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提高荆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

2022-08-18 来源:步旅网
关于提高荆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

作者:黄孝荣 文章来源:荆州市农业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抓紧实施粮食战略工程,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加快落实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以县为单位集中投入、整体开发,今年起组织实施。荆州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粮食大市,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也是全国优质水稻优势产区。全省46个粮食生产大县荆州市占了7个。全市常年粮食总产占全国7‰、占全省16%左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从实际出发,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提高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粮食生产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一、主要成效

为推动荆州市粮食生产发展,近年来,以“荆州粮食走向全国”为目标,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粮食生产取得了明显成效,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1、粮食面积稳中有增,生产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746万亩,比“十五”期间最低的2003年增加132万亩,增21.5%。

2、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近六年来,国家投入近40亿元资金对我市的大江、大河、水库进行了整治,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全市农田抗灾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和排涝面积达64%,粮食产区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由原来的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

3、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国家通过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等综合措施,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4、实用技术大面积推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一是近几年来全市共选育、引进、示范、推广粮食作物新品种30多个,到2007年,以两优287、丰两优香1号、Q优6号、两优培九、中9优288、金优928等为主的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发展到460万亩(其中国标二级以上300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85%以上。二是水稻轻简栽培达到310万亩,其中,早、中稻直播100万亩,早、中、晚稻旱育抛秧140万亩,早、中、晚稻免耕栽培10万亩,机械插秧60万亩。三是稻田高效种养模式面积达到200万亩。其中,虾稻连作90万亩,鸭稻共生50万亩,稻田养鱼10万亩,油瓜稻、麦瓜稻、油豆稻等50万亩。四是测土配方施肥应用面积达到600万亩,其中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360万亩以上,占水稻面积的65%。五是全市机动喷雾器社会保有量超过10万台,水稻植保机防面积达到1500万亩次,达70%以上。六是今年全市共建成并通过“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优质稻生产基地90万亩,累计达到400万亩,占稻田总面积的75%。全市有40个稻谷加工产品通过ISO、HACCP国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80个优质稻米产品获得“三品”标志。七是水稻机耕面积达到80%,机整面积达到80%,机插面积达到10%,机收面积达到90%。

5、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粮食经营方式发生较大转变。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湖北福娃集团、湖北洪湖浪集团和湖北汉科生物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三大粮食加工转化工业园区,打造了一批市场知名的粮食品牌,其中福娃牌大米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二、存在问题

1、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据统计, 2003年末全市耕地面积比1995年减40.6万亩,平均每年以4-5万亩递减。近两年,随着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耕地面积虽有所增加,但从长期来看,土地刚性减少的趋势仍未改变。

2、农业生产设施老化。主要是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涵闸、泵站等排灌设施不配套,大多数中小沟渠淤塞严重,部分农田沟渠不通。目前全市沿江、沿湖和骨干排灌渠道的病险涵闸达五分之二,排涝泵站及机电设施老损率达70%,26处大中型灌区的骨干建筑物坏损率近40%。

3、种粮比较效益较低。初步匡算,近几年水稻平均亩产550公斤,市场收购价每公斤1.6元,一亩水稻毛收入880元,扣除种子、农药、化肥等开支280元,纯收入只有600元;棉花籽棉平均亩产250公斤,市场收购价每公斤5.6元,一亩棉花毛收入1400元,扣除种子、农药、化肥等开支400元,纯收入1000元;水产品每亩纯收入1400元以上;蔬菜每亩纯收入1500元以上。2008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较大幅度上涨,增加了粮食生产成本,减少了种粮收益。

4、品种品质结构不合理。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发展不够,全市常年需要饲料粮10亿斤以上,但目前本地玉米、大麦等饲料作物生产总量不足3亿斤,远远不能满足本地饲料工业的需要。品质结构不合理,尽管全市稻谷品质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国标一级以上的高档优质稻仅占10%左右,绝大多数仍为普通优质稻,同时不同品级粮食的混种混插,导致粮食品种异化、纯度下降、品质提前退化。

5、技术推广难度增大。一是种粮比较效益低,粮农增加投入、精管细管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村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增多,在家种田劳动者科技素质下降;三是基层农技推广力量不足,科技到户率不高;四是对单项新技术进行组装整合不够,缺乏从种到收的一整套复合技术。

6、稻米加工多而不强。目前,全市现有粮食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实际加工量只占加工能力的50%左右。这些加工企业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只有29家,数以千计的加工主体是遍布城乡的组合米机和黄谷米机,由于加工设备简陋,加工档次低,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产品缺乏竞争力。同时,在精深加工方面,还存在食用粮加工多、以粮食为原料的系列食品开发少,主产品加工多、副产品加工少的现象,精深加工潜力远远没有挖掘出来。 三、基本思路

提高荆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思路是:认真贯彻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综合效益和增加粮农收入为目的,以水稻生产为主体,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扩大种植面积(主要是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再生稻、实行旱改水),优化品种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壮大产业增加效益,努力实现品种优质化、种植规模化、操作轻简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到2020年力争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90万亩,总产达到100亿斤,比2007年增产30亿斤左右。主要增产途径是:一是发展超级稻面积200万亩。二是调减棉花扩大粮食。三是扩大早晚稻连作面积。四是发展中稻再生稻60万亩。五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六是实行以薯代麦。 四、对策措施

1、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的新“圈地运动”。将基本农田保护落实到农户和田块,不准擅自改变其用途。引导农民科学调整结构,向水面、林地进军,切实解决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争地的问题。强化土地专项资金征收管理,严格执行耕地“占一补一”制度,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2、改善粮食生产基础条件。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科学规划,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3、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一是优化粮食区域布局。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配置资源,实行科学化布局、区域化生产。二是优化品种结构。适应市场变化,不断调整粮食品种布局,逐步建立起“三粮”分离、比例合理的良性结构。三是优化品质结构。按照普及三级稻、发展二级稻、主攻一级稻的要求,突破性发展优质稻生产。进一步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不断提高稻米品质,着力打造“荆州米”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4、推广普及实用技术。深入实施种子工程。以中国名牌“荆楚牌”水稻种子为重点,积极培育、引进、示范、推广一批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特别是要加大超级水稻品种的选育和配套技术研发力度。认真组织实施“沃土工程”。加强地力监测,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秸杆还田技术,不断改良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切实加强植保工程建设。加强病虫害测报、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大力推广机械植保技术,实行机械防治、统一防治。大力推广轻型简化栽培技术。主要是水稻机械直播、旱育(抛)秧、免耕栽培、机耕机整机插机收等技术。大力发展优化模式。重点推广鸭稻共生、虾稻连作等种养优化模式。大力开展标准化生产。制定全程保优技术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

5、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切实抓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农民,努力提高实用技术到田入户率。 6、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一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二要强力推进深加工发展;三要加快粮食产业链条的整合和配套;四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以福娃大米荣获“中国名牌”为契机,加大品牌资源的整合力度,形成具有荆楚特色的粮食品牌;五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开展订单生产,使龙头企业和农民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 7、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根据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突出水稻特色,搞好区域布局,建设一批优质水稻生产板块和专业生产乡(镇)村。

8、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建立长效扶持粮食生产的激励机制;二是提高种粮的补贴额度;三是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四是加大对种子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等项目的投入力度。(作者系荆州市农业局副局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