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本篇文章通过分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例,简要说明了治疗的方法。
标签: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 免疫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在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和预后等多方面具有很大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亚型,占NHL的33%左右[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老年人多见,中位发病年龄为60~64岁,男性稍多于女性。临床上以迅速增大的无痛性肿块为典型表现,肿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结内,约超过30%的患者表现为局限的淋巴结外首发病灶。结外病灶常见于胃肠道、骨和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病例:
患者女,48岁,6月前发现后背部“发红”,2月后发现此处不规则包块,略高出皮面,且渐增大,入院约6×9cm大小,质硬,色红,无压痛,无破溃、渗出,包块皮温高于周围皮肤;周围可见四个直径约0.5~1cm大小卫星结节。B超提示“低回声包块”,细胞学检查示“镜下见散在类似淋巴样小圆形细胞,核仁明显,见有少许组织细胞”。就诊我院行“肿块切除”,术中冰冻示“切缘残留”,于“扩大切除+中厚植皮”,术后病理示“肿块呈浸润性生长,细胞挤压变形,免疫标记:肿瘤细胞CD20+,PAX-5+,Bcl-6+,CD5+,CCA+,CD3-,CD34-,CK-,S100-,为B细胞淋巴瘤,倾向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术后恢复尚可,出院嘱肿瘤科随访治疗。
讨论:
2008年WHO对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分类进行了新的修订。新的分类中,将不能归入已知任何类型的大B细胞淋巴瘤归类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性(DLBCL,NOS)。这是DLBCL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包括富T细胞/组织细胞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DLBCL、原发性皮肤DLBCL,“腿型”、老年人EBV阳性DLBCL[2]。
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起源于活化B细胞,临床治疗可于免疫化疗,预后与分型有关,原发性皮肤DLBCL一般好发于小腿,单个或多个皮肤结节,可伴有溃疡,生长迅速。皮肤结节也可见于大腿,偶见于其他部位。呈浸润性生长,一般较其他型预后不良。
DLBCL临床治疗主要于免疫化疗,抗CD20的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DLBCL的临床研究显示了比单纯CHOP治疗在生存期方面的优势[3]。
该患者因年龄较轻,低于好发年龄,且以背部结节为首发症状,包块浸润性
不明显,易造成临床误诊。手术治疗仅切除原发灶,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嘱肿瘤科治疗。
参考文献:
[1]Osterman B,Cavallin Stahl E,Hagberg H,et al. Highgrade non-Hodgkin’s lymphoma stage.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reatment outcome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213 patients[J].Acta oncol,1996,35:171-177.
[2]曹军宁,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研究进展[J/OL],当代医学,2009,14.
[3]刘丽萍,冉学红,任翠爱,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9,1,4(2):238-2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