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年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3-06-03 来源:步旅网
2022年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

卷B(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2、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消灭利益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工业与农业差别

3、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 ) A.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B.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4、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物质的惟一特性是(A. 运动性 B.客观实在性

) )C.不可分性 D.时空性

5、坛经时有风吹幡动, ---- 僧曰风动, ---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 ) A. 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B.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6、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7、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8、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10、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D.殖民地和宗主国 11、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 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12、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 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3、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人民当家作主

14、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主要依据是( ) A.现代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和觉醒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15、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 B.国家政权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农民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 ?欧文 D.托马斯 ?莫尔

17、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 )

A.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 B.为商品输出开路

C.为控制国外原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 D.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

18、割裂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的统一会导致( ) A.宿命论B.唯意志论C.庸俗进化论D.唯心史观 19、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括的各种矛盾主要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0、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会导致( ) A.唯物主义决定论 B.经验论 C.唯理论

D.相对主义诡辩论

三、辨析题

21、实现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22、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四、简答题

23、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24、简述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关系。

25、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26、简述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27、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演进。

28、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五、论述题

29、结合恩格斯晚年关于资本主义的新认识,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B 5、D 6、B 7、D 8、C 9、B 10、B 11、D 12、A 13、C 14、D 15、B

二、多项选择题

16、ABC 17、ABCD

18、ABD 19、ACD 20、BC

三、辨析题

21、答:此观点正确。与自然规律一样,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符合社会规律的事物必然要得到实现。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已被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它必将被更为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所替代。因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合规律的。同时,社会规律是在人们社会活动中起作用的,而人们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志的,因而社会规律的实现和发挥作用又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具体说来,共产主义的实现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因此,实现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22、答: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四、简答题

23、答: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①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f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

自然历史过程,就能够发现“各国社会现象中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即规律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2)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历史选择性包括以下三点:

①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②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历史过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人们的历史选择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在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活动,必然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③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正是在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参与社会变革实现的。

24、答: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1)普遍联系

①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特点。 (2)永恒发展

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事物和过程是不可分离的。 (3)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关系

①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结果,但并非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

②所谓发展,指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正向质变,即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变化。

③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构成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25、答: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利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因而,它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人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26、答:(1)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①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②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本来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并为资本家所无偿占有的那部分新价值。现在,资本家又用从工人那里剥削来的钱,再来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进行更大规模的生产,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③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2)资本不断积累的后果

①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一一无产阶级则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这样随着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

②资本积累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

③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④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27、答: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演进,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中,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是一致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

(2)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是一种私人资本家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资料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再统一。 (3)法人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①国家资本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国有制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是由于其主要存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所以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家资本所有制就其性质而言,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

②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主义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演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28、答: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社会的基本前提,是马克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总的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示来新世界的特点,是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述。

五、论述题

29、答:(1)恩格斯晚年关于资本主义的新认识19世纪80〜9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以俄国为代表的东方落后国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恩格斯以科学的态度,对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新的论述和调整。具体如下:

①恩格斯指出:1848年《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总规律和总趋势没有错,但对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潜在因素估计不足,以为资本主义的丧钟即将敲响,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己经成熟,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②恩格斯具体分析了这50年的资本主义发展情況。他说,1847年危机以后的工商业复苏,是新的工业时代的开始。当时,在英国,谷物法的废除以及由此引起的进一步的财政改革,给英国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所必须的全部地盘,使得它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成为“世界工厂'德国在世界市场上出现得晚,1848年革命才获得了初步的发展,只是到1866年和1870年的革命才扫除了最严重的政治障碍,从而“充分发展起来”。也只是从那时起,德国才开始了社会经济的大变革一一工业和农业的革命,即家庭工业转化为工厂生产,农民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大农业。1S48年前后,美国还只是一个殖民地市场,即输出原料和输入工业品的国家,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成为发展最快的国家。

③恩格斯分析了美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指出:美国正在取消保护关税制度,并且产生了地道的美国组织“瑞恩”和“托拉斯”,这是完全符合资本主义生产规律的。“在各种工业发明方面,美国己经肯定地起着主导作用,而德国正在同英国争夺第二位。”恩格斯预言,如果美国实行了贸易自由,那么再过十年它就会在世界市场上击败英国。

20世纪的历史证明,恩格斯的断言是正确的。恩格斯根据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对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策略所作的调整,应当说是实事求是的、切合实际的。这不仅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而且丰富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己经并正在发生变化。揭示这些新变化的表现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有: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个人资本所有制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再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家资本所有制,最后,法人资本所有制成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势。

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更加严格,剥削方式更加残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 ③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a.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己经发生很大变化。

b.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c.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市场机制依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但己不是唯一调节机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经济实行全面千预,国家宏观调控在经济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⑤政治制度的变化

a.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b.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c.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d.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妒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十分引人注目的形象。

总之,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