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日照市中小学优秀论文评选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作者姓名:贾庆锴
作者单位:安庄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633-6871035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一、创设氛围
第一,要营造一种和谐的、开放的、毫无拘束的学习心理气氛,让学生能够体验到信心,相互信任,能愉悦地、自信地参与学习。这离不开老师的民主、信任、期待、鼓励、关爱,激发起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愿望,使学生自愿地去学习、去发展,真正的“我要学”。
第二,创设学习课程氛围
1、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不同学科创设不同的课程氛围,如语文:提供有意义的语言材料和语言训练情境,易于让学生感悟、理解、表达、发现(语言现象)。其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实物、现象等。
2、把课程分解为一系列学习单元。在新课程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具备了多少有关学习新课的知识,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自信心等情况。以便在教学开始时为学生的学习定向。向学生说明掌握学习的策略、方法、特点,使学生了解学习的方向,树立能够学好的信心、动机。
3、通过教材与学情分析,预测学生学习中可能会感到困难的环节与可能出现的问题,备课中准备好对策,防患于未燃。
4、精心设计情境,启发性提问,让学生产生希望解决困难与问题的内在动力,从而进行积极思考。
5、走近学生,让沟通变得互动,多数学生跟着老师转;走近学生,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如目光交流、声音变化和身体移动等。
6、通过与学生的文化相一致的活动和责任来使学生成为积极学习者。如:语文课上的演一演,分角色朗读等;科学课上的实验,动手操
作、发现探索。
7、合作学习,相互了解,交流见解,碰撞思维,展示提升能力。 8、创造比、学、赶、超的竞争心理。陶行知说的好,好学是可以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传染多人好学。
二 、培养兴趣,唤醒激励
(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最佳方法。
1、挖掘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望。
2、让学生成为发现者,引导挖掘探索知识的奥秘,从中获得乐趣。引导发现兴趣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如:语文学习中发现语言现象,修辞手法,表达方法,发现文章结构规律,表达方法异同等,从中体会乐趣。数学的发现更多,通过解题、练习等,发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从中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激起兴趣。通过积极参与努力获得成功,体验喜乐。如物理课上,教师演示实验,可让学生参与或完全由学生完成,教师少讲多引,让学生动手动脑,先做先讲,教师后帮,学生为主。
3、向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先前的理解来重新组织内容,发现探索。
4、适度恰当地竞争,激励激起兴趣,对于学习较好的同学,尤为有效。有高三学生多轮复习考试时,与对手暗暗较劲,激发斗志,高考取得成功。
(二)利用教师的期望,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
1、罗森塔尔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实验,让学生体验到老师的期望、关爱,从而充满信心,发掘学习潜力。
2、多鼓励,让学生觉得我能行,从而对学习有兴趣。不同基础的学生要求达到的学习目标不同,让所有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大胆放手,做旁观者——自主学习
教师和学生都充满自信,相互依赖,对学生是宽容的,学生能采取主动的、积极的态度自发学习。我个人深有体会:中考时,学校提前两个月放假,学生自学迎接考试。我们都能自觉,处于觉醒状态下,系统有序地复习。
像魏书生那样做“懒”先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放开,课堂上学生能做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能力,使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发挥出来。
以肯定表扬为主,老师成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我主张课外阅读、积累。在老师的赏识激励下,我班学生的古诗文积累都有相当数量。刘发荣同学已能背诵三百六十多篇首。
以课外阅读指导 为例,我是这样 做的: (一) 老师首先是个喜欢阅读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程度,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还取决于教师到学生这里来的时候带来了多少东西,交给学生多少东西以及他还剩下多少东西。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
富储备。或许,我们缺的不是经验,而是精神生活。”这,离不开阅读。且自己不读,指导交流也无法进行。
(二) 指导阅读方法 指导读书方法
学会精读、泛读、快读、跳读等。 指导做读书笔记 开展活动,检查落实
(三) 阅读指导,重在诱导、激趣,重在创造阅读环境 各种阅读方法指导,各种活动,都是手段,目的都是为了激发阅读兴趣,且不可倒置,不可因之破坏了阅读兴趣。如果不理解阅读,功利心太切,可能适得其反,搞得学生厌恶阅读。如:迫不及待地、或命令式的复述故事,背会其中的优美段落,逼着写读后感等,让学生意识到读完一本书后有那么多任务等着他,他就不会想再去读书。要始终把阅读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引导和保持学生阅读热情。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诱惑、诱导、激励、激趣,这些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教完五年级上册第二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后,我对同学们说:季羡林爷爷要求小学生背二百首古诗,五十篇古文,我们照着做好吗?你们能做到吗?敢挑战吗?学生大声答应,于是开始了课前三分钟的古诗文诵读汇报。看似漫不经心、偶然的,其实是蓄谋已久有意为之,借季羡林之口提出了要求。我还讲了:冰心十一岁即在妈妈帮助下读完了《三国演义》;钱穆十多岁能全文背诵《三国演义》;巴金年轻时即能背诵《古文观止》;茅盾能全文背诵《红楼梦》;钱钟书写《管锥编》,凭记忆引用了上千种图书。这些都是为了激励同学们
的阅读兴趣。
2.现身说法,激励阅读 我讲了我上中学时把妈妈给买衣服的十元钱用来买了自己渴望的《红楼梦》;如何神采飞扬讲述《兴唐传》故事给同学听;对陈寅恪、钱钟书、季羡林如何崇拜等。
3. 读书给学生听,激起兴趣 介绍《绿山墙的安妮》时,我把马修领安妮回家一节读给学生听,学生立刻被安妮活泼、丰富的想象力及文章优美的语言吸引,激起了强烈的阅读兴趣;我在教《用心灵倾听》一课时,读了原文《我的接线员朋友》,学生都觉得比课文好,并想看老师的书《最佳儿童文学读本》;读冰心的作品,同样效果。
4设置悬念读书 讲《三国演义》故事,到紧张情节时戛然而止。 介绍《窗边的小豆豆》时,先出示了小豆豆可人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到小豆豆的纯真可爱,简单地说一说她如何天真、爱幻想、爱自然、爱生活等,话锋一转,告诉学生这样天真无邪的小姑娘却被学校开除了,猜猜什么原因,自己读吧!
5.巧妙引渡, 激起阅读愿望 学《程门立雪》时,我有意讲了陈寅恪的学生去拜见他时,站着与他交谈了两三个小时。原因是他双目失明,忘了让学生坐下。学生为什么这样尊重他呢?他懂几十种语言,晚年到了无书可读的境界,双目失明仍能著书等。季羡林也是他的学生,也很有成就,陈的书你们现在还读不懂,先读季羡林吧。金庸,因写了许多武侠小说,英国皇家学院授予他名誉博士,近八十岁的他却坚持真去读博士,成为年龄最大的博士。我想这是对知识的尊重。你不想看他那些情节紧张动人、惊心动魄的书吗?
6.拓展知识,激发兴趣 学习《我的长生果》时,文中有这样一段
话“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我说,这是把抽象的感情具象化了,古人早用过。如贺铸的“借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他还因而得名“贺梅子”。没想到刘书婷同学课后找到这首词把它背下来了,并开始积累宋词。于是我在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用得好时,说古人讲究炼字,有很多典故。有意讲了秦观的“山抹微云”,抹字用得好,因而得名“山抹微云君”,并引出他外甥的一段公案。类似的还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张孤雁”等。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有意探究。
7.适当贬低自己 李白的《蜀道难》为贺知章所激赏,惊呼诗仙。我说这首诗太长了,中文系本科生绝大多数背不过,我到现在还读不下来(有不认识的字)。单洪辉同学听后故意找来并把它背诵下来了。我把这件事讲给现在班上的同学听后,吴庆杰同学不但背会了,并且有意把更长的白居易的的《长恨歌》背过。激励的力量是强大的!
8.同读一本书,交流感受,激发兴趣 与学生同读一本书,交流阅读后的收获,让学生畅所欲言,愉快表达,交流、辩论、争执,从而更喜欢阅读,更有热情。
9.适当奖励 精神奖励为主,辅以物质奖励。优秀的手抄报要张贴,“故事大王”、“诗歌背诵大王”、“ 阅读小博士”、读书笔记评比,都要发给奖状并张贴在班内,买学生喜欢的奖品(钢笔本子等),予以奖励。奖励面尽量大。
三 、以身立教,以情动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程度,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还取决于教师到学生这里来的时候带来了多少东西,教给学生多少东西,以及他还剩下多少东西。”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善于学习,是一个有丰富精神生活的人。陶行知说:好学是可以传染的,想有好学的学生,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教师的行为作风,对学生的才、品学、素质、风格以及集体面貌影响极为深刻。教师的进取心强,受其熏陶,学生也会充满积极进取精神。老师的兴趣、爱好、个性,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模范作用直接影响他所教学生能否感受到这门学科的内在刺激力,也影响到他的学生是否肯冒风险,大胆去设想,去运用直觉思维”(——布鲁纳)。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个性,影响学生,不断创新、生动活泼,千方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
第二,要富有激情,感染学生学习情绪。当教师站在课堂上的时候,应是满怀激情的,用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点燃学生心中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每天怀着期待快乐心情等待老师走上讲台。
要使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客观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必须有师生在情感上共同介入和相互作用。平等对待学生,饱含感情的教学语言,抑扬顿挫、缓急有效的讲课声,鼓励的眼神,既能传情达意,又能帮助理解,引发兴趣,激活思维,发挥出创造潜能。列、符、赞可夫说得好:“成功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情感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情感领域,就会发挥巨大作用。”第斯多惠说:“课堂教学艺术是激发、启迪和活跃。”
四、注重差异,因材施教
因为学生在素质、记忆类型、感知世界的方式、思维的主要特征和以往的学习经验等各方面不同,因此要区别教学。因材施教,可把全班的、小组的、个别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对学困生不是简单化教学内容,而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帮助。如多提供表现机会,暂时降低作业深度等,让他们也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认识个别差异,帮助学习者利用他们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意义和理解,有了这些知识,把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个别学习需要协调起来,适应学习者的优点,提高学习兴趣。对于学困生要有特别的教学步调,经常性反馈、补课、教学内容的修改、灵活管理等。
对于优秀的学生,要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拓展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根据个性特征、修养、思维方式发展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养成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说:教育的任务就是养成习惯。“凡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习能力,养成学习习惯,至为重要。要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有责任心,能自律、刻苦的习惯;自主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随处学习的习惯;语文学习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不耻下问的习惯,善于观察的习惯,切己体察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