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天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资料

2024-02-23 来源:步旅网
天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第一章 自然状况与历史沿革

天台县因天台山而得名,位于浙江省东部、台州地区西北部。东连宁海、三门,西接磐安,南邻仙居,北界新昌,东西长54.7公里,南北宽33.5公里。天台县历史悠久,境内山峦重叠,溪流纵横,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擅有山水之利的半山区县,既是人文荟萃的文物之邦,又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天台地处浙东丘陵南部,山地占县总面积82.3%,俗称“七分山、二分田、一分水”。天台山脉、大雷山脉蜿蜒县境南北;始丰溪横贯东西,形成一封闭式的三角形盆地,称天台盆地,县城即位于该盆地的中心地区。天台临近东海,纬度较低,受季风影响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三国吴大帝黄武至黄龙三年(222~231年)之间,从会稽郡章安县分置始平县,此为天台建县之始。太平二年(257年)改属临海郡。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始丰县。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在县南分设出乐安县(今仙居县)。南北朝齐时改始丰县为始平县,梁时改属赤城郡,陈时复名始丰县,仍属临海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并始丰入临海县,属处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属永嘉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分临海复置始丰县,属海州,761年改名唐兴,属台州。

五代时属吴越国,曾名唐兴、天台、始丰、台兴,均属台州。公

1

元960年,又改台兴为天台,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归宋,天台亦归宋,属台州。

元代,天台属江浙行省浙东道台州路。明代属浙江布政使司台州府。清袭明制。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制存道制,天台改属会稽道。1932年以后基本属浙江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解放后天台县绝大部分时期属台州专区,其中有几年划归宁波专区。现属台州市。

第二章 城池沿革与城市格局

南朝齐陶弘景《真浩》云: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此即天台山名的由来。天台县治自建县伊始,一直位于天台山南麓,始丰溪北岸,县名从山名。城关镇地处天台盆地中部的河谷平原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据宋《嘉定赤城志》载:“城周围四百步,吴永安(285~263)中筑。按砖刻,宣和三年(1121)重修,今稍圮。有二门。东曰应台,西曰通越。明嘉靖卅四年(1555)冬,倭贼入侵,西门一带公私庐金俱付烈烬。”第二年,由当时县令倡议,修筑城池,历时二年完工。城“周五里,延袤一仟零叁拾玖丈,宽七尺,高壹丈八尺,垛堞一仟伍佰捌拾丈四。”开大小城门各四,应台(大东门,今中山东路起点),水陡(小东门),玉笥(南门、后名环碧,孔庙前),广济(小南门),永清(西门,旧名通越,临川桥东),利济(小西门,

2

今民井巷西),文明(小北门,又名跃龙,今劳动路、环城东路口),金庭(北门,后洋朱巷北)。明末复于城墙四隅建望楼四座以备守御。康熙五十八年(1719),县令戴兆佳筹资重修城墙,光绪十二年(1886)县令刘颂年又重修。辛亥革命后,城池如故,六十年初至七十年代初,由于市镇建设需要,旧城被逐渐拆除。

天台古城面积从三国立县时就开始不断伸展扩充。到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春重筑城墙后,基本上形成了今天可见的老城区范围,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古城南宽北窄呈不规则三角形,俗称“琵琶城”。流经城西的赭溪和城南的始丰溪是古城的两道天然护城河,城东还有一座小山,名妙山,位于城内。老城区的基本格局至今未变。 天台城墙颇有特色。一般县城仅开四门,即使台州府城也只有七门,而天台开有八门,大小各四,城门取名也颇有意味。八座城楼上都建有楼亭,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楼亭内设神像奉祀。民国《天台县志稿》云:“应台门,上有城楼奉财神,郭内又建镇东庙,奉赵元帅公明”,“通越门,即大西门,旧名永清,上有城楼一座奉文武二圣,”又如利济门奉关圣帝等等。

唐时,据“十道图”载,时百户为里,郭内为坊。宋置乡、里、保,城内亦置坊。据《嘉定赤城志》载:嘉定七年(1214),建阜民、保宁、崇化、利涉、惠泉、访真、旌孝、镇安、玉京、嘉祥十坊,元承宋制;明永乐十年(1412)改为七坊,后为八坊,十六堡;清代多仍其名,然设坊多有增添,城区内设二十二坊,坊巷具体位置名称详见民国《天台县志稿》。

3

《管子·乘马篇》:“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用水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天台城池的选址,亦符合上述原则。古城背依天台山,南临始丰溪,地势北高南低,坡势舒缓。又有赭溪由东北绕城西注入始丰溪,使城市布局基本沿溪流展开,形成今日近乎三角形的格局。古城为溪流围绕,东又有若干湖泊分布,城市的供、排水系统基本无忧,同时由于地势北高南低,易于派出洪涝的威胁。

古城旧有道路系统分街、巷、弄三级,并以二纵一横为主干道。二纵一为文明巷(今劳动路),北起小北门,南至东、西中山路接口处,长1016米;一为四方塘路,以境内有水塘得名,北起后洋朱巷,南至中山东路,全长585米。一横由三国立县时的古街向东西延伸而成,东为泰宁街(今中山东路),西为永清街(今中山西路),总长2020米。主干道与城门并不严格对应,街宽约3~5米,除作为交通干道外,还发挥着重要的商业功能。

巷是居民区内的交通干道,宽2~3米,均与二纵一横三条主干道垂直相交,并基本呈东西或南北走向。横向的巷有大司空巷、十字巷、义学巷等,纵向的有城隍巷、华光巷等。民居多朝街巷开门。

弄是民居之间的便道,往往细长曲折,与巷垂直相交,宽仅一米左右,如隔墙弄、九弯弄等。

由县署通往西乡的永清街和通往东乡的泰宁街是古城的主要商业街,作为商业中心的“县市”一千多年来一直设在这里。纵向道路文明巷中段“后司街”也发展成另一处重要的商业中心。从“糠行口”、

4

“鱼行口”等古地名可以看出不同的商品有相对集中的交易地点,形成专门的“行”。

天台城南依始丰溪,沿溪设有许多码头。码头上有专门从事货物水运的“过堂行”,输出山货特产,输入大米和各种日用品,这一带也发展出大片的商用建筑,如溪头、清溪镇等。

城内居民区的分布也有一定规律。永清街、泰宁街及其两侧的支巷中多为经商致富的富室住宅,有些呈前店后宅形式。文明巷和四方塘街两侧多为官宦人家。一般贫民住宅则散布在狭窄的巷弄之中。居民多按族姓聚族而居,如陈氏居城东、赵氏居西门外,曹姓居城北。

古城的政治中心——县署位于城南,自三国立县后一直沿袭至今。文化中心孔庙和县学建于县署东南、大南门入口处。释道两教的寺观遍布城内各处,数十座宗祠则建于族姓聚居地内。

古城供水主要依靠井水,较有名的水井有百余口,其中县前义井、小南门内三井、小东门外万家井、小西门内金井等尤为著名。另外还筑坝疏引溪水入城,沿渠筑踏步,取水洗涤极为方便。天台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一套完整的排水排污系统,并根据古城北高南低的地势自北而南布置。明清以后各条道路均有石板盖顶的阴沟,互相贯通,汇入赭溪和始丰溪。

天台古城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街区主要有:中山东路(古泰宁街)、中山西路(古永清街)、华光巷、民主路(古城隍巷)以及四方塘路等。这些街区是天台古城最早最繁华的区域,集中体现了天台城作为地区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特点。

5

(1) 民主路

民主路原名城隍巷,北起原城隍庙,南迄中山东路,总长595米。民主路是天台城内除劳动路、四方塘路外最主要的纵向道路。沿民主路现存历史文化古迹有:吹鼓亭、齐氏祠堂、张世杰祠堂、忠节祠、蒙馆等。张世杰祠专祀抗元英雄张世杰。忠节祠是纪念在明代土木之变中捐躯的齐汪的专祠,蒙馆为其幼年读书处。

(2) 华光巷

该巷位于劳动路西侧70米处,与民主路平行,北起大司空巷,南迄中山西路,总长135米。该巷虽不长,但其西侧保存了一批明清古建筑,自北往南分别有明工部侍郎张文郁故居“大司空第”、“度予亭”、“三逸阁”和现代著名文学家王以仁故居等。

(3) 四方塘路

该路与五关里巷交叉处附近有成片的古民居建筑群,占地约14000平方米,平面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包括“五关里”、“圣旨门”、“叶氏大院”、“高门头”、“五世同堂”、“长檐头”等民居群落。各建筑群落紧相毗连,有些群落还互相贯通。这些建筑群落都有相近的风格,是天台城内现存最古老、面积最大的明清建筑群。 (4)中山路(包括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

天台城内街巷,清初有2街10巷,民国时增至45条,以中山路为最宽,路宽3~4米,卵石路面,曾是天台县最重要的街道之一。

中山路(包括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位于天台旧城区南缘,东起原应台门,西迄原永清门外二里许,横贯全城,全长2020米,是至

6

今尚保留得较为完整的天台传统街区。

中山路在三国筑城时已有雏形,以后逐步向两端延伸,在北宋重修城墙时正式形成,至明代形成了现在的格局,是天台古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所在地。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为防倭寇 侵袭重建城墙,以县衙为中心,其东称泰宁街,其西称永清街。民国成立后相继改名为东大街、西大街和中山路。历代县衙一直建于现中山东路西端,一千多年来未曾变动。现仍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县府大院内现尚存民国时期县府大堂和后堂等。

中山东路东段和中山西路西段原是天台最富庶地区东乡和西乡通往县城的乡村古道。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县城作为经济中心的功能不断强化,沿着这两条古街逐步发展成繁华的商业街和居民区。尤其是南宋迁都临安后,大量的中原百姓也迁入天台,促成了天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中山路成为立县后全城最繁华的商业街。

旧时大街两旁商号毗连,旗幔飘扬,石板铺成的街道上人来车往,熙熙攘攘。尤其是每月古历逢五逢十,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尽管现在天台最大的商业街已转为新建的劳动路,但中山路仍具有完备的商业体系,热闹不减当年。大街自东到西有很多百年老店,至今犹存店屋的有杨茂林、陈隆兴、宝昌、桃源春、谦胜、梅昌记、立鑫馆、宝仁堂、姜宝山、秦大昌、叶顺泰、杨聚和、朱太丰、同寿堂等,他们仍保存着古老的货物品种和经营方式。两条道路上如今象原来一样分段形成了相对集聚的货物交易市场,自东向西有:糠行口糠行、高门槛木炭行、城隍口米行、中山西路东端小商品行、鱼行口五金行、

7

西门里粮食行等。

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又是全县文化中心。位于中山东路南侧的孔庙和县学,历来是全县的儒学代表和文教中心。大街上过去还矗立着十多座高大的圣旨牌坊,现尚存中山东路北侧小岭脚下石牌坊一座。中山路两侧还是目前全县历史文化遗迹保留最多的地区,自东向西有:镇东殿、东门戏台、陈氏祠堂、孔庙、义井、施敏记大门、乌门楼许民居、将军殿、临川桥、同寿堂药店、赵氏民居等。其中建于晋代,纪念舍宅为寺的刘黎护将军之将军殿和建于宋代的观音堂,是佛教文化代表性建筑。每逢节日,中山路上都要举行各种民间活动。

中山路沿街房屋一般为一层、一层半和两层木结构房屋,多数建于清代,少数建于民国,古老而质朴,具有浓郁的天台地方特色。体现在构造上,古建筑常用的斗拱结构被大幅度简化,仅仅略具形态,很多甚至被完全省略。在建筑立面上,侧脚和升起往往被省略,而且各临街建筑的立面在处理上都较为类似,简洁实用。少数民居在二层护栏上有较为精美、复杂的木质雕花。只有极少数的建筑较为精致,如观音堂,保留有完整的清代彩画,但其斗拱、檐和椽不是标准的官式做法,而是结合当地的现实技术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处理,融入了天台独有的创造性想法。

就现状而言,中山路沿街的店面因年代久而多次修建、改建,绝大多数的建筑底层已不复旧貌,大都改为水泥门面,而二层仍保持为原有的木结构。古建筑的整体风貌已有所改变。尤为遗憾的是,街上(特别是中山西路一段)已有不少古建筑因年久失修或其它原因被拆

8

除,代之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代建筑,一般多为三、四层,少数五层,与周围的古建筑群极不协调,严重影响了整个街景的统一性。

天台古城中,基本没有预先规划的城市广场,但是在城市的实际建设过程中,从某些功能出发,自然形成一些广场,一般都是不规则平面,面积也不大。可以分为以下若干类型:

1、入口广场:多设在庙观,宗祠,衙署等公共建筑之前。县政府为古时县衙所在。根据中国古代官制,县衙大门东有班春亭,西有宣诏亭,前有申明亭,其广场随建筑产生,用于公示布告,宣抚百姓之用,其格局在今天依然清晰可见;又如观音堂,将军殿等寺观之前亦有自然形成的广场,其功能相对复杂,往往是集市贸易和节日演出的场所,特别是在宗教节日,庙会期间更为热闹,是古时永清街和泰宁街上人文气氛较为浓厚的节点所在。

2、集市广场:在今天中山西路与赭溪交汇处即永清门外道路交叉口所形成的广场,成为周围乡民,山民同城内居民进行集市贸易场所,周围的若干巷弄也可以看出原来集市的特产,如“糠行弄,”“米行弄口”等等。时至今日,该处仍然是天台重要的集市。

3、交通广场:从已有资料中,不能直接看出天台古时是否存在类似广场,但是从文献中对作为水运通道的描述,旧时天台水路可直通台州府城,是古时城市与外界联系重要途径,因此在某些船运埠头应当自然形成较大之交通广场,方便人员往来,物资集散。如今天溪头镇,清溪镇正是当年有水运埠头发展而来的集镇。

4、水源广场:由于天台降水丰富,又有始丰溪,赭溪等绕城而

9

过,地下水位较高,井水成为城内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原城内有水井近百口,较为有名的有义井,三井等,在这些水井周围也会自然形成一些广场,成为取水进出及休息之场所。影响较大者如三井,甚至在井旁修三井庙,以祈求神灵保护。

同历史上其他县城一样,天台古城同样分布有各式各样的公共建筑,如衙署、官学、孔庙等。其位置也基本符合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原则。天台县衙位于城南,中山西路东端,自三国立县以来,一直治袭至今。文化中心孔庙和县学则建于县署东南,大南门入口内。

天台乃人文荟萃之所在,儒、释、道皆留下浓厚的历史文化烙印,反映到建筑上则体现为道观,寺庙、宗祠等等。天台古城内的祠庙大致分三类:(1)官制祠庙,如孔庙、忠义祠、乡贤祠、历坛、社坛乃至城隍庙、关帝庙等;(2)宗教建筑,如将军殿、镇东殿、观音堂、佑圣观等。(3)宗族祠堂,如张世杰祠等。祠庙对一个城市的格局有较大的影响。官制祠庙,历坛在县治北后廓,城隍庙在县东北,关帝庙在县治西,如此等等,他们反映了城市的大致格局和规模。宗教祠庙的分布则多有趋吉的作用。佑圣观,《万历志》云:“为玄帝行祠,旧名佑圣真君殿,在县治东妙山上,塑真武像,以山岩皆赤,有大气,故以水压之。”“镇东殿”位于应台门内,供奉赵公明元帅,与旧应台门上城楼所奉财神有相同作用,希望神明保佑平安。其它七座城楼上也都各有奉祀。详见《天台县志稿·舆地略·城堡》。

城内佛、道文化的印迹也相当明显。据县志记载,天台城内外道观、佛寺很多。但今日大部分都已经废弃,尚存的部分宗教建筑多布

10

于中山路上及其两侧的巷弄之中。究其缘由,应当与中山路自古以来就是天台商业中心的地位有关。繁荣的集市贸易,大量人流往来为这些祠庙提供了足够的香费,足资应付庙宇的平时维护。同时,此类祠庙也由单一的宗教功能趋于多样化,通常具市民体闲,娱乐,交易的多重功能,已如上文所提到的入口广场,集市广场一样,商业活动与宗教活动相辅相成,既促进了商业发展,又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

第三章 民居分布特点和建造特点

天台居民多按族姓聚集而居,如陈氏居城东,赵氏居西门外,曹姓居城北。与此相应,宗祠的分布也反映了居民聚族而居的特点,为后人研究天台居民的变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天台古称乐善之邦,民俗俭而勤,民性淳朴而强悍重义。由于佛道源远流长,故民间婚丧礼仪、岁时祝祭、迎神赛会等习俗大多与宗教影响有关。民国《天台县志稿》称:“天台人多聚族而居,重宗谊,善团结。”天台全县乡镇同姓聚族而居,旧时城内也分族姓各居一处,如东门陈姓,溪头姜姓,桥上王姓,后司街曹姓等。聚族而居则必有祠堂,祠堂又分大宗,小宗。全县最古老祠堂是县城东门哲山的陈氏祠堂,最宏敞则是县城袁氏祠堂,屏墙内拓出一大道地(即天井),进而为大堂,东西两侧各有厢房,夹室和客厅。

中国古代城市的集市贸易往往与庙会联系,在天台较有代表性的当属“二月初九”城隍庙会,“二月十九”观音生日。“城隍庙会”,

11

入夜城关直街自高门卡到浪汤头,横街自城隍庙前至巷口皆结彩挂灯,游人杂沓。庙会张灯时间原仅三夜,后又加上祀康熙年间天台县令戴兆佳二夜,凡五夜。其间香烛最盛是初八夜,妇女庙宿拥挤不堪, 盛况堪与上元节之灯会相比。“二月十九”观音生日,城内观音堂前满街张灯,女子多祈求赐子。(注:戴兆佳,江西建平人,康熙五十八年~六十年任天台县令,在任期间,修城墙,营水利,抑豪富,济贫困,教化民众,政绩卓著,著有《天台治略》)。旧时,在泰宁街和永清街,经常有各种公共活动,极大促进了“中山路”作为中心商业街的形成,也促进了城乡经济的交流,丰富了物资交换买卖。

天台旧时建房也有颇多讲究。建房奠基,起土时要请高士念咒,还常将白色瓷瓶埋于基础之下,据称可以镇凶避邪。垫磉、拼木、上梁都礼待土木师傅。上梁要由带班木匠师傅唱“上梁歌”,抛上梁馒头,贴八卦图案,在正梁上悬挂写有“福星高照”的红灯,挂木制的泥板和“石锤”等等。已出嫁之姐妹要送红彩布,悬于梁上,并在各立柱上贴对联。完工时,还要送礼包,衣裤料、布腰带给土木师傅,以致谢。搬迁时要置办酒席宴请亲友,亲友则以“馍糍、发洋糕、连头葱等前来道贺,称“踏福”,或称“迁居踏福”。旧俗还认为正门朝别人屋角是不吉利的,需在所谓恶向处的墙上嵌一块镇宅石,上刻“泰山”在此,或再在字的上端刻虎头,八卦之类图案,也有刻“石敢当”的,认为可以避妖破邪、逐鬼魅。”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有许多民居都有上述特点,甚至还有在门楣上悬挂“照妖镜”等等。建国后,各种建房习俗和建房禁忌正逐渐消失,在规划保护中,应发掘,整理这

12

些民俗文化加以研究利用。

天台的民居颇具特色,呈口字形,近似于北方的四合院,而多一点灵巧和雅致。

口字形居民一般是朝南一个大中堂,两侧两个大房间,再侧两个双间隈房(俗称双间六顶,作厨房用)。东西两厢各有一个横堂,两个横房间。开始时都是平屋,至明末始有楼房。前有屏墙,屏墙外是大门。到清嘉庆道光年间,开始有三个连贯的口字形建筑,俗称“三推九明堂”。为了使前后三个大院往来便利,两侧开有大街堂。有的每重还自开大门,平时可以隔断,逢到喜庆凶丧大事才豁然洞开连成一体。到民国年间,建筑技术有了进步,天台城关县后巷曹家开始以隈房不作灶房,改为一间横堂,一间房间,围以围墙,俨然成一小院落,极幽雅宜人。灶房、厕所另建附屋,和主屋隔开,既卫生,又雅观。从此以后,天台城乡建屋者竞相仿效。

小户人家由于经济困难,无力建造这种房屋,大致依地造型,有一字形、角尺形等。在农村更有灶房、寝室、牛栏、猪栏同处一室的,俗称“水缸镬灶连眠床”,粪缸多露天置放于屋外。在山村,房屋呈点字形布置。过去常常见到用茅草为顶,以竹子为柱,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建筑材料以木材为主。大厦高宅的木材直料,最讲究者用柏树、樟树、杉树,俗称“本色树”。横斜屋料多用松木。中堂的四根屋柱名叫“四经”,用料最为考究,以东梅、西柏、南樟、北梓最有价值。

砌墙材料就地取材,有砖墙、石墙、石板墙、泥墙、缸瓷墙等。

13

石墙,在山区、溪边多取乱石叠砌,俗称“乱石墙”,厚度达三尺有余,泥墙多见於粘土,分布于村落中,外墙一般用红黄两色粘土拌少量的稻草捣筑而成,内墙一般先以竹或茅杆编成墙状,外面糊泥而成。在出产缸、瓷、瓶的村落,还有以整个废缸盛土垒墙的,也有用废缸瓷碎片砌培的,见者常常为工匠的手艺而叹服。

地面有石板地、桐油石灰地、泥地、砖地等类。石板地采用四方或三角石板拼铺,类似当今的花岗岩铺法;桐油石灰地,用熟桐油、石灰、粘土拌和一起,摊平实,光滑坚实而耐用。

天台民居主要特色为四合院落,但是由于各家各户经济条件、政治地位不同,其住房亦相应呈现多种类型。结合天台部分民居实例,其民居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普通城市居民住宅,书香官宦人家宅第,工商地主住宅。如前文所述,城内居民分布即显示出这些区别。永清街、泰宁街及两侧的支巷中多为经商致富的富商住宅,甚至呈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形式;文明巷和四方塘街两侧多为官宦人家;一般居民住宅则散布于狭窄的巷弄中。普通城市居民住宅多为“一”形平面,此类平面以平间为单位,横向拼联而成。每间分前后室,或前、中、后三室。前室为起居,中室为卧房,后室做厨房;有时做成楼房,则楼上做卧房,有时在房前后或中间加小天井。此类型平面适于多户集居,密度较高,用地经济,总平面布局多与街道平行,每户直接对外,交通方便。住户多为经济不宽裕的城市居民或小手工业者。该类型住宅多见于清溪街,前开门做店铺,后面或楼上做卧室。

位于文明巷和四方塘路的官宦人家宅第多为封闭性多进院落的

14

大型住宅。这种住宅除了追求气派并为防御着想外,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有密切关系。在过去官宦地主人家,讲究几世同堂,等级分明的大家族集居习俗。要求住宅有一定规模,一般经过大门(门厅)、仪门(二道门),进入前院,正房大厅为迎宾会客之用,二进院大厅为礼堂(香火堂),三进及后院正房为坐楼,是主人及内眷居住之所。各重院落的大厅为婚丧喜庆招待宾客及宴会之所,各重院落的厢房则为辅助用房、书房以及儿孙晚辈住所,每套厢房成为一个小的居住单元。仆人则居内外院通风采光较差的房间。这种主从分明,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格局,形成了天台官宦人家典型居住方式,张文郁故居、“五世同堂”、“宣武第”等民居皆为此类型住宅之典型。

“工商地主住宅”多分布于永清街,泰宁街两侧及其支巷中,相对于官宦之家宅第,其规模不是很大,一般为一进、二进,多进院落较为罕见。格局上也并非严整对称,受地形约束的住宅,还常常结合实际,进行部分变通,以更适合居住需要。在“花楼民居群”中,类似住宅占相当多数。另有城关桥上荣阳里巷41号朱太丰四合院民居,城关赤巷5号赵氏民居,水坑巷30号茅氏四合院民居等。

相对其他地区的民居,天台民居有颇多的地方特色。石板墙建筑即为天台的一大特色。石板建筑是把石板竖向排列做建筑外墙(板长200~240厘米、宽60~90厘米,厚6~9厘米),手法简洁巧妙,使构造和艺术处理融会在一起。如天台柏树巷某宅的外墙,下层平铺一层石板作墙基,墙基上竖立石板,板下凸出榫头插入基墙,板顶开燕尾榫,用木杆和梁柱系统联结成一个整体。石板墙头砌“单堵墙”。由

15

于这部分建筑是作厨房、厕所用,因此,在单堵墙上开出一些空洞,以利通风,这些空洞暴露出单堵墙的厚薄,显示出了施工技巧。由于洞墙一般是每隔几块开一个漏窗,花纹种类很多,从简单的直棂窗到很复杂的仿木窗格都有。在石墙上开门时通常是空出门洞所需宽度,两旁各竖立一块石块,板的外缘突出墙面10~20厘米作为门道,板上再横压一块石板,挑出约50厘米作为雨搭。有时还稍加艺术处理,把雨搭两角的下棱和正侧三面中部的上棱微微抹去一条,在透视上获得两角起翘的效果,把笨重的石板处理得较为轻巧,并且充分显露出石板薄、平、挺拔的特点。

石墙的转角处理也很巧妙。如民主路118号住宅,在转角处把两块石板分别在上、下部砍去一条,做成勾头榫,互相咬扣搭接。这种做法几乎是纯构造问题,然而它强调了石板的薄和构造上的简单,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外观上简洁轻快的效果。

这类建筑上层的“单堵墙”墙身较薄,不能承重,因此如果在上面开窗,应另立框架柱子然后安窗框。窗框用条石镌成,微微凸出墙面,槛上一般都有凸出,和平直的墙面产生对比,虽然本身未加装饰,却也能成为立面上很突出的饰物。除了凸出的板窗外,还有一些建筑是在上层砖墙中镶嵌一块石板,板上开圆窗洞,上加雨搭,虽然手法简洁,却能成为立面的重点装饰,在构图上很有作用。此外,有一些建筑的烟囱凸出外墙,成为立面上的垂直线脚。天台十字巷十二号民居就是烟囱与圆窗组合一起,在外观上起一定装饰作用的例子。 天台民居的尺度较小,一般一层檐。高度在3米左右,甚至一些

16

较大住宅也是这样。为了使建筑显得高大,常常在临街的后坡上做花墙。先在檐口上平挑出一层单砖,形成一圈凸出墙面10厘米左右、厚4厘米的线脚,和两端的单堵山墙连在一起,随着山墙的马头墙起伏转折。线脚内包着一片花墙,用板瓦摆成多种花纹,它的表面几乎和线脚的外棱拉平,也有些稍稍退入3~5厘米,在外观上这一圈光滑平直、有棱角的砖线象框子一样,包着一块有规律花纹的粗糙质感面,整块地突出在墙面以外,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天台义学路6号民居就是很好的例子。

天台地区的民居限于结构外观平直,少变化,所以常在檐下和门窗四周刷一砖到二砖宽的白粉以加强轮廊和突出重点。例如后洋陈路7号居民山面临街用白粉刷突出山尖及雨搭漏窗,形成构图中心;先进路4号民居,高三层,用粉刷突出轮廊并分割立面;民主路95号民居用粉刷强调墙头及屋脊上单砖线脚的起伏转折;横山村入口用粉刷突出轮廊。在这些建筑中粉刷都起到了很大的装饰作用。除突出轮廊外,还有一些例子在需要特别加以强调的山尖和入口集中使用大片白粉刷,十字巷34号民居就是很好的例子。

天台民居中运用木材极为广泛,不仅使用在承重结构上,也使用在围护结构上。因此,木装修成为民居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适合木材特点的装修形式。

在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下,为了保证生产、生活的方便与安全,对木装修处理提出了多方面的功能使用要求。首先,由于气候湿热,暖季较长,建筑装修必需妥善解决通风、遮阳、隔热问题,以降

17

低室内温度;兼顾到季节不同的气候变化,雨季要防雷雨,台风季节要挡风,以及在短暂的冬季中还有适当的保温要求。为创造方便的生活条件,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建筑装修处理也应考虑到日用杂物的储藏、存放、悬挂、晾晒,甚至日常倚坐,以代替一部分使用家俱。此外,室内进行副业生产,空间需灵活变化;临街经营商业需便于交易活动;靠河临水需便于进出洗濯;依山傍岸需遮栏防护等,都对装修处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在民居建筑中,室内外装修是构成建筑空间的组成部分。栅棂搭接轻巧爽朗,柱枋构造素洁简练,充分体现出民居建筑宁静、明快的居住生活气息。大型住宅中,为了显示气势,对建筑装修大事雕琢,虽不免过于纤巧、繁琐,但也积累了一定的体形处理经验。木雕在民居建筑装饰上大量使用,丰富了建筑面貌的地方特色。加之,广泛采用楼房悬挑结构,使用桐油、清漆防腐,更加突出了其地方风貌。 天台民居的装修在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下,综合满足了多方面的使用要求,并精心地进行艺术加工,创造了许多优秀的处理手法,显示了较为突出的地区特点。具体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采用灵活的装修构件,以满足不同时间对使用空间大小,以及通风、采光方面的不同要求。

如大型住宅中设有可装卸的格扇门窗、板壁、屏门、屏风,以改变室内面积大小;设有可拆卸的槛墙板、窗扇、窗栅,以调节通风面积;一般民居所采用的竹蔑、竹席、家俱等做为室内隔断以灵活分隔空间;临街采用可卸的板门,使居室可进行商业及服务性操作。总之,

18

利用可移动、可装卸构件的灵活性来改变或调节室内空间的形状、大小、开合、通塞,以适应使用要求。

2、大量采用空透的装修构件,加强通风换气效果

如各地广泛使用的窗栅、门栅、廊栅、栏杆;透雕的门窗棂格、大花窗、檐下的气窗、编竹门障;内檐使用空透的格扇门、博古架隔断等,做到隔而不断,里外贯通,既有围护功能,又不妨碍通风效果。 3、采用几种功能相结合的装修处理,兼顾各方面使用要求 如以板窗、玻璃窗、格扇窗、栅窗所组成的各种不同组合的双层窗,在不同开启的情况下可兼收通风、采光、防护之效;不同高度的出窗可做凳桌、几案、家具使用;宽窗台可存放什物,安设柜橱;上下双开门可改善通风状况;落地长窗可增加通风、遮阳效果。既能作到一物多用,又能在解决围护要求同时兼顾其他方面。 4、广泛使用出挑的手法

如挑出楼裙、挑檐、檐箱、栏杆、出窗、挑廊、遮阳雨搭、靠背栏杆等。出挑手法充分利用木材力学特性,合理使用材料,从而达到争取使用空间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为解决用具储存、避免太阳辐射提供了条件。出挑手法也为建筑的外观造型面貌增添了不少的变化与风趣。

5、重点的艺术加工

在内外檐的重点部位——梁枋、楣罩、柱头、撑栱、琴枋、马腿、门窗格扇、天花、栏杆等处进行精细的外形修饰、雕刻与油饰。在装修艺术处理中,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惜功俭料、重点突出、决不滥施

19

刀斧的创作设计思想。如外檐装修中选择了檐廊部分作为艺术处理重点。因为檐下视距近、光线好,檐廊是日常生活操作的地方,又是内外交通必经之道,这样就可以突出艺术效果。在内檐处理中,因为门窗棂格处于水平视线以内,便于观赏,并且为室内采光孔道,富于光影变化,故着重予以修饰。总之,在艺术加工中,由于运用部位适宜,雕琢繁简得体,与周围简素的粉壁、板壁、天花、楼面组成了统一协调的整体,形成气氛宁静轻巧的居住空间。

此外,在民居的细部设计处理中所运用的手法也非常丰富多样。如处理柱础、门檐、撑栱或其他雕饰构件时,恰当地根据构件外形特点,因势加工,大大丰富了表现能力。在运用漏明窗、花瓦样中,除精心考虑其布置地点外,并充分利用砖瓦等小体量建筑材料的排比和叠砌的各种可能,丰富图案变化,蕴艺术构思于施工构造之中。在处理磨墙、铺地时,更充分地利用了建筑材料的外观特点、色质的差异,创造出有趣的构图。

天台民居中漏明窗的使用极为广泛,使用材料以石板为主,但也有用雕砖、叠瓦、泥塑琉璃构件以及硬木雕制的。砖石漏明窗的纹样多为几何纹(如方胜、套环、回纹、轱轳钱等),或动植物等程式化自然纹样(夔龙、蔓草、云纹、结带等),尤以石板雕制的漏明窗,石材薄,刻工细,图案匀称流畅,生意盎然,民间风味十足。一般住宅中大都设计有一、二方,形成民居外观的装饰重点。在以泥塑或硬木雕制的漏明窗中,也有采用山水人物等标题纹样的,但实例不多。

漏明窗在民居中的应用部位有三:

20

1.用于外院墙。主要是起了美化装饰作用,突破大面积墙面单调感觉,尤其内部为绿化庭院时,一、二方漏明窗点缀合宜,确为庭院增色不少。在一些需垒高墙以遮阴的深天井中,院墙上开漏明窗也可解决一部分通风问题。

2.用于院内隔墙,可造成空透效果。也有为了同样目的在照壁上使用漏明窗的。

3.用于厨房、储藏室等辅助房间的气窗。主要是为了保证这些房间和通风换气、采光,但在客观上往往形成广大民居外观的重点装饰。

民居中漏明窗的使用考虑到了建筑整体要求。纹样选择,材料的选用,边框、楣檐的配置,形体大小的安排,都与整个外观一同考虑。在成组成列使用漏明窗时,更注意了相互间的协调及微差变化问题。(附图:)

花瓦墙头并不是天台民居所特有,但运用灵活巧妙,确有独到之处。花瓦墙一般用作建筑外观构图的辅助手段。如用于门楼二侧墙端,可起突出重点作用;用于大面积院墙,可避免单调,可增加联系作用。天台民居中将花瓦墙运用在参差错落的外墙或山墙上,的确取得了协调美观的效果。而有些高院墙利用花瓦墙,则减轻了自重和风压。

铺地在民居中也有少许实例,图案多样,充分利用了建筑材料外观的质感色泽特点。民居中用为铺地的材料主要为砖、瓦、石材。外观特点变化最多:卵石浑圆细密,碎石粗麻不齐,石板光整平洁。同时,石质不同颜色变化丰富,经过精心配置能组织出多种对比鲜明的

21

图案。此外正大门道的壁面及墙面常做水磨砖,用各种几何图案作为装饰。

第四章 文物古迹

一、文物保护单位

天台县辖区内现存文物保护单位43处,其中国家级一处,县级42处。

国清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公布天台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天革【1981】156号):

高明寺(唐代始建) 智者塔院(隋代始建) 华顶寺旧址(晋代始建) 中、下方广寺(宋代始建) 赤城山塔(南北朝始建) 徐善述墓(明代)

1984年公布天台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天政【1984】70号):

华顶茅蓬(清代) 齐汪墓(明代) 张文郁墓(明代)

22

城隍庙(清代,已拆毁) 孔庙大成殿(清代) 临川桥(清代) 宝福桥(清代) 下水门桥(清代) 永福桥(清代) 瓶窑古窑址(宋代) 缸窑湾古窑址(宋代) 凉帽山古窑址(宋代) 黄家塘古窑址(宋代) 三井(清代) 义井

1997年公布天台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天政发【1997】98号): 龙山文物古迹 张世杰祠(清代) 陆蠡故居(民国) 万年寺(清代) 鸣鹤观(清代) 玉湖戏台(清代) 顾欢墓(南齐)

23

陆淞墓(宋代)

2000年公布天台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天政发【2000】207号):

张文郁旧居(明清) 观音堂(清代) 将军庙(清代) 孝友堂及文昌阁(清代) 莪园戏台(清代) 庞泮五凤楼(清代) 同寿堂药店(清代)

瓦窑村中共天台县委会议会址(民国) 花楼民居群(清代) 明岩文物古迹 九遮山牮桥群(民国) 方山胡公庙(清代) 街头曹氏民居(清代) 葆心医院旧址

其中位于老城区范围内的11处,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4

老城区文物保护单位汇总表

编 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类 别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近现代代表性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名 称 张世杰祠 孔庙大成殿 临川桥 三井 义井 张文郁旧居 观音堂 将军庙 同寿堂药店 花楼民居群 葆心医院旧址 时 代 地 址 清 民主路 清 清 清 清 明清 清 清 清 清 清 人民东路 赭溪路 人民西路 中山东路 华光巷 中山东路95号 中山西路142号 中山西路272号 中山东路 四方塘路26号 保护方式

1.张世杰祠 位于民主路,为纪念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张世杰而建。该祠座东朝西,四合院布局,前面为五开间硬山顶的正门,南、北为单坡屋面的厢房,东侧是三开间的正祠。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世杰,南宋范阳人,于咸淳五年(1269年)元军围樊城时奉命拒敌,先后转战南北十年,在崖山一战中弹尽粮绝却誓死不降,在突围入海的途中遇风浪殉国。在战乱中他的妻子和幼子曾辗转至天台避难,因此他的后代在天台定居下来。天台百姓在他殉国后为他建起祠堂,供奉牌位,从此这里便成了张家的宗祠。

解放后祠堂曾被天台县粮管局接管,并被改造成粮库,七十年代后又成为职工宿舍。现经整修,作为县粮食局老人活动中心。

正祠的平面为三开间两进深,屋顶为钩连搭结构,即前后有两

25

个两坡屋顶,前屋脊略低于后屋脊,脊长也略短于后脊,两屋顶相对的两坡交接于同一根檩条上,在两屋顶东西向的中轴线上,第三个屋顶垂直搭接于两坡之间,并与前屋脊同高,使正祠整体形成“工”字形脊,六个坡面的相交线呈菱形,形态十分优美。

祠堂的雕刻工艺也相当纯熟,五朝门上的牛腿花饰和正祠前廊上的月梁花饰都十分饱满圆滑,鸟兽造型被巧妙地象征化却依旧生动传神。

2.孔庙大成殿 大成殿是原天台孔庙的主体建筑,位于今人民东路旁,是天台城内现存规格最高、体量最大的古代建筑。天台孔庙始建年代不详,北宋皇佑五年县令石牧之重建孔庙于始丰溪畔,因原址常遭水患,此后又屡毁屡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二年迁至今址。清顺治、康熙、嘉庆年间都曾重建,有正殿、甬道、仪门、两庑、棂星门、大门、泮池等。现仅存大成殿。

大成殿平面接近正方形,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其中明间极宽,约为次间的两倍。四周列柱为回廊,即《营造法式》中所谓的“副阶周匝”。台基石砌,呈方形,正面檐柱为梭柱,并有明显变化的侧脚,向内倾斜约30/1000,柱上有较宽的普拍枋。明间梁架用抬梁式,重檐歇山顶,正脊高耸,以瓦砌作透空图案,飞檐翘角,蔚为壮观。下檐饰五踩重翘品字斗拱,上檐饰七踩重昂斗拱,昂作凤头形。上下檐平身科明间用四朵,次间用两朵,下檐回廊面阔方向平身科用一朵。角檐用水戗发戗,以老角梁弯曲形成起翘而无仔角梁,顶覆小青瓦,置勾头、滴水。

26

解放后,大成殿成为城关镇粮食交易所的粮库。原大成殿的门、窗、墙均已拆毁,东、西、北三面的外檐柱或被拆毁,或被砖墙包砌。内外檐柱之间又有一道木墙,将大殿四面封住,仅在背面开了两个小门,作为粮库出入之用。大殿正门已无迹可寻,仅留部分石砌门槛,台阶已毁。檐口的勾头、滴水已略有残缺,戗脊、垂脊等处也有一定残损。正面檐下阑额处的雀替也已全毁。整个大殿外观上仅有台基、正面外檐柱及檐口、屋顶三部分保存较为完好,各处斗拱也保存较好,其余均有较大破损。

大成殿内部梁架结构基本完好,装修已有较大改变,已不复旧貌。地面用木板架空,中部用通高的木墙隔成左右两间,顶部用木板天花完全封死,下檐博脊在明间处被切断,形成天窗,以满足粮库通风之用。室内明袱尚有一部分保存完好,其余部分为后来改建时架设。

孔庙大成殿于一九八四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临川桥 位于城关镇西门,为纪念南宋隆兴二年(1164)县令王琰‘江西临川人’,故名临川桥。现存桥为康熙六年(1667)重建。系三孔石拱桥,东西走向,横跨赭溪,长39米,桥面宽4米,矢高5.8米。用条石横列错缝砌券。桥墩两边砌作分水尖。桥面设仰覆莲望柱及素面栏板。

4.三井 人民西路20号墙外路侧,清代。旧时有三座井,传为晋阐法寺之洗菜井。二座湮塞,仅存其一,名灵源井,清雍正年间曾重修。井为畚斗形,平面方形,长约5米,宽约2米,深约4米。东西北三面靠屋墙,南面有望柱、栏板,有石级至井底,井壁用不规

27

则块石砌成。

三井旁有三井庙,历史甚古,清康熙《天台县志》载“庙系宋封”。建筑重建于乾隆、嘉庆年间,面阔三间,通面阔约9米,单檐硬山顶。庙中供奉黑龙大帝和太祖明王。太祖明王即抗元民族英雄张世杰。庙前有戏台,面阔进深均约4米,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构架。

5.义井 位于城关镇中山东路劳动路口,传为五代吴越国师德韶法师建,按北斗为七,此其一。因井原在袁氏门首,故井圈有“袁氏义井”铭。井圈圆形,为一块大石凿成,直径约1米。井壁上段为卵石砌筑,下段为石板构筑。

6.张文郁旧居 张文郁(1578~1656),字从周,号太素,明万历十六年中举人,任安徽太和县教谕。天启二年中进士,任工部营缮司主事,因监修皇极殿、中极殿、太极殿有功,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崇祯元年辞归故里,以诗文自娱。其子张元声、孙张亭梧俱擅诗文,入清后均高隐不仕,世称“张氏三逸”,故居中的“三逸阁”为其三人读书作诗之用,其民族气节至今为当地人传颂。

总体布局 张文郁故居位于华光巷,为张文郁辞官后开始兴建,现存院落五个。故居鼎盛时期的型制属当地记载的“三推九明堂”式,即由三进主屋、九个厅堂、三个大院、四条弄堂、外围6~10个小院子组成。在建筑群落组合上,有三个明显特点:第一,中心突出。张文郁故居所保留下来的共有三组院落,每个院落均有一个建筑单体独立于其他建筑,成为这组建筑的“点睛之笔”,既突出其功能的重要性,也使相对平板的建筑造型统一中有变化。这一点在书房和花厅两

28

个院落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前者以三重檐“三逸阁”为主体,形式高雅端庄,是主人做学问之所在。花厅院落为前花厅后住宅,以“度予亭”为主体,其形式为歇山顶,前有小桥、水池、花园,环境幽雅,闲适怡人,是主人会客吟诗娱乐之处。

第二,向心围合。各个院落互相环套,每个院落又均以建筑四周或三周围合而成。向心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受强烈的封建宗礼制度的影响。成熟的尺度和空间安排使建筑能严格区分内外空间,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自有天地。

第三,强调中轴线。以花厅院落为例,从南门进入,是一道长廊,过月洞门,经小桥到度予亭,出花厅中堂,穿过后天井,直至大堂。周围建筑形式、柱网布置,甚至花草、斗拱、雀替、雕饰等都顾及此中轴线而呈相对对称布置。又由于是私宅,有别于皇宫内院或政府官衙,有些地方就并不绝对对称。例如两侧偏房的开间、进深、门窗做法均有差别。

建筑单体结构和细部 张文郁故居基本上采用抬梁式作法。即在屋基上立柱,一般直径在16~26厘米之间,粗细适宜。柱上支梁,梁上再放短柱(蜀柱),其上再支梁,梁的两端承檩,空间较大,但用材较多。应该说,这符合张文郁故居在当地的地位及当地林木资源较为丰富的历史情况。一些开间与进深较小的房子还采用了穿斗式结构。

作为中国古建中最明显特征之一的屋顶,在张文郁故居中应用也较为复杂,但仍不失重点突出、组合严谨而又轻松的特点。“三逸阁”

29

用三重檐悬山顶,并将两山的檩头向山墙外伸出约五个椽位,正脊两端微微起翘,使得建筑庄重而不失秀丽飘逸,功能与形式完美统一。度予亭则采用南方园林中常见的歇山做法,雅致而重点突出,与周围小桥、水池、假山、花草丝丝入扣,充分体现了“建筑与环境共生”的中国传统住宅理论。其余建筑基本采用硬山屋顶,屋脊有用筒瓦的,也有用砖和小青瓦叠砌的。

故居内斗拱数量不多,唯度予亭堪称典范。其平身科采用三跳七踩,有霸王拳状耍头,角科斗拱除了耍头还有昂式构件,其上花纹雕刻十分精美,多用“旋子”样式。雀替和月梁也很有特点,雀替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形似普通雀替,而下部则利用一直杆斜撑相连,增强了雀替的结构承重作用,形态也有虚实、曲直的对比。

由于地处山区,石料资源丰富,石作成为张文郁故居的一大特色。所有的台基均用石砌,边缘盖阶条石,地面铺地有用1.2m×0.8m大青石交错铺成,也有用小方石斜铺的,讲究依柱中轴线向两侧砌放。柱础形式多样,有方形、鼓镜式、覆盆式,是石作中较精彩的部分。正堂多用鼓镜式,较为讲究的用鼓镜式下结合覆盆式。在张文郁故居中还发现了几个雕刻精美的柱础,阴阳雕刻手法娴熟,花样精致有序,堪称杰作。度予亭前月洞门用八块弧形条石相接而成,底部有云浪花纹,整个月洞门圆形饱满,分割有序,古朴典雅,起到了良好的景框效果。石桥、水池栏板石刻也极富艺术价值,特别是石桥,采用镂空刻法,线条流畅有力。此外,门楼、踏步等也均采用石作。墙的构造,院落外墙采用26厘米厚的青砖;单体建筑内部采用木隔板,外部采

30

用木、石混合墙,窗下沿至屋顶采用木扇,而至地面则用8厘米厚的石板直接落地,简洁朴素。

故居内匾额众多,如花厅院落东面石结构门上“资政大夫之第”石匾、东侧第二道木大门上“望重三台”木匾、度予亭内“龙章凤采”匾、亭两侧石柱上之对联“假山真石垒,新草旧根生”、三逸阁之“三逸阁”匾、大院中堂之“养真”匾、月洞门上“丹柱擎天”石匾以及“政治上卿”石牌坊等。现仅存“资政大夫之第”和月洞门上的“丹柱擎天”石匾还依稀可见,其余均已破坏殆尽。

7.观音堂 位于城关镇中山东路。南宋宝祐四年(1256),建康同知胡绍之于河中得观音像,还乡在县东建善庆堂,后改称观音堂。现存建筑为清嘉庆二年(1797)重修。

观音堂坐东朝西,正对古城东大街(古泰宁街,今中山东路)。有正门、正堂、厢房、耳房等。正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每间依中柱设大门,两侧另设便门。正堂面阔三间,明间进深三间,供奉观音像。正门与正堂明间以过廊连接,旁置石栏。厢房供奉十二圆觉。 正堂两侧设耳房,分别作伽兰殿和济公殿。

天台古称佛教圣地,民间观音信仰非常普遍。观音堂地处古城最繁华的东大街,自古为天台民俗文化和佛教文化集中展现之所,至今尚存其余绪。

8.将军庙 位于城关镇中山西路,宋《嘉定赤城志》载:晋黎护将军刘玄舍宅建寺,名建平。后寺徙他处,寺址为黎护将军庙。

清代重建,有正殿和戏台、厢房等。现仅存正殿(将军殿),近

31

年曾作修缮。正殿面阔三间,明间缝梁架用五架梁前后加双步梁,檐柱柱头加透雕夔龙雀替,单檐硬山顶。

9.同寿堂药店 位于城关镇中山西路,建于清代。建筑分前后二进,旁有厢房,均为二层,中间有小天井。临街店面面阔三间,底层明间作过道,次间设置柜台、药橱。后进底层明间靠北设屏风墙,放置坐堂医生用的桌椅。厢房作贮藏、加工药材场所。店面临街披檐上还横向设置木栅,可作晾晒中药之用。

同寿堂药店现仍基本保存着牌匾、药橱、药罐、药碾等传统的经营 用具,对研究和展示古代传统中药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10.花楼民居群 花楼民居群在城关镇中山东路,妙山南麓。清康熙年间,陈氏在此建宅,称花楼,年久渐圮。至清代中后期,其后裔在原址重建多处独立的四合院民居,皆统称花楼。

现存花楼民居群包括亚魁第、进士第、新花楼等。 这批建筑通过布局的灵活组合,化地形的限制为有利因素,创造出张弛有致,富有生活情趣的居住环境。

亚魁第 位于中山东路中段北侧,妙山小岭脚,又名“老花楼”,为清乾隆进士陈省钦故居。该民居设大门三道,有大院一个,外套四个小院,内有鱼池、花坛、石雕、石门,总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平面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1954年中央建筑学院来台调查,将其作为依山建筑艺术典型,曾登载于当年《人民日报》上。现部分已作改建。

花楼 位于中山东路132号,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主人陈姓,

32

为官宦住宅。其祖上仕途颇顺,曾任江南织造、亚魁等职。后房屋屡易其主,但仍为东门陈姓(现代文学家陈钟祺的上代)。据资料显示,中山东路134号、136号、138号几处院落过去都是陈氏的产业,后因子孙众多而分产,进而各自发展。故花楼仅仅是陈氏家族鼎盛时期众多产业中的一小部分。

花楼占地约750平方米,平面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由前院、大院两进院落组成。建筑依妙山而建,层层递进,对称布置。前院标高最低,大院稍高,正厅阁楼最高。两层高差的房屋交接处顺势做了两间半地下室,作贮物之用,充分利用了山地的地形。

建筑采用木框架结构,坐北朝南,并且是典型的南方民居——穿斗式木架。木构件比较纤巧,最粗的大堂柱径也只有27厘米左右,因此房间的开间、进深并不是很大,是造型秀丽的南方民居的典型做法。

大门偏置于西侧,进入后要走过一条廊才可看到略为舒展的前院。前院和大院之间有清水砖墙隔开,墙上青砖打磨精细。墙的中部为一砖雕门楼,正面刻“门聚德星”匾,背面刻“秀挹三台”匾。门楼檐口的斗拱、雀替、龙首等饰件均用砖雕,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大院面积约百余平方米,地面以鹅卵石铺砌,图案已残缺不全。院北为二层正厅,面阔三间,明间略大,两旁次间内对称设有直通二层的木梯。平面的特别之处在于最后一进之后仍有一排柱子,半包在外墙内,与前檐柱相呼应。正厅屋脊无明显起翘,只是在屋脊两端有砖叠的平缓曲线。屋顶坡度较缓,上下两层的比例大致为2:3,看上

33

去端庄稳重。两侧也无明显侧脚。

西厢建筑为单层三开间,柱距均略小于正厅。屋面举折十分明显,最后一折尤其陡峻,大约有45度左右,而一、二折均较平缓。屋面出檐深远,遮住了门前台阶,以适应天台多雨的气候。西厢房原为主人书房,厢房后有一四、五平方米的小天井,内有鱼池、花木,天井的墙上有一砖雕装饰门楼,上刻“作濠间想”四字。

花楼的建筑装饰具有明代风格。如正厅檐檩上有双凤彩画,绘制精美;檩下的雀替更是讲究,上面有二龙戏珠的图样;两边厢房的檐檩上也有双龙戏珠彩画;斗拱与正厅截然不同,全部为直线花格的装饰,中间有龙的图样。雀替和牛腿采用曲线和直线相配的手法,使得细部富有变化。外檐的檐柱均采用梭柱,上下均有收分,正厅檐口还采用了宽大的月梁。

室内建筑一律采用彻上露明造,均精工细作,月梁、牛腿比比皆是。次间的柱子上未采用阑额,与一般的作法大相径庭,但却是浙东一带民居的常见做法。门窗做工考究,正厅、厢房的窗格扇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花饰,但都以直线花纹为主,雕作细致。窗一般为两层,内有窗棂,都做成各种纹路式样。门扇更加细腻,除格扇镂空雕花之外,下面还有各式浮雕,以人物为主,虽已毁坏过半,但仍可看出当初加工之精美。

34

11.葆心医院旧址 位于城关镇四方塘路,是一座建于民国时期的医院建筑。

葆心医院创始人丁葆心早年留学欧洲,回国后创建西式医院,后改为丁葆心诊所。建筑布局原为四合院形式,现存正楼与西厢房。正楼保存完好,前设柱廊,通面阔约二十米,通进深约十米,三间二层四坡顶,明间后设一六边形小厅,屋顶设二老虎窗。建筑构架以中式为主,吸收了西式建筑的某些做法,门窗等细节处理多为西式,整体风格简洁明快,具有鲜明的时代物色。

二、较有价值的历史建筑

天台县历史建筑分类说明 一级保护:

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或对城市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且保存状 况较好。建议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再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 单位。不允许迁址。维修时必须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保护文物本身的结构、装修、陈设;保护其固有的文化、民俗;保 护其应有的历史环境。 二级保护:

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建议公布为县级保护单位。一般不允许 迁址。维修时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除保护文物本身外,还 须保护一定的历史环境。 三级保护:

35

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建议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点。必要时可 迁址保护。维修时应不改变其建筑结构和外观风貌,内部装修和使 用功能可适当改动。 四级保护:

本身文物价值一般,或保存状况较差,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 对城市格局具有一定意义。建议结合保护区或绿化带保护,以风貌 保护为主,确有必要时可拆除,部分可在原址设立标志。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不仅仅是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下列建筑亦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之一:

老城区较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汇总表

编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名 称 县政府大堂 蒙馆井 忠节祠 吹鼓亭 陈氏宗祠 镇东殿 南明观 万家井 地 址 中山东路314号 民主路134号 民主路116号 忠节祠对面 中山东路16号 中山东路东端 人民东路81号旁 人民东路134号旁 分级 1 3 2 保护方式 申报省保,原址保护,恢复环境风貌 结合民主路历史区块保护,在周边建筑中结合设计 整体保护,恢复环境风貌,建设齐汪纪念馆 为忠节祠的组成部分 整体保护,建设天台民俗馆 搬迁保护,作为古城大东门的标志 原址保护,恢复戏台风貌,作为古城小东门标志 同上 2 2 3 3 3 2 3 3 3 2 4 4 36

后陈巷民居群(城东) 文林第 陈氏大院 高汉故居 让巷24号 后陈巷16号 后陈巷1、2号 让巷22号 整体保护,作为四合院民居典型 保护结构和风貌,装修功能适当改造,发展旅游服务设施 同上 同上 四方塘路民居群(城东) 五关里 袁氏宅院a 袁氏宅院b 五关里巷 五关里巷 蓝田叶路 整体保护,与四方塘路,蓝田塘路民居群形成保护区,整治环境风貌,作为民俗展示区(包括13-26) 风貌保护 风貌保护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齐氏宅院a 齐氏宅院b 朱氏宅院 济美楼 高门头 圣旨门 栅门头 五世同堂 长檐头 人爵轩 余庆余堂 教会 裘氏小祠堂 陈氏大宗祠 四方塘路 蓝田叶路 四方塘路 四方塘路1号 四方塘路2号 四方塘路3号 蓝田塘路19号 蓝田塘路7号 蓝田塘路18号 蓝田塘路19号 蓝田叶路34号 中山东路150号 中山东路 中山东路 4 4 4 4 2 2 4 2 2 3 3 3 2 2 2 3 风貌保护 风貌保护 风貌保护 风貌保护 同13 同13 风貌保护 同13 同13 风貌保护 风貌保护 原址保护(本类别孤例),可适当改造 整体保护,结合陈氏宗祠保护 与第五条重复 妙山民居群(城东) 杨氏宗祠 中山东路146号 整体保护,整修后祠等附属建筑,整治周边环境 风貌保护,改善功能,有条件时可发展旅游服务设施,31-37形成整体的风貌区,空缺部分以迁移方式进行,或以或以绿化过渡(此区域包括已公布为县保的花楼民居群)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特别是其石砌后墙,临蓝田塘路,应予保护 31 陈加璧故居 状元巷29号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状元故居 陈克群故居 陈氏大院 陈斐章故居 书衍堂 邱氏宅邸 状元巷27号 让巷7号 九曲巷3号 九曲巷10号 妙山巷45号 妙山路23号 3 3 3 3 3 3 3 4 3 3 4 3 3 3 3 3 2 城北民居(工人路北) 植桂龙庭 陈隆兴商号 范广昌宅 范大昌宅 聚星楼 金庭 柏树巷16号 牌门前巷33号 牌门前巷17号 四方塘路61号 后朱洋巷45号 工人路北 结合新的小区规划设计,可作为小区居民文化活动场所 同上,必要时可以迁址或拆除 同38 同38 同38,必要时可以迁址或拆除 同38 城中部民居(劳动路以西、赭溪以东) 袁镇长宅 许镇长宅 大司空第 东岳宫 西十字巷12号 杏庄路52号 新华巷19号 新华巷6号 劳动路29号 结合美食城设计,保留,可开发旅游设施 周围还有大量古建,应共同加以保护,形成风貌区 同上 与张文郁故居古建筑群共同保护 整体保护,保护维修现存建筑整治回复环境风貌 37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袁氏宅院 三井庙 人民西路60号 人民西路北 2 2 整体保护,作为现存成片历史建筑唯一临主街道的一处 结合人民路整治,整体保护,与三井之间适当过渡 城南民居(人民路以南) 结合滨江公园设计,作为公园内的景点,整体保 2 涌禹庙 溪岸西路 护 结合滨江公园设计,作为公园内的景点,风貌保 3 姜宅 溪岸西路50号 护 涌江堂 溪岸西路47号 3 2 2 2 3 2 3 3 3 3 3 3 3 4 3 4 4 3 3 同上 城西民居(赭溪以西) 王以仁故居 乌门楼许 合作社 潘宅 宣武第 凌氏书房 凌氏宅院 金举人宅 李宅 茅宅 朱秀才宅 朱宅 普通民居 赵宅 药王庙及金炉庵 新庵 金庭 紫阳庙 华光巷1号 中山西路118号 中山西路233号 中山西路358号 糠行弄6号 塘岸巷30、31号 塘岸巷18、20号 赭溪路141号 赭溪路8号 水坑巷30号 水坑巷5号 荣阳里41号 荣阳里9、6号 赤巷5号 小西门外 工人西路北侧 四方塘路北端 后洋朱路 整体保护、维修、整治 同上 重点保护,连同临川桥两头的小片历史街区,整治环境风貌 保护维修 整体保护、维修、整治 保护整治维修,作为小区活动场所,必要时可迁址保护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风貌保护,作为天台古城小西门的标志,建议药王庙加以保护。金炉庵可适当改建 尽量加以保护,作为小区内的景点 结合四方塘路加以保护 周围有水塘、古樟、结合历史环境加以保护

1.民国县府大堂 位于中山东路214号,1932年建。现存建筑有大堂、后堂及厢房其间以廊相接。大堂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五间,通面阔、通进深各约13.5米。单檐歇山顶,门窗西式。大堂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蒙馆井 民主路134号,清代。蒙馆即严子祠,又称玉塘书

38

屋,为民族英雄齐汪幼年读书处。祠内现存墨池,即蒙馆井。井口设望柱及素面栏板,长宽各约1.2米,高约0.8米,望柱浮雕精美,旁有“泉香水洌”石碑一通。

3.忠节祠 民主路116号,清代。为纪念明代英雄齐汪而建。齐汪,浙江天台人。以兵部车驾司郎中随明英宗亲征瓦刺也先,死于土木堡之变。《明史》附传。忠节祠为清代建筑,坐东朝西,有正祠、后房及厢房。正祠面阔三间,通面阔约8米,进深三间,通进深约7.5米,单檐硬山顶。正两侧另有宽约1米的披檐廊。

内有“忠节”刻石, “忠节”二字为清乾隆年间齐周华所书。齐周华(1698~1768),字漆若,号巨山,浙江天台人。清代地理学家齐召南堂弟,为人刚直,为吕留良案磔于市。石碑嵌于齐汪忠节祠后墙上,分两块石板书刻。每石高2.25米,宽1.38米,字径高1.86米,宽0.92米,楷书。民国四年(1915)齐氏裔孙重刻。

4.吹鼓亭 忠节祠对面,清代。为忠节祠在重大活动时陈放仪仗鼓乐之所。面阔三间,通面阔约8米,进深3间,通进深6.5米,二层,单檐硬山顶。

6.陈氏宗祠 中山东路16号,清~民国。地处原天台城大东门内东门村,为天台妙山陈氏大宗祠。建于清嘉庆年间,民国时期又曾扩建。现存有正门、正祠、后祠、祭器室、厢房等。正祠面阔三间,通面阔约11.5米,通进深同通面阔,单檐硬山顶。

7.镇东殿 中山东路东端,清代。位于原天台城大东门内。始建于宋代,清道光三年(1823)重建,祀赵元帅。面阔三间,通面阔

39

约6.5米,进深一间,通进约4米,单檐硬山顶。梁架结构用五架抬梁式,全殿用石柱。殿前有清嘉庆年间的石香炉。

8.南明观 人民东路81号东侧,清代。南宋建炎二年大学士许仁建,历代为南宗道观。现仅存少量附属建筑,近年恢复宗教活动。

9.万家井 人民东路81号东侧,在天台古城小东门外,井口约宽4米,旁设石级可下。该井历史甚古,已难详考。每逢大旱,供半城居民用水,城内通小东门小巷因之而名担水巷。民国二十二年(1933)乡贤陈钟琪题“万家井”碑。

后陈巷古民居群 该古民居群位于城关东门后陈巷区域,包括“文林第”、“陈氏大院”、“后陈巷一号、二号古宅院”、“高汉先生故居”等院落,总占地面积约3500m2,建筑面积约3000m2,历史悠久,保存完整,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0.文林第 位于后陈巷24号,始建于康熙年间。始建者陈式址,生于清顺治年间,曾任江西峡江县知县。该宅院有一四方大院,外围9个小院。总占地面积约1000m2,建筑面积约1800m2,大多数为二层楼房。门口入处上有匾额,书“文林第”三字,旁有款序载明时间为“康熙57年”。“文林第”又称“德星堂”,俗称“舞龙堂”,因其院子宽敞,四周廊庑宽阔,可供龙舞盘绕故名。该宅院建筑考究,构件精巧,历经300多年风雨,至今仍完好无损。

11.陈氏大院 位于后陈巷16号,与“文林第”毗邻。该宅院为东门有名的大院子,大门有两重,内有两个大院和9个小院,占地面积约1200m2,建筑面积约800m2。建于清康熙年间。大门、照壁

40

和后天井后壁均有水磨砖镶边。院子卵石地面至今保存完整。此院曾是清末武状元陈桂芬练武之处,早年院子中尚有武状元练武留下的石锁,重达300余斤,现不知去处。

12.后陈巷一号、二号宅院 两宅院相毗邻,均为一层房子,梁柱均不及前面两宅院粗大,可见系一般小康人家居住之宅院。两院子加两天井,占地面积约为1000m2,建筑面积约为700m2。这两个宅院曾是电视剧《济公》的外景地,被作为济公故居,现尚留下明显的痕迹。该两宅院建筑虽不及前两宅院气度恢宏,但其精巧却过之。其廊下构件为凤凰浮雕,惟妙惟肖,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围墙上的花瓦和墙上的花柱也非常独特罕见。

13.高汉故居 位于后陈巷二号宅院后面,建筑式样新型,屋顶为倒桶扑,一字排列,保存完整。因主人不在,无法进入,故不知其里面如何。

四方塘路古民居群

14.五关里 五关里巷6、7号,该院落原为清代乾隆年间史学家齐召南之后代齐毓川的宅院,总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原有十三个院落,分老宅(6号)、新宅(7号)两部分,分别为乾隆和光绪年间修建。

老宅为一个大院四周套八个小院,大院正面是体量宏伟的堂屋,五进三开间,单檐悬山顶。檐柱略有收分,上部有普拍枋承托斗拱,柱间有明袱相连。其内两侧房间当时供长辈居住。

堂屋两侧为东、西厢房,各两层(西侧现存一层),重檐悬山顶,

41

进深三间。檐柱略有收分,以明月乳袱与老檐柱相连,原有普拍枋于檐柱上承托斗拱,当时供子女居住。

东厢房东侧院落房屋原为仆人居住。

老宅因年代久远,破损状况较为严重,但仍可看出天台民居的一些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法。如:堂屋额枋中断,使当心间显得更加高大;檐柱石柱础保存完好,工艺精美。

新宅原为齐家私塾,内有一个布局完整,绿化较好的小院。地面为卵石铺地,图案为蝙蝠。院内南北两厢当时供私塾先生起居之用;院西侧为一间不大的厅,逢年过节时作为祭祀之用。经此厅向西有一处别致的景观,以一石桥为中心布置,根据石桥两侧栏板上的石刻推测为光绪年间建造。经石桥向西有一小院,小院前为两层的书房,当时齐家子弟便在此读书习字。新宅因修建年代较晚,故保存较为完整,使得许多古建精华得以保留下来。从院落布局到门窗细部,无一不体现了古代匠人的智慧和技巧。民居中限于能装饰的部位不多,同时也受财力物力制约,大多数都装饰得恰到好处且技艺精良。

新宅中的斗拱、木门雕刻非常精美南北两厢木门浮雕以历史人物故事或戏曲场面为主题,如“三卿过朝”、“细侯应日”等,但几乎所有人物的脸部均在文革中遭破坏,据说当时“扫四旧”的原则是,凡雕有古人的都是大大小小牛鬼蛇神,而山石、动物、花草等则不在横扫之列。最为华贵精致的要算雕刻有“二十四孝子故事”彩画的窗隔扇,现存六扇窗上的彩色雕刻在文革中被主人涂以石灰保护,才得以较完好地保存下来。

42

这个院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院内石井一侧的照壁上有一刻着“以蓄其德”四字的石匾;各屋宇则被冠以“世美堂”、“云在堂”等雅致的名称;从厅堂通往书房的保存完好的石桥两侧栏板下部刻有篆文,清晰可见。

15、16.袁氏宅院二处 一处在五关里巷,即“五关里”古民居南面,紧紧毗邻,占地约1200m2,建筑面积约800m2,内有部分已拆改为砖木结构楼房,门头及部分房屋尚保全。另一处在“长檐头”古民居西北侧,隔四方塘路对望,占地面积约1000m2,房屋面积约600m2,部分改建成楼房。

17、18.齐氏宅院二处 一处在“高门头”古民居对面(隔四方塘路),占地面积约1000m2,建筑面积约600m2,。另一处在“长檐头”古民居东面,占地面积约1000m2,房屋面积约600m2。

19.朱氏宅院 位于“圣旨门”古民居南面,与“圣旨门”隔一条墙弄,占地约800m2,建筑面积约500m2。

20.济美楼 位于四方塘路1号,建于清末,台门、前院和前厅均完好,大厅只改檐头,其余未动,东厢房保持原貌,西厢房已改成现代住房。原为陈姓建筑,祖上系商人。

23.栅门头 有上下两宅院,相毗邻,位于兰田塘路4号、6号。两宅院建造者都姓朱,是清代天台有名财主。当年在现天中巷转弯处和四方塘路与五关里巷交折处各建有一个路廊,路廊中建有木栅门。秋收季节,各地送来的租谷太多,来不及称,就倒在两栅栏之间的巷道中,所以俗称这两个院落为“栅门头”。现在两院落虽已有部分拆

43

建为现代住房,但仍有保护必要,因为可提供研究清地主与佃农租佃关系。

24.五世同堂 位于天台县城关镇蓝田塘路7号。虽年久失修,但各部分保存比较完整,使得后人能较全面地了解它的建筑设计特点。“五世同堂”,据现居住者介绍,大约为嘉庆年间建造,距今约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门楼石碑上刻有“五世同堂”四个大字,左下角有“贡生朱安邦主”六字。据说朱安邦为五代中第三代,待他有了子孙后,便向县、府、省、京逐级上报“五世同居”,直至咸丰三年才钦准。

该民居正门入口朝西。正门内是大院,院北是大堂,坐北朝南,气势宏伟。大堂两边各有门通向卧室,后有一小天井,墙上刻有“太和翔洽”四个雄伟大字。内院东西两侧为对称的会客厅,均有石板铺地,规模较大堂略小。东侧会客厅后有一小院,内有水井一口。三个单体建筑均为两层,楼上房间分隔灵活、巧妙。

“五世同堂”与其他民居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独特特点:(1)房间体积大,院落数目多;(2)斗拱形态简洁高雅且富于变化;(3)梭柱柱径粗大,显示了主人的富有、奢华;(4)从门厅进来后,须绕过七、八米走廊才可至中心厢房,这足以反映当时主人的地位非同寻常;(5)装潢中严谨不失活泼,各种材质、形态的雕花嵌在门窗内,斗拱上;(6)沿街墙面采用“双柱制”,建立双座外墙,有效防止窃贼闯入;(7)欲创造“四合院”式的平面布局(当时江南禁造四合院),但为避朝庭之讳,在主体部分设计成仿四合院的样式之后,特于东厢

44

房外侧铺设一小庭院,形成“吕”字形布局。人居其中,有四合院之感,又不违建房之规矩,真是匠心独具。这些独特的方面使五世同堂成为一类珍贵的历史文物,几百年来熠熠生辉。

在门窗装饰上,五世同堂设计者巧用匠心,在主要门窗上雕花。有一组雕花刻于南厢房的六扇门上,设计精美,线条流畅,为本组民居之精华,雕花的内容显示了主人的生活情趣;酒杯表示主人爱好饮酒;绸缎代表了他的家财;而麒麟与如意为伴,表明他好运连绵,万事如意;漫卷诗书,表明他才华横溢;各种精美的香炉显示他全家香火旺盛,人口众多。总之,这组雕花保存完好,极有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再谈斗拱设计。“五世同堂”有三类斗拱:(1)补间五铺作;(2)柱头铺作;(3)转角铺作。均采用七材斗口,高4.2寸,宽3寸。补间五铺作,出两跳,第一跳宽两斗口,第二跳宽三斗口。但此处斗拱一、二跳宽度相差无几。因为它为内檐斗拱,所以呈“品”字形,两端出跳对称,均用内翘而不用昂,仅耍头和后尾做卷云。柱头铺作与月梁连接得极为严整,做法考究,为民居中的罕见之作。转角铺作与补间五铺作无装饰上的差别,这里不在赘述。

楼梯设计方面,独设四个大楼梯间。楼梯为直跑式,从第一至最上踏步无休息的平台,两侧亦无扶手。

柱子的作用,在五世同堂这组民居里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厢房门前的大柱子,高2米处有竹筒啮合,可在拜过神像之后将多余的香插在此处。屋内的柱子,可以粘贴各种喜庆、吉祥图案,门两侧的

45

柱子(无论前门、后门、室内、室外)均贴上对联,美化居室空间。柱子不做成棱柱形,一是为了均衡受力,二是为了防止行人磕碰。除了木材外,一些小型的房屋构件、家具都用竹材,如书橱、竹凳、躺椅、床垫、隔墙等。

五世同堂中环境绿化也颇为成功,各个院子里都种有花草树木,如美人蕉、石榴、兰花、鸡冠花等,营造出良好的居住氛围。

26.人爵轩 位于兰田塘路10号,原是“五世同堂”宅院后面的书房,现隔为单独一个小院,院内花木扶疏,极为幽静。院墙上有匾曰“静堪穿幽”,中堂后壁有“静中真趣”。占地面积约300m2,建筑面积约250m2。是城内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书房。

27.余庆余堂 位于兰田叶路34号,西与“长檐头”古民居相邻。现保存一个大院,3个小院,系清代建筑,保存比较完整。建造者是清代陈姓商人,正房为一层,两厢房为两层,占地面积约1000m2,房屋面积约1000m2。

28.教会房屋 位于中山东路150号,系民国期间建筑,共5间、两层,占地面积约300m2,房屋面积约400m2,现为印刷厂宿舍。

29.裘氏小祠堂 位于中山东路北侧,临街,保存完整。 30.陈氏大祠堂 位于“裘氏小祠堂”北侧,紧相毗邻。原是天台城关三大宗祠之一(其余两处为曹氏宗祠和袁氏宗祠,俱废)。该宗祠保存基本完整。留有大门、正堂、中厅、大堂、两厢房、鱼池等。始建于明代,乾隆时扩建。梁上彩绘,墙上墨画犹存。

妙山民居群(城东)

46

31.杨氏宗祠 中山东路146号,清代。在妙山南麓,依山而建。坐北朝南,现存正祠、后祠、侧楼和祭坛等。正祠面阔三间,通面阔约11.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约8米。硬山顶,梁架为五架梁加前后单步梁。雀替透雕夔龙,节点普施斗拱。后祠面阔五间,通面阔同正祠,正祠西有侧楼,再西有祭坛。祭坛上建楼三楹,通面阔约8米。

32.陈加壁故居 位于状元巷29号,系民国初建筑。占地约400m2,房为两层,约600m2,走马廊结构完整。原为陈加壁所有,陈加壁解放初逃至台湾,现为公房。

33.状元院 位于状元巷27号,系清末建筑,状元故居有两处,一处已拆建,仅存此一处。占地约500m2,房为两层,建筑面积约800m2,结构完好无损。

34.陈克群故居 位于让巷7号,系民国年间建筑。房为两层,有走廊,雕缕精巧,结构完好,占地约200m2,建筑面积约300m2。陈克群是解放前天台有名绅士,民谚“桥上凌肖云,东门陈克群”。

35.陈氏大院 位于九曲巷3号,俗称“东门陈氏大道地”,包括一个大院,8个小院,除大院西首三间厢房倒塌改建外,其余全部保存完好,门窗雀替等俱完好无损,艺术精湛。有大门三重,水门7扇。占地面积约2000m2,建筑面积约2400m2。

36.陈斐章故居 位于九曲巷10号,门楼两层四间,主楼四层三间,系民国年间建筑,是天台城关唯一的四层楼,保存完整。陈斐章是天台解放前有名绅士。

37.书衍堂 位于妙山巷45号,系民国末年建筑,占地约400m2,

47

房屋面积约600m2,两层楼,有栏杆走廊。房前有池塘名“书衍塘”,门额上有匾曰“书塘衍义”。为邱氏所建。

38.邱氏宅第 位于妙山路23号,系清朝建筑,前有大院,后有3个天井,天井里有上亭、下亭。西首厢房为依山建筑两层楼,从边门进去,需上楼梯方才可到院子,有曲径行迴,极富特色。与花楼民居群的依山建筑平分秋色,一为官宦之家,一为平民之家,有保存价值。

城北民居(工人路以北)

39.植桂龙庭 位于柏树巷16号,共有一个大院,两个小院,保存完整,为清代建筑。西侧小院中有鱼池,大院照墙上有匾曰“诒谷世增”。占地约800m2,房约600m2,其西侧墙为天台典型的石板构墙壁,有地方特色。至于其为啥叫“植桂龙庭”尚需进一步考证。

40.陈隆兴商号 位于牌门前巷33号,系典型的“三透九明堂”建筑,始建于光绪年间,共3个大院,9个小院。陈隆兴是天台有名的商号,也是天台最早的商号之一。现在院中小部分已改建为现代住房。但当地住户一致表示,若能列入保护范围,他们愿意拆掉新建房子,修旧如旧,恢复原有面貌。

41.范广昌宅 位于牌门前巷17号,为清末建筑,保存完整,构件艺术价值较高。为一个大院,一个小院,两层,占地面积约600m2,建筑面积约900m2。祖上系做茶叶生意起家,是天台有名的茶商。

42.范大昌 位于四方塘路61号,系清代建筑,有大院1个,小院9个,中堂为两层,其余为一层。占地面积约1200m2,房面积

48

约800m2。祖上范姓,系做酒生意起家,范大昌为天台有名酒商。其大门里边墙上尚留有大跃进壁画,颇为珍贵。

43.聚星楼 位于后洋朱巷45号,清代建筑,年代比陈隆兴稍早,也是“三透九明堂”。该宅院系朱国华故居。朱国华(1857—1890),清红旗官学教习(教皇子书),为当时著名学者,虽英年早逝,但仍留下《燕怡集》、《留月轩文钞》、《已亥三冬消夜集》等著作。其信函收入中华书局《历代名人书简》。

44.金庭 位于四方塘路(工人路北),为一间一层建筑,旧时香火极其兴盛,现保存完整。其不远处就是原来的大北门(又称金庭门),保护此古迹,可为研究天台古城墙之用。

城中部民居(劳动路以西,赭溪以东)

45.袁镇长宅 位于西十字巷12号,原系国民堂袁姓镇长居处。民国建,中西合璧,拱形高门,二楼走廊用石板。中堂前有鱼池。约200m2。中堂后有天井,约百余平方。

46.许镇长宅 位于杏庄路52号,民国建,原国民党镇长许宅。现为城关镇家属宿舍。二进四合院,完整,前面有小鱼池。走马楼,西厢房内有水井,东北角楼梯有地洞。墙用空斗,填以杉木、泥土,甚固。

47.新华巷19号 清代建,四合院,完整,一井,十分清冽。 48.大司空第 位于新华巷6号,工部张侍郎老屋,宽敞完整,形制别致,应与张文郁其他故居一起保护、开发。

49.东岳宫 劳动路29号,存大殿、两厢、后宫、戏台等,为

49

明清建筑。是仅次于孔庙的建筑群。

50.袁氏宅院 袁氏宅院座落在人民西路60号,为“卧雪遗风”长房裔孙。由6个道地、7个天井组成,占地面积约为1800m2。建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相传袁氏大院的木料均从后洋陈四面厅买来,因当年四面厅宅主怕后代无钱修房,故在每根缘间藏一两银子,谁知后代是个败家子,竟将整座“四面厅”拆掉卖给袁氏高氏。至今可以从袁氏大院主建筑中看到许多地方榫卯不合、旁有旧孔的现象,这种罕见建筑遗迹,也可以旁证此传说不是空穴来风。

另外,袁氏大院还是中国共产党天台县早期县委书记袁佐文、袁重山的故居。

51.三井庙 位于人民西路与三角巷交错口,为五架式三开间单檐歇山古建筑。前面戏台和东厢房保存得比较完整,占地面积(东道地)约600m2。庙系宋封,祀黑龙大帝(生辰正月十三)太祖明皇,始建年月已不可考,乾隆四十六年、嘉庆二十五年曾两度重修,现存庙宇为清咸丰十年所修建,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城南民居(人民路以南)

52.涌禹庙 位于城关中巷与溪岸西路交错口,为五架式单檐歇山三开间古建筑。东面戏台保存较为完好,尚有乡贤姜作新于1919年为戏台撰写的联语:山水助清音,子夜弦歌弥嘹亮;柳桥团落絮,翁离妙舞共蹁跹。这是极好的借景手法,虚虚实实,更显得层次丰富,意境深远。

涌禹庙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庙后有石鱼,清许韦默有石鲤诗云:

50

石鲤年年憩碧流,骚人趺坐玩溪头。青苔缀尾随波动,绿藻为鳞映日浮。愿借风云神变化,似伤奔兢示优游。月华吞吐身长卧,任下丝纶不上钩。

此庙址原为路廊,俗称路廊头,坡街许氏在此建庙始名“涌鱼庙”。后因年年涨大水,相传大禹治水,遂更名“涌禹庙”。庙中祀文昌、关羽(五月十三生日),溪头村五月十三送大水饭与此庙有关,这个风俗在天台各地绝无仅有。现存庙宇连戏台约100m2。

53.姜宝山 在溪岸西路50号,三个半大道地,占地面积约700m2。宅主姜竹林为光绪年间候补守备。是天台古航运最早的“过塘行”之一。此古建筑群建于光绪年间,对研究天台古代航运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54.涌江堂 在溪岸西路47号,主建筑为三进三开间,整个建筑群由4个道地2个天井组成,占地面积约800m2。此宅始建于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年历史,其明堂、门窗、水磨砖雕栩栩如生。此宅为天台姜氏高祖元旦所建,世称书香门第。至今尚有:黄岩榜眼喻长霖篆书“居滨别墅”。武进唐驼所书“涌江堂”,宅主姜佩康楷书对联:筑室临流,半村半廊;开轩面圃,可读可耕。既可供人欣赏,又能增加景观,并和周围景点有机组合为一体,从而起到点景和引景的效果。其“滨待楼”、“乐鱼轩”匾额均为近代著名教育家褚传诰先生所书。1938年原国民政府题颁的“乡闾矜式”、“厚德雅望”、“泮水重游”等匾额。都是宅主的历史见证,因面具有较高的保存价值。

城西民居(赭溪以西)

51

55.王以仁故居 华光巷1号,1902年建。王以仁(1902-1926),字盟欧,浙江天台人。中国文学研究会会员,在《小说月报》等各种杂志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时称文坛新星。其小说风格受创造社影响,具反帝反封建精神。1926年失踪,其故居为一座四合院。正厅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

56.乌门楼许 位于中山西路118号,又名“乌门楼许”,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17年),为天台许氏世代聚居之处。

许氏族人本居于山东济州,其远祖许仁曾在北宋末年任监察御史,靖康之变后随朝廷南渡,官至临安府尹。后因抗金大将李纲被谗,许仁上表为其力辩,辞官隐居在风景秀丽的天台。从此,许氏一族便世代居于天台。

据《天台坡街许氏志》记载,乌门楼是一位名叫许容的人为其父许元泰所建。关于“乌门楼”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许容官至国子直讲,皇帝下诏嘉奖,“赠父如其官,建坊墓前”。而在坊建成之时,“祥云垂覆,草木皆闻异香,有群乌千余集于坊上,三日不散,人皆诧曰‘此讲书公父子忠孝所召也’,因号为乌门楼”(《许氏志》载)。从此,乌门楼许家在天台人人皆知。

几百年来,许家世代书香,人才辈出。在明末至清初这段时间内,曾有五世连续为官。至今许家嫡系子孙仍保藏着一张被视为许家传家之宝的《五世图》。

乌门楼许所处之地原名坡山,为一平缓土坡,明朝嘉靖年间为抵抗倭寇取坡山之土筑城,此山几乎被铲平,后坡山仅留其名。

52

乌门楼许规模较大,正入口朝西,临中山西路,住宅左右各有小巷一条,以往这两条小巷与中山西路相接处用栅栏封住,不让外人进入。而入门后,各进可以由这两条小巷独立出入,类似于“避弄”。 从中山西路进入正门,道路呈折线形,用两面照壁将大门与道路错开,使大门避免正对中山西路。其中一面照壁已不存,现仅存正对街道的另一面照壁。照壁上书有“福”字及建楼年份,四角饰有蝙蝠花纹。基部有石刻浮雕三幅,为飞鹤及鲤鱼跃波图,虽因年代久远而有磨损,但仍可看出当年雕刻之精美。

正门内为天井,左右为轿厅,轿厅后为一砖砌门楼,上书“乌门楼许”四个大字。经过门楼天井后为过厅,面阔三间,进深六间,为喜庆典礼之用,厅有三道门,前二后一,但现均已拆去。据许家人士介绍,过厅曾做过当铺之用。过厅高约七米,柱子有显著侧脚,且全为梭柱,屋架为彻上明造,没有使用叉手、托脚及侏儒柱,而且使用了月梁。

过厅后是院子,院中铺有卵石,卵石铺成蝙蝠、梅花鹿和寿桃之形,意寓为“福禄寿”三全。院子西南角原有一口井,现已填平。院中设有石砌排水沟,可避免院中积水。

院子两侧为厢房,共有两层,有腰檐平座。厢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二层吊有天花。厢房有前廊。厢房为日常生活起居之处,现有多户人家入住。厢房后有小天井,小天井后为低矮的披屋,亦称下房,现已无人居住。披屋外便是避弄。

隔了院子与过厅在同一轴线上的是正厅,高约七米,面阔三间,

53

进深六间。正厅亦为彻上明造,与过厅、厢房一样俱为穿斗式。共有三道门,现存两道。正厅出去为后花园,花园不大,现已废置且毁损严重。余下的二道砖砌拱券门雕花精美,门上分别题有“醉话”、“陪月”。原来从后门出去后原为街道,现已被新建楼房堵住后门。 乌门楼的墙壁多样。内墙多用编条夹泥墙,在柱子与穿枋之间以竹条编成墙体,两面涂泥,再外施粉刷。而外墙为了防雨,则在窗榻板下用厚约五厘米的石板为墙,榻板上方则用砖墙,再外施粉刷。 院子两侧厢房的廊柱,柱础为一般的素面鼓形,无基座。而正厅的前金柱的柱础有雕花,饰有带卷涡纹的花朵。柱础底部还有作兽爪状的基座。而正厅与厢房的交接处的柱础规格介于两者之间,虽是鼓形素面柱础,却有基座。

院中住家的家具陈设颇为古典,其中一些家具为清代或民国打造,制作精细,有的还嵌以螺钿,外观较华丽繁琐。

乌门楼许内现有居民十多户,原有室内建筑因改建而损毁得比较严重:其西北、西南、东北三个角上的厢房已被拆去,改建为砖瓦结构的现代建筑;入口天井两侧的轿厅也已不复存在;过厅及正厅为十多户居民共用,正厅内堆满了杂物。木结构的屋架腐朽严重,可见到多处白蚁蛀蚀的小孔,过厅两侧的阁楼因楼板朽坏已无法上人;厢房后面的披房一侧已拆建,而另一侧则用作厕所和猪圈。相对来说,以院子为中心的一圈建筑及门楼保存得相对完整。

57.合作社 位于临川桥头,建于民国,是天台城关最早三层楼临街建筑。文学家许杰的中篇小说《赌徒吉顺》中描写的环境即此三

54

层楼。《赌徒吉顺》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和《中国文学史》,建议重点保护,作为研究中国文学史和天台地方文学史之用。

58.潘宅 中山路西358号,清末民初,400多平方米,单向朝东民居,完全不同于天台地方特色,道地较大,似北方建筑风格。

现状:保存完好,居住较舒适,道地开阔,阳光较充足,气势较大,形式特殊,应保护利用。

59.宣武第 城关糠行弄6号,清初,乾隆年间重修,500多平方米。此民居是较完整的天台特色的四合院,原初建时内有四弄堂,四水井,中堂只一层,但与厢房二层一样高,气势较雄伟。

现状基本格局尚存,但较破旧,柱础的青硬石雕刻特具特色,细腻、美丽的图案实属少见,至今,中堂内还悬挂“茂实堂”三字之匾,道地、阶沿较完好。

该四合院原主人是清武举人,客玉带刀侍卫。门头外有旗杆墩,可插旗。建筑结构非常合理,迎门头,先门厅(也称接客厅),过道地而入中堂,两边厢房对称,现急需整修,极具气势,是典型的天台明清时代有官之家的建筑形式。有古建筑的文物价值,一旦修缮完好,可对外供游览参观,内设立古时中堂,厢房摆放原样,教育青少年学生缅怀先辈建筑之伟大。

60.凌氏书房 桥上塘岸路30号、31号,清代中期建,约200平方米,典型的同姓宗族私塾学堂。建筑格局小巧别致,道地挖鱼池,池上架石桥通往前厅,以小见大的特殊形式。

该后房连贯两处前后相连,目前较破旧,急待整修,但现居住的

55

主人,保护意识极强,门窗已保住一部分,整体尚完整。

调查意见:此书房建筑较早,而建筑风格特殊,极具文人气质的建筑,小而全,精而美,能保存至今是非常难得的。急需投入修缮,必须保护之。

61.凌氏宅院 城关桥上塘岸路18号、20号,民国初年,面积共250平方米左右,二层楼砖木结构,内洋外中形式,非常典型。

现状:二处保存都较完好,外貌与初建时相同,未改造。室内稍有改动,基本未动,这二处民居在地理位置、朝向选择及用料之考察,式样新工,较具时代性,也是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典型建筑。值得保护和维修。

62.金举人宅 赭溪路141号,清道光年间,约280平方米,二层楼屋。门头至道地砖雕较美,门前旗杆较气势。

现状:门头道地处保存完好,门额匾尚好,院中基本完整,待整理厢房,总体基本完好。

64.茅宅 水坑巷30号,民国20年后建,始建者茅新美,是天台有名商号,系酱油制造家。面积200多平方米,完整四合院,内形式较新颖,典型工商地主新款式。

现状:保存较完整,基本原样。是典型新旧结合的建筑。 65.朱秀才宅 水坑巷5号,清末民初,约300平方米,较完好。依坡建筑,中堂后的书房及后厅堂的形式,在城关内至今又保存得这样完好,实属少见,形式特殊。

现状:比较完整,基本上与初建时相似,但中堂门窗已无存,需

56

重新整理。

该四院建筑风格特殊,中堂后依坡踏步小房间及小卧室前有雕栏,造型较玲珑、雅致,文人气色,体现在石雕栏杆上的细致、高雅。非常少见,较特殊的建筑。朱之佑为民国省公署谘议。

66.朱宅 荣阳里巷41号,民国初期,350多平方米,较平整,内建鱼池,结构合理,居住较舒适。典型的工商地主所建造的格局,已接受西方建筑的观念。非常具有特殊的保护价值,也可综合利用。

67.普通民居 城关荣阳里9号、6号,民国初年建,共200多平方米,典型的变通百姓所居住的民居。

现状:保存完好齐整,原样,值得保护,修缮不拆。

68.赵宅 城关赤巷5号及旁边吹鼓亭,民国初年建,300平方米,单向半个四合院,但结构严整,门窗雕花及窗格具有典型的天台特色,石刻细致,教雅,是儒商结合的典型民居。

现状: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修缮得较完整,非常值得保护利用。

新城区较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汇总表

编目 1 2 3 4 5 6 7 8 9

名 称 张氏宗祠 文昌阁 书种堂 元帅殿戏台 张文郁故居 张氏三透民居 张氏当店新屋 铺前戏台 茅氏宗祠 地 址 莪园村 莪园村 莪园村 莪园村 莪园村 铺前村 铺前村 铺前村 铺前村 分级 县级 县级 县级 县级 4 1 2 2 3 57

保护、维修 保护、维修 保护、维修 保护、维修 保护方式 风貌保护,如需拆除,应建设遗址公园或重建故居纪念馆 重点保护,原址保护,先公布为县保,建议申请省保 保护、维修,建议结合三透民居保护,整治风貌,形成历史环境 同上 保护,必要时可迁址保护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曹岩庙 陈克非故居 钓艇台 清丰庙 十房祠堂 三房祠堂 五房祠堂 六房祠堂 二房祠堂 塘岸街 铺前村 螺溪村 螺溪村 路口村 水南村 水南村 水南村 水南村 水南村 水南村 3 2 3 3 1 2 2 2 3 2 同上 原址保护 原址保护 原址保护 同77(铺前张氏三透民居) 原址保护 原址保护 原址保护 尽量原址保护 保护塘对岸的几座民居、戏台,维修整治,街对面商铺以风帽保护为主。是水南村落格局的重要标志

1.张氏宗祠:在莪园村口,是张文郁宗族—天台莪园张氏的宗祠。总体布局为一个四合院。

2.文昌阁: 在莪园村口,张氏宗祠南面,跨街而设,上供文昌。 3.书种堂:在张氏宗祠侧。建于清末,原为张氏书塾,后改为新式学堂。 4.铺前张氏三透民居:在铺前村,是较完整的三透九明堂民居。建于清乾隆至道光年间。由四进正屋和厢房、跨院组成。规模宏大。每进院落在东侧另开边门出入。

5.当店新屋:在铺前张氏三透民居东面,建筑年代稍晚于三透,与三透属同一家族。早年在此开设过当铺,名称一直沿用。是一座四合院建筑。

6.戏台:在当店新屋对面原为陈氏宗祠,后宗祠毁,仅存戏台。 7.茅氏宗祠:是天台西演茅氏之宗祠。布局为四合院形式,建于清代。 8.曹岩庙:原有大道在庙前经过,沿道设庙,兼行行旅。建于清代。 9.陈克非故居:为国民党第二十五兵团司令陈克非故居,建于1947 年。面阔五间,二层,单檐四坡顶。前有空旷的天井,周有围墙,前

58

有歇山顶门厅。

10.钓艇台:在螺溪村中,因螺溪有“螺溪钓艇”之景名,故名钓艇台。平面方形,歇山顶。建于清代。

11.清丰庙:在路口村,为求祈丰年而建,建于清代。前有戏台,平面方形、歇山顶。

12.十房祠堂:水南许氏共分十房之总祠。现存正厅、厢房、大门。为四合院形式。正厅面阔五间、硬山顶,体量用材极大。建于清代。 13.三房祠堂:水南许氏第三房之祠堂。在十房祠堂西侧,为四合院形式,建于清代。

14.五房祠堂:水南许氏第五房之祠堂。为四合院形式,前有演武场,建于清代。

15.六房祠堂:水南许氏第六房之祠堂。为四合院形式,建于清代。 16.二房祠堂:水南许氏第二房之祠堂。三合院形式,建于民国末年。 17.塘岸街:水南村中心商业街,旁临村中心水塘,沿塘设街,开设店铺,至今仍较繁华。旁有几幢民居和戏台,历史环境保存较好。

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