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如何搞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

2022-07-23 来源:步旅网
浅谈如何搞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

安全生产事关员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度重视和坚定不移抓好“一通三防”工作是忠实实践“三个代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具体体现。抓好“一通三防\"工作是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的保证,对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搞好“一通三防”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牢固树立长期奋斗思想,坚定不移地抓好“一通三防”工作。 随着国家安全管理力度的加大,全国煤矿安全形势有所好转,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事故率特别是“一通三防\"事故率有所下降,但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煤矿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重,在煤矿的伤亡事故中,瓦斯事故屈居榜首。瓦斯事故仍然是安全生产最大的威胁,一通三防依然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艰巨的工作。

2004年10月以来,先后发生了百人以上的死亡事故就有多起。如:郑州煤炭工业集团大平矿、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矿、阜新矿业集团海州立井,这三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在国内外产生严重影响。今年仅3月份就有多起瓦斯爆炸事故。如: 3月9日山西吕梁地区交城县岭底乡一处非法生产的小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28人。3月17日重庆市奉节县新政乡一处在安全程度许佑中被确定为D类矿井,市政府公告要求停产整顿的小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9人.3月19日山西朔州平鲁区白水塘细水煤矿瓦斯爆炸造成69人遇难。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这一切都反映了“一通三防\"工作基础薄弱,“一通三防\"工作任重而道远,责任重大,万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煤矿工作者必须保持不骄不躁、牢固树立长期奋斗目标,克服厌战情绪,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脚踏实地扎扎实实抓好“一通三防\"工作。

二、认真落实瓦斯治理的“十二方针\",推进“一通三防\"工作。 国家安全监察局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对我们煤炭企业治理瓦斯工作很有针对性和指导作用,防止瓦斯事故发生始终是煤矿生产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执行这一方针。

1、严格以风定产,坚决杜绝微风作业和无风作业。对风量不足的矿井及工作面坚决予以停产整顿,加强通风系统的合理配置,保证矿井通风畅通风量充足。

2、强压现场瓦斯管理工作,严格瓦斯管理各项工作制度。特别是要加强瓦斯异常涌出等重点区域的管理。充分利用好瓦斯抽放技术和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坚决杜绝瓦斯超限作业。

3、加强对监测监控装备的维护和使用,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装备,监测监控好瓦斯,为安全生产提供准确的信息。 三、加大“一通三防”的投入,夯实安全基础工作。

保证“一通三防”的资金投入是搞好“一通三防\"的物质基础。 首先要牢固树立不记企业经营如何,始终把“一通三防”放到一切工作的首位,“一通三防”资金投入不能少,更不能挪用,必须专款专用,资金投入到位是夯实安全基础工作的首要保证.其次,从通

风核定和预算入手,对不合理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对通风设施的构筑要严格标准施工,该密闭的巷道必须密闭,必须保证施工质量,不得跑风漏风;对瓦斯涌出异常的区域要跟踪监测,对矿井监测系统不断进行更新、补充改造,保证监测的稳定可靠。

四、造就一支过硬的通风专业队伍,提高“一通三防”管理水平。 提高“一通三防”管理水平,关键是要有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作风踏实的专业队伍,通风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决定了这支队伍要具有敢于坚持原则,善于科学管理的综合素质,能够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深入危险区域排查隐患,合理解决“一通三防”棘手问题。

因此在“一通三防”队伍建设上必须做到以下两方面. 1、培养一批刻苦学习、求真务实、严肃认真有扎实工作作风的专业队伍。

2、选拔一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廉洁自律、勇于吃苦的人才,使他们做好“一通三防”工作的带头雁,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五、严格落实“一通三防”责任制,强化现场管理。

抓好“一通三防\"工作严格责任制是基础,强化现场管理是关键。依据全国防治瓦斯工作会议精神,修订完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明确全员“一通三防”管理职责和义务,理顺各职能部门的职能关系,强化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通过责任制规范人的行为,为消除隐患,营造安全氛围,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从矿长责任制抓起,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逐级负责,使广大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井下现场,深入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和重点地

点,盯住突出问题,强化现场管理。切实做到人员到位,职责到位,工作到位,使“一通三防\"各项制度在现场得到落实。

其次,树立全员管理思想,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一通三防”的地位和作用。矿井通风专业队对完善通风系统,实施瓦斯监测,加强火区管理,搞好防尘负有直接工作责任,专业职能部门对“一通三防”工作负有技术指导监督检查隐患排查的业务保安责任,其它各工作岗位根据责任制的要求承担“一通三防”安全责任。

六、明确“一通三防\"无小事,微风作业就是事故。

微风作业就是事故,是正确接受事故教训,彻底杜绝瓦斯事故的需要。当作业场所因通风设施损坏或设施构筑不及时等其它原因出现微风时,工人们就不会坐等瓦斯员确认瓦斯超限后再撤人,而是主动撤出微风区域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信息,从而使隐患得以及时消除.用微风就是事故的观点教育职工,便于职工更直观地看到“一通三防”中瓦斯治理的本质,知道防治瓦斯不是小事,深刻认识到防治瓦斯从你、从我、从大家做起,构筑起安全防线,自觉地爱护通风设施,自觉地反馈通风系统方面的信息,形成瓦斯管理全员参与的局面.

七、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促进“一通三防”工作的发展。

“一通三防\"工作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一通三防\"搞的好与坏,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关系到矿井的安危,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发挥企业各部门的作业,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协调配合,推动“一通三防\"工作的发展.技术部门应从巷道设计上把关,保证通风系统的合理;机电部门要从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入手,严把设备的进货

关,验收关,提高“一通三防”装备水平;安监部门要把“一通三防”作为日常监督检查的重点,对高瓦斯区域要盯在现场加强监察,加强对“一通三防”隐患的排查和事故责任的处罚;工会要发挥好安全监督岗作用;教育、宣传部门要做好“一通三防”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形成全方位参与到瓦斯治理之中,通过大家团结一致,协作配合的共同努力,推动我国煤矿安全状况的稳定发展.

搞好“一通三防”基础管理工作促进

矿井安全生产

煤矿开采多为井下作业,经常要同瓦斯、煤尘、水、火等自然灾害作斗争。为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取得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就要积极做好井下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为井下创造适宜的气候环境,保证向矿井各用风地点输送足够的新鲜风流,用以稀释和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及煤尘,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当矿井发生灾变时,能有效、及时地控制风向及风量,防止灾害事故扩大。井下瓦斯事故、煤尘燃爆是诸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究其原因都是通风管理工作搞不好所导致的。在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如何构建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流程,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去组织完成矿井通风管理工作,确保矿井实现安全生产目标,主要应抓好以下工作. 一、设置矿井通风管理机构

矿井通风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复杂、政策性较强、责任性较重的工作,为了有效地开展通风管理工作,必须设立专职的通风管理组织机构,负责矿井通风管理工作,这对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矿井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矿井通风管理机构主要是根据矿井的生产能力、通风系统的复杂性以及矿井灾害的严重程度等确定。大型采矿企业根据需要设立通风处,一矿一井的煤矿应建立通风科,一矿多井的煤矿要设通风区队,具体工作由负责安全生产的矿长和总工程师直接领导。通风区队的组织形式与人员编制,应根据矿井具体条件确定,保证适应通风工作的

需要。通风队必须配备工程技术人员和区队管理干部,以及足够的通风、瓦斯检查与监控、抽放、防尘、防灭火等人员。对于井型较小、灾害较轻的矿井,矿井的通风管理可以与矿井的安全管理机构合二为一。

二、建立“一通三防”各项管理制度

要有效地进行通风管理,必须根据矿井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通风管理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各级管理部门、各有关管理人员通风安全的责任.规章制度要在工作中贯彻《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要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和确定性,不搞表面文章,便于执行,具有可靠操作性。

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一方面能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和各岗位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明确各管理人员和各岗位在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能和应承担的责任,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及岗位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搞好通风管理应建立以下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1、通风区队班干部及各工种的岗位责任制。包括:矿井测风制度、瓦斯检测及监测和瓦斯排放制度。局部通风管理制度(局部通风机安设,风筒质量标准化管理)。

2、通风调度以及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包括矿井每月至少召开一次通风例会,每周的安全学习会、每日的班前会)。

3、通风系统管理制度应包括:通风系统图、防尘系统图、防火系统图、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瓦斯抽放系统图、局部通风管理牌板、

通风设施管理牌板、防尘设施管理牌板、通风仪器仪表管理牌板、安全监测管理牌板、调度值班记录、通风区队值班记录、通风设施检查记录、防灭火检查记录、测风记录、瓦斯调度台帐、防火密闭管理台帐、瓦斯抽放台帐等管理制度。

4、通风仪器仪表管理制度包括通风安全仪器仪表的保管、维修保养、定期校正、定期进行计量检定等基础性资料。 5、“一通三防”业务工作实施计划包括:

(1)根据矿井月度生产计划编制矿井通风月作业计划。计划工作应包括矿井风量分配、瓦斯抽放、防灭火、防尘等“一通三防“的各项月计划内容。

(2)根据规定要求在执行作业计划中,贯彻好通风质量标准化要求,抓好各项工程质量,努力提高合格率,降低材料消耗,低瓦斯矿井完成瓦斯检测、防水火密闭、矿井防尘、灭尘和防爆工作计划。 (3)协助矿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应急预案》,以便在抢险救灾时有章可循.

(4)组织通风、瓦斯、防火、防尘等技术测定,以便及时发现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实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5)整理和上报各种报表。包括瓦斯检测报表、瓦斯监测日报表、自然发火和瓦斯突出预报、通风质量达标竞赛等. 三、预防瓦斯事故,重点加强矿井“一通三防”管理 矿井瓦斯是煤矿生产中必然遇到的有害气体。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伴随着生产的进行,瓦斯涌出到生产空间,对井下生产构成了威胁。瓦斯超限一直是矿井生产最主要的一个危险源,瓦斯灾害、煤尘灾害、火灾成了“一通三防”的主要预防对象.

防止瓦斯事故主要是针对防止瓦斯爆炸事故而言。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瓦斯爆炸一旦发生,就会严重摧毁井下巷道和设施,产生高温、高压、冲击波以及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导致人员伤亡,中断煤矿生产,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影响。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定浓度的瓦斯,实验证明,当瓦斯浓度低于5%时,混合气体无爆炸性,遇火源只能燃烧,这一阶段属于氧含量过剩阶段,当瓦斯浓度大于16%时,混合气体也无爆炸性,遇火源能燃烧,使人窒息,因此,瓦斯爆炸浓度为5—16%之间;瓦斯爆炸的第二个条件是有能够引爆瓦斯的引火温度,一般在650-750℃之间;瓦斯爆炸的第三个条件是:氧气浓度在12%以上。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爆炸都不会发生。因此,防止瓦斯爆炸的手段是消灭产生爆炸的一个或几个条件。从氧气浓度条件看,进入井下的空气中氧气浓度为20%,由于瓦斯、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体混入,井下设备、有机物的氧化和人员呼吸、炸药的爆炸等,风流中氧气浓度会逐渐下降,但到达工作地点的风流中,氧气浓度一般都在19%以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是不可操作的,即把氧气降至12%以下是行不通的。从杜绝火源上看:瓦斯爆炸的最低引火温度650℃,在煤矿生产中,能引起瓦斯爆炸的引火源很多,但井下主要火源可以通过人的行为控制,如:使用防爆设备、杜绝明火作业、放炮使用安全合

格炸药等,从理论上看,是可以消除爆炸引火源,但是,近几年的瓦斯爆炸事故中,管理不善,因静电、电器失爆,引发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很多.如:某矿因一电工带电接线头作业,接线过程中,线路短路产生电火花引爆瓦斯,造成20人死亡。又如:河南平顶山十一矿1999年5月8日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概况:平顶山矿务局十一矿七采区风巷掘进中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波及该风巷相邻的采煤工作面,事故发生时,在该采区作业的职工113人,其中39人遇难,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为708万元;事故经过:七采区掘进一队工人按照分工,一部分人在机巷往掘进工作面运刮板输送机大件,一部分人在风巷掘进。工作面打眼、装药、放炮后,出现残炮存在,为处理残炮,联炮前为了检查炮母线的导通情况,放炮员用放炮器放电来实验放炮母线的导通情况,试验时产生火花,引爆瓦斯,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电器失爆,通风管理混乱,局部通风管理不好,造成风量不够、风速偏低,违章操作、出现电火花,瓦斯防治制度执行不严、存在瓦斯聚积隐患。从事故案例中不难看出,火源的存在,一些可以采取措施防护,但是,一些火源要预防确实很难,如:自然发火、静电、金属碰撞或摩擦火花等。因此,杜绝火源作为防爆的主要措施是不可靠的。从控制瓦斯浓度的角度看: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正常通风时,矿井涌出瓦斯,被经过工作面的风流稀释带走,不会聚积.工作面通风不好时,瓦斯聚积,浓度将迅速升高,造成瓦斯超限,条件具备时发生瓦斯爆炸.因此保证正常通风,搞好通风管理是预防瓦斯事故首选途径.同时,做到通风系统稳定、通风设施可靠、通风管

理严格、措施可靠,才能体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方针。

四、防止矿井粉尘灾害,强化“一通三防\"管理

矿尘是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矿物微粒,煤矿生产中的矿尘,其危害巨大,他不仅引发矿工患职业病,煤尘还具有燃烧和爆炸性,

1、煤尘的爆炸性及危害

煤尘爆炸产生高温、高压和生成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又破坏井巷、毁坏设备、伤亡人员,甚至导致整个矿井毁坏,严重地威胁安全生产和人员生命安全。 2、矿井粉尘预防的措施

预防尘肺病和煤尘爆炸的关键就是降低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使其符合《规程》规定的标准,为此,综合防尘措施主要本着“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治理方案进行防范。其中技术革新是根本,风、水、护、管是重点。

所谓“革”就是采取技术革新的方式从产生粉尘的迎头上根本性解决粉尘的生成过程.近年来职业病防治工作在煤矿行业中逐渐重视,从采掘工艺流程、采掘作业环境、个人防护设备设施都加大投入,并逐步改造和更新了生产设备设施,随着机械化的进一步提高,工人直接接触粉尘的几率慢慢减少,粉尘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提高。

所谓“风”和“水\",就是以“水”为主、以“风”为辅采取洒水降尘和通风排尘与净化风流等多种措施降尘除尘的粉尘防治方式。

具体应采取: (1)湿式凿岩

系指在岩巷掘进过程中,将压力水通过凿岩机送入孔底,湿润并冲洗炮眼中的粉尘,使其在炮眼中变成浆液排出炮眼。这样能使绝大部分粉尘被控制在炮眼中.采用湿式打眼后,粉尘浓度可由打干眼时的500—1400mg/m?降至4—10mg/m?,降尘率可达90%-98%.因此,湿式凿岩是凿岩工作普遍采用的有效防尘措施,只有在严重缺水地点和遇水膨胀的岩石不能采用湿式钻眼时,可用干式打眼并采用干式捕尘器捕尘。

(2)通风排尘和净化风流

用通风的方式将矿尘稀释并排出。是降低井下矿尘浓度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要加强掘进通风管理工作,减少漏风,提高风筒出口风量,合理控制风速。当风速过低时,粗粒矿尘将与空气分离下沉,不被排出.据试验观测,当巷道中风速达到0。15m/s时,5?滋m以下的矿尘能够悬浮并与空气均匀混合而随风流排出.《规程》规定:掘进中的岩巷最低风速不得低于0。15m/s,这完全可以满足最低排尘风速的要求。提高排尘风速,粒径稍大的尘粒也能悬浮并排出,同时增强了稀释作用,矿尘浓度也随之降低。风速在增高时,将扬起落尘,使风流中含尘浓度增大,因此《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最高允许风速为4m/s。

在产尘量高、矿尘比重大、温度比较高的作业地点,可适度增大排尘风速.

通风排尘是合理的风速将掘进工作面所产生的矿尘排出,但应缩小其污染范围。为此,在含尘浓度较高的风流所通过的巷道中设置水幕净化风流。喷雾器的布置应以水幕布满巷道断面为原则,并尽可能靠近尘源,缩小含尘空气的弥漫范围.另一种方式是在产尘巷道中增设水幕,且之间距离以每隔20米为宜,装置保持一头(掘进头)安设三组效果最佳.据煤矿试验结果显示,降尘率达98.6%。 (3)放炮喷雾

爆破是产生矿尘的主要环节之一,而且它能使落尘再度飞扬,污染空气。在放炮时采用喷雾洒水降尘,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喷雾洒水是将压力水通过喷雾器在旋转或冲击作用下,使水流物化成细散的水滴喷射在空气中。它的作用有:在雾体作用范围内高速流动的水滴与浮尘碰撞接触后,尘粒被湿润,在重力作用下下沉;高速流动的雾体产生负压将其周围的含尘空气吸引到雾体内湿润下沉;将已沉落的尘粒湿润粘结,使之不易飞扬。 (4)装岩洒水、冲洗巷帮、转载点降尘

装岩洒水是在出渣前和出渣过程中人工洒水的一种方式,冲洗岩帮是防止巷道壁上的积尘遇风后和巷道冲击波作用下再次飞扬形成多次危害的一种措施.这两种措施的实施因为都需人工操作,生产紧张时大多没有正常坚持,这是粉尘治理的一个缺口,建议各级领导和部门加强对这一项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

各转载点卸煤口也是造成粉尘泛滥的另一个源头。《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五十条已明确规定:“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

没有防尘供水系统管路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主要运输巷,采区回风巷以及各运输机转载机头、卸煤口必须敷设洒水装置”.

总之,煤矿粉尘危害的治理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管理工作.但我们只要尊重科学,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行业标准,结合治理粉尘的方针,保证安全投入,强化管教结合,煤矿粉尘危害的治理工作就能实现行业的标准和目标。

五、防治矿井火灾,强化“一通三防”管理

矿井火灾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矿井火灾的主要危害是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一氧化碳和烟雾严重威胁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火灾能烧毁机器材料和煤炭资源,使开采煤量冻结,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产生火风压造成井下风流紊乱,因此,掌握矿井火灾发生原因及其规律,是防火的基本前提,也是“一通三防\"管理的重要内容。

矿井火灾按其发火原因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明火,即放炮、电焊、电器火源等引起的,即外因火灾;另一类由于煤炭的自燃而引起的、即自然火灾。全国每年煤矿生产过程中,外因火灾占80-85%,内因火灾占15-20%。内因火灾发生及发展缓慢,容易预防,外因火灾发生及发展在时间上具有突然性,来势凶猛,一旦发生多为重大恶性事故。

当矿井发生外因火灾时,灭火要及时。火灾从发生到发展有一个过程,一般初期较小,容易控制和扑灭,是灭火最好的时机,延误初期灭火时机,将造成巨大损失,付出惨痛的代价.如:某煤矿包工队的工人在掘进工作面作业时,因违章放炮引起一堆小火,他们本来可以

用简单扑打覆盖的方法,就可以扑灭,但是他们都惊慌得跑掉了。当主扇司机在主风井发现烟雾汇报后,矿井负责人慌忙中作了错误判断,采取了不适当的措施,率队下井灭火时,发生瓦斯爆炸,最终造成29人牺牲和全矿井封闭。

火灾错过灭火时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很难直接处理时,应该请求矿山救护队的支援,并向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汇报,成立救援指挥部,启动《矿井灾害预防处理预案》,迅速抢救遇难人员,此时要注意灭火时风流的控制,阻止火灾和烟雾蔓延和扩大.此时,风流调度方法选择是很关键的,应根据灾情及灭火地点、范围、受灾人员所处位置来确定。风流调度方法主要有:保持正常通风、增加风量、减小风量、停止供风和反风、烟火短路.调度风流必须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保证灾区和受威胁人员撤退。

(2)防止火灾扩大,创造接近火源直接、间接灭火的条件,直接灭火包括水灭火、泡沫灭火、干粉灭火、沙子和岩粉覆盖灭火、切断燃烧要素、灌浆防灭火、阻化剂灭火、均压灭火等。

(3)避免火灾气体达到爆炸浓度,避免瓦斯、煤尘爆炸而扩大灾情,对于瓦斯或瓦斯涌出量小的矿井,可以减小风量或停风,调度风流。

(4)防止产生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当矿井火灾的具体位置、范围、火势、受威胁地区还在没有完全了解清楚时,要保持正常通风.当火源的下风侧有遇难人员尚未撤出,或不能确认遇险人员是否已亡,且矿井又不具备反风和改变烟雾流向的条件时,应保持正常通风.当

火灾发生在矿井总回风巷或者发生在比较复杂的通风网路中,改变通风方法可能会造成风流紊乱,增加人员撤退困难,可能出现瓦斯积聚等后果时,应采取正常通风。当采煤、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并且实施直接灭火时,要采取正常通风。当减少火区供风量有可能造成火灾从富氧燃烧向富燃料燃烧转化时,应保持正常通风。

结束语: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复杂,责任重大的工作。矿井通风是防止瓦斯、煤尘、火灾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根本保障,矿井安全生产,需要以有效的“一通三防”管理为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热门图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