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农业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一个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都离不开耕地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国家一再强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近几年,我区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的迅速扩张、产业结构的剧烈调整以及政府的决策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土地利用结构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支撑了我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却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大量损失,严重制约了我区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末端治理”和以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高速经济发展已经不适应未来的发展,必须探索新的发展战略。因此,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人地系统和谐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如何持续保证有限耕地资源的数量、地力以及环境保护与管理,使其得到永续利用无疑更倍受关注。为了更好的掌握我区耕地信息,我局在全区范围内对耕地保护展开了一次摸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1.耕地面积变化情况。2010年初,我区耕地面积为6.0533万亩,2010年末,我区耕地面积为5.9436万亩,2009年《鹰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确定月湖区2010年耕地保有量指标为5.4210万亩,耕地面积达到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
2.基本农田占用和补划情况。2008年鹰雄大道项目涉及占用基本农田面积0.0221万亩,修改(调整)了月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月湖区范围内补划了0.0221万亩基本农田,全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不变。《月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确定月湖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为5.4461万亩,2008年末基本农田面积为5.4461万亩,达到了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2009因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和鹰潭市夏埠防洪工程涉及占用基本农田0.0227万亩,在月湖区范围内补划了0.0227万亩;2010年因鹰潭市鹰西大道工程和景鹰高速公路鹰潭连接线工程项目涉及占用基本农田0.0108万亩,在月湖区范围内补划了0.0108万亩。《月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确定月湖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为2.9295万亩,2010年末基本农田面积为2.9295万亩,达到了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2006-2010年,我区因国家、省重点项目建设需要,局部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6次,涉及总面积为 0.2071万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0.0556万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基本农田认证方案全部通过省厅专家评审并予批复。
4.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情况。2006-2010年市政府下达我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为1.3111万亩(含追加计划),
其中农用地1.0535万亩(耕地1.02万亩)。实际占用1.201万亩,其中农用地0.9434万亩(耕地0.9099万亩),没有超计划用地。
5.耕地占补平衡情况。2006-2010年,我区经批准新增建设用地62个批次(项目),批准占用耕地0.9099万亩。其中:国务院批准国家、省重点项目4个,批准占用耕地0.1083万亩;省政府批准城市分批次用地58个,批准占用耕地0.8016万亩。由于我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耕地占补主要是采取异地占补平衡和交纳开垦费的方式进行补充。在批准的62个批次项目中,9个批次以缴纳耕地开垦费方式补充,其余53个批次占用耕地均为异地补充。
6.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耕地保护始终作为我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来抓,为保护好我区的耕地资源,2010年省政府下达耕地保护任务后,我区与乡(镇)分别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基本农田签到农户,签订率100%;实行了区、乡(镇)、村三级责任制度,明确了耕地保护的任务和责任主体,区政府对本年度的耕地保护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
7、耕地质量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区认真开展了耕地地力调查、耕地地力评价以及有机质提升等工作,加大了对耕地保护的投入,切实保证了耕地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落实耕地保护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高位推动,耕地保护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
区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将耕地保护工作摆在突出的位子,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常抓不懈。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部署,召开会议重点研究。区政府安排了副区长刘长根协助分管区耕地保护等工作,从而加大了领导力度。
由于领导重视,高位推动,2010年,全区各地都认真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健全和完善耕地保护各项制度。区、镇(办事处)和村委会层层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耕地保护的责任主体,尤其是将耕地保护目标作为区、镇政府(办事处)主要领导年度政绩考核和离任审计的重要指标,从而使各级政府主要领导的头上都戴上了耕地保护的“紧箍咒”。
(二)创新宣传方法,全民耕保意识明显提高 为了提高全民耕地保护意识,增强全民耕地保护责任感和自觉性,我局加大了宣传投入,畅通了宣传渠道,创新了宣传方式,尤其是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点面结合的宣传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创新执法机制,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 各级政府特别是国土资源等部门,围绕创新执法监察模式、打造执法监察品牌、服务经济发展的目标,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部门联动、办案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建立了执法监察网络体系。在区、镇(办事处)、村聘请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信息员,充分发挥信息协管员作
用,做到“四个第一”,即:第一时间接到举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制止违法行为,第一时间立案查处。使我们减少了执法成本,降低了执法难度,提高了执法效率。
2.有效开展了土地执法专项行动。今年,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监察、发改、村建等部门参与,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土地执法专项行动,对区一级巡查区域、城乡结合部、国道、省道两侧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巡查。严厉打击了违法用地、占用耕地违法建房的行为。
(四)汇聚部门力量,有效遏制了弃耕撂荒现象 针对部分地区存在土地弃耕撂荒现象,区国土局对所辖镇(办事处)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采取了对应措施。一是认真落实了中央、省、市扶持粮食生产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重新核实增加粮食直补面积,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充分利用耕地资源、并逐级清理撂荒和零星分散的耕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规范土地流转,将闲置或粗放经营的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扶持种粮大户生产,引导土地不断向种田能手集中,鼓励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并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五)强化清理整治,农村建房管理有序推进 去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将农村违规建房清理整治工作列入了重点工作之一。开展了清理和整治农村违规建房、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整治闲置宅基地、镇(办事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及健全宅基地管理制度等工作。同时加强了对农
民建房用地的有效管理,严格把控农村建房用地指标,提高了农民建房用地的审批效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月湖对各类建设用地需求与日俱增。由于后备资源缺乏,能带来新增耕地的可开发资源日渐减少,严格耕地保护与保障发展用地,成为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工作的难点。表现在耕地保护上的主要问题有:
一、保护耕地资源的难度较大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月湖对各类建设用地需求与日俱增。由于后备资源缺乏,能带来新增耕地的可开发资源日渐减少,严格耕地保护与保障发展用地,成为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工作的难点。表现在耕地保护上的主要问题有:
1、耕地虽然具有重要作用,但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却很微弱,在以GDP作为衡量地方官员政绩主要指标之一的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为了实现领导任期间的目标,不顾环境资源承载力和经济条件,尽可能地实现耕地的非农化,盲目开发建设。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热情与耕地保护消极的态度的矛盾,与严格执法的矛盾目前十分突出,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上项目上往往只强调自身情况的特殊性,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之上,在资源利用上是急功近利的,甚至不惜违法。
2、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均耕地面积逐年下降。从减少的耕地来看,多为城镇郊区、村庄周围的良田和菜地。从减少的耕地用途来看,非农业建设用地比重较大。在非农业建设用地中,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占绝大部分比重,但也存在一些违法用地现象,例如:村民占用耕地违法建房等。
3、建设用地需求量大,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开发难度大。我区后备耕地资源十分匮乏,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少,且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土地开发难度大、投资高,而且利用效益较低。
4、 耕地闲置和撂荒情况时有发生。由于农产品价格不乐观,种地效益较低,一些农民放弃务农,离开农村进城打工,从而大量耕地被闲置。虽然免征农业税以来闲置地利用率有所增加,但仍是耕地保护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四、耕地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一是加强宣传“节”地。全区各镇(办事处)都要在交通要道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牌和惜土碑,在人口集中的中心村比较显目的墙上书写基本农田保护的宣传标语。同时,采取设立咨询点、组织图片展览、发放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发表电视讲话、开展乡村干部培训班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基本国策,提高基层干部群众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识。
二是严格审批“控”地。耕地保护工作的核心是严格管理。我区应坚持用途管制制度,凡新增建设用地,耕保规划
提前介入,积极参与,实地察看、选址、论证,严格实行基本农田保护的“五不准”。
三是开发整理“增”地。坚持占用与开发相结合,保护与复垦双管齐下的原则,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成高标准、高规格的示范性项目。
不减少的重要制度,推广实行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项目挂钩制度,切实落实补充耕地的责任、任务和资金;加强按项目检查核实补充耕地情况,确保建设占用耕地真正做到占一补一;推进耕地储备制度的建立,逐步做到耕地的先补后占;强化耕地的占补平衡管理,这是耕地保护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五是动态监测“管”地。首先应着眼于地面人工监测系统,主要是:1、加强完善土地变更登记,及时汇总,及时输入;2、建立合理的观察网,进行定期观察或定点固定观察;3、建立自上而下校核和自下而上反馈的信息传输体系,以便不断地获取和检验信息。同时,应充分应用现代遥感等高新技术,及时监测耕地变更状况,尤其是城市周围的耕地利用情况,为耕地保护决策和执法检查提供科学依据。
六是认真执法“护”地。把保护耕地作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首要任务,制定执法监察动态巡查方案,严格实行基本农田一级巡查制度,及时将违反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制度的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
四是占补平衡“衡”地。耕地占补制度是保证耕地总量
当前,我区正处在城市建设全面启动期,保护耕地的任务十分艰巨。但只有保住耕地,才能保证粮食安全,进而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只有保住耕地,才能守住返乡农民工“责任田”,守住广大农民生存的“心理底线”;只有保住耕地,才能保证经济安全、社会和谐,区委区政府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