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职业的分析与选择

2024-09-05 来源:步旅网
第四章 职业的分析与选择

随着科技高速发展,在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企业的运作模式都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对职业和职业环境进行分析,认清所选择的职业在社会环境、行业环境和企业环境中的发展过程和目前的地位,以及社会和行业发展趋势对此职业的影响,才能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才有助于个人更好地坚定职业方向和建立明确的职业目标;才能适应“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社会。

第一节 职业认知

生涯即人生、生涯即竞争,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个人一生的竞争策略规划。曾经驰骋于欧洲大地之上的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应该有所目标,而且是一个“将军级”的目标!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呢?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你愿意腐朽,还是愿意燃烧起来?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为什么要把职业目标定位在这个行业?我是否能够进入该领域并且有所成就?进入该行业后,我应该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我将通过什么途径到达目标?在行业乃至整个社会,我最终的目标是什么?„„这些都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来回答,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有一个整体认知.

一、客观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what I am?”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只有知道了自己“能走多远”,才能更好地知道自己“怎么走”、“要走多远”!人无完人,每样事情总是很难可以做到十全十美的。自我探索也是,不过要学会尽量地通过科学地方法,客观地剖析自己。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以及科学的“系统评价”三方面来认识自我。 1、人生价值观

价值观反映了主体的根本地位、需要、利益,及主体实现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主观特征,是以“信什么、要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精神目标系统。研究人员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根据工作价值观的不同把受访者分为六类:工作满足型、理想主义型、安逸享乐型、随波逐流型、回报驱动型以及创业型。分析发现,30.3%的被调查者属于“理想主义者”,他们对工作条件、工作活动、工作回报以及工作上的尊重与影响力都非常注重;22.4%的人属于“创业型”,他们对于工作条件少有挑剔,希望从事有意义和有成就感的工作,能有足够的自由与影响力来把工作做好;22.1%的人属于“回报驱动型”,他们看重工作所带来的回报,这种回报包括物质上、精神上等各个方面。在外商独资企业工作的人中,“理想主义者”(35.5%)的比例是最大的。民营企业中,“工作满足型”(8.5%)和“创业型”(26.4%)的人数比例最高,而事业单位或政府机关中,“安逸享乐型”(17.8%)和“随波逐流型”(8.8%)的人相对较多。另外,还分别有22.7%的国有企业职工和22.4%的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职工属于“回报驱动型”。六类青年价值观中,与你所表现的特征最吻合的是那种类型价值观?——主要表现是什么?你的性格是什么样的?试分析:乐观开朗?坦诚直?自信?有主见?争强好胜?爱挑战?自命不凡?内向? 2、兴趣爱好

策划管理:是否担任过班级、校级干部?自己在策划管理组织能力方面表现如何。 文学语言艺术:是否酷爱阅读文学作品,是否喜爱学习辩论,是否爱好演讲表演。 运 动:长跑?篮球?还是其它运动?是否曾代表学校或者班级出赛,是否获得过名次? 3、能力、素质

通过了十多年的在校教育,除了学习科学知识以外,你是否还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各项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实际操作、临场应对等各方面的能力,是否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提升了自我素质。你可以通过你在高中至现今参加活动的一些情况来分析你具有的能力素质:

例如:以下是某大学毕业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分析表

 项 目  职 务  劳动委员、宣传委员  劳动部副部长  学校记者站副站长  食品041团支部团支书  春燕艺术团外联部副部长  学院辩论队负责人  主 要 情 况  最大收获  学习到塌实肯干、为团体服务的精神  锻炼了基本的组织协调、计划执行能力  策划我校首期刊物—《绿苗报》的出版,学习操作多种软件设备,提高了文学修养  加强了人际交往,学习自主领导班级  加强了与外界的接触,提升了外联能力  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扩展了知识面  熟悉了团委学生会、学习部等的各项工作  学会从中层干部角度思考问题,领导管理  适应了工作的转型,站在了另外的高度看到了另外的风景,强化了自我的领导管理 高中 学生工作 大学

 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干事  学院学生会学习部部长  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协会会长  明 细  高中(南海九江中学)关于“九江涌境污染”的调查活动  我得到了什么  调查报告刊登于我校70周年纪念刊物并把该报告反馈到镇环保局,受到一致好评获得我校唯一南海区“环保小卫士”提名  与香港学生、留美学生有了从所未有的接触与学习,交了不少朋友  是人生第一次的工作锻炼,获得由联通西樵分公司颁发的优秀销售奖  高中代表我校参加“中美交流会”  中国联通“家园通”西樵城区销售小组组长、联通驻店员 社会实践 担任“大北农”奖学金暨演讲赛主持  第一次当主持,得到了主持大型活动的经验  担任“挑战主持人”初赛、复赛主持  强化了支持的能力,增长了经验  中国移动高明地区调查组小组长  更多接触了社会,加深了对“移动”的了解  游览过了我国20多个城市,认识到了许许多多的 佛山市南海中旅兼职导游班班长(至今任职一年有余,仍在任职) 朋友,增长了较多的课外知识,炼就了随机应变、独立自主的能力,凡事“double check” 的良好习惯,接触到了大公司的工作环境,学习到了较好的服务态度。  策划并获得“TCL电脑”、“南海大沥巴黎春天电脑城管理处”、“南海大沥大蓝龙电脑店”、“广州converse公司”、“康师傅控股广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对活动的赞助  从以上众多的大公司的成功人士身上学习到了他们的为人处世,做事谨密;炼就了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与部分的经理还成为了朋友,扩大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在学生工作中吸取的教训:

凡事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否则会事倍而功半;

注意“三思而后行”,考虑周全,有些事情错了就是错了,是很难去挽回的;请用你对别人的严格对待自己!

做人做事不要太过于自大浮夸,“一山还有一山高”,“今日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更好地与人相处,多赞扬,少少批评,说话注意分量,今日的朋友将是你日后宝贵的财富! 小结: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积极向上的男生,在人生这个历练的舞台上,我不断地锻炼自己,

我努力地做好每一件我所能及的事,我努力地学每一项我能及的本领,我自信在我的人生中我能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但单是我的自我评价还是不能很透彻地了解,认识自己,以下我将通过他人评价来进

一步分析自我。

4、他人评价――“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为了更客观且全方位认识自己,咨询了你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等,主要通过问卷和谈话形式实现。问卷的主要内容是: 请用几个词语来评价我。

你认为我最大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你最不能忍受我哪一点?

我适合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

例:以下是某同学的评价归纳:    

 关系分类  综合评价及建议  朋友(东):自信,不过有时过分自信!随和,有责任心。工作能力强,执着;理智,能统筹大局;感觉上与别人协作上会有时太自我,追求完美,时候甚至过于理想化,过于卤莽,不适合做常规工作。  朋友(邦):工作有激情,有魄力、豪爽;好强,机灵,口齿伶俐,办事效率高;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有时候太注重形式上的东西。  是一个活泼机灵的小伙子,外表斯文,待人热情奔放;脑筋转得 亲 人  朋 友 比较快,上进、灵活、正直的人。综合素质比较高;弱点:有时候还是小孩 老 师 子气,做事还欠缺社会经验,性格有时过于要强,有斗心,对有些事情过分追求完美的现象,总的说来还是个不错的人才,希望在以后把不足的地方努力改善。  师妹(洁):人很好,对人亲切,坦诚,是个很不错的朋友;很能力,很有领导的风范;工作上雷厉风行,考虑问题全面,认识的东西很多,社会经验丰富,能吃苦耐劳,而且做事情能够有始有终,是个不错 师兄姐  师弟妹  同 学 的师兄。  师姐(筠):性格乐观开朗,待人诚恳,乐于助人,做事专心认真,上进,责任心强,好胜心强,有能力,不过要学会多与人沟通交流。  同学(强):关心班集体,自信,有时候有点傲气,思想成熟、有上进心,待人友善;独立工作能力强,并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但有时候做事过于投入,忽略了细节。 小结:经过了我的朋友,老师,亲人对我的评价分析以后,综合地说,我是一个比较乐观向上,做事有冲劲,雷厉风行,点子多,工作能力强的人!同时,也发现了不少我潜在

的缺点。做事不够周到,有点自命不凡,有时候忽略其他人的感受。为了增强我的综合竞争力,我会吸取他们宝贵的意见,制定一定改进的计划完善自我。同时,希望也

能在他们的不断督促下能更快地成长。

5、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现在要做一件事,有兴趣固然是好,但没有兴趣的话却会潜而默化降低了完成这一件事的工作效率。

为此,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就显得更为地重要,他可以为你指出一条你更适合走的路来,让你在将来工作的时候少碰点壁,少走点弯路。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以及本次大赛的测评系统是经过了无数的经验,历史的积累,知识的堆砌而成的。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职业兴趣类型共分为六类:常规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试分析你的职业兴趣类型是什么.

例:以下是某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的分析

我的职业个性特征是:通常善于辞令,尤其适合做推销工作和领导工作。通常精力充沛、热情洋溢、富于冒险精神、自信、支配欲强。喜欢与人争辩,总是力求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缺乏从事精细工作的耐心,不喜欢那些需要长期智力劳动的工作。通常追求权力、财富、地位。

我适合的职业特征:从事需要胆略、冒风险且承担责任的工作。喜欢从事领导及企业性质的职业。

 我适合的职业具体有以下类型:管理型,适合职业如:推销员、进货员、企业管理者、

项目领导人、销售代理或主管、商品批发员、旅馆经理、饭店经理、广告宣传员、调度员、律师、政治家、零售商。

 选取得分前三的三个类型依次排列得:我适合的职业结论如下:博物馆馆长、报刊管理

员、音乐器材售货员、广告商售画营业员、导游、(轮船或班机上的)事务长、企业管理者、销售主管、飞机上的服务员、船员、法官、律师、。 综合以上各项针对性分析,比较适合做管理类以及社会类的工作。因此,结合个人情况得出我的职业兴趣选择:首选企业管理人员,次选策划营销人员。 6、素质能力测评

有人说:“成功来自三方面的结合――成功前的‘准备’、成功的‘机遇’、个人的‘能力’。”当你做足了准备,把握住了成功的到来,接着,就是你能不能以你的能力留住成功,成就自己的辉煌了。

例:以下是某同学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分析结果: 我的《综合素质测评报告》

下图是我的职业能力水平构成图: 能力类型 基本智能 言语能力 数理能力 推理能力 人文素质 信息分析能力

得分 7 8 10 9 6 6

《综合素质测评报告》结果中评定,我的能力优势是:勇于挑战、在困难环境中成长茁壮、承担风险以获得成功积极自动、充满冲动与活力。 7、自我总结

通过综合分析自我评估、别人的评价和测评结果三方面,重新认识了自我,一个从更深角度剖析的“我”: “我喜欢做什么”——我 我的缺点

分析一下你的缺点,主要集中在那个方面.是否自大轻浮,做事不够细密,有时过于仓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能不能散发亲和的魅力,人际关系如何?做事情是否有顽强的意志力,能够坚持到底,是否常常常半途而废.

针对你的缺点,拟订并实施了相应的改进计划,例如某同学的改进具体计划如下: 喜欢从事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工作。 深度的我 “我适合做什么”——我善于从事与组织、策划、协调的工作。 “我是什么?”——我是一个独断、有社交手腕,事业心较强的人! 项目 阅读处世书籍《方与圆》 阅读处世书籍《厚黑学》 理论部分 具体明细 丁远峙 李宗吾 奥格·曼狄诺 卡耐基 事实情况 √ √ 读ing„„ 计划中 以字条形式贴于自己能容易看到的地方,督促自己! 阅读待人之道,相处技巧《最伟大的推销员》 阅读《卡耐基成功之道》 每天告诫自己,待人真诚,虚心向学 每天最少赞美别人10句话 每天要找最少一个人聊天10-30分钟 实践部分 每天坚持早起跑步20分钟 进行中

自我分析总结

总的说来,你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有什么样的专长和优点,你感兴趣的是什么?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试着自我分析一下。

二.职业环境与职业发展机会评估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事之成也!”从另外的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除了自身的条件以外,外部的因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下面从国家、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因素分析职业环境,从而更好地评估职业发展机会。

1、全国就业环境分析

我国自1999年扩招以来,每年毕业生人数剧增,如下是2005年以及2006年毕业生的统计数据:

年度 2005 2006 增幅 总数(万) 413万 338万 22% 研究生 27万 20万 35% 本科生 174万 150万 16% 专科生 212万 168万 26% 2006年统计地区高校毕业生需求

2006年统计地区高校毕业生需求统计专科生,564522,34%研究生,177003,11%在2009年以前,毕业生的人数仍会持续增长,最终达700万以上这个水平,应届的毕业生中研究生

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本科生,923519,55%的比例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根据统计,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需求中,研究生的需求同比往年上升了30%,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基本与往年持平,专科生的需求则大幅下降,降幅达39%。从数据上看,就业难问题确实有迹可寻。 2、“2009就业新形势”

机不可失、早作决断。当前,很多毕业生还在左顾右盼、犹豫不定,有的学生手中有几个选择但迟迟不签约,总希望奇迹在明天出现。岂不知,用人高峰稍纵即逝,在毕业生供给充足、社会需求呈现买方市场的态势下,好的用人单位不可能在一个需求周期内两次或多次到同一个学校去,更不可能苦苦等待你迟来的回复。所以,建议那些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尽快签约。当然,实在不理想的也不要强人所难。

全面撒网、重点捕鱼。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要尽快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联系,取得主渠道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缘、血缘、学缘”关系,发动老乡、亲友、同学(校友)找信息。在有目标的情况下,要重点“捕鱼”,在没有目标的条件下,可以有选择地全面“撒网”,甚至“有枣没枣打一竿”。 高也成、低也就。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这种转变促使高校毕业生在享受大众化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肩负着就业阵痛的压力。于是,不就业族、考研族、创业族、打工族、出国族纷纷出现,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因此,作为即将就读中职和高职的我们不仅要能承受“治国平天下”的重任,更要能够忍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痛苦,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理想的职业固然重要,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暂时屈就也是权宜之计。

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越来越证明,一个人不可能终生从事一种职业。因此,具有高附加值人力资本的中职高职毕业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一时的“完美”,完全可以先就业,然后在职业发展中选择从事的专业,进而在不断积累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最好还是先落实个单位,然后再根据情况伺机而动 未雨绸缪,总胜过急中生智!

对于仍然在校的大家而言,“预防胜于治疗”。与其在毕业后为等待更好的公司而烦恼,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承担随便就业浪费大好青春的风险。还不如在毕业前,甚至在进入中职或者高职一开始,就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及早选定方向,瞄准目标,这样不更是事半功倍,心想事成吗?同时,光有规划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以目标的差距为动力,努力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水平与能力,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做德才兼备的21世纪人才。

所以,坚持先做好规划,努力向自己的职业目标进发。如果真的不能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则选择“先择业后就业”,不盲目就业,饶路而前行。

三、学生择业的基本思想与道德素质要求

用人单位十分看重择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的甚至提出了“以德优先”,因为一个人才能的发挥跟他的品德有很大关系。一般而言,社会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政治进步与荣誉十分看重,甚至将这种进步与荣誉作为衡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刚性指标。因此,学生应该注重自己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1、确立科学、求实的职业思想观,切忌“眼高手低”

职业思想事学生选择职业类型与区域的原动因素,求职择业的一切都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学生在走向社会时,基于其政治成熟度与社会价值观处于待完善、待发展的状态,因此,其职业理想貌似形成,实则有许多尚需修正的地方。欠发展的、不平衡的就业理想观,将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的职业理想,应该是学生对未来职业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和构思。成熟的职业思想应包括以下几个条件: 1.把生活看作是一个劳动过程。当你确立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未来时,就会使自己的职业理想建立在一个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就会努力创造条件,不断追求,使职业理想不断升华,人生更精彩。

2.把热爱自己的家乡与热爱祖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看似与职业理想关系不大,其实它是树立职业理想的基本思想条件。当你从心底统一了“两个热爱”,你就会把个人的职业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父母的期待、家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把个人的理想与平凡伟大的职业联系在一起。有了这样的职业理想就一定会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3.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职业理想,客观地看待社会发展条件与实现个人职业理想的关系。其实一个人可能一生都在寻求自我职业理想的实现,但要客观地认识社会发展水平和实现自我职业理想的条件。只有当理想与现实达到一致时,职业理想才能成为现实。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以后,就会在选择职业时不以个人喜好为目的,不受非现实的理想所干扰,不为个人得失和名利所诱惑,就能正确地作出职业选择。

有位国内著名学府的学子,2000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工作。对于所里只安排他做一些事务性工作,没有要安排他做相关研究很不满意,甚至发展到以怠工的方式对付所里安排的工作,结果半年后被辞退。后到深圳一家台资企业工作,试用期没过就又被解聘。这反映什么呢?我们学生刚从学校出来,千万不要指望别人一开始就把重任工作交给你,企业和单位在把重任交给你之前,是需要一个考查过程的,我们在这个当中要善于把小事兢兢业业做好,给同事、上司和单位留下稳重、能干的好印象,才能逐步成为企业、单位的骨干,切记“勿以事小而不为”。 2、拓展社会视野,增强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作为当代人优秀的个性品质之一,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关注。要适应双向选择的人才市场要求,竞争意识的培养不容忽视。

人才竞争包括两个方面:

①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挑选,能者用,能者上;

②人才本身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要获得理想的职业,就要凭自己的实力战胜竞争对手。就业素质中的竞争能力既表现在毕业生的素质实力即“硬件”(如果毕业生的思想、品格、成长阅历、工作能力、学业成绩、专业水平、身体条件等)上,还表现在择业活动能力即“软件”(如获得信息能力、自荐能力、应答礼仪等)上。这两者是择业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在就业之后,还会面临众多的挑战者。要想胜任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就必须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在竞争中调动自己的内在潜力,增强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3、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

学生就业素质中的敬业精神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即要从低年级开始注意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重要指标。 敬业精神是一个人对所从事职业的投入与热爱,包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其中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保证工作质量、技术精益求精、能团结协作、能公平竞争,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目前,用人单位除非常重视能力外,已越来越看重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如果没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即使有一定的才华,也谈不上有竞争力,也会因落后而被淘汰。 4、树立面向基层、艰苦创业的思想

人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过程。准备求职的学生,必须要有面向基层、艰苦创业的思想准

备。基层工作尽管比较艰苦,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相对较差,但由于缺乏人才,急需毕业生去开拓、去创业,因而大有用武之地。据一些近年来的毕业生成才情况的追踪调查报告显示;工作出色、成绩显著的毕业生大多出自基层,大多是从基层艰苦奋斗成长起来的。可以说,基层是毕业生成长的沃土。一旦有机会进入企业,就要立志从基层做起,用3~5年积累经验和技能,不把薪酬放在第一位,而把能学到知识和技能放在第一位,甚至可以换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单位工作,这样有利于开阔自己的视野和发展空间,积累更多更好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艰苦的锻炼,没有工作经验和能力的逐渐累积,又怎能作出前所未有的成就和担当重要的责任呢?学生只要真正深入到基层当中,扎扎实实地工作,肯定会大有收获。

第三节 知识结构与能力

一、高职中职学生的几种知识结构模式

合理的知识结构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普遍适用的模式,但有一般规律可以寻找。目前,学术界对高职大学生知识结构模式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以下三种:

1.宝塔型知识结构(见图2-2-1)

图2-2-1

这是我国普通高校目前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这种知识结构模式把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形象地比喻为宝塔的底部,然后从下到上依次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构成。宝塔顶部是主攻或从事的职业目标。这种知识结构模式强调基础理论的宽厚扎实和专业知识的精深,容易把所具备的知识集中于主攻目标上,有利于迅速接近学科前沿和从事纯理论和科学的研究工作。

2.网络型知识结构(见图2-2-2)

这种结构是以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中心点,把其他与该专业接近的、有着较大关联性的知识作为网络的各个连接点相互连接而形成的适应性强、能够在较大空间发挥作用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能使专业知识处于网络的中心,并强调与专业知识相关联的系统知识的辅助作用,在运用知识时还能充分发挥整体知识的协调作用,从而达到知识广度与深度的统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具有这种知识结构的求职者,因其自身知识结构的弹性与应变能力,越来越受到就业市场的亲睐。

图2-2-2

3.帷幕型知识结构(见图2-2-3)

图2-2-3

这种结构是指一个具体单位对其成员在一个知识结构上有一个总体要求,而作为该单位的个体成员将依自己在单位中所处的层次,在知识结构上存在一些差异。以一个公司为例:公司对其成员的整体知识结构要求财政、会计、安全、商业、保险、管理等知识具体技术,而对公司中处于不同层次的个体来说,要求掌握上述知识的比重是明显不同的,从而组成各种不同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强调个体知识结构与单位整体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它要求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不但注意所选职业类型在整体上对求职者知识结构的要求,还要了解自己所选职业岗位在该单位中的位置及具体层次,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就业后的适应性。当然,对于在校的的高职大学生来说,千万不能为此而在学习过程中单攻某种知识领域而使自己偏科。因为你在学习期间所倾慕的职业岗位是暂时的、虚幻的,将来能否抓住这一理想的岗位不完全取决于你的意愿,退一步说,即使将来就业如愿,你也无法确保你就在这一职业岗位上度过一生

就以上介绍的三种知识结构本身而言,虽然相互之间模式不一样,但都表现出如下普遍、共同的特点:

1)有序性。作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来说必然有从低到高、从核心到外围几个不同的层次。从低到高指的是从基础到专业直至前沿的目标,并要求知识的积累有浅入深、逐步

提高;从核心到外围指的是在目标确定的前提下,将那些对现实目标有决定意义、起主导作用的知识放在中心位置,同时让一些相关的知识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占有相应的位置,否则知识结构杂乱无章。主次不分,很容易造成这个人“胡子眉毛一把抓”,样样似通,样样稀松,没有自己的专长,发挥不了知识的整体作用,很难在择业和从业生涯中形成自己的优势,更谈不上发展与成功。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强调知识的搭配应主次有序,并不是否定外围知识,多涉猎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形成较为宽厚的知识基础,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无疑的大有益处的。

2)整体性。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使知识结构呈现出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它要求高职大学生今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不仅要有知识的量和深度,而且其所拥有的知识不是简单的堆积,还必须是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否则,其所拥有的知识在整体上就不能发挥出最优化的功能。只有掌握了较广博的知识并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在纷繁的知识中发现其内在的联系,爆发出新的思想火花,产生出其他各部分知识简单叠加的整体效应。由于现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合理知识结构的整体性特点将越来越明显。

3)可调性。即应变转换性。现代科技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导致知识陈旧,周期普遍缩短,这就要求高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应是动态的、可变的,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持最新的、最佳的状态。据资料统计,18世纪的知识陈旧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为30年,近50年来为15年,现今为5~10年;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工业技术到今天有30%过时,其中电子领域达50%,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平均寿命只有5年;工业发达国家在1950年至1965年期间,由于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使原有工业体系中失去了8000多个旧的技术工作,产生了6000多个新的技术工种。在这种形势面前,21世纪的高职大学毕业生无论目前所学的专业知识多么现代化,要不了多少年,便会碰到专业知识过时的问题。据美国统计:一个大学毕业生在校学的专业知识,5年之后有一半陈旧过时,10年之后几乎全部过时。因此,高职大学生如果没有相当的应变能力,就很难从原来的专业转移到相近专业,更不能跨学科转移,那他今天即使是个名副其实的人才,明天则可能成为庸人。爱因斯坦上大学时,常常让同学帮他记数学笔记,考试草率应付过去,没料到他攻克广义相对论时,发现自己多缺的正是数学这个工具。于是他苦功了七年数学,调整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实践证明,合理的知识结构本身应该有一种转换能力,它能够根据变化了的客观世界和实际需要,从一个目标转换为另一个目标而不断地对自身进行进行充实和调整。

就高职大学生构建自身知识结构而言,无论是在校学习期间还是将来就业中,都要在血液层次和职业层次上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然后按照一定的程序摸索出一种适合自己的、合理的知识结构,为顺利就业和将来的发展铺平一条宽广之路。构建合理知识结构的

二、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能力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所表现出来的力量,而知识是人的能力形成的基础,是能力的“营养”,一个人拥有了知识,会增添无穷的智慧;如果再具有很强的能力,便如同插上了翅膀,可以在天空翱翔,二者是辩证的关系。即能力与知识既有相区别的一面,又有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一面。

其主要区别表现在:

①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储存在人脑中的经验系统工程,其迁移范围较窄;而能力则是调节行为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概括的结果,其迁移范围较宽。 ②能力与知识并不总是成正比的关系。一个人的知识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积累;但能力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一个从形成、发展到衰退的过程。歌德曾说:“单学知识

是蠢人”,其意正是说拥有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只有能力才能使知识增值,否则知识就会变成无用的摆设。

③能力不像知识那样可以突击获得,而是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④能力不像知识那样可以通过课堂灌输而获得,它需要通过系统的,反复的训练才能获得。因此,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在学校提供的实验、实习及社会实践的机会里,不断注意开发、发展、提高自己的能力。

能力与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表现在: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前提,没有起码的记忆力、理解力和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是难以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掌握知识的快慢、深浅、难得和巩固程度;能力的发展可以促使我们更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当然,这些能力主要是指人的基本能力。反过来,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必备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那么跟人的基本能力相我别的特殊能力,就无从发展;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比如学管理,只有学习了生产组织、计划管理学、市场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才能发展指挥现代大工业生产的能力。

第三节 职业所处环境的分析

一、对职业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

社会环境对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乃至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通过对社会大环境进行分析,了解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法制建设发展方向,寻求各种发展机会。影响职业生涯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

★ 经济发展水平

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企业相对集中,优秀企业也就比较多,个人职业选择的机会就比较多,因而有利于个人职业的发展;反之,在经济落后的地区,个人职业选择的机会就相对比较少,个人职业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是影响人们行为、欲望的基本因素。它主要包括教育水平、教育条件和社会文化设施等,在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人能力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从而为职业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 价值观念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必然会受到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社会主体价值取向所左右的。个人的思想发展、成熟的过程,其实就是认可、接受社会主体价值观念的过程。社会价值观念正是通过影响个人价值观而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

★ 政治制度的氛围

政治和经济是相互影响的,政治不仅影响到一国的经济体制,而且影响着企业的组织体制,从而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政治制度和氛围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的追求,从而对职业生涯产生影响。

通过分析和了解影响职业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助于我们个人制定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个人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取得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 对职业所处的行业环境进行分析

企业的行业环境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而也就影响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行业分析包括对目前所在的行业和将来想从事的目标行业的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 行业发展现状

进行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首先应了解自己现在从事的是什么行业?这个行业在我们国家是怎么样一个发展趋势?是不是一个逐渐萎缩的行业?比如资源消耗大、造成环境污染的小型采矿业,小型造纸厂;还是一个朝阳行业?比如旅游业、保险业、管理咨询行业。 ★ 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对该行业的影响 行业的发展易受到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该行业能否提供较多的职业机会,比如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给北京的建筑业、旅游业和服务业等都提供了较大的发展和较多的就业机会。

★ 目前行业优势及问题所在

特别应关注的是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可以改进或避免的还是无法消除的?行业是否具有优势和竞争力?这种优势会持续多久? ★ 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发展前景预测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行业自身的生命力,是否有技术、资金支持等;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和研究国家对相关行业的政策。政府会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对一些行业发布法规、政策,如对一些行业实施鼓励、扶持;对一些行业则限制发展,缩小规模。 总之,通过分析和了解影响职业生涯的行业因素,有利于个人选择有发展前途的行业的职业,有助于个人职业目标的更好实现。

三 运用SWOT分析对职业机会进行评估

SWOT分析法就是对自己个人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分析,对各种机会进行评估,选出最佳方案的一种评估方法。在充分认识了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行业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之后,应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影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考虑自己的能力、性格和气质等特征是否符合这样的环境发展,对职业发展中的各种机会进行评估,以便于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规划。在这里向您介绍最著名也是最基本的方法——SWOT分析法。

一般来说,SWOT分析法中所指的优势和劣势从属于个人本身,而机会和威胁则更可能来自于外部生涯(包括组织内部环境、社会环境和行业环境)。 ★ 优势

是指自己出色的方面,尤其是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优势的方面。如较强的组织能力,坚强的毅力,良好的身体素质等。

★ 劣势

与竞争对手相比处于落后地位的方面。如无特长、交际能力差等。

★ 机会

有利于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一些机会。如由于企业产品市场的扩大需要一名市场部经理,公司内部招聘一名财务总监等。 ★ 威胁

存在潜在危险的方面。如市场上出现企业产品的新替代品,企业效益的下滑等。 SWOT分析是针对每个具体的职业方向来进行的。通过SWOT分析,个人就可以清楚优势和劣势,以及自己有哪些生涯发展机会等。运用此方法进行评估时,要尽可能地对面临的各种职业发展机会进行评估,然后确定职业生涯目标,选出最佳发展机会。

第四节 职业的选择

一 从多个职业中做出选择

职业选择是个人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使自身能力、素质与职业要求特征相符合的过程。

职业选择受个人自身条件和职业要求的限制,一方面,个人不可能具有从事一切职业的能力和兴趣;另一方面,各项职业由于具有一同的劳动对象、手段和劳动条件等,对劳动者的能力也有相应的特殊要求。职业选择是个人和职业岗位的相互选择和相互适应。

如何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是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之中乃至整个人生之中,职业选择都是极重要的链环。 1 选择过程

职业生涯的选择过程,就是将个人的属性(能力、性格、学历和价值观等)与职业环境进行整合或匹配,最终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的过程,可简单地用图描述如下: 我可以做什么? 环境因素:技术、经济、政治、社会 我能够做什么? 我的能力:特长、限制、学历、人格特征等 我想要什么? 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机会和挑战,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 我的资源与他人不同的才能 价值 整合 可能的职业生涯策略 整合 从可能的策略中选择 职业生涯选择过程图

2 进行职业选择的主要方法

经验法:这是一种运用比较多的方法,通常是找一些比较有经验的人进行咨询或指导,用他们的经验来提供支持和辅助决策。这种方法的弊端常常是主观性强、精确性差。 比较法:它运用推理、比较和数据资料,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利弊得失,找出正面预期多、负面影响小的方案。这种方法比较科学,但十分复杂,需要技术和资源较多,选择过程比较漫长。

直觉法:它主要是借助个人的内在的感情和感觉,运用想像力,辅之以过去的知识和背景来做选择。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迅速,但缺点是主观、武断,缺乏科学依据,比较感性。

测试法:主要是利用一些量来测试自己的职业性向或职业兴趣等,然后参考测量结果来进行职业选择。常见的量表有霍兰德的职业性向测验量表。

3.确定职业选择

在职业选择之前,全面地考虑影响确定职业选择的因素,是实行科学选择的前提。 (1)处理好个人职业心理特征的冲突。如能力与兴趣和价值观之间发生冲突,即对于感兴趣的职业,可能因能力较低或不具备这种能力而发生矛盾,这时理智的选择应以能力为基础,再来考虑符合兴趣和价值观的职业。

(2)确定外部的影响因素及力量。认识了职业及职业自我后,便可以确立一个相对适合的初步选择范围。做出最终决策,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经过分析,找出可能的促进因素或冲突因素。找到了解决冲突的方法,就可以作最后的决定了。

(3)不同的选择的利弊得失分析。最后选择是否合理、科学,可以通过选择后的分析来判断。可以主要从个人、家庭、亲友以及社会几个方面的得失来进行分析。

总之,个人可以排除各种和利于职业选择的因素,运用合适的方法对自己的职业进行选择,以便顺利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二 认识职业选择上存在的误区

职业理想和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再加上个人的性格、价值观也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职业选择存在着一定难度。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人也在职业发展中存在片面地追求个人价值或经济价值的误区,这将直接影响其职业选择和发展。所以我们在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时,首先要走出自己思想上的一些误区:

常见的误区主要有:

★ 只求目前稳妥可经济效益,不求长期的发展机会

许多人在求职时,十分注重选择那些经济效益好,收入稳定的单位,而不愿到那些目前经济效益差,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他们常偏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这也也许会使自己失去许多重要的人生机会。 ★ 过于求全,脱离实际 把择业想得十分完美,忽视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片面地追求完美。

★ 意气用事,随意跳槽

有的人常常以“不喜欢这份工作”而频频跳槽。他们没有分清哪些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哪些是自己虽然不喜欢但应该做好的事情。有能力做好一件事后再换工作,才有助于职业生涯的进步。

★ 依赖企业安排,等待上级提拔

职业生涯规划虽然是企业和个人双方都参与的事,但最终的实现是个人。因此,您不能将自己的未来交给别人来安排。

★ 成功的关键在于运气

很多人坚信成功者是由于有好的机会,因此,他们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安排,而不去主动地计划、经营和努力把握自己的生活。

分析了解上述思想上的误区,我们在做职业目标的设计、职业生涯的规划时,就应该仔细考虑自身潜能和环境因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职业生涯的发展打好基础。

第五节 职业定位

一个人无论处在职业生涯的什么阶段,职业都是我们生活里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职业即不像家庭那样成为我们出生后固有的独特的社会结构,也不像货架上的商品,可以供我们随意挑选。它更像一位朋友或一位合作伙伴一样,既存在,又不一定在眼前;与其结识不乏机缘,但更需要准确的定位和自我奋斗。 职业定位是你寻求某一职业工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你对自我真正认知的过程,认识到自己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才干,需要什么,从而进入与之相适应的行业。通过职业定位,可以找到你长期稳定的职业贡献区,从而决定你将来的生活方式与职业选择。

由于每个人有不同的职业追求,所以就有不同的职业定位。麻省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将职业定位划分为5种类型: ★ 技术职能型

持有这类职业定位的人出于对自身个性与爱好的考虑,往往并不愿意从事管理工作,而愿意在自己所处的专业技术领域发展。他们追求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长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这种技术/职能的机会,他们对自己的认可来自他们的专业水平,他们喜欢面对来自专业领域的挑战。他们一般不喜欢从事管理工作,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将会放弃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就。 ★ 管理型

这类人有强烈的愿望去做管理人员,同时经验也告诉他们自己有能力达到高层领导职位,因此他们将职业目标定为有相当大职责的管理岗位。此类型的人追求并致力于职务晋升,倾心于全面管理,独自负责一个部门,可以跨部门整合其他人的努力成果,他们想去承担整个部门的责任,并将公司的成功与否看成自己的工作。具体的技术/职能工作仅仅被看做是通向更高、更全面管理层的必经之路。

★ 自主独立型

有些人更喜欢独来独往,不愿像在大公司里那样彼此依赖,很多有这种职业定位的人同时也有相当高的技术型职业定位。但是他们不同于那些简单技术型定位的人,他们希望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追求能施展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的限制和制约。他们宁愿放弃提升或工作扩展的机会,也不愿意放弃独立与自由,如做一名咨询人员,或是独立从业,或是与他人合伙创业。也有一些自主独立型的人往往会成为自由撰稿人,或是开一家小的零售店。 ★ 安全稳定型

安全稳定型的人追求工作中的安全和稳定感。他们可以预测将来的成功从而感到放松。他们关心财物安全,例如,退休金和退休计划。稳定感包括诚实、忠诚以及完成老板交代的工作。尽管有时他们可以晋升到一个较高的职位,但他们并不关心具体职位和具体的工作内容。

★ 创造型

这类人需要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或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产品或工艺,或是自己的公司,或是能反映个人成就的私人财产。他们认为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事物才能体现自己的才干。

总之,分析和了解影响职业生涯的行业因素,有助于你找到一个好的职业定位,有助与你选择有发展前途的行业。

本章要点:

本章小结与练习

1、影响职业生涯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环境;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氛围。

2、SWOT分析法就是对以下因素进行分析:个人优势;个人劣势;环境存在的机会;环境存在的威胁。

3、职业选择上存在的误区主要有:只求目前稳妥或经济效益,不求长期的发展机会;过于求全,脱离实际;意气用事,随意跳槽;依赖企业安排,等待上级提拔;成功的关键在于运气。

4、职业选择中注意的问题有:了解职业选择过程;职业选择方法主要有:经验法、比较法和直觉法;确定职业选择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个人素质冲突、外部环境及不同职业利弊得失。

实践练习

1、所学内容分析自身的职业或以后将要从事职业进行社会、企业、行业环境进行分析,并利用SWOT分析法评估您的职业发展机会,然后填写在下表中:

优势(Strength) 机会(Opportunity)

2、在选择职业时,您最看重的是什么?

3、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学生,你应该怎样给自己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呢?

劣势(Weakness) 威胁(Threat) 【案例】

职业选择中的两难问题

两难问题之一:进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Q: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初次找工作的我而言,听到关于未来发展的各种说法。但是,由于自己完全没有经验,对于以后该走什么样的路,该如何选择还很迷惑。比如,我如果也进入还处于发展初期、规模不算很大的公司,有没有可能在管理能力上有较大的提高?依我目前的条件,是进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更有优势?

A:我在毕业时曾经也为同样的问题感到迷惑。当然,我最终的选择是进“小公司”,而目前看来,这个选择对我不说是对的。让我们分析一下,去大公司的好处是:你可以直接学习大公司中的思维方式、办事风格和字管理理念。大公司的视野、经验是小公司远远不能比的。去小公司的好处是:你可以很快就以管理者的角色来制定规则,也就是说,有你自己来左右公司一部分的发展,这种机会在大公司是没有的。在大公司中,你可能学到很多管理规则和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后面隐藏的原理、它的适用的范围,你不一定能够领悟到。而在小公司,你可以明白,为什么事情是这样的。

一家公司所有的管理规则都和它从事的事业、公司成员、外部环境息息相关。在大公司,你很难体验到这一点,因为公司已经发展成形,它的各种问题其创立者都已经遇到并解决了,你是在该公司的前辈所建立的框架里去行事,而在小公司里很多框架需要依靠你去建立的。 因此,很难断定到底哪种选择更便合适。也许一个更合适的过程是在不同的环境中都去体验

一下,肯定要优于单一性的经历。实际上,自身的素质也许是更重要的。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在任何地方都是必要的;反之,无论去哪里,都很难有所作为。

一般来说,大公司注重发展潜力,小公司注重实际技能。小公司更注重效率和回报,一般不会长时间地等待一个人的成本,喜欢招收有经验、能很快上手的人。而大公司喜欢把你培养成为和他们一样风格的人,为此,他们愿意付出很多。

两难问题之二:要安稳的优越,还是艰辛的激情?

Q:我现在在一家全国知名的国企工作,月薪4000多元,工作得心应手,很稳定。现有一家民营企业愿意聘我去开发新项目,很有挑战性,年薪可以拿到10多万元,但是要承担风险,做得不好就会被“炒鱿鱼”。我知道这对我而言是个难得的机会,可是到底去不去呢?

A:面临选择时,是继续留在现在的岗位,还是去追求新的机会,不在于现在是否安稳,眼前的安稳不等于永远的安稳。也不在于跳槽以后薪水能不能翻番,如果仅仅追求薪水,那是永无止境的。关键要看你现在的工作是否适合你?现在干得是否与自己的能力相符?是否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发掘出来?人的一生最可怕的不是没有知识,而是没有发掘潜藏在自身内在的巨大潜能„„考虑完这些问题,你将能比较容易地做出明智的选择。 两难问题之三:是从头再来,还是硬着头皮往下走?

Q:我是一们计算机编程员,32岁,供职于一家国有大型企业,有8年的工作经验,工资、奖金都不低,几年来又连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但是,有一个念头已经埋在我心里很久了:我想离开这家公司,这个行业。虽然工作8年了,也有了一定的业绩,但总是不能适应IT行业知识更新快的特点,总是在赶,可总是有要掉队的感觉。我觉得很累,想换一个行业。但是,毕竟已经30多岁了,现在改行,从头再来,是否还来得及?

A:30多岁的人,如果事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很难放弃原有的工作;如果事业平平,又没有自信去招聘会上和年轻人竞争。不敢冒险放弃熟悉的工作和环境,对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没有底,于是很可能 在犹豫中继续原有的工作,时间一年年过去,然后就越来越没有勇气。

十几年前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专科学校当教师,评上讲师后,我调到了一家金融单位。那时我年富力强,联系客户、做业务,生活圈子大了好多,收入也成倍增加,但是我发觉升职的希望很小,因为我们行业提拔的大多是年轻的高学历者,于是我想到跳槽。所有的人都劝我,三十好几的人了,还折腾什么!我不管这些,开始行动了,我的目标是高校。我对高校的择才标准留心了两年,发现了自身的劣势,便因地制宜为自己“加油”,获得了行业内的高级经济师资格。应聘时,我的对手是清一色的年轻硕士、博士生,但我有了近10年在金融单位工作的经历,教财经课,我能更贴近实际,抓准其中的热点问题,我的教学思路正符合该校的教改思路。再度进入校门,我如鱼得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