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微信使用基本情况

2021-05-18 来源:步旅网
大学生微信使用基本情况

3.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通过为期一月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42份,问卷回收率为88.75%。其中有效间有14人表示从未份有效问卷的之所以从未使用微觉得微信功能与QQ资源的限制,所以未

鉴于本研究主微信使用行为,故而为128份。如表1所本省生源有17人,占

使用3个月以下 微信3-个月-半年 时间半年-----1

年 1年及以上 总计

13 12 30 73 128

10.2

类别

频数

百分比

问卷142份,在这之使用过微信,占1429.9%。而这14人中信的原因主要或是使用微信。

23.4

9.4 类似,受到手机硬件

要分析调查对象的

57 最终确定样本数量100.0 示,调查对象中甘肃

总数的13.3%,外省

生源有111人,占总人数的47.3%;男生有55人,占总人数的43.0%,女生有73人,占总人数的57%。其中大一学生有31人,大二学生有36人,大三学生有34人。大四学生有27人,分别占总人数的24.2%,28.1%,26.6%,21.1%。

表3.1 样本基本特征表

类别

频数

17 111 128 55 73 128 31 36 34 27 128

百分比

13.3 86.7 100.0 43.0

生源地 本省(甘

肃)

3.2 微信使用

3.2.1调查对

(一)微信使用时表3.2 大学生微

年级 性别

外省 总数 男 女 总数 大一 大二

情况分析

象微信接触情况

57.0 间 100.0 24.2 28.1 26.6 21.1 100.0

信使用时间

大三 大四 总数

如表3.2所示,10.2%的大学生使用微信时间在3个月以下,9.4%的大学生则在3个月至半年左右,23.4%的大学生使用微信时长在半年至一年左右,还有57%的大学生则使用微信在一年以上。并且大学生微信使用时间在大学生的年级(χ²=18.755,df=9,p=0.027<0.05)、学科种类(χ²=9.009,df=3,p=0.029<0.05)上有显著差异。

表3.3 不同专业和年级大学生微信使用时间(%)

微信使用时间 3个月以下 3-个月-半年 半年-----1年 1年及以上 总数

文科 3.3 10.0 18.3 68.3 100.0

专业

理工科 16.2 8.8 27.9 47.1 100.0

大一 16.1 16.1 35.5 32.3 100.0

大二 11.1 2.8 11.1 75 100.0

年级

大三 11.8 5.9 20.6 61.8 100.0

大四 .0 14.8 29.6 55.6 100.0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年级方面,有16.1%的大一学生使用微信时间在3个月以下,32.3%大一学生使用微信时间在1年以上。而大二,大三乃至大四的学生微信使用时间都较为集中在1年以上。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微信使用时间也在增长。在专业方面,理工科的学生有16.2%微信使用时间在3个月以下,而文科学生则只有3.3%微信使用时间在3个月以下。而且文科学生中68.3%在微信接触时间上超过一年,而理工科学生的则相对只有47.1%。总体来说,文科大学生的微信接触时间是要高于理工科的。

(二)微信使用强度

表3.4 大学生微信使用强度

每天微1-3次 信使用4-6次 频次 7-9次 用 总数 128 100.0 频次 52 23 11 百分比 40.6 18.0 8.6 32.8 开松推送功能,随时使42 从表4可以看出,有40.6%的大学生每天使用微信1-3次,有18%的大学生使用4-6次,8.6%的大学生使用7-9次,还有32.8%的大学生则开通了推送功能,从而随时使用。

表3.5 不同专业和年级大学生微信使用强度(%)

每天微信使用频次 1-3次 4-6次 6-9次 开送推送功能,随时使用

文科 20.0 25.0 11.7 43.3

专业

理工科 58.8 11.8 5.9 23.5

3个月以下

69.2 23.1 0.0 7.7

微信使用时间

3-个月-半

半年--1年 1年及以上

年 75.0 8.3 0.0 16.7

50.0 20.0 10.0 20.0

26.0 17.8 11.0 45.2

另一方面大学生每天使用微信的频次在大学生的学科种类(χ²=19.985,df=3,p=0.000<0.05)以及微信使用时间(χ²=22.530,df=9,p=0.007<0.05)上有显著差异。文科学生相较于理工科在更高频次使用微信。而且,随着微信使用时间的增长,每天使用微信的频次也逐渐升高。

3.2.2 大学生使用微信目的分析

表3.4 大学生使用微信目的

频数

谈心聊天 获取资讯 积累人脉 喜欢与人沟通 使用

有困难寻求帮助 19 找个玩伴 其他 总数

6 17 324

5.9 1.8 5.2 100.0

70 83 33 31

百分比 21.6 25.6 10.2 9.6 20.1

使用微信目的从上表可以看出,谈心聊天、获取资讯、由于身边的朋友在使用因为使用微信这些原因占相对较大比重,三者加起来超过60%。即时通讯是微信使用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访谈中,大四郜同学提到由于身边的朋友都开始使用微信,若是她不使用,就失去了同她们联系交往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微信作为即时通讯的工具是她选择她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微信有一些消息推送比如腾讯新闻、还有各种公众号、服务号发布各种信息,你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加入,获得更多感兴趣的咨询,而且十分便捷。微信这个通讯平台的多样服务,可以让她在其中的社交变得更加丰富!

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目的同社会交往的目的具有相似性,在调查和访谈,数据也显示这大学生通过微信进行社会交往的预设目的。

身边的朋友都在65

3.3 大学生通过微信的人际交往情况

3.3.1 大学生通过微信与交往对象的联系频次

大学生在校园中,同各种交往对象进行社会互动与交往,形成了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室友关系、亲人关系、师生关系、恋人关系以及陌生人关系等等。以下表格主要是看大学生通过微信同各种交往对象的接触状况。

表3.5 大学生通过微信同微信好友联系频率(%)

朋友 原来大学室友 父母 老师 恋人 陌生

同学 同学 人 1.6

5.5

7.0

20.3 25

26.4 0.0

19.6

从来

很少 26.6 28.1 31.2 34.4 27.6 56.9 16.1 67.4

有时 33.6 35.2 32.0 27.3 19.7 15.3 32.3 13.0

经常 28.9 25.8 25.8 14.8 21.1 1.4

22.6 0.0

总是 9.4

5.5 3.9 3.1 6.6

0.0

29.0 0.0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学生通过微信与朋友“有时”或“经常”联系的频率加起来超过50%,同大学同学、原来同学、父母的联系频率集中在“有时”或“经常”,同恋人的联系频率选择“总是”“经常”的比例都相对较高。而通过微信同老师、陌生人联系的频率“从来不”和很少两个选项中。

总体而言,大学生通过微信与朋友的联系频度是较高的。个体之间相互接触的频率会影响互动的双方的熟悉性。而在人际交往中,熟悉度对于增进个体的好感与互动是有积极作用。微信这个新平台使得大学生同朋友之间保持着熟悉性,巩固着他们的友谊。

而大学生通过微信同大学同学和原来同学的联系频率也较高。很多同学在访谈中表示之所以使用微信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也是身边的同学和原来的初高中同学开始使用,为了方便联系而开始使用的。现在大学同学之间也比较经常用微信聊天,还有班级的群组聊天会发布一些班级的信息和活动通知。由于原来同学可

能在不同的省份,见面聊天的机会比较少,而微信却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不会因时空距离而导致原油的人际关系的疏远。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父母使用微信的人数76,占到总人数的59.4%。已超过半数。但也有比较大比例的同学添加父母为微信好友后并不经常同父母聊天。在访谈中,我们得知大学生虽然添加父母为微信好友,父母却并不经常使用微信。因此更多的时候是通过电话同父母进行联系。但还是有一部分同学表示微信开辟了一个同父母联系的新渠道,交流成本也很低。大四郜同学说,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和父母用微信聊一聊,主要的内容也就是同父母分享一天的日常琐事等等。有时候自己发了个不太开心的状态,父母看到后也会很关心的打电话询问,那时候就会很深切地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

在所有调查的大学生中,有恋人的比例占总调查人数的24.2%。通过微信总是同恋人联系的频率的人数比例也相对较高。在访谈中,有少数同学还表示自己是异地恋。而微信的联系方式快速、便捷,只有有手机和网络,几乎可以随时使用,更重要的是交流成本相对于打电话很低的。可以说是非常的经济实用。

大学生添加老师为微信好友的人数为72人,大约占总调查人数的56.2%。但大学生通过微信同老师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因为同老师的年龄和社会阶级的差异,大部分本科生同老师平时的互动并不是十分多。在访谈中,受访大学生说我更多的用微信同同学和朋友聊天,大家比较熟悉,聊得开。但是同老师有时却不知道要聊些什么,不过有时候看到老师发的某个状态还是会点个赞,或是评论一下,老师也会回复,但通常都不会主动和老师进行比较长时间的聊天。但还是有比较少数的同学谈到自己平时同老师的关系也不错,加了微信后,也偶尔会聊聊天,也挺喜欢这样子的方式,觉得在一定程度上同老师之间的社会阶级和年龄差异被弱化了,就像个朋友似的进行相对比较平等的交流。

在调查中得知使用过摇一摇、找附近的人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35.9%。而这些人中有19.6%的大学生虽然使用过该功能,却没有与陌生人进行沟通交流。总体来看,大学生使用微信同陌生人联系的频率并不是很高,而且联系频率都集中在很少、有时这样的程度。在访谈中,大四刘同学表示她之所以未使用这样的功能是因为她认为使用这种功能总感觉不安全,对网络上的陌生人她总有一种不信任感。她更加不会想要尝试在网上建立这种同陌生人的亲密友谊关系。

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微信是一个主要基于熟人人脉而进行社交的平台。大学生使用微信更多的是为了方便同朋友和同学乃至父母的联系。因为这一部分人群是大学生可以信赖的。他们希望通过微信表达感情,寻求彼此之间的关心、理解和互相尊重,以获得一种情感上的归属感。

表4.1 大学生关注朋友圈中的状态的频率(%)

频数 16 51 53 5 125

百分比 12.8 40.8 42.4 4.0 100.0

中的状态的频率大学生关注朋友圈很少 有时 经常 总是 总数

在使用微信的128名大学生中,有125名大学生表示使用朋友圈,而且使用的频率主要集中在“有时”“经常”两个选项上。

很多同学反应,自己很多的高中好友可能在不同城市上学,时空距离这么远,有时候很担心随着时间和经历的不同,彼此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疏远。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偶尔还会打打电话,但是这种交流方式的成本代价有些高。应该是大二的时候开始使用微信,她觉得微信可以让她和原来的同学时时刻刻保持联系,有时候没有几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很长时间的沟通,但是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送去几个问候什么的,每天也能说个一两句,感觉虽然彼此空间距离很远,但是心的距离很近,彼此还在关心和互动。

在访谈中大二,张同学:我会常常关注一下朋友或同学的朋友圈动态,因为这让我感觉虽然和他们生活不在一块,但不会因此而变得疏远,我知道他们最近在做些什么,有时候我还会给他们的动态有所评论和回应,或是点个赞。让他们知道,我还在关注着他们,支持着他们。也许我认为这是我以另一种的方式去参与他们的生活。我也会发最近的动态和朋友,亲近的人分享我最近的心情和生活。我不希望因为生活距离远了,因为他们对我生活某一部分的缺席让我们的关系就疏远了。另一方面,在我失落的时候,我想获得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在访谈中,还有一个同学提到她一直加了高中一个关系一般的同学的微信,平常也就是互相点点赞,进行简单评论和回复的交情。但是有一天她和舍友争吵后,也不知道要和谁去诉说,担心身边的同学把自己隐私泄露出去。她就发了个心情很糟的微信状态,然后看到了高中那个同学对她的回复。最后权衡之后,她就在微信中同那个同学会话,然后把那件事情同那个同学讲了。 她说她之所以选择同那个同学谈,是因为两个人在不同的城市和学校,她也不认识自己身边的人,在倾诉隐私这一方面她觉得很有安全感,不会担心泄露给别人后造成自己的人际困扰。也许是分享了这个隐私,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就渐渐拉近了,聊天的频次也增加了。每次寒暑假大家都要约出来见几面。

3.3.2 大学生使用微信的人际交往范围

表4.2 微信使用时长对大学生社会交往范围的影响(%)

3个月以下 3个月-半年 使用微信时间 半年-一年左右 一年以上 社会交往范围 本校 7.7 8.3 0.0 0 本市 0.0 0.0 0.0 1.4 本省 84.6 75.0 73.3 47.9 港澳台 7.7 8.3 6.7 8.2 外国 0.0 8.3 20.0 42.5 总数 100.0 100.0 100.0 100.0 显著性检验 χ²=24.154,df=12,p=0.019<0.05 从上表可以看出微信使用时间越长,大学生社会交往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微信使用长达一年大学生中有38人社会交往范围扩大到了国外,占其中人数的42.5%。

在访谈中,大四,郜同学谈到她认为微信增进了她和朋友之间的感情交流,她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微信。而最初使用微信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远在外地的高中同学或是朋友都使用微信,为了更方便的同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她也开始使用。而且微信越来越完善的功能让她也越来越亲睐于使用微信聊天。而且她参加了暑期学校一个志愿活动,结交了很多外国朋友还有港澳台的朋友。现在,他们还经常通过微信进行互动和交流,让这段跨国际、跨地域的友谊没有因为时空的距离而变得疏远和渐渐消失。

另一方面 微信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范围,使原本可能因为距离而产生的疏离感坚守,而且随着微信使用的时间越来越长,也会有更多的人出现在微信联系人列表中,从而拓宽人脉。

表4.3 微信使用时长对大学生朋友数量的影响

微信通讯录中人数 10人以下 11-30 使用微信时间 3个月以下 3个月-半年 38.5 8.3 46.2 58.3 40.0 13.7 31-50 0.0 8.3 20.0 26.0 50以上 15.4 25.0 33.3 58.9 半年-一年左右 6.7 一年以上 1.4 显著性检验 χ²=47.093,df=12,p=0.000<0.05 从以上两个表可以看出,微信使用时长以及频次同大学生的朋友数量具有显著相关。随着大学生微信使用时长和使用频次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微信通讯录中的朋友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总而言之,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积累的人脉数量同个人投入的时间是息息相关的。在社会交往中,微信不仅仅可以巩固原来的朋友圈,还可以开拓新的人

际交往圈。

在访谈中大四王同学提到,他曾在火车上同一个其他大学的学生聊得比较开心,后来大家互加了微信,然后平时偶尔聊聊,也会彼此关注对方朋友圈的动态。虽然后来因为距离太远,几乎也不怎么见面,但是通过微信也没有让这段在火车上建立的友谊而断了联系。还是十分开心的。

在访谈中,还有一些同学提到在一些微信的群组聊天里面,通过自己朋友的中介而认识很多的新朋友。

根据人际吸引的心理学理论,两个人之间能够发展友谊很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彼此的相似性,也就是朋友之间有一些共同与相似之处,以此类推,朋友的朋友也或多或少有与你相似之处,而这种相似性都会吸引双方进行进一步的交往。

微信的很多功能,让大学生超越了时空的距离,使得大学生之间虽然没有面对面却还可能让大家在社会互动中,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

3.3.3 大学生使用微信进行社交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表4.4 微信头像设置状况

自己照片

频数

23 10 18 20 11 46 128

百分比

18.0 7.8 14.1 15.6 8.6 35.9 100.0

有效百分比 18.0 7.8 14.1 15.6 8.6 35.9 100.0

累计百分比

18.0 25.8 39.8 55.5 64.1 100.0

目前的微信头像设置明星照片 动物图片 风景图片 网络热门图片 其他 总数

目前的微信昵称设置真实姓名 多数人知道的小名

少数知道的小名 英文名 QQ昵称 其他 总数

表4.5 微信昵称设置状况

频数

39 22 10 17 22 18 128

百分比

30.5 17.1 7.8 13.3 17.2 14.1 100.0

有效百分比

30.5 17.1 7.8 13.3 17.2 14.1 100.0

累计百分比

30.5 47.6 55.4 68.7 85.9 100.0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微信头像使用的多是自己的照片,使用的昵称也

是真实的姓名。这说明。微信作为即时通讯软件,与手机通讯录、QQ好友之间都有互动联系。在一般情境下,个人所添加的微信联系人均是与自己有关联,并且相互认识的,而非陌生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选择示人的头像和昵称也可被间接地认为是对现实社会交往的一个延伸,是他们所希望呈献给别人的一种状态,以及希望别人认识到自己的摸样。

3.3.3 大学生对微信社交的依赖情况

表4.6 微信使用强度与手机过度依赖

从来不 很少 21 10 2 15 48 手机不在身边 有时 10 5 6 16 37 经常 1 2 3 6 12 总是 1 0 0 3 4 总数 52 23 11 42 128 你每的天频使次用微信 1-3次 4-6次 7-9次 开松推送功能,随时使用 总数 19 6 0 2 27 显著性检验 χ²=32.473,df=12,p=0.001<0.05 从上表可以看出使用微信频次同当手机不在身边认为会有未读短信这两者成显著相关。在访谈中,也有同学谈到,当手机不在身边的时候会特别没有安全感。使用微信频次较高的同学,总是会时不时把手机拿出来看看,是否有未读的信息。早上起床也会打开手机微信看看是否有未读信息或新的朋友状态。

表4.7 每天使用微信的频次 * 聚会上使用微信

1-3次 你每天使用微信的频次 4-6次 7-9次 开松推送功能,随时使用 总数 聚会上使用微信 会 13 10 7 25 55 不会 39 13 4 17 73 总数 52 23 11 42 128 显著性检验 χ²=16.213,df=6,p=0.013<0.05 从上表可以看出,每天使用频次同聚会上是否使用微信成显著相关。聚会上的低头族成了聚会上的一个重要组成,很多时候,在聚会中,一个人拿出手机玩后,旁边的人也会继而掏出手机。这样,聚会的意义就被这些低头族破坏了。大四刘同学提到今年过年回家,同龄的亲戚在她家聚在一起吃个饭,吃晚饭后,就

在客厅坐了坐,大家都差不多拿出了手机,然后或是发状态,或是在微信群里抢红包,偶尔抱怨个破网速,彼此之间都没什么更深入的交流了。

在访谈中,问到之所以在聚会中会使用微信,很多人表示因为大家差不多都在玩手机,然后自己也习惯了时不时拿手机出来看看,或是发个状态或是对他人的状态点个赞什么的。

表4.8 大学生通常使用微信的地点

你最常教室 在什么寝室 地方使

食堂

用微信

图书馆

家里 轨交线上 其他 总数

频次 10 96 2 4 7 1 8 128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7.8 75.0 1.6 3.1 5.5 .8 6.2 100.0

7.8 75.0 1.6 3.1 5.5 .8 6.2 100.0

累计百分比

7.8 82.8 84.4 87.5 93 938 100.0

调查数据显示,接近75%的大学生表示通常都在寝室使用微信。在访谈中大学生提到,通常在宿舍里面也没什么事情做,就会看看微信,自己发个状态。和朋友聊个天等等。当问到和在宿舍里面和室友的沟通时,她们大都表示就简单地说个几句,然后就各干各的事情了。

大一张同学表示自己经常在宿舍使用微信,和我很要好的同学并不是室友,我们通常就各自呆在寝室里面聊天,不一定非要见面聊。微信既便捷有快速,也可以加强联系。

大二李同学表示自己也经常在宿舍使用微信,经常在微信上和一些朋友聊得比较嗨,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话说出来总是感觉怪怪的。但是在微信上就没有这些限制,可以比较自由的开玩笑,谈论各种话题等等。而且有时候晚上和同学聊到特别晚。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是比较沉默寡言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