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陆良县2018届高三复习教学检测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古罗马宗教中的神祗来源很广泛,其中包括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贞洁处女之神戴安娜、战争与智慧之神密涅瓦、爱与美之神维纳斯等。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 罗马宗教信仰有包容性B. 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C. 罗马帝国不断向外扩张D. 罗马法不断发展与完善
2.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 ①个人自由 ②权利平等 ③联邦共和 ④主权在民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3.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主动接近日本代表团并与之进行了两次会谈。日方认为这次会晤“开辟了日中两国贸易乃至邦交正常化的道路……日中会晤是日本参加万隆会议„最大的收获‟”。材料中“最大的收获”主要是指( )
A. 战后中日两国开始官方接触B. 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C. 日本掌握了对中外交的主动权D. 促成了中日贸易的发展
4.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 A. 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B. 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C.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D. 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
5.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 ) A. 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 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C. 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 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
6.这部宪法只有六千多字,可二百多年来这部宪法基本维持原框架,游刃有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它被称为“一群天才设计的,而蠢才都能运行的制度”。材料中的这部宪法是( ) A. 《权利法案》B.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C. 《德意志帝国宪法》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7.“他本人肯定没把扫除他前任所建立的那种政治体制当成自己的任务,相反,为了巩固他自己的
权力以及实施某些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他还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的独裁主义结构。尽管这样,他在实质上还是修改了这个体制……而且也扫除了有关党及其领导人一贯正确的神话。”这段评论中的“他”是指( )
A. 斯大林B. 赫鲁晓夫C. 勃列日涅夫D. 戈尔巴乔夫
8.“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 )
A. 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B. 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
C. 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D. 反映市民生活,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9.下面中国国旗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②①③④D. ①②④③
10.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 A. 结束越南战争B. 执行“莫洛托夫计划” C. 撤出古巴导弹D. 签订《华沙条约》
11.董煟在《救荒全书》中记载:“(宋代)救荒之法不一,而大致有五:常平以赈粜(卖出);义仓以赈济;不足则劝分于有力之家;又遏籴(买入)有禁,抑价有禁。”材料表明( ) A. 赈济的对象没有选择性B. 否定利用市场调节手段 C. 赈灾救助措施的多样性D. 富民没有参与灾荒赈济
12.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如此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以下对材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为了汇率保持稳定,要求国际货币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 B. 世界贸易需要更多国际货币,所以国际货币国要保持贸易逆差 C. 贸易逆差,是导致国际货币贬值的根本原因 D. 特里芬难题道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3(12分).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请回答: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14.(25分)作为欧洲和世界的大国,德国在近现代史上虽几经起伏,但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 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
第六十一条 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二 第198~202条 联盟国和联合国政府宣布,而德国承认:德国及其盟国应对它们所造成的、由于德国及其盟国发动进攻而挑起的战争使联盟国和联合国政府及其臣民所遭到的一切损失和一切损害负责。 ——《凡尔赛和约》
材料三 我们只要看看今日德国,虽然两度沦为战败国,又没有独立的军事力量,今天在欧洲的地位,却远比1945年前军事强权的德国稳固多了。
——(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1994年)
在所有欧盟成员国中,德国是欧洲统一最积极的倡导者。这是因为二战后德国人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并使德国成为欧洲大家庭中的平等伙伴,才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重新获得世人尊敬的最佳路径。
——(德)霍尔斯特·罗力《欧盟超国家职能及德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示德国政治体制建立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德国政治体制
的主要特点。
(2)对于材料二中战争责任的认定,当时多数人认为是正确的,但也有一些人认为是不正确的。你赞成哪种看法?简要说明理由。
(3)阅读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德国“今天在欧洲的地位……稳固多了”的主要表现,并概述二战结束以来德国对欧洲发展的贡献。
三、选考题部分(共3小题,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题作答)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亚洲签订的部分条约一览 1951年8月,与菲律宾签订《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1951年9月,与日本签订《美日安全保障条约》
1953年10月,与韩国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1954年12月,与台湾国民党势力签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根据上述条约,缔约国(地区)给予美国在其领土设置军事基地、驻扎军队等权利,缔约双方保证共同应对外来干涉或武装进攻等。如:《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规定,“为了对日本国的安全及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允许美国的海、陆、空三军使用日本国内的设施及区域。”《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规定,缔约双方通过共同磋商,采取行动对付共同危险、制止武装进攻。 ——摘编自《冷战时代美国的亚洲政策》
材料二 1989年11月,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东盟六国等12国在内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地区加入该组织。其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壁垒。
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二十多年的实际经历表明,“APEC方式”在维护各成员利益方面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以及渐进发展等原则,不仅维护了发展中成员的利益,也同样让发达成员受益。 ——摘编自《APEC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等
(1)根据材料一,美国加紧在亚洲缔约应与哪一事件直接有关?试概括美国与缔约国(地区)的关系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亚洲政策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美菲、美日、美韩结盟相比有哪些不同?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怎样的发展趋势?
(3)文明史观认为人类文明发展是多样性的统一,倡导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明成果。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尊重文明发展多样性”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于1802年、1806年、1808年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确立了国家教育体制,由帝国大学作为领导机关掌管全国教育行政,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包括私立学校都在它的监督之下。原来的巴黎理工学校受到重视,恢复巴黎师范学校,并于1808年改组为培养国立中学教师的学校,实行寄宿制,只招收男生,是当时学术水平最高的教育机构。 ——张季娟、袁锐锷《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1781年,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军民打败了最后一支英国殖民军队,赢得了国家独立。华盛顿本人也获得了崇高的威望。当时,有人写信给华盛顿,认为美国也应该像其他国家一样设一个国王,并鼓励他当美国国王,但这一提议遭到华盛顿的严词拒绝。他说:“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彻底实行共和政体,如果不能遵循这一原则,试图采用其他政体,就是叛逆。”……北美的白人文
化,没有经历从酋长、诸侯、帝王,累次混战,渐渐统一的古代史过程;也没有经历汉密尔顿称为“诸侯无政府状态”、内战外战连绵不断的漫长中世纪。北美的白人,挟着以英国为主的欧洲文化,直接切入近代。独立战争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英国国王所代表的终身制和世袭制,深恶痛绝,对公民权利,无比热爱珍惜,“不自由,毋宁死!” ——《南方周末:美国宪政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教育体制的特点。
(2)拿破仑和华盛顿都是近代世界历史上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但他们一个做了皇帝,另一个却拒绝称王。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拒绝称王的原因。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古罗马宗教中的很多神祗来源于古希腊神话的神,结合所学罗马发展史实可分析出,罗马曾经征服过希腊的诸多地区。为了有效控制新扩占的地区,罗马帝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法律、宗教等。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题干提供的材料体现的思想是自由、平等、主权在民,③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本题选B项。 3.【答案】D
【解析】1955年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主动接近日本代表团,这只是私人的接触,不是官方接触的开始,故A项错误;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是在1972年,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主动权在周恩来总理手上,故C项错误;“开辟了日中两国贸易的道路”,说明此次会晤促成了中日贸易的发展,故D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故事描述的是唐代宫女借诗歌表达爱情,由此可知唐诗可以成为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宫女能在战袍中作诗表达爱慕之情也能反映出该位女子思想奔放和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和宽松,所以答案选C,A D两项显然与题意无关,B项说法属于表象而非材料反映的实质。 5.【答案】A
【解析】“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属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内容,因此可见艾森豪威尔的主张受到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艾森豪威尔总统是想唤起共和党人内部的团结和支持,对共和党的传统经济政策“保守主义”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只是做出调整,并非全面转向民主党的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共和党的经济政策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对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的调整,并非延续,故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英国《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到现在有300多年,故A项错误;《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颁布于1787年,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协调了美国各方面的矛盾,体现了题干的要求,故B项正确;《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于1871年,到现在只有100多年,与题干材料“二百多年来”不符,故C项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875年,到现在只有100多年,与题干材料“二百多年来”不符,故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修改了这个体制”,但他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简单的
归结为其个人品质问题,揭露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后果,“扫除了有关党及其领导人一贯正确的神话”,故A项错误,B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没有批判个人崇拜,与题意无关,故C、D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柳永的词迎合、满足市民大众阶层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事情。故本题选D项。 9.【答案】D
【解析】清朝时间早于其他三个时期,中华民国五色旗是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时的国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于1931年,1925年以中国国民党为首的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定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中华民国国旗,按先后顺序是①②④③,故选择D项符合题意。 10.【答案】C
【解析】A项越南战争的结束表明美国战略的收缩,有利于苏联的战略扩张,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执行“莫洛托夫计划”指1947年苏联为了防止东欧“离苏倾向”,加强与东欧经济联系,援助东欧经济发展而与东欧各国签订的经济协议总称。应该属于苏联战略扩张的史实,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签订《华沙条约》对抗北约,属于苏联主动战略对峙,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撤出古巴导弹,则表明苏联的实力仍然弱于美国,体现了苏联的退缩,符合题意,故选C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宋代)救荒之法不一”可知材料主要讲的是赈济的方法,而不是赈济的对象,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又遏籴(买入)有禁,抑价有禁”可知政府有利用市场和控制物价的方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宋代)救荒之法不一,而大致有五”可知赈灾措施的多样性,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不足则劝分于有力之家”可知政府鼓励社会上有钱的人参加赈济,故D项错误。 12.【答案】C
【解析】美元与黄金挂钩,因此美元的发行必须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和黄金储备,作为国际货币,要求币制稳定坚挺,这就要求美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的发展要求国际货币越多越好,各国也纷纷储存国际货币美元,对美国来说,就是大量的美元的流出,也就是贸易逆差(贸易赤字),要保持贸易逆差,必然会带来美元的贬值,但贸易逆差并不是美元贬值的根本原因,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分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弊端,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3.【答案】①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或者从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转变。) ②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③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
【解析】注意题眼“变化”,政治结构:秦汉是三公九卿制,隋唐宋是三省六部制;经济结构是经济
重心的南移;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
14.【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后,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
特点:代议制民主;中央拥有较大权力;君主专制色彩浓厚;保留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 (2)看法:正确。(如不答理由不给分)
理由:德国大力扩军备战;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力图争夺世界霸权;大战首先开始于德国和同盟国一方的进攻。(任意两点即可) 看法:不正确。(如不答理由不给分)
理由:一战的全面爆发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矛盾激化的结果;一战的性质是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程序不公正(未经审判、德国未能参加和会亦可)。(任意两点即可)
(3)表现: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是欧盟的最重要成员国之一;和周边国家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拥有成熟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任意三点即可)
贡献:深刻反思二战,促进了欧洲的和平与稳定;推动了欧洲的联合;有助于欧洲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欧洲对国际事务发挥重要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时代背景,依据材料一中“《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时的经济、政治、文化形式分析背景可知,工业革命后,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第二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中“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可知,德意志帝国是代议制民主;中央拥有较大权力;君主专制色彩浓厚;依据材料一中“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可知保留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
(2)此类题目较为灵活,可以做出两种判断,第一小问看法,既可以是正确也可以是不正确;第二小问理由要根据看法去阐释。如果选择看法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德军在战争中的表现即可作答。如果选择看法不正确,依据所学知识一战爆发的原因及战后对德国的处理即可,一战的全面爆发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矛盾激化的结果;一战的性质是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程序不公正。
(3)第一小问表现,依据材料三中“在所有欧盟成员国中,德国是欧洲统一最积极的倡导者……重新获得世人尊敬的最佳路径。”可知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是欧盟的最重要成员国之一;和周边国家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拥有成熟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第二小问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及欧洲走向联合后产生的影响去归纳德国的贡献,即深刻反思二战,促进了欧洲的和平与稳定;推动了欧洲的联合;有助于欧洲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欧洲对国际事务发挥重要影响。
15.【答案】(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
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
(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 (3)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 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梭伦改革。第(1)问弊端从材料中进行概括得出;危机结合所学知识便可答出。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答出。第(3)问根本原因从阶级利益方面考虑,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及现实回答。
16.【答案】(1)事件:朝鲜战争。 特点:美国主导的军事政治同盟。
目的:遏制中国(对中国形成军事包围),抗衡苏联,建立亚太地区霸权。
(2)不同:突破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界限,由亚太地区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构成;不再是大国主导下的控制与依附关系,成员国之间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共同受益;不具有军事政治性,属于论坛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以第三方为敌对,旨在加强区域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从成员构成、相互关系、组织性质、宗旨目标等角度分析作答)
趋势:冷战结束,国际形势总体上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经济全球化加快,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3)评分说明: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三个递进的层次评分:(观点如: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和平与发展)
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求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 第二层次:提出的见解得当,但未进行或部分进行分析说明; 第三层次:提出的见解得当,并能结合材料进行正反论证和深化。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五十年代初的时间判断为朝鲜战争;第二小问,依据所缔结条约性质作答,美国与缔约国的关系为美国主导的军事政治同盟;第三小问,结合二战后世界格局作答,美国亚洲政策的目的是遏制中国,抗衡苏联,实现亚太地区霸权。
(2)第一小问,从成员构成、相互关系、组织性质、宗旨目标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小问,结合苏联解体后冷战对峙格局结束后相关历史作答,国际形势总体上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3)围绕“文明多样性”这一主题展开评述,侧重于说明不同地区不同文明的原因及意义。 17.【答案】(1)特点:①通过立法确立国家教育体制,帝国大学是全国教育行政领导机关。 ②公立和私立学校并存。
③重视理工和师范教育,轻视女子教育。
(2)原因:①华盛顿领导美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树立了广泛的声誉和巨大的权威。 ②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没有专制王权的历史传统。 ③启蒙思想在美国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华盛顿有着强烈的共和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⑤华盛顿不贪恋权力的个人品质。
⑥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共和制是缓和矛盾的最佳政体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了拿破仑统治时期的教育制度和拿破仑与华盛顿对于称帝问题上的对比,较常见。第1问根据材料一分析概括回答当时的教育体制。第2问根据所学回答华盛顿拒绝称王的原因,可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历史传统、个人品质等角度来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