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筏板基础的简化计算方法简介

2021-04-25 来源:步旅网


1.悬臂法

方法概述——就是传统的墙下钢混条基计算法。

计算特点——假定基底土反力为均匀分布,为了减小基底压力使之满足软弱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而将基底加宽到互相连通的程度,但不作为连续的整板去分析。

方法缺点——基础宽度加大后,基底土的反力分布实际上是不均匀的。计算时,基底已经连成了一体却不考虑其连续性,因此很不合理,计算的结果是不经济的。

2.倒楼盖法

方法概述——假定筏板为一块倒置于地基上的连续板,由纵横墙支承。 计算特点——假定基底土反力为均匀分布,按普通的楼盖计算。

方法缺点——考虑了筏板的整体性,计算结果较悬臂法经济。但此法仍然没有考虑到基底土的反力分布实际上是不均匀的,所以各墙支座处所算得的负弯矩偏小,甚至出现小于实际弯矩而偏于不安全。

3.柔性基础简化计算法

方法概述——将在柱荷载作用下的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简化为各条单向连续条形基础的计算方法。 计算特点——将柱荷载的总值先按两个方向交叉连续的条形基础(板)的刚度比值进行分配以作为各向的柱荷载,然后分别按单向连续条形基础(板)计算。

方法缺点——此方法的一般假定为基底反力是按线性分布的,柱下最大,跨中最小,计算结果较倒楼盖法还要经济。但该方法只适用于柱下十字交叉条形基础和柱下筏板基础的简化计算,不适用于横墙承重的筏板基础。

4.弹簧地基梁法

方法概述——假定筏板沿横向被截分为单位宽的条板,置于文克尔假设的弹簧低级上,并假定板底面任一点的单位压力p与地基沉降S成正比,即p=kS。

计算特点——条板按受有一组横墙集中荷载作用的无限长梁计算。由于地基沉降S与基础挠度y接触协调相等,有p(x)=kS=ky.

方法缺点——同文克尔弹簧地基法假设。

5.弹性理论截条法

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下载。

方法概述——将筏板横向截分为单位宽的条板并置于均质半空间弹性地基上。

计算特点——由于积分上的困难,基底地基反力与沉降之间的关系很难用解析函数表达。目前是利用郭尔布诺夫-波萨多夫的《弹性地基上结构物的计算》中的计算表格来简化计算。

方法缺点——虽然克服了文克尔弹簧地基法假设的基本缺点,具有能够扩散应力和变形的优点,但是,它的扩散能力往往超过实际情况。由于计算所得的沉降量和地表沉降范围较实测值为大,而实际地基压缩层厚度是有限的,压缩层范围内土质往往是非均质的,即使是同一种土层组成,变形参数也有随深度而增长的情况。按半空间弹性理论所得的地基反力分布一般呈马鞍形和集中在梁端和板的边缘处,这是半空间弹性理论所算得的梁板弯矩大的主要原因。

6.弹性地基板法

方法概述——以双向受力的弹性地基板理论为依据来分析筏板的内力和变形。

计算特点——假设筏板置于文克尔弹簧地基上,并将不埋筏板四周边梁埋板的作用归结为:不产生剪力、有约束弯矩、挠度不等于零、转角等于零的半自由边界条件,从而推导出弹性曲面的挠度方程式,建立配筋弯矩的计算公式。

方法缺点——夸大了实际浅埋边梁的边固作用,且与一般弹性地基梁、板理论的缺陷一样,只考虑地基与基础的协调变形工作,而实际上,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7.有限子结构法

此方法是将整块筏板视做一根梁,整幢上部结构视做一个铰接于筏板的壁式框架(窗间墙视为框架柱、窗上墙视为框架梁),整个地基视做一组弹簧支座,上部结构和筏板支承在这组弹簧地基上。在此假设下,可借助子结构法解得整个上部结构在筏板接口处的刚度,运用有限元法求解筏板考虑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工作的整体弯曲内力和地基反力,再以弹簧地基梁法解筏板的局部弯曲内力。

条形基础在近于满布时不改用筏板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 2008-3-29 ] 第一节 引言 1. 筏板基础底板厚、双层配筋;为协调变形,其地梁要求刚度大,因而截面也大,所以其钢筋、混凝土用量都远大于采用条形基础。一般它只用于条形基础无法满足的情况。 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下载。

2. 通常认为当按条形基础算出宽度后,若一部分基础重叠而其他基础间隙也很小,以至难以施工时就应当采用筏板基础。

3. 条形基础设计已经是被理论和实践早就证实了的可靠的设计方法,而筏板基础设计也是一种常常采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然而,本质上讲,在从条基到筏基的量变质变过程,是一个飞跃。应当存在一个间隙:一个采用条基已不太合适、采用筏基又很浪费的间隙。

 本课题就是研究这个间隙,即:条形基础在近于满布时能否不改用筏板基础,及其处理的方法。  第二节 在一定条件下,条形基础在近于满布时不改用筏板的条件和做法 1. 条件:

 均匀的软弱土地基。即:建筑物范围内地基均匀,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小于140Kpa或土体压缩模量较大。

2. 做法:

1. 按照条形基础的柔性基础形式设计。

2. 按设计的条形基础断面(基础宽度、高度)放样,将基础断面进行直线放坡,把基础重叠及基础间隙难以施工的部分浇在一起(板厚度满足按单条基础的冲切剪切,而且最薄处应不小于250mm, )。也就是说,把较大间隙的保留,其余浇个整板。其情形是浇成整板的板面不平、板的断面依照条基的断面而变化,

3. 板下部钢筋取用已按条形基础设计(按条基的悬臂方式计算)的结果,再把相邻的条形基础下部钢筋连通。

4. 板上部不配钢筋; 第三节 上述做法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分析及上述做法的理由:

该做法是允许底板跨中上部开裂,实际受力情况近似于按照条形基础受力。 既然是按照条形基础设计,所以,原本不相重叠的条形基础部分自然是安全的。 只是,有一点与真正的条形基础不同:

即,原先相互重叠的条形基础部分,现在可视为相连通的、不重叠的\"偏心基础\"。

由于相邻基础的间隙已被浇满、基础下部钢筋也已经连通,因此该偏心基础的实际受荷\"宽度\"可着随荷载加大、所属基础自身变形发展的发生而加宽。

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下载。

更重要的是:对于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的变形模量与钢筋混凝土弹性模量相差悬殊,软土地基的弹塑性变形、(弹性压缩、塑性蠕变)程度与它的附加应力对应。而软土的塑性蠕变变形性能会导致地基反力不完全遵照弹性地基假定。

地基附加应力较大的局部会慢慢卸载,最终导致地基的附加应力朝着均匀抵抗基础作用的方向调整。这对于均匀地基和近于满铺的基础布置非常有利,再加之,底板跨中裂而不断,钢筋的拉扯使基础相互间能产生协调变形能力,从而可对上部荷载产生的变形进行变形修正,也使得上部砌体整体结构能够参与基础变形的共同工作,从而更增强了房屋的安全。

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下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