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目录[隐藏]
四、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
J.P.Guilford:吉尔福特(1897-1987),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心理测量方法、人格和智力等方面的研究。他因应用心理测量方法和因素分析法进行人格特质的研究,特别是对智力的分类而驰名世界。1950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4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1967年,吉尔福特(J.P.Guilford)在对创造力进行详尽的因素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活动就是人在头脑里加工(即操作过程)客观对象(即内容),产生知识(即产物)的过程。人类智力应由三个维度的多种因素组成:第一维是指智力的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和行为等四种;第二维是指智力的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等五种;第三维是指智力的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化和蕴涵等六种。这样,由四种内容、五种操作和六种产物共可组合出4x5x6=120种独立的智力因素。
120个智力因素分别负责着人类不同领域的智力活动,智力活动的水平是由这些智力因子的发展水平来决定的,而影响这些智力因子发展水平的是思维内容、思维操作过程和
思维结果。
在吉尔福特的智力理论中,在形式上虽包括三个向度,实际上真正代表智力高低者,是他他所指的思维的操作。即个人的智力实际上是在思考情境基础上和的得出结果之前的思考过程。
1971年,他把内容维度中的图形改为视觉和听觉,使其增为5项,智力组成因素变为150种。1988年,他又将操作维度中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使其由5项变为6项,智力结构的组成因素便增加到5×6×6=180种。吉尔福德认为每种因素都是独特的能力。例如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就是语义、记忆、单元的能力。又如,说出鱼、马、菊花、太阳、猴等事物哪些属于一类,回答这类问题进行的操作是认知,内容是语义,产物是类别。
从吉尔福特智力结构模型中我们看出,思维内容、思维操作和思维结果中的各项能力决定了人类智力活动的水平。
在对信息类型的处理中,有的人擅长处理符号类信息,有的人擅长处理图形类或语义类或行为类信息。
符号思考者
“符号思考者”善于处理抽象的符号信息,他们有可能是一个优秀的会计、书籍管理员、文档秘书、计算机编程人员、法庭的速记员、翻译、数学家、作曲家、电路设计师、电力工程师、校对员、字谜爱好者、拼字游戏高手等等;
图形思考者
“图形思考者”善于处理具体形象的信息。甚至如果他们在处理其它类信息时,能够借助图形类信息,往往会很好地完成任务。比如,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如果借助一个饼图,他们便能很快地理解这个概念。“图形思维者”可以不看图纸就能把家具散件组装到一起,他们还擅长摄影、形象设计和修饰物品。
语义思考者
写作,在法庭上为别人辩护,处理公共关系,撰写报告,做演讲,阐释你的观点,做咨询,谈判,做家教等这些工作时,需要具备较好的语义能力。
语义类内容是学校中的主导内容。几乎所有的教学都是用语义形式来表达的。老师往往把语义看得比符号和图形重要得多。属于“语义思维者”的孩子通常在学习中表现得很好。而那些被认为不具备学习能力的孩子通常是语义能力不够好,在概念理解、词语关系理解、文字信息理解、概念鉴别等方面会相对弱一些。
行为思考者
我们通过别人的动作和情绪来了解某些信息并与之交流,我们也通过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欲望、感受和需求。擅长处理行为类信息的人,他的人际交往、情绪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发展得都较好。在学校中,他们往往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承担一些职务。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他们更容易成功。
行为能力非常重要,情绪的自我调控、积极的自我评价、正常的人际交往都源于行为能力的良好发展。
吉尔福特智力理论的另一大贡献是关于创造力的阐述。这些阐述意义深远,奠基了我们今天对创造力的理解和对创造力的测评方法。
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主要包含四个关键因素: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和精进性,且这些因素都相应地集中在智力结构模型中发散思维层面中的智力因子上。思维的流畅性对应“单元发散”中的智力因子,思维的变通性对应“类别发散”中的智力因子,思维的独创性对应“转换发散”中的智力因子,思维的精进性对应“推衍发散”中的智力因子。
在思考运作中,吉尔福特所列的聚敛思考与扩散思考两个概念,引起此后心理学家们广泛的注意,因此启动了很多研究。所谓聚敛性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系指个体在凭思考解决问题时,总是根据已有知识,循逻辑规则去寻求唯一的正确答案。在学校中的智识学习以至智力测验所测的智力,均属聚敛性思考的能力。
至于所谓扩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系指个体凭思考解决问题时,针对问题情境,可同时想到数个可能的解决方式,不囿于单一答案或钻牛角尖式的探求。像此种超越即有知识未必遵循常规的思考方式,一般称为创造(creativity)。有些心理学家为研究创造能力时所设计的创造力测验(creativity test),即系以吉尔福特理论中的扩散思考为基础的。
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上述三维结构中处于第二维度的“发散思维”。于是他和他的助手们(托伦斯等人)着重对发散思维作了较深入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发散思维的四个主要特征:
流畅性(fluency):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地表达出的观念和设想的数量;
灵活性(flexibility):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灵活地思考问题;
独创性(originality):具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和独出心裁的解决问题思路;
精致性(elaboration):能想象与描述事物或事件的具体细节。
吉尔福特认为,这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并研究出一整套测量这些特征的具体方法。然后,他们又把这种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枣围绕上述指标来培养发散思维(按吉尔福特的理论,这也就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使发散思维的培养变成了可操作的教学程序。尽管把创造性思维等同于发散思维是一种简单化的理解,但是对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与应用来说,毕竟是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吉尔福特和托伦斯等人的贡献是不应抹杀的。
吉尔福特“智力结构理论”不仅为我们今天的智力训练提供了可操作性的依据,国内外现有很多根据这一理论开展的各种思维训练教材和课程;而且,它对创造力的阐述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测量和训练的基础。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等,这几种能力在他的“三维智力结构模型”中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智力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应的教育训练,则可以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活动:智力头脑风暴
烧一根不均匀的绳,从头烧到尾总共需要1个小时。现在有若干条材质相同的绳子,
问如何用烧绳的方法来计时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呢?(参考答案见“学习资源”)
思考与练习吉尔福特“智力结构理论”认为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