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
·论著· ·临床输血·*
患者血液管理在临床输血实践中的应用
孙洁 陆韬宏 王春燕 刘渊 周蓉 孟妍
【摘要】 目的 探讨患者血液管理这一输血新模式在临床输血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调查2016年1月~2017年1月上海市三家综合性医院232例输血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科室、住院天数、出院诊断、输血前后血常规、手术前后是否使用干预措施。结果 11个手术科室中10个科室(90.91%)采取1种以上干预措施,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相对较短,血红蛋白上升幅度较对照组大。结论 目前患者血液管理在医院临床输血实践中的应用有限,但可以减少输血,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 患者血液管理 临床输血实践 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587(2018)04-337-03
Investig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Patient Blood Management in Clinical Transfusion SUN Jie,LU Tao-hong,WANG Chun-yan,et al. Shanghai Blood Center,Shanghai 20005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ransfusion paradigm,patient blood management,in transfusion practice. Methods To investigate 232 blood transfusion patients'age,gender,admission departments,hospitalization days,discharge diagnosis,blood routine before and after blood transfusion,intervention measure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Results 10 of 11 operation departments (90.91%) take more than one kind of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tervention group has shorter hospitalization days and higher hemoglobin change after opera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Nowadays the application of PBM in clinic transfusion practice is limited. It is worth extending as well because it can reduce blood transfusion and improve patients'prognosis .
【Key words】 Patient blood management Clinical transfusion practice Intervention measures
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方式,在挽救生命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风险。医院、采供血机构、卫生行政部门一直为减少输血对患者带来的伤害不断努力,自201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第6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提出了患者血液管理(patient blood
年1月~2017年1月输血患者病史共232份,其中男性121例,女性111例,平均年龄(61.85±12.10)岁,覆盖普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等科室。2 调查内容 根据出院时诊断作为患者病种的分类依据,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科室、住院天数、出院诊断、手术前是否使用铁剂、是否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术中是否使用止血剂、术中是否进行控制性低血压等干预措施、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输血前后血常规数值等。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选择上海市三家综合性医院,随机抽取2016
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结 果
1 232例接受输血患者中男性121例,女性111例,平均年龄61.85岁,平均住院天数25.33天,覆盖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普外科、骨科、妇科等科室,用血量较多的科室病例数相对较多(见表1)。2 按科室统计各项干预措施的情况 对于术前补充铁剂、术前使用EPO、术中使用止血剂、控制性低血压四项干预措施,11个科室中有2个(18.18%)科室在术前补充铁剂纠正贫血,9个(72.73%)科室在术中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巴曲亭等,10个(90.91%)科室术前或术中使用1种及以上干预措
management,PBM)的概念,输血理念发生了全面改变,全球各国也积极响应及践行。本文基于PBM的
各项措施,在上海三家综合性医院开展现状调查,并进行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2587.2018.04.001
*本课题受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No.02X162-03)资助
作者单位:200051 上海市血液中心 (孙洁,陆韬宏,孟妍);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王春燕);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刘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蓉)
作者简介:孙洁(1979–),女,上海松江人,主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临床输血研究,(E-mail)sunjie@sbc.org.cn。
并列第一作者简介:陆韬宏(1975–),男,上海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公共卫生管理、血液管理研究,(E-mail)lutaohong@sbc.org.cn。
通信作者:孟妍,女,主要从事临床输血研究,(E-mail)sunjie@sbc.org.cn。
·338·
J Clin Transfus Lab Med,August.2018,Vol 20,No.4 表1 各科室患者的基本信息
科室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普胸外科心脏外科肝外科胃肠病外科其它普外科脊柱专科骨关节专科其它骨科妇科
年龄(±s)55.21±15.3561.29±10.0558.71±7.9157.37±14.4656.30±11.5461.67±14.2967.13±12.9764.00±8.2568.00±18.3878.92±11.6251.75±8.26
住院天数(±s)35.21±16.7220.79±7.28 22.57±12.8818.91±9.4619.50±5.7218.33±4.6231.92±20.1712.33±2.9252.50±64.3522.31±9.4924.25±2.50
男(n,%)10(8.26)12(9.92)
女(n,%)14(12.73)
合计(n,%) 6(4.96) 42(34.71) 17(14.05) 3(2.48) 22(18.18) 4(3.31) 0(0)
5(4.13) 0(0)
5(4.55) 1(0.91)39(35.45)10(9.01) 0(0.02)17(15.45) 5(4.55) 2(1.82)14(12.61) 4(3.64)
24(10.39) 17(7.36) 7(3.03) 81(35.06) 26(11.26) 3(1.30) 39(16.88) 9(3.90) 2(0.87) 19(8.23) 4(1.73)
施,以心脏外科和肝外科应用最多。没有一个科室采取2种以上干预措施,所有科室均未曾在术前使用
照组,观察两组的住院天数、Hb差值、术后并发症的区别,结果显示,干预组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
EPO以提升血红蛋白(见表2)。
3 按照是否使用干预措施,将调查对象分为使用1种
及以上干预措施的干预组及未使用任何干预措施的对
Hb上升幅度较对照组多,但干预组的并发症人数较
对照组人数多,但这些并发症均与患者自身的基础疾病有关(见表3)。
表2 各科室干预措施的使用情况
科室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普胸外科心脏外科肝外科胃肠病外科其它普外科脊柱专科骨关节病专科其它骨科妇科
术前补充铁剂人数01000010000
05.8800002.560000
术前使用EPO人数00000000000
术中使用止血剂人数1111581200210013
控制性低血压人数10104003140
干预阳性
采取1种及以上干预措施
1212681240213153
%%
00000000000
% 45.83 64.71 71.43100.00 76.92 0 53.85
00
5.26 75.00
% 4.17 014.29 015.38 0 033.3350.0021.05 0% 50.00 70.59 85.71100.00 92.31 0 53.85 33.33 50.00 26.32 75.00
表3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Hb差值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比较参数
年龄(±s)住院天数(±s)
干预组(n=168)
59.17±14.0622.74±12.9923.34±17.836(3.6)
对照组(n=64)66.55±14.9626.90±18.1521.19±19.972(3.1)
Hb差值(术后–术前)(±s)术后并发症(+)(n,%)
讨 论
自20世纪70年代,成分输血的理念在我国临床输血实践中逐渐普及,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1998年颁布实施以来,各地成分输血有了较大发展。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成分输血占总输血量的比例超过95%。随着现代科技和医学的发展,临床输血理念也在不断更新。2010年5月,
为中心”转向“以改善患者预后为中心”,同时要求所有的193名成员单位将PBM作为一种新的医学标准形成相关模式,促进其推广和实施[1]。如今,患者血液管理已经列入部分国家乃至世界卫生系统工作议程,这一改变或将全面改变世界卫生体系(包括卫生文化建设)。
西澳大利亚政府制定PBM临床实践指南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指南涵盖大量出血、外科、内科、重症医学、妇产科、儿科及新生儿科等六方面[2],规
WHO提出患者血液管理的新理念,从“以血液成分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年8月第20卷第4期
范临床输血。澳大利亚2008~2009年和2011~2012年度财务报告显示,采取PBM后,西澳大利亚每千人输血率从30.47降到27.54。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在一些医院已成功实施PBM[3],美国专门设立血液管理促进协会(Socie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Blood
Management,SABM),以及开设相关网站(http://www.sabm.org)宣传和促进PBM项目在该国的开展。美国血库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等也不断更新相关输血指南。在荷兰,PBM项目已经实施数十年,并取得一定效果,荷兰的法律规定,所有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3~4周应进
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同时,世界各地的科学研究者们纷纷针对各成分的输血指针、自体输血、输血与患者预后等方面进行大量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尤其在骨科[4-6]和心血管外科[7]。临床研究结果发现,采取PBM项目后减少了患者输血,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和复发率及缩短了住院时间[8]。但是国内关于PBM方面的研究较少,可能与目前PBM在国内医院的知晓率及普及率较低有关。本研究调查了上海三家综合性医院输血患者的
PBM实施情况,结果显示,11个手术科室中10个科室(90.91%)使用1种以上干预措施,没有一个科室
使用2种以上,使用1种以上干预措施的输血患者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低,Hb上升值较对照组高。
在中国,近几年已有临床医生及输血行业的专家们开始关注患者血液管理这个输血医学新理念[9],但整体仍处于学习阶段。上海市血液中心从2012年起就不断学习和探索PBM,包括在官方网站上开设PBM专栏、发表PBM相关文章,在2014年由上海市血液中心、中国输血协会、美国AABB和国际输血协会(ISBT)联合主办的第八期《血站站长研修班》上开设PBM课程,邀请美国John Hopkins医院输血医学部的Ness博士作PBM专题讲课。2015年,上海市血液中心将PBM项目纳入上海公共卫生重点学科研究项目,希望能促进PBM项目在上海乃至中国的实施和应用,合理科学用血。
PBM的实施是建立在安全和高质量的血液制
品、娴熟的医疗和护理技能、专业的技术水平、充足的减少输血所需的医疗设备、试剂和药物的基础上,所以需要多学科的医务人员包括麻醉科、外科、内科、输血科、信息科等和血液服务部门的通力合作,通过多学科合作、多模式、多种策略的实施,最终改
·339·
善患者预后,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为患者、医院、血站和政府部门减少血液相关成本,是一个多赢的结果,值得在上海乃至全国积极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Forum for Blood
Safety:Patient Blood Management.14–15 March 2011,Dubai,United Arab Emirates. Available at:http://www.who.int/bloodsafety/events/gfbs_01_pbm_concept_paper.pdf.
2 National Blood Authority. Patient Blood Management Guideline.2012.Available at:http://www.nba.gov.au/guidelines/review.htmL.
3 Freedman J,Luke K,Escobar M,et al. Experience of a network of transfusion coordinators for blood conservation (Ontario Transfusion Coordinators [ONTraC])[J]. Transfusion,2008,48(2):237-250.
4 Kotze A,Carter L A,Scally A J. Effect of a patient blood management programme on preoperative anaemia,transfusion rate,and outcome after primary hip or knee arthroplasty:a quality improvement cycle[J]. Br J Anaesth,2012,108(6):943-952.5 Na H S,Shin S Y,Hwang J Y,et al. Effects of intravenous iron combined with low-dose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on transfusion requirements in iron-deficient patients undergoing bilateral total knee replacement arthroplasty[J]. Transfusion,2011,51(1):118-124.
6 Hassan N,Halanski M,Wincek J,et al. Blood management in pediatric spinal deformity surgery:review of a 2-year experience[J]. Transfusion,2011,51(10):2133-2141.
7 Yoo Y C,Shim J K,Kim J C,et al. Effect of single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injection ontransfusion requirements in preoperatively anemic patients undergoing valvular heart surgery[J]. Anesthesiology,2011,115(5):929-937.
8 Moskowitz D M,McCullough J N,Shander A,et al. The impact of blood conservation on outcomes in cardiac surgery:is it safe and effective?[J]. Ann Thorac Surg,2010,90(2):451-458.
9 邓硕曾,纪宏文.从血液保护到血液管理[J].中国输血杂
志,2011,24(11):921-923.
(收稿日期:2018-02-05)
(本文编辑:王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