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梳理】
知识点 1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原因: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 次反“围剿”失利。 2.开始时间: 年10月。
3.前期: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进军贵州—强渡乌江—攻克 。 4.遵义会议
(1)时间: 年1月。
(2)内容:①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 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②会后,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
(3)意义:开始确立以 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 ,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 。 知识点 2 过雪山草地
线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 (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 (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 —翻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进入甘肃。 知识点 3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两次会师
(1)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 ,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 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长征胜利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
国革命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达标练习】
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是指 ( ) A.五四运动 C.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D.红军长征
2.《长征组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其中“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 ) A.准备北上抗日 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转移 C.与敌人决战
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3.下面所示资料反映了遵义会议的 ( )
A.召开时间 C.主要内容
B.历史背景 D.重要意义
4.下列毛泽东诗句中,与下图有关的是 ( )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材料出自《长征组歌》。以下关于“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使红军打退了敌人的第五次“围剿” B.它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准备了条件
C.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它体现了红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6.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红军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三大主力胜利会师,这一历程说明 ( )
①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是失败的 ②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
④中国革命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A.①② C.③④
B.②④ D.①③
7. 美国记者斯诺根据在延安采访所得到的资料,于1937年10月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详尽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伟大精神。这本书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这反映出( )
A.斯诺参加了抗日战争
B.国共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 C.长征扩大了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 D.长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
8.贵州省黎平县老人任时若回忆说:“我见过红军,那是冬天。虽然他们很苦,身上穿的衣服
很薄、很烂,但他们对老百姓都很好……到各家各户借的东西,用过后都归还。”从老人的话中可知 ( ) A.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 B.红军纪律严明 C.遵义会议是重要转折 D.红军胜利会师
9.曾参加过红军长征的萧华将军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诗歌突出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 ) ①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②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 ③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 ④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精神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10.1934年7月,国民党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已经持续了大半年,并已突破了苏区四周的防线。而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已很匮乏,粮食紧张,弹药更是紧缺。在这种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险恶形势下,红军及时实行了战略转移,避免了更大的危险,走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路。上述材料表明红军长征的原因包括 ( )
①国民党进行第五次“围剿” ②中央苏区物资匮乏,兵力减少
③敌强我弱,实力悬殊 ④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指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中共在长征途中曾面临巨大的危机,为此召开过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因为当时中共上海局的电台被敌人侦破,所以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了,这反而使得这次会议得以在中共独立自主的状态下召开,没有受到共产国际和联共(布)的影响。这主要反映了 ( ) A.这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这次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D.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12.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关键时刻作出正确决策,指引着中国革命向正确的方向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到图二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该变化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三反映出中国革命的区域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2分)依据图三,写出图四中A、B两处红军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4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决策调整的认识。(2分)
答案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1.五 2.1934 3.遵义 4.1935 毛泽东 毛泽东 红军知识点2 四渡赤水 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知识点3 1.吴起镇 1936 红军三大主力 2.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达标练习】
1.D 2.B 3.D 4.B 5.D 6.C 7.C 8.B 9.B 10.A 11.D
转折点 12.(1)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2)中国革命的区域中心由南方(瑞金)转移到北方。A为攻克遵义,B为飞夺泸定桥。 (3)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决策;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要从具体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等等。(答出一点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