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取、弃土场作业指导书

2020-08-19 来源:步旅网


取、弃土场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xx路基工程取、弃土场施工。 2.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仔细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 取土场开挖前应清除地表150mm的耕地土,运至指定地点存放 ,以便用于取土场绿化的表土。

3.2取土场应设顺地表横坡的排水沟,将水引出取土地区,每层的取土面应尽量保持坡面水平,以利迅速排除地表水。

3.3 取土结束后,应铺设表土,对边坡及开挖区进行植草坡(撒草籽)和植树防护。

3.4弃土场在弃土前进行挡土墙挡护施工。挡土墙挡护所用材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挡土墙施工应安排专业施工队伍来施工。

3.5弃土完成后,将储藏表土摊铺在其上面,并进行满面积植草和植树。

3.6不同高度的弃土场应按图纸要求分别设置相应坡率的边坡及平台,受水浸蚀部分应浆砌片石防护坡脚。

3.7弃土场设浆砌片石排水沟。沟槽地段于弃土场坡面外缘及中部设置M7.5浆砌片石地表截水沟,截水沟够身与周围坡土要求夯填密实以防沟身开裂。各土场周边环形截水沟,现场需结合实际地形进行调整,保证排水畅通,避免积水。

3.8弃土场浆砌片石挡土墙

3.8.1挡土墙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8.2挡土墙一般环境下采用M10浆砌片石砌筑,片石采用硬质石料。

3.8.3墙身高出地面部分,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与地面相交处必须连续设置一排),港水孔为高0.15m、宽0.10m的矩形孔或直径0.10m的圆孔。为防止泄水孔堵塞,在墙后最底排泄水孔至距墙顶0.5m之间填筑不小于0.3m厚的袋装砂砾石反滤层。

3.8.4为阻隔地面水的渗入,于墙顶及墙背与地面相交处的最底排泄水孔下设置黏土隔水,隔水层厚0.3m。

3.8.5墙身沿墙长方向结合墙高及地质变化情况,每隔10- 15m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缝宽2- 3cm,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塞不小于0.2n深的沥青木板。

3.8.6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受水流冲刷时,应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m。

⑵土质地基上不应小于1.2m,软质岩层地基上不应小于1.0m,软弱土地基上不应小1.5m.

3.8.7挡土墙端部嵌入原地层的深度,土质不小于1.5m,风化较重的岩石不小于1m,风化轻微的岩石不小于0.5m。

- 225 -

3.9弃土场有条件时还土复垦,无条件时坡面进行绿化防护,弃土场表面采用撒草籽、植树(灌木)防护。

4.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挡土墙施工程序为:清理现场→测量放样→挡土墙基坑开挖→基底检查→挡土墙砌筑(设沉降缝)→强度检验→勾缝、沉降缝处理→洒水养生

排水沟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沟槽开挖→垫层施工→沟底铺砌→沟帮砌筑→勾缝→沟顶抹面→收尾清理。

4.2施工工艺流程

清理现场 测量放线 挖 基 砂、石、水准备 基底检查 配合比设计 砌墙体、设沉降缝、泄水孔 不合格 强度试验 合格 勾缝、沉降缝处理 拆 除

养 生 图1挡土墙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准备 沟槽开挖 垫层施工 沟底铺砌 沟帮砌筑 勾缝 沟顶抹面 收尾清理 图2排水沟施工工艺框图

5.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 226 -

5.1.1 施工前准备

弃土场在弃土前必须征得地方有关规划、水土保持部门的同意。弃土场弃土前在弃土位置挖试坑,经监理确认无软弱土层或覆土较薄后方可弃渣。

对取、弃土场周边进行现场调查,特别是下游是否有居民房屋或其它建筑物存在。 取土场开挖前应清除地表150mm的耕地土,运至指定地点存放 ,以便用于取土场绿化的表土。

施工前对段内地下水、地表水及施工用水进行取样复测,若地表水、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不得使用有侵蚀性水作为施工用水。

5.1.2 试验、材料准备

挡土墙、水沟施工前,各种原材料应做检测,合格后方可用于生产。试件的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5.1.3 测量放样

挡土墙施工前需要进行放样,平面位置、高程要做好标记,并用白灰线撒出开挖线。开挖完成后,进行位置、高程的复核,确保位置、高程准确无误。

5.2 施工工艺 5.2.1挡土墙施工 ⑴施工准备

水泥、砂、石料的质量指标已经试验室抽检合格;进场的施工机具设备能满足生产要求;操作工人、施工队负责人、技术员已接受过技术交底。根据图纸要求,已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有坡度要求的砌体,应立好自制的坡度门架。施工用的水泥、砂、石料应分类堆放,水泥应下垫上盖防雨防潮。砌筑砂浆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材料实际情况,由实验员确定施工配合比,并写在标示标牌上。施工场地清理完成。 ⑵测量放线

依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准确放出基础四个角点坐标点位,精确测定出挡土墙基座主(横)轴线和起讫点及沉降缝位置。按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用水准仪测量挡土墙各点的原地面高程,用以确定基坑开挖深度。设置施工水准点,在基坑底面弹出轴线及墙身线,将轴线及墙身线引出作业段面之外。 ⑶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前疏通地面排水系统。采用挖掘机开挖时严禁超挖,避免扰动基底原状土。挖至设计基底应预留20cm采用人工刷底、修整,确保基底平整,几何尺寸及基底高程符合要求。基底要刷成10%的反坡(即内低外高),防止墙内土的挤压力引起挡土墙向外滑动。开挖时保证边坡稳定,基底开挖的平面尺寸应比设计尺寸加宽50cm左右;基坑坑壁坡度应视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等情况,采取相应的坡比。基础开挖后若出现与设计情况有出入时,应向有关部门汇报,按实际情况调整设计。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应检查基底承载力,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基础施工。开挖基坑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要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倒运。在基坑边弃土时,坑边的堆土应距基坑上口边缘1.2米以外,高度不得超过1.5m。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而削弱基底承载能力。基坑开挖完成后,应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无误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可进行基础施工。 ⑷基础检查

机械开挖完成,人工清理,将基底平整夯实,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砌筑。 ⑸浆砌基础

砌筑前应将石料表面清洗干净,用水湿润,在基坑内外两侧立杆挂线,外侧面线应顺直平整、逐层收坡;砌筑基础时应先坐浆后砌石;基础沉降缝设置要求同墙身;基础

- 227 -

浆砌完成后立即用透水性材料分层回填基坑,用小型机械分层夯实,并使表层稍留向外斜坡,以免积水渗入浸泡基底。 ⑹浆砌墙身

砌石前应按设计放出实样,为了控制好墙身内外侧的坡度,砌筑前,还需用木板钉好坡度架并立于砌筑段的两端,挂横线采用坐浆法分段分层砌筑。分段位置设在沉降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片石在砌筑前浇水湿润,石料表面有污垢应冲洗干净。分层砌筑以2-3层石块组成一工作层,每工作层的水平缝大致找平,不同层位的竖缝应相应错开,不能贯通。

每层砌石都应先坐浆后砌石,坐浆厚度应使石料在挤压安砌时能紧密连结,且砌石砂浆密实饱满。应选用具有比较整齐表面的大尺寸石块作为定位石(角隅石)及镶面石。分层砌筑时各砌层应先砌角石,后边石或面石,最后才砌筑腹石。外围固定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定位石的砌缝应满铺砂浆,不得镶嵌小石块。

砌筑腹石时,砌体中的石块应大小搭配,石料间的砌缝要互相交错、咬搭,砂浆密实。石料之间不得无砂浆直接接触,也不准干填石料后铺灌砂浆。片石不宜竖立使用,砌筑时应将尖锐突出部分敲除。一般情况下较大的石料以大面为底,但是浆砌片石时,需利用片石的自然形状,将大小砌石相互交错的衔接在一起,除最下一层石块应大面朝下外,上面的石块不一定必须大面朝下,做到犬牙交错,搭配紧密即可。同时在砌下层石块时,即应考虑上层石块如何接砌,砌筑过程中还要将石料的缝隙留开,保证2㎝的深度,以利于勾缝。平缝与竖缝宽度不大于20mm,较宽的砌缝可用小锤将小石片敲入挤塞,但石片应被砂浆包裹。在砂浆未凝固前,将砌缝砂浆刮深不小于20mm,为以后勾缝做准备。

浆砌临近至设计高度时,应用较平整的石块砌筑顶部,并用水泥砂浆全面找平,顶面的横向流水坡度宜为2%。砌体在砌筑过程中随时检查平面位置、断面尺寸和坡度,确保砌体外观及内在质量。

砌筑的挡土墙需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间距为2~3m,孔内安装直径10cm圆形PVC管。预设泄水孔的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泄水孔向外横坡一般为3%。上下排泄水孔应交错设置,最底层泄水孔距底面高度宜为30cm。按设计要求设置砌体沉降缝,一般每10米设置一道(与基础沉降缝对应),每道沉降缝应垂直贯穿整个砌体断面,缝宽宜在2cm左右,缝内填塞沥青麻絮,填塞深度不小于20cm。 ⑺砂浆试件制作

每工作台班制作两组自检用的和一组监理抽检用的标准养生试件,一组试件由6块试块组成。制作时将砂浆分两层(每层约40mm)先后放入涂了脱模剂的试模中,用捣棒(直径为20mm、长度200mm的钢棒,底面加工成平面)对每层砂浆均匀插捣25次。第二层插捣完毕后,用抹刀沿模壁插数次,使砂浆高出模壁6—8mm.。试件成型后0.5—1小时,再用抹刀刮掉剩余砂浆,并抹平表面在现场覆盖养护,一般情况下24小时脱模并标注施工部位和日期后送至中心试验室和监理试验室标准养生。 ⑻抹面

挡土墙在砌筑完毕后要对墙顶抹面,抹面砂浆不低于10号,抹面厚度一般为20—30mm。抹面顶的流水横坡度宜为2%。抹面段落沉降缝的设置要求同墙体,待顶面沉降缝完工后再予抹面,抹面结束后用M30水泥浆在沉降缝顶面勾出流水条。抹面宽度应超出墙体顶面外侧边线2cm,俗称“戴帽子”,“帽子”应沿墙体下延与墙体连成整体,帽厚宜为6cm。 ⑼勾缝

浆砌片石挡土墙应勾凹缝,而且是真凹缝,严禁勾假凹缝。勾缝后石块轮廓不能被

- 228 -

掩盖,真实砌缝的准确位置和宽度应清晰可见。勾缝前应检验缝槽深度不小于20mm,缝槽宽度应是砌缝的真实宽度,不合要求者应返工处理。对合格缝槽充分清洗湿润后,用比砌筑砂浆高一个标号的砂浆(用细砂拌制)勾缝,缝面高度比砌体石略低2—4mm,勾缝砂浆面应平整、光滑,勾完缝后,砌石轮廓分明、清晰可见。凹缝处涂以墨汁,更能增加美感。

⑽墙背回填

待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时,方能回填墙背填料,以确保墙体稳定。采用透水性材料分层回填压实,基坑弃料如符合要求,应优先采用,回填层最大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墙后泄水孔部位设置用双层防水土工布包裹的砂砾反滤层。视作业面空间选择合适的压实机具,压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到冲击影响,临近墙背1.0米的范围内,应采用蛙式打夯机、内燃式打夯机、手扶式震动压路机等小型压实机具碾压。 ⑾养生

砌体砌筑完成后应及时用草袋或土工布进行覆盖,每天不少于两次洒水,养护期一般不得小于7天。养生期间应避免碰撞和承重。

5.2.2排水沟 ⑴施工准备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及地质情况确定片石排水沟类型,用全站仪测出排水沟定位线和沟槽开挖边线;再根据片石排水沟流水高程坡比及原地面标高确定沟槽开挖深度。线位测设好以后报请监理检测,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⑵沟槽开挖

沟槽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配合为辅进行。基坑开挖先采用挖掘机开挖,为减少基底扰动,用挖掘机开挖至设计高程以上20cm左右时,改以人工挖掘,人工修整至设计尺寸,不能扰动沟底及坡面原土层,不允许超挖。片石排水沟沟槽底宽40㎝,边坡为1:1,高度为60㎝,片石砌筑厚度为30㎝。基坑开挖成形后,进行高程、中线检测,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⑶片石排水沟砌筑

片石排水沟所用片石选用厚度不小于15cm,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片状石料,石料质地强韧、密实,无风化剥落、裂纹和结构缺陷,表面清洁无污染。

排水沟采用挤浆法分层砌筑,每分层间的砌筑砌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较大的片石使用于下层且大面朝下,砌筑时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片石,尖锐突出部分敲除,竖缝较宽时,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砌缝宽度不大于2cm,砌筑过程中要注意选用较大、较平整的石块为外露面和坡顶、边口,石块使用时应洒水湿润,若表面有泥土、水锈先冲洗干净,尤其下层砌及角隅石不能偏小,砂浆要饱满,石缝以砂浆和小碎石充填,片石不能竖立使用,石料挤浆要符合要求,不能紧贴无砂浆,宽度要一致,不能有假缝,当分几段同时砌筑时,相邻高差不大于1.2m,各段水平砌缝一致。砌筑中的三角缝不得大于70mm;各工作缝相互错开。若石块松动或砌缝开裂,要将石块提起,将垫层砂浆与砌缝砂浆清扫干净,然后将石块重铺砌在新砂浆上。在砂浆凝固前将外露缝勾好,勾缝深度不小于20mm,若不能及时勾缝,则将砌缝砂浆刮深20mm为以后勾缝做准备。所有缝隙均应填满砂浆。

⑷沉降缝的设置

根据施工段长度以10m~15m设置沉降缝,沉降缝用沥青麻絮或其它防水材料填充。 ⑸勾缝及养生

勾缝一律采用凹缝,勾缝采用的砂浆强度M10,砌体勾缝嵌入砌缝20mm深,缝槽深度不足时应凿够深度后再勾缝。每砌好一段,待浆砌砂浆初凝后,用草帘或土工布覆盖

- 229 -

定时洒水养护,覆盖养生7~14d。养护期间避免外力碰撞、振动或承重。

5.2.3绿化

⑴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草种选购→人工撒播→浇水及施肥→管理与养护。 ⑵施工材料

①草种:选择适合于当地气候条件易于生长的草种。

②肥料:肥料的含量应有不低于10%的氨、15%的磷酸盐和10%的碳酸钾;或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选定成份含量。混合肥料则由10%的有机肥、20%的化肥、70%的表土均匀拌和而成。含有不低于上述有效营养成分的液体化肥出可使用。

③水:种植用水或养护用水应无油、酸、盐或其他对植物生长有害的物质,并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

⑶施工要求

①采用人工撒播进行施工,保证其均匀有效。

②按绿化工程布置的图纸标出种植地段、种植位置及品种轮廓,并进行放样;在种植之前这些布置需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检查认可。

③撒草籽:撒草籽前根据气候条件温度,预先一至二天将草籽浸水。

草籽种量为2.0kg/100㎡。将处理好的草种和混合肥料拌和,均匀的撒播到已准备好的表土区内。也可在撒种前不多于48h施肥。

④养护:草种播种3天后根据气温、雨水、灌木种类等情况适当浇水直至灌木种子发芽。

6.劳动组织

6.1 劳动力组织方式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 资源配置

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表1 每个架子队人员配备表 队长 技术主管 专兼职安全员 工班长 机械工、技工、普工 1人 1人 1人 1人 20人 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 2人 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7.材料要求 7.1 水泥

水泥品质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固定厂家供应。运至工地的水泥,应有厂家产品试验报告,试验室必须进行复验,必要时还应进行化学分析,水泥品质的试验按现行的国家标准进行。

7.2 细骨料

7.2.1 骨料应根据优质经济,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选择。 7.2.2 骨料的堆存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堆存骨料的场地,应设置规范的厂棚,以达到必要的防晒、防雨和防尘等目的。骨

- 230 -

料堆放时,不宜堆成斜坡或锥体,以防产生分离。骨料堆场地面应以混凝土硬化处理,并设置不小于2%的排水坡度,骨料堆场均应设置排水沟。骨料的堆存应做好产品标识和检验试验状态标识,标识牌至少标明骨料产地、名称、规格、进场日期、代表数量和检验状态等。

7.3 草籽

按设计要求,根据季节、土质条件等因素的不同,采用原有的乡土植物草籽种类,结合冬季是绿色的外来植物草籽,选择适合的植物草籽种子及其种子配比,以达到四季长青的景观效果。

8.设备机具配置

每个架子队机械、设备配置如下表:

表2 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机械名称 1 2 3 4 5 装载机 装载机 挖掘机 搅拌机 发电机 规格型号 厦工30 厦工50 柳工CLG922E JZC500 25KW 单位 数量 备注 台 台 台 台 台 1 1 1 1 1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弃土要求

严禁在不良地质,不稳定斜坡、软土上弃土。当基底横坡较陡时,严禁弃在居民房屋上方侧;必须确保弃渣场地基及弃渣本身的稳定性,弃渣不能随意倾填,应保证必要的密实度,进行适当碾压,弃土压实系数要求不小于0.75.弃渣场的位置与高度应保证路堑边坡、山体和自身的稳定,并不得影响附近建筑物、农田、水利、河道、交通和环境等。弃渣场必须保证稳定,排水畅通,绿化美观。

9.2挡土墙、排水沟砌筑要求 9.2.1砂浆质量要求

⑴严格按照砂浆配合比配制水泥、砂等原材料;

⑵按照先上黄砂,后上水泥的顺序依次往搅拌机中放料,边放料边搅拌,原材料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水,直到砂浆搅拌均匀。

9.2.2绿化复垦质量要求

喷植前,应对材料、场地平整、坡面处理应进行分部验收,养护之前,应对人工喷播草籽与栽植树木分别验收。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 安全要求

10.1.1严禁酒后上岗。夜间作业时,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工作视线不清时不得作业。 10.1.2做好防火工作,搭设的工棚与料库之间的距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在工棚及仓库附近要设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

10.1.3加强司机安全教育,禁止无证及酒后开车,在公路上行驶时遵守交通规则。 10.1.4施工区域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10.1.5取土、弃土施工中,制定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机械走行线路,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确保协调、安全施工。

10.1.6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10.2 环保要求

- 231 -

10.2.1严格按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项目建设要求,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10.2.2施工机械需严格检查,防止漏油。禁止将污水、垃圾直接抛入水体。

10.2.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防止噪声扰民。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防止施工扬尘对附近敏感点的影响。

10.2.4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和工程废弃物集中堆放,经处理后,除部分用于农作物肥料外,其余均挖坑深埋并平整土地,恢复植被。

10.2.5施工现场的主要临时道路应洒水降尘。对工程施工使用的粉末材料,在露天存放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尘埃飞扬和雨水冲刷流失。

10.2.6取、弃土场施工严格执行“三同时”,确保施工完成时弃土场使用完成,且挡护、排水措施按设计要求完成。

- 23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