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文档中插入如下表格行与列数的表格(不用输入数据)。 2.自动套用格式为“竖列型3”,表格中数据居中对齐。 3. 利用表格计算功能,计算出“成绩表”中的各人平均分。 4.将其按“数学”成绩的降序进行排列。
成绩表
姓名 数学语文 英语 平均分 王明86 97 88 新 刘庆73 86 87 辉 刘庆78 68 66 昕 张和93 82 78 静
Word综合练习题1
1、将文档的标题“引言”设置为“黑体”、“三号”、“加粗” 2、将第二段内容的行间距设置为“1.5行”。
3、输入一个来自文件的图片,设为水印并衬于文字下方。 4、在文档最后创建一个2×2的空白表格 5、在上述空白表格中分别填入如下数据:
(第一行)“80年代OS”、“90年代OS”、 (第二行)“DOS” 、“Windows” 6、插入艺术字“引言”,衬于文字下,调整适当大小。
7、设置页面边框为“艺术型”。(如无艺术型边框可设置为任意一种边框) 8、将“信息技术”替换为“信息技术(IT)”。
引言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毫无疑问,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是当今信息社会的两大支柱,尤其是以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或将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技术代表世界上最新的生产力,信息知识成了社会的最重要的资源,大多数人将从事信息知识的管理和生产工作,信息技术成为人们必备的工具。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两大基础建设:第一,是加快建立和建设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各种信息资源库。第二,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基础教育中来。后者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关系到下一代人的培养问题。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从两个方面融入到教育中来:首先,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计算机教育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等。这一强有力的工具的引入,将使教育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其次,是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学与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或单独开设课程,或将其融入、整合到相关课程中去,以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下一代,让我们的后代能在的信息社会中自由搏击,立于不败之地。这两者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本文从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与得失,阐述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并讨论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师范院校的计算机文化教育目标改革的重要性。
Word综合练习题2
1、在文中插入一图片,10×10cm,设为“上下型环绕”和“水印效果”。 2、将第一段“人们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就…”的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将文档的标题“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素养”设置为“居中”对齐方式
4、将最后一段“我们知道,信息已经成为…”的首行缩进两个汉字(0.75厘米,不能使用空格代替缩进) 5、将表格的最后一行“90年代后期…”删除
6、文中蓝色字部分设为“楷体”、“四号”字、“下划线”。 、
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素养
人们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就已认识到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强有力的工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必将进入信息社会。为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基础教育应该培养一种具有计算机文化的现代文明人。对计算机文化含义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以不同方式开设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综观我国多年来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可以非常清晰地划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的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阶段及现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阶段。这与国外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基本一致。
由于程序设计在计算机科学中的特殊地位,在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早期,程序设计一度被认为是计算机文化的核心。前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在1981年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所作的著名报告“程序设计——第二文化”中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看法。一时间,在世界范围掀起了程序设计热。我国在这一阶段是以BASIC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为特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与BASIC语言或程序设计
语言在当时几乎成为同义语。潭浩强先生的《BASIC语言》也因此一举成为我国图书发行史上的第一畅销书。不能否认,当时的“BASIC热”对推动我国计算机普及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当时的计算机水平也只能进行单一的程序设计工作。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文化的核心而要求人人都必须掌握毫无疑问是非常片面的,它夸大了程序设计对社会普通人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小的。
计算机文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则要比第一阶段在认识上更全面、更理智。这一阶段,是以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如操作系统、汉字输入、文字信息处理、数据库及简单的程序设计为核心的。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把计算机作为人们处理日常信息(如文字处理、数据统计等)的工具来掌握,而不再认为掌握计算机与掌握数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不再认为程序设计等同于使用计算机。这种观念的改变,使得人们对计算机的认识更具体与全面,而不再对其充满“神秘”的色彩。不过,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与误区,主要是没有完全摆脱“计算机专业思想”的束缚,把许多计算机科学的专业思想试图灌输给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或初学者。
九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Internet在全球的广泛普及与高速发展,信息社会的来临不再是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的预言那样的将来,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面对这种形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再一次被提出。这次人们的眼光应该放得更远、视线应该更开阔。以“超媒体文化”与“计算机网络文化”为特征、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计算机文化观已逐渐形成。为了能更精确地描述这一代计算机文化观的本质,一般将其称为“信息素养”或者“信息文化”。
我们知道,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动力之一,与物质、能量一起共同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信息运用能力”将是21世纪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基本素质,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先走了一步。如日本早在1986年4月就提出了“信息运用能力”的概念,并制定了信息教育的三个基本目标(1)信息运用的实践能力;(2)对信息的科学理解;(3)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还分别规定了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对信息教育的实施方案。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作出反应,修订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及培养目标,编写教材,培训师资等。因为,这是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立足与领先的大事,因此,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我国也已着手这方面的工作。相
信在不远的将来,信息教育将成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将在各级教育教学中普及。
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
年代 80年代 90年代初 计算机文化的特征 程序设计语言 DOS,WPS,数据库
90年代后期 Windows,网络,多媒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