自然主义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他认为教育应顺从于大自然的法则,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发展人的天性。因此,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天性。幼儿园将借着农村特有的优势,利用农村特有的地理优势,充分挖掘农村生态资源,本着“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和“尊重幼儿爱玩的天
性”的理念,创设天然、自主、多样的游戏环境,提供生态、开放、丰富的游戏材料,引导幼儿通过感知、体验、探究、交往,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享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养成活泼开朗、好奇探究、勇敢自信等良好的个性和学习品质,让幼儿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将竹子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开展富有特色的区域活动。
幼儿在不同年龄使用相同“竹子”材料的能力将受到实际孩子年龄的影响。一般来说,随年龄的增长能力增强,因为孩子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顺序性及个体差异性。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考虑儿童的年龄和发展规律,以便在不同年龄的孩子中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相同的“竹子”材料,使儿童能够自由探索。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准备不同形状、长短和大小的竹子,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学会认识大小、长短、点数,促进幼儿数学认知的发展;对于中班的孩子,可以根据不同大小、长短的竹子来分类、按数取物、比较两组物的多少,感知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对于大班的孩子,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用竹片作为拼图的原料,帮助幼儿艺术创造能力的发展。例如,在使用竹筒作为原料时,老师可以在竹筒上贴上写好一个数字的标签,然后让孩子们把相应的竹竿插进管子里,也可以让孩子们装饰一根合适的竹管。这种渐进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让孩子在这种探索中体验快乐、玩中学、学中玩。因此,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各样的竹材料,利用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由地组织、改变和重新组织竹子,从而提高儿童想象力、创造力。又例如,用竹管和线做适当的悬挂装饰;用竹环、竹筒做美丽的风铃;装饰植物角等。通过手工进行这些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发现美、表现美的发展。
精心运用竹资源,开展富有特色的户外游戏。
巧用竹资源,开展特色小游戏。幼儿天性好玩,特别喜爱游戏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在户外游戏中挑选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内容,营造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角色情感,感受角色生活,敢于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现角色等方式获得知识,满足自己成长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在户外游戏中设定一些任务,根据任务设计游戏活动的过程,制定游戏情节、动作、角色以及规则等活动要求。比如:“小兔釆蘑菇”游戏中,幼儿背上小竹篓,爬过小竹梯,躺过“小河”,来到草地上;幼儿扮演小白兔,背着小竹筐,走过独木桥(竹梯)、跳过小河(竹条)、钻过竹林,将蘑菇釆在篮子里。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幼儿根据游戏情节的变化、自我角色的参与,自然地进入活动状态,走、跑、跳、绕、钻等动作得到练习,并能体验到完成某一任务所带来的成功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既掌握了基本动作,达到了锻炼效果,又发展了动作想象力,从而促进幼儿身体锻炼及体质的发展。
利用竹资源,增创挑战性游戏。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的内容也应具有挑战性,应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基于这点,对游戏情景的选择和设置,我们的设计一定要有挑战性的,鼓励幼儿排除困难,敢于挑战自我,品尝成功。如大班开展“穿越火线”游戏,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活动技能,利用竹子设置游戏场地,精心设计了先易后难的闯关游戏,整个活动的难易程度、活动密度和运动量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而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敢于冒险、专注、投入的学习品质。
发掘乡间竹子游戏,丰富游戏玩法民间游戏之所以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它有趣味性,许多民间游戏还配有儿歌、口令的游戏,幼儿边游戏边吟唱,情趣盎然,其乐无穷。我们利用这些资源,并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各班幼儿实际运动能力和兴趣,增创了多姿多彩的
民俗游戏。如“跳竹竿”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游戏,游戏中孩子们团结、合作、角色分配共同完成。孩子们在竹竿“迷宫”中自主穿梭,同时还利用竹竿练习单脚、双脚跨跳、多人玩跳竹竿、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边念歌谣边跳、甚至尝试“三角形”“井字形”等花式跳法,增强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律动感,促进幼儿语言、社会性的发展。此外,“抬花轿”“赛龙舟”“踩高跷”“投壶”等传统民俗游戏也成了幼儿户外运动的一部分。经过这一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有效利用“竹”资源开展游戏活动的多重教育价值是显而易见,不但使我园教师的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更好地发挥了教师的潜力,同时也使幼儿得到了更多的探索、思考和创造的空间,获得了独特的发展。只要我们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敢于发挥主动性,敢于实践,有效开发、利用好身边的乡土资源,幼儿园的教育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注:本文系剑河县磻溪镇幼儿园园本课题:《本土资源竹子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运用与价值》、编号:pxzyey2021003终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钱慕吉. 幼儿本位下以竹子开展游戏活动的实施策略[J]. 华夏教师, 2020(26):2.
[2]魏玲, 王丽. 乡土化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发与应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 2011(9):3.
[3][1]陈雪玲. 竹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J]. 家长, 2020.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