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长方体体积的说课稿

2020-06-04 来源:步旅网
五年级《长方体体积》说课稿

张新荣

一、 说教材:

1、教材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1页到43页。 2、教材分析: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主要特征,表面积计算等有关立体图形相关知识后,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的学习经历。

3、学情分析: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学习平面图形扩展到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发展的一次逾越。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知。

4、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掌握长方体体积计算的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教师正确引导,通过让学生观察尝试搭建长方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

5、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6、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实验操作推导、理解体积计算公式。

7、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分成8人一组,每组棱长1cm的小正方体若干。

二、说设计理念: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我设计本课时力求体现以下三个理念:

1.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2.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究新知。 三、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观察、操作、演示、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融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丰富表象、提升经验、形成思考。 四、说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做一做、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中探索发现问题,推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

教学时,我安排了激情引趣揭示课题,自主探究推导公式,利用关系类推公式,巩固练习运用公式,总结评价五个环节。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首先课件演示如下图,让学生说出他们的体积各是多少?学生回答时说出是怎么知道它的体积的:数一数它是由多少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它的体积就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接着老师提出如果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计算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体积:例如讲桌的体积.池水的体积.还能切开数吗?很显然(切开数)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是行不通的,那么怎么办?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长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自然的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达到课始趣生的效果。] (二)自主探究.推导公式.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首先组织学生进行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活动“想一想”,是让学生观察三组长方体再让学生同桌叙述发现的问题.通过比较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系. [设计意图:在比较、观察、有梯度的表述中,体会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系。]

第二个活动“做一做”,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这一特点,先利用直观学具,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操作、思考,并且将具体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然后逐步脱离操作直观,利用表象逐步抽象化。在活动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具体的过程是: (1)每8人一组做实验并记录 请学生小组合作用一些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要求摆的同时思考:⑴每排摆了几个? ⑵每层摆了几排?⑶摆了几层?⑷一共摆了多少个? ⑸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很快算出总个数?然后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面。让学生观察、分组讨论:从填表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cm3 学生会发现:①体积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关系。 长

方体体积=每排个数×排数×层数 ②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数值和长、宽、高相等。 [设计意图:分小组学习,是学生主动理解学习过程、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分组操作拼长方体、填写报告单,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了条件。同时让学生自主地去感知、观察发现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小正方体个数之间的关系,降低体积公式推导的难度。从而提出创造性问题,逐步形成创造意识。] (2)概括体积公式。 引导学生观看课件,由学生自己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 b 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可以写成V=a b h。然后指名说一说求长方体的体积.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进一步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记住了公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