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形式学科(如希腊文、拉丁文、数学、逻辑学等)或古典人文课程最有发展价值;教学原则、方法以学生心理官能的内在发展秩序为依据。实质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世纪受压制,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20世纪初衰落,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与生活相关的广泛知识内容;与人类的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质学科(如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法律)或实质课程最有价值;教学原则与方法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愉快的和有效的。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各有自己的哲学、心理学及社会基础,因而各有合理与偏颇之处。
3.国家主义教育:指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家主义派的教育主张。代表人物为曾倚、李璜等。主张教育是国家主权之一,是国家的事业.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的自尊.发展国华、陶铸国期、拥护国权。组织国家教育协会,出版了上的一篇翻译文章。主张以国家主义为教育的根本宗旨,这是国家主义派的共识。国家主义教育学派的著名教育思想家、著名教授余家菊从1922年起,开始研究国家主义教育,并撰写文章宣传国家主义教育。1923年10月,同李璜合著的论文集《国家主义的教育》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1925年又撰写成《国家主义教育学》一书,对国家主义教育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余家菊认为,所谓国家主义教育“即以国家主义为依归之教育”,其涵义是培养自尊精神以确立国格;发展国华以发扬国光;
陶铸国魂以确定国基;拥护国权以维护国脉。国家主义的教育主张中也含有一些合理因素。当前的教育改革正在逐步突破国家主义教育的限制,推动教育多元化发展。
4.人本主义心理学:指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主要流派,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引起匾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驱力。
5.科学主义思潮:指认识论和科学哲学中的一种思潮或运动。反对把自然科学看作文化中价值最高部分的哲学家把他们所反对的看法称为“科学主义”加以贬斥。但也有些不赞成科学“至高无上\"的人不用这个贬义词,而恰当地把这种看法叫做认识论的基础主义和本体论的自然主义。罗蒂的著作《哲学和自然之镜》(1979年)出版以后,基础主义成为众矢之的。人们纷纷把当代西方哲学的走人死胡同,归咎于笛卡尔首创的基础主义。笛卡尔的论点大致是这样:科学是惟一的知识、永恒的真理.伦理的、美学的和神学的思想都将被科学的进步所排除.接受传统规范的惟一理由不过是,我们在一切实践领域还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的限度内,按照传统规则和基于经验的作法来生活是慎重的.这一点最重要,以下各点可由此直接或间接地推演出来;科学知识的确定性在于它以主体中的明白清晰的观念为基础。这是知识的阿基米德点;自然科学之所以是客观实在的正确表象,是由于科学方法的应用。它成了一切知识的标准和范例;当一切知识都成为科学知识之日,就是一切人生问题(包括伦理道德问题)都得到解答之时。
6.实验教育学:是一种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潮,19世纪30年代,在德国生理学家米勒(Johannes Miller)的倡导下,生理学逐渐成为一门倾向于实验的独立科学,同时也为心理学准备了它作为一门科学所必须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在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以及实验生理学的影响下,作为其标志的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97年在莱比锡大学创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至此,实验心理学得以诞生和发展。冯特利用这个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实验教育家的早期教育实验很难和心理实验分开.无论在思想和方法上,实验心理学都为实验教育思想提供了可以直接借鉴和吸取的东西。1901年,德国教育家梅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实验教育学”,1907年,德国教育家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阐释了实验教育思想.随后众多的教育学家加以发展.实验教育学家认为,应该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
7.教育学:指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需要对它进行研究,总结教育经验,认识教育规律。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所谓规律,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8.永恒主义教育:指一个传统的教育流派,也称新古典主义教育。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流行于50年代的英、法等国,之后逐渐衰落。最主要的代表有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法国的阿兰和英国的利文斯通。永恒主义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坚持主张过去的东西是卓越的,为宇宙、人性、知识和真善美的不变的本质辩解,认为凡是值得向往的东西都是永恒不变的。永恒主义者强调,理性是人性的基础.社会秩序的稳定,依赖于以永恒的真善美原则为基础的理性文化.漠视这些理性文化,社会就会因精神支柱的坍塌而立足不稳。他们甚至把20世纪30年代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归因于道德问题和文化问题。永恒主义在
极力推崇“永恒价值”的基调上,确立了“复古式”课程标准。他们还认为,好的教育在于使人逐渐认识真理而变得富有人性。
9.教育规律:指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比如,在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的教育都有所不同,但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受当时的生产力和经济政治制度以及社会的文化生活所制约,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从微观上说,教与学,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智育与德育,小学、中学、大学各个教育阶段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即存在着规律。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这些教育的逻辑层次,去揭示教育各种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10.《民本主义与教育》:指杜威的代表作,代表了他的教育思想。他试图把“民主\"和“科学试验\"、“进化论”、“工业的改组”等因素联系起来,探讨他们在教育上的意义.书中批判性地谈论了西方以前的教育思想,同时吸取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生物学、心理学上的成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全书共分26章,前7章首先讨论了教育与生活的社会机能,批判了当时社会学校教育的弊病,提出了他的一个重要观念:“教育即生活”。书中最重要的思想是教育为民主社会创造条件的思想。关于教育上的民主,杜威认为,“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是“个人各种能力的自由发展”.应发展个人的首创精神和适应能力,必须把生长作为一切成员的理想标准。第8-23章根据上述观点,对教育的目的、兴趣与训练、经验与思维、教学法与教材和课程、教育的价值、教育与职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特别强调教育目的(结果)与过程的一致性,认为教育的目的在过程之中,而不是在过程之外。活动的自身便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这样的活动才是真实的、生动的、变幻无穷的、有意义的。反之是盲目的、机械的、有害的。最后3章是将其论述归结到实用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根据认识和有目的地改造环境的活动之间的连续性的观点,他认为教育应使学生中知识的获得和在共同的生活环境所进行的活动和作业联系起来,这构成了实用主义理论和方法论的核心。
11.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概念、教育判断或命题,借助一定的推理形式构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的陈述.教育理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的规定性:第一,教育理论是由教育概念、教育命题和一定的推理方式构成的。因为任何理论必定是通过概念、判断或命题等基本的思维形式来构成的,如果没有教育概念、教育命题,仅仅是对教育现象的系统描述,即使是系统的,那也不是教育理论,而只是教育现象陈述。第二,教育理论是对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的抽象概括。理论在本质上超越于具体的事实和经验,尽管它在形式上是一种陈述体系,但它在内容上是以浓缩的形式来阐述教育事实和经验的,不是对教育事实和现象的直接复制,而是间接的抽象反映.第三,教育理论具有系统性.单个的教育概念或教育命题,不借助于一定的逻辑形式,不构成一定的系统性,也不能构成教育理论,即使它是对教育现象和事实的概括反映,那也许只是一种零散的教育观念或教育思想.
12.《普通教育学》:指赫尔巴特的1806年的一本著作。这本书的发表标志着教育科学体系的初步建立.赫尔巴特首次提出了教育学应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观点,从而使教育学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他根据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将课堂教学划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即著名的“形式阶段理论”,从而为近代教学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一理论后来被他的学生发展成“‘五段教学法\"。他提出了多方面兴趣学说,认为人具有多方面的兴趣,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与此相联系,他设计了一套内容广泛的课程体系。他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认为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从而阐明了教育与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此外,他还就德育、学校管理、各年龄阶段的教育。课程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3.教育改革:指运用现代的教育理念对教育体制进行改变,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教育改革的重心应当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当前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学校的教育立场基本不变,教育评价单一、落后,管理手段行政化,人才水准不高,教育效率低下,人才出不来,庸才流不出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尚未优化,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当初国有企业运行机制的弊病。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教育的制度性改革
力度不大,主导制度框架尚未受到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冲击.中国基础教育质量存在着模糊性,这种模糊性已经构成了中国教育评价的盲目性,而这种盲目性又恰恰遮盖了教育在体制和机制上的弊端,使教育成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政府有责任在教育改革中引领教育工和广大民众检查并扫除一切教育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政府需要从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上提供条件,为教育改革创造良好的空间。
14.教育平等:指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们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信仰、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事实上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平等的涵义包含四个重点:第一,人即目的,人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自由和谐地发展,只有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第二,教育权利平等原则。这是相对于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来说的。第三,教育机会均等原则。良好的教育制度是每个人有均等的人学机会,在教育过程中有均等的对待和成功的机会.第四,差别性对待的原则。由于教育的效果会因受教育者个人的天赋、机会与机遇而不同,机会均等不可能机械地实现,因此,教育平等的实现必然对每一个个体以不同的教育待遇。
15.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指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主张生物起源的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等。利托尔诺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把动物界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看成是教育的基础.按照他的看法,动物是基于生存与繁衍的天性本能而产生了把“经验\"、“技巧\"传给小动物的行为,这种行为便是教育的最初形式与发端。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