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级市广播电台的音视频结构性转型——以中山广播电视台FM96.7、FM88.8两频率“可视化广播”实践为例

2020-07-06 来源:步旅网
传媒研究2013年4期(中) 地级市广播电台的音视频结构性转型 以中山广播电视台FM96.7、FM88.8两频率“可视化广播" 实践为例 冉祥隆 (中山广播电视台,广东中山528403) 摘要:前“融媒体”时代,平面、广播、电视等媒体类型都分别以单一介质面貌出现,广播以声音传播为主.报纸以文字为主,电视则以音画为主要媒介。 “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彻底颠覆了介质割裂的历史,运用新媒体的力量,任何一家传统媒体都可以同时运用文字、声音、画面等多种元素,生产出形式多样的新 闻产品。本文试图从中山广播电视台FM96.7和FM88 8的音视频结枷陛_恃型实践经验出发探索传统广播如何跨越单一平台,实现跨媒体的发展。 关键词:音视频姑构性转型;可视化广播;音视频共做;融媒体 随着媒介技术的演进,我们看到,一一个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 广播影响力日渐式微,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机 遇,传统广播可以借助新技术、新媒体,实 现浴火重生,焕发新的力量。对于地方广播 电台而言,通过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实现 自身单介质向“融媒体”的转变,是被不少 城市电台证实了的、有效的进路。 因此,我们要想继续把广播做大做强, 除努力巩固广播的固有优势之外,还必须注 入新的理念。媒介技术的发展史证明。任何一 种传统媒介都不会因为新的媒介的出现而 消亡,并会遵循进化论“适者生存”的法则, 同占有强势地位的媒介进行媒介联合或者 融合。从我们的实践考察来看,做“可视化 广播”正是地级市广播媒介在发挥自身优势 的基础上,采取的一种全新的生存策略。这种 可视广播是一种试图从媒介本质上改变广 播传播形式.打破广播和电视媒体边界的前 沿探索,其最终成果将是一些介于广播和电 视之间的媒介产品。 以中山为例,作为广东珠三角城市,其 城市人V1只有320万,本地广播频率只有两 套,即FN96.7和FN88.8。两套频率如何在 省会城市广播台以及周边佛山、东莞、珠海、 江门甚至香港、澳门等地的广播集团军中脱 颖而出,走差异化发展、贴近化办台,夺取 本地收听市场是我们尝试的路子。而打响这 场战役的关键是,我们要摆脱传统广播单纯 电波传输的特点,办可视化广播,即由纯音 频向音视频共融的结构转变。 在这一方面,我们嫁接了北京广播电台 的成功经验。北京广播电台提出的“可视化” 广播策略是,在现有的广播硬件和软件基础 上,进行可视化手段的探讨。 这种可视化手段的创新,北京电台赋予 它一个新的概念,即“音视频共做”概念, 这个概念学界此前并未提出。这是北京电台 这就是说,我们要实现的不是简单的跨媒体 融合,即“广播改为电视播出”或者“广播 视频化网络播出”等。因为这是最低级的音 视频结构转型,是完全抹杀广播的固有优 势,用另一种新的媒介代替广播。 在实际操作上,我们选取两类节目形态 进行实践:一类是选择有嘉宾参与的话题访 谈节目进行音视频制作播出;另一类是在重 大活动、重大报道进行广播现场直播时利用 网络同步视频播出。 比如我台FM96.7有一档节目叫《周五 民声直播室》,这是一档由市纪委和我台共 同合作,有嘉宾参与,围绕某一话题、某一 领域进行访谈的节目。我们对这类广播节目 就是“一鱼多吃”。在广播直播的生产流程 中,也同时视频录制,直播的视频通过中山 纪委所在的中山纪检监察网实现同步发布。 另外节目完成后,录制的视频经过剪辑又可 在电视择取时段进行播出。这样就产生适合 几个播出平台需求的产品,把纯粹的广播节 目变得多种平台播出的节目样态。 为了实现这种音视频同步制作播出,我 们将台里两个频率的直播机房进行改造,架 起了摄像机,安装了灯光,引人了编导、摄 像人员。从成本的意义上来就,并不为大。 比如我们可以充分借用电视台的各种器材。 即使另外购置,我们粗略估计了一下,架设 的成本也不过6到7万。平台搭建后,我们 在嘉宾广播访谈节目的同时,音视频也同步 制作。这一开创性的做法为广播的发展开辟 了一片新天地。 随后这种模式,还逐步走出演播室,凡 大的活动、重大报道,我们都要利用网络、 中特色更为突出,各种素材衍生了《中山美 食游》电视节目、《中山美食游》书籍、《中 在新媒体新业态的发展实践中产生出来的。 所谓“音视频共做”,是指广播基于对新媒 体的了解和对视频节目从创意、结构、制作 生产、市场运作的熟悉,试图将视频生产与 音频制作相结合,一个生产流程产生适合几 个播出平台如传统广播、网络或数字广播 (DAB)等需求的产品,拓展纯粹的广播节目 的表现方式。这种广播“音视频共做”的尝 试实际上体现了在新的传媒格局下的一种 整合:广播和视频结合,是内容整合;广播 和网络、DAB等新媒体结合,是渠道整合。 DAB以及电视平台音视频同步制作播出。到 成熟阶段,台里领导甚至把这些模式形成专 门的规定流程进行规范,将音视频共做、多 媒介开发纳入广播日常生产程序,可以说走 在了珠三角地级台广播前列。 尤其我们在与市旅游局合作制作《中山 故里任我行》旅游节目时,更是将这种模式 发展到极致。这档节目要求我们走访推介中 山24个镇区有特色的好吃、好玩的地方。 在整个节目制作期间,我们的记者配备可录 音、拍照、摄像的采访设备,通过音频、照 片、图像、文字四种形式全程记录节目制作 过程。这在后来的成品发布中,我们既为广 播平台提供了广播节目,也为本台官方网站 的美食频道提供了视频资料。这种样式,在 我台FM88.8频率的品牌节目《中山美食游》 山美食游》唱片等等。可以说,借助新媒体 新技术,我们让广播传播空间在不断拓展。 此外,我们在“广播可视化”的探索道 路上,还进行了广播节目视频进出租车车载 电视、进楼宇电梯电视的尝试。甚至在人流 密集的商场、超市搭建户外广播直播间,让 听众可以近距离感受广播直播魅力。 所以说,这种由音频向视频过渡,或者 更确切地讲,是由单纯音频向音视频共融过 渡,正是我们在不断摸索传统广播结构性转 型中的成功经验。作为领风气之先、改革开 放的重要窗口,中山一直在探索中求创新、 求发展。同样,处于这个改革创新的前沿阵 地,中山广播也在不断实践着。我们期望, 受众不仅仅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的进行听 觉接受,也可在网上收看广播主持人在直播 间的直播视频,使广播的信息可以通过视觉 得知,或是通过视觉得知广播信息,从而被吸 引去收听广播、关注广播。可以说,广‘播的 网络化、可视化正好大大弥补了』 播的短处, 增强了广播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综合竞争 力。 所以,我们说,广播可视化的探索建造 了立体的传播平台,它大胆整合音频与视频 两大资源,将传统广播媒体的单向传播过程 与新媒体的互动传播优势相结合,具备了广 播的厚度与网络的宽度:网络、广播双线播 出大大增加了节目的受众人数,正是通过这 种多元化媒介的多通道互动模式,满足了现 代广播受众对节目的深度参与需求。另,・方 面,这种样式采用组合传播的方式,综合视 频、音频、图片、互动等元素,体现了多元 互动的传播体系。 参考文献: 【1】郭峰:浅论广播“音视频共做”对新媒体新 业态的启示《现代视听》2011年第o4期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年第05期 f2】栾轶枚:国家电台的音视频结构性转型《新 闻与写作》2010年第02期 【31徐萍:《广播电视上网和网站跨媒体发展思 考》《新闻实践》2003年第07期 【4]吴潇芳:新媒体环境中的广播变革《声屏 世界》 【5】程思遥:《探索“广播节目可视化”的未来 之路》(N-技创新导报》2009年27期 【6】柴解跃:《广播应运用可视化手段增强影响 力》《新闻实践》2004年03期 3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