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体验——弹起学生的心弦
【摘要】《语文课标》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高明的教师阅读教学中应是“旁观者”“引导者”,最大限度激发调动学生兴趣,把他们引入“文本”这个肥沃的田野。有意识放手学生,创设情境,极力弹拨学生情感深处的心弦。
【关键词】阅读 体验 感悟
《语文课标》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是长久以来,教师往往把自己的心得强加给学生;有时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让学生”钻套”,束缚了学生的自由;有的强调阅读方法,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单个的感情体验;有的用集体阅读替代个体阅读;有的用一己的感悟去人为拔高学生的体悟。等等教学行为必然会致使学生认为所谓阅读就是应付教师的提问,与自己毫无关系,以致于丧失了自我,丧失了阅读的情趣。
重视学生个性阅读和独特寄的体验,是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必经之路,也是进行阅读反思、阅读迁移的前提。为什么要尊重个性阅读和独特体验呢?我认为,至少有两个原因:第一,从阅读主体来说, 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感受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也许因自己知识、情感的需求变化着、深化着、提高着,并且每位个体的感受和其他人都是不同的。
语文考试中,失分率最高的仍然是阅读部分。大多数同学面对一篇篇短文中的每一道试题,按照各自的理解答题,答案千差万别,甚至答案南辕北辙,不知所云茫然无措者也不鲜见。现象明摆着,然而我们稍作深入探究归纳,不难发现理解能力似乎是不可捉摸的抽象之物,可是,它又的的确确存在学生之中,植根于他们脑海中;而且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解、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实际从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层面来讲就是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和体验的能力。几年来语文教学强调的“听说读写”基本性训练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由接受(听、说)到迁移(写)起着“中介”作用的就是“读”。那么,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课标中明确: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体验、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联系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宏观把握:整体阅读每篇文章、每段文字,总体把握课文、该段的含义,从而理解文段的主旨。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开篇《沁园春·雪》这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一篇惊世骇俗之作。在“重庆谈判”期间广为流传。若是单纯的按照古体诗词的教学模式串讲,哪怕你口吐莲花,舌绽金蕾也未必让学生明白作者情感、文章主旨。先结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体会北国雪景,再结合时代背景给学生以感知。学生调动固有体验,反复吟咏中,融入词的意境。豪迈、乐观之情自然融合在一起。这样事半功倍,省却许多无谓的精力。
第二、帮梳理知识体系,形成知识链条,做到“渔”而不“鱼 ”。
例如: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记叙的顺序有: 顺叙、倒叙、插叙。修辞手法有比喻、引用、夸张、设问、反问、借代、排比等。学生回答问题时事先知道不同的类别及作用,就不至于张冠李戴闹一下低级笑话。
第三、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读的是“文本”,学生是主体。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个人的阅历不同,环境不同,认识水平不同。同一个文本,不同的学生就会读出不同的感悟。《红楼梦》的阅读不就是有“易、淫、男欢女爱、社会更替”的阅读效果吗?教师不应越俎代庖包揽一切,更不要指指点点扼杀学生的个性,一棒子打死;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高明的教师阅读教学中应是“旁观者”“引导者”,最大限度激发调动学生兴趣,把他们引入“文本”这个肥沃的田野。让学生可以穿越时空,感同身受,甚至幻化自我,从有我到自我到无我,最后和作者融为一体。“心游万仞,神驰八极”。
新课标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鼓励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这正好说明我们的阅读教学逐步趋向于语文素养的培养,把从“学本”走向“生本”的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学生自读水平、直觉思维能力、情感体验方式等的差异,导致了学生阅读个性的不同,语感能力的差异。给学生充分自主体验的时间,让学生借助语感进行自读自悟,在文本语言文字的层面上“走个来回”,是个性感悟的前提。
当然,这一层次的阅读体验是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初步感受,体验结果存在多种可能。教学中,我们求同但不刻意,允许“异义”的存在。对真理的认知、把握,是有层次性的,阶段性的,所谓“螺旋式”上升,就是科学而形象的描述。
当前,教师似乎在触及“阅读理解、分析概括”方面刻意回避,特喜欢谈论“自读感悟、个体体验”,好像如果不这样去谈,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其实,冷静下来分析:阅读、理解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就不能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必须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后才有独特的、有见地的感悟。否则,学生的感悟与体验只不过是言不及义的空话,或是人云亦云的套话,或是肤浅片面的白话,缺失了悟性、
个性、灵性,也谈不上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体验”“感悟”,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教学概念。二者之间不是界限分明,而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体验就是力求作者、文本、读者“三点一线”,但是见仁见智,这种高度的契合是阅读最高境界的标志;但是从实践层面来看,仅仅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目标是可以的,因为时过境迁,作者所处的时代、写作时心态、社会因素等等,不可能完全的“复制”到读者的现实世界,对文本的理解可能会注入读者自身的体验,包含衍生出作者意想不到的情趣精要;甚至有些偏差,也有可能是望文生义。 但我们作为语文教育者不能因噎废食,在阅读教学中畏首畏尾,故弄玄虚,把体验感悟神圣化、术语话,从而越俎代庖,剥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以至于学生的心里一潭死水,再也激不起半点波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
[2]谭兴茂.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