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课程纲要

2020-09-11 来源:步旅网


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

课程纲要

编制:尹玉刚 滨湖镇望重中学

2020年9月

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

课程纲要

一、一般项目:

1. 学校名称:滕州市滨湖镇望重中学 2. 科目名称:信息技术 3. 设计教师:尹玉刚 4.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5. 教学教材:青岛出版社初中第一册 6. 适用年级:七年级 7. 授课时间:19周 8. 日期:2020年9月 二、课程元素 1、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3、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4、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

5、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6、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3、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2、课程内容:

教学进度表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信息技术课程介绍 第一单元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1节信息与社会 第2节信息技术概述 第3节认识计算机(一) 第4节认识计算机(二) 第5节操作系统 第一单元总结 第6课网络基础 第7课互联网的奥秘 第8课互联网的基本服务 第9课无线网络基础 第10课网络文化与网络道德 第11课网络安全基础 第二单元总结 第12课信息化学习 第13课智能化城市 第14课电子商务 第15课数字化创新 教育联区信息技术年度测评 教学内容 课时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课程实施:

1、注重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时要精讲到位,让学生适当训练,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2、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激发他们对计算机技术这一新兴科学的学习兴趣,让其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拓宽其在计算机世界和互联网时代的视野,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线,多练,多操作才能提高。

每堂课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提出课题、讲解简单思路、学生实践、知识总结,每次总结可以放在课前,总结上一次课的知识,每次讲课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留出30分钟让学生上机实践,充分保证学生的动手时间。

4、灵活运用教材,对于教材上的内容,如果完全按照其进程来实施教学,知识反而不能更好地连贯,而且在课时不多的客观条件上要对其有一定的筛选,选择实际应用比较多的知识作为重点来教。

5、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把各种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带给学生,让学生坐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列车,而不至于闭门造车,总是学习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

4、课程评价:

(1)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量规。 应首先根据评价内容和相应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的评价目的,然后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标准。应具体地将评价标准进一步分解为评价指标并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构建规范的评价量规。

(2)通过日常观察或设置真实任务搜集评价资料 信息技术课的过程性评价一方面可以通过现场观察、档案袋或成长记录的方式,系统客观地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自然情境中的真实表现;也可以设置特定的作业、项目或任务来引发学生某种特定的行为,搜集有价值的评价信息。用于过

程性评价的作业、项目或任务应指向具有普遍意义的目标,任务应该是多层次的,可考察学生综合的信息素养,不能过偏;任务应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实际,避免设置脱离学生生活或学习经验的任务情境;任务对所有学生都应是公平的,不能偏难或过于偏向某些学生的生活经验。

(3)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 应正确认识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的作用和功能。期末考试的主要功能是考察学生对本学期所学模块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诊断本学期教学的成果和不足,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随后的教学和学习,保障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实现。

三、所需条件 班班通 多媒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